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1762U -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1762U
CN210071762U CN201821924464.1U CN201821924464U CN210071762U CN 210071762 U CN210071762 U CN 210071762U CN 201821924464 U CN201821924464 U CN 201821924464U CN 210071762 U CN210071762 U CN 210071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air
gas
uni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44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engxin Investment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engxin Investment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engxin Investment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engxin Investment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hi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1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17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1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ensors, e.g. a sensor array
    • G01N33/003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comprising two or more sensors, e.g. a sensor array us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physical functioning m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包括一水气分离装置和一空气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进流口、一送流口以及一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流通通道被设置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送流口连通,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滤水器,所述滤水器被设置于所述流通通道,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一气体检测部,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检测单元和一检测部主体,其中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连通口、一出流口以及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连通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连通口被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送流口导通,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

Description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车辆控制质量管控系统,尤其涉及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不断便利,车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近年来,关于空气质量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消费者对于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空气质量指标也成为气象数据中的一部分。消费者每天可以从各个天气APP获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信息。不过,这些空气质量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APP获取的空气质量信息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平均值,并不能精确到消费者所处具体位置。尤其当消费者处于一较为封闭的空间,例如车内时,其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指数可能与APP所获取到的空气质量信息差别很大。这时,APP所获取的空气质量信息的可参考性将大为降低。
机动车辆在人们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庭轿车,其已经逐渐地被普及于大多数家庭中。用户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或者是在寒冷的冬季,车辆内环境通常是密闭的。此时,用户通常会打开车辆上的空气调整装置如空调、加湿器等,以改善车辆内空气的质量。但是,车辆内的空气环境并非时刻都处于需要被调整的状态。换句话说,车辆上的空气调整装置并非时刻都需要处于工作状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调整装置更多的还是依靠用户或驾驶人员自身的感觉而被手动调整。这样,一方面会使得车辆内的空气质量并不能被调整至合适的状态。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地,车辆上的空气调整装置通过至少一空气检测装置和一管理终端被自动地控制。空气检测装置在对车辆内空气进行检测时,通常是直接对进入空气检测装置内的空气进行检测。然而这种检测方式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说,车辆内空气中除了颗粒状的物质外还含有水蒸气。如果直接对车辆中的空气进行检测而没有提前对空气中的物质进行分类处理,则势必会影响最终检测的精度,尤其是在检测之前,没有对水蒸气进行处理。另外,水蒸气混入空气进入空气检测装置后,势必会部分附着在空气检测装置。附着的水蒸气一方面会导致空气检测装置受潮而影响其检测的精度。另一方面,还会使得空气检测装置中的金属部件被氧化,从而减少整个空气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常情况下,车辆内的湿度也需要被检测,以根据与车辆内湿度有关的检测结果自动地调整车辆内空气的湿度。但是现有的车辆中通常需要两套不同的检测装置以实现对车辆内除水蒸气之外的气体进行检测和对水蒸气进行检测。这将使得车辆需要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花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设备能够在对空气进行检测之前,将空气中的水蒸气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进行分离,进而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影响对它气体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设备能够防止水蒸气与所述空气检测设备中的金属部件接触,以避免所述空气检测设备中的金属部件被氧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设备能够同时对空气中的水蒸气和空气中的其它气体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设备能够被安装于一车辆,并被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至少一空气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调整装置能够根据所述空气检测设备形成的检测结果自动地工作,以使所述车辆内的空气被调整至适于驾驶人员乘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设备能够被安装于一车辆,并且所述空气检测设备被连接于所述车辆的至少一湿度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湿度调整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湿度调整装置形成的检测结果自动地工作,以使所述车辆内空气的湿度被调整至适于驾驶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依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包括:
一水气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进流口、一送流口以及一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流通通道被设置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送流口连通,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滤水器,其中所述滤水器被设置于所述流通通道;和
一空气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和一检测部主体,其中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连通口、一出流口以及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连通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送流口导通,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滤水器形成具有一开口的一过滤腔,并且所述滤水器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滤水器包括一过滤侧壁、一阻挡底壁以及一外壁,其中所述过滤侧壁自所述阻挡底壁延伸,并且所述过滤侧壁和所述阻挡底壁形成所述过滤腔,其中所述外壁自靠近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一侧的所述过滤侧壁朝向所述阻挡底壁延伸,其中所述过滤侧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滤水器包括一过滤侧壁和一阻挡底壁,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形成一安装通道,其中所述滤水器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安装通道,并且所述滤水器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其中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送流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被设置朝向所述进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被设置朝向所述出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被对接于所述滤水器的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所述进流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一第一通风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风通道被连通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侧壁和一顶壁以及具有至少一通孔,其中所述顶壁形成于所述侧壁邻近所述滤水器的一端,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邻近所述顶壁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一第二通风通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通孔被连通于所述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风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形成一排液口,其中所述排液口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收液腔,其中所述收液腔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并且所述收液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水气分离器进一步包括一排水阀,其中所述排水阀被可往复移动地容纳于所述排水口以使所述排水口在一打开状态和一封闭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一检测光接收部件以及一处理部件,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其中所述检测光辐射形成的检测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交,其中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能够接收经由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体导向的检测光,其中所述处理部件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接收的检测光转换为表征气流通道中的气体检测结果的电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检测室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被连通于所述检测室,其中所述检测室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反光元件,其中所述反光元件被封盖于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反光元件的反光面朝向所述检测室,其中所述检测室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侧腔,其中所述侧腔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设置于所述侧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密封元件和至少一封闭元件,其中所述侧腔具有一上开口和一下开口,其中所述密封元件被设置于检测部主体和所述引流单元之间,所述封闭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并封盖所述侧腔的所述上开口,其中所述下开口为所述出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主体包括一安装载体和一安装盖,其中所述安装盖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并且当所述安装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时,形成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盖设有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连通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出流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导槽,其中所述导槽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当所述安装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时,所述连通口被连通于所述导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检测光传导部件,其中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辐射形成的检测光的传路径,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和一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其中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所述处理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引流单元安装槽,所述引流单元安装槽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和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安装于靠近所述出流口的所述引流单元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屏蔽元件,其中所述屏蔽元件被以屏蔽所述检测单元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的所述安装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载体具有一第一载体开口和一第二载体槽,其中所述第二载体槽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开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出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支架,其中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的一侧,其中所述处理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和所述安装盖之间,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架,被以保持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交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架设有至少一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且所述安装盖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后,所述支架在靠近所述第一载体开口设置有平滑倒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支架在靠近所述进气孔处设置平滑圆弧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以引导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体流向所述第一载体开口的方式被设置于与所述处理部件和所述安装载体之间的所述处理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和一第二屏蔽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元件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分别以屏蔽所述检测单元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屏蔽元件具有一第一罩开口和一第二罩开口,当所述第二屏蔽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时,所述第一罩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二载体槽,其中所述第二罩开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罩开口形成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二罩开口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盖设有一第一导通件,其中所述第一导通件具有一第一导通孔,其中所述安装载体设有一第二导通件,其中所述第二导通件具有一第二导通孔,所述安装载体设有一进气孔,当所述安装盖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时,所述进气孔被同时连通于所述第一导通孔和所述第二导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导通孔形成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二导通孔形成所述出流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支架,其中所述支架被设置于靠近所述安装盖一侧的所述处理部件,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单元和所述检测光接收单元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架,被以保持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交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消光结构,其中所述消光结构以引导射向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的检测光远离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安装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消光结构包括一平面和一曲面,其中所述曲面的延伸面与所述平面之间的夹角被实施为30°~60°,其中所述曲面的内表面具有若干弧形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曲面的延伸面与所述平面之间的夹角被实施为45°。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安装载体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一第二通孔,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发射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能够接收从所述第二通孔射入的所述检测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进一步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过滤单元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的所述进气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一过滤元件和一单元安装架,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第二安装槽,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被连通于所述进气口,其中所述单元安装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其中所述过滤元件被以保持在所述进气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单元安装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一消光结构,其中所述消光结构被设置于所述安装载体,其中所述消光结构包括一反射面、一消光面和一进光面,其中所述进光面与所述检测单元发射激光的方向垂直。所述反射面与所述检测单元发射激光的方向相交。所述消光面与所述检测单元发射激光的方向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反射面、所述消光面和所述进光面形成一具有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消光面设有至少一个用来抵消进入所述消光结构中的光线的一消光凸起。所述消光凸起为等腰三角形椎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空气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水蒸气检测部,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部包括一水蒸气检测主体和一检测器,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形成一检测腔,其中所述检测腔被连通于所述排液口,其中所述检测器被设置于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形成的所述检测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
