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9958U - 定子 - Google Patents
定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29958U CN211629958U CN202020471871.2U CN202020471871U CN211629958U CN 211629958 U CN211629958 U CN 211629958U CN 202020471871 U CN202020471871 U CN 202020471871U CN 211629958 U CN211629958 U CN 2116299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ipheral portion
- coil
- covering member
- covering
- coil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25—Shaping or compacting conductors or winding heads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inding in the core or machine ; Applying fastening means on winding heads
- H02K15/0037—Shaping or compacting winding heads
- H02K15/0043—Applying fastening means on winding hea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0—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 H02K15/105—Applying solid insulation to windings, stators or rotors to the wind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电动机的定子(10)其具备:铁芯部(12);线圈(16),其以在电动机的轴向上的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14)的方式设置于铁芯部(12);固化的浸渍剂(18),其固定线圈末端(14);以及绝缘性的被覆部件(22),其对两端(12a、12b)侧分别被覆线圈末端(14),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和内周部(14b)中的至少外周部(14a)由被覆部件(22)被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低了故障的风险的电动机的定子。
背景技术
电动机的定子具有以具有线圈末端的方式设置于铁芯部的线圈。另外,如日本特开2013-219970号公报那样,在线圈末端浸渍有浸渍剂。
浸渍剂是温度固化型的粘接剂。通过浸渍剂固化,线圈末端固定于铁芯部。
实用新型内容
流体状的浸渍剂的大部分即使浸渍于线圈末端,也会在固化前脱落。若浸渍于线圈末端的浸渍剂的量不足,则即使浸渍剂固化,线圈末端也无法固定。若在线圈末端未固定的状态下使电动机运转,则有可能由于运转时的振动而使线圈末端受损。线圈末端的损伤为电动机故障的原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了故障的风险的电动机的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为一种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铁芯部;
以在上述电动机的轴向上的上述铁芯部的两端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的方式设置于上述铁芯部的线圈;
固定上述线圈末端的固化了的浸渍剂;以及
对上述两端侧分别被覆上述线圈末端的绝缘性的被覆部件,
上述线圈末端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中的至少上述外周部被上述被覆部件被覆。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覆部件具备具有粘着性的面,且上述面粘贴于上述线圈末端。
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被覆上述外周部的上述被覆部件具有沿上述外周部卷绕的长条状的长条部。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末端具有遍及上述外周部与上述内周部之间的端面,
上述线圈末端的上述端面被上述被覆部件被覆。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末端的上述内周部被上述被覆部件被覆。
方案6根据方案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至少被覆上述外周部的上述被覆部件具有从上述长条部朝向上述内周部在上述线圈末端的表面上延伸,且被覆上述端面和上述内周部中的至少上述端面的多个短带状的短带部。
方案7根据方案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覆部件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上述被覆部件包括:被覆上述线圈末端的至少上述外周部的第一上述被覆部件;以及被覆上述线圈末端的至少上述端面或上述内周部的第二上述被覆部件。
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覆部件具有一个以上的孔。
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经由上述被覆部件束缚上述线圈末端的束缚线或者无纺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降低了故障的风险的电动机的定子。
根据参照附加的附图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容易地了解上述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方式的定子的整体结构图。图1B是从图1A省略了被覆部件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制造中的第一状态。
图4是实施方式的定子的制造中的第二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实施方式的定子10的整体结构图。图1B是从图1A省略了被覆部件22的结构图。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是与转子、轴一同构成电动机的零件之一。定子10具备:铁芯部12;以在电动机的轴向上的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14的方式设于铁芯部12的线圈16;以及固定线圈末端14的固化了的浸渍剂18。上述的“轴向”是指沿着作为电动机的旋转主轴的轴的长边方向的方向。
