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8981U - 一种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8981U
CN209768981U CN201690001194.XU CN201690001194U CN209768981U CN 209768981 U CN209768981 U CN 209768981U CN 201690001194 U CN201690001194 U CN 201690001194U CN 209768981 U CN209768981 U CN 209768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ssembly
oil
electrod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900011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秋明
向智勇
牛建华
韦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ree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8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89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300)及电池组件(200),所述雾化组件(300)包括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组件(400)、用于雾化所述储油组件(400)内烟油的雾化芯组件(500)及用于与所述电池组件(200)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组件(600),所述储油组件(400)包括油杯(401)及盖设在所述油杯(401)一端上的第一端盖(402),所述油杯(401)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403)及烟雾通道(404),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用于存储烟油,所述烟雾通道(404)延伸到所述油杯(40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由于油杯(401)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403)及烟雾通道(404),所述烟雾通道(40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的外侧,从而避免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部的烟油和空气吸附烟雾通道(404)内的热量而导致第一容纳腔(403)内部的烟油被挤出,以致用户吸食到烟油的问题,其极大地减少用户吸食到烟油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吸到烟油及雾化烟雾口味纯正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通常包括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组件及用于为雾化组件供电的电池组件,雾化组件能够在被电池组件供电的情况下,雾化烟油而形成烟雾。
一种现有的电子烟中,如图1所示,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套101,雾化芯组件102,位于雾化套101和雾化芯组件102之间的、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103,雾化芯组件102的一端连接有连通至雾化组件外周面的通气管106,通气管106内形成有供烟雾流通的烟雾通道,储油腔103环绕设置在雾化芯组件102及通气管106的外周面上,雾化芯组件102包括玻纤线104,以及缠绕设置在玻纤线104上的电热丝105,玻纤线104两端插设在储油腔103内,以使储油腔103内的烟油能够经由玻纤线104传导给电热丝105,以使电热丝105在被电池组件供电的情况下雾化烟油而形成烟雾,烟雾被通气管106导向而传送至吸嘴组件107,用户可通过吸嘴组件107抽吸烟雾。
上述现有技术的电子烟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当安装有图1所示的雾化组件的电子烟处于不使用的状态时,因玻纤线104直接与储油腔103内的烟油接触,位于储油腔103内的烟油极容易渗入到雾化芯组件102内部,则用户在使用电子烟时,较容易吸食到烟油;其次,由于电热丝105及通气管106均位于储油腔103内,因此产生的烟雾容易被储油腔103内的烟油及空气吸收,导致储油腔103内的烟油及空气膨胀,使得储油腔内的烟油容易被挤入雾化芯组件102内,进而导致用户容易吸食到烟油;另外,因电热丝105雾化烟油时的温度较高,可能使雾化芯组件102的内壁材料裂解而产生异味,不利于用户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烟,其能够避免因储油腔内的烟油和空气吸附烟雾通道内的热量而导致烟油被挤出,能够防止储油腔内的烟油被挤入雾化芯组件而导致用户容易吸食到烟油,还能够避免电热丝发出的热量使雾化芯组件的内壁材料裂解而产生异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组件,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组件、用于雾化所述储油组件内烟油的雾化芯组件及用于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组件;
所述储油组件包括油杯及盖设在所述油杯一端上的第一端盖,所述油杯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及烟雾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存储烟油,所述烟雾通道延伸到所述油杯位置相对的两端面,所述第一容纳腔延伸到所述油杯的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烟雾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油壁,所述隔油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及所述烟雾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导油孔;
所述烟雾通道内可拆卸插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沿所述烟雾通道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电池组件内,以使所述雾化芯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内,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套、雾化盖、第二电极组件及电热丝组件,所述雾化盖及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雾化套位置相对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套插接相连,所述电热丝组件位于所述雾化套内,所述电热丝组件包括导油件及贴合在所述导油件上的电热丝,所述导油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导油孔导出的烟油,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电连接;
所述油杯的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加油口,所述第一端盖面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加油口可拆卸连接,以使在所述密封塞脱离所述加油口后能够向所述第一容纳腔添加烟油;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固定在所述雾化盖上,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抵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件抵接,以使所述电热丝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获取电池组件的电能;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油杯可拆卸连接,以使在取出第一端盖后能够将所述雾化芯组件取出。
可选的,所述烟雾通道内部设置有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用于将所述烟雾通道隔离成并列设置的进气腔和出气腔,贯穿所述油杯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油杯的与所述第一端盖位置相对的一端,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腔远离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腔口导通设置;
所述油杯的背离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的吸嘴。
可选的,所述雾化盖包括雾化盖本体,所述雾化盖本体铺设在所述雾化套和所述烟雾通道之间;
