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3393U -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3393U
CN208593393U CN201821180099.8U CN201821180099U CN208593393U CN 208593393 U CN208593393 U CN 208593393U CN 201821180099 U CN201821180099 U CN 201821180099U CN 208593393 U CN208593393 U CN 208593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rance
rod
brake cable
jump
lifting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00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超
曲宝章
卢碧红
李照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1800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3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3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3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提钩杆为U型杆,中部通过安装座固定于端墙上,并且使所述提钩杆能够相对所述端墙转动,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为驱动端和从动端,驱动端通过提钩杆止摆装置同所述端墙可拆卸连接,从动端设置有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车钩的钩体末端固定于端墙上,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上锁提锁死或打开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提钩杆的摆动引起提钩链惯性跳动,使上锁提处于非正常的拉紧状态或上下跳动状态,而导致车辆运行处于非安全状态,容易导致脱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铁道车辆的车厢之间通过车钩装置进行相互连接,并通过车钩传递相互作用力。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车钩的非正常开钩,会造成列车分离、侧翻、脱轨等事故,严重时还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效率和运输秩序,对人身财产和国家经济造成不可估量损失。
因此,防止车钩的非正常开钩尤为重要,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现行车辆的提钩杆大部分没有采用固定设施,这就导致在车辆开行状态下,提钩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摆动,提钩杆的摆动会引起提钩链惯性跳动,近而导致上锁提处于非正常的拉紧状态或上下跳动状态,这将会致使车辆运行处于非安全状态,容易导致脱钩现象的出现。
随着铁路货运提速重载化不断深入,铁路车辆的运行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对铁路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承担车辆与车辆编组连接的车钩将承受更大更复杂的载荷。
就目前现场采集到的数据显示,车辆实际运行时,车钩会承受随机的纵向冲动和垂向振动及其耦合振动,当冲动和振动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车钩非正常开钩。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提钩杆的摆动会引起提钩链惯性跳动,近而导致上锁提处于非正常的拉紧状态或上下跳动状态,这将会致使车辆运行处于非安全状态,容易导致脱钩现象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中的提钩杆止摆装置、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连接导向装置、复合线管和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联合协调控制来提高上作用式车钩防跳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限制因随机的纵向冲动、垂向振动和耦合振动导致车钩非正常开钩现象的出现,从而保障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所述的提钩杆止摆装置是通过自动弹簧限位销将端墙固定板与提钩杆固定立板进行限位连接,以约束提钩杆摆动的自由度,从而起到在车辆开行状态下对提钩杆摆动的限制。
可以有效避免因纵向冲动而引起提钩杆摆动,与此同时可以有效限制因提钩杆的摆动引起提钩链的惯性跳动,避免了因列车行进过程中上锁提处于非正常的拉紧状态或上下跳动状态的非安全状态,有效控制了因随机纵向冲动导致车钩非正常开钩的现象,较为有效的保障了铁路车辆的运行安全。
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是通过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实现闸线角度和位置的调整,通过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和双层螺丝锁线器实现闸线的位置调整和固定锁紧,从而实现驱动力向下一个机构的传递。
所述连接导向装置属于中部传力支撑机构,具有对闸线导向与距离调整的功能。所述复合线管通过采用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高碳钢旋丝和PVC批覆层来保护闸线安全可靠地进行工作。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通过限制上锁提的位移,从而起到预定的保险功能,从而起到防止车钩脱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包括:提钩杆止摆装置、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连接导向装置、复合线管、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和提钩杆;所述提钩杆为U型杆,中部通过安装座固定于端墙上,并且使所述提钩杆能够相对所述端墙转动,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为驱动端和从动端,驱动端通过提钩杆止摆装置同所述端墙可拆卸连接,从动端设置有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
