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9967U -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9967U
CN207059967U CN201720860731.2U CN201720860731U CN207059967U CN 207059967 U CN207059967 U CN 207059967U CN 201720860731 U CN201720860731 U CN 201720860731U CN 207059967 U CN207059967 U CN 207059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bumper
support member
bumper assembly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607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良城
张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607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9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9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9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前保险杠总成,所述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具有上格栅;以及前保险杠横梁,所述前保险杠横梁上设有在所述上格栅后方与所述上格栅相对应的支撑结构。由此,通过在前保险杠横梁上设置与上格栅相对的支撑结构,以在行人腿部碰撞到前保险杠本体时,支撑结构能够对刚度较差的上格栅所在区域提供有力支撑,增强了前保险杠总成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避免了碰撞时候大腿向车辆内侧侵入过多,减小了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弯曲程度,降低了对膝部韧带的损伤,具有更好地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行人的效果。

Description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车辆前保险杠是保护行人的重要零件,汽车前端一般有三个较硬的结构:发动机罩盖、前保横梁、下保险杠区域。前保险杠一般外部采用塑料件,前保横梁外侧覆盖吸能泡沫,以减少车辆对行人腿部的冲击,降低行人腿部骨折的几率。
已有的前保险杠的上格栅结构很弱,且发动机罩盖比较靠后,这样就会导致碰撞发生时行人的大腿无法得到有力支撑,碰撞时大腿向车辆的内侧侵入过多,造成大腿与小腿短时间内弯曲过大,膝部韧带拉伸过长,容易造成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碰撞时降低对被碰者的腿部伤害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本体,所述前保险杠本体具有上格栅;以及前保险杠横梁,所述前保险杠横梁上设有在所述上格栅后方与所述上格栅相对应的支撑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通过在前保险杠横梁上设置与上格栅相对的支撑结构,以在行人腿部碰撞到前保险杠本体时,支撑结构能够对刚度较差的上格栅所在区域提供有力支撑,增强了前保险杠总成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避免了碰撞时候大腿向车辆内侧侵入过多,减小了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弯曲程度,降低了对膝部韧带的损伤,具有更好地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行人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支撑结构适于在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上方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连接,所述支撑结构自下向上逐渐向前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件和安装支架,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前保险杠横梁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前侧。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主板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板体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均具有用于与所述支撑件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支撑件插接在所述插孔内,所述主板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的个数为多个,所述支撑件为杆状,所述多个安装支架沿所述支撑件的轴向均布。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支架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所述支撑件为圆管、方管、椭圆管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在车辆上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横梁与支撑结构的一个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横梁与支撑结构的另一个装配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与传统的前保险杠总成的在碰撞后的上格栅处的支撑力对比曲线图。
附图标记:
前保险杠总成100,发动机罩盖200,下保险杠300,
前保险杠本体10,
前保险杠横梁20,
支撑结构30,支撑件31,安装支架32,主板体321,左侧板322,右侧板323,插孔3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包括:前保险杠本体10以及前保险杠横梁20,前保险杠本体10具有上格栅,前保险杠横梁20上设有在上格栅后方与上格栅相对应的支撑结构3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100,通过在前保险杠横梁20上设置在上格栅后方与其相对应的支撑结构30,以在行人腿部碰撞到前保险杠本体10时,支撑结构30能够对刚度较差的上格栅所在区域提供有力支撑,增强了前保险杠总成100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避免了碰撞时候大腿向车辆内侧侵入过多,减小了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弯曲程度,降低了对膝部韧带的损伤,具有更好地在碰撞发生时保护行人的效果。
可以理解,支撑结构30位于上格栅的后方是指支撑结构30与上格栅在前后方向上大体相对应,换言之,支撑结构30可以完全位于上格栅的正后方,也可以仅仅一部分位于上格栅30的正后方且其他部分位于上格栅的侧后方。此外,支撑结构30与上格栅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完全正对,当格栅与上下方向具有一定夹角时(如向后倾斜较小角度时),支撑结构30与上格栅在与前后方向有一定夹角的方向上可以完全正对。
如图1所示,前保险杠总成100的上方设有发动机罩盖200,前保险杠总成100的下方设有下保险杠300,碰撞时,前保险杠总成100的进风格栅与行人的大腿相对,前保险杠横梁20与行人的小腿相对,前保险杠横梁20外覆盖有吸能泡沫,以减少车辆对行人腿部的冲击,降低行人腿部骨折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结构30适于在前保险杠横梁20的上方与前保险杠横梁20连接,支撑结构30自下向上逐渐向前延伸。由此,增强了支撑结构30与保险杠横梁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支撑结构30包括支撑件31和安装支架32,支撑件31通过安装支架32连接在前保险杠横梁20上。具体地,如图2所示,安装支架32的下端与前保险杠横梁20的顶部固定连接,安装支架32的上端与前保险杠横梁20的后端固定连接。这样,更方便支撑结构30的生产制造,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支撑件3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前保险杠横梁20的前侧。由此,支撑结构30的下方为前保险杠本体10提供了充足的变形空间以缓冲撞击。
可选地,安装支架32包括主板体321以及分别连接在主板体321两侧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3,左侧板322、右侧板323均具有用于与支撑件31相适配的插孔324,支撑件31插接在插孔324内,主板体321的一部分与支撑件31的外壁相贴合。由此,安装支架32的结构强度更好,能够为支撑件31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力。