所述雾化盖本体背离所述雾化套的端部沿朝向所述进气腔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插设在所述进气腔内部,且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进气腔导通设置;
所述雾化盖本体朝向所述雾化套的端部沿远离所述出气腔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出气道,所述出气道插设在所述雾化套内部,且所述出气道与所述出气腔导通设置。
可选的,所述雾化盖本体设置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沿远离所述出气道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气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使当所述出气道插设在所述雾化套内部时,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雾化套相抵持;且当所述第一进气道插设在所述进气腔内部时,所述第一延伸臂抵持在所述雾化盖本体背离所述雾化套的侧面上。
可选的,所述雾化盖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出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延伸臂,且所述第二延伸臂沿朝向所述雾化套的方向延伸设置并插设在所述雾化套内部;
所述第二延伸臂将所述雾化套内部隔离成并列设置的第二进气道和雾化腔,所述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导通设置,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道导通设置,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所述电热丝组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盖沿朝向所述加油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三延伸臂,且当所述第三延伸臂插设在所述加油口内部时,所述第三延伸臂用于密封所述加油口,所述密封塞设置于所述加油口和所述第三延伸臂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一绝缘环,贯穿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导电通孔,且所述导电通孔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插设在所述导电通孔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导电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环用于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和由导电材质制成的所述第一端盖;
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抵持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雾化套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环用于电性隔离所述第二电极和由导电材质制成的所述雾化套;
所述电热丝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套电连接设置,所述雾化套与所述第一端盖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设置。
可选的,所述吸嘴上套设有吸嘴盖,所述吸嘴盖靠近所述雾化芯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延伸的阻挡台阶,所述阻挡台阶抵持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面上。
可选的,所述储油组件还包括第二端盖,且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油杯之间,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之间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盖内设置有所述隔油壁,所述隔油壁将所述第二端盖内部隔离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油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抵持部,所述雾化套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向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抵持臂,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一抵持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烟油发生泄漏。
可选的,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油杯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加油口,所述第二腔体朝向所述油杯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凹腔,所述容纳凹腔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油杯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避免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烟油泄漏至所述烟雾通道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延伸臂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为第三进气道,且所述第三进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道和所述雾化腔导通设置,所述导油件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导油件位于所述雾化腔内部,所述导油件的中空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进气道和所述出气道导通设置,所述电热丝螺旋环绕成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电热丝的外周面与所述导油件的中空部贴合设置,所述电热丝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轴向平行或所述电热丝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轴向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所述电热丝雾化所生成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电热丝的内周面导通至所述出气道。
可选的,所述导油件由棉质材料制成并呈板状,所述雾化套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并向所述雾化组件的内侧延伸的第二抵持臂,所述第二抵持臂用于抵持固定所述导油件,以使通过所述第二抵持臂固定的所述导油件与所述第一导油孔相抵持;
位于所述雾化腔内部的所述电热丝螺旋环绕成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导油件相对的侧面与所述导油件抵持设置,所述电热丝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电热丝雾化所生成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雾化腔导通至所述出气道。
可选的,所述导油件由棉质材料制成并呈板状,所述雾化套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并向所述雾化组件的内侧延伸的第二抵持臂,所述第二抵持臂用于抵持固定所述导油件,以使通过所述第二抵持臂固定的所述导油件与所述第一导油孔相抵持;
位于所述雾化腔内部的所述电热丝螺旋环绕成平面结构,且所述电热丝铺设在所述导油件朝向所述雾化腔的侧面上,以使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导油件贴合设置,所述电热丝雾化所生成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雾化腔导通至所述出气道。
可选的,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则所述油杯与所述第二端盖相对应的侧面沿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相对应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插设在所述限位凹槽内部以实现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的横截面积,以使所述第二端盖朝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盖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三抵持部,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端面抵持在所述第三抵持部上,以使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端盖上。