一车辆主体,其中所述车辆主体形成一乘坐空间;
至少一空气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调整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所述乘坐空间;以及
至少一上述任一所述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调整装置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检测单元。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
图6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气流路径。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8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
图9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
图10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气流路径。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12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图13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图14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消光结构。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一过滤装置的一爆炸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该过滤装置的一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一空气检测设备被安装于一车辆上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空气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空气检测设备的一水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的爆炸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一气体检测部的爆炸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一气体检测部的爆炸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一气体检测部的爆炸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气流流通方向的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一气体检测部的爆炸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气流流通方向的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一一气体检测部的爆炸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的所述气体检测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控制所述车辆上至少一空气调整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附图中所示的和以上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不是限制。
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4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车辆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参考图1,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10、一引流装置20和一装置主体30。该装置主体30提供一流体流通通道301。该引流装置20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以引导被检测的空气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
根据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安装于一车辆的一手套箱位置。该引流装置20引导该车辆内的空气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进而被该检测单元10检测,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引导流出。
该检测单元10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以对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的气体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包括一激光发射单元11和一激光接收单元12。该激光发射单元11被设置,以发射激光。被该激光发射单元11发射的激光经过被检测的空气后被该激光接收单元12接收,进而经过计算得出相应空气质量参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检测。更具体地,该检测单元10可以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检测。
参考图1,该装置主体30还提供一检测室302。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激光发射单元11和该激光接收单元12被分别密封安装于该装置主体30,以使该激光发射单元11发射的激光能够进入该检测室302,并在该检测室302内被该激光接收单元12接收。更具体地,该流体流通通道301与该检测室302相互连通。被该车辆内的空气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进入该检测室302,并在该检测室302内被该检测单元10检测,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被导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装置主体30进一步具有一与该流体流通通道301相连通的第一开口303。该车辆内的空气从该第一开口303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进入该检测室302,并在该检测室302内被该检测单元 10检测,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被导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流装置20具体实施为一风扇,以借助风扇的引流作用对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的空气进行引流。更具体地,该引流装置20具体实施为一微侧流风扇。该微测流风扇的设置不仅可以满足所需气体流量,而且寿命长,可连续运行。
参考图35,该引流装置20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当该引流装置20被启动后,该车辆内的空气从该第一开口303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并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到达该引流装置20,然后从该引流装置20的侧部被排除该流体流通通道301外。该气体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的过程中在该检测室302被该检测单元10检测。
参考图4,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该检测单元10进一步包括一反光元件13。该反光元件13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以对该检测室302内的激光进行反射。更具体地,该反光元件13具体实施为一反光板。
参考图4,该装置主体30还具有一第二开口304。该第二开口304与该检测室302 相互连通。该反光板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以覆盖该检测室302的该第二开口304。
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封闭元件40。该封闭元件40被设置于该引流装置20的一侧,以对该引流装置20的该侧进行密封。参考图4,该引流装置20两侧分别设置一密封元件50,以分别密封该引流装置20与该封闭元件40之间的缝隙以及该引流装置20与该装置主体30之间的缝隙。
该引流装置20(微侧流风扇20)的此端进气面和该流体流通通道301相连通,以驱动该车辆内的气体经该第一开口303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并在该检测室302内被检测,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进入该引流装置20,并进一步被从该引流装置20的一侧面出气口201被排出。
这种设置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本身的尺寸,从而使得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适于该车辆上进行更为方便和灵活的安装,而且充分利用了车辆车机较强的运算能力以及优良的显示性能,从而使得各个组成部分被合理布置。当然这种设置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而非限制。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做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说明书附图对该车辆的示例中,该车辆具体实施为一汽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的车辆也可以
说明书附图之图2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更具体,参考图2,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10A、一引流装置20A和一装置主体30A。该装置主体30A提供一流体流通通道301A。该引流装置20A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A,以引导被检测的空气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A。
该引流装置20A引导该车辆内的空气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A,进而被该检测单元10A检测,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A引导流出。
该检测单元10A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A,以对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A的气体进行检测。
参考图2,该检测单元10A包括一激光光源11A和一激光处理元件12A。该激光光源11A产生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光源。该激光光源11A发射激光。被该激光光源11A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A进行聚焦处理,进而照射到被检测空气,从而对被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A 主要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激光处理元件12A具体实施为一聚焦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流装置20A具体实施为一轴流风扇。该引流装置20A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A。
参考图2,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该检测单元10A进一步包括一信号转化装置13A。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运算组件40A。该运算组件40A包括一固定体41A、和多个电子元件42A。该电子元件42A被设置于该固定体41A,以形成一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信号转化装置13A具体实施为一光电传感器。该信号转化装置13A被设置于该固定体41A,并与该电子元件42A形成的该电路相导通。该激光光源11A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A处理后经过被检测空气,然后进一步到达该信号转化装置13A。该信号转化装置13A将其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滤波放大后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相应的电信号传递至该电子元件42A 形成的该电路,以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的质量检测。
参考图2,该运算组件40A进一步包括一输入组件43A和一输出组件44A。该输入组件43A和该输出组件44A分别与该电子元件42A形成的该电路进行可通电连接,以分别被用于输入和输出电信号于该电子元件42A形成的电路。
参考图2,该装置主体30A包括一安装载体31A和一安装盖32A。该安装盖32A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A。该安装载体31A具有一导槽3101A和一安装载体引流安装槽 3102A。该引流装置20A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引流安装槽302A内。
该安装盖32A具有一第一盖开口3201A。当该安装盖32A被安装于安装载体31A 时,该第一盖开口3201A与该导槽3101A相连通,并形成一导流通道301A。该导流通道 301A与该安装载体引流安装槽302A相连通。当该引流装置20A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引流安装槽302A内时,该引流装置20A引导该车辆内的空气从该导流通道301A进入,进而经过该引流装置20A被排出。在空气从该导流通道301A经过时被该检测单元10A所检测。
具体地,该检测单元10A的该激光光源11A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A聚焦后,从该导流通道301A经过,并与在该导流通道301A内流动的空气相交,从而使得该导流通道301A的空气被检测。
更具体地,该安装载体31A具有一激光光源安装槽3103A和一激光处理元件安装槽3104A。该激光光源11A被安装于该激光光源安装槽3103A内。该激光处理元件12A被安装于该激光处理元件安装槽3104A内。该激光处理元件安装槽3104A被设置于该激光光源安装槽3103A的延伸方向上,从而被安装于该激光光源安装槽3103A的该激光光源 11A发射的激光垂直被安装于该激光处理元件安装槽3104A的该激光处理元件12A的透光面。
进一步地,该导流通道301A的至少一部分与从该检测单元10A的该激光处理元件12A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方向相交,优选为垂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导流通道301A呈L形延伸,其中一部分与激光光束方向平行,一部分与激光光束垂直。
该安装盖32A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A的一侧。该运算组件40A的该固定件41A 被固定于该安装载体31A的另一侧,并在该另一侧对该安装载体31A进行闭合。
参考图2,该安装载体31A还具有一电子元件容纳腔3109A,以在该固定件41A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A时容纳该电子元件42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50A。该第一屏蔽元件50A被设置于该安装盖32A的外侧。参考图8,该第一屏蔽元件50A的设置位置与该检测单元10A的设置位置相对应,以对该检测单元10A 提供屏蔽作用,避免外界信号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屏蔽元件50A具体实施为被覆盖于该安装盖32A外侧的一屏蔽罩。该第一屏蔽元件50A具有一屏蔽罩开口501A。当该第一屏蔽元件50A被安装时,该屏蔽罩开口 501A与该第一盖开口3201A的位置相对应,以便该车辆内的空气进入该导流通道301A 内。
参考图2,该安装盖32A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A,以对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A 的该检测单元10A和被安装于该固定件41A的该电子元件42A进行覆盖,从而对该检测单元10A和该电子元件42A提供保护。在对应该引流装置20A的位置,该安装盖32A并未对该安装载体31A进行覆盖,从而该引流装置20A的出风口即可作为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空气出口。
在该引流装置20A的作用下,该车辆内带有粉尘的空气从该屏蔽罩开口501A进入该导流通道301A,并在经该导流通道301A到达该引流装置20A后从该引流装置20A的出风口被排出。气体在该导流通道301A内流动时,该检测单元10A的该激光光源11A 发射出的激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该导流通道301A内与该导流通道301A内的空气作用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A接收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A转化为相应电信号。该电信号被传递至该运算组件40A,进而被该运算组件40A运送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的检测。
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不仅具有探测功能,而且具有运算和显示功能。
参考图3,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10B、一引流装置20B和一装置主体30B。
该检测单元10B包括一激光光源11B和一激光处理元件12B。该激光光源11B产生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光源。该激光光源11B发射激光。被该激光光源11B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B进行聚焦处理,进而照射到被检测空气,从而对被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B主要对空气中粉尘,例如PM2.5、PM10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激光处理元件12B具体实施为一能够聚焦光束的凸透镜。
