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7384Y -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7384Y
CN201217384Y CNU2008200592767U CN200820059276U CN201217384Y CN 201217384 Y CN201217384 Y CN 201217384Y CN U2008200592767 U CNU2008200592767 U CN U2008200592767U CN 200820059276 U CN200820059276 U CN 200820059276U CN 201217384 Y CN201217384 Y CN 20121738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suspension
driving engine
suspension member
gea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592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岐
俞斌
刘学星
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592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738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738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738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所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后侧壳体连接;变速箱悬置部件,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变速箱壳体连接。该系统在发动机前后各布置一个悬置,在发动机工作时将会极大地限制发动机的位移,在极限工况大载荷下尤其有实用意义。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置系统,尤其涉及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汽车,动力总成振动是汽车的主要振动源之一。他不仅影响动力总成及其附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对汽车的舒适性
(例如乘坐车辆时的振动感和噪音)甚至汽车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都存在不利影响。
当动力总成工作输出扭矩时,整个动力总成会绕一根轴线转动,所述轴线通过动力总成质心并且一般不和曲轴重合,这根轴线称为动力总成扭矩轴。
对普通汽车动力总成支撑系统而言,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支撑形式。一种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一侧布置一个悬置104,在变速箱一侧布置一个悬置101,同时在动力总成上部布置一到两个扭矩拉杆102、103的低扭矩轴悬置系统。这种结构悬置系统的悬置零件要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中线两侧,同时要求在动力总成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动力总成在输出扭矩时只靠发动机悬置104和变速箱悬置101不能对动力总成的位移进行控制,因为动力总成的质心距离发动机悬置和变速箱悬置距离过大,在扭矩工况下动力总成绕发动机悬置和变速箱悬置点会有转动的趋势,若没有其他拉杆作用,动力总成位移可能过大,并且可能进一步和周边零件发生干涉。因此就需要增加动力总成上部的扭矩拉杆102、103来限制动力总成在大扭矩工况下的位移。但在动力总成的输出扭矩较大时,这种系统提供的控制动力总成位移和转角并提供较好隔振、降噪的能力较低,这是因为这种悬置结构在大扭矩工况下要通过扭矩拉杆来隔振降噪,但扭矩拉杆结构简单隔振能力有限。
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支撑形式是如图2所示的扭矩轴(NTA)结构悬置,它是在变速箱一侧布置一个悬置201,在发动机一侧布置一个悬置204,在发动机前侧布置一个扭矩支撑202,在发动机后侧布置一个扭矩支撑203。这种结构的两个扭矩支撑安装在车身纵梁上,因此就要求车身纵梁207有足够高的强度和刚度,要采用该种悬置系统就要对车身纵梁等车身零件有较高的设计要求,而且该结构的悬置在安装上有特殊要求,即,在安装时需要将整个动力总成在专用的平台升起安装以保证各个悬置的预载正确,因此在日常的安装维护中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振能力强、安装方便的车辆悬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悬置系统包括: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所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后侧壳体连接;变速箱悬置部件,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变速箱壳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扭矩拉杆部件,所述扭矩拉杆部件一端连接在发动机侧面,一端连接在车架上。
优选地,所述扭矩拉杆部件还包括拉杆支架,扭矩拉杆通过拉杆支架连接到发动机壳体。
优选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还包括前端悬置和前端支架,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通过前支架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
优选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还包括后端悬置和后端支架,所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通过后支架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为液压悬置部件。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为液压悬置部件。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为液压悬置。
优选地,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为橡胶悬置。
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和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在发动机前后对称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发动机前后各布置一个悬置,在发动机工作时将会极大地限制发动机的位移,在极限工况大载荷下尤其有实用意义。
同时,这样布置悬置还能直接接收发动机的振动信号,便于调整悬置特性来满足隔振降噪的要求。除此之外,这种结构布局还具有很好的碰撞安全性,在发生碰撞时前后悬置零件会将发动机总成包裹起来,避免发动机总成落地,并且其结构简单对车身的安装要求低,安装和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第一种悬置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第二种悬置系统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示意图;
图3b是显示出悬置部件安装位置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前端悬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变速箱悬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动机后端悬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扭矩拉杆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a、3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置系统包括: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2、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1和变速箱悬置部件3,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前端、后端悬置系统还分别包括前端悬置支架7和后端悬置支架4,本装置还包括扭矩拉杆部件6,所述扭矩拉杆部件一端连接在发动机侧面,一端连接在车架8上。其中,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1、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2优选为液压悬置,变速箱悬置可选择液压和橡胶结构。