可选的,贯穿所述雾化套设置有第二导油孔,且所述第一导油孔与所述第二导油孔位置对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之间至少部分面积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至少三分之二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内。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及优点:
(1)由于油杯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及烟雾通道,所述烟雾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外侧,从而避免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的烟油和空气吸附烟雾通道内的热量而导致第一容纳腔内部的烟油被挤出,以致用户吸食到烟油的问题,其极大地减少用户吸食到烟油的概率,由于所述加油口位于所述油杯与所述第一端盖之间,以使加油口位于所述雾化组件内部,因而较好地避免漏油及吸食到烟油;
(2)由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及第一容纳腔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内,因而避免雾化组件工作时直接将热量传导至用户手上,避免烫手,以及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尽可能降低因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的烟油和空气吸附外部环境热量而导致第一容纳腔内部的烟油被挤出的概率;
(3)由于所述烟雾通道内可拆卸插设有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沿所述烟雾通道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雾化盖及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雾化套位置相对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套插接相连,所述电热丝组件位于所述雾化套内,所述导油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导油孔导出的烟油。因而,此种结构较好地避免了烟油泄露,且导油件上的烟油量较为稳定,从而烟雾量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烟在组合状态下的一种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烟在分解状态下的一种实施例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局部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局部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丝组件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丝组件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电子烟在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为电子烟在分解状态下的立体图。以电子烟设置有按键面板的侧面为正面,从正面观察的情况下,以左右方向A为电子烟的横向,以上下方向B为其纵向,另外,以前后方向为记为C。
如图2、图3所示,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300及电池组件200。雾化组件300为沿纵向B上延伸的长条状,且纵向B上的顶端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C倾斜的倾斜面,在倾斜面的一侧形成有吸嘴301,吸嘴301上套设有吸嘴盖301a。
以下结合图4至图所示对所述雾化组件3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雾化组件300包括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组件400、用于雾化所述储油组件400内烟油的雾化芯组件500及用于与所述电池组件200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组件600。
以下继续结合图7所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油组件4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储油组件400包括油杯401及盖设在所述油杯401一端上的第一端盖402。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油杯401和所述第一端盖402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即用户可根据需要将所述第一端盖402从所述油杯401上拆卸下来,或者可将所述第一端盖402连接至所述油杯401上。
本实施例对所述油杯401以及所述第一端盖4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所述油杯401与所述第一端盖402之间可通过螺纹方式进行连接,或通过卡合结构进行连接,或所述第一端盖402由金属材质制成,所述油杯401靠近所述第一端盖402可设置磁铁,以使所述第一端盖402能够与所述第一端盖402磁性连接。
所述油杯401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403及烟雾通道404,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用于存储烟油。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所述烟雾通道40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的外侧,从而避免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部的烟油和空气吸附烟雾通道404内的热量而导致第一容纳腔403内部的烟油被挤出,以致用户吸食到烟油的问题,其极大地减少用户吸食到烟油的概率。
为顺利的流通烟雾,则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烟雾通道404延伸到所述油杯401位置相对的两端面,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延伸到所述油杯401的与所述第一端盖402相连一端的端面,所述油杯401的与所述第一端盖402相连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加油口412。
所述第一容纳腔403与所述烟雾通道404之间设置有隔油壁405,所述隔油壁405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及所述烟雾通道404相连通的第一导油孔406。
通过所述第一导油孔406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能够流通至雾化芯组件上,以使所述雾化芯组件能够将烟油雾化以形成烟雾。
具体的,贯穿所述雾化套501设置有第二导油孔906,且所述第一导油孔406与所述第二导油孔906位置对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导油孔406和所述第二导油孔906之间至少部分面积重合,以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导油孔406和所述第二导油孔906之间重合的位置导通至用于雾化烟油以形成烟雾的电热丝组件504上。
以下对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具体结构和位置进行说明:
所述烟雾通道404内可拆卸插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所述雾化芯组件500,所述雾化芯组件500沿所述烟雾通道404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雾化组件300设置有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电池组件200内,以使所述雾化芯组件500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00内,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的至少三分之二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0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403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00内。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当需要更换为维护所述雾化芯组件500时,即可将所述第一端盖402从所述油杯401上拆卸下来,则位于所述烟雾通道404的所述雾化芯组件500即可露出以被用户拆卸。
