CN211650528U -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50528U
CN211650528U CN201890000741.1U CN201890000741U CN211650528U CN 211650528 U CN211650528 U CN 211650528U CN 201890000741 U CN201890000741 U CN 201890000741U CN 211650528 U CN211650528 U CN 211650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accumulator
outdoor unit
compressor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07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江政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50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50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有压缩机(1)、室外热交换器(3)以及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制冷剂量调整装置与压缩机的吸入侧连接,并具有:第一贮存器(21),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第二贮存器(22),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并且比第一贮存器轻;以及中继配管(23),其将第一贮存器与第二贮存器连接。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置于室外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空调装置具有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机和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并且具有通过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以及室内热交换器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在室外机中,除了如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膨胀阀等那样的制冷剂回路部件之外,还设置有向室外热交换器送风的室外送风机。
空调装置根据机型来决定分别配置于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部件,在室外机中也有搭载具有贮存液体制冷剂的功能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作为制冷剂回路部件的机型。作为制冷剂量调整装置,假设有接收器或储能器等。现有的室外机为了在壳体内确保风路,而成为将制冷剂回路部件集中配置于左右的某一方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5921号公报
然而,如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那样,在制冷剂回路部件偏向左右的某一方配置的情况下,室外机的重心大大地偏向左右的某一方。这样的室外机由于整体的重量平衡较差,因此处于难以搬运、容易翻倒的状况,因此对搬运作业造成障碍,并在安装作业中伴随困难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搬运作业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连接至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制冷剂量调整装置具有:第一贮存器,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第二贮存器,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并且比第一贮存器轻;以及中继配管,其将第一贮存器与第二贮存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制冷剂量调整装置具有第一贮存器和第二贮存器,并且第一贮存器和第二贮存器通过中继配管连接。因此由于能够使制冷剂量调整装置的重量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重心的偏移,因而能够提高搬运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结构图。
图2是例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图。
图3是具体地表示图2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模拟了图1所示的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的配置的结果、室外机的重心与理想的重心一致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结构图。
图6是例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图。
图7是具体地表示图6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8是将现有的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模块化来表示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结构图。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机10具有形成外轮廓的长方体状的壳体10A。在图1中示出取下壳体10A的前面板后的状态。另外,壳体10A在正面观察时的上下方向的下部具有底面面板10m。
在室外机10设置有分隔件15,该分隔件15是用于在壳体10A的内部确保充分的风路并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分隔板。对于室外机10而言,在分隔件15的下方设置有压缩机1、四通阀2、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第一电器盒31以及第二电器盒32等。对于室外机10而言,在分隔件15的上方设置有向室外热交换器3送风的室外送风机35。
