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6992U - 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6992U
CN210026992U CN201920494980.3U CN201920494980U CN210026992U CN 210026992 U CN210026992 U CN 210026992U CN 201920494980 U CN201920494980 U CN 201920494980U CN 210026992 U CN210026992 U CN 210026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piece
spoiler
holder
mounting hole
cl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49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村彰纪
深田龙太
河津蓝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6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6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2Wind deflectors for open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具备:扰流板,该扰流板配置于车顶开口部的前缘部;臂部(12),该臂部对该扰流板进行支承;保持架(13),该保持架将该臂部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弹簧部件(24),该弹簧部件通过插装在保持架与臂部之间而向将扰流板展开的方向对臂部施加转动力。另外,在保持架设置有卡合片(53),该卡合片具有与在该保持架的固定位置(X)(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形成的安装孔(50)的缘部(51)卡合的爪部(52)。并且,在卡合片设置有按压部(60),该按压部通过被对该保持架进行按压的弹簧部件压靠而加强爪部相对于安装孔的缘部的卡合状态。

Description

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的扰流板装置中具有基于弹簧部件的弹性力而在设置于该车辆的顶部的开口部(车顶开口部)的前缘部将扰流板展开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扰流板装置具备在车顶开口部的前缘部对扰流板进行支承的臂部。另外,该臂部相对于在对该车顶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天窗装置的导轨形成的安装部连结为能够转动。此外,该扰流板装置具备通过插装在上述的臂部与导轨之间而对该臂部施加转动力的弹簧部件。并且,由此成为将支承于该臂部的扰流板在车顶开口部的前缘部展开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0999号公报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技术的结构中,臂部相对于形成于导轨的安装部的安装及弹簧部件的插装等,该扰流板装置的组装作业繁杂。并且,这是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的一个原因,因此在这一点,仍留有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于组装地确保稳定的固定状态的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上述课题的扰流板装置具备:扰流板,该扰流板配置于在车辆的车顶设置的开口部的前缘部;臂部,该臂部对所述扰流板进行支承;保持架,该保持架将所述臂部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通过插装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臂部之间而向将所述扰流板在所述开口部的前缘部展开的方向对所述臂部施加转动力,在所述保持架设置有卡合片,该卡合片具有与在固定该保持架的固定位置形成的安装孔的缘部卡合的爪部,并且在所述卡合片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通过被对所述保持架进行按压的所述弹簧部件压靠而加强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的卡合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使卡合片的爪部与安装孔卡合的形式容易地将该保持架设置于固定位置。并且,通过该保持架形成臂部的转动支点而能够使该组装作业容易化。
此外,以按压保持架的形式对臂部施加转动力的弹簧部件对设置于卡合片的按压部进行按压,从而爪部相对于该安装孔的卡合状态被加强。其结果是,例如,即使在对扰流板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在对该扰流板的臂部进行支承的保持架中,也能够维持该卡合片的爪部卡合于安装孔的缘部的状态。并且,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而易于组装地确保稳定的固定状态。
解决上述课题的扰流板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弹簧部件具备沿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对线弹簧部,所述按压部构成为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所述爪部的位置的两个位置被一对线弹簧部压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平衡良好且稳定地形成按压部被该弹簧部件按压的状态,并且能够将该弹簧部件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到该爪部。并且,由此能够有效地加强爪部相对于该安装孔的卡合状态。
解决上述课题的扰流板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卡合片沿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按压部呈具有向所述卡合片的宽度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延伸部的宽幅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爪部的位置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位置,将各线弹簧部相对于构成该按压部的宽幅形状部的各延伸部压靠。并且,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加强爪部相对于该安装孔的卡合状态。