在图3a中,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2有两个连接点,一端通过紧固件和车架8连接,一端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优选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包括前端悬置2和前端悬置支架7,前端悬置2通过紧固件与前端悬置支架7连接;前端悬置支架7用于将前端悬置2和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起来,其一端与前端悬置2连接,一端通过紧固件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优选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2优选为液压悬置,紧固件可以是螺栓等连接件。
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1有两个连接点,一端通过紧固件和车架8连接,一端与发动机后侧壳体连接。优选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包括后端悬置1和前端悬置支架4,后端悬置1通过紧固件和后端悬置支架4连接;后端悬置支架4用于将后悬置1和发动机后侧壳体连接起来,其一端和后端悬置1连接,一端通过紧固件和发动机后侧壳体连接。优选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1优选为液压悬置,紧固件可以是螺栓等连接件。
变速箱悬置部件3有两个连接点,一端通过紧固件和车架连接;一端通过紧固件和变速箱壳体连接。
扭矩拉杆部件6有两个连接点,一端通过紧固件和车架连接,一端通过紧固件和扭矩拉杆支架5连接,扭矩拉杆支架5用于将扭矩拉杆部件6和发动机连接起来,其一端通过紧固件和扭矩拉杆部件6连接,一端通过紧固件和发动机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变速箱悬置部件3直接与变速箱壳体连接,在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变速箱悬置部件3还可以包括安装于变速箱悬置和变速箱壳体之间的连接支架(未示出),通过该连接支架,变速箱悬置部件与变速箱壳体连接。
由于悬置零件和支架零件相互独立,因此对悬置所进行的位置调整只需修改支架即可完成。例如,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2在车架上可以单独作位置调整,发动机前端悬置位置变化后,相应修改前悬置支架7的结构即可满足连接前悬置部件和动力总成的目的,而前端悬置2本身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因为悬置部件的开发成本较高,采用上述前悬置支架避免了重新开发前端悬置2,节约了成本。同理,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和变速箱悬置部件3也可做位置调整,并通过修改其支架来实现。
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变速箱悬置部件3都安装在车架8上,两个发动机悬置成前后对称布置。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前后悬置的位置,但发动机悬置成大致成前后对称布置。根据需要,扭矩拉杆部件6可以采用圆形橡胶块或方形橡胶块等结构。
变速箱悬置3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液压或橡胶悬置,但要保证整个动力总成在车架上由三点悬置。而且,发动机悬置2、1成前后布置。液压悬置的主体是橡胶,内部装有能调节刚度特性的液压结构,液压悬置外形可以为圆锥状,也可以是椭圆柱或立方柱状。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总成输出扭矩,发动机会产生沿扭矩轴转动的趋势,而发动机前、后液压悬置2、1会有效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过前、后端液压悬置2、1内部的液压结构调节动态刚度,满足不同驾驶工况下限制动力总成位移和隔离振动的要求。
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三点悬置的安放位置上进行调整,即,前悬置的布置位置可以在发动机前侧的车架安装平面上作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水平变化,但不能超出发动机前部正面区域;同理,后悬置也可以在发动机后侧的车架安装平面上作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水平位置变化,但不能超出发动机后面对应区域;变速箱悬置可以在变速箱侧的车架8的安装平面上作前后或左右方向的水平位置变化,但不能超出变速箱悬置区域。本发明中指代悬置系统中各部件的“前后”、“左右”方向与车身的“前后”、“左右”方向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悬置系统包括两个发动机悬置和一个变速箱悬置,发发动机悬置可以为液压结构的悬置。变速箱悬置可以是液压或橡胶结构,液压结构的悬置零件能较好,能提供较大的阻尼,能调整动态刚度;而动刚度和阻尼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单纯橡胶悬置零件的成本较低。
发动机输出动力通过曲轴转动输出扭矩,在发动机前后布置的悬置,在发动机工作时将限制发动机的位移。这在极限工况载荷下将有极大的实用意义。同时,这样布置的悬置还能直接接收发动机的振动信号,便于调整悬置特性以满足隔振降噪的要求。除此之外,这种结构布局在发生碰撞时会通过由前后悬置零件将发动机总成包裹起来,避免发动机总成落地受损。而且该车辆悬置系统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均较为方便。
图3b进一步显示出悬置部件安装位置。在位置I安装有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在位置II安装有变速箱悬置部件;在位置III安装有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在位置IV安装有扭矩拉杆部件。
图4、5、6、7分别为各发动机悬置和变速箱悬置与车架的连接示意图。在图4中,前悬置2和前悬置支架7通过螺母405连接,前悬置支架7通过螺栓403、404和发动机壳体连接,前悬置2通过螺母406和车架8连接。
在图5中,变速箱悬置3和变速箱壳体503通过螺栓502、504、508连接,变速箱悬置3通过螺母506、507和车架8连接。
在图6中,后悬置1通过螺母608和车架8连接,后悬置1通过螺栓606和后端悬置支架4连接,后端悬置支架4通过螺栓603、604和发动机壳体连接。
在图7中,扭矩拉杆部件6通过螺栓702和车身连接板11(见图3a)连接,扭矩拉杆部件6通过螺栓704和扭矩拉杆支架5连接,扭矩拉杆5通过螺栓706、707、708和发动机壳体连接。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其实现形式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应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主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不同的变化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
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后侧壳体连接;
