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9924U - 自动换卷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换卷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9924U
CN209889924U CN201920615197.8U CN201920615197U CN209889924U CN 209889924 U CN209889924 U CN 209889924U CN 201920615197 U CN201920615197 U CN 201920615197U CN 209889924 U CN209889924 U CN 209889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overturning
cylinder
suct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51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51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9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9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9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换卷机构,其包括左吸座、右吸座、切刀、左翻转机构及右翻转机构,所述左吸座和所述右吸座能够左右相对的移动,所述自动换卷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左吸座与所述右吸座上表面的用于吸附胶带的吸盘,所述左翻转机构与所述左吸座连接,用于翻转所述左吸座以实现所述左吸座上的所述吸盘朝向带材左侧面,所述右翻转机构与所述右吸座连接,用于翻转所述右吸座以实现所述右吸座上的所述吸盘朝向所述带材右侧面,当需要放置胶带时,只需将吸盘拉出即可,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自动换卷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卷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极片以及隔膜自动卷绕。当收卷极片或隔膜的料卷用完时,需要启动备用料卷,完成自动换卷功能。自动换卷装置能够实现将正在使用的带材(极片或隔膜)与其料卷切断分离的同时将备用料卷的带材前端通过胶带粘连的方法与正在使用的带材尾端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带材的连接采用贴胶带的方法,换卷必须及时且可靠。
相关技术中,请参见专利号为201610664466.0揭露的一种自动换卷装置,由于左吸座和右吸座的上表面为胶带贴附面,用于吸附胶带无粘性的一面,在胶带使用完后,需要在胶带贴附面上放置胶带,由于自动换卷装置结构比较紧凑,人工放置胶带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放置胶带的自动换卷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换卷机构,其包括左吸座、右吸座、切刀、左翻转机构及右翻转机构,所述左吸座与右吸座能够相对的左右移动,所述左吸座朝向所述右吸座的一侧面设置为带材吸附面,所述左吸座的所述带材吸附面由上下两部分独立控制的吸附面组成,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右吸座,并朝向所述左吸座,还包括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左吸座与所述右吸座上表面的用于吸附胶带无粘性一面的吸盘,所述左翻转机构与所述左吸座连接,用于翻转所述左吸座以实现所述左吸座上的所述吸盘朝向带材的左侧面,所述右翻转机构与所述右吸座连接,用于翻转所述右吸座以实现所述右吸座上的所述吸盘朝向所述带材的右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盘各自沿所述吸盘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左吸座、所述右吸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吸座或/和所述右吸座与所述吸盘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轨和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呈倒梯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盘的两侧设有导向轴,所述左吸座或/和所述右吸座设有相互平行两条导轨,两条所述导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导引所述导向轴移动的导向槽,所述左吸座或/和所述右吸座前端下侧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倾斜向下的斜面,当所述导向轴移动至所述导向槽端部时,所述吸盘能够绕所述导向轴旋转后支撑于所述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吸盘是否推进标准作业位置的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右吸板及安装于所述右吸座与所述右吸板之间的压簧,所述右吸板通过导向杆与所述右吸座滑动连接,所述右吸板由上下间隔开的上部分与下部分构成,所述右吸板的所述上部分、所述下部分的真空吸孔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切刀位于所述右吸板的所述上部分、所述下部分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左翻转机构包括左翻转气缸、左翻转气缸接头、左铰座、左铰轴、左翻转气缸座、左摆轴、左摆臂及左翻转轴,所述左翻转气缸与所述左铰座固定连接,所述左铰座通过所述左铰轴与所述左翻转气缸座转动连接,所述左摆轴的一端与所述左翻转气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摆臂转动连接,所述左摆臂与所述左翻转轴连接,所述左吸座安装于所述左翻转轴;所述右翻转机构包括右翻转气缸、右翻转气缸接头、右铰座、右铰轴、右翻转气缸座、右摆轴、右摆臂及右翻