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5429U - 扶手 - Google Patents

扶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5429U
CN207955429U CN201820141002.6U CN201820141002U CN207955429U CN 207955429 U CN207955429 U CN 207955429U CN 201820141002 U CN201820141002 U CN 201820141002U CN 207955429 U CN207955429 U CN 207955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rmrest body
frame
body portion
hol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410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岛伸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5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5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其包括:扶手主体部(20),具备凹部(22);框架(31f),埋入于上述扶手主体部(20)的缓冲材料中;及收纳部件(40)。上述收纳部件(40)在其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43)。在上述凹部(22)的壁部上,在与上述卡合部(43)卡合的位置,以局部地埋入于上述缓冲材料中的状态设置被卡合部。上述扶手主体部(20)在上述凹部(22)的壁部具有凹陷部,上述凹陷部供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上述卡合部(43)的前端插入。

Description

扶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收纳物品的收纳部件的扶手。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5189319号公报记载了与之相关的扶手。日本专利第5189319号公报的扶手是带有杯架的扶手。上述扶手具备:由发泡体形成的扶手主体部;埋入于扶手主体部的框架;覆盖扶手主体部的表皮;及杯架。在成形模具内安设有框架、杯架、表皮的状态下,向上述表皮的内侧注入作为扶手主体部的原料的发泡材料,并进行合模,从而成形为上述扶手。
然而,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当由于发泡不良等而产生扶手主体部的成形不良时,框架、表皮及杯架全部都不能使用,经济性差。为了改善这一点,通常采用如下的方法:在对于嵌入有框架的扶手主体部进行了模具成形之后,再对扶手主体部覆盖表皮,然后安装杯架。
实用新型内容
在将杯架嵌入并固定于扶手主体部的凹部的情况下,通常,使杯架的卡合部与局部地埋入于凹部的壁面中的框架卡合。此时,在构成扶手主体部的缓冲材料(发泡材料)比较硬的情况下,杯架的卡合部的前端难以咬入扶手主体部的凹部的壁面,杯架的卡合部与扶手主体部的框架的卡合耗费人力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收纳部件(杯架等)相对于扶手主体部的安装效率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形态的扶手包括:扶手主体部,由缓冲材料形成,且具备凹部;框架,埋入于上述扶手主体部的缓冲材料中;及收纳部件,配置于上述凹部中,用于收纳物品。上述收纳部件在该收纳部件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在上述凹部的壁部上,在与上述卡合部卡合的位置,以局部地埋入于上述缓冲材料中的状态设置被卡合部。上述扶手主体部在上述凹部的壁部具有凹陷部,上述凹陷部构成为供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上述卡合部的前端插入。
根据本形态,在扶手主体部的凹部的壁部设有凹陷部,上述凹陷部构成为供与被卡合部卡合的收纳部件的卡合部的前端插入。因此,在使收纳部件的卡合部与扶手主体部的被卡合部卡合时,收纳部件的卡合部不易与构成扶手主体部的凹部的壁部的缓冲材料产生干扰。因此,即使缓冲材料比较硬,也能顺畅地进行收纳部件的卡合部与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被卡合部是设置在上述凹部的壁部的上述框架。因此,能实现框架的有效利用。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扶手主体部具有使上述凹部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上述贯通孔的凹部侧的端部是上述凹陷部。因此,能够通过成形销等而简单地成形为凹陷部。
在上述形态中,可以是,上述收纳部件在上述收纳部件的外周面具有多个上述卡合部,上述凹陷部设置在与各上述卡合部对应的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上述贯通孔的截面为圆形。因此,能够利用通用的成形销而容易地进行上述贯通孔的成形。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上述贯通孔的中心的位置与上述收纳部件的卡合部的前端中心的位置对应,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与上述框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因此,收纳部件的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容易卡合。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上述贯通孔设置为比上述框架靠近上述凹部的底部。因此,在使收纳部件的卡合部从斜上方嵌合于框架、使收纳部件绕着上述框架向下方转动时,缓冲材料不会妨碍卡合部前端的移动。