参考图3,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该检测单元10B进一步包括一信号转化装置13B。该信号转化装置13B具体实施为一光敏传感器。该激光处理元件12B的焦点与该信号转化装置13B的中心重合。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B聚焦的激光光束经过该被检测的空气后被投射至该信号转化装置13B,以通过该信号转化装置13B对该车辆中的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检测。
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运算组件40B。该运算组件40B包括一固定体41B、和多个电子元件42B。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固定体41B 为板状。该电子元件42B被设置于该固定体41B,以形成一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流装置20B具体实施为一风扇。该引流装置20B被设置于该固定体41B。具体地,该固定体41B具有一固定体引流安装槽4101B,以便该引流装置20B被安装于该固定体41B。
参考图3,该装置主体30B包括一安装载体31B和一安装盖32B。该安装盖32B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B。该运算组件40B、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引流装置20B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检测单元10B被固定于该安装载体31B和该安装盖32之间。当该安装盖32B、安装载体31B、该运算组件40B、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引流装置20B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 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检测单元10B被安装后,形成一流体流通通道301B
该安装载体31B具有一第一载体开口3105B和一第二载体槽3106B。当该引流装置20B被启动后,该引流装置20B引导该车辆内的空气从该第二载体槽3106B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B,并从该第一载体开口3105B被排出。当空气从该导流通道301B经过时被该检测单元10B所检测。
具体地,该检测单元10B的该激光光源11B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B聚焦后,从该导流通道301B经过,并与在该导流通道301B内流动的空气相交,从而使得该导流通道301B的空气被检测。
该导流通道301B的至少一部分与从该检测单元10B的该激光处理元件12B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方向相交,例如垂直相交。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该第二载体槽3106B的设置还为通讯元件,例如一输入组件和一输出组件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参考图3,该检测单元10B进一步包括一支架14B。该支架14B被安装于该固定体41B,以将该激光光源11B、该激光处理元件12B和该信号转化装置13B固定于该支架 14B和该固定体41B之间。
该信号转化装置13B与该电子元件42B形成的该电路相导通。该激光光源11B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B处理后经过被检测空气,然后进一步到达该信号转化装置13B。该信号转化装置13B将其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滤波放大后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相应的电信号传递至该电子元件42B形成的该电路,以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的质量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50B和一第二屏蔽元件60B。该第一屏蔽元件50B和该第二屏蔽元件60B 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B的外侧,以在外侧提供屏蔽作用,避免外界信号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屏蔽元件50B和该第二屏蔽元件60B具体实施为被覆盖于该装置主体30B外侧的屏蔽罩。该该第二屏蔽元件60B具有一第一罩开口601B和一第二罩开口602B。当该第二屏蔽元件60B被安装时,该第一罩开口601B与该第二载体槽3106B的位置相对应,以便该车辆内的空气进入该导流通道301B 内。该第二罩开口602B与该第一载体开口3105B的位置相对应,以便气体从该流体流通通道301B流出。
该安装盖32B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B,以该对运算组件40B、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引流装置20B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 的该检测单元10B进行覆盖,从而对该运算组件40B、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引流装置20B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B的该固定体41B的该检测单元 10B提供保护。
参考图3,该第一载体开口3105B的位置与该引流装置20B的侧部位置相对应,以便气体从该第一载体开口3105B流出。
在该引流装置20B的作用下,该车辆内带有粉尘的空气从该第一罩开口601B进入该导流通道301B,并在经该导流通道301B到达该引流装置20B后从该第二罩开口602B 被排出。气体在该导流通道301B内流动时,该检测单元10B的该激光光源11B发射出的激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该导流通道301B内与该导流通道301B内的空气作用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B接收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B转化为相应电信号。该电信号被传递至该运算组件40B,进而被该运算组件40B运送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的检测。
参考图4和图5,该支架14B设有一进气孔1401B,用于待检测空气进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导流通道301B为U型,参考图6。
该支架14B背面接近该引流装置20B的边缘设置成平滑倒角。该支架14B正面接近气道进气口处设置成平滑圆弧凸起,便于待测空气进入气道结构,可有效减少风阻、保证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安装载体31B和该安装盖32B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说明书附图之图15至图20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设置于一车辆,并与该车辆的一车辆空气净化装置相连通。
参考图7,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10C和一装置主体30C。
参考图7,该检测单元10C包括一激光光源和一激光处理元件。该激光光源产生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光源。该激光光源发射激光。被该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进行聚焦处理,进而照射到被检测空气,从而对被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C主要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激光处理元件具体实施为一能够聚焦光束的凸透镜。
参考图7,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该检测单元10C进一步包括一信号转化装置。该信号转化装置具体实施为一光敏传感器。该激光处理元件的焦点与该信号转化装置的中心重合。被该激光处理元件聚焦的激光光束经过该被检测的空气后被投射至该信号转化装置,以通过该信号转化装置对该车辆中的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检测。
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一运算组件40C。该运算组件40C包括一固定体41C、和多个电子元件42C。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固定体41C为板状。该电子元件42C被设置于该固定体41C,以形成一电路板。
参考图14,该装置主体30C包括一安装载体31C和一安装盖32C。该安装盖32C 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C。该运算组件40C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C的该固定体41C 的该检测单元10C被固定于该安装载体31C和该安装盖32之间。当该安装盖32C、安装载体31C、该运算组件40C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C的该固定体41C的该检测单元 10C被安装后,形成一流体流通通道301C。
该检测单元10C的该激光光源11C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C聚焦后,从该导流通道301C经过,并与在该导流通道301C内流动的空气相交,从而使得该导流通道 301C的空气被检测。
该导流通道301C的至少一部分与从该检测单元10C的该激光处理元件12C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方向相交,例如垂直相交。
该安装载体31C具有一第二载体槽3106C。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该第二载体槽3106C的设置为通讯元件,例如一输入组件和一输出组件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参考图7,该检测单元10C进一步包括一支架14C。该支架14C被安装于该固定体41C,以将该激光光源11C、该激光处理元件12C和该信号转化装置13C固定于该支架 14C和该固定体41C之间。
该信号转化装置13C与该电子元件42C形成的该电路相导通。该激光光源11C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C处理后经过被检测空气,然后进一步到达该信号转化装置13C。该信号转化装置13C将其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滤波放大后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相应的电信号传递至该电子元件42C形成的该电路,以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的质量检测。
参考图7至10,该安装盖32C包括一第一导通连接件321C。该第一导通连接件321C具有一第一盖开口3201C。该安装载体31C包括一第二导通连接件311C。该第二导通连接件311C具有一第一载体开口3105C。
该车辆内的空气从该第一载体开口3105C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然后从该第一盖开口3201C排出。更具体地,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50C和一第二屏蔽元件60C。该第一屏蔽元件50C和该第二屏蔽元件60C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C的外侧,以在外侧提供屏蔽作用,避免外界信号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屏蔽元件50C和该第二屏蔽元件60C具体实施为被覆盖于该装置主体30C外侧的屏蔽罩。该第一屏蔽原件50C具有一第一屏蔽罩开口501C。该第二屏蔽元件60C具有一第一罩开口601C。
当该第一屏蔽元件50C被安装时,该第一导通连接件321C穿过该第一屏蔽罩开口501C。当该第二屏蔽元件60C被安装时,该第二导通连接件311C穿过该第一罩开口601C,以便该车辆内的空气进出该导流通道301C。
参考图7,该安装盖32C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C,以该对运算组件40C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C的该固定体41C的该检测单元10C进行覆盖,从而对该运算组件40C 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C的该固定体41C的该检测单元10C提供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导流通道301C为U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安装载体31C和该安装盖32C的材质为塑料材质。该第一屏蔽元件50C和该第二屏蔽元件60C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本身并未专门设置引流装置。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出气口被连接至该车辆空气净化装置的进气口,从而借助该车辆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引流。该车辆内的空气在进入该车辆空气净化装置被净化之前首先进入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检测。
在该车辆空气净化装置的作用下,该车辆内带有粉尘的空气从该第一载体开口3105C进入该导流通道301C,并从该第一盖开口3201C被排出。气体在该导流通道301C 内流动时,该检测单元10C的该激光光源11C发射出的激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该导流通道301C内与该导流通道301C内的空气作用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C接收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C转化为相应电信号。该电信号被传递至该运算组件40C,进而被该运算组件40C运送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的检测。
参考图8和图9,该检测单元10C进一步包括一消光结构15C。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该消光结构15C被设置于该安装盖32C。该消光结构15C包括一平面151C和一曲面152C。优选地,该曲面152C的延伸面与该平面151C之间的夹角为 30~6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曲面152C的延伸面与该平面151C 之间的夹角为45°。该曲面152C的延伸面平行于激光光路。该曲面152C的内表面具有若干弧形凸起1521C,使得激光光线被该消光结构15C反射,避免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 301C。
参考图7,该安装盖32C设置有一U形凹槽3202C,以用于形成该流体流通通道301C。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C进一步包括一流量检测装置16C,以检测该流体流通通道301C内的空气流速。该流量检测装置16C的检测结果作为该运算组件40C的运算依据,以矫正空气流速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车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会因为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导致空气流速变化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该流量检测装置16C及其相应运算方法的设置对这一影响进行了矫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该流量检测装置16C被垂直设置于该固定体41C。
说明书附图之图11至14阐释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气流路径。参考图11,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气流路径大致为U形。
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设置,以用于检测一车辆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该第二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设置,以用于检测该车辆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
参考图11,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单元10D、一引流装置20D和一装置主体30D。该装置主体30D提供一流体流通通道301D。该引流装置20D被设置于该装置主体30D,以引导被检测的空气流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D。
该引流装置20D引导该车辆内的空气进入该流体流通通道301D,进而被该检测单元10D检测,然后经该流体流通通道301D引导流出。
参考图11,该检测单元10D包括一激光光源和一激光处理元件。该激光光源产生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光源。该激光光源发射激光。被该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进行聚焦处理,进而照射到被检测空气,从而对被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检测单元10D主要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检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激光处理元件具体实施为一能够聚焦光束的凸透镜。
参考图11,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该检测单元10D进一步包括一信号转化装置。该信号转化装置具体实施为一光敏传感器。该激光处理元件的焦点与该信号转化装置的中心重合。被该激光处理元件聚焦的激光光束经过该被检测的空气后被投射至该信号转化装置,以通过该信号转化装置对该车辆中的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检测。
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还包括一运算组件40D。该运算组件40D包括一固定体41D、和多个电子元件42D。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固定体41D 为板状。该电子元件42D被设置于该固定体41D,以形成一电路板。
参考图11,该装置主体30D包括一安装载体31D和一安装盖32D。该安装盖32D 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D。该运算组件40D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D的该固定体41D 的该检测单元10D被固定于该安装载体31D和该安装盖32之间。当该安装盖32D、安装载体31D、该运算组件40D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D的该固定体41D的该检测单元 10D被安装后,形成一流体流通通道301D。
该检测单元10D的该激光光源11D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D聚焦后,从该导流通道301D经过,并与在该导流通道301D内流动的空气相交,从而使得该导流通道301D的空气被检测。
该导流通道301D的至少一部分与从该检测单元10D的该激光处理元件12D射出的激光光束的方向相交,例如垂直相交。
参考图11,该检测单元10D被安装于该固定体41D。
该信号转化装置13D与该电子元件42D形成的该电路相导通。该激光光源11D发射的激光被该激光处理元件12D处理后经过被检测空气,然后进一步到达该信号转化装置13D。该信号转化装置13D将其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行滤波放大后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将相应的电信号传递至该电子元件42D形成的该电路,以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的质量检测。
参考图11,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过滤装置,以过滤掉该车辆中不需要被检测的污染物,防止这些污染物对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造成污染,并进而避免其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避免影响粉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延长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安装载体31D具有一第三载体槽3107D,以为该过滤装置70D提供安装空间。
参考图11,该安装盖32D被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D,以该对运算组件40D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D的该固定体41D的该检测单元10D进行覆盖,从而对该运算组件 40D以及被安装于该运算组件40D的该固定体41D的该检测单元10D提供保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过滤装置70D被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安装载体31D,从而便于更换。该过滤装置70D可以是栅格形、丝网式过滤器、拉西格环式过滤器或者纸质过滤器。该过滤装置70D的形状可以为网状也可以为栅格形窗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该过滤装置70D还可以是能够对水分进行过滤和去除的水汽分离装置,以防水汽对检测结果和装置本身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做限制。