车钩的钩体末端固定于端墙上,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上锁提锁死或打开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所述上锁提上部通过提钩链和所述提钩杆的从动端转动连接,所述上锁提的连接销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通过连接导向装置和复合线管同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使所述提钩杆从动端的转动,能够控制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防跳保险拉杆夹紧锁死或松开上锁提。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钩杆止摆装置包括提钩杆固定立板、端墙固定板和自锁弹簧限位销;所述的端墙固定板设置有两个,并排固定于所述端墙上,所述的提钩杆固定立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固定板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和端墙固定板上加工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的安装孔,使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能够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限位固定或分离;当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自锁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紧贴所述端墙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锁弹簧限位销包括螺纹销帽、橡胶垫圈、枢轴传动杆、压缩弹簧、双头铆钉、自锁限位销杆和销轴筒体;所述销轴筒体内部中空,内部设置有枢轴传动杆,所述枢轴传动杆中间设置有环形突起,将所述枢轴传动杆分为前端杆体和后端杆体,所述枢轴传动杆的前端杆体穿过橡胶垫圈和所述螺纹销帽的中心通孔,并且能够相对所述螺纹销帽轴向移动。
所述枢轴传动杆的后端杆体外侧加工有销杆储槽,所述自锁限位销杆通过双头铆钉安装于所述销杆储槽端部的铆钉孔上,使所述自锁限位销杆能够相对所述枢轴传动杆转动;所述自锁限位销杆能够转动垂直于所述枢轴传动杆,或转动同所述枢轴传动杆重合,即容纳于所述销杆储槽内。
所述螺纹销帽固定于所述销轴筒体端部,所属于销轴筒体另一侧端部加工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限位销杆的销杆定位槽;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枢轴传动杆的后端杆体外壁,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枢轴传动杆的环形突起和所述销轴筒体端部内壁。
当所述自锁限位销杆容纳于所述销杆定位槽内,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通过两端的螺纹销帽和自锁限位销杆限位自锁于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和端墙固定板的安装孔内;当所述自锁限位销杆容纳于所述销杆储槽内,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能够抽出所述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防跳保险支撑座内设置有防跳保险拉杆和弹簧,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前端能够伸出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的端部通孔顶靠在所述上锁提的连接销侧部,实现固定;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防跳保险拉杆后端和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端部内壁之间,使所述弹簧推动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前端向外伸出。
所述防跳保险拉杆后端通过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和所述复合线管内部的闸线连接;所述闸线通过连接导向装置同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连接。
当所述提钩杆转动向上抬起,拉动所述闸线,使位于所述上锁提两侧的两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内的防跳保险拉杆向内缩回,松开所述上锁提;当所述提钩杆随着重力向下转动,位于所述上锁提两侧的两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内的防跳保险拉杆,通过弹簧的弹力推动,向外伸出,锁死所述上锁提。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包括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双层螺丝锁线器和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所述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外侧加工有同所述提钩杆外壁贴合的圆弧面,所述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上加工有至少三个用于供所述闸线穿过的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孔。
所述的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包括双孔螺丝活动调节管和十字螺丝紧固螺钉;所述的双层螺丝锁线器包括单孔螺丝紧固管和十字螺丝紧固螺钉;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是通过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实现闸线角度和位置的调整,通过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和双层螺丝锁线器实现闸线的位置调整和固定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导向装置包括线管螺母连接帽、螺纹接口长螺母、调整螺母、螺纹导向管和焊接固定导向块;所述螺纹导向管位于中间,并且侧壁设置有用于同所述端墙焊接固定的焊接固定导向块;所述螺纹导向管的前后两端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并且依次设置有调整螺母、螺纹接口长螺母和线管螺母连接帽。所述连接导向装置属于中部传力支撑机构,具有对闸线导向与距离调整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复合线管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接设置的闸线、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高碳钢旋丝和PVC批覆层;所述的闸线与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高分子顺滑耐磨管与高碳钢旋丝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高碳钢旋丝与PVC批覆层采用膨胀粘接。