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作为接收器发挥功能,该接收器贮存液体制冷剂,并且根据负载的变动使贮存的液体制冷剂循环。更具体而言,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具有:第一贮存器21,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第二贮存器22,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并且比第一贮存器21轻;以及中继配管23,其将第一贮存器21与第二贮存器22连接而使制冷剂通过。对于室外机10而言,第一贮存器21和第二贮存器22沿着壳体10A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排列,由此调整左右方向上的重量的平衡。
在图1的例子中,压缩机1配置于壳体10A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部。而且,第一贮存器21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与压缩机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另外,第二贮存器22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压缩机1侧。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60通过配置压缩机1、第一贮存器21以及第二贮存器22,将室外机10的重心的位置调整为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将室外机10的重心称为“重心G”。
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压缩机1、第一贮存器21以及第二贮存器22配置于壳体10A的底部。在此,配置于壳体10A的底部意味着放置于底面面板10m、或者配置于底面面板10m的附近。因此能够使重心G的位置靠近上下方向的下方。
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第一电器盒31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压缩机1侧的端部,第二电器盒32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与压缩机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由此,能够使重心G的位置更接近左右方向的中心。而且,第二电器盒32配置于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重心G的位置靠近上下方向的下方。
图2是例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图。图3是具体地表示图2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对空调装置60的制冷剂回路4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空调装置60具有室外机10和室内机50。室外机10具有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第一膨胀阀4a、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以及第二膨胀阀4b。室内机50至少具有室内热交换器5。即,空调装置60具备制冷剂回路40,该制冷剂回路40通过制冷剂配管45将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第一膨胀阀4a、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第二膨胀阀4b以及室内热交换器5连接,供制冷剂循环。
然而,若风吹向除了室外热交换器3之外的制冷剂回路40,则在制冷剂回路40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温度变化,从而成为稳定的空气调节的阻碍。因此,图1所示的分隔件15还起到阻碍向制冷剂配管45等送风的作用。
压缩机1例如由逆变器驱动,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排出。四通阀2切换制冷剂回路40中的制冷剂的流路。四通阀2在向室内机50供给冷能的制冷运转时为图1的实线的连接方向。另一方面,四通阀2在向室内机50供给热能的制热运转时为图1的虚线的连接方向。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5例如由翅片管式热交换器构成,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膨胀阀4a和第二膨胀阀4b例如由电子膨胀阀构成,对制冷剂减压而使其膨胀。
四通阀2和压缩机1的吸入口由构成制冷剂配管45的一部分的吸入配管45a连接。第一膨胀阀4a和第一贮存器21由构成制冷剂配管45的一部分的第一接收器配管45b连接。第一贮存器21和第二膨胀阀4b由构成制冷剂配管45的一部分的第二接收器配管45c连接。
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通过制冷剂配管45而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在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中,第一贮存器21供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即吸入配管45a通过。另外,在第一贮存器21连接有与室外热交换器3相连的制冷剂配管45即第一接收器配管45b、和与负载侧相连的制冷剂配管45即第二接收器配管45c。在此,负载侧是指空调装置60的室内机50侧。另外,第一贮存器21内的制冷剂所具有的热向在吸入配管45a中设置于第一贮存器21内的部分流动的制冷剂传递。即,在吸入配管45a流动的制冷剂,从第一贮存器21内的制冷剂回收热。
即,本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作为通过第一贮存器21、第二贮存器22以及中继配管23贮存制冷剂并对运转效率的提高起作用的功率接收器发挥功能。即,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是分离型的功率接收器。
在第一电器盒31设置有控制基板,该控制基板搭载有控制室外机10的各种致动器的控制装置。在本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膨胀阀4a、第二膨胀阀4b以及室外送风机35的动作。在第二电器盒32设置有将从电源得到的电力向控制基板等供给的驱动基板、和线圈等。因此第二电器盒32的重量比第一电器盒31的重量大。
如图3所示,吸入配管45a经过形成第一贮存器21的外轮廓的主容器21a的内部。在主容器21a的内部配置有:第一接收器配管45b的第一贮存器21侧的端部亦即第一端部421、和第二接收器配管45c的第一贮存器21侧的端部亦即第二端部422。
在第一贮存器21中的制冷剂的贮存量超过设定贮存量的情况下,第二贮存器22贮存从第一贮存器21流入的制冷剂。即,对于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而言,若第一贮存器21中的制冷剂的贮存量超过设定贮存量,则制冷剂通过中继配管23,从第一贮存器21向第二贮存器22流入。另一方面,若第一贮存器21中的制冷剂的贮存量低于设定贮存量,则制冷剂通过中继配管23,从第二贮存器22向第一贮存器21流入。在此,设定贮存量可以设定为第一贮存器21中的制冷剂的最大贮存量,也可以设定为比第一贮存器21中的制冷剂的最大贮存量仅少一定量的量。