解决上述课题的扰流板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卡合片具有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爪部,并且所述按压部构成为在所述爪部插入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被所述弹簧部件压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基于弹簧部件的按压力而更强地将设置于该卡合片的爪部插入安装孔。并且,由此,能够有效地加强爪部相对于该安装孔的卡合状态。
解决上述课题的扰流板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卡合片构成为基于该卡合片的弹性力而使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弹性卡合。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稳定地使爪部相对于安装孔的缘部卡合。此外,基于弹簧部件按压卡合片的力而能够使该爪部更强地与安装孔的缘部卡合。并且,由此,能够有效地加强爪部相对于该安装孔的卡合状态。
解决上述课题的转动施力装置优选的是,具备:保持架,该保持架对转动部件进行支承;以及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通过插装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而对所述转动部件施加转动力,在所述保持架设置有卡合片,该卡合片具有与在固定该保持架的固定位置形成的安装孔的缘部卡合的爪部,并且在所述卡合片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通过被对所述保持架进行按压的所述弹簧部件压靠而加强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的卡合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使卡合片的爪部与安装孔卡合的形式容易地将该保持架设置于固定位置。并且,通过该保持架形成转动部件的转动支点而能够使该组装作业容易化。此外,以按压保持架的形式对转动部件施力的弹簧部件对设置于卡合片的按压部进行按压,从而爪部相对于该安装孔的卡合状态被加强。并且,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而易于组装地确保稳定的固定状态。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易于组装地确保稳定的固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于车顶开口部的天窗装置及扰流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天窗装置及扰流板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扰流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扰流板装置的剖视图(图2中的IV-IV剖面)。
图5的(a)是保持架的俯视图,图5的(b)是保持架的侧视图。
图6是扰流板装置的剖视图(图2中的VI-VI剖面)。
图7是扰流板装置的剖视图(图6中的VII-VII剖面)。
图8是设置于卡合片的爪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扰流板装置的剖视图(图5的(a)中的VIII-VIII剖面)。
符号说明
1…车辆,2…车顶,3…车顶开口部,3f…前缘部,4…可动面板,5…导轨,7…天窗装置,10…扰流板,11…扰流板装置,12…臂部(转动部件),12f…前端部,12r…后端部,12x…转动轴,13…保持架,13f…前端部,13r…后端部,15…基座部件,15s…支承面,21…下侧框架,22…上侧框架,23…网孔部件,24…弹簧部件,24a…第一端部,24b…第二端部,25…线弹簧部,25a…开放端,26…弯折部,31…侧壁部,32…轴状突部,34…底壁部,34b…背面,35…箱状部,36…卡止孔,37…弯折部,41…侧壁部,42…上壁部,43…孔部,45…卡合凹部,47…卡合钩,47a…顶端部,48…安装孔,50…安装孔,50sf…前侧面,50sr…后侧面,51…缘部,51f…前缘部,51r…后缘部,52(52a~52c)…爪部,53…卡合片,53a…顶端部,53s…斜面,54…孔部,54a…宽幅部,55…宽幅形状部,55a…延伸部,60…按压部,X…固定位置,Sa、Sb、Sc…卡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照附图对扰流板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形成于车辆1的车顶2的开口部(车顶开口部3)设置有能够对该车顶开口部3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4。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在车顶开口部3的内侧,在该车顶开口部3的宽度方向两侧处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5。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备沿着上述导轨5使该可动面板4进行开闭动作的天窗装置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在该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设置有将扰流板10展开的扰流板装置11。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由此成为抑制行驶风卷入通过该天窗装置7的工作而开放的车顶开口部3的结构。
详细而言,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具备一对臂部12,该一对臂部12从在该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处沿车宽方向(在图2中为上下方向,在图4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扰流板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车辆后方侧(在图2及图4中为右侧)延伸。另外,扰流板装置11具备将上述的各臂部12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一对保持架13。此外,上述的各保持架13分别在车顶开口部3的内侧处固定于设置在该导轨5的基座部件(托架)15。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由此成为基于各臂部12的转动而在该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将扰流板10展开及收纳的结构。