当需要安装所述雾化芯组件500时,即可将所述雾化芯组件500插设在所述烟雾通道404内,随后即可将所述第一端盖402盖设在所述油杯401。
由于所述雾化芯组件500位于所述电池组件200内,因而避免雾化组件300工作时直接将热量传导至用户手上,避免烫手,以及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时,尽可能降低因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部的烟油和空气吸附外部环境热量而导致第一容纳腔403内部的烟油被挤出的概率。
以下结合图8所示对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8为雾化芯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爆炸连接结构示意图。
所述雾化芯组件500包括雾化套501、雾化盖502、第二电极组件503及电热丝组件504。
所述雾化盖502及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分别位于所述雾化套501位置相对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套501插接相连。
具体的,所述雾化盖502设置在所述雾化套501靠近所述吸嘴301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设置在所述雾化套501远离所述吸嘴301的一端。
所述电热丝组件504位于所述雾化套501内,所述电热丝组件504包括导油件505及贴合在所述导油件505上的电热丝506。
所述导油件505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导油孔406导出的烟油,所述电热丝506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盖502与所述油杯401可拆卸连接,以使在取出雾化盖502后能够将所述雾化芯组件500从所述油杯401内部取出。
本实施例所示的电池组件200、所述第一电极组件600、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以及所述电热丝506依次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池组件200能够为所述电热丝506供电,以使所述电热丝506能够将所述导油件505上的烟油雾化以形成烟雾。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极组件600固定在所述雾化盖502上,所述第一电极组件6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抵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60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件200抵接,以使所述电热丝506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组件600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获取电池组件200的电能。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端盖402面向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601。
所述密封塞601与所述加油口412可拆卸连接,以使在所述密封塞601脱离所述加油口412后能够向所述第一容纳腔403添加烟油。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对实施例所示的雾化组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所述烟雾通道404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继续参见图9所示,其中,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图9所示为气流在所述雾化组件内部的流向示意图。
所述烟雾通道404内部设置第一延伸臂407,所述第一延伸臂407用于将所述烟雾通道404隔离成并列设置的进气腔408和出气腔409。
贯穿所述油杯401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410,且所述进气口410位于所述油杯401的与所述第一端盖402位置相对的一端,所述进气口410和所述进气腔408远离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腔口411导通设置。
具体的,所述油杯401的背离所述第一端盖40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气腔409相连通的所述吸嘴301。
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组件500插设在所述油杯401远离所述吸嘴301的位置,而所述进气口410设置在所述油杯401靠近所述吸嘴301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进气口410和所述雾化芯组件500之间的距离较远,使得电子烟的正常使用过程以及正常存放的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不会流通至所述进气口410,进而避免了烟油的泄漏。
具体的,所述雾化盖502包括雾化盖本体5021,所述雾化盖本体5021铺设在所述雾化套501和所述烟雾通道404之间。
更具体的,结合图8和图9所示,所述雾化盖本体5021背离所述雾化套501的端部沿朝向所述进气腔408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进气道5022,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插设在所述进气腔408内部,且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与所述进气腔408导通设置。
所述雾化盖本体5021朝向所述雾化套501的端部沿远离所述出气腔409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出气道5023,所述出气道5023插设在所述雾化套501内部,且所述出气道5023与所述出气腔409导通设置。
所述雾化盖本体5021设置有第一抵持部5024,所述第一抵持部5024沿远离所述出气道5023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抵持部50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气道5023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使当所述出气道5023插设在所述雾化套501内部时,所述第一抵持部5024与所述雾化套501相抵持。
当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插设在所述进气腔408内部时,所述第一延伸臂407抵持在所述雾化盖本体5021背离所述雾化套501的侧面上。
所述雾化盖本体5021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和所述出气道5023之间设置有第二延伸臂5025。
所述第二延伸臂5025沿朝向所述雾化套501的方向延伸设置并插设在所述雾化套501内部。
所述第二延伸臂5025将所述雾化套501内部隔离成并列设置的第二进气道507和雾化腔508,所述第二进气道507与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导通设置,所述雾化腔508与所述出气道5023导通设置,所述雾化腔508内部设置有所述电热丝组件504。
所述第一延伸臂407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为第三进气道901,且所述第二进气道507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和所述雾化腔508导通设置。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如图9箭头所示的方向,位于所述电子烟外部的气流依次经由所述进气口410、所述进气腔408、所述第一进气道5022、第二进气道507、第三进气道901导通至所述雾化腔508内,则气流能够带动位于所述雾化腔508内的被雾化的烟雾依次经由所述出气道5023、所述出气腔409以及所述吸嘴301以被用户吸食。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雾化组件能够随时添加烟油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延伸到所述油杯401的与所述第一端盖402相连一端的端面,并在该端面处形成有所述加油口4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油口412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的横截面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油口412的面积可以设置为等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的横截面积,其结构再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加油口412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导通设置,则用户在添加烟油的过程中,可经由所述加油口412往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添加烟油,从而延长了雾化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为避免烟油泄漏,则如图5和图6所述第一端盖402沿朝向所述加油口412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三延伸臂413,且当所述第三延伸臂413插设在所述加油口412内部时,所述第三延伸臂413用于密封所述加油口412。