所述复合线管通过采用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高碳钢旋丝和PVC批覆层来保护闸线安全可靠地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包括防跳保险拉杆、方孔垫片、限位弹性卡箍、闸线定向螺母、弹簧、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复合线管帽、闸线导向端头、微调螺母、端盖螺柱、端盖、端盖垫圈、防跳保险支撑座、防跳保险支座肋板。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内部中空,设置有防跳保险拉杆和弹簧,前端通过方孔垫片封闭,使所述防跳保险拉杆前端能够穿过所述方孔垫片的矩形孔,后端依次通过端盖垫圈、端盖和端盖螺柱封闭。
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通过限位弹性卡箍和闸线定向螺母固定于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后端,所述端盖垫圈和端盖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外依次设置有微调螺母、闸线导向端头和复合线管帽;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下部设置有防跳保险支座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跳保险拉杆包括圆角矩形杆、导向圆柱、摩擦减载槽、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车铣工作台面、闸线定向螺纹孔、闸线通槽和限位卡槽;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前端为圆角矩形杆,中部加工有交错设置的导向圆柱和摩擦减载槽,后端加工有用于固定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的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车铣工作台面、闸线定向螺纹孔、闸线通槽和限位卡槽。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是针对当车钩承受一定程度的随机纵向冲动和垂向振动及其耦合振动时,会出现防跳失效车钩非正常开钩现象而设计的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设计思想和原理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解决了因提钩杆的摆动引起提钩链惯性跳动,使上锁提处于非正常的拉紧状态或上下跳动状态,而导致车辆运行处于非安全状态,容易导致脱钩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优势是在不改动现行车钩结构的前提下直接加装本套保险系统即可实现预定的防跳保险功能,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有效的保证车钩本身的承载能力,不干涉现行车钩的开闭锁方式,不影响车钩的正常工作,符合工程设计基本要求,应用广泛,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采用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和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双保险冗余设计来提高系统的可靠程度,用以保障硬件设施的正常工作,进而安全有效的实现预期的防跳保险功能。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结合互换性基本原理从加工制造的角度对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内的各零部件进行工程化设计,使其在现行生产工艺下均可以被加工制造,这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而且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通过预先作用原则和复合材料原则,对各个装置要实现的既定功能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制造材料提供了优选取用,指定的制造材料主要体现在复合线管中的各个部件上,选用这些材料是出于装置功能和装置工作环境所需,而且这些材料的成本是比较低廉的,此外,该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现阶段是比较成熟的,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加工更加便捷。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根据人机工程学对提钩杆止摆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其中用于固定限位的自锁弹簧限位销属于原创设计。自锁弹簧限位销的使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提钩杆在车辆运行时的摆动问题,而且自锁弹簧限位销使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性较高。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提钩杆止摆装置、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连接导向装置、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均属于原创设计,是为实现既定功能而设计出来的组合机构,并对各个装置、零部件的连接方法和形式及其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说明。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制造工艺精巧,各装置的装配工艺精度要求适中,并对相关结构进行了简化处理,便于用户使用。
因此,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的生产成本低,能够减少浪费,起到提质降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上作用式车钩防跳可靠性。所述提钩杆止摆装置是通过自动弹簧限位销将端墙固定板与提钩杆固定立板进行限位连接,以约束提钩杆摆动的自由度。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是通过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实现闸线角度和位置的调整,通过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和双层螺丝锁线器实现闸线的位置调整和固定锁紧。