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主要着重于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中的一方12a侧进行说明。然而,应当提前说明,以下的说明也可以适用于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中的另一方12b侧。
线圈16由具有导电性的线材构成。具有导电性的线材例如是漆包线。线圈16的线圈末端14具有:外周部14a、内周部14b、以及跨在外周部14a与内周部14b之间的端面14c。
浸渍剂18是通过加热而固化的温度固化型的粘接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酯类的无溶剂作为浸渍剂18。浸渍剂18在线圈末端14在浸渍于线圈16的间隙的状态下固化。由此,线圈末端14牢固地固定于铁芯部12。另外,可降低由于因具有定子10的电动机的运转而产生的振动,形成线圈末端14的线材摩擦的风险。其结果,可降低定子10发生故障的风险。
另外,定子10还具备:通过缠绕于线圈末端14而束缚线圈末端14的束缚线20;以及被覆线圈末端14的两个被覆部件22(22A、22B)。
通过束缚线20,线圈末端14相对于铁芯部12更牢固地固定。另外,通过利用束缚线20束缚,线圈末端14的外形也被修整。也可以代替束缚线20、或者在束缚线20的基础上,利用其它部件对线圈末端14进行束缚。束缚线20以外的束缚线圈末端14的部件例如是无纺布。
被覆部件2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材料中包含硅的绝缘性的粘着带。作为粘着带的被覆部件22具备具有粘着性的面(粘着面)。被覆部件22通过将粘着面粘贴于线圈末端14,从而不会剥落地被覆线圈末端14。
两个被覆部件22中的第一被覆部件22A具有遍及外周部14a整周卷绕的长条状的长条部24。另外,第一被覆部件22A具有从长条部24朝向内周部14b在线圈末端14的表面上延伸并被覆端面14c的多个短带状的短带部26。
两个被覆部件22中的第二被覆部件22B遍及内周部14b的整周卷绕。第二被覆部件22B的形状与第一被覆部件22A的长条部24相同地为长条状。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端面14c以及内周部14b被第一被覆部件22A和第二被覆部件22B被覆。由此,在电动机的制造阶段中的定子10搬运时、电动机运转时,定子10的线圈末端14受损的风险降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定子1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定子10的制造中的第一状态。
以下,对上述定子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铁芯部12设置线圈16(线圈形成工序S1)。在本工序中,以在电动机的轴向上的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14的方式在铁芯部12设置线圈16。线圈16没有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使用漆包线形成。此时,通过在线圈末端14缠绕束缚线20,能够容易地对线圈末端14的外形进行修整。由此,得到图3的结构。如图3所示,线圈末端14具有外周部14a、内周部14b、以及跨在外周部14a与内周部14b之间的端面14c。
接着,准备用于被覆线圈末端14的绝缘性的被覆部件22(被覆部件形成工序S2)。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第一被覆部件22A和长条状的第二被覆部件22B,第一被覆部件22A具有长条状的长条部24和从长条部24朝向短边方向延伸的多个短带状的短带部26的。
被覆部件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材料中包含硅的绝缘性的粘着带。粘着带容易切割,因此,容易适当修整形状。例如,通过在矩形的粘着带设置切口,能够容易地形成具有长条部24和多个短带部26的第一被覆部件22A。
此外,从上述的说明可知,被覆部件形成工序S2可以早于线圈形成工序S1进行,或者也可以并行进行。
图4是实施方式的定子10的制造中的第二状态。
接着,利用被覆部件22被覆线圈末端14(被覆工序S3)。在本工序中,首先,如图4所示地将具有长条部24和多个短带部26的第一被覆部件22A的长条部24卷绕于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从而被覆外周部14a的整周。接着,将多个短带部26朝向内周部14b侧折弯,从而利用短带部26被覆端面14c的整周。然后,将长条状的第二被覆部件22B卷绕于线圈末端14的内周部14b,从而被覆内周部14b的整周。如上所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粘着带作为被覆部件22,因此,能够通过将被覆部件22粘贴于线圈末端14这样的简单的作业来被覆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端面14c、以及内周部14b。
通过完成被覆工序S3,除了未在线圈末端14浸渍固化的浸渍剂18这一点,在外观上得到与图1A相同的结构。
接着,使浸渍剂18浸渍于由被覆部件22被覆的线圈末端14(浸渍工序S4)。浸渍剂18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酯类的无溶剂、或者将树脂溶于溶剂而成的有机溶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酯类的无溶剂作为浸渍剂18。另外,浸渍剂18向线圈末端14的浸渍通过准备贮存有浸渍剂18的槽并将铁芯部12及设置于铁芯部12的线圈16浸入贮存于槽的浸渍剂18而进行。这时,浸渍剂18从例如线圈末端14与铁芯部12之间的露出线圈16的一部分的间隙(参照图1A)向线圈末端14浸渍。
接着,将铁芯部12及线圈16从槽提起,然后对浸渍于线圈末端14的浸渍剂18进行加热而使其固化(固化工序S5)。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被覆部件22被覆线圈末端14。由此,可减少在从将线圈末端14提起到使浸渍剂18固化的期间从线圈末端14脱落的浸渍剂18的量。
通过以上的制造方法,得到图1A的结构。通过在进行浸渍工序S4之前利用被覆部件22被覆线圈末端14,从而对于定子10的线圈末端14被浸渍成足够量的浸渍剂18硬化。因此,线圈末端14相对于铁芯部12良好地固定。由此,使具有定子10的电动机运转时,定子10发生故障的风险降低。
[变形例]
以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言而喻,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知,进行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变形例1)