具体的,所述密封塞601设置于所述加油口412和所述第三延伸臂413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塞601使得所述加油口412和所述第三延伸臂413之间过盈配合,可见,通过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密封塞601能够有效的避免烟油泄漏,避免了烟油的浪费。可理解的是,所述密封塞601可以设置成柱体等形状并完全密封所述加油口412,而无需设置所述第三延伸臂413;或者所述第三延伸臂413设置成抵持在柱状的所述密封塞601的端面的形式,其结构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所述密封塞601能够密封加油口412即可。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电连接关系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极组件600包括第一电极602和第一绝缘环603。
贯穿所述第一端盖402设置有导电通孔604,且所述导电通孔604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602插设在所述导电通孔604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环603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602和所述导电通孔604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环603用于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电极602和由导电材质制成的所述第一端盖402。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电极组件503包括第二电极509和第二绝缘环510。
所述第二电极509与所述第一电极602抵持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电极602与所述第二电极509电连接。
所述第二绝缘环510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509和所述雾化套501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环510用于电性隔离所述第二电极509和由导电材质制成的所述雾化套501。
所述电热丝506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套501电连接设置,所述雾化套501与所述第一端盖402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盖402与所述电池组件200电连接,所述电热丝50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509电连接设置。
可见,所述电热丝506的一端依次经由所述雾化套501以及所述第一端盖402与所述电池组件200电连接,所述电热丝506的另一端依次经由第二电极509与第一电极602与所述电池组件200电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电池组件200能够为所述电热丝506供电以使所述电热丝506雾化烟油以形成烟雾。
如图3所示,所述吸嘴盖301a靠近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端部设置有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延伸的阻挡台阶301b,所述阻挡台阶301b抵持在所述电池组件200的端面上。
由于所述阻挡台阶301b的设置,能够准确地实现雾化组件500相对于电池组件200的定位。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储油组件400还包括第二端盖414,且所述第二端盖414位于所述第一端盖402和所述油杯401之间。
所述第二端盖414与所述油杯401之间可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二端盖414与所述油杯401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
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二端盖414与所述油杯401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进行示例性说明。
所述油杯401与所述第二端盖414相对应的侧面沿朝向所述第二端盖41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限位凸起903,所述第二端盖414与所述油杯401相对应的侧面设置有限位凹槽904,所述限位凸起903能够插设在所述限位凹槽904内部以实现所述第二端盖414与所述油杯40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414内设置有隔油壁405,所述隔油壁将所述第二端盖414内部隔离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415和第二腔体416。
所述第一腔体415远离所述油杯40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抵持部417。
所述雾化套501沿所述雾化组件300的横向向所述雾化组件300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抵持臂302,所述第二抵持部417和所述第一抵持臂30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03,所述第一密封圈303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发生泄漏。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第一密封圈303能够有效的提升第一容纳腔403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出现泄漏的情况。
所述第二腔体416远离所述油杯401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加油口412,所述第二腔体416朝向所述油杯401的端部设置有容纳凹腔418。
所述容纳凹腔418内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419,且所述第二密封圈419位于所述油杯401和所述第二端盖414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419用于避免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泄漏至所述烟雾通道404内。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端盖414朝向所述第一端盖402的端面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盖414远离所述第一端盖402的端面的横截面积,以使所述第二端盖414朝向所述第一端盖402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端盖414远离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三抵持部905。
所述第一端盖402朝向所述第二端盖414的端面抵持在所述第三抵持部905上,以使所述第一端盖40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端盖414上。
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电热丝组件50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所述电热丝组件504能够将烟油雾化以生成烟雾即可。
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所述电热丝组件504的一种结构可参见图6和图8所示:
所述导油件505呈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导油件505位于所述雾化腔508内部,所述导油件505的中空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进气道901和所述出气道5023导通设置,所述电热丝506螺旋环绕成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电热丝506的外周面与所述导油件505的中空部贴合设置。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能够提升所述电热丝506与所述导油件505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避免所述电热丝506因局部温度过高而烧坏所述导油件505的情况的出现,避免用户吸食到因烧坏所述导油件505所生成的对身体有害的气体,而且能够保证所述电热丝506所雾化烟雾浓度的均匀,避免用户吸食到浓度不均匀的烟雾。
所述电热丝506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轴向平行或所述电热丝506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轴向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
本实施例以电热丝506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500的轴向平行为例进行说明,且所述电热丝506雾化所生成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电热丝506的内周面导通至所述出气道5023。
采用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能够使得所述电热丝506所雾化的烟雾无需经由其他器件即可直接传输到所述出气道5023内,从而避免了因其他器件的阻挡作用而使得烟雾液化以形成烟油,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用户吸食到烟油的可能。
又如,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所述电热丝组件504的另一种结构可参见图10所示,其中,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导油件505由棉质材料制成并呈板状,所述雾化套501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并向所述雾化组件的内侧延伸的第二抵持臂902,所述第二抵持臂902用于抵持固定所述导油件505,以使通过所述第二抵持臂902固定的所述导油件505与所述第一导油孔406相抵持,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403内的烟油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导油孔406传到至所述导油件505上以被所述电热丝506雾化烟油以形成烟雾。
位于所述雾化腔508内部的所述电热丝506螺旋环绕成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电热丝506与所述导油件505相对的侧面与所述导油件505抵持设置,所述电热丝506的轴向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电热丝506雾化所生成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雾化腔508导通至所述出气道5023。
又如,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所述电热丝组件504的另一种结构可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其中,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热丝组件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所述导油件505由棉质材料制成并呈板状,所述雾化套501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并向所述雾化组件的内侧延伸的第二抵持臂902,所述第二抵持臂902用于抵持固定所述导油件505,以使通过所述第二抵持臂902固定的所述导油件505与所述第一导油孔406相抵持。
位于所述雾化腔508内部的所述电热丝506螺旋环绕成平面结构,且所述电热丝506铺设在所述导油件505朝向所述雾化腔508的侧面上,以使所述电热丝506与所述导油件505贴合设置,所述电热丝506雾化所生成的烟雾能够经由所述雾化腔508导通至所述出气道5023。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组件、用于雾化所述储油组件内烟油的雾化芯组件及用于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组件;
所述储油组件包括油杯及盖设在所述油杯一端上的第一端盖,所述油杯内并列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及烟雾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用于存储烟油,所述烟雾通道延伸到所述油杯位置相对的两端面,所述第一容纳腔延伸到所述油杯的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烟雾通道之间设置有隔油壁,所述隔油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及所述烟雾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导油孔;
所述烟雾通道内可拆卸插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沿所述烟雾通道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有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电池组件内,以使所述雾化芯组件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内,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套、雾化盖、第二电极组件及电热丝组件,所述雾化盖及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雾化套位置相对的两端并与所述雾化套插接相连,所述电热丝组件位于所述雾化套内,所述电热丝组件包括导油件及贴合在所述导油件上的电热丝,所述导油件用于吸附所述第一导油孔导出的烟油,所述电热丝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电连接;
所述油杯的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加油口,所述第一端盖面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加油口可拆卸连接,以使在所述密封塞脱离所述加油口后能够向所述第一容纳腔添加烟油;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固定在所述雾化盖上,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抵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组件抵接,以使所述电热丝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获取电池组件的电能;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油杯可拆卸连接,以使在取出第一端盖后能够将所述雾化芯组件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通道内部设置有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用于将所述烟雾通道隔离成并列设置的进气腔和出气腔,贯穿所述油杯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油杯的与所述第一端盖位置相对的一端,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腔远离所述雾化芯组件的腔口导通设置;
所述油杯的背离所述第一端盖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出气腔相连通的吸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包括雾化盖本体,所述雾化盖本体铺设在所述雾化套和所述烟雾通道之间;
所述雾化盖本体背离所述雾化套的端部沿朝向所述进气腔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插设在所述进气腔内部,且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进气腔导通设置;
所述雾化盖本体朝向所述雾化套的端部沿远离所述出气腔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出气道,所述出气道插设在所述雾化套内部,且所述出气道与所述出气腔导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本体设置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沿远离所述出气道的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抵持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气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以使当所述出气道插设在所述雾化套内部时,所述第一抵持部与所述雾化套相抵持;且当所述第一进气道插设在所述进气腔内部时,所述第一延伸臂抵持在所述雾化盖本体背离所述雾化套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进气道和所述出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延伸臂,且所述第二延伸臂沿朝向所述雾化套的方向延伸设置并插设在所述雾化套内部;