所述连接导向装置具有闸线导向与距离调整的功能。所述复合线管用以保护闸线安全可靠地进行工作。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通过限制上锁提的位移来实现其预定的保险功能。本套系统可以在现行上作用式车钩上直接加装即可实现防跳保险功能。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铁道车辆等领域广泛推广,可以保障现行车辆运行安全,拥有良好应用前景,为铁路车辆制造商开发新型防跳车钩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总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钩杆止摆装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钩杆固定立板三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端墙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锁弹簧限位销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锁弹簧限位销非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锁弹簧限位销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锁弹簧限位销工作状态三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三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导向装置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导向装置爆炸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线管螺母连接帽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复合线管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爆炸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防跳保险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方孔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弹性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闸线定向螺母三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线管帽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防跳保险支撑座三视图。
其中,1、提钩杆止摆装置,2、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3、连接导向装置,4、复合线管,5、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6、端墙,7、钩体,8、上锁提,9、提钩链,10、提钩杆,11、提钩杆固定立板,12、端墙固定板,13、自锁弹簧限位销,14、螺纹销帽,15、橡胶垫圈,16、枢轴传动杆,17、压缩弹簧,18、双头铆钉,19、自锁限位销杆,20、销轴筒体,21、销杆定位槽,22、铆钉孔,23、销杆储槽,24、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25、双层螺丝锁线器,26、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7、双孔螺丝活动调节管,28、十字螺丝紧固螺钉,29、单孔螺丝紧固管,30、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孔,31、线管螺母连接帽,32、螺纹接口长螺母,33、调整螺母,34、螺纹导向管,35、焊接固定导向块,36、线管插入孔,37、长螺母插入孔,38、闸线,39、高分子顺滑耐磨管,40、高碳钢旋丝,41、PVC批覆层,42、防跳保险拉杆,43、方孔垫片,44、限位弹性卡箍,45、闸线定向螺母,46、弹簧,47、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8、复合线管帽,49、闸线导向端头,50、微调螺母,51、端盖螺柱,52、端盖,53、端盖垫圈,54、防跳保险支撑座,55、防跳保险支座肋板,56、圆角矩形杆,57、导向圆柱,58、摩擦减载槽,59、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60、车铣工作台面,61、闸线定向螺纹孔,62、闸线通槽,63、限位卡槽,64、复合线管帽增阻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包括:提钩杆止摆装置1、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连接导向装置3、复合线管4、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端墙6、钩体7、上锁提8、提钩链9和提钩杆10;所述提钩杆10为U型杆,中部通过安装座固定于端墙6上,并且使所述提钩杆10能够相对所述端墙6转动,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为驱动端和从动端,驱动端通过提钩杆止摆装置1同所述端墙6可拆卸连接,从动端设置有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
车钩的钩体7末端固定于端墙6上,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上锁提8锁死或打开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所述上锁提8上部通过提钩链9和所述提钩杆10的从动端转动连接,所述上锁提8的连接销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通过连接导向装置3和复合线管4同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控制端连接,使所述提钩杆10从动端的转动,能够控制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防跳保险拉杆42夹紧锁死或松开上锁提8。
所述的提钩杆止摆装置1包括提钩杆固定立板11、端墙固定板12和自锁弹簧限位销13;所述的端墙固定板12设置有两个,并排固定于所述端墙6上,所述的提钩杆固定立板11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固定板12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11和端墙固定板12上加工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13的安装孔,使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13能够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限位固定或分离;当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13自锁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11紧贴所述端墙6限位固定。
所述的自锁弹簧限位销13包括螺纹销帽14、橡胶垫圈15、枢轴传动杆16、压缩弹簧17、双头铆钉18、自锁限位销杆19和销轴筒体20;所述销轴筒体20内部中空,内部设置有枢轴传动杆16,所述枢轴传动杆16中间设置有环形突起,将所述枢轴传动杆16分为前端杆体和后端杆体,所述枢轴传动杆16的前端杆体穿过橡胶垫圈15和所述螺纹销帽14的中心通孔,并且能够相对所述螺纹销帽14轴向移动。
所述枢轴传动杆16的后端杆体外侧加工有销杆储槽23,所述自锁限位销杆19通过双头铆钉18安装于所述销杆储槽23端部的铆钉孔22上,使所述自锁限位销杆19能够相对所述枢轴传动杆16转动;所述自锁限位销杆19能够转动垂直于所述枢轴传动杆16,或转动同所述枢轴传动杆16重合,即容纳于所述销杆储槽23内;所述螺纹销帽14固定于所述销轴筒体20端部,所属于销轴筒体20另一侧端部加工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限位销杆19的销杆定位槽21。