被覆部件22只要是具有绝缘性和能够与线圈末端14贴紧的吸附力的部件,就不限定于材料中含有硅的粘着带。例如,被覆部件22也可以是具有耐热性及绝缘性的薄膜材料(盖板)。
(变形例2)
在实施方式中,对被覆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及端面14c的第一被覆部件22A和被覆线圈末端14的内周部14b的第二被覆部件22B进行了说明。第一被覆部件22A也可以变更为被覆外周部14a、端面14c、以及内周部14b。在利用第一被覆部件22A也被覆内周部14b的情况下,只要形成不仅被覆端面14c、而且还被覆内周部14b的短带部26即可。另外,在能够由第一被覆部件22A被覆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端面14c、以及内周部14b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第二被覆部件22B。
作为本变形例的另一例,例如,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被覆部件22A的形状和第二被覆部件22B的形状可以互相替换。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长条状的第一被覆部件22A被覆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另外,也可以通过第二被覆部件22B具有的长条状的长条部24被覆线圈末端14的内周部14b,通过第二被覆部件22B所具有的多个短带部26被覆端面14c。
另外,作为本变形例的另一例,例如,也可以在定子10配备三个以上的被覆部件22。这时,可以以与任意层重叠的方式设置多个被覆部件22。
(变形例3)
使浸渍剂18浸渍于线圈末端14的方法除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浸入)外,还存在其它方法。例如,将液状的浸渍剂18滴注到线圈末端14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朝向线圈末端14的内周部14b滴注浸渍剂18。由此,浸渍剂18从线圈末端14的内周部14b朝向外周部14a逐渐浸渍。
这时,若内周部14b由被覆部件22被覆,则该被覆部件22成为障碍,难以使浸渍剂18浸渍于线圈末端14。因此,在通过向内周部14b的滴注使浸渍剂18浸渍于线圈末端14的情况下,如果线圈末端14的至少外周部14a由被覆部件22被覆,则内周部14b也可以不由被覆部件22被覆。由此,可减少滴注的浸渍剂18中的在固化前从外周部14a脱落的浸渍剂18的量。此外,在本变形例中,不仅外周部14a,端面14c也可以由被覆部件22被覆。由此,可减少滴注的浸渍剂18中的在固化前从外周部14a及端面14c脱落的浸渍剂18的量。
(变形例4)
被覆部件22也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孔。就孔而言,在具有第一被覆部件22A和第二被覆部件22B的情况下,可以第一被覆部件22A和第二被覆部件22B双方都具有,也可以任意一方具有。另外,在制造具备具有孔的被覆部件22的定子10时,定子10的制造方法也可以直至浸渍工序S4包括在被覆部件22形成孔的工序(孔形成工序)。
如以上所说明地,浸渍于线圈末端14的浸渍剂18的不足是定子10的不良的原因。但是,若在线圈末端14浸渍了过剩量的浸渍剂18,则也会成为定子10的不良的原因。因过剩量的浸渍剂18而产生的定子10的不良例如具有包含浸渍剂18的线圈末端14的体积比设计上的允许值变大。
通过在被覆部件22设置孔,能够经由该孔将过剩部分的浸渍剂18在浸渍工序后排出。因此,根据本变形例,能够降低因过剩量的浸渍剂18而在定子10产生不良的风险。
(变形例5)
以下,为了方便,将在实施方式中束缚线圈末端14的束缚线20称为“第一束缚线20”。定子10也可以与第一束缚线20独立地还具备经由被覆部件22束缚线圈末端14的第二束缚线。在该情况下,在定子10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被覆工序S3与固化工序S5之间还包括利用第二束缚线经由被覆部件22束缚线圈末端14的加强工序。
第二束缚线关于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内周部14b、以及端面14c中的由被覆部件22被覆的部分,从被覆部件22之上束缚线圈末端14。由此,被覆部件22更牢固地贴紧线圈末端14。第二束缚线对线圈末端14的具体的束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与第一束缚线20相同的束缚方法。另外,与第一束缚线20同样地,第二束缚线也可以由无纺布代替。
(变形例6)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可以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根据实施方式可得到的实用新型]
以下记载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可掌握的实用新型。
<第一实用新型>
一种电动机的定子10,其具备:铁芯部12;线圈16,其以在上述电动机的轴向上的上述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14的方式设置于上述铁芯部12;固化了的浸渍剂18,其固定上述线圈末端14;以及绝缘性的被覆部件22,其对上述两端12a、12b侧分别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上述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和内周部14b中的至少上述外周部14a被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
由此,可提供降低了故障的风险的电动机的定子10。
也可以是,上述被覆部件22具备具有粘着性的面,上述面粘贴于上述线圈末端14。由此,被覆部件22不会剥落,且线圈末端14被被覆。
也可以是,被覆上述外周部14a的上述被覆部件22具有沿上述外周部14a卷绕的长条状的长条部24。由此,通过被覆部件22被覆外周部14a。
也可以是,上述线圈末端14具有遍及上述外周部14a与上述内周部14b之间的端面14c,上述线圈末端14的上述端面14c被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由此,通过被覆部件22被覆线圈末端14的端面14c。
也可以是,上述线圈末端14的上述内周部14b被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由此,通过被覆部件22被覆线圈末端14的内周部14b。
也可以是,至少被覆上述外周部14a的上述被覆部件22具有多个短带状的短带部26,该短带部26从上述长条部24朝向上述内周部14b在上述线圈末端14的表面上延伸并被覆上述端面14c和上述内周部14b中的至少上述端面14c。由此,外周部14a被长条部24卷绕,端面14c和内周部14b被多个短带部26被覆。