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左吸盘气缸、右吸盘气缸、左旋转座、右旋转座、左连接件、右连接件;所述左吸盘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左连接件连接,所述左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左翻转气缸座连接,另一相对端与所述左旋转座连接,所述左旋转座转动安装于所述左翻转轴,所述左吸座安装于所述左翻转轴上;所述右吸盘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右连接件连接,所述右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右翻转气缸座连接,另一相对端与所述右旋转座连接,所述右旋转座转动安装于所述右翻转轴,所述右吸座安装于所述右翻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板、左移载板、右移载板、左驱动气缸及右驱动气缸,所述左移载板及右移载板与所述安装板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左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左移载板连接,所述右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右移载板连接,所述左吸座及所述左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左移载板,所述右吸座及所述右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右移载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自动换卷机构增加设置吸盘,吸盘活动地设置于左吸座、右吸座上,需要胶带时,手动将吸盘拉出,胶带放置在吸盘后,再将吸盘推进左吸座、右吸座,如此设计,方便人工对左吸座、右吸座上放置胶带,简单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换卷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换卷机构的左吸座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换卷机构的右吸座的部分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换卷机构的左吸座的部分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换卷机构的左吸座的部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自动换卷机构,可用于极片及隔膜的自动换卷,其包括安装板101、左移载板1、右移载板2、过辊3、备料过辊4、左驱动气缸座5、右驱动气缸座6、左驱动气缸7、右驱动气缸8、左吸盘气缸座9、右吸盘气缸座10、左吸盘气缸11、右吸盘气缸12、左旋转座13、右旋转座14、左连接件15、右连接件16、左吸座17、右吸座18、右吸板19、切刀20、两吸盘21、左翻转机构、右翻转机构。其中,左翻转机构包括左翻转气缸31、左翻转气缸接头32、左铰座33、左铰轴34、左翻转气缸座35、左摆轴36、左摆臂37、左翻转轴38;右翻转机构包括右翻转气缸41、右翻转气缸接头42、右铰座43、右铰轴44、右翻转气缸座45、右摆轴46、右摆臂47及右翻转轴48。
左移载板1与右移载板2左右相对设置,并且左右滑动设置于安装板101上,安装板101上设有上下平行的两滑轨102,滑轨102与左移载板1及右移载板2左右滑动连接。
过辊3通过过辊支架30固定于左移载板1上,过辊3转动地安装于过辊支架30上,用于导引料卷50所释放的带材52(极片或隔膜);备料过辊4通过备料过辊支架40固定于右移载板2上,备料过辊4转动地安装于备料过辊支架40上,用于导引备用料卷60所释放的备料带材62。
左驱动气缸座5与右驱动气缸座6分别呈悬臂梁的形式,固定于安装板101上;左驱动气缸7固定于左驱动气缸座5上,输出端与左移载板1连接,用于驱动左移载板1左右移动;右驱动气缸8固定于右驱动气缸座6上,输出端与右移载板2连接,用于驱动右移载板2左右移动。
左吸盘气缸座9与右吸盘气缸座10分别固定于对应左移载板1与右移载板2上,左吸盘气缸11固定于左吸盘气缸座9上,右吸盘气缸12固定于右吸盘气缸座10上;左吸盘气缸11的输出端与左连接件15连接,左连接件15的其中一端与左旋转座13连接,另一前后相对端与左翻转气缸座35连接;左旋转座13上转动设置左翻转轴38,两者之间通过轴承(未图示)配合,左吸座17安装于左翻转轴38上,能够跟随左翻转轴38转动;右吸盘气缸11的输出端与右连接件16连接,右连接件16的其中一端与右旋转座14连接,另一前后相对端与右翻转气缸座55连接;右旋转座14上转动设置右翻转轴48,两者之间通过轴承(未图示)配合,右吸座18安装于右翻转轴48上,能够跟随右翻转轴48转动。
在工作时,左吸盘气缸11动作时可以带动左吸座17左右移动,右吸盘气缸12动作时可以带动右吸座18左右移动。在所述右吸座18上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导向杆180,导向杆180的一端与右吸板19固定连接,导向杆180的另一端加工成法兰状,用以限位;右吸板19由间隔开的上下两部分构成,在右吸板19和右吸座18之间安装压簧185,起推力作用,右吸板19能够克服压簧185的弹力向右移动,促使切刀20伸出右吸板19;在右吸座18的中间位置安装切刀20,切刀20水平放置,并且位于右吸板19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在左吸座17上与切刀20相对的位置加工有凹槽170,用于切带材后短暂地容纳切刀20。
左连接件15与右连接件16对应安装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用于实现左吸座17与右吸座18带动对应吸盘21翻转90度。
左翻转机构包括左翻转气缸31、左翻转气缸接头32、左铰座33、左铰轴34、左翻转气缸座35、左摆轴36、左摆臂37及左翻转轴38,左翻转气缸31与左铰座33固定连接,左铰座33通过左铰轴34与左翻转气缸座35转动连接,便于左翻转气缸31能够相对于左翻转气缸座35转动,左摆轴36的一端与左翻转气缸3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左摆臂37转动连接,左摆臂37与左翻转轴38连接,左吸座17安装于左翻转轴38上,跟随左翻转轴38进行翻转,左翻转气缸31动作时,通过左翻转气缸接头32、左摆轴36及左摆臂37带动左翻转轴38旋转,使左翻转轴38带动左吸座17翻转90度,吸盘21跟随左吸座17翻转90度。