在制冷运转时,通过第一膨胀阀4a后的制冷剂从第一接收器配管45b的第一端部421流入主容器21a内。未完全积存于主容器21a内的液体制冷剂,经由中继配管23贮存于第二贮存器22。主容器21a内的制冷剂从第二接收器配管45c的第二端部422被吸出,并朝向第二膨胀阀4b流出。即,在制冷运转时,第一贮存器21从主容器21a内吸出与负载对应的量的制冷剂并向第二膨胀阀4b送出。
在制热运转时,通过第一膨胀阀4a后的制冷剂从第二接收器配管45c的第二端部422流入主容器21a内。未完全积存于主容器21a内的液体制冷剂,经由中继配管23贮存于第二贮存器22。主容器21a内的制冷剂从第一接收器配管45b的第一端部421被吸出,并朝向第一膨胀阀4a流出。即,在制热运转时,第一贮存器21从主容器21a内吸出与负载对应的量的制冷剂并向第一膨胀阀4a送出。
在此,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贮存器21与中继配管23的连接部21j的位置比第二贮存器22与中继配管23的连接部22j的位置低。即,通过第二接收器配管45c将主容器21a内的制冷剂吸出的第一贮存器21,配置于比第二贮存器22靠下方的位置。这是为了在压缩机1吸取制冷剂和制冷机油时,不使不能回收它们的区域增多。
图4是表示模拟了图1所示的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的配置的结果、室外机的重心与理想的重心一致的状态的说明图。在图4中,基于重量和大小将图1所示的室外机10的各结构部件模块化来表示,附图标记10g对应于壳体10A。假想块1g对应于压缩机1,假想块2g对应于四通阀2。假想块21g对应于第一贮存器21,假想块22g对应于第二贮存器22。假想块31g对应于第一电器盒31,假想块32g对应于第二电器盒32,假想块35g对应于室外送风机35。
更具体而言,图4是显示于显示处理装置的显示部的图像的例子。显示处理装置例如具有:由液晶面板构成的显示部、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以及根据用户的输入操作等使图像等显示于显示部的控制部。在显示处理装置中,预先下载并安装有配置模拟程序,该配置模拟程序是执行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的配置模拟的应用程序。显示处理装置是台式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笔记本PC、平板PC、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或者智能电话等。
即,显示处理装置的控制部例如具有存储配置模拟程序等的存储装置、和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装置。而且,运算装置通过从存储装置读取配置模拟程序并执行,由此实现下述各种功能。
在此,在室外机的结构部件中有不能移动的部件和能够移动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的情况下,作为不能移动的部件有室外热交换器3、分隔件15等金属板类、以及制冷剂等。另外,对于室外机10而言,作为能够移动的部件具有压缩机1、四通阀2、第一膨胀阀4a和第二膨胀阀4b等各种阀、各种传感器、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第一电器盒31、第二电器盒32、室外送风机35以及包括制冷剂配管45在内的铜制的配管类。
压缩机1的重量约为10.0[kg],四通阀2的重量约为1.0[kg]。若将第一膨胀阀4a和第二膨胀阀4b等各种阀的重量与各种传感器的重量相加,则约为1.0[kg]。在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中,第一贮存器21的重量约为3[kg],第二贮存器22的重量约为1[kg]。
第一电器盒31的包括控制基板在内的整体的重量约为0.5[kg]。对于第二电器盒32而言,由于驱动基板的重量约为1.5[kg],线圈等的重量约为4.5[kg],因此整体为6.0[kg]左右的重量。室外送风机35具有马达和叶轮,马达约为4.0[kg],叶轮约为0.5[kg]。
若显示处理装置开始基于配置模拟程序的处理,则首先要求输入室外机10的各结构部件的重量和大小的信息亦即部件信息。若用户经由操作部输入部件信息,则将室外机10的能够移动的部件模块化后的假想块以图4那样的形态显示于显示部。在图4的例子中,显示处理装置作为假想块显示长方体或者立方体。用户能够经由操作部按照堆积块的要领来使假想块移动。另外,包括制冷剂配管45在内的配管类整体的重量约为5.0[kg],但由于其配置根据能够移动的各部件的配置而变化,因此配管类的假想块不显示。
此外,在显示处理装置的显示部,与假想块一起显示有与当前的假想块的配置对应的室外机10的重心G,若使任意的假想块移动,则重心G的位置变化。因此用户能够一边确认重心G的位置、一边使表示室外机10的各结构部件的假想块移动到最佳位置。
即,用户只要在确保壳体10A内的风路的基础上,堆叠与各结构部件对应的假想块,以便在假想块的可装载范围内不产生多余的空间即可。此时,只要重心G的位置不向壳体10A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偏移即可。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作为功率接收器发挥功能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被分割,因此通过调整假想块21g和假想块22g的位置,能够容易地进行省空间设计。
而且,如图4那样,若配置各个假想块,则重心G显示于接近左右方向的中心并且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的情况下,重心G位于壳体10A的高度的距下方大约1/4的高度的位置。此外,在图4的情况下,重心G位于壳体10A的正面观察时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附近。
如果在进行上述那样的配置模拟的基础上配置室外机10的各结构部件,则如图1所示,能够将室外机10的重心的位置调整到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并且比以往低的位置。另外在图4中,示出显示处理装置显示分别沿着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并在重心G相交的三条直线的例子(参照点划线),但不限于此,显示处理装置也可以不使这些直线显示于显示部。但是如果使在重心G相交的三条直线显示于显示部,则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重心G的位置。不过显示处理装置也可以代替显示重心G,而使在重心G相交的三条直线显示于显示部。
