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0001U -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0001U
CN209870001U CN201920785217.6U CN201920785217U CN209870001U CN 209870001 U CN209870001 U CN 209870001U CN 201920785217 U CN201920785217 U CN 201920785217U CN 209870001 U CN209870001 U CN 209870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box
rear torsion
automobile
mounting hole
trail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52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小山
周丽杰
安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ways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52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0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0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0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所述汽车后扭转盒包括后扭转盒本体,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一面壳体向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内部凹陷,以形成沉台;该面壳体上开设有匹配面,所述匹配面和后纵臂安装板贴合;所述沉台和所述匹配面接触;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壳体内交叉形成;以及若干个加强柱,所述若干个加强柱的一端和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壳体接触,另一端和所述加强筋接触;所述加强柱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镶嵌有钢丝螺套,所述后扭转盒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钢丝螺套配合将所述后纵臂安装板固定;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后纵臂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后纵臂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后扭转盒是汽车车身后部的关键连接件,也是关键传力区域,对于悬架结构为纵臂式四连杆独立悬架的汽车,后扭转盒不仅连接着门槛梁、后纵梁、后排座椅横梁等零件,还用于安装后纵臂。
对于纵臂式四连杆独立悬架的汽车,后扭转盒一般是通过多个钢板钣金件通过点焊或者CO2保护焊的方式焊接成的盒状结构,该结构为了满足后纵臂运动时的空间要求,需要将钢板钣金件通过拉延、冲孔、翻边和整形等多道工序进行加工成型。所以,在后扭转盒的生产过程中,工序多,工艺复杂且成型困难。同时为了保证后纵臂安装点的强度与刚度,在后扭转盒上设计有结构复杂的多个加强板,安装后纵臂时需要多个工装通过多次夹装焊接,导致尺寸链增加,后纵臂安装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该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在保证了后纵臂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提高了后纵臂的安装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后扭转盒,该汽车后扭转盒包括:
后扭转盒本体,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一面壳体向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内部凹陷,以形成沉台;该面壳体上开设有匹配面,所述匹配面和后纵臂安装板贴合;所述沉台和所述匹配面接触;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壳体内交叉形成;以及
若干个加强柱,所述若干个加强柱的一端和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壳体接触,另一端和所述加强筋接触;所述加强柱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镶嵌有钢丝螺套,所述后扭转盒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钢丝螺套配合将所述后纵臂安装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具有多个,并且呈蜂窝状。
优选地,所述加强柱是直径为30mm的圆柱体,加强柱内第一安装孔的直径为10.5mm。
优选地,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壁厚为2.5mm至3.5mm之间,所述加强筋的壁厚为3.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后扭转盒组件,该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包括上述汽车后扭转盒,还包括:
后纵臂安装板,所述后纵臂安装板包括裙部和自所述裙部向同一侧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合围形成一带有开口的槽体,所述裙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侧壁一对立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后纵臂安装板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固定至所述汽车后扭转盒;
后纵臂,所述后纵臂穿过所述后纵臂安装板的开口,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后纵臂安装板枢接。
优选地,所述后纵臂的前端设有衬套管,所述后纵臂穿过所述后纵臂安装板的开口,并通过所述衬套管和所述第三安装孔枢接至所述后纵臂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具有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汽车后扭转盒或者上述汽车后扭转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在后扭转盒壳体内设置有加强柱以及交叉式的加强筋,保证了后纵臂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在后扭转盒上设置沉台,保证了后纵臂的运动空间满足要求;在后扭转盒本体的一侧壳体上开设有与后纵臂安装板完全贴合的匹配面,以及在加强柱内开设了带有钢丝螺套的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后纵臂安装板,不仅保证了后纵臂的安装可靠性,而且有效提高了后纵臂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的加强柱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扭转盒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扭转盒组件中后纵臂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后扭转盒组件中后纵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包括后扭转盒本体101、加强筋102和若干个加强柱103,上述后扭转盒本体101的一面壳体向该后扭转盒本体101的内部凹陷,以形成沉台104;并且该面壳体上开设有匹配面105,该匹配面105和后纵臂安装板完全贴合,上述沉台104和上述匹配面105接触。上述匹配面105在具体加工时,可通过铣削实现,并且本实施例中的匹配面105的面轮廓度小于±0.3毫米,即机械加工时实际中的匹配面相对于理想中的面轮廓的最大偏移量不超过0.3毫米,有效地提高了后纵臂安装板的安装精度。
本实施例中,上述汽车后扭转盒采用的是铝合金材质,并通过高压真空铸造,提高了汽车后扭转盒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明显降低了汽车后扭转盒的重量,有利于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实现;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汽车后悬架的稳定性。其中,本实施例中上述汽车后扭转盒本体101的壁厚在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上述加强筋102的壁厚为3.0毫米,保证了汽车后扭转盒的强度和刚度。本实用新型对汽车后扭转盒本体101的壁厚以及加强筋102的壁厚并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匹配面105相对于后扭转盒本体101的壳体表面向内凹陷,形成预设距离的高度差,比如形成2毫米的高度差,这样使得后纵臂安装板在和该匹配面105完全贴合之后,实现后纵臂安装板在汽车坐标系X、Y方向的固定,提高了后纵臂安装板在后扭转盒上的安装可靠性。