所述压缩弹簧17套设于所述枢轴传动杆16的后端杆体外壁,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枢轴传动杆16的环形突起和所述销轴筒体20端部内壁;当所述自锁限位销杆19容纳于所述销杆定位槽21内,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13通过两端的螺纹销帽14和自锁限位销杆19限位自锁于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11和端墙固定板12的安装孔内;当所述自锁限位销杆19容纳于所述销杆储槽23内,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13能够抽出所述安装孔。
所述的提钩杆止摆装置1,其中提钩杆固定立板11与提钩杆10进行焊接固定,端墙固定板12与端墙6进行焊接固定。其中,自锁弹簧限位销13与提钩杆固定立板11和端墙固定板12进行插接,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自锁弹簧限位销13通过对提钩杆固定立板11和端墙固定板12的固定来限制提钩杆的摆动。
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防跳保险支撑座54内设置有防跳保险拉杆42和弹簧46,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的前端能够伸出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54的端部通孔顶靠在所述上锁提8的连接销侧部,实现固定。
所述弹簧46设置于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后端和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54端部内壁之间,使所述弹簧46推动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的前端向外伸出;
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后端通过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7和所述复合线管4内部的闸线38连接;所述闸线38通过连接导向装置3同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连接。
当所述提钩杆10转动向上抬起,拉动所述闸线38,使位于所述上锁提8两侧的两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内的防跳保险拉杆42向内缩回,松开所述上锁提8;当所述提钩杆10随着重力向下转动,位于所述上锁提8两侧的两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内的防跳保险拉杆42,通过弹簧46的弹力推动,向外伸出,锁死所述上锁提8。
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包括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24、双层螺丝锁线器25和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所述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外侧加工有同所述提钩杆10外壁贴合的圆弧面,所述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上加工有至少三个用于供所述闸线38穿过的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孔30。
所述的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24包括双孔螺丝活动调节管27和十字螺丝紧固螺钉28;所述的双层螺丝锁线器25包括单孔螺丝紧固管29和十字螺丝紧固螺钉28;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是通过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实现闸线角度和位置的调整,通过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24和双层螺丝锁线器25实现闸线的位置调整和固定锁紧。
所述的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其中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与提钩杆10进行焊接固定,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中的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孔30用以实现闸线位置的调整和俯仰角的调整,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24用以实现闸线长度松紧的调节和固定,双层螺丝锁线器25用以实现对闸线的固定和锁紧,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采用冗余设计以保障闸线在极限工作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
所述的连接导向装置3包括线管螺母连接帽31、螺纹接口长螺母32、调整螺母33、螺纹导向管34和焊接固定导向块35;所述螺纹导向管34位于中间,并且侧壁设置有用于同所述端墙6焊接固定的焊接固定导向块35;所述螺纹导向管34的前后两端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并且依次设置有调整螺母33、螺纹接口长螺母32和线管螺母连接帽31。所述连接导向装置属于中部传力支撑机构,具有对闸线导向与距离调整的功能。
所述的连接导向装置3,其中线管螺母连接帽31中的线管插入孔36、长螺母插入孔37用于复合线管和长螺母的连接,调整螺母33用于对闸线距离的调整,调整螺母33与螺纹接口长螺母32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双螺母机构机械防松的紧固效果,螺纹导向管34用以实现闸线的支撑传力与导向的双重作用,焊接固定导向块35与端墙6和螺纹导向管34均采用焊接的连接固定方式。
所述的复合线管4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接设置的闸线38、高分子顺滑耐磨管39、高碳钢旋丝40和PVC批覆层41;所述的闸线38与高分子顺滑耐磨管39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高分子顺滑耐磨管39与高碳钢旋丝40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高碳钢旋丝40与PVC批覆层41采用膨胀粘接。
所述复合线管通过采用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高碳钢旋丝和PVC批覆层来保护闸线安全可靠地进行工作。
所述的复合线管4,其中高分子顺滑耐磨管39用以减小闸线在工作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和增大闸线的使用寿命。所述的高碳钢旋丝40用以支撑、定型、定向、传递来自闸线的作用力、阻抗外部有害扰动,具有受力后自动恢复初始状态的功能。所述的PVC批覆层41具有表面硬度高耐刮擦,耐火性好、饱和度好,韧性和化学性佳,属于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可以有效防止因风沙雨雪、腐蚀风化、外力剐蹭等因外部环境对闸线正常工作的影响。