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10具备在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固定于该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的下侧框架21。另外,该扰流板10具备在同样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下配置于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的上侧框架2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10中,该上侧框架22以其长度方向两端部与上述各臂部12的前端部12f连续的形式与上述的各臂部12形成为一体。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10构成为具备带状的网孔部件23,网孔部件23在架设于该上侧框架22与下侧框架21之间的状态下沿该车宽方向延伸。
即,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10以与各臂部12一体转动的上侧框架22将该网孔部件23向上方拉开的形式展开。并且,成为如下结构:通过该上侧框架22向下方移动而将该网孔部件23折叠的形式收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具备插装在各臂部12与各保持架13之间的一对弹簧部件24。具体而言,上述的各弹簧部件24分别以按压各臂部12及各保持架13的状态设置。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各臂部12基于上述各弹簧部件24的弹性力而被向其前端部12f侧向上方抬起的方向(在图4中为顺时针方向)施加转动力。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由此成为通过使与各臂部12形成为一体的上侧框架22向上方移动,从而该扰流板10在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展开的结构。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成为在通过天窗装置7的关闭工作而使可动面板4向全闭位置移动时,通过该可动面板4而将各臂部12及上侧框架22向下方下压的结构。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由此成为如下的结构:在可动面板4处于全闭位置的情况下,该扰流板10以收纳状态保持于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并且可动面板4通过天窗装置7的工作而向打开方向移动,从而该扰流板10在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展开。
(弹簧部件及保持架,以及保持架的固定构造)
接着,对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的弹簧部件24及保持架13,以及该保持架13的固定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具有在插装在臂部12与保持架13之间的状态下沿该臂部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对线弹簧部25。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通过将线材折成两段而形成。另外,该弹簧部件24在形成有各线弹簧部25的开放端25a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24a侧卡止于保持架13并且在形成有将上述的各线弹簧部25连接的大致U字状的弯折部26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24b侧抵接于臂部12的状态下插装于该臂部12与保持架13之间。此外,该弹簧部件24呈其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远离臂部12的弓形的弯曲形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成为如下结构:基于由该呈弓形的弹簧部件24的弯曲形状发生挠曲而产生的弹性力,将支承于该保持架13的臂部12向展开方向,即支承于各臂部12的前端部12f的扰流板10在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展开的方向(在图4中为顺时针方向)施加转动力。
详细而言,如图5的(a)、(b)、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具备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部31。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中,各侧壁部31具有沿该臂部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外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具备在彼此相对的位置设置于上述的各侧壁部31的一对轴状突部32。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成为绕着上述各轴状突部32所形成的转动轴12x而支承该臂部12的结构。
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在各侧壁部31的短边方向一端侧具备将上述的各侧壁部31间连接的底壁部34。另外,该保持架13在各侧壁部31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在图5中为右侧)具备以夹入上述的各侧壁部31的形式设置的箱状部35。此外,该保持架13在将底壁部34朝向下侧的状态下被固定到设置于车顶开口部3的内侧的基座部件15,从而该箱状部35与形成臂部12的转动轴12x的各轴状突部32相比配置于车辆后方侧(参照图2,在同图中为右侧)。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成为其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24a与该箱状部35卡止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中,在箱状部35设置有向下侧(在图4中为下侧)开口的卡止孔36。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的构成其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24a的各线弹簧部25的开放端25a成为大致L字状的弯折部37。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通过将上述的各弯折部37插入箱状部35的卡止孔36而在该大致平行排列的两根线弹簧部25沿着底壁部34的状态下安装于保持架1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通过像这样将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24a侧卡止于保持架13,从而基于其弓形的弯曲形状使第二端部24b侧朝向位于上方的臂部12翘起。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由此成为构成其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24b的大致U字状的弯折部26与臂部12抵接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臂部12具备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部41和将上述的各侧壁部41间连接的上壁部42。此外,在扰流板装置11搭载于车辆1的车顶2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24b插入在该向下侧开口的臂部12的剖面大致匚字形状内。并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由此成为设置于其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24b的大致U字状的弯折部26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滑动的状态与臂部12的上壁部42抵接的结构。
