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7318U -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7318U
CN210437318U CN201921285341.2U CN201921285341U CN210437318U CN 210437318 U CN210437318 U CN 210437318U CN 201921285341 U CN201921285341 U CN 201921285341U CN 210437318 U CN210437318 U CN 210437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form
buffer
main body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53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龙
陈晓玲
李文发
全初艺
文宇
汪顶虎
陈楚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ashi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853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7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7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7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该减震平台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减震平台包括:平台主体;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前端连接的前缓冲机构,其还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后端连接的后缓冲机构,其还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车架的震动,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用来装配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承载驾驶者。其中,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包围在车架的框体内的全包围型车架,其与发动机之间刚性连接,以提高车架的强度。然而,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强烈的震动,使全包围型车架随之发生震动,导致驾驶者由于震动而产生手脚麻木,影响乘坐舒适性,降低驾驶者的驾驶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的减震平台,该车架的减震平台能够降低车架的震动,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架的减震平台,该减震平台,其设置在车架上;所述减震平台包括:平台主体;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前端连接的前缓冲机构,其还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后端连接的后缓冲机构,其还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平台主体通过前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与车架进行连接,平台主体上安装有发动机,即使发动机发生强烈震动,其所产生的震动也会被前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吸收,从而降低车架的震动,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前缓冲机构包括:前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固定座上开设有前缓冲腔;前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前缓冲腔内且与所述前固定座连接,所述前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前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后缓冲机构,其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左侧连接;第二后缓冲机构,其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右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缓冲机构包括:第一后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后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一后缓冲腔;第一后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后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后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左侧连接;
所述第二后缓冲机构包括:第二后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后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二后缓冲腔;第二后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后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后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右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主体包括:第一装配区,其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装配区,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区的后方,且与变速箱连接。
进一步地,该减震平台还包括有上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缓冲机构包括:上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固定座内开设有上缓冲腔;上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上缓冲腔内且与所述上固定座连接,所述上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发动机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上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减震平台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减震平台的平台主体与车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减震平台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平台主体
200前缓冲机构 210前固定座 220前缓冲腔
230前缓冲橡胶
300后缓冲机构 310第一后缓冲机构 311第一后固定座
312第一后缓冲橡胶
320第二后缓冲机构 321第二后固定座
322第二后缓冲橡胶
400发动机 500变速箱 600上缓冲机构
7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的减震平台,该减震平台,其设置在车架700上;所述减震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00;与所述平台主体100的前端连接的前缓冲机构200,其还与所述车架700的前端连接;与所述平台主体100的后端连接的后缓冲机构300,其还与所述车架700的后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平台主体100通过前缓冲机构200和后缓冲机构300与车架700进行连接,平台主体100上安装有发动机400,即使发动机400发生强烈震动,其所产生的震动也会被前缓冲机构200和后缓冲机构300吸收,从而降低车架700的震动,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和驾驶体验。而且,在平台主体上安装发动机时,还能够使发动机保持稳定和保持足够的强度支撑。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前缓冲机构200包括:前固定座210,其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固定座210上开设有前缓冲腔220;前缓冲橡胶230,其设置在所述前缓冲腔220内且与所述前固定座210连接,所述前缓冲橡胶230还与所述平台主体100的前端连接。当摩托车行驶时,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所产生的大部分震动被所述前缓冲橡胶吸收,因此,发动机的震动只是小部分传递到车架上,从而减少了摩托车的震动,提高了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前固定座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平台主体的前端开设有一固定孔,所述前缓冲橡胶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安装孔中,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与所述前缓冲机构连接。其中,所述前缓冲橡胶的安装孔所在的轴线为竖直轴线。
进一步地,所述后缓冲机构300包括:第一后缓冲机构310,其与所述平台主体100后端的左侧连接;第二后缓冲机构320,其与所述平台主体100后端的右侧连接。所述第一后缓冲机构和所述第二后缓冲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左、右两侧,以便更好地吸收发动机所产生的震动。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缓冲机构310包括:第一后固定座311,其与所述车架700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后固定座311上开设有第一后缓冲腔;第一后缓冲橡胶312,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后固定座311连接,所述第一后缓冲橡胶312还与所述平台主体100后端的左侧连接;