如以上那样,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而言,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具有第一贮存器21和第二贮存器22,并且第一贮存器21和第二贮存器22通过中继配管23连接。因此由于能够使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的重量分散,因而能够抑制重心的偏移,从而能够提高搬运作业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
即,室外机10采用将重量相对较大的功率接收器分割成两部分,并用中继配管23连接的结构,因此在壳体10A内,能够将第一贮存器21和第二贮存器22配置在分离的场所。因此能够改善室外机10的平衡,并且实现室外机10的低重心化。另外,通过调整中继配管23的长度,能够容易地确保作为功率接收器发挥功能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的第一贮存器21与第二贮存器22之间的距离。因此与使用一体的功率接收器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上部的空间。因此,其他制冷剂回路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增加,因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室外机10的平衡。
此外,对于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而言,第一贮存器21与中继配管23的连接部21j的位置比第二贮存器22与中继配管23的连接部22j的位置低。由此能够抑制在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内产生不能回收制冷剂和制冷机油的区域的情况,因此能够实现由压缩机1进行的制冷剂和制冷机油的吸取的顺畅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将以往一体构成的电器盒分割成第一电器盒31和第二电器盒32而构成。因此能够增大第一电器盒31与第二电器盒32之间的距离,并且在上下左右分散配置。而且,第二电器盒32比第一电器盒31重。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重心G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偏移,促进低重心化。即,在分隔件15的下方的可搭载范围内,能够以将相对较重的第二电器盒配置于尽可能低的位置的方式进行配置的调整,因此能够更适宜地调整维护性与低重心化的平衡。
然而,专利文献1那样的室外机即使在安装后,在表面设置于土等比较容易凹陷的场所或者树脂制的台座的情况等下,左右较重的一方也会下沉,从而形成倾斜。因此存在不能顺利地进行排水,从而制冷剂回路产生不良情况的课题。此外,为了发挥高能力,近年来的室外机整体的重量增大,因此上述问题变得特别显著。在该点上,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机10以重心G的位置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并且为相对较低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平衡设计。因此在安装后,能够避免在壳体10A产生倾斜的状况,从而能够维持良好的排水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模拟了壳体10A内的各结构部件的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室外机10的设计。因此即使是具有大型的壳体10A的室外机10,也容易搬运。即,如果是室外机10,则能够调整制冷剂回路部件的配置,从而调整重心G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室外机10的挪动变得轻松。另外,根据室外机10能够预先防止在安装后壳体10A倾斜。此外,通过将各结构部件模块化,从而视觉上的判断变得容易,并且使用一次模块化后的各结构部件的设计应用成为可能。因此能够高精度并且迅速地提高搬运作业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
实施方式2
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结构图。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同等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在以下的各图也同样。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10具有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而不是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设置于分隔件15的下方。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具有:第一贮存器26,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第二贮存器27,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并且比第一贮存器26轻;以及中继配管28,其将第一贮存器26与第二贮存器27连接,并供制冷剂通过。对于室外机110而言,第一贮存器26和第二贮存器27沿着壳体10A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排列,由此调整左右方向上的重量的平衡。
在图5的例子中,压缩机1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而且,第一贮存器26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与压缩机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第二贮存器27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压缩机1侧。由此,对于本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60而言,重心G的位置被调整为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另外,在图5的例子中,压缩机1、第一贮存器26以及第二贮存器27配置于壳体10A的底部。因而,能够将重心G的位置靠近上下方向的下方。
图6是例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图。图7是具体地表示图6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参照图6和图7,对空调装置160的制冷剂回路14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160具有室外机110和室内机50。室外机110具有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以及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即,空调装置160具有制冷剂回路140,该制冷剂回路140通过制冷剂配管45将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阀4、室内热交换器5以及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连接,供制冷剂循环。膨胀阀4例如由电子膨胀阀构成,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其膨胀。