即,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通过臂部12沿将支承于前端部12f的扰流板10收纳的方向(在图4中为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其抵接点向臂部12的前端部12f侧移动并使其弓形的弯曲形状以压平的形式弹性变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基于该压平了的弓形的弯曲形状想要再次收缩的弹性力(弹性复原力)而使该抵接点向臂部12的后端部12r侧移动并对该臂部12施加转动力。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由此成为使支承于该臂部12的前端部12f的扰流板10向上方展开的结构。
此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在形成臂部12的转动轴12x的各轴状突部32的下方的位置具有设置于其底壁部34的孔部4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以相对于该孔部43将其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部24b从底壁部34的背面34b侧插入的形式组装于保持架1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中,使插入到该孔部43的弹簧部件24绕着该各轴状突部32转动。并且,由此成为使该弹簧部件24的设置于第一端部24a的大致L字状的弯折部37插入于在保持架13的箱状部35形成的卡止孔36的结构。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臂部12分别在其后端部12r具备供如上述那样设置于保持架13的各轴状突部32卡合的卡合凹部45。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臂部12以相对于保持架13大致正交的姿态组装于该保持架13。此外,臂部12相对于该保持架13的组装在将弹簧部件24与该保持架13卡止了的状态下进行。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合凹部45具有此时在其内侧供上述各轴状突部32插入的开口部。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由此成为如下的结构:使组装于保持架13的臂部12向收纳方向转动而使插装在臂部12与保持架13之间的弹簧部件24挠曲,从而产生使支承于该臂部12的扰流板10展开的方向上的施力。
更详细而言,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在设置有如上述那样将弹簧部件24的第一端部24a卡止的箱状部35的后端部13r具备从该底壁部34的背面34b侧突出的卡合钩47。具体而言,该卡合钩47的顶端部47a呈向与支承于保持架13的臂部12的延伸方向相反一侧延伸的大致L字状的弯折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座部件15具备固定该保持架13的底壁部34的大致平坦的支承面15s。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成为以将该卡合钩47插入在作为固定位置X的支承面15s形成的安装孔48的方式组装于基座部件15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座部件15在与插入有该卡合钩47的安装孔48相比的车辆前方侧(参照图2,在同图中为左侧)处具备形成于该支承面15s的安装孔50。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具备卡合片53,该卡合片53具有与该安装孔50的缘部51卡合的爪部52。
详细而言,在固定于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的保持架13的底壁部34设置有孔部54,孔部54在形成于该支承面15s的安装孔50上方开口。此外,该孔部54形成于保持架13的前端部13f附近。此外,该孔部54具有在前方侧(在图5及图6中为左侧)具有宽幅部54a的大致T字状的孔形状。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设置成向该孔部54的内侧突出。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从孔部54的后方朝向前方延伸。另外,该卡合片53具有以其顶端部53a配置于孔部54内的方式向下侧弯曲的形状。此外,该卡合片53具备设置于其顶端部53a的双分叉状的爪部52a、52b。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成为以上述的各爪部52a、52b与该安装孔50的前缘部51f卡合的状态固定于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的结构。
更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中,爪部52a设置成从该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向下侧突出。另外,爪部52b设置成从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向前方侧突出。此外,上述的爪部52a、52b形成该分离成双分叉的形状彼此大致正交的卡合面Sa、Sb。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成为如下结构:以上述的卡合面Sa、Sb压靠于安装孔50的前侧面50sf及形成该安装孔50的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的形式将该两个爪部52a、52b与安装孔50的前缘部51f卡合。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在爪部52a的后方具备向下侧突出的爪部52c。此外,该爪部52c通过插入安装孔50内而形成相对于安装孔50的后侧面50sr的卡合面Sc。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成为如下结构:以该卡合面Sc压靠于安装孔50的后侧面50sr的形式将该爪部52c与安装孔50的后缘部51r卡合。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具有斜面53s,斜面53s通过与爪部52a一体地形成而从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向下侧突出并沿着该卡合片53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以一边使设置于该卡合片53的斜面53s与安装孔50的前缘部51f滑动接触一边将设置于该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的爪部52a插入安装孔50内的形式组装于基座部件15。