根据本形态,可提高收纳部件相对于扶手主体部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上述及后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扶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扶手的表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扶手的扶手主体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扶手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前方观察上述扶手的杯架(收纳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左后方观察上述扶手的杯架(收纳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扶手的杯架(收纳部件)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杯架对于上述扶手主体部的安装过程中的纵剖视图。
图9是表示杯架对于上述扶手主体部的安装状态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扶手10。本实施方式的扶手10是设置在乘用车的后座席的扶手。在此,图中所示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于扶手10的前后左右及上下。
关于扶手10的概要
扶手10以能够从立起的收纳位置转动至水平的使用位置的状态装配于后座席的侧面,构成为在使用位置处,供就座于后座席的乘员放置胳膊。如图1等所示,扶手10具备扶手主体部20、覆盖该扶手主体部20的表皮13、安设在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中的杯架40。而且,如图4所示,在扶手主体部20中埋入有用于确保该扶手主体部20的强度的框架30。
关于扶手主体部20
如图3所示,扶手主体部20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块状,并构成为扶手主体部20的上表面20u在后侧较高,随着靠近前端位置而逐渐降低。并且,在扶手主体部20的前部形成有上部开放形状的凹部22,该凹部22供安设杯架40。凹部22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方孔状,在该凹部22的后纵壁部22b的左右两侧设有纵长凹壁面22k。而且,如图3及图8所示,在扶手主体部20的前表面20f至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之间,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左右一对贯通孔25。扶手主体部20例如使用再生聚氨酯等缓冲材料并通过成形模具而成形。
关于框架30
如图4所示,框架30通过门形框架部31、梁状框架部33、连结配件35而形成为框状,上述门形框架部31由右边部31r、前边部31f、左边部31z构成,上述梁状框架部33在门形框架部31的前部架设于右边部31r与左边部31z之间,上述连结配件35在门形框架部31的后端位置架设于右边部31r与左边部31z之间。并且,上述连结配件35经由连结销等(省略图示)而与后座席连结。门型框架部31沿着扶手主体部20的右端部、前端部及左端部地设置。并且,如图8所示,上述门型框架部31的前边部31f以一部分露出的状态埋入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而且,梁状框架部33埋入于上述凹部22的后纵壁部22b,梁状框架部33的外周面被定位成与纵长凹壁面22k相接。
关于扶手主体部20的成形
扶手主体部20的成形使用由可动模具和固定模具构成的成形模具(省略图示)。在上述成形模具的可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合模的状态下,在所述成形模具的内部形成扶手主体部20的成形空间。此外,用于在扶手主体部20上形成贯通孔25的左右一对圆柱形的成形销以能够沿轴向进退的状态装配于可动模具。在此,左右一对成形销的位置被定位成与向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安设的杯架40的左右卡合部43(后述)的位置对应。
在对扶手主体部20进行成形时,首先,在上述成形模具的可动模具和固定模具开模的状态下,将框架30安设于模具内的预定位置。此时,上述成形销进入到模具内而与框架30的前边部31f的外周面接触,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里侧支撑框架30的前部。在该状态下,将再生聚氨酯等缓冲材料安设到模具内,并使成形模具的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合模,由此成形为扶手主体部20。
接下来,使成形模具的第一模具部和第二模具部开模,将上述成形销从模具内的扶手主体部20拔出,由此形成扶手主体部20的左右贯通孔25,扶手主体部20能够从成形模具取出。在此,成形模具的成形销与框架30的前边部31f接触,因此如图8所示,通过成形销形成的贯通孔25位于框架30的前边部31f的下侧,贯通孔25的内周面的上端与框架30的前边部31f的外周面的下端接触。即,贯通孔25设置为比框架30靠近凹部22的底部22z。
关于杯架40
如图5~图7所示,杯架40形成为上部开放形状的容器状。在杯架40的前后的纵内壁部的中央设有向内侧突出的平面山形的隆起壁部41,而将杯架40的内侧空间左右分开。由此,在杯架40例如能够在左右各保持一个饮料瓶。而且,在杯架40的开口缘形成有凸缘部44,在杯架40安设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状态下,上述凸缘部44覆盖该凹部22的开口周缘。如图8等所示,在杯架40的外周面的前侧设有左右一对卡合部43,该左右一对卡合部43能够与处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的框架30的前边部31f卡合。
如图5所示,杯架40的卡合部43具备半圆状的缺口43e和设置在该缺口43e的下侧的钩部43f。并且,如图9所示,杯架40的卡合部43的缺口43e构成为能够从半径方向嵌合于框架30的前边部31f。并且,在卡合部43的缺口43e从斜后上方嵌合于框架30的前边部31f的状态下,杯架40以框架30的前边部31f为中心向下转动,由此卡合部43的钩部43f从下方卡合于前边部31f。在此,如图7所示,杯架40的左右卡合部43的钩部43f被定位在与扶手主体部20的左右贯通孔25对应的位置。即,左右卡合部43的钩部43f的中心分别与扶手主体部20的左右贯通孔25的中心一致。