参考图12、图13和图14,该检测单元10D进一步包括一消光结构15D。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消光结构15D被设置于该安装载体31D。该消光结构 15D包括一反射面153D、一消光面154D和一进光面155D。该进光面155D与该检测单元10D发射激光的方向垂直。该反射面153D与该检测单元10D发射激光的方向相交。该消光面154D与该检测单元10D发射激光的方向平行。
参考图14,该反射面153D、该消光面154D和该进光面155D形成一具有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区域。
该消光面154D设有至少一个用来抵消进入该消光结构15D中的光线的凸起1541D。该消光凸起1541D为等腰三角形椎体。该消光结构15D用于减少激光反射光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图11,该安装载体31D进一步具有一第四载体槽3108D,以为该引流装置20D提供安装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引流装置20D具体实施为一抽气泵。
在该引流装置20D的作用下。该车辆内带有粉尘的空气被该过滤装置70D过滤后从该过滤装置70D进入该导流通道301D,然后经由该引流装置20D从该引流装置20D被排出。气体在该导流通道301D内流动时,该检测单元10D的该激光光源11D发射出的激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该导流通道301D内与该导流通道301D内的空气作用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D接收后被该信号转化装置13D转化为相应电信号。该电信号被传递至该运算组件40D,进而被该运算组件40D运送处理,从而完成对该车辆内的空气中的粉尘进行的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五个优选实施例,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进气端与该车辆的进气通道相连通,以抽取该车辆外部的空气。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出气端与该车辆的出气通道相连通,以将被检测后的空气排出车辆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也可以将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进气端与该车辆的进气通道相连通,以抽取该车辆外部的空气并使从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出气端排出的气体被排至车辆内,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做限制。
该第二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被安装于该车辆内。该第二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可以与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结构相同也可以与该第一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不做限制。
参考图16和图17,该该过滤装置70E包括一外壳体7110E和一过滤件7120E。该外壳体7110E围绕形成一通风通道71100E。该外壳体7110E具有一第一开口71101E和一第二开口71102E。该过滤件7120E被保持于该通风通道71100E。该过滤装置70E具有一通风腔71110E。该通风腔71110E形成于该过滤件7120E的一外壁和该外壳体7110E 的一内壁之间。
该过滤件7120E包括一过滤侧壁7121E和一底壁7122E以及具有一过滤腔71200E和多个微孔71210E。该微孔71210E形成于该过滤侧壁7121E。该过滤侧壁7121E和该底壁7122E围绕形成了该过滤腔71200E。该微孔71210E形成于该过滤侧壁7121E。该过滤腔口被直接连通于该第一开口71101E,该底壁7122E形成于该过滤侧壁7121E邻近该第二开口71102E的一端。空气通过该第一开口71101E进入该过滤腔71200E。通过该过滤侧壁7121E的该微孔71210E后达到该通风腔71110E,再从该第二开口71102E离开该水气分离器。
也就是说,空气从该外壳体7110E的该第一开口71101E直接进入到该过滤腔71200E。该过滤件7120E的该底壁7122E在该空气前进方向上对于该空气的流动起到阻挡的作用。该空气沿该过滤件7120E径向方向流出继而进入到该外壳体7110E和该过滤件7120E之间的该通风腔71110E。在这个过程中,该过滤件7120E的该过滤侧壁7121E对于空气起到一过滤作用。
换句话说,空气自该第一开口71101E进入该过滤腔71200E,由于该过滤件7120E的该底壁7122E的阻挡作用和该过滤侧壁7121E的该微孔71210E的导通作用,使得空气沿该过滤件7120E的径向流动。相对于该外壳体7110E的该通风通道71100E来说,空气在该通风通道71100E内以径向流动的方式穿过该过滤件7120E的该过滤侧壁7121E。此处的径向是相对于该通风通道71100E的轴线而言的。优选地,该外壳体7110E和该过滤件7120E位于同一轴线。
具体地说,当空气自该外壳体7110E的该第一开口71101E被吸入该过滤腔71200E,受到该过滤件7120E管壁的影响,空气中的较大颗粒能够被截留于该过滤件7120E,而大部分能够通过该过滤件7120E的该过滤侧壁7121E的该微孔71210E进入到位于该过滤件7120E和该外壳体7110E之间的该通风腔71110E。该微孔71210E为设置为具有预定的大小,当该微孔71210E较大,能够通过该微孔71210E的颗粒直径也相应较大,当该微孔 71210E较小,能够通过该微孔71210E的颗粒直径也相应较小。
进一步地,当空气中的水分在从该过滤腔71200E流动到该通风腔71110E的过程中遇到该过滤件7120E的阻挡作用时,水分在和该微孔71210E周围的该过滤件7120E的该过滤侧壁7121E部分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相互作用,使得空气中部分水分会附着在该过滤侧壁7121E,减少了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从而在后续的操作中减少了对于该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工作准确度的影响。
该过滤装置70E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连接件7130E和一第二连接件7140E。该第一连接件7130E被连接于该外壳体7110E的该第二开口71102E位置并且该第一连接件7130E 的一端被连通于外界,另一端被连通于该通风腔71110E。该第二连接件7140E被连接于该外壳体7110E的该第一开口71101E位置并且该第二连接件7140E的一端被连通于外界,另一端被连通于该过滤腔71200E。
通过位于该外壳体7110E两端的该第一连接件7130E和第二连接件7140E,该过滤装置70E能够和连接于其他的装置配合使用。
进一步地,该第一连接件7130E包括一侧壁7131E和一顶壁7132E以及具有至少一通孔7133E。该顶壁7132E形成于该侧壁7131E邻近该过滤件7120E的一端,该通孔7133E 形成于该侧壁7131E的邻近该顶壁7132E的一端。该第一连接件7130E的该通孔7133E 被直接连通于该通风腔71110E,以使空气从该第一开口71101E进入到该过滤腔71200E 后到达该通风腔71110E,再通过该第一连接件7130E的该侧壁7131E的该通孔7133E离开该水气分离器。
具体地说,该第一连接件7130E具有一第一送风通道71300E。该侧壁7131E和该顶壁7132E围绕形成了该第一送风通道71300E,空气通过该通孔7133E进入该第一连接件7130E的该第一送风通道71300E。该第一连接件7130E的该顶壁7132E和该侧壁7131E 对于空气产生了阻挡作用,空气仅能够通过该第一连接件7130E的该通孔7133E去往外界。
该第二连接件7140E具有一第二送风通道71400E。该第二送风通道71400E连通于外界和该过滤腔71200E,并且该第二送风通道71400E并不与该通风腔71110E直接连通,而是通过该过滤腔71200E和该通风腔71110E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该过滤件7120E被连接于该第二连接件7140E。该过滤件7120E可以是被一体延伸于该第二连接件7140E,也可以被可拆卸地连接于该第二连接件7140E。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该过滤件7120E被连接于该第一连接件7130E。该过滤件7120E可以是被一体延伸于该第一连接件7130E,也可以被可拆卸地连接于该第一连接件7130E。
进一步地,该过滤装置70E具有一存储腔71120E。该存储腔用于存储截留自该过滤件7120E的水分。
进一步地,该过滤装置70E包括一排水阀7150E和具有至少一排水口71500E以及一接口71510E。该接口71510E用于连接该排水阀7150E,该排水口71500E形成于该接口71510E的周围用于朝外排水。该排水口71500E和该接口71510E都形成于该外壳体 7110E的一侧壁7131E,该排水阀7150E被可往复移动地连接于该接口71510E位置。随着该排水阀7150E的移动,该排水阀7150E在一关闭状态和一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当该排水阀7150E处于该关闭状态,水分能够从该排水口71500E流至外界,当该排水阀7150E 处于该打开状态,水分无法从该排水口71500E流至外界。
值得一提的是,当较多水分积蓄在该排水阀7150E,该排水阀7150E在水分的重力作用下移动使得水分从该排水口71500E排出,当较少水分积蓄在该排水阀7150E,该排水阀7150E封闭该排水口71500E以积蓄更多的水分。
具体地说,该排水阀7150E包括一连接杆7151E和一封闭盖7152E,该连接杆7151E被设置为自该封闭盖7152E的一侧朝外延伸而成。该连接杆7151E包括一连接杆主体71511E和一阻止端71512E。该阻止端71512E被设置于该连接杆主体71511E的一端,并且该阻止端71512E的大小大于该接口71510E,该连接杆主体71511E的大小被适配于该接口71510E以使该连接杆主体71511E能够在该接口71510E来回移动。该封闭盖7152E 被设置为大于该接口71510E。该阻止端71512E和该封闭盖7152E分别位于该连接杆主体71511E的两端,以使该排水阀7150E能够被保持在该接口71510E,无法从该接口 71510E脱出。当该排水阀7150E处于该关闭状态,该封闭盖7152E覆盖所有该排水口 71500E以使水分无法排出,当该排水阀7150E处于该打开状态,该排水阀7150E的该封闭盖7152E离开该排水口71500E以使水分从该排水口71500E排出。
值得一提的是,该排水阀7150E能够自动排水。这样的方式减少了用户关注该过滤装置70E是否需要排水的时间成本。
具体地说,该排水阀7150E的该阻止端71512E位于该外壳体7110E的该通风通道71100E内,该封闭盖7152E位于该外壳体7110E的外侧,并且该封闭盖7152E的朝向该外壳体7110E的一侧连通于该通风通道71100E,该封闭盖7152E的背向该外壳体7110E 的一侧连通于外界。
当该过滤装置70E在工作时,由于气体流速的影响,该外壳体7110E内外两侧的压力不同,该外壳体7110E外侧的压力大于该外壳体7110E内侧的压力,从而该封闭盖7152E受到自该外壳体7110E外侧朝向该外壳体7110E内侧的作用力,使得该封闭盖7152E能够紧密贴附于该外壳体7110E。在这个过程中,该封闭盖7152E能够阻止水分从该排水口 71500E流出。
对于该封闭盖7152E来说,其维持在该关闭状态主要依靠该封闭盖7152E自身重力和内外空气压力差提供的作用力之间的平衡,一旦该封闭盖7152E处存留的水分的重力加上该封闭盖7152E自身重力超过了内外空气压力差能够提供的作用力,该封闭盖7152E 将离开该排水口71500E位置使得水分从该排水口71500E自动排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随着车辆车门或者是车窗被开关的过程中,该车辆内外压力差的变化也会使得该封闭盖7152E在该封闭状态和该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优选地,该过滤装置70E适于在一水平状态下使用以使水分通过重力作用达到该排水阀7150E。此处的水平状态是指该外壳体7110E和该过滤件7120E在一水平位置以使空气以水平方向进入该过滤装置70E。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的其它实施例的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的检测单元可以包括一温度检测装置、一湿度检测装置、一粉尘检测装置、一易挥发有机物检测装置和一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以实现温度检测、湿度检测、粉尘检测、易挥发有机物检测和二氧化碳检测功能。
结合图18至图35,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将在以下被详细阐述,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设备70100能够被安装于一车辆70300,并且能够被连接于所述车辆70300的至少一空气调整设备70301,其中所述车辆70300的所述空气调整设备70301基于所述空气检测设备70100检测形成的与所述车辆70300内空气的质量有关的数据,得以自动地工作,以使所述车辆70300的空气被调整至适于驾驶人员乘坐。
参考图20至图22,具体地,所述空气检测设备70100包括一水气分离装置7010和一空气检测装置7020,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被连通于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车辆70300包括一车辆主体7031,其中所述车辆主体7031 形成一乘坐空间70310,所述空气检测设备70100被安装于所述车辆主体7031,并保持在所述车辆主体7031的所述乘坐空间70310,以对位于所述乘坐空间70310中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位于所述乘坐空间70310中的所述空气调整设备70301能够基于所述空检测装置7020形成的检测结果进而能够自动地调整所述乘坐空间70310中的空气质量,从而使所述乘坐空间70310中的空气质量被调整至适于用户乘坐的状态。
更具体地,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具有一进流口70101和一送流口70102。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具有一连通口70201和一出流口70202。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送流口70102被连通于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的所述出流口70202。位于所述乘坐空间 70310中的空气能够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进流口70101经由所述送流口70102 和所述连通口70201,进而从所述出流口70202流出。
值得一提的是,空气在经过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得以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分离。被滤去水蒸气的气体继续通过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送流口70102而通过所述连通口70201流向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被除去水蒸气的气体经过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后,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能够对被除去水蒸气的气体进行检测。
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包括一滤水器7011。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进一步形成一流通通道7012。当空气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进流口70101流向所述送流口70102时,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所述滤水器7011阻挡并与所述滤水器7011接触后冷凝成液体。随着液体的增多,液体逐渐地掉落而被祛除。
所述滤水器7011包括一过滤侧壁70111和一阻挡底壁70112以及具有一过滤腔701100 和多个微孔701110,其中所述微孔701110形成于所述过滤侧壁70111。所述过滤侧壁70111 和所述阻挡底壁70112围绕形成所述过滤腔701100。所述微孔701110被设置于所述过滤侧壁70111。所述过滤腔701100连通于所述进流口70101。所述阻挡底壁70112形成于所述过滤侧壁70111邻近所述送流口70102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水器7011进一步包括一外壁,其中所述外壁自位于所述过滤腔701100处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朝向所述阻挡底壁70112延伸形成,且所述外壁与所述过滤侧壁70111之间形成一流通通道7012。空气从所述进流口70101 进入所述过滤腔701100,随后通过所述过滤侧壁70111的所述微孔701110到达所述过滤侧壁70111与所述外壁之间的所述流通通道7012,并且随后从所述送流口70102流向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的所述连通口70201。
值得一提的是,当带有水蒸气的气体经过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时,气体中的水蒸气由于无法通过所述微孔701110,并且与所述过滤侧壁70111之间接触后会发生冷凝而形成液体。因此,带有水蒸气的气体经过所述过滤侧壁70111后将被阻挡而无法进入所述流通通道7012中。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流口70101可以被实施为所述过滤腔701100的开口。并且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所述阻挡底壁70112以及所述外壁可以一体形成。
换句话说,空气自所述进流口70101进入所述过滤腔701100,由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阻挡底壁70112的阻挡作用和所述过滤侧壁70111的所述微孔701110的导通作用,使得空气沿所述滤水器7011的径向流动。此处的径向是相对于所述流通通道7012的轴线而言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包括一外壳体7013,其中所述外壳体7013形成一安装通道70130,其中所述滤水器701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701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7013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70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7013可以形成所述进流口70101和所述送流口70102。当所述滤水器701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70130 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与所述外壳体7013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7012。空气从所述进流口70101进入所述安装通道70130,并随后进入所述滤水器7011 的所述过滤腔701100中,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只能径向流通,因此,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不断地在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上凝结,凝结后的液体将从所述过滤侧壁70111掉落。而空气中的其它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过滤侧壁70111上的所述微孔701110 进入所述流通通道7012,并随后通过所述送流口70102流向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的所述连通口70201。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7013相对于上一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外壁,进而能够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形成所述流通通道701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如图4和图5 所示的示例中,仅以所述外壳体7013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形成所述流通通道701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中,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阻挡底壁70112被设置为无孔结构,以防止进入所述滤水器7011中的空气通过所述阻挡底壁70112而直接从所述送流口70102流向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