即,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此时构成为其顶端部53a侧向下侧弯曲的形状发生挠曲。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构成为基于由此产生的卡合片53的弹性力而将各爪部52a~52c与安装孔50的缘部51弹性地卡合。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的设置于其顶端部53a的各爪部52a、52b被压靠于安装孔50的前缘部51f。并且,成为如下结构:设置于上述各爪部52a、52b的后方的爪部52c被压靠于安装孔50的后缘部51r。
更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中,在将保持架13相对于基座部件15组装时,首先,将设置于该保持架13的后端部13r的卡合钩47插入基座部件15的安装孔48。接着,在使其底壁部34与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抵接的状态下使保持架13向后方移动。此外,通过该保持架13的向后方移动,设置于该卡合片53的上述各爪部52a、52c插入到基座部件15的安装孔50内。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由此成为如下结构:在设置于其后端部13r的卡合钩47与安装孔48卡合且设置于其卡合片53的各爪部52a~52c与安装孔50的缘部51(51f、51r)卡合的状态下固定于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的结构。
在此,如图5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成为沿支承于保持架13的臂部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具有向其宽度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延伸部55a的宽幅形状部55。
另外,如图9所示,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件24,通过使其第一端部24a卡止于保持架13的后端部13r,从而将沿着该保持架13的底壁部34大致平行排列的两根线弹簧部25配置于在该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设置的各延伸部55a的上方。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合片53构成为通过组装于该保持架13的弹簧部件24对臂部12施加转动力而使得该两根线弹簧部25将上述的各延伸部55a向下侧(在图9中为下侧)按压。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保持架13由此成为对卡合片53的各爪部52a~52c相对于形成于该基座部件15的安装孔50的缘部51的卡合状态进行加强的结构。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中,通过插装在保持架13与臂部12之间而按压保持架13的弹簧部件24以构成在该卡合片53的顶端部53a设置的宽幅形状部55的两个延伸部55a作为按压部60,将该卡合片53下压。换言之,该按压部60构成为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该爪部52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位置,从上方被上述一对线弹簧部25压靠(参照图5)。其结果是,设置于卡合片53的各爪部52a~52c分别被更强地按压到安装孔50的缘部51(51f、51r)。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扰流板装置11由此成为更可靠地将该保持架13固定于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的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扰流板装置11具备配置于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的扰流板10、支承该扰流板10的臂部12、将该臂部12支承为能够转动的保持架13、通过插装在保持架13与臂部12之间而向展开扰流板10的方向对臂部12施加转动力的弹簧部件24。另外,在保持架13设置有卡合片53,该卡合片53具有爪部52(52a~52c),爪部52(52a~52c)与在固定有该保持架13的固定位置X(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形成的安装孔50的缘部51(51f、51r)卡合。并且,在卡合片53设置有按压部60,该按压部60通过被对该保持架13进行按压的弹簧部件24压靠而加强爪部52相对于安装孔50的缘部51的卡合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以使卡合片53的爪部52与安装孔50卡合的形式容易地将该保持架13设置于固定位置X。并且,该保持架13形成臂部12的转动支点,从而能够使该组装作业容易化。
此外,以按压保持架13的形式对臂部12施加转动力的弹簧部件24对设置于卡合片53的按压部60进行按压,从而加强爪部52相对于该安装孔50的卡合状态。其结果是,例如,即使在对扰流板10施加了外力的情况下,在对该扰流板10的臂部12进行支承的保持架13中,也能够维持其卡合片53的爪部52与安装孔50卡合的状态。并且,由此,利用简单的结构而能够易于组装地确保稳定的固定状态。
(2)弹簧部件24具备沿臂部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对线弹簧部25。并且,卡合片53的按压部60构成为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该爪部52的位置的两个位置被上述一对线弹簧部25压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平衡良好且稳定地形成按压部60被该弹簧部件24按压的状态,并且能够将该弹簧部件24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到该爪部52。并且,由此能够有效地加强爪部52相对于该安装孔50的卡合状态。
(3)卡合片53沿臂部12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并且,按压部60构成为具有向该卡合片53的宽度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延伸部55a的宽幅形状部55。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该爪部52的位置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位置将各线弹簧部25相对于构成该按压部60的宽幅形状部55的各延伸部55a压靠。并且,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加强爪部52相对于该安装孔50的卡合状态。