如图8等所示,在杯架40的外周面的后侧设有左右一对卡钩部46,这左右一对卡钩部46利用弹力与处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纵长凹壁面22k(后纵壁部22b)的梁状框架部33卡合。卡钩部46包括:弹性变形部46b,构成为成形为倒“L”字形且前端部(下端部)能够沿前后方向进行位移;及卡钩主体部46k,设置在该弹性变形部46b的下端,从下方卡挂于梁状框架部33。而且,在杯架40的外周面的后侧,在比卡钩部46靠下侧的位置设有楔状的引导片47。此外,在杯架40的外周面的左右两侧形成有沿上下延伸的肋部45。即,杯架40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纳部件的一例。
关于杯架40的安装
当成形扶手主体部20时,对该扶手主体部20覆盖表皮13。在此,如图2所示,在表皮13的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14,通过表皮13的开口部14的周缘覆盖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开口周缘。当表皮13覆盖于扶手主体部20时,接下来,向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安设杯架40。
说明杯架40的安设顺序。首先,如图8所示,使杯架40的左右卡合部43的缺口43e从后上方嵌合于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中的框架30的前边部31f。接下来,在框架30的前边部31f与左右卡合部43的缺口43e嵌合的状态下,以框架30的前边部31f为中心使杯架40向下方转动。此时,如图9所示,伴随着杯架40的向下转动而卡合部43的钩部43f的前端被压入到扶手主体部20的贯通孔25中。由此,即使构成扶手主体部20的聚氨酯制的缓冲材料比较硬,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缓冲材料)也不会妨碍杯架40的向下转动。
另外,通过杯架40以框架30的前边部31f为中心的向下转动,而在杯架40的后侧下部设置的引导片47一边使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后纵壁部22b发生弹性变形,一边被压入凹部22的内侧。并且,杯架40的卡钩部46在被引导片47引导的状态消被导向凹部22的内侧。被导向凹部22的内侧的卡钩部46的卡钩主体部46k在通过埋入于凹部22的纵长凹壁面22k(后纵壁部22b)的梁状框架部33的前侧时,被该梁状框架部33向前方按压。由此,卡钩主体部46k克服卡钩部46的弹性变形部46b的弹性力而向前方位移。并且,在卡钩主体部46k通过了梁状框架部33的前侧之后,如图9所示,卡钩主体部46k通过弹性变形部46b的弹性力而从下方卡挂于梁状框架部33。而且,在杯架40的卡钩主体部46k卡挂于梁状框架部33的状态下,前侧的卡合部的钩部43f从下方卡合于框架30的前边部31f,杯架40的安设完成。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扶手10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扶手10,在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壁部形成有贯通孔25(凹陷部),该贯通孔25(凹陷部)能够收纳与框架30的前边部31f(被卡合部)卡合的杯架40(收纳部件)的卡合部43(钩部43f)的前端。因此,在使杯架40的卡合部43与扶手主体部20的框架30的前边部31f卡合时,杯架40的卡合部43不易与构成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的壁部的缓冲材料产生干扰。因此,即使上述缓冲材料比较硬,也能顺畅地进行杯架40的卡合部43与框架30的卡合。
通过使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25形成凹陷部,因此能够利用成形销等而简单地形成凹陷部。而且,贯通孔25形成为圆形截面,因此能够利用通用的成形销而容易地进行贯通孔25的成形。此外,贯通孔25的中心与杯架40的卡合部43的钩部43f的中心一致,上述贯通孔25的内周面上部与框架30的前边部31f的外周面下部接触。因此,杯架40的卡合部43容易与框架30的前边部31f卡合。而且,贯通孔25设置在框架30的前边部31f的下侧。因此,使杯架40的卡合部43从斜后上方嵌合于框架30的前边部31f,在使杯架40绕着上述前边部31f向下方转动时,缓冲材料不会妨碍卡合部的前端的移动。
变形例
在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将从扶手主体部20的前表面20f贯通至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之间的贯通孔25的例子。然而,也可以将扶手主体部20的贯通孔25的前表面20f侧堵住,在凹部22的前纵壁部22f形成基于贯通孔25的凹陷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圆形截面的贯通孔25的例子,但是贯通孔25的截面形状可以适当变更。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对应于杯架40的左右卡合部43而在扶手主体部20上形成左右一对贯通孔25的例子。然而,也可以根据杯架40的卡合部43的个数来变更扶手主体部20的贯通孔25的个数。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扶手主体部20的凹部22安装杯架40的例子,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杯架40以外的小储物盒等。

Claims (7)

1.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主体部(20),由缓冲材料形成,且具备凹部(22);
框架(30),埋入于所述扶手主体部(20)的缓冲材料中;及
收纳部件(40),配置于所述凹部(22)中,用于收纳物品,
所述收纳部件(40)在该收纳部件(40)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合部(43),
在所述凹部(22)的壁部上,在与所述卡合部(43)卡合的位置,以局部地埋入于所述缓冲材料中的状态设置被卡合部,
所述扶手主体部(20)在所述凹部(22)的壁部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构成为供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所述卡合部(43)的前端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是设置在所述凹部(22)的壁部的所述框架(31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扶手主体部(20)具有使所述凹部(22)与外部连通的贯通孔(25),