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包括一第一连接件7014和一第二连接件701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被安装于所述滤水器7011,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被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腔701100开口密封地对接。相应地,所述车辆70300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进而流向所述过滤腔701100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形成所述进流口70101,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形成所述送流口7010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如图4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仅示出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形成所述进流口 7010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形成所述送流口70102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被安装于所述外壳体7013,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与所述外壳体7013形成的所述安装通道70130导通。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辆70300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和所述安装通道70130,进而流向位于所述安装通道70130的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腔70110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过滤腔701100中的空气由于轴向路径被所述滤水器 7011的所述阻挡底壁70112阻挡,因此只能径向流动。而位于径向上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 上的所述微孔701110只能允许空气中除水蒸气外的其它气体通过,而水蒸气会因为与所述过滤侧壁70111之间发生接触和碰撞而凝结,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因此,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能够将空气中的水蒸气过滤。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形成一第一通风通道70140,其中所述第一通风通道70140被连通于所述进流口70101,从而使得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风通道70140的气体能够流向所述进流口70101。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被实行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滤水器7011,且当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被安装于所述滤水器7011后,所述第一连接件7014被套接于所述过滤腔701100的开口处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
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70130。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包括一侧壁70151和一顶壁70152以及具有至少一通孔70153,其中所述顶壁70152形成于所述侧壁70151邻近所述滤水器7011的一端,所述通孔70153形成于所述侧壁70151的邻近所述顶壁7015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的所述通孔70153被连通于所述流通通道7012,以使被所述滤水器7011滤去水蒸气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的所述侧壁 70151的所述通孔70153离开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形成一第二通风通道70150,其中所述第二通风通道70150被同时连通于所述送流口70102和所述连通口70201,从而使空气经过所述滤水器7011过滤后,进一步沿轴线方向流向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通过套接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滤水器7011,从而使所述滤水器7011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015对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通过所述连通口70201进入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 的气体由于被滤去了水蒸气,因此,进入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的气体将不会因为含有水蒸气而影响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中的检测部件,进而能够提高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的检测精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水器7011通过改变空气流动的方向,并且通过限制流向所述送流口70102的空气中组分的分子直径的大小,进而能够将所液态水分子阻挡在所述滤水器7011,从而过滤掉空气中的水蒸气。
更优选地,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形成一收液腔70103,其中所述收液腔70103通过所述微孔701110被与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腔701100连通。从而当被所述滤水器7011滤去的水蒸气过多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时,液体能够被收集于所述收液腔70103。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收液腔70103由所述滤水器7011和所述外壳体 7013形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液腔70103由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外壁和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形成,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仅以所述收液腔70103由所述外壳体7013和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过滤侧壁70111形成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外壳体7013形成一排液口70104,其中所述排液口70104被与所述收液腔70103连通。当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地被收集于所述收液腔70103后,液体能够从所述排液口70104被导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水器7011的所述外壁形成所述排液口7010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以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仅以所述排液口70104由所述外壳体7013形成为例进行阐述。
优选地,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进一步包括一排水阀7016,其中所述排水阀7016被封盖于位于所述排液口70104处的所述外壳体7013。所述排水阀7016能够随着所述收液腔70103中的液体的增多而自动地打开所述排液口70104,并且在所述收液腔70103中的液体被从所述收液腔70103被排除后,能够自动地封盖所述排液口70104。
具体地,所述排水阀7016包括一连接杆70161和一封闭盖70162,所述连接杆70161被设置为自所述封闭盖70162的一侧朝外延伸而成。所述外壳体7013形成一接口70105。所述连接杆70161包括一连接杆主体701611和一阻止端701612,其中所述阻止端701612 被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主体701611的一端,并且所述阻止端701612的尺寸大于所述接口 70105的尺寸,所述连接杆主体701611的大小被适配于所述接口70105以使所述连接杆主体701611能够在所述接口70105往复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收液腔70103中的液体质量小于一预设值时,所述排水阀7016 的所述连接杆70161保持在相应位置,以使所述排液口70104保持关闭,进而使所述排液口70104处于一封闭状态。当所述收液腔70103中的液体的质量超过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排水阀7016的所述连接杆70161沿着液体所受重力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排液口70104打开,从而使位于所述收液腔70103中的液体从所述排液口70104排出,进而使所述排液口 70104处于一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包括一气体检测部7021,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 形成所述连通口70201和所述出流口70202。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的所述连通口70201被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送流口70102导通,以使被滤去水蒸气的气体能够流向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包括一检测单元70211和一检测部主体70212,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所述检测单元 70211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和一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 702111被设置以发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发射的检测光经过被检测的气体后被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接收和计算后得出进入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中空气质量的参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检测单元70211对空气中的分成进行检测,更具体,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可以对气体中的PM2.5进行检测。
参考图2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在以下内容中将被具体地阐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形成一检测室702120,其中所述检测室702120通过所述连通口70201被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送流口70102连通。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室702120相当于一气流通道,供从所述连通口70201 流入的气体经过。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分别被密封地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并位于所述检测室702120,以使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 702111发射的检测光能够进入所述检测室702120,且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能够接收经过位于所述检测室702120中气体导向的光线。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形成一开口702021,其中所述开口702021被与所述检测室702120连通。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进一步包括一反光元件70213,其中所述反光元件70213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并且在所述反光元件70213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的所述开口702021被所述反光元件70213覆盖,且所述反光元件 70213的反光面朝向所述检测室702120。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所述反光元件70213能够将被位于所述检测室702120中气体传导而射向所述反光元件70213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检测室702120,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检测室702020中的气体能够被充足地检测光照射。具体地,该反光元件70213具体实施为一反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包括一引流单元70214,其中所述引流单元70214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并被设置于所述出流口70202。所述引流单元70214能够将靠近所述出流口70202且位于所述检测室702020中的气体导出所述检测室70202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70214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 的侧部,以使经过所述检测单元70211检测后的气体能够被所述引流单元70214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的侧部被导出。
具体地,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进一步形成一侧腔702022,其中所述侧腔702022具有一上开口7020221,其中所述侧腔702022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70202。所述引流单元70214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的所述侧腔702022,以封盖所述上开口7020221。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还包括一密封元件70215和一封闭元件70216,其中所述密封元件70215被设置于检测部主体70212和所述引流单元70214之间,以使所述引流单元70214得以被密封地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所述封闭元件70216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以封盖所述侧腔702022的所述上开口7020221。可以理解的是,气体通过所述检测室702020后,从所述出所述侧腔702022的所述上开口7020221流向所述侧腔702022,随后经由所述引流单元70214导向所述出流口70202而被导出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
更进一部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进一步包括一处理部件702113,其中所述处理部件702113被电连接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所述处理部件702113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接收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处理部件702113能够被实施为包括但不限于一处理器和/或一电路板。
参考图2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一气体检测部7021A在以下内容中将被详细阐述。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A包括一检测单元211A和一检测部主体70212A,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A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212A。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A形成一气流通道2020A,其中所述气流通道2020A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70201 和所述出流口70202。因此,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A分离后的气体通过所述送流口 70102A流向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A的所述连通口70201后,能够进一步地流向所述气流通道2020A。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A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一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以及一处理部件702113A。所述处理部件702113A被连接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被设置以发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发射的检测光经过被检测的气体后被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接收。
所述处理部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A进一步包括一检测光传导部件2114A,其中所述检测光传导单元2114A被设置于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辐射形成的检测光的传导路径上,以通过将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辐射形成的检测光被传导至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相应地,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能够将接收的光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部件702113A,其中所述处理部件702113A进而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211A接收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部件 702113A能够被实施为一光电传感器。
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以及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2114A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A。因此,当经过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A过滤后的气体从所述连通口70201流向所述气流通道2020A后,位于所述气流通道2020A 中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辐射的检测光将被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2114A传导,以向位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中的气体辐射。随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能够接收被位于所述气体通道2020A中的气体辐射后的光线。而被电连接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的所述处理部件702113A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接收的光线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A包括一安装载体702121A和一安装盖702122A,所述安装盖702122A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A。所述安装载体 702121A具有一导槽21211A,其中所述导槽21211A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所述安装盖702122A形成所述连通口70201。当所述安装盖702122A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A时,所述连通口70201与所述导槽21211A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载体702121A形成一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7021212A和一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7021213A,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7021212A,其中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702114A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7021213A。所述处理部件702113A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A。此外,位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7021212A中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A能够向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中辐射检测光,其中位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21212A中的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能够接收经由位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 中的气体导向的检测光。所述处理部件702113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接收的所述检测光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A包括一引流单元70213A,其中所述引流单元70213A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A,以能够将经由所述检测单元70211A检测后的气体从所述出流口70202导出。