右翻转机构与左翻转机构的结构基本相同,具体结构请参考左翻转机构,在此不在赘述。
吸盘21用于吸附胶带无粘性的一面,吸盘21分别沿着吸盘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左吸座17、右吸座18的上表面,当需要放置胶带时,只需要将吸盘21拉出来放置胶带后再推入即可,便于人工对左吸座17、右吸座18上放置胶带,简单方便,操作简单。
左吸座17和右吸板19相对的一面、右吸板19的上下两部分相对于左吸座17的表面为带材吸附面,吸附面设有真空吸孔,左吸座17的带材吸附面用以吸附带材52,右吸板19的带材吸附面用于吸附备料带材62;左吸座17朝向吸板19的上下两侧的真空吸孔分别独立控制,右吸板19上下两部分的真空吸孔也分别独立控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右吸板19,通过右吸座18相对左吸座17的侧面的上下两侧设置真空吸孔代替右吸板19。
左吸座17、右吸座18上表面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导轨171、181,吸盘21下表面设置有导槽(未图示),导槽与导轨171、181一对一地滑动配合,导轨171、181呈倒梯形状,由此,可以保证吸盘21在导轨171、181上滑动且不容易脱离导轨171、181。
进一步的,吸盘21侧部设置限位块212,左吸座17、右吸座18侧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挡块172、182,通过挡块172、182与限位块212配合,可以限制吸盘21移动范围,防止吸盘21沿滑动方向脱离对应左吸座17、右吸座18。
进一步的,吸盘21的前端设置有把手213,便于人工拉把手213将吸盘21拉出设备进行放置胶带后,再推进左吸座17、右吸座18。
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214,用于检测吸盘21是否推进标准作业位置。
本实用新型自动换卷机构的工作过程:手动从左吸座17和右吸座18上拉出吸盘21,接着,放置胶带于吸盘21上,然后将吸盘21推入左吸座17和右吸座18,当料卷50上的带材52用完时,启动备用料卷60,备料带材62绕过备料过辊4。
初始状态,左驱动气缸7和右驱动气缸8,以及左吸盘气缸11和右吸盘气缸12分别处于缩回状态。
左驱动气缸7和右驱动气缸8动作,将左吸座17和右吸板19推到带材52和备料带材62位置处,左吸座17吸住带材52,右吸板19吸住备料带材62;左吸盘气缸11和右吸盘气缸12动作,分别推动左吸座9和右吸板19压紧带材52和备料带材62,使带材52和备料带材62贴合,随着左吸盘气缸11和右吸盘气缸12的输出端继续伸出,在压簧185的作用下,右吸板19相对于切刀20向右移动,切刀20伸出右吸板19,将备料带材62和带材52切断;左吸座17的下侧和右吸板19的上侧断真空,带材52的下侧和备料带材62的上侧被抽走,左吸座17的下侧开真空,吸住备料带材62的下侧,右吸板19断真空。
左驱动气缸7和右驱动气缸8分别缩回,右翻转气缸41驱动右吸座18带动吸盘21翻转90度,右驱动气缸8伸出,驱动右吸座18到达对接的带材的位置,右吸盘气缸12伸出将右吸座18上的吸盘21上的胶带压贴到对接的带材52的右侧面;
左吸座17下侧断真空,左翻转气缸31驱动左吸座17带动左吸座17上的吸盘21翻转90度,左驱动气缸7伸出,驱动左吸座17到达对接的带材位置,左吸盘气缸11伸出,驱动左吸座17带动吸盘21移动,将吸盘21上的胶带压贴到对接的带材的左侧面,自动换卷完成。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左吸座17上表面设置相互平行的两条导轨171,两导轨17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导向槽,吸盘21的两侧设有导向轴,导向轴在导向槽内滑动至端部时,导向轴可在导向槽内旋转,促使吸盘21呈倾斜状。当然,在右吸座18上也可以参考左吸座17,设置两条导轨181,导轨181上设置导向槽。
进一步地,在导轨171的前端设置限位块172,用于限制吸盘21脱离左吸座17,限位块172底部设置支撑块173,支撑块173具有用于支撑吸盘21的斜面174,倾斜面174向下倾斜设置,由此,当人工将吸盘21拉出时,吸盘21相对于把手213的另一端可以绕导向轴旋转后倾斜地支撑在斜面174上,便于人工放置胶带于吸盘21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卷机构,其包括左吸座、右吸座、切刀、左翻转机构及右翻转机构,所述左吸座与右吸座能够相对的左右移动,所述左吸座朝向所述右吸座的一侧面设置为带材吸附面,所述左吸座的所述带材吸附面由上下两部分独立控制的吸附面组成,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右吸座,并朝向所述左吸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左吸座与所述右吸座上表面的用于吸附胶带无粘性一面的吸盘,所述左翻转机构与所述左吸座连接,用于翻转所述左吸座以实现所述左吸座上的所述吸盘朝向带材的左侧面,所述右翻转机构与所述右吸座连接,用于翻转所述右吸座以实现所述右吸座上的所述吸盘朝向所述带材的右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各自沿所述吸盘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左吸座、所述右吸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座或/和所述右吸座与所述吸盘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轨和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呈倒梯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的两侧设有导向轴,所述左吸座或/和所述右吸座设有相互平行两条导轨,两条所述导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导引所述导向轴移动的导向槽,所述左吸座或/和所述右吸座前端下侧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倾斜向下的斜面,当所述导向轴移动至所述导向槽端部时,所述吸盘能够绕所述导向轴旋转后支撑于所述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吸盘是否推进标准作业位置的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吸板及安装于所述右吸座与所述右吸板之间的压簧,所述右吸板通过导向杆与所述右吸座滑动连接