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包括防跳保险拉杆42、方孔垫片43、限位弹性卡箍44、闸线定向螺母45、弹簧46、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7、复合线管帽48、闸线导向端头49、微调螺母50、端盖螺柱51、端盖52、端盖垫圈53、防跳保险支撑座54、防跳保险支座肋板55;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54内部中空,设置有防跳保险拉杆42和弹簧46,前端通过方孔垫片43封闭,使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前端能够穿过所述方孔垫片43的矩形孔,后端依次通过端盖垫圈53、端盖52和端盖螺柱51封闭。
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7通过限位弹性卡箍44和闸线定向螺母45固定于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的后端,所述端盖垫圈53和端盖52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7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外依次设置有微调螺母50、闸线导向端头49和复合线管帽48;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54下部设置有防跳保险支座肋板55。
所述的防跳保险拉杆42包括圆角矩形杆56、导向圆柱57、摩擦减载槽58、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59、车铣工作台面60、闸线定向螺纹孔61、闸线通槽62和限位卡槽63;所述防跳保险拉杆42的前端为圆角矩形杆56,中部加工有交错设置的导向圆柱57和摩擦减载槽58,后端加工有用于固定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7的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59、车铣工作台面60、闸线定向螺纹孔61、闸线通槽62和限位卡槽63。
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采用双侧对称布置,其目的是使受力均匀并遵循冗余设计原则使防跳保险更加可靠的进行工作。
所述的防跳保险拉杆42属于核心关键部件,用以实现对上锁提8位移的控制、闸线初始位置姿态的调整和对驱动力的执行控制。
所述的方孔垫片43用以缓冲吸振,避免防跳保险拉杆42与防跳保险支撑座54直接接触导致刚体之间的磕碰与剐蹭而引起的磨损,方孔垫片43与防跳保险支撑座54的内孔柱面采用胶接以固定方孔垫片43的位置。
所述的限位弹性卡箍44与防跳保险拉杆42中的限位卡槽63相互配合用以达到对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47位置姿态的限制,防止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工作失效。
所述的闸线定向螺母45采用了冗余设计的思想,对闸线进行方向的确定同时具有防止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工作失效的功能。
所述的弹簧46属于压缩弹簧具有弹簧回复力,保证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按照预设定的方式提供动力。
所述的复合线管帽48用以封闭复合线管的始末两端,其中复合线管帽增阻圈64可以有效的增强线管帽与复合线管的连接紧密程度。
所述的闸线导向端头49和微调螺母50用以对闸线方向的引导和对闸线的松紧状态进行微调。
所述的端盖螺柱51用以固定端盖52,端盖垫圈53用以密封防尘,防跳保险支撑座54用以支撑整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进行工作,防跳保险支座肋板55用以增强防跳保险支撑座54强度,提升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力学性能。
一种上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的使用方法,闭锁状态下,提钩杆10固定于所述端墙6上,位于所述上锁提8左右两侧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防跳保险拉杆42夹紧锁死上锁提8。
当需要开锁时,通过提钩杆止摆装置1将所述提钩杆10的驱动端与所述端墙6分离,转动所述提钩杆10向上抬起,从动端在向上抬起的过程中,通过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连接导向装置3及复合线管4控制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防跳保险拉杆42缩回,松开所述上锁提8的连接销,进而使所述上锁提8在所述提钩杆10从动端提钩链9的提升下,完成开锁。
松开所述提钩杆10的驱动端后,所述提钩杆1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进而使从动端通过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连接导向装置3及复合线管4控制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防跳保险拉杆42伸出,在所述上锁提8落回钩体7原位后,夹紧所述上锁提8的连接销,实现闭锁,并通过提钩杆止摆装置1将所述提钩杆10的驱动端固定于所述端墙6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通过限制上锁提8的位移,从而起到预定的保险功能。所述的防跳保险拉杆42用以确保拉杆正常工作时方向准确,其圆角矩形截面设计有利于拉杆在拉动过程中减小摩擦阻力和防跳保险过程中避免应力集中现象的出现。
工作时,如图1到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车钩具有开锁和闭锁两种状态,现就这两种状态对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车钩处于闭锁状态时,如图1所示,自锁弹簧限位销13处于工作状态,限制提钩杆的摆动,提钩链9、提钩杆10处于平衡初态,上锁提8与钩体7相接触,双侧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的防跳保险拉杆42利用弹簧的回复力对顶在上锁提8连接销的两侧,用于限制上锁提8的位移,实现车钩防跳保险的既定功能。
当需要开锁时,搬动自锁弹簧限位销13中的自锁限位销杆19至销杆储槽23内,利用压缩弹簧17的回复力将枢轴传动杆16带动自锁限位销杆19向内侧移动,使自锁弹簧限位销13处于非闭合自锁状态,取下自锁弹簧限位销13,释放提钩杆10的摆动自由度。
延提钩杆10工作路径,手动向上提拉提钩杆10,提钩杆10的旋转动作会触发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与提钩杆10协同动作,并将驱动力与力矩传给复合线管4内的闸线38,闸线38通过中间机构连接导向装置3的支撑和传递,最终将驱动力传递给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引起防跳保险拉杆42向里运动,达到一定位置后,防跳保险拉杆42将取消对上锁提8限制作用,随着提钩杆10的转角逐渐变大提钩杆10会拉紧提钩链9,在提钩链9的带动下上锁提8会带动三连杆和锁铁向上移动直至开锁位,即完成车钩开锁。