所述第二延伸臂将所述雾化套内部隔离成并列设置的第二进气道和雾化腔,所述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导通设置,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道导通设置,所述雾化腔内部设置有所述电热丝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沿朝向所述加油口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三延伸臂,且当所述第三延伸臂插设在所述加油口内部时,所述第三延伸臂用于密封所述加油口,所述密封塞设置于所述加油口和所述第三延伸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一绝缘环,贯穿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导电通孔,且所述导电通孔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插设在所述导电通孔内部,所述第一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导电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绝缘环用于电性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和由导电材质制成的所述第一端盖;
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环,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抵持设置,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雾化套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环用于电性隔离所述第二电极和由导电材质制成的所述雾化套;
所述电热丝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套电连接设置,所述雾化套与所述第一端盖电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上套设有吸嘴盖,所述吸嘴盖靠近所述雾化芯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延伸的阻挡台阶,所述阻挡台阶抵持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组件还包括第二端盖,且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油杯之间,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油杯之间可拆卸连接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内设置有所述隔油壁,所述隔油壁将所述第二端盖内部隔离成并列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远离所述油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抵持部,所述雾化套沿所述雾化组件的横向向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抵持臂,所述第二抵持部和所述第一抵持臂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烟油发生泄漏。
CN201690001194.XU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电子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689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7960 WO2018000352A1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8981U true CN209768981U (zh) 2019-12-13

Family

ID=60785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9000119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68981U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8981U (zh)
WO (1) WO20180003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0338A (zh) * 2018-12-18 2019-03-19 深圳市金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使用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92790U (zh) * 2013-10-11 2014-03-26 刘秋明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5722411B (zh) * 2013-11-13 2019-05-17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器、电子烟及其供油控制方法
CN203538386U (zh) * 2013-11-13 2014-04-16 刘秋明 雾化器和电子烟
WO2015096106A1 (zh) * 2013-12-26 2015-07-02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雾化器、电子烟及雾化器的组装方法
CN203692552U (zh) * 2014-02-12 2014-07-09 刘秋明 电子烟
WO2016082178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204519361U (zh) * 2015-01-06 2015-08-05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00352A1 (zh) 2018-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2304B (zh) 雾化组件和具有该雾化组件的电子烟
CN107072300B (zh) 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US20190142069A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WO2017177897A1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7072302B (zh) 雾化组件及具有该雾化组件的电子烟
WO2016172954A1 (zh) 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106793830A (zh) 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CN106470562A (zh) 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CN107019241B (zh) 连体烟及其雾化装置
WO2018000367A1 (zh) 电子烟
CN214127021U (zh) 电子烟烟弹及电子烟
WO2018039876A1 (zh) 一种烟油瓶以及电子烟雾化器
WO2017219285A1 (zh) 电子烟
CN209768985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3215334U (zh) 电子烟
CN114027560A (zh) 一种泄压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176260A (zh) 一种封油件和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768981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9768984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3925218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882180U (zh) 一种雾化器
CN220044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768982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0432556A (zh) 主机及其转接头和电子烟
US11723407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