,所述右吸板由上下间隔开的上部分与下部分构成,所述右吸板的所述上部分、所述下部分的真空吸孔分别独立控制,所述切刀位于所述右吸板的所述上部分、所述下部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转机构包括左翻转气缸、左翻转气缸接头、左铰座、左铰轴、左翻转气缸座、左摆轴、左摆臂及左翻转轴,所述左翻转气缸与所述左铰座固定连接,所述左铰座通过所述左铰轴与所述左翻转气缸座转动连接,所述左摆轴的一端与所述左翻转气缸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左摆臂转动连接,所述左摆臂与所述左翻转轴连接,所述左吸座安装于所述左翻转轴;所述右翻转机构包括右翻转气缸、右翻转气缸接头、右铰座、右铰轴、右翻转气缸座、右摆轴、右摆臂及右翻转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吸盘气缸、右吸盘气缸、左旋转座、右旋转座、左连接件、右连接件;所述左吸盘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左连接件连接,所述左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左翻转气缸座连接,另一相对端与所述左旋转座连接,所述左旋转座转动安装于所述左翻转轴,所述左吸座安装于所述左翻转轴上;所述右吸盘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右连接件连接,所述右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右翻转气缸座连接,另一相对端与所述右旋转座连接,所述右旋转座转动安装于所述右翻转轴,所述右吸座安装于所述右翻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卷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左移载板、右移载板、左驱动气缸及右驱动气缸,所述左移载板及右移载板与所述安装板左右滑动连接,所述左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左移载板连接,所述右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右移载板连接,所述左吸座及所述左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左移载板,所述右吸座及所述右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右移载板。
CN201920615197.8U 2019-04-29 2019-04-29 自动换卷机构 Active CN209889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5197.8U CN209889924U (zh) 2019-04-29 2019-04-29 自动换卷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5197.8U CN209889924U (zh) 2019-04-29 2019-04-29 自动换卷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9924U true CN209889924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00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5197.8U Active CN209889924U (zh) 2019-04-29 2019-04-29 自动换卷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9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3231A (zh) * 2021-05-06 2021-08-1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换卷装置及贴胶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3231A (zh) * 2021-05-06 2021-08-10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换卷装置及贴胶设备
CN113233231B (zh) * 2021-05-06 2023-03-24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换卷装置及贴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9995U (zh) 备胶装置
CN115332141B (zh) 一种芯片加工用吸附转移机构
CN209889924U (zh) 自动换卷机构
CN106904435B (zh) 一种导板转移桁架机器人
CN211466665U (zh) 一种便于镜片打孔的固定装置
CN209920525U (zh) 自动贴膜设备
CN110253678A (zh) 一种用于标牌料带自动模切裁断一体机
CN209777865U (zh) 一种贴胶系统
CN210392902U (zh) 一种包板机极片吸取机构
CN110356641B (zh) 预制袋的套袋装置
CN111716698B (zh) 一种无废料贴膜装置及无废料自动化贴膜切膜系统
CN113477973A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定位打孔装置
CN208789205U (zh) 一种自动撕膜装置
CN111817507A (zh) 一种扁平马达自动贴双面胶与泡棉的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20594198U (zh) 一种纸杯机的翻转吸料装置
CN216611773U (zh) 一种通信设备腔体的自动贴膜机
CN111790690A (zh) 一种粉饼吸浮粉装置
CN215159114U (zh) 立式平式兼容性上片机
CN213072783U (zh) 一种桌面用新型手机支架
CN113471506B (zh) 一种自动包膜机
CN216471346U (zh) 气动剪贴胶带装置、贴胶带设备
CN218704494U (zh) 固体制剂投料装置
CN217755611U (zh) 一种除霜风门泡棉粘贴用翻转组件
CN218659137U (zh) 一种电永磁抓手机构
CN114274204B (zh) 一种防止功能片微短路的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