具体地,所述安装载体702121A进一步形成一引流单元安装槽7021214A,供安装所述引流单元70213A。所述引流单元安装槽7021214A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70202和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值得一提的是,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所述水汽分离装置10A滤去后,气体能够从所述安装盖702122A的所述连通口70201经由所述导槽21211A被导向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位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中的气体能够将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 702111A辐射形成的检测光导向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相应地,所述处理部件 702113A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A接收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随后,气体被所述引流单元70213A导向所述引流单元安装槽7021214A,并随后从所述出流口70202 导出。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A包括一屏蔽元件70214A,其中所述屏蔽元件70214A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A的所述安装盖702122A外侧,并且,所述屏蔽元件70214A的位置与所述检测单元70211A的位置相对应,以对该检测单元70211A提供屏蔽作用,避免外界信号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所述屏蔽元件70214A具有一屏蔽开口 702141A,其中当所述屏蔽元件70214A被安装于所述安装盖702122A外侧时,所述屏蔽开口702141A被与所述安装盖702122A上的所述连通口70201连通,以使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A分离后的气体能够从所述屏蔽开口702141A流向所述连通口70201,进而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A中被所述检测单元702111A检测。
参考图26至图2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件21B包括一检测单元70211B和一检测部主体70212B,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B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B。所述检测单元70211B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一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B以及一处理部件702113B。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被设置以发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发射的检测光经过被检测的气体后被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B接收。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被连接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B,以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B接收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B包括一安装载体702121B和一安装盖702122B。所述检测单元70211B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B以及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B。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载体702121B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B以及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 702121B。
所述安装载体702121B具有一第一载体开口70212101B和一第二载体槽70212102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70201。因此,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B滤去水蒸气后的气体能够从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进入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B,并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70212101B流向所述出流口702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载体702121B和所述安装盖702122B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702020B,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开口70212101B和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所述检测单元70211B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B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中气体流通路径上。所述第一载体开口70212101B和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
当经过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B滤去水蒸气后的气体从所述连通口70201流向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后,气体进一步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中。随后,位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中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B辐射形成的检测光进而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辐射向位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中的气体。随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B能够接收被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中气体传到的所述检测光。相应地,被连接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B的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B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相应地电信号。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检测部件21B包括一引流单元70213B,其中所述引流单元70213B被设置于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和所述安装载体702121B之间,并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并且所述引流单元70213B被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载体开口70212101B。一方面,所述引流单元70213B能够将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B分离后的气体导向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以供所述检测单元70211B对气体进行检测。另一方面,所述引流单元70213B能够引导位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中的气体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 70212101B流向所述出流口7020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B包括一支架702114B,其中所述支架702114B被设置于所述安装盖702122B和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之间,并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的一侧。所述引流单元70213B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702113B的另一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B通过所述支架702114B 被设置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B。
所述支架702114B形成一进气孔7021141B,其中所述进气孔7021141B被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B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70214B和一第二屏蔽元件70215B。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B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B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B的外侧,以在外侧提供屏蔽作用,避免外界信号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B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B具体实施为被覆盖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B外侧的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B具有一第一罩开口702151B和一第二罩开口702152B。当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B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B时,所述第一罩开口702151B与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罩开口702152B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70212101B 的位置相对应。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B分离后的气体从所述连通口70201进入所述第二载体槽70212102B,并随后通过所述进气孔7021141B流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供所述检测单元70211B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702114B背面靠近所述引流单元70214B的边缘设置成平滑倒角。所述支架702114B靠近所述进气孔7021141B处设置成平滑圆弧凸起,便于空气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B,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阻,保证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B形成的所述第二罩开口702152B即为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流口70202。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B的所述第一罩开口702151B即形成所述连通口70201。
参考图29至图3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包括一检测单元70211C和一检测部主体70212C,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C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C。所述检测单元70211C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一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C以及一处理部件702113C。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被设置以发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发射的检测光经过被检测的气体后被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C接收。所述处理部件702113C被连接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以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接收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C包括一安装载体702121C和一安装盖702122C。所述检测单元70211C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以及所述处理部件702113C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 以及所述处理部件702113C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盖702122C设有一第一导通件7021221C,其中所述第一导通件7021221C具有一第一导通孔70212210C。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设有一第二导通件7021211C,其中所述第二导通件7021211C具有一第二导通孔70212110C。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设有一进气孔21212C。当所述安装盖702122C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 后,所述进气孔21212C被与所述第一导通孔70212210C和所述第二导通孔70212110C 导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被安装于所述安装盖702122C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和所述安装盖702122C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702020C,其中所述气流通道702020C被同时与所述第一导通孔70212210C和所述第二导通孔70212110C导通。所述检测单元70211C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分别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C中气体流通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70211C还包括一支架702114C,其中所述支架702114C被设置于靠近所述安装盖702122C一侧的所述处理部件702113C。所述检测单元70211C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C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通过所述支架702114C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C。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C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70214C和一第二屏蔽元件70215C。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C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C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C的外侧,以在外侧提供屏蔽作用,避免外界信号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四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C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C具体实施为被覆盖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C外侧的屏蔽罩。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C具有一第一罩开口702141C,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C具有一第二罩开口702152C。当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C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C分别被安装时,所述第一罩开口702141C与所述第一导通孔70212210C导通,所述第二罩开口702152C与所述第二导通孔70212110C导通。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C分离后的气体从所述第一罩开口702141C进入第一导通口70212210C,并随后通过所述进气孔7021212C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C,以供所述检测单元70211C检测。气体被检测后,随后经由所述第二导通孔702121211C从所述第二罩开口702152C流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元件70215C的所述第二罩开口702152C形成所述连通口70201,所述第一屏蔽元件70214C的所述第一罩开口702141C 形成所述出流口7020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702114C背面靠近所述引流单元70214C的边缘设置成平滑倒角。所述支架702114C靠近所述进气孔7021141C处设置成平滑圆弧凸起,便于空气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C,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风阻,保证风量。
所述检测单元70211C进一步包括一消光结构70215C。根据本实施例,所述消光结构215C以引导射向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C的检测光远离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安装盖702122C。所述消光结构70215C包括一平面702151C和一曲面702152C。优选地,所述曲面702152C的延伸面与所述平面702151C之间的夹角为30°~60°。根据本实施例,所述曲面2152C的延伸面与所述平面702151C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曲面702152C的延伸面平行于检测光光路。所述曲面702152C的内表面具有若干弧形凸起 702152C,使得检测光光线被所述消光结构70215C反射,避免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C。