也可以是,上述被覆部件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被覆部件22包括: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的至少上述外周部14a的第一上述被覆部件22A;以及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的至少上述端面14c或上述内周部14b的第二上述被覆部件22B。由此,线圈末端14被多个被覆部件22被覆。
也可以是,上述被覆部件22具有一个以上的孔。由此,可将过剩的浸渍剂18从线圈末端14排出。
也可以是,还具备经由上述被覆部件22束缚上述线圈末端14的束缚线或者无纺布。由此,线圈末端14更牢固地固定于铁芯部12。
<第二实用新型>
一种电动机的定子1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线圈形成工序,以在上述电动机的轴向上的铁芯部12的两端12a、12b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14的方式在上述铁芯部12设置线圈16;被覆工序,对上述两端12a、12b侧分别利用具有绝缘性的被覆部件22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浸渍工序,使浸渍剂18浸渍于被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的上述线圈末端14;以及固化工序,使浸渍于上述线圈16的上述浸渍剂18固化,在上述被覆工序中,利用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的外周部14a和内周部14b中的至少上述外周部14a。
由此,可提供降低了故障的风险的定子10的制造方法。
也可以是,在上述被覆工序中,利用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遍及上述外周部14a与上述内周部14b之间的上述线圈末端14的端面14c。由此,利用被覆部件22被覆端面14c。
也可以是,在上述被覆工序中,利用上述被覆部件22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的上述内周部14b。由此,利用被覆部件22被覆内周部14b。
也可以是,在上述被覆工序之前,还包括被覆部件形成工序,该被覆部件形成工序是在上述被覆部件22形成长条状的长条部24和从上述长条部24朝向短边方向延伸的多个短带状的短带部26,在上述被覆工序中,遍及上述外周部14a的整周卷绕上述长条部24,利用多个上述短带部26被覆上述端面14c和上述内周部14b中的至少上述端面14c。由此,外周部14a被长条部24卷绕,端面14c和内周部14b被多个短带部26被覆。
也可以是,上述被覆部件22的数量为多个,在上述被覆工序中,利用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的至少上述外周部14a的第一上述被覆部件22A和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的至少上述端面14c或上述内周部14b的第二上述被覆部件22B被覆上述线圈末端14。由此,线圈末端14被多个被覆部件22被覆。
也可以是,在上述被覆工序与上述固化工序之间还包括加强工序,该加强工序是经由上述被覆部件22利用束缚线或者无纺布束缚上述线圈末端14。由此,线圈末端14更加牢固地固定于铁芯部12。
Claims (9)
1.一种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具备:
铁芯部;
以在上述电动机的轴向上的上述铁芯部的两端侧分别具有线圈末端的方式设置于上述铁芯部的线圈;
固定上述线圈末端的固化了的浸渍剂;以及
对上述两端侧分别被覆上述线圈末端的绝缘性的被覆部件,
上述线圈末端的外周部和内周部中的至少上述外周部被上述被覆部件被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覆部件具备具有粘着性的面,且上述面粘贴于上述线圈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被覆上述外周部的上述被覆部件具有沿上述外周部卷绕的长条状的长条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末端具有遍及上述外周部与上述内周部之间的端面,
上述线圈末端的上述端面被上述被覆部件被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末端的上述内周部被上述被覆部件被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至少被覆上述外周部的上述被覆部件具有从上述长条部朝向上述内周部在上述线圈末端的表面上延伸,且被覆上述端面和上述内周部中的至少上述端面的多个短带状的短带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覆部件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上述被覆部件包括:被覆上述线圈末端的至少上述外周部的第一上述被覆部件;以及被覆上述线圈末端的至少上述端面或上述内周部的第二上述被覆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覆部件具有一个以上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经由上述被覆部件束缚上述线圈末端的束缚线或者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71299A JP2020171133A (ja) | 2019-04-03 | 2019-04-03 | ステ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
JP2019-071299 | 2019-04-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29958U true CN211629958U (zh) | 2020-10-02 |
Family
ID=7251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71871.2U Active CN211629958U (zh) | 2019-04-03 | 2020-04-02 | 定子 |
CN202010256272.3A Withdrawn CN111799914A (zh) | 2019-04-03 | 2020-04-02 |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56272.3A Withdrawn CN111799914A (zh) | 2019-04-03 | 2020-04-02 |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00321820A1 (zh) |
JP (1) | JP2020171133A (zh) |
CN (2) | CN211629958U (zh) |
DE (1) | DE10202000212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124102A (zh) * | 1974-03-20 | 1975-09-30 | ||