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与压缩机1的吸入侧连接。在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中,第一贮存器26配置于制冷剂的流动中的第二贮存器27的上游,获取经由四通阀2流入的制冷剂,并将获取的制冷剂通过中继配管28送入第二贮存器27。四通阀2和第一贮存器26由构成制冷剂配管45的一部分的配管45d连接。第二贮存器27将从第一贮存器26经由中继配管28流入的制冷剂所包含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1引导。第二贮存器27和压缩机1由构成制冷剂配管45的一部分的配管45e连接。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将从上游侧流入的制冷剂分离为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并仅将气体制冷剂送入压缩机1。
即,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作为储能器发挥功能,该储能器以借助第一贮存器26、第二贮存器27以及中继配管28,使压缩机1仅吸入气体制冷剂的方式发挥作用。即,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是分离型的储能器。
如图7所示,在形成第一贮存器26的外轮廓的上游容器26a的内部,配置有配管45d的一端部亦即流入端部431,制冷剂从流入端部431流入上游容器26a内。在形成第二贮存器27的外轮廓的下游容器27a的内部,配置有配管45e的一端部亦即流出端部432,储存于下游容器27a的制冷剂中的仅气体制冷剂从流出端部432向压缩机1流出。在此,本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10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进行了各结构部件的配置模拟的基础上,在壳体10A内配置有各结构部件。
在此,如图6和图7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2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而言,第二贮存器27与中继配管28的连接部27j的位置比第一贮存器26与中继配管28的连接部26j的位置低。即,靠近压缩机1的吸入侧的第二贮存器27配置于比第一贮存器26靠下方的位置。这是为了在压缩机1吸取制冷剂和制冷机油时,不使不能回收它们的区域增多。
如以上那样,对于本实施方式2的室外机110而言,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具有第一贮存器26和第二贮存器27,并且第一贮存器26和第二贮存器27用中继配管28连接。因此能够使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的重量分散,因此能够抑制重心的偏移,因而能够提高搬运作业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
即,室外机110采用将重量相对较大的储能器分割成两部分,并由中继配管28连接的结构,因而能够在壳体10A内将第一贮存器26和第二贮存器27配置在分离的场所。因此,能够改善室外机110的平衡,并且实现室外机110的低重心化。另外,通过中继配管28的长度调整来确保作为储能器发挥功能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的第一贮存器26与第二贮存器27之间的距离,从而与使用一体的储能器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上部的空间。因此,其他制冷剂回路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增加,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调整室外机110的平衡。
此外,对于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而言,第二贮存器27与中继配管28的连接部27j的位置比第一贮存器26与中继配管28的连接部26j的位置低。由此,能够抑制在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内产生不能回收制冷剂和制冷机油的区域的情况,因而能够实现由压缩机1进行的制冷剂和制冷机油的吸取的顺畅化。对于其他效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此,参照图8对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得到的效果进行更详细地说明。图8是将现有的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模块化来表示的说明图。在图8中示出将专利文献1的各结构部件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各结构部件建立关联,并与图4相同地进行模块化后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中,储能器未被分割成两个,电器盒也未被分割成两个。即在图8中,假想块25g对应于一体的储能器,假想块30g对应于一体的电器盒。其他假想块与图4的假设相同。
若使用配置模拟程序将专利文献1中的室外机的各结构部件模块化,并基于专利文献1的公开内容配置各假想块,则成为图8那样。即,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的重心Gx由于配置上的限制而大大地偏向左右方向的一方。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中,从各结构部件的可搭载范围的限制以及维护的观点等来看,需要将电器盒和储能器设置在比较靠上方。因此,重心Gx的高度位于比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室外机中的重心G靠上方的位置。即,专利文献1的室外机整体的重量平衡较差,因此对搬运作业造成障碍,并在安装作业中伴随困难性。特别是构成为发挥高能力的现有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的壳体增大,由此安装性和室外机的平衡变差。因此在安装作业中伴随困难性,并产生排水不良和安装后的翻倒等问题。
