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93833U - 一种两轮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轮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93833U
CN208993833U CN201821774476.0U CN201821774476U CN208993833U CN 208993833 U CN208993833 U CN 208993833U CN 201821774476 U CN201821774476 U CN 201821774476U CN 208993833 U CN208993833 U CN 2089938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rossbeam
universal joint
support rod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44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中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7744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938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938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938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轮车车架,包括前叉、大梁、支撑杆、小梁和车把,两根前梁的前下端设在前轮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前轮的轮轴连接,两根前梁的后上端相交;两根大梁的后端设在后轮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后轮的轮轴连接,两根大梁的前端相交;两根支撑杆的后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大梁铰接,两根支撑杆的前上端相交,且两根支撑杆的前上端与两根前梁的后上端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两根小梁的前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梁铰接,两根小梁的后下端相交,且两根小梁的后下端与两根大梁的前端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车把固定在两根前梁的上部。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调整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轴距来适应路面,减少路面对车辆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两轮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轮车车架。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两轮车有自行车和摩托车两种,目前的两轮车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由单轴连接,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轴距相对固定,当车辆行驶在凹凸路面时,车辆的前轮和后轮无法随路况实时调节,车辆对路面的适应性和抗冲击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轮车车架,以使其能够自动调整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轴距来适应路面,减少路面对车辆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轮车车架,包括:前叉,所述前叉包括两根前梁,两根所述前梁的前下端设在前轮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前轮的轮轴连接,两根前梁的后上端相交;大梁,所述大梁设置有两根,两根大梁的后端设在后轮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后轮的轮轴连接,两根大梁的前端相交;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后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大梁铰接,两根支撑杆的前上端相交,且两根支撑杆的前上端与两根所述前梁的后上端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小梁,所述小梁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小梁的前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梁铰接,两根小梁的后下端相交,且两根小梁的后下端与两根所述大梁的前端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车把,所述车把固定在两根所述前梁的上部。
采用上述结构,扳动车把时,两个万向节转动,前叉和小梁以两个万向节的连接线为轴线转动,进而实现前轮的转向,前叉、支撑杆、大梁和小梁构成四连杆机构,车身上的重量承担在大梁和支撑杆上,作用在大梁上的力会使该四连杆机构在前后方向上缩短,作用在支撑杆上的力会使该四连杆机构在前后方向拉长,四连杆机构会在中间的一个状态保持平衡,当处于平衡状态的车架的前轮遇到障碍时,障碍向后顶前轮,使得四连杆机构前后方向上缩短,进而缩短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轴距,当处于平衡状态的车架的前轮越过障碍下坡时,障碍向前顶前轮,使得四连杆机构前后方向上拉长,进而拉长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轴距,因此,该车架可以根据路面的情况自动调整前轮与后轮之间的轴距,减少了路面对车辆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车座,所述车座压在所述大梁和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座包括水平支架和竖向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水平支架的后端与所述竖向支架的上端铰接,所述竖向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大梁铰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车座力传递给支撑杆和大梁,并且,该车座的结构不会束缚支撑杆和大梁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前梁的后上端通过螺栓与一万向节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前上端通过螺栓与一万向节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小梁的后下端通过螺栓与另一万向节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大梁的前端通过螺栓与另一万向节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上述结构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后下端和小梁前上端分别铰接有抱箍,各所述抱箍分别与对应的前梁和大梁固定。上述结构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通过U型箍或者螺丝固定在两根前梁上。上述结构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器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器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省去车座)。
附图中,1表示前梁;2表示大梁;3表示支撑杆;4表示小梁;5表示车把;6表示车座;61表示水平支架;62表示竖向支架;7表示前轮;8表示后轮;9表示万向节;10表示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两轮车车架,包括前叉、大梁2、支撑杆3、小梁4、车把5和车座6,本实施例的两轮车可以为摩托车、电瓶车,也可以为自行车,本实施例不具体对其进行限定。
前叉包括两根前梁1,两根前梁1的前下端设在前轮7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前轮7的轮轴连接,两根前梁1的后上端相交。大梁2设置有两根,两根大梁2的后端设在后轮8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后轮8的轮轴连接,两根大梁2的前端相交。支撑杆3设置有两根,两根支撑杆3的后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大梁2铰接,两根支撑杆3的前上端相交,且两根支撑杆3的前上端与两根前梁1的后上端之间通过万向节9连接。小梁4设置有两根,两根小梁4的前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梁1铰接,两根小梁4的后下端相交,且两根小梁4的后下端与两根大梁2的前端之间通过万向节9连接。车把5固定在两根前梁1的上部。
