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64239U - 汽车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64239U
CN209764239U CN201920510515.4U CN201920510515U CN209764239U CN 209764239 U CN209764239 U CN 209764239U CN 201920510515 U CN201920510515 U CN 201920510515U CN 209764239 U CN209764239 U CN 209764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earing structure
steel frame
weighing
truck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05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飞
吴连松
邓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05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64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64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64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衡系统,包括:安装基础,安装基础上开设有安装坑道;承载结构体,承载结构体设置在安装坑道处,承载结构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车辆行驶通过的称重承载面;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承载结构体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的第二端与安装坑道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衡在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过程中,存在称重信号噪声大,动态称重精度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态称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衡多使用四个称重传感器支撑起承载台(即简支结构),其通过承载台将车辆的全部重量传递给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通过感受承载台竖直向下的压力而产生电信号,之后通过分析处理称重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得到车辆重量。
然而,当车辆高速(≥30km/h)通过上述结构形式的汽车衡时,会造成承载台剧烈振动。一方面,承载台剧烈振动对称重传感器的冲击力加大,会大幅缩短称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承载台的剧烈振动会造成称重信号噪声变大,影响汽车衡的称重精度。因此现有的汽车衡在高速称重时存在使用寿命低以及称重精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衡在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动态称重过程中,存在寿命低,称重信号噪声大,动态称重精度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衡系统,包括:安装基础,安装基础上开设有安装坑道;承载结构体,承载结构体设置在安装坑道处,承载结构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车辆行驶通过的称重承载面;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承载结构体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的第二端与安装坑道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承载结构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架结构,安装基础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钢架结构,称重传感器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结构焊接,称重传感器的第二端与第二钢架结构焊接。
进一步地,称重传感器包括形变本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地与形变本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固定部通过螺栓可拆卸地与形变本体的第二端连接,称重传感器通过第一固定部与第一钢架结构焊接,称重传感器通过第二固定部与第二钢架结构焊接。
进一步地,承载结构体还包括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包覆第一钢架结构,安装基础还包括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包覆第二钢架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和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为混凝土、灌浆料、环氧树脂或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称重传感器为悬臂梁传感器或剪切梁传感器。
进一步地,称重传感器为多个,多个称重传感器绕承载结构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汽车衡系统还包括介质层,承载结构体的底壁面和/或周向侧壁面贴设有介质层。
进一步地,介质层由硅胶、橡胶、泡沫、珍珠泡棉或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进一步地,承载结构体与安装坑道的底面之间存在缓冲间隙。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衡系统,包括安装基础、承载结构体和称重传感器,安装基础上开设有安装坑道,承载结构体设置在安装坑道处,承载结构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车辆行驶通过的称重承载面,称重传感器的第一端与承载结构体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的第二端与安装坑道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这样,车辆在碾压称重承载面的过程中,承载结构体将车辆对其的压力分担到各称重传感器上,而称重传感器又始终与承载结构体接触不会分离,从而保证了信号质量和称重精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称重传感器和承载结构体以及安装基础固定连接,安装难度低,避免大量使用钢材,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汽车衡系统的主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汽车衡系统的俯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汽车衡系统的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基础;11、安装坑道;111、缓冲间隙;12、第二钢架结构;13、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20、承载结构体;21、称重承载面;22、第一钢架结构;23、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30、称重传感器;31、形变本体;32、第一固定部;33、第二固定部;40、介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衡在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进行动态称重过程中,存在使用寿命低,称重信号噪声大,动态称重精度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衡系统。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衡系统包括安装基础10、承载结构体20和称重传感器30,安装基础10上开设有安装坑道11,承载结构体20设置在安装坑道11处,承载结构体20的上表面形成用于车辆行驶通过的称重承载面21,称重传感器30的第一端与承载结构体20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30的第二端与安装坑道1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衡系统,包括安装基础10、承载结构体20和称重传感器30,安装基础10上开设有安装坑道11,承载结构体20设置在安装坑道11处,承载结构体20的上表面形成用于车辆行驶通过的称重承载面21,称重传感器30的第一端与承载结构体20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称重传感器30的第二端与安装坑道1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这样,车辆在碾压称重承载面21的过程中,承载结构体20将车辆对其的压力分担到各称重传感器30上,而称重传感器30又始终与承载结构体20接触不会分离,从而保证了信号质量和称重精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称重传感器30和承载结构体20以及安装基础10固定连接,安装难度低,避免大量使用钢材,降低了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称重传感器30与承载结构体20以及安装基础10的连接稳定性,承载结构体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架结构22,安装基础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钢架结构12,称重传感器30的第一端与第一钢架结构22焊接,称重传感器30的第二端与第二钢架结构12焊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承载结构体20还包括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包覆第一钢架结构22,安装基础10还包括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包覆第二钢架结构12。
可选地,安装基础10的与承载结构体20相对的内周表面上设置有钢板。安装基础10上的钢板用于阻止在浇筑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的过程中,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流入安装基础10与承载结构体20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承载结构体20的外周表面和底面设置有钢板,承载结构体20上的钢板用于对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塑型。