在该点上,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室外机10和110按照图4所示的配置模拟,将各结构部件配置于壳体10A内。因此能够使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0和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5中的至少一方的重量分散,从而抑制重心的偏移,因而能够提高搬运作业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而且,即使在为了高能力化而使室外机10和110大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安装性和平衡变差。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安装作业,并且能够预先防止排水不良的发生、和安装后的翻倒等。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中的优选的具体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在图2和图6中,例示出具有四通阀2的制冷剂回路40和140,但不限定于此。制冷剂回路40和140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四通阀2。在不设置四通阀2而构成制冷剂回路40的情况下,吸入配管45a不是将四通阀2与压缩机1的吸入口直接连接的配管,而是将负载侧即室内机50与压缩机1的吸入口连接的配管。在不设置四通阀2而构成制冷剂回路140的情况下,配管45d不是将四通阀2与第一贮存器26直接连接的配管,而是将负载侧与第一贮存器26连接的配管。
室外机10和110中的结构部件的组合并不限定于上述各例。即,室外机10和110中的各结构部件的数量和种类能够根据使用目的和用途等适当地变更。另外,室外机10和110的各结构部件的重量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而是根据负载和设置环境等适当地变更。图1和图5中的分隔件15的形状只不过是例示,能够根据室外机10和110的各结构部件的配置和形状适当地变更。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将电器盒分割成第一电器盒31和第二电器盒32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电器盒也可以一体地构成。即使这样,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室外机也采用将重量相对较大的功率接收器和储能器中的至少一个分割为两部分,并用中继配管连接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重心的偏移,从而能够提高搬运作业以及安装作业的容易性、和安装后的稳定性。但是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将电器盒分割成两部分能够将第一电器盒31和第二电器盒32在上下左右分散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重心G的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偏移,促进低重心化。另外,电器盒例如也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即:包括控制基板的第一电器盒、包括驱动基板的第二电器盒、以及包括线圈等的第三电器盒。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通过四通阀2切换制冷剂回路40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代替四通阀2而使用将二通阀和三通阀组合而成的结构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1g、2g、21g、22g、25g、30g、31g、32g、35g…假想块;2…四通阀;3…室外热交换器;4…膨胀阀;4a…第一膨胀阀;4b…第二膨胀阀;5…室内热交换器;10、110…室外机;10A…壳体;15…分隔件;20、25…制冷剂量调整装置;21、26…第一贮存器;21a…主容器;22、27…第二贮存器;23、28…中继配管;26a…上游容器;27a…下游容器;31…第一电器盒;32…第二电器盒;35…室外送风机;40、140…制冷剂回路;45…制冷剂配管;45a…吸入配管;45b…第一接收器配管;45c…第二接收器配管;45d、45e、45f…配管;50…室内机;60、160…空调装置;421…第一端部;422…第二端部;431…流入端部;432…流出端部;G…重心。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以及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量调整装置,
所述制冷剂量调整装置具有:
第一贮存器,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
第二贮存器,其具有储存制冷剂的功能,并且比所述第一贮存器轻;以及
中继配管,其将所述第一贮存器与所述第二贮存器连接,
所述第一贮存器供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制冷剂配管通过,并且将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相连的制冷剂配管、和与负载侧相连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在所述第一贮存器中的制冷剂的贮存量超过设定贮存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贮存器贮存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制冷剂量调整装置而言,所述第一贮存器与所述中继配管的连接部的位置比所述第二贮存器与所述中继配管的连接部的位置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贮存器配置于所述第二贮存器的上游的位置,
所述第二贮存器将从所述第一贮存器经由所述中继配管流入的制冷剂所包含的气体制冷剂向所述压缩机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制冷剂量调整装置而言,所述第二贮存器与所述中继配管的连接部的位置比所述第一贮存器与所述中继配管的连接部的位置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第一电器盒,其包括搭载有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基板;和
第二电器盒,其包括将从电源得到的电力向所述控制基板供给的驱动基板,并且比所述第一电器盒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外轮廓的长方体状的壳体,
所述压缩机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中的一方的端部,
所述第一电器盒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所述压缩机侧的端部,