变速箱悬置部件,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一端与车架连接,另一端与变速箱壳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矩拉杆部件,所述扭矩拉杆部件一端连接在发动机侧面,一端连接在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拉杆部件还包括扭矩拉杆和拉杆支架,扭矩拉杆通过拉杆支架连接到发动机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还包括前端悬置和前端悬置支架,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通过前支架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还包括后端悬置和后端悬置支架,所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通过后支架与发动机前侧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为液压悬置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为液压悬置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为液压悬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悬置部件为橡胶悬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前端悬置部件和发动机后端悬置部件在发动机前后对称布置。
CNU2008200592767U 2008-05-30 2008-05-30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738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92767U CN201217384Y (zh) 2008-05-30 2008-05-30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592767U CN201217384Y (zh) 2008-05-30 2008-05-30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7384Y true CN201217384Y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4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59276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17384Y (zh) 2008-05-30 2008-05-30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7384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3511A (zh) * 2011-08-23 2012-01-0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动力总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2673363A (zh) * 2012-05-16 2012-09-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右旋置装置
CN102837591A (zh) * 2012-09-20 2012-12-2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N106457992A (zh) * 2014-02-26 2017-02-22 标致雪铁龙集团 配备有在碰撞时约束动力总成的约束系统的机动车辆
CN107825952A (zh) * 2017-12-08 2018-03-23 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发动机抽拉装置
CN108995523A (zh) * 2017-06-06 2018-12-14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设备支承结构
CN112248786A (zh) * 2020-10-22 2021-01-2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共振抑制机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3511A (zh) * 2011-08-23 2012-01-0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动力总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2303511B (zh) * 2011-08-23 2013-12-18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动力总成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CN102673363A (zh) * 2012-05-16 2012-09-1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右旋置装置
CN102673363B (zh) * 2012-05-16 2016-01-2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右旋置装置
CN102837591A (zh) * 2012-09-20 2012-12-26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三点钟摆式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N106457992A (zh) * 2014-02-26 2017-02-22 标致雪铁龙集团 配备有在碰撞时约束动力总成的约束系统的机动车辆
CN106457992B (zh) * 2014-02-26 2019-06-14 标致雪铁龙集团 配备有在碰撞时约束动力总成的约束系统的机动车辆
CN108995523A (zh) * 2017-06-06 2018-12-14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设备支承结构
CN107825952A (zh) * 2017-12-08 2018-03-23 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检修的发动机抽拉装置
CN112248786A (zh) * 2020-10-22 2021-01-22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共振抑制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7384Y (zh)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
JP5111409B2 (ja) 作業車輌
CN201300707Y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KR102089486B1 (ko) 전기차용 샤시플랫폼 모듈
CN102602462A (zh) 汽车多功能驾驶室后悬置支架
CN202754029U (zh) 前副车架
CN111688863A (zh) 一种摩托车多连杆悬架结构
CN208602560U (zh) 一种车辆底盘
CN203020073U (zh) 商用车动力系统中的悬置总成
CN202491897U (zh) 一种单臂型前悬架机构
CN21408382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悬置软垫总成
CN212556649U (zh) 一种摩托车多连杆悬架结构
CN203198654U (zh) 用于汽车的悬架控制臂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926006Y (zh)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
CN201214451Y (zh) 多方向缓冲减震装置
CN209870076U (zh) 汽车及其动力总成装置
CN209870077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结构
CN101580094B (zh) 摩托车前减震装置
CN201792733U (zh) 三点式动力系统悬置机构
CN202923371U (zh)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
CN203344724U (zh) 悬置系统
CN221214200U (zh) 全地形车
CN214728041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悬架支架
CN219192463U (zh) 一种四轮滑板车后悬架的拖拽臂结构
CN213057217U (zh) 全地形车运动款车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