(4)卡合片53具有插入安装孔50的爪部52a、52c。并且,卡合片53的按压部60构成为在上述的各爪部52a、52c插入安装孔50的位置被该弹簧部件24压靠。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基于弹簧部件24按压按压部60的力而更强地将设置于该卡合片53的爪部52a、52c插入安装孔50。并且,由此能够有效地加强爪部52相对于该安装孔50的卡合状态。
(5)卡合片53构成为基于卡合片53的弹性力而使各爪部52相对于安装孔50的缘部51弹性卡合。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稳定地使各爪部52相对于安装孔50的缘部51卡合。此外,能够基于弹簧部件24按压卡合片53的力而使上述的各爪部52更强地卡合于安装孔50的缘部51。并且,由此能够有效地加强爪部52相对于该安装孔50的卡合状态。
(6)卡合片53具备设置于其顶端部53a的爪部52(52a、52b)。由此,能够可靠地使上述的爪部52(52a、52b)卡合于安装孔50的缘部51,并且能够将弹簧部件24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到爪部52。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地变更而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彼此组合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设置于导轨5的基座部件15的支承面15s设为保持架13的固定位置X。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形成使设置于保持架13的卡合片53的爪部52卡合的安装孔50的结构,则该固定位置X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可以是在导轨5以外的位置设置基座部件15的结构。另外,可以是对于导轨5直接形成该安装孔50的结构。并且,也可以是将导轨5以外的位置设为保持架13的固定位置X而形成该安装孔50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24构成为具备将线材折成两段而形成的一对线弹簧部25。并且,卡合片53的按压部60设为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卡合片53的爪部52的位置的两个位置被上述一对线弹簧部25压靠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弹簧部件24的形状及插装在该臂部12与保持架13之间的方式可以任意变更。例如,可以取代两根线弹簧部25而具备板簧部的结构。并且,该板簧部可以是压靠于设置有爪部52的位置(例如,正上方)的结构。
此外,对于卡合片53的形状,也可以任意变更。并且,对于该爪部52的个数、形状,也可以任意变更。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合片53从形成于保持架13的底壁部34的孔部54的后方朝向前方延伸。并且,卡合片53具备设置于其顶端部53a的爪部52(52a、52b)。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卡合片53也可以是沿着臂部12的延伸方向从前方朝向后方延伸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臂部12从扰流板1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车辆后方侧延伸,但该延伸方向可以任意变更。并且,对于臂部12的形状,也可以任意变更。
此外,对于扰流板装置11以外的用途,也可以应用保持架13相对于该固定位置X的固定构造。即,在该情况下,由该保持架13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转动部件不限于扰流板10的臂部12。并且,只要是通过插装在转动部件与保持架13之间的弹簧部件24对该转动部件施加转动力的转动施力装置,则可以是任意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扰流板10构成为具备固定于车顶开口部3的前缘部3f的下侧框架21、与臂部12一体地形成的上侧框架22、架设在上述上侧框架22与下侧框架21之间的带状的网孔部件23。并且,通过臂部12的转动而使得该上侧框架22将网孔部件23以向上方拉开的形式展开。但是,不限于此,扰流板10并不必须有折叠构造。例如,该扰流板10可以是简单地通过向上方移动而展开并通过向下方移动而被收纳的结构。
接着,对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能够把握的技术思想进行记载。
(一)扰流板装置的特点在于所述卡合片具有设置于所述卡合片的顶端部的爪部。由此,能够使该爪部可靠地卡合于安装孔的缘部,并且能够将弹簧部件的按压力高效地传递到该爪部。

Claims (8)

1.一种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扰流板,该扰流板配置于在车辆的车顶设置的开口部的前缘部;
臂部,该臂部对所述扰流板进行支承;
保持架,该保持架将所述臂部支承为能够转动;以及
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通过插装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臂部之间而向将所述扰流板在所述开口部的前缘部展开的方向对所述臂部施加转动力,
在所述保持架设置有卡合片,该卡合片具有与在固定该保持架的固定位置形成的安装孔的缘部卡合的爪部,并且
在所述卡合片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通过被对所述保持架进行按压的所述弹簧部件压靠而加强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的卡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部件具备沿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对线弹簧部,
所述按压部构成为在彼此间夹着设置有所述爪部的位置的两个位置被一对线弹簧部压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片沿所述臂部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并且
所述按压部呈具有向所述卡合片的宽度方向两侧突出的一对延伸部的宽幅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片具有插入所述安装孔的所述爪部,并且
所述按压部构成为在所述爪部插入所述安装孔的位置被所述弹簧部件压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片构成为基于该卡合片的弹性力而使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弹性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片具有设置于所述卡合片的顶端部的爪部。
