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9838U -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9838U
CN207449838U CN201721569278.6U CN201721569278U CN207449838U CN 207449838 U CN207449838 U CN 207449838U CN 201721569278 U CN201721569278 U CN 201721569278U CN 207449838 U CN207449838 U CN 207449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beam
pedestrain protection
pedestrain
beam assembl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692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军
李云端
段兴中
杨子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692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9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9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9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所述行人防护梁总成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后端均适于与车辆的前端模块相连;行人防护梁,所述行人防护梁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前端相连,且所述行人防护梁位于所述车辆的前防撞梁的下方,所述行人防护梁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前防撞梁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方。本实用新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通过左支架和右支架将行人防护梁安装于车辆前部,可有效地减轻事故中行人所受的损伤,且行人防护梁总成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更换,便于后期维修,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设有该防护梁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型因塑料型前端模块结构约束,行人保护梁需焊接在前防撞梁上,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存在更换不方便的问题,且行人保护梁结构较复杂,使用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行人防护梁总成可防止撞伤行人,结构简单,拆卸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后端均适于与车辆的前端模块相连;行人防护梁,所述行人防护梁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前端相连,且所述行人防护梁位于所述车辆的前防撞梁的下方,所述行人防护梁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前防撞梁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通过左支架和右支架将行人防护梁安装于车辆前部,可有效地减轻事故中行人所受的损伤,且行人防护梁总成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更换,便于后期维修,使用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包括:支架本体和设在所述支架本体后端的翻边,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与所述行人防护梁相连,所述翻边适于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上板的左侧沿和右侧沿相连,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侧板设有吸能筋,所述吸能筋沿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侧板的宽度从前到后逐渐边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上板的前部下表面与所述行人防护梁搭接焊接,所述侧板的前端具有弧形焊接面,所述侧板的前端与所述行人防护梁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上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后端均设有所述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翻边具有用于与所述前端模块螺纹连接的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所述行人防护梁为管梁,且轴线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行人保护梁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装配于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的行人防护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的左支架或右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行人防护梁总成100,
左支架10,右支架11,支架本体12,上板121,侧板122,吸能筋1221,弧形焊接面1222,翻边13,安装孔131,
行人防护梁20,
前端模块200,
前防撞梁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100包括:左支架10、右支架11和行人防护梁20。
如图2所示,左支架10与车辆前部的左端相连且可拆卸,右支架11和车辆前部的右端相连且可拆卸,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后端均适于与车辆的前端模块200相连,这样,行人防护梁总成100设于车辆的前端模块200,安装方便,维修成本低,以将行人防护梁总成100固定于车身前部,从而避免撞伤位于车辆前方的行人。
行人防护梁20用于被动保护行人,如图2所示,行人防护梁20与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的前端相连,即行人防护梁20的一端与左支架10的前端相连,行人防护梁20的另一端与左支架10的前端相连,使得行人防护梁20固定于车身前部,且行人防护梁20位于车辆的前防撞梁300的下方,行人防护梁20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前防撞梁300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方,这样,行人防护梁20前端面比前防撞梁300的前端面更加靠前,行人防护梁20可正对车辆前方行人的腿部,以保护行人腿部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遇行人并相接触时,行人防护梁20设于车辆的最前端,行人防护梁20先与行人接触,可避免防撞梁直接撞击行人,减小行人在事故中所受伤害,且行人防护梁总成10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修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100,通过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将行人防护梁20安装于车辆前部,可有效地减轻事故中行人所受的损伤,且行人防护梁总成100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于更换,便于后期维修,使用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100,如图3所示,左支架10和右支架11均包括支架本体12和翻边13,支架本体12用于连接并支撑行人防护梁20,翻边13用于将行人防护梁总成100固定于车身,翻边13设在支架本体12后端,以将支架本体12后端与车身固定连接,支架本体12的前端与行人防护梁20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支架本体12的前端前于防撞梁的前端,从而支架本体12的前端将行人防护梁20支撑于车辆的最前端,进而保护行人,翻边13适于与前端模块200相连,比如,翻边13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前端模块200相连,连接稳定性好。
如图3和图5所示,支架本体12包括上板121和两个侧板122,两个侧板122分别与上板121的左侧沿和右侧沿相连,两个侧板122相对设置,即两个侧板122中的一个的上端与上板121的左侧沿相连,两个侧板122中的另一个的上端与上板121的右侧沿相连,上板121和两个侧板122均从后往前延伸,以保证行人防护梁总成100的前端前于防撞梁的前端,且左支架10右侧的侧板122与右支架11左侧的侧板122相对,左支架10左侧的侧板122与右支架11右侧的侧板122相背离,以便于将行人防护梁20固定于前端模块200,这样,支架本体12可视为下端敞开的槽体,节省生产所需材料,减少生产成本。