所述第二电器盒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与所述压缩机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器盒配置于比所述壳体的正面观察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外轮廓的长方体状的壳体,
所述压缩机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中的一方的端部,
所述第一贮存器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与所述压缩机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二贮存器相对于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心配置于所述压缩机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形成外轮廓的长方体状的壳体,
所述第一贮存器和所述第二贮存器沿着所述壳体的正面观察时的左右方向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贮存器以及所述第二贮存器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CN201890000741.1U 2018-11-09 2018-11-09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Active CN21165052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1676 WO2020095439A1 (ja) 2018-11-09 2018-11-09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50528U true CN211650528U (zh) 2020-10-09

Family

ID=7061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0741.1U Active CN211650528U (zh) 2018-11-09 2018-11-09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37944B2 (zh)
CN (1) CN211650528U (zh)
WO (1) WO20200954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2376A (zh) * 2022-12-13 2023-02-03 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6338A (ja) * 1995-12-14 1997-06-24 Yamaha Motor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2000088292A (ja) * 1998-09-18 2000-03-3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698152B2 (ja) * 2003-10-08 2005-09-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284077B2 (ja) * 2014-02-14 2018-02-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7190917A (ja) * 2016-04-14 2017-10-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82376A (zh) * 2022-12-13 2023-02-03 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95439A1 (ja) 2020-05-14
JP6937944B2 (ja) 2021-09-22
JPWO2020095439A1 (ja)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84784B2 (ja) チラー装置
CN103732993B (zh) 制冷循环装置的室外单元
JP5310887B2 (ja) 室外機及び冷凍装置
EP2677137A1 (en) Package-stored engine work machine
US10869411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rackmounte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independent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irflows
WO2014024405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1650528U (zh)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08027153B (zh) 室外机
JP4314934B2 (ja) 室外ユニットの電装品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07831549U (zh) 一种风墙式模块化送风空调
KR20030038503A (ko) 공기 조화 장치
US10753640B2 (en) Heat source unit
JP480735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126447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5076924A (ja) 液溜容器の支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0283517A (ja) 熱回収式空調換気装置
JP2012242017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222180B2 (ja) チラー装置
JP435281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327907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7172869A (ja) 空気調和機
JP6805019B2 (ja) パッケージユニット及びパッケージユニット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US20200124295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conditioner
WO2023163195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サイクル装置
JP2020193785A (ja) 空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