JPS6033720Y2 (ja) * | 1976-07-29 | 1985-10-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機の電機子 |
JPS54122303U (zh) * | 1978-02-17 | 1979-08-27 | ||
JPS5525703U (zh) * | 1978-08-07 | 1980-02-19 | ||
JPS55166447A (en) * | 1979-06-12 | 1980-12-25 | Nitto Electric Ind Co Ltd | Thermosetting adhesive article |
JPS56117561A (en) * | 1980-02-22 | 1981-09-16 | Toshiba Corp | Method for treating insulation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JPS59169564U (ja) * | 1983-04-28 | 1984-11-13 | 株式会社東芝 | モ−タコイルエンドの結束構造 |
JPH0522908A (ja) * | 1991-07-08 | 1993-01-29 | Kokusan Denki Co Ltd |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689492B2 (ja) * | 1996-05-30 | 2005-08-31 | 日東シンコー株式会社 | モーターステー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935296B2 (ja) * | 2006-10-23 | 2012-05-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ワニス処理方法及びワニス処理装置 |
JP2012157207A (ja) * | 2011-01-28 | 2012-08-16 | Panasonic Corp | 電動機の固定子、圧縮機、機器 |
JP6202173B2 (ja) * | 2016-01-27 | 2017-09-27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6848792B2 (ja) * | 2017-09-28 | 2021-03-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04-03 JP JP2019071299A patent/JP2020171133A/ja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4-01 US US16/837,788 patent/US2020032182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0-04-02 CN CN202020471871.2U patent/CN211629958U/zh active Active
- 2020-04-02 DE DE102020002129.8A patent/DE102020002129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04-02 CN CN202010256272.3A patent/CN111799914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21820A1 (en) | 2020-10-08 |
JP2020171133A (ja) | 2020-10-15 |
DE102020002129A1 (de) | 2020-10-08 |
CN111799914A (zh) | 2020-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93085B2 (ja) | 電気絶縁線輪、全含浸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 |
KR100222508B1 (ko) | 다이너모 전기 기계의 회전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 |
JPH02184234A (ja) | 電気機械の高電圧絶縁機構 | |
JP2009033889A (ja) | モータ用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942304B2 (ja) | 回転電機用コイル、回転電機用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 | |
CN111243854B (zh) | 磁共振超导线圈绕制方法及磁共振超导线圈 | |
CN211629958U (zh) | 定子 | |
JP2007282410A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イル、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半導電性シート、半導電性テープ、および回転電機 | |
US11588365B2 (en) | Stator and motor | |
JPH09308158A (ja) | 低圧回転機固定子絶縁コイル | |
JP2006158070A (ja) | 回転電機 | |
JP6688107B2 (ja) | コイル及び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JP5533474B2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3259589A (ja) |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コイル | |
JPH11213757A (ja) | マイカテープ | |
JP4151326B2 (ja) | 液化ジメチルエーテル浸漬型モータ | |
US20040253465A1 (en) | Corrosion-resistant laminated steel part and corrosion-proofing method for laminated steel parts | |
JPH02290144A (ja) | 誘導電動機の巻線固着方法 | |
JPS60237828A (ja) | 回転電機コイル | |
CN1941571B (zh) | 电动机 | |
JPH08130126A (ja) | 電子機器用コイルボビン | |
JP6763690B2 (ja) | 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 |
JPH1032126A (ja) | コイル | |
JPH0251346A (ja) | 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 |
JPS62126602A (ja) | 電気機器の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