缓慢释放提钩杆10,在重力的作用下,锁铁将会牵引三连杆和上锁提8向下移动,直至上锁提8与钩体7接触上,提钩杆10继续缓慢释放,提钩链9放松,在弹簧46回复力的作用下,防跳保险拉杆42向外移动,直至再次顶到上锁提8连接销的两侧,即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处于工作状态,限制上锁提8向上运动的自由度。
待提钩杆10上的提钩杆固定立板11的前端面与端墙6接触时,在钩杆固定立板11和端墙固定板12的圆孔内插入自锁弹簧限位销13,通过推动枢轴传动杆16将自锁限位销杆19送至销轴筒体20外,将自锁限位销杆19转动至销杆定位槽21内以限制自锁限位销杆19的转动,进而使自锁弹簧限位销13处于工作状态,实现其对提钩杆10的止摆作用并完成车钩的闭锁。
所述提钩杆止摆装置是通过自动弹簧限位销将端墙固定板12与提钩杆固定立板11进行限位连接,以约束提钩杆摆动的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钩杆止摆装置1中的端墙固定板12与端墙6进行焊接,焊接形式为T形接头角焊缝。所述钩杆止摆装置中的提钩杆固定立板11与提钩杆10进行焊接,焊接形式为对接接头角焊缝。
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2中的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26与提钩杆10进行焊接,焊接形式为对接接头角焊缝。连接导向装置3中的焊接固定导向块35与端墙6进行焊接,焊接形式为T形接头角焊缝。
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中的防跳保险拉杆42选用圆角矩形截面为拉杆工作面。所述的防跳保险拉杆42中部设有导向圆柱,导向圆柱上开有摩擦减载槽。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5中的防跳保险支撑座54与钩体7进行焊接,焊接形式为T形接头角焊缝。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中的复合线管帽48内的复合线管帽增阻圈64可以有效的增强线管帽与复合线管的连接紧密程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提钩杆止摆装置、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连接导向装置、复合线管、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和提钩杆;
所述提钩杆为U型杆,中部通过安装座固定于端墙上,并且使所述提钩杆能够相对所述端墙转动,所述U型杆的两端,分别为驱动端和从动端,驱动端通过提钩杆止摆装置同所述端墙可拆卸连接,从动端设置有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
车钩的钩体末端固定于端墙上,前端设置有用于控制上锁提锁死或打开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
所述上锁提上部通过提钩链和所述提钩杆的从动端转动连接,所述上锁提的连接销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通过连接导向装置和复合线管同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控制端连接,使所述提钩杆从动端的转动,能够控制所述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防跳保险拉杆夹紧锁死或松开上锁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提钩杆止摆装置包括提钩杆固定立板、端墙固定板和自锁弹簧限位销;
所述的端墙固定板设置有两个,并排固定于所述端墙上,所述的提钩杆固定立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墙固定板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和端墙固定板上加工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的安装孔,使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能够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限位固定或分离;
当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自锁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紧贴所述端墙限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锁弹簧限位销包括螺纹销帽、橡胶垫圈、枢轴传动杆、压缩弹簧、双头铆钉、自锁限位销杆和销轴筒体;
所述销轴筒体内部中空,内部设置有枢轴传动杆,所述枢轴传动杆中间设置有环形突起,将所述枢轴传动杆分为前端杆体和后端杆体,所述枢轴传动杆的前端杆体穿过橡胶垫圈和所述螺纹销帽的中心通孔,并且能够相对所述螺纹销帽轴向移动;
所述枢轴传动杆的后端杆体外侧加工有销杆储槽,所述自锁限位销杆通过双头铆钉安装于所述销杆储槽端部的铆钉孔上,使所述自锁限位销杆能够相对所述枢轴传动杆转动;
所述自锁限位销杆能够转动垂直于所述枢轴传动杆,或转动同所述枢轴传动杆重合,即容纳于所述销杆储槽内;
所述螺纹销帽固定于所述销轴筒体端部,所属于销轴筒体另一侧端部加工有用于容纳所述自锁限位销杆的销杆定位槽;
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枢轴传动杆的后端杆体外壁,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枢轴传动杆的环形突起和所述销轴筒体端部内壁;
当所述自锁限位销杆容纳于所述销杆定位槽内,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通过两端的螺纹销帽和自锁限位销杆限位自锁于所述提钩杆固定立板和端墙固定板的安装孔内;
当所述自锁限位销杆容纳于所述销杆储槽内,所述自锁弹簧限位销能够抽出所述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的防跳保险支撑座内设置有防跳保险拉杆和弹簧,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前端能够伸出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的端部通孔顶靠在所述上锁提的连接销侧部,实现固定;
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防跳保险拉杆后端和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端部内壁之间,使所述弹簧推动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前端向外伸出;
所述防跳保险拉杆后端通过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和所述复合线管内部的闸线连接;
所述闸线通过连接导向装置同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连接;
当所述提钩杆转动向上抬起,拉动所述闸线,使位于所述上锁提两侧的两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内的防跳保险拉杆向内缩回,松开所述上锁提;