如图3所示,具体而言,称重传感器30包括形变本体3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其中,第一固定部3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与形变本体3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固定部33通过螺栓可拆卸地与形变本体31的第二端连接,称重传感器30通过第一固定部32与第一钢架结构22焊接,称重传感器30通过第二固定部33与第二钢架结构12焊接。
可选地,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和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为混凝土、灌浆料、环氧树脂或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称重传感器30为悬臂梁传感器或剪切梁传感器。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得称重传感器30能够起到对承载结构体20的悬挂支撑作用,称重传感器30为多个,多个称重传感器30绕承载结构体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衡系统还包括介质层40,承载结构体20的底壁面和/或周向侧壁面贴设有介质层40。介质层40不仅起到了保护承载结构体20的作用,避免承载结构体20收到雨水风沙的侵蚀,而且还能够防止承载结构体20与外部构件发生摩擦碰撞,确保了汽车衡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介质层40由硅胶、橡胶、泡沫、珍珠泡棉或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承载结构体20在受到车辆碾压时,能够有足够的避让空间上下运动,承载结构体20与安装坑道11的底面之间存在缓冲间隙111。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称重传感器30通过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分别焊接在第一钢架结构22上和第二钢架结构12上。在预备安装的安装基础10上设置安装坑道11,将上述焊接好的框架结构置于安装坑道11中,通过向第一钢架结构22中填充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结构体20;通过向第二钢架结构12填充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装基础10(即支撑基体);最后通过打磨承载结构体20的表面使其与路面平齐。
车辆在通过汽车衡系统时,承载结构体20受到车辆轮胎的压力,称重传感器30受力发生应变并产生称重信号。车辆通过汽车衡系统后,处理所有称重传感器30的信号得到车辆的重量。由于称重承载面21与路面平齐,承载结构体20振动幅度小,有利于获取稳定的称重信号;另外,称重传感器30分别与承载结构体20和安装基础10(支撑基体)固定连接,对承载结构体20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也有利于称重信号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衡系统,承载结构体20和安装基础10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量减少钢材是使用,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消耗能源;另外,通过称重传感器30连接承载结构体20和安装基础10,减弱车辆经过汽车衡系统的过程中承载结构体20的振动,提高了称重信号质量,有利于称重精度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础(10),所述安装基础(10)上开设有安装坑道(11);
承载结构体(20),所述承载结构体(20)设置在所述安装坑道(11)处,所述承载结构体(20)的上表面形成用于车辆行驶通过的称重承载面(21);
称重传感器(30),所述称重传感器(30)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结构体(20)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30)的第二端与所述安装坑道(1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体(2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钢架结构(22),所述安装基础(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钢架结构(12),所述称重传感器(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钢架结构(22)焊接,所述称重传感器(3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钢架结构(12)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30)包括形变本体(31)、第一固定部(32)和第二固定部(3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3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与所述形变本体(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33)通过螺栓可拆卸地与所述形变本体(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30)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32)与所述第一钢架结构(22)焊接,所述称重传感器(30)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33)与所述第二钢架结构(12)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体(20)还包括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所述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包覆所述第一钢架结构(22),所述安装基础(10)还包括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所述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包覆所述第二钢架结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固化填充部(23)和所述第二物料固化填充部(13)为混凝土、灌浆料、环氧树脂或沥青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30)为悬臂梁传感器或剪切梁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30)为多个,所述多个称重传感器(30)绕所述承载结构体(20)的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衡系统还包括介质层(40),所述承载结构体(20)的底壁面和/或周向侧壁面贴设有所述介质层(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40)由硅胶、橡胶、泡沫、珍珠泡棉或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体(20)与所述安装坑道(11)的底面之间存在缓冲间隙(111)。
CN201920510515.4U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衡系统 Active CN209764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0515.4U CN209764239U (zh)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0515.4U CN209764239U (zh)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64239U true CN209764239U (zh) 2019-12-10

Family

ID=6875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0515.4U Active CN209764239U (zh) 2019-04-15 2019-04-15 汽车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64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4549A (zh) 车辆动态测重阵列压电传感器
CN209764239U (zh) 汽车衡系统
CN209764233U (zh)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104713624A (zh) 专用于车辆动态称重的石英称重传感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9764242U (zh)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209764236U (zh) 动态汽车衡及具有其的汽车衡系统
CN209764241U (zh) 动态汽车衡
CN110672190A (zh) 车辆的称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1829635B (zh) 动态汽车衡及其运输和安装方法以及运输安装秤组
CN111829630B (zh) 动态汽车衡的制备方法和动态汽车衡的道路安装方法
CN209764237U (zh)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105625463A (zh) 半移动破碎站的基础结构及基础施工方法
CN111829628B (zh)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209764230U (zh) 动态汽车衡及具有其的汽车衡系统
CN209764232U (zh)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111829625B (zh) 组合式汽车衡及具有其的汽车衡系统
CN211772604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路面平整设备
CN201397187Y (zh) 公路车辆一体式轴重秤
CN212621060U (zh) 一种智慧工地地磅称重支座结构
CN21222367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限高缓冲装置
JP2001074540A (ja) 車両用重量計測装置
CN21048704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载重监测的侦测装置
CN207215274U (zh) 一种地磅用保护装置
CN209764231U (zh)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219947884U (zh) 一种发动机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