如图3和图5所示,侧板122设有吸能筋1221,吸能筋1221可用于吸收事故中车辆与行人的撞击力,有效地减轻行人所受的损伤,吸能筋1221沿上下方向延伸,即吸能筋1221从侧板122的下部延伸至侧板122的上部,并与上板121相接,每个侧板122的吸能筋1221为多个,且多个吸能筋1221沿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极有效地增加了侧板122的吸能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同一支架的左侧板122的多个吸能筋1221与右侧板122的多个吸能筋1221一一正对设置,提高吸能效果的同时保证支架结构的美观,实用性强,当行人防护梁20受撞击力时,左支架10、右支架11在吸能筋1221处压缩变形,可吸收撞击力,减轻行人损伤。
侧板122的宽度从前到后逐渐边大,如图3和图5所示,且侧板122后端的宽度适于与侧板122后端的翻边13相连,侧板122前端的宽度适于与行人防护梁20相连,侧板122的整体结构近似三角形,可增加支架对行人防护梁20支撑的稳定性,便于长期使用。
如图1所示,上板121的前部下表面与行人防护梁20搭接焊接,即上板121的前部下表面与行人防护梁20表面部分贴合,可使得上板121与行人防护梁20焊接更加牢固,侧板122的前端具有弧形焊接面1222,侧板122的前端与行人防护梁20焊接,可以理解的是,行人防护梁20的外表面为曲面,侧板122前端的弧形焊接面1222可与行人防护梁20的外表面很好地接触,有效地增加侧板122与行人防护梁20的焊接固定效果,实用性强。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上板121和两个侧板122的后端均设有翻边13,上板121和两个侧板122所设有的翻边13均与前端模块200固定相连,极大地增加了支架与前端模块200连接固定的强度,可延长使用寿命,节约长期使用的成本。
如图1和图5所示,翻边13具有安装孔131,安装孔131用于翻边13与前端模块200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前端模块200上设有螺纹配合孔,且螺纹配合孔与翻边13的安装孔131对应连接,比如,螺纹配合孔与安装孔131通过螺栓连接,进而将支架稳定地固定于车身。
如图4所示,行人防护梁20为管梁,比如,管梁内径为16mm,管梁外径为20mm,以保证行人防护梁20自身的刚度和强度,且行人防护梁20的轴线为弧形,比如,行人防护梁20的长度为800mm,弧形的半径为295mm,即行人防护梁20的中部向前凸出于行人防护梁20的两端,增加行人防护梁20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行人防护梁总成100,可有效地减轻事故中行人所受的损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沿左右方向间隔开,且后端均适于与车辆的前端模块相连;
行人防护梁,所述行人防护梁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的前端相连,且所述行人防护梁位于所述车辆的前防撞梁的下方,所述行人防护梁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前防撞梁在水平面的投影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均包括:支架本体和设在所述支架本体后端的翻边,所述支架本体的前端与所述行人防护梁相连,所述翻边适于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上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上板的左侧沿和右侧沿相连,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有吸能筋,所述吸能筋沿上下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宽度从前到后逐渐边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前部下表面与所述行人防护梁搭接焊接,所述侧板的前端具有弧形焊接面,所述侧板的前端与所述行人防护梁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后端均设有所述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具有用于与所述前端模块螺纹连接的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防护梁为管梁,且轴线为弧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行人防护梁总成。
CN201721569278.6U 2017-11-21 2017-11-21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07449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9278.6U CN207449838U (zh) 2017-11-21 2017-11-21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9278.6U CN207449838U (zh) 2017-11-21 2017-11-21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9838U true CN207449838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7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69278.6U Active CN207449838U (zh) 2017-11-21 2017-11-21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98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479A (zh) * 2019-10-14 2020-02-1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112371780A (zh) * 2020-10-28 2021-02-19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9479A (zh) * 2019-10-14 2020-02-1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前端防撞装置
CN112371780A (zh) * 2020-10-28 2021-02-19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71780B (zh) * 2020-10-28 2022-08-30 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护横梁总成的连接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49838U (zh) 行人防护梁总成和车辆
SE514218C2 (sv) Anordning vid gångjärn till motorhuvar på personbilar
CN207416528U (zh) 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和车辆
CN109017651A (zh) 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CN206589655U (zh) 一种车辆电池包防护装置及使用该防护装置的车辆
CN207781703U (zh) 碰撞保护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3093964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前下部防护装置
CN20793394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速公路安全护栏
CN207059964U (zh) 防撞保护装置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108417747A (zh) 电池包安装螺栓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09456942U (zh) 一种改进的防腐锌钢护栏
CN207433369U (zh) 一种便于行人保护的前大灯安装支架
CN207311347U (zh)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94451B (zh) 车钩组件及具有该车钩组件的轨道车辆
CN214929530U (zh) 一种25%偏置碰撞双吸能盒防撞梁结构
KR20110049297A (ko) 보행자 다리 상해 저감용 로워 스티프너가 구비된 프런트 범퍼레일
CN202029794U (zh) 吸能式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CN209305514U (zh) 一种行人保护装置
CN207683627U (zh) 一种汽车挡泥板
CN207227950U (zh) 一种桥梁专用防撞护栏
CN207773077U (zh) 前防撞梁和行人保护横梁总成和车辆
CN202923576U (zh) 车辆行人腿部保护构件
CN207059967U (zh)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07737241U (zh) 一种车载式防撞保护器
CN202243324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下部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