上述加强筋102具有多个,加强筋102在上述后扭转盒本体101的壳体内交叉形成,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02采用的是蜂窝形状进行机械加工而成,提高了后扭转盒的强度和刚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加强筋102的形状和材料均不作具体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加强柱103的一端和上述后扭转盒本体101的壳体接触,另一端和上述加强筋102接触,并且加强柱103内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6。本实施例中,后扭转盒本体101上设置了四个加强柱103,加强柱103采用的是直径为30毫米的圆柱体,在该加强柱103内通过机械加工钻孔技术,开设直径为10.5毫米的第一安装孔106。图2为本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的加强柱103内部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孔106内镶嵌有钢丝螺套201,该过程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工具即可实现。上述后扭转盒本体101通过螺栓与上述钢丝螺套201配合,实现将后纵臂安装板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加强柱103的形状、尺寸,以及第一安装孔106的孔径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包括上述汽车后扭转盒、后纵臂安装板301和后纵臂30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组件中后纵臂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后纵臂安装板301包括裙部401和自裙部401向同一侧延伸的侧壁,侧壁合围形成一带有开口的槽体,该槽体的形状为半球形。裙部上开设有与汽车后扭转盒加强柱103内的第一安装孔106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402,侧壁的一对立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403。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06和第二安装孔402的数量均为四个,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上述槽体的形状、第一安装孔106和第二安装孔402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组件中后纵臂30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后纵臂302的前端设有衬套管50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汽车后扭转盒组件的安装过程为:后纵臂302穿过后纵臂安装板301的开口,然后利用螺栓将后纵臂302前端的衬套管501通过第三安装孔403枢接至后纵臂安装板301,再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402和第一安装孔106,将后纵臂安装板301固定至汽车后扭转盒,从而完成汽车后扭转盒组件的安装。其中,本实施例由于第一安装孔106和第二安装孔402的数量均为四个,所以用于在后纵臂安装板301和汽车后扭转盒之间进行固定的螺栓也为四个,并且本实施例中该螺栓的规格为M10×30mm,螺栓的紧固力矩为70+180°N·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装配有上述任意实施例描述的汽车后扭转盒或者汽车后扭转盒组件。汽车后扭转盒和汽车后扭转盒组件的详细结构特征和优势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在后扭转盒壳体内设置有加强柱以及交叉式的加强筋,保证了后纵臂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通过在后扭转盒上设置沉台,保证了后纵臂的运动空间满足要求;在后扭转盒本体的一侧壳体上开设有与后纵臂安装板完全贴合的匹配面,以及在加强柱内开设了带有钢丝螺套的第一安装孔,用于固定后纵臂安装板,不仅保证了后纵臂的安装可靠性,而且有效提高了后纵臂的安装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纵向”、“横向”、“上”、“下”、“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者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后扭转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扭转盒本体,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一面壳体向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内部凹陷,以形成沉台;该面壳体上开设有匹配面,所述匹配面和后纵臂安装板贴合;所述沉台和所述匹配面接触;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在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壳体内交叉形成;以及
若干个加强柱,所述若干个加强柱的一端和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壳体接触,另一端和所述加强筋接触;所述加强柱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镶嵌有钢丝螺套,所述后扭转盒本体通过螺栓与所述钢丝螺套配合将所述后纵臂安装板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具有多个,并且呈蜂窝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柱是直径为30mm的圆柱体,加强柱内第一安装孔的直径为10.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扭转盒本体的壁厚为2.5mm至3.5mm之间,所述加强筋的壁厚为3.0mm。
5.一种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扭转盒,还包括:
后纵臂安装板,所述后纵臂安装板包括裙部和自所述裙部向同一侧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合围形成一带有开口的槽体,所述裙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侧壁一对立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后纵臂安装板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固定至所述汽车后扭转盒;
后纵臂,所述后纵臂穿过所述后纵臂安装板的开口,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后纵臂安装板枢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臂的前端设有衬套管,所述后纵臂穿过所述后纵臂安装板的开口,并通过所述衬套管和所述第三安装孔枢接至所述后纵臂安装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具有四个。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装配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扭转盒,或者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扭转盒组件。
CN201920785217.6U 2019-05-28 2019-05-28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Active CN209870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5217.6U CN209870001U (zh) 2019-05-28 2019-05-28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5217.6U CN209870001U (zh) 2019-05-28 2019-05-28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0001U true CN209870001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5217.6U Active CN209870001U (zh) 2019-05-28 2019-05-28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00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5193A (zh) * 2021-10-19 2022-01-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控制臂及汽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5193A (zh) * 2021-10-19 2022-01-0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控制臂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70001U (zh) 汽车后扭转盒、汽车后扭转盒组件及汽车
CN215622274U (zh) 一种汽车车身c柱结构
CN110977337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池托盘的生产方法
CN104670341A (zh) 汽车加强地板结构和汽车
CN216805609U (zh) 一种集成式机舱接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新能源汽车
CN110789618B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
CN206579458U (zh) 一种尾门铰链安装总成及汽车
CN210760647U (zh) 一种防滚杠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063141U (zh) 一种汽车前机舱侧加强件装置
CN212423042U (zh) 一种防滚杠结构及汽车
CN219857363U (zh) 车身cd柱结构及车辆
CN212605423U (zh) 一种高强度商用车纵梁加强板
CN210714243U (zh) 电动汽车车身侧门铰链安装装置
CN217477394U (zh) 一种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2555806U (zh) 一种动力悬置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CN219948369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上接头和车辆
CN218986269U (zh) 摆臂支架
CN214451378U (zh) 后副车架与后纵梁连接结构
CN218021162U (zh) 车门防撞梁及车辆
CN112441132B (zh) 一种车辆门槛及其与车身的连接方法
CN215153739U (zh) 一种全浮式水陆两栖车的车架总成
CN219728336U (zh) 后部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835787U (zh) 一种汽车前轮罩总成及车辆
CN211685351U (zh) 一种客车顶盖与骨架前后围的连接结构
CN220764512U (zh) 门槛梁加强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401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