所述第二后缓冲机构320包括:第二后固定座321,其与所述车架700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后固定座321上开设有第二后缓冲腔;第二后缓冲橡胶32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后固定座321连接,所述第二后缓冲橡胶322还与所述平台主体100后端的右侧连接。当摩托车行驶时,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所产生的震动的大部分被所述第一后缓冲橡胶和第二后缓冲橡胶吸收,因此,发动机的震动只是小部分传递到车架上,减少了摩托车的震动,提高了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后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后固定座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车架后端的左、右两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平台主体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后缓冲橡胶和第二后缓冲橡胶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安装孔中,以使所述平台主体与所述第一后缓冲机构和第二后缓冲机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后缓冲橡胶的安装孔所在的轴线为水平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通过前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对发动机在三维方向上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处理,使得发动机传递到车架上的震动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橡胶在三维方向上对平台主体上的震动进行约束,防止平台主体因发动机的强烈震动而发生的过度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主体100包括:第一装配区,其与发动机400连接;第二装配区,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区的后方,且与变速箱500连接。由于发动机和变速箱均安装在平台主体上,使发动机和变速箱在安装时保持稳定,而又有足够的强度进行支撑。而且,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传动连接,通过将发动机和变速箱安装在平台主体上,确保发动机和变速箱两者的动态平衡。而且,发动机和变速箱均安装在平台主体上,方便工人的装配。
优选地,该减震平台还包括有上缓冲机构600,所述上缓冲机构600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40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700的上端连接。通过增设一上缓冲机构与发动机进行连接,进一步对发动机所产生的震动进行吸收,减少车架的震动。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上缓冲机构600包括:上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固定座内开设有上缓冲腔;上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上缓冲腔内且与所述上固定座连接,所述上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发动机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座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的上端的上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上缓冲橡胶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和安装孔中,以使所述发动机与所述上缓冲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摩托车,其包括上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8)

1.一种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
减震平台,其设置在车架上;
所述减震平台包括:
平台主体;
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前端连接的前缓冲机构,其还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
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后端连接的后缓冲机构,其还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缓冲机构包括:
前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固定座上开设有前缓冲腔;
前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前缓冲腔内且与所述前固定座连接,所述前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平台主体的前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缓冲机构包括:
第一后缓冲机构,其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左侧连接;
第二后缓冲机构,其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右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后缓冲机构包括:
第一后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一后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一后缓冲腔;
第一后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后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一后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左侧连接;
所述第二后缓冲机构包括:
第二后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连接,所述第二后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二后缓冲腔;
第二后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缓冲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后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后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平台主体后端的右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主体包括:
第一装配区,其与发动机连接;
第二装配区,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区的后方,且与变速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
该减震平台还包括有上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的上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机构包括:
上固定座,其与所述车架的上端连接,所述上固定座内开设有上缓冲腔;
上缓冲橡胶,其设置在所述上缓冲腔内且与所述上固定座连接,所述上缓冲橡胶还与所述发动机的上端连接。
8.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的减震平台。
CN201921285341.2U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Active CN210437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5341.2U CN21043731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5341.2U CN21043731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7318U true CN210437318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5341.2U Active CN210437318U (zh) 2019-08-08 2019-08-08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7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036760A (ja) 車体構造
JP2000274485A (ja) 自動車のパワープラントマウント
US11345410B2 (en) Work vehicle
CN201217384Y (zh)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CN210437336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减震机构
CN210437318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平台
US6959780B2 (en)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 for an engine mounted on a vehicle
CN210437324U (zh) 一种摩托车及其车架的减震机构
CN111688863A (zh) 一种摩托车多连杆悬架结构
JP2005306373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マウント装置
JP2020032952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JP2002200924A (ja) パワープラント支持構造
JP2020032957A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CN212685151U (zh) 一种汽车后减传力结构及汽车
JP2000108688A (ja) 自動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CN216430456U (zh) 一种甲醇汽油变速箱
CN212556649U (zh) 一种摩托车多连杆悬架结构
JP3143938B2 (ja) オートバイのオイルクーラー装置
CN213384609U (zh) 电动滑板车的后置双重减震结构
KR100507657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엔드모듈의 라디에이터 지지구조
CN210707363U (zh) 一种车载电子真空泵的减振结构、电子真空泵及汽车
KR0126057Y1 (ko) 자동차의 트랜스미션 마운팅
JP2001213379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構造
CN2892657Y (zh) 全场地四轮车发动机悬挂固定结构
JPH08132889A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マウ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