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4728U -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4728U
CN210454728U CN201921352636.7U CN201921352636U CN210454728U CN 210454728 U CN210454728 U CN 210454728U CN 201921352636 U CN201921352636 U CN 201921352636U CN 210454728 U CN210454728 U CN 210454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uffer
safety device
transmission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26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3526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4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4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47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缓冲板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滑轮,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箱。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传动杆伸入传输箱内部,传动杆的移动带动橡胶密封塞向下移动,橡胶密封塞向下的移动使传输箱内部空气传输至连接管内部,连接管传输至充气管内部,由充气管传输至气囊内部进行充气,达到了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好,往往撞击力度过大会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容易发生二次事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随着科学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是一项重大成就,目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防护装置,现有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好,往往撞击力度过大会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容易发生二次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具备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好,往往撞击力度过大会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容易发生二次事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护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箱,所述传输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橡胶密封塞,所述橡胶密封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依次贯穿传输箱和缓冲板并延伸至缓冲板的顶部,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底部与缓冲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箱内壁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侧连通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为“半圆”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轮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与滑轮的表面通过第一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部与缓冲板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位于传输箱的外侧,所述气囊位于传输箱的内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传动杆伸入传输箱内部,传动杆的移动带动橡胶密封塞向下移动,橡胶密封塞向下的移动使传输箱内部空气传输至连接管内部,连接管传输至充气管内部,由充气管传输至气囊内部进行充气,达到了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在使用时防护效果不好,往往撞击力度过大会对驾驶人员造成伤害,容易发生二次事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方便了滑轮的滑动,减少了滑轮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滑轮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缓冲弹簧,对移动板受到的撞击产生缓冲,从而减小外部撞击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箱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滑轮;3、滑槽;4、充气管;5、气囊;6、传输箱;7、第一连接轴;8、第一缓冲弹簧;9、活动杆;10、第二连接轴;11、缓冲板;12、移动板;13、第二缓冲弹簧;14、传动杆;15、橡胶密封塞;16、连接管;17、防护板;18、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滑轮2、滑槽3、充气管4、气囊5、传输箱6、第一连接轴7、第一缓冲弹簧8、活动杆9、第二连接轴10、11、缓冲板移动板12、第二缓冲弹簧13、传动杆14、橡胶密封塞15、连接管16、防护板17和固定杆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8,第一缓冲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底部设置有滑轮2,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壁与滑轮2的表面滑动连接,活动杆9的底部与滑轮2的表面通过第一连接轴7活动连接,活动杆9的顶部与缓冲板11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轴10活动连接,通过滑槽3,方便了滑轮2的滑动,减少了滑轮2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滑轮2的使用寿命,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箱6,传输箱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橡胶密封塞15,橡胶密封塞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4,传动杆14的顶部依次贯穿传输箱6和缓冲板11并延伸至缓冲板11的顶部,传动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移动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3,第二缓冲弹簧13的底部与缓冲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3,对移动板12受到的撞击产生缓冲,从而减小外部撞击力度,传输箱6内壁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右侧连通有充气管4,充气管4的一侧连通有气囊5,第一缓冲弹簧8位于传输箱6的外侧,气囊5位于传输箱6的内侧,缓冲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7,防护板17的形状为“半圆”结构。
在使用时,通过外置撞击移动板12,移动板12向下移动,移动板12的移动使第二缓冲弹簧13发生形变,同时移动板12向下移动,移动板12带动传动杆14伸入传输箱6内部,传动杆14的移动带动橡胶密封塞15向下移动,橡胶密封塞15向下的移动使传输箱6内部空气传输至连接管16内部,连接管16传输至充气管4内部,由充气管4传输至气囊5内部进行充气,若力度过大会使缓冲板11向下移动,缓冲板11带动活动杆9移动,活动杆9带动滑轮2在滑槽3内壁滑动,同时缓冲板11的移动使第一缓冲弹簧8发生形变,通过第一缓冲弹簧8、第二缓冲弹簧13和气囊5对外界撞击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8),所述第一缓冲弹簧(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底部设置有滑轮(2),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传输箱(6),所述传输箱(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橡胶密封塞(15),所述橡胶密封塞(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4),所述传动杆(14)的顶部依次贯穿传输箱(6)和缓冲板(11)并延伸至缓冲板(11)的顶部,所述传动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2),所述移动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13),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3)的底部与缓冲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输箱(6)内壁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右侧连通有充气管(4),所述充气管(4)的一侧连通有气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7),所述防护板(17)的形状为“半圆”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壁与滑轮(2)的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9)的底部与滑轮(2)的表面通过第一连接轴(7)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9)的顶部与缓冲板(11)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接轴(10)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8)位于传输箱(6)的外侧,所述气囊(5)位于传输箱(6)的内侧。
CN201921352636.7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54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2636.7U CN21045472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2636.7U CN21045472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4728U true CN210454728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5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263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54728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47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194A (zh) * 2020-12-09 2021-03-26 卞真安 一种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
CN113264134A (zh) * 2021-07-02 2021-08-17 徐州彭友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的驾驶位防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194A (zh) * 2020-12-09 2021-03-26 卞真安 一种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新型防撞杆
CN113264134A (zh) * 2021-07-02 2021-08-17 徐州彭友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用的驾驶位防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54728U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用驾驶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CN109159895B (zh) 一种煤矿灾区环境侦测无人机及侦测方法
CN205453241U (zh) 视频巡视系统充电装置
JP2006525177A (ja) 電気駆動自律走行車
CN109768629A (zh) 无人机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206243108U (zh) 一种加强式汽车保险杠
CN114379775B (zh) 一种防撞缓冲贴壁飞行机器人
CN212447843U (zh) 多腔室旋流吸附式爬墙车
CN205453970U (zh) 工业现场无人视频巡视系统
CN215970978U (zh) 位移跟随装置及平台运输系统
CN210551260U (zh) 一种动车组车侧检测机器人
CN215475646U (zh) 一种船舶智能避碰预警装置
CN215681849U (zh) 一种易充电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与充电桩连接机构
CN212497791U (zh) 一种轨道式团雾检测机器人
CN110984658B (zh) 一种辅助车辆进入立体停车库的搬运机械手
CN211932813U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智能安全帽
CN210882561U (zh) 一种壳体及柔性水下机器人
CN208759572U (zh) 一种蚯蚓仿生机器人
CN112067000A (zh) 一种具有下落保护及实时记录功能的导航仪
CN215042512U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车辆定位器
CN211568157U (zh) 一种agv载物车的抓举装置
CN217805275U (zh) 一种无人机快递系统
CN213771214U (zh) 一种电动叉车换挡装置把手结构
CN215267676U (zh)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充电装置
CN213594225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主动安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