可选地,安装支架32的个数为多个,所述支撑件31为杆状,多个安装支架32沿支撑件31的轴向均布。由此,支撑件31与前保险杠横梁20的连接更稳定、可靠,支撑件31受到撞击时更不容易发生变形。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具体地,前保险杠为弧形,支撑件31也大体为弧形。这样,前保险杠总成100整体的受力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31与安装支架32焊接连接。具体地,支撑件31与安装支架32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支撑件31与安装支架32还可以通过粘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类似地,安装支架32与前保险杠横梁20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支撑件31为圆管、方管、椭圆管中的任一种。这样,支撑件31的结构较紧凑,在保证增强前保险杠总成100在上格栅区域的刚度的同时,能够降低对上格栅进气的阻挡,减少对格栅进气量的影响。可以理解,支撑件31并不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型钢等。
如图4所示,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腿碰撞仿真曲线图可知,增加了支撑结构30后,上格栅处的支撑力明显提升,尤其在碰撞发生的0.005s到0.01s时间区间,上格栅的支撑力增加了近2600N。即使在上格栅支撑力峰值时刻(参见图4的0.013s),上格栅的支撑力仍能够增加1000N左右,改善效果极其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分别与整车上对方向的定义相一致,也就是说车辆的长度方向即为前后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即为左右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即为上下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100。由此,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前保险杠总成100的车辆,兼顾车辆造型及格栅进气量要求,提升了车辆的行人保护小腿碰撞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保险杠本体(10),所述前保险杠本体(10)具有上格栅;以及
前保险杠横梁(20),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上设有在所述上格栅后方与所述上格栅相对应的支撑结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适于在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的上方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连接,所述支撑结构(30)自下向上逐渐向前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包括支撑件(31)和安装支架(32),所述支撑件(31)通过所述安装支架(32)连接在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2)包括主板体(321)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板体(321)两侧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3),所述左侧板(322)、所述右侧板(323)均具有用于与所述支撑件(31)相适配的插孔(324),所述支撑件(31)插接在所述插孔(324)内,所述主板体(321)的一部分与所述支撑件(31)的外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2)的个数为多个,所述支撑件(31)为杆状,所述多个安装支架(32)沿所述支撑件(31)的轴向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20)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与所述安装支架(32)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保险杠总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为圆管、方管、椭圆管中的任一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保险杠总成(100)。
CN201720860731.2U 2017-07-14 2017-07-14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Active CN207059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0731.2U CN207059967U (zh) 2017-07-14 2017-07-14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60731.2U CN207059967U (zh) 2017-07-14 2017-07-14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9967U true CN207059967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60731.2U Active CN207059967U (zh) 2017-07-14 2017-07-14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99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422A (zh) * 2021-03-04 2021-06-08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422A (zh) * 2021-03-04 2021-06-08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14169B2 (en) Bumper-reinforcing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
US9254812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US7597384B2 (en) Engine compartment hood latch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US9233662B2 (en) Vehicle-body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070176438A1 (en) A bumper beam for a vehicle
US9254801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2010006154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04044550A (zh) 用于机动车辆前端的对行人有益的结构
CN105216722A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系统
CN108001210B (zh) 用于行人安全的可塌缩散热器支撑件支架
CN207059967U (zh) 前保险杠总成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01923053U (zh) 汽车车门防撞杆
CN207128998U (zh) 汽车车架及汽车
JP6131838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206551983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US9637077B2 (en) Frontal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members
US8333416B2 (en) Impact element and use of an insert for a carrier of an impact element
CN107202516B (zh) 一种防弹结构及汽车
CN106828375B (zh) 一种前碰撞横梁
CN104828142B (zh) 安装支架和汽车轮罩纵梁总成
EP2890601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202243324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下部支撑结构
CN202923576U (zh) 车辆行人腿部保护构件
JP2010132018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01863791U (zh) 轻型车前下部防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ront bumper assembly and vehicles with 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8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