所述安装盖702122C设置有一U形凹槽,以用于形成所述气流通道702020C。
参考图32、图33和图3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D 包括一检测单元70211D和一检测部主体70212D,其中所述检测单元70211D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D。所述检测单元70211D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一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以及一处理部件702113D。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被设置以发射检测光。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发射的检测光经过被检测的气体后被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接收。所述处理部件702113D被连接于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 702112D,以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接收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主体70212D包括一安装载体702121D和一安装盖702122D。所述检测单元70211D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以及所述处理部件702113D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 以及所述处理部件702113D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与所述安装盖702122D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702020D。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形成一进气口7021210D,其中所述进气口7021210D 和所述出流口70202被与所述气流通道702020D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气流通道702020D的一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通孔7020201D和相对的另一侧壁上的一第二通孔7020202D。所述检测单元70211D的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体21212D,并且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702111D发射的检测光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7020201D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D。此外,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被设置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并能够接收从所述第二通孔7020202D射入的所述检测光。所述处理部件702113D相应地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702112D接收的检测光转化为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形成一第一安装槽7021211D。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D进一步包括一引流单元70213D,其中所述引流单元70213D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7021211D。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7021211D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 702020D,以当气体通过所述气流通道702020D被所述检测单元70211D检测后,能够进一步流向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7021211D的所述引流单元70213D。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单元70213D不仅能够将经过所述检测单元70211D检测后的气体导向所述出流口 70202,而且还能够将引导被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D滤去水蒸气的气体从所述进气口 7021210D进入所述气流通道702020D。
更进第一步地,所述气体检测部7021D还包括一过滤单元70214D,其中所述过滤单元70214D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体21212D,并且被设置于所述进流口21210D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70214D能够阻挡从所述连通口70201流向所述气流通道702020D 的气体中的粉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70214D包括一过滤元件702141D和一单元安装架702142D。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形成一第二安装槽7021212D,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7021212D被连通于所述进气口7020210D。所述单元安装架702142D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7021212D,从而使所述过滤元件702141D保持在所述进气口7020210D。
所述检测单元70211D还包括一消光结构702115D,其中所述消光结构702115D被设置于所述安装载体702121D。所述消光结构702115D包括一反射面7021151D、一消光面7021152D和一进光面7021153D。所述进光面7021151D与所述检测单元70211D发射激光的方向垂直。所述反射面7021151D与所述检测单元70211D发射激光的方向相交。所述消光面7021152D与所述检测单元70211D发射激光的方向平行。
所述反射面7021151D、所述消光面7021152D和所述进光面7021153D形成一具有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区域。
所述消光面21152D设有至少一个用来抵消进入所述消光结构702115D中的光线的一消光凸起7021154D。所述消光凸起7021154D为等腰三角形椎体。所述消光结构 702115D用于减少激光反射光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空气检测装置7020还包括一水蒸气检测部7022,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部7022被连通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7010的所述排液口70104,其中当所述排水阀7016被打开,以使得位于所述收液腔70103中的液体从所述排液口70104 中流出时,液体进一步流向所述水蒸气检测部7022,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部7022能够对所述水蒸气进行检测,从而形成有关所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的检测结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蒸气检测部7022包括一检测器70221以及一水蒸气检测主体70222,其中所述检测器70221被设置于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222,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70222形成一检测腔702220,以供收容从所述排液口70104流出的液体。所述检测器70221被设置于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70222形成的所述检测腔702220,供对位于所述检测腔702220中的液体进行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检测器70221被实施为一重力检测装置或其它能够实现对水蒸气进行检测的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受此方面的限制。
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功能和结构原理的该实施例已被充分说明和描述,且本实用新型不受基于这些实施例原理基础上的改变的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涵盖在附属权利要求书要求范围和精神之内的所有修改。

Claims (46)

1.一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水气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进流口、一送流口以及一流通通道,其中所述流通通道被设置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送流口连通,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滤水器,其中所述滤水器被设置于所述流通通道;和
一空气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一气体检测部,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检测单元和一检测部主体,其中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连通口、一出流口以及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流通道连通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连通口被与所述水气分离装置的所述送流口导通,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滤水器形成具有一开口的一过滤腔,并且所述滤水器设有多个微孔,其中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滤水器包括一过滤侧壁、一阻挡底壁以及一外壁,其中所述过滤侧壁自所述阻挡底壁延伸,并且所述过滤侧壁和所述阻挡底壁形成所述过滤腔,其中所述外壁自靠近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一侧的所述过滤侧壁朝向所述阻挡底壁延伸,其中所述过滤侧壁和所述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滤水器包括一过滤侧壁和一阻挡底壁,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外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形成一安装通道,其中所述滤水器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所述安装通道,并且所述滤水器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其中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送流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被设置朝向所述进流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被设置朝向所述进流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被设置朝向所述出流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被设置朝向所述出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被对接于所述滤水器的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所述进流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一第一通风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风通道被连通于所述进流口和所述过滤腔的所述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包括一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通道,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侧壁和一顶壁以及具有至少一通孔,其中所述顶壁形成于所述侧壁邻近所述滤水器的一端,所述通孔形成于所述侧壁的邻近所述顶壁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一第二通风通道,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通孔被连通于所述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风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外壳形成一排液口,其中所述排液口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水气分离装置形成一收液腔,其中所述收液腔通过所述微孔与所述过滤腔连通,并且所述收液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水气分离器进一步包括一排水阀和具有至少一排水口,其中所述排水阀被可往复移动地容纳于所述排水口以使所述排水口在一打开状态和一封闭状态之间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检测光发射部件、一检测光接收部件以及一处理部件,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其中所述检测光辐射形成的检测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交,其中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能够接收经由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体导向的检测光,其中所述处理部件能够将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接收的检测光转换为表征气流通道中的气体检测结果的电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检测室和一开口,其中所述开口被连通于所述检测室,其中所述检测室被连通于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反光元件,其中所述反光元件被封盖于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反光元件的反光面朝向所述检测室,其中所述检测室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部主体形成一侧腔,其中所述侧腔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设置于所述侧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密封元件和至少一封闭元件,其中所述侧腔具有一上开口和一下开口,其中所述密封元件被设置于检测部主体和所述引流单元之间,所述封闭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并封盖所述侧腔的所述上开口,其中所述下开口为所述出流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部主体包括一安装载体和一安装盖,其中所述安装盖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并且当所述安装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时,形成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安装盖设有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连通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所述出流口,其中所述出流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导槽,其中所述导槽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当所述安装该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时,所述连通口被连通于所述导槽。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检测光传导部件,其中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被设置于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辐射形成的检测光的传路径,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和一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安装槽,其中所述检测光传导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安装槽,所述处理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引流单元安装槽,所述引流单元安装槽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和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安装于靠近所述出流口的所述引流单元安装槽。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屏蔽元件,其中所述屏蔽元件被以屏蔽所述检测单元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的所述安装盖。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具有一第一载体开口和一第二载体槽,其中所述第二载体槽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开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出流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支架,其中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的一侧,其中所述处理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和所述安装盖之间,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和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架,被以保持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交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的一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支架设有至少一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被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且所述安装盖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后,所述支架在靠近所述第一载体开口设置有平滑倒角。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支架在靠近所述进气孔处设置平滑圆弧凸起。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以引导所述气流通道中的气体流向所述第一载体开口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处理部件和所述安装载体之间的所述处理部件。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第一屏蔽元件和一第二屏蔽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屏蔽元件和所述第二屏蔽元件分别以屏蔽所述检测单元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检测部主体的外侧。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屏蔽元件具有一第一罩开口和一第二罩开口,当所述第二屏蔽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检测部主体时,所述第一罩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二载体槽,其中所述第二罩开口被连通于所述第一载体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罩开口形成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二罩开口被连通于所述出流口。
3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安装盖设有一第一导通件,其中所述第一导通件具有一第一导通孔,其中所述安装载体设有一第二导通件,其中所述第二导通件具有一第二导通孔,所述安装载体设有一进气孔,当所述安装盖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时,所述进气孔被同时连通于所述第一导通孔和所述第二导通孔,其中所述第一导通孔形成所述连通口,其中所述第二导通孔形成所述出流口。