所述贯通孔(25)的凹部(22)侧的端部是所述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收纳部件(40)在该收纳部件(40)的外周面具有多个所述卡合部(43),
所述凹陷部设置在与各所述卡合部(43)对应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贯通孔(25)的截面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贯通孔(25)的中心的位置与所述收纳部件(40)的卡合部(43)的前端中心的位置对应,
所述贯通孔(25)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框架(31f)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其中,
所述贯通孔(25)设置为比所述框架(31f)靠近所述凹部(22)的底部。
CN201820141002.6U 2017-02-08 2018-01-26 扶手 Active CN2079554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1103A JP6866669B2 (ja) 2017-02-08 2017-02-08 アームレスト
JP2017-021103 2017-0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5429U true CN207955429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17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41002.6U Active CN207955429U (zh) 2017-02-08 2018-01-26 扶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866669B2 (zh)
CN (1) CN20795542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4228B2 (ja) * 2018-08-29 2022-11-17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構造体及び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21070400A (ja) * 2019-10-31 2021-05-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アームレスト
JP7371503B2 (ja) * 2020-01-16 2023-10-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アームレス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5111Y2 (ja) * 1992-09-28 1998-11-11 西川化成株式会社 ドアトリムのボックス部材取付構造
JP4645128B2 (ja) * 2004-09-29 2011-03-09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アームレストの製造方法
JP5189319B2 (ja) * 2007-06-08 2013-04-24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カップホルダー付アームレス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27077A (ja) 2018-08-16
JP6866669B2 (ja) 2021-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5429U (zh) 扶手
US9487117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ushion element and method and tool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to
CN103287295B (zh) 具有储藏部的头部约束件
CN104741430A (zh) 用于车辆的冲压装置
CN103661115A (zh) 车辆货物舱组件和用于车辆货物区的货物垫
CN1903635B (zh) 车身结构
CN201164888Y (zh) 汽车整体侧围拉延模
JPH02167711A (ja) 表皮材一体発泡体の発泡成形型
CN206276794U (zh) 用于汽车翼子板冲压模具的翻边整形复合斜楔机构
CN105408166B (zh) 用于存放轮胎修补设备的搁脚板结合装置
CN110871717A (zh) 一种车辆及其后排座椅控制方法
CN110949274B (zh) 车辆的内装构造
EP2839986A1 (en) Head rest
JP5653689B2 (ja) 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027954U (zh) 一种安全带锁头固定支架铆压设备
JP2020138634A (ja) 車両用クッション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645591U (zh) 一种拖曳臂安装点前加强板专用模具
JPS5940873Y2 (ja) 車輌用座席
CN103738292A (zh) 车辆及其顶部气囊组件
US20240149525A1 (en) Object-receiv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device
CN215242591U (zh) 一种斜抽脱模的汽车内饰件注塑模具
JP7042813B2 (ja) 発泡成形型、および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217622130U (zh) 镶嵌式备胎盖板热压成型装置
CN206579523U (zh) 用于车辆的杯架组件及车辆
CN214607180U (zh) 车辆座椅发泡结构和交通运载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