当所述提钩杆随着重力向下转动,位于所述上锁提两侧的两个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内的防跳保险拉杆,通过弹簧的弹力推动,向外伸出,锁死所述上锁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工作调节控制装置包括双孔闸线固定调节器、双层螺丝锁线器和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
所述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外侧加工有同所述提钩杆外壁贴合的圆弧面,所述提钩杆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器上加工有至少三个用于供所述闸线穿过的闸线角度位置调整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导向装置包括线管螺母连接帽、螺纹接口长螺母、调整螺母、螺纹导向管和焊接固定导向块;
所述螺纹导向管位于中间,并且侧壁设置有用于同所述端墙焊接固定的焊接固定导向块;
所述螺纹导向管的前后两端外壁加工有外螺纹,并且依次设置有调整螺母、螺纹接口长螺母和线管螺母连接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复合线管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套接设置的闸线、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高碳钢旋丝和PVC批覆层;
所述的闸线与高分子顺滑耐磨管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高分子顺滑耐磨管与高碳钢旋丝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高碳钢旋丝与PVC批覆层采用膨胀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车钩防跳保险执行装置包括防跳保险拉杆、方孔垫片、限位弹性卡箍、闸线定向螺母、弹簧、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复合线管帽、闸线导向端头、微调螺母、端盖螺柱、端盖、端盖垫圈、防跳保险支撑座、防跳保险支座肋板;
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内部中空,设置有防跳保险拉杆和弹簧,前端通过方孔垫片封闭,使所述防跳保险拉杆前端能够穿过所述方孔垫片的矩形孔,后端依次通过端盖垫圈、端盖和端盖螺柱封闭;
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通过限位弹性卡箍和闸线定向螺母固定于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后端,所述端盖垫圈和端盖的中心设置有供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外依次设置有微调螺母、闸线导向端头和复合线管帽;
所述防跳保险支撑座下部设置有防跳保险支座肋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跳保险拉杆包括圆角矩形杆、导向圆柱、摩擦减载槽、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车铣工作台面、闸线定向螺纹孔、闸线通槽和限位卡槽;
所述防跳保险拉杆的前端为圆角矩形杆,中部加工有交错设置的导向圆柱和摩擦减载槽,后端加工有用于固定所述带有圆柱固定端的闸线的圆柱闸线端头固定孔、闸线定向螺纹孔、闸线通槽和限位卡槽。
CN201821180099.8U 2018-07-25 2018-07-25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Active CN208593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0099.8U CN20859339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0099.8U CN20859339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3393U true CN208593393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3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0099.8U Active CN20859339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33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207A (zh) * 2018-07-25 2018-11-23 大连交通大学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207A (zh) * 2018-07-25 2018-11-23 大连交通大学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60207B (zh) * 2018-07-25 2023-09-08 大连交通大学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32535U (zh) 适用于底部换电的电动车辆用车身支架及电动车辆
US20110073555A1 (en) Coupler and Anti-Creep Mechanism For The Same
CN208593393U (zh)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
JP7197746B2 (ja) 緩衝装置、カプラ緩衝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CN109624780A (zh) 一种换电机构及电动汽车
CN206789598U (zh) 一种蓄电池柜
CN108860207A (zh) 上作用式车钩防跳保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62262Y (zh) 轨道运输车断绳保护装置
CN211809615U (zh) 一种驮背车的端部底架
CN216301076U (zh) 车钩、车钩组件、连接结构以及运输装置
US5271335A (en) Articulation assembly for rail cars
CN208899645U (zh) 装配式建筑预制连接结构
CN111301448B (zh) 一种托部的锁闭机构及驮背车
CN211731363U (zh) 一种托部的横向止挡机构及驮背车
CN211592555U (zh) 一种托部的锁闭机构及驮背车
KR101845345B1 (ko) 산악철도차량용 연결기 구조
EP3647152B1 (en) A system comprising a coupler and a traction beam
CN205396094U (zh) 一种驮背运输车及其凹底架锁闭装置
CN208650666U (zh) 一种电动锁止机构
CN113619637A (zh) 一种铁路货车快速开钩装置
CN220130118U (zh) 防护安装结构以及运输载具
CN209382101U (zh) 一种车身引擎盖硬连接机构
CN219428126U (zh) 一种火车摘钩装置
CN213768172U (zh) 一种拖钩总成
CN210976979U (zh) 一种隔离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