7.一种转动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架,该保持架对转动部件进行支承;以及
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通过插装在所述保持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而对所述转动部件施加转动力,
在所述保持架设置有卡合片,该卡合片具有与在固定该保持架的固定位置形成的安装孔的缘部卡合的爪部,并且
在所述卡合片设置有按压部,该按压部通过被对所述保持架进行按压的所述弹簧部件压靠而加强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孔的缘部的卡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动施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片具有设置于所述卡合片的顶端部的爪部。
CN201920494980.3U 2018-04-13 2019-04-12 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Active CN2100269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7576A JP7147238B2 (ja) 2018-04-13 2018-04-13 デフレクタ装置及び回動付勢装置
JP2018-077576 2018-04-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6992U true CN21002699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816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4980.3U Active CN210026992U (zh) 2018-04-13 2019-04-12 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9170B2 (zh)
JP (1) JP7147238B2 (zh)
CN (1) CN21002699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8378B2 (ja) * 1998-09-16 2005-07-06 八千代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のディフレクタ
DE102004026834B3 (de) * 2004-05-28 2005-09-08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für ein Fahrzeugdach mit beweglichem Dachteil
JP4546234B2 (ja) * 2004-12-14 2010-09-15 八千代工業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ィフレクタ
JP5359572B2 (ja) * 2009-06-05 2013-12-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ー装置
EP2269856B8 (de) * 2009-06-25 2013-11-13 TB&C Outsert Center GmbH Strukturverstärkendes Formteil für eine Luftleitein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JP5454257B2 (ja) * 2010-03-17 2014-03-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ー装置
JP2014180999A (ja) 2013-03-21 2014-09-29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装置
KR101585469B1 (ko) * 2014-09-15 2016-0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선루프 디플렉터 지지구조
EP3342612B1 (en) * 2016-12-29 2020-08-19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Wind deflector assembly
JP6919313B2 (ja) * 2017-05-11 2021-08-18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デフレク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89170B2 (en) 2021-01-12
JP7147238B2 (ja) 2022-10-05
JP2019182295A (ja) 2019-10-24
US20190315212A1 (en)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6308B2 (en) Sunvisor of a vehicle
JP2011246893A (ja) 蓋の開閉リンク構造
US10569719B2 (en) Display holder
JPH11117918A (ja) 基台固定構造
JP2018144558A (ja) 車両用収納部のドア構造
JP2018071715A (ja) ヒンジ構造
CN210026992U (zh) 扰流板装置及转动施力装置
JP4712891B2 (ja) 携帯式卓上スクリーン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ユニット
JP6583243B2 (ja) ベルトモール取付構造
US20030019993A1 (en) Folding cup holder
FR2849543A1 (fr) Structure de commutateur d'unite de lampe
JP3896028B2 (ja) 開閉ロック装置
JP2009126342A (ja) サンルーフデフレクタ装置
JP5237005B2 (ja) 引出し装置
JP5184258B2 (ja) 車両用ボードのヒンジ構造
JP2018071719A (ja) ヒンジ構造
JPH09168467A (ja) ハンガーサポート
JP2004196090A (ja) 引出し装置
JP4689465B2 (ja) ロック装置
KR100216287B1 (ko) 헤드레스트 조작장치
CN22102480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门的折叠式收纳盒
JP4278100B2 (ja) 収納部構造
KR0117351Y1 (ko) 자동차용 뒷자석 등받이 해제장치
JP303182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918590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