具体地,为了方便组装,本实施例的万向节9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前梁1的后上端通过螺栓与一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支撑杆3的前上端通过螺栓与一万向节9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小梁4的后下端通过螺栓与另一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大梁2的前端通过螺栓与另一万向节9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并且,支撑杆3的后下端和小梁4前上端分别铰接有抱箍10,各抱箍10分别与对应的前梁1和大梁2固定。此外,车把5通过U型箍或者螺丝固定在两根前梁1上。
车座6压在大梁2和支撑杆3上,车座6包括水平支架61和竖向支架62,水平支架61的前端与支撑杆3铰接,水平支架61的后端与竖向支架62的上端铰接,竖向支架62的下端与大梁2铰接,上述结构能够使车座6力传递给支撑杆3和大梁2,并且,该车座6的结构不会束缚支撑杆3和大梁2的相对转动。
扳动车把5时,两个万向节9转动,前叉和小梁4以两个万向节9的连接线为轴线转动,进而实现前轮7的转向,前叉、支撑杆3、大梁2和小梁4构成四连杆机构,车身上的重量承担在大梁2和支撑杆3上,作用在大梁2上的力会使该四连杆机构在前后方向上缩短,作用在支撑杆3上的力会使该四连杆机构在前后方向拉长,四连杆机构会在中间的一个状态保持平衡,当处于平衡状态的车架的前轮7遇到障碍时,障碍向后顶前轮7,使得四连杆机构前后方向上缩短(缩短的极限是前叉和小梁4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而缩短前轮7与后轮8之间的轴距,当处于平衡状态的车架的前轮7越过障碍下坡时,障碍向前顶前轮7,使得四连杆机构前后方向上拉长(拉长的极限是大梁2和小梁4处于同一直线上),进而拉长前轮7与后轮8之间的轴距,因此,该车架可以根据路面的情况自动调整前轮7与后轮8之间的轴距,减少了路面对车辆的冲击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两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叉,所述前叉包括两根前梁,两根所述前梁的前下端设在前轮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前轮的轮轴连接,两根前梁的后上端相交;
大梁,所述大梁设置有两根,两根大梁的后端设在后轮的两侧并分别与该后轮的轮轴连接,两根大梁的前端相交;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杆的后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大梁铰接,两根支撑杆的前上端相交,且两根支撑杆的前上端与两根所述前梁的后上端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小梁,所述小梁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小梁的前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前梁铰接,两根小梁的后下端相交,且两根小梁的后下端与两根所述大梁的前端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车把,所述车把固定在两根所述前梁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座,所述车座压在所述大梁和支撑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包括水平支架和竖向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前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所述水平支架的后端与所述竖向支架的上端铰接,所述竖向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大梁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前梁的后上端通过螺栓与一万向节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前上端通过螺栓与一万向节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小梁的后下端通过螺栓与另一万向节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大梁的前端通过螺栓与另一万向节的第二连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后下端和小梁前上端分别铰接有抱箍,各所述抱箍分别与对应的前梁和大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通过U型箍或者螺丝固定在两根前梁上。
CN201821774476.0U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两轮车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938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476.0U CN208993833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两轮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4476.0U CN208993833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两轮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93833U true CN208993833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80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447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93833U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两轮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938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30553A (en) Front fork assembly for two wheel vehicles
EP1155950A3 (en) Three-wheeled vehicle with two front steering wheels
CN202295150U (zh) 一种前侧为两轮的踏板式三轮摩托车
CN208993833U (zh) 一种两轮车车架
CN2827843Y (zh) 一种新型两轮前置三轮车
CN102259684B (zh) 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CN103832521B (zh)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CN204674743U (zh) 一种桥衍车架
CN103612675B (zh) 牵引车
US4650203A (en) Steering apparatus for a saddle riding type motorcar having four wheels
CN214875312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转向机构
CN201176224Y (zh) 上下折叠自行车
CN2305309Y (zh) 双导杆双柱转向前独立悬架装置
CN203766979U (zh) 双加强管抑振复合车架
CN211076183U (zh) 一种倒三轮悬挂结构
CN214057799U (zh) 一种倒三轮车辆的双后轮结构
CN218751188U (zh) 适用于三轮车和四轮车的通用车架
CN209700854U (zh) 一种方向把前置带连杆的转向机构
CN210310727U (zh) 一种电动车的方向同步器
CN214565940U (zh) 一种自行车双后轮转向机构
CN21418996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前轮弓形悬挂装置
CN2243431Y (zh) 简单坚固的自行车车把和前叉部件
CN2408023Y (zh) 螺旋斜拉式合并三轮车
CN2232003Y (zh) 折叠式自行车拖车
CN2644278Y (zh) 双人脚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