3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支架,其中所述支架被设置于靠近所述安装盖一侧的所述处理部件,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单元和所述检测光接收单元通过固定于所述支架,被以保持与所述气流通道相交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处理部件的一侧。
3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消光结构,其中所述消光结构以引导射向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的检测光远离所述气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安装盖。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消光结构包括一平面和一曲面,其中所述曲面的延伸面与所述平面之间的夹角被实施为30°~60°,其中所述曲面的内表面具有若干弧形凸起。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曲面的延伸面与所述平面之间的夹角被实施为45°。
3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的所述安装载体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一第二通孔,其中所述检测光发射部件发射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检测光接收部件能够接收从所述第二通孔射入的所述检测光。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进一步包括一引流单元,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第一安装槽,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槽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引流单元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被连通于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一过滤单元,其中所述过滤单元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载体的所述进气口。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过滤单元包括一过滤元件和一单元安装架,其中所述安装载体形成一第二安装槽,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被连通于所述进气口,其中所述单元安装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其中所述过滤元件被以保持在所述进气口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单元安装架。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一消光结构,其中所述消光结构被设置于所述安装载体,其中所述消光结构包括一反射面、一消光面和一进光面,其中所述进光面与所述检测单元发射激光的方向垂直,所述反射面与所述检测单元发射激光的方向相交,所述消光面与所述检测单元发射激光的方向平行。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反射面、所述消光面和所述进光面形成一具有等腰三角形截面的区域。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消光面设有至少一个用来抵消进入所述消光结构中的光线的一消光凸起,所述消光凸起为等腰三角形椎体。
4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所述的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检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水蒸气检测部,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部包括一水蒸气检测主体和一检测器,其中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形成一检测腔,其中所述检测腔被连通于所述排液口,其中所述检测器被设置于所述水蒸气检测主体形成的所述检测腔。
46.一车辆,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车辆包括:
一车辆主体,其中所述车辆主体形成一乘坐空间;
至少一空气调整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调整装置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的所述乘坐空间;以及
至少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44中任一所述空气检测设备,其中所述空气调整装置被可控制地连接于所述检测单元。
CN201821924464.1U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Active CN2100717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7514 2018-07-31
CN2018108575147 2018-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1762U true CN210071762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37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9448.1A Withdrawn CN110780028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CN201821924486.8U Active CN210071764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21924464.1U Active CN210071762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CN201821924482.XU Active CN210071763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多功能传感器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01821919268.5U Active CN210166359U (zh) 2018-07-31 2018-11-21 分离式车用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CN201811389714.0A Withdrawn CN110780033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11389718.9A Withdrawn CN110780034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多功能传感器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01811389551.6A Pending CN110780031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201821930109.5U Active CN210051741U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校准功能的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车辆
CN201821929970.XU Active CN210166360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11389661.2A Withdrawn CN110780032A (zh) 2018-07-31 2018-11-21 分离式车用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811389499.4A Withdrawn CN110780030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11389479.7A Withdrawn CN110780029A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车辆
CN201811390076.4A Pending CN110780035A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校准功能的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车辆
CN201821930106.1U Active CN210071766U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车辆
CN201821924519.9U Active CN210071765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9448.1A Withdrawn CN110780028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CN201821924486.8U Active CN210071764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4482.XU Active CN210071763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多功能传感器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01821919268.5U Active CN210166359U (zh) 2018-07-31 2018-11-21 分离式车用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
CN201811389714.0A Withdrawn CN110780033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11389718.9A Withdrawn CN110780034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辆和其带有多功能传感器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
CN201811389551.6A Pending CN110780031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201821930109.5U Active CN210051741U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校准功能的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车辆
CN201821929970.XU Active CN210166360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11389661.2A Withdrawn CN110780032A (zh) 2018-07-31 2018-11-21 分离式车用空气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811389499.4A Withdrawn CN110780030A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N201811389479.7A Withdrawn CN110780029A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车辆
CN201811390076.4A Pending CN110780035A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校准功能的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车辆
CN201821930106.1U Active CN210071766U (zh) 2018-07-31 2018-11-21 具有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车辆
CN201821924519.9U Active CN210071765U (zh) 2018-07-31 2018-11-21 车用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6) CN1107800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6841A (zh) * 2022-03-28 2022-06-03 李晓程 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家用空气检测的环境检测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0028A (zh) * 2018-07-31 2020-02-11 常州承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CN112082768A (zh) * 2020-09-16 2020-12-15 江苏万多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成分含量检测装置
CN112650786B (zh) * 2020-12-21 2022-11-01 河南德尔液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区域空气分离设备ai智能监测系统
TWI806040B (zh) * 2021-04-23 2023-06-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車內空汙防治系統
FR3128161A1 (fr) * 2021-10-19 2023-04-2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odule d’évaluation de la qualité de l’air
FR3128160A1 (fr) * 2021-10-19 2023-04-2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Module d’évaluation de la qualité de l’ai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7924B1 (ko) * 2005-06-11 2007-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201959695U (zh) * 2010-12-16 2011-09-07 张文建 车用压缩空气净化冷凝器
CN202870058U (zh) * 2012-10-08 2013-04-10 湖北开特汽车电子电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质量传感器及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CN103278601B (zh) * 2013-04-17 2015-02-18 毛岳生 汽车车内气体分析方法
CN103278602B (zh) * 2013-04-17 2015-04-01 刘萍 汽车车内气体分析装置
CN104864664B (zh) * 2015-06-12 2018-09-0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排水管组件和冰箱
CN107215169A (zh) * 2016-03-22 2017-09-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车内空气质量优化装置、优化方法
CN206339464U (zh) * 2016-11-30 2017-07-18 中山市小榄镇快车电脑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空气质量检测的pm2.5检测装置
CN106644667B (zh) * 2017-02-23 2022-02-01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空气中甲醛含量的系统和方法
CN206573445U (zh) * 2017-03-03 2017-10-20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汽车内外空气质量的装置
CN107036949B (zh) * 2017-05-19 2024-04-26 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粉尘浓度检测装置及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空气净化设备
CN107471971A (zh) * 2017-07-07 2017-12-15 东华大学 一种带pm2.5检测仪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CN207081658U (zh) * 2017-07-13 2018-03-09 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CN108088156B (zh) * 2017-12-01 2021-10-29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化霜排水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07570978U (zh) * 2017-12-25 2018-07-03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模块以及检测仪器
CN108327486A (zh) * 2018-03-28 2018-07-27 常禾(广州)电子有限公司 可监控并保持车内空气净化的系统
CN110715885A (zh) * 2018-07-12 2020-01-21 常州承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110780028A (zh) * 2018-07-31 2020-02-11 常州承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6841A (zh) * 2022-03-28 2022-06-03 李晓程 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家用空气检测的环境检测仪
CN114576841B (zh) * 2022-03-28 2023-11-10 中盈创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家用空气检测的环境检测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0029A (zh) 2020-02-11
CN110780032A (zh) 2020-02-11
CN210071766U (zh) 2020-02-14
CN110780033A (zh) 2020-02-11
CN110780030A (zh) 2020-02-11
CN210166359U (zh) 2020-03-20
CN110780035A (zh) 2020-02-11
CN210051741U (zh) 2020-02-11
CN210166360U (zh) 2020-03-20
CN210071763U (zh) 2020-02-14
CN110780031A (zh) 2020-02-11
CN210071765U (zh) 2020-02-14
CN110780034A (zh) 2020-02-11
CN110780028A (zh) 2020-02-11
CN210071764U (zh)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71762U (zh) 车辆和其带有水气分离装置的空气检测设备
CN206339466U (zh) 车辆粉尘传感器
US20200011779A1 (en) Highly integrated optical particle counter (opc)
WO2019214433A1 (zh) 车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车用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CN110466307B (zh)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JP3627306B2 (ja) 車両用ガス検出装置
KR102221369B1 (ko) 차량 내부온도감지 기능이 포함된 미세먼지 감지장치
CN208888103U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交通工具
CN210199939U (zh) 一种烟雾传感器
CN108646595B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KR101675305B1 (ko) 화재감지기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06290260A (zh) 一种烟气检测装置
CN110848829A (zh) 空气净化器
CN110716010A (zh) 具有水气分离器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KR20180115447A (ko) 부유미생물 측정장치, 이를 이용한 측정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장치
CN209833298U (zh) 一种汽车空调防吸灰装置
KR20130036914A (ko) 차량 실내 이산화탄소농도 측정장치
KR20200065384A (ko) 공기질 변화를 인식하여 대응하는 IoT 기반 차량용 공기청정기
CN107179267B (zh) 一种激光pm2.5传感器封装装置及汽车
CN109099487B (zh) 一种智能吸油烟机
CN214564468U (zh) 一种前装车载双路pm2.5检测传感器装置
CN112930472A (zh) Pm传感器
CN218336224U (zh) 一种摄像头清洁装置及摄像头模组
CN214066847U (zh) 一种车内pm2.5检测传感器装置
KR102552205B1 (ko) 차량용 미세 먼지 감지 센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