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52124U -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52124U
CN206552124U CN201621344972.3U CN201621344972U CN206552124U CN 206552124 U CN206552124 U CN 206552124U CN 201621344972 U CN201621344972 U CN 201621344972U CN 206552124 U CN206552124 U CN 206552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board body
beat
installation portion
beater
electrical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44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
尹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44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52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52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52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轻量化程度低、加工工序复杂的问题。本混动汽车翼子板包括主板体,主板体的前部设有用于与前保险杠连接的安装部一,主板体的后部设有用于将所述主板体固定在汽车侧围的安装部二,主板体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舱固连的安装部三,主板体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车轮轮罩连接的安装部四,主板体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充电口,主板体采用复合材料SMC一体成型。本混动汽车翼子板适用于混动汽车,其轻量化程度高且加工更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环保和能源问题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了挑战。具有在城市工况下油耗明显改善、排放显著降低等优势的HEV成为了汽车界的宠儿。其中PHEV(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因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汽车尾气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适用更广泛的能源、增加汽车续驶里程和性能,成为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模式。但是因为动力电池的单位比能量与传统汽车使用液体燃料的单位比能量差距巨大,为了提高纯电动续驶里程,相比于传统汽车,电动汽车对于轻量化的要求更为迫切。
传统汽车其前翼子板主要采用金属材料冲压而成。由于前机舱盖、前大灯、前保险杠等部件都与翼子板存在一定的装配关系,因此翼子板的装配结构将会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刚性;另一方面,为满足行人保护法规要求,翼子板不能过硬,需要具有一定的冲击韧性。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510377Y,公告日2002年9月11日,公告了一种汽车翼子板,由轮廓曲线、灯口及若干三维曲面组成,它经由冷轧薄钢板冲压成型而成。这种金属件碰撞后不易修复,对被撞行人有一定的伤害性,同时由于金属材料的质量较大,加大了车身重量,且一般需要5道以上的冲压工序,冲压工序复杂,冲压成型和修边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该翼子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翼子板的轻量化程度同时使其适用于混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的前部设有用于与前保险杠连接的安装部一,所述主板体的后部设有用于将所述主板体固定在汽车侧围的安装部二,所述主板体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舱固连的安装部三,所述主板体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车轮轮罩连接的安装部四,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后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汽车A柱配合的悬臂和用于与汽车后视镜底部配合的凹口,所述主板体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充电口,所述主板体后部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汽车侧围的下端连接的安装部五。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主板体为前翼子板,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舱两侧,与发动机盖、前保险杠、汽车A柱、侧围以及轮罩相邻,通过安装部一使主板体与前保险杠配合连接,通过安装部三使主板体与发动机舱固连,通过安装部四使主板体与车轮轮罩配合连接,通过悬臂使主板体与A柱配合连接,通过设置凹口使得主板体能够与汽车的前三角块上的后视镜相配合,通过设置安装部二和安装部五使主板体能够与汽车侧围的连接固定。此外,通过在主板体后部的中间位置开设充电口,使主板体后部的中间位置形成空缺,减少了主板体的用料,既能减轻翼子板的重量,又有利于提供一个混动汽车充电机构的安装口,使主板体能够适用于混动汽车充电。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主板体采用复合材料SMC一体成型。主板体通过复合材料SMC一体成型,成型周期短,减轻了车身的重量,具有较好的强度和一定的冲击韧性,发生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较小,提高了车辆的行人保护性能,复合材料SMC属于玻璃钢的一种,主要原料由GF专用纱、MD填料及各种助剂组成,可承受一定的弹性变形,能抵御一定的轻微碰撞,并可满足行人保护法规要求。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充电口边缘具有向内设置的环形凸沿。通过设置凸沿,加强充电口边缘的强度,使得主板体在开设充电口减轻重量后强度仍然能够得到保证。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安装部二上设有若干加强凸起。通过设置加强凸起,使得安装部二的强度得到加强。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安装部三上设有若干加强凸起。通过设置加强凸起,使得安装部三的强度得到加强。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安装部三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流水槽。设置流水槽,便于安装部三上的积水排出。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充电口呈椭圆状,所述充电口的长直径为190mm-210mm,所述充电口的短直径为140mm-160mm。充电口的大小与充电机构能够匹配,设置椭圆状的充电口有利于充电口盒与翼子板的匹配。
在上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中,所述充电口到主板体后部边缘的最短距离为70mm-90mm,所述充电口到翼子板下部的最短距离为60mm-80mm。这样设置能够使充电口避开主板体上的特征线,另外还满足了翼子板的成型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复合材料SMC制作翼子板,设计自由度高,造型自由度高;2、低速碰撞时,金属翼子板会产生凹陷,而复合材料SMC翼子板可自行修复;3、良好的吸能性能,耐低速碰撞性能好,有效提高车辆的行人保护性能;4、充电口的设置方便混动汽车的充电机构的布置,且利于使用者充电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动汽车翼子板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动汽车翼子板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混动汽车翼子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4的B处放大图。
图中,1、主板体;2、安装部一;3、安装部二;4、安装部三;5、安装部四;6、充电口;7、环形凸沿;8、悬臂;9、凹口;10、安装部五;11、加强凸起;12、流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混动汽车翼子板包括主板体1,该主板体1的前部设有用于与前保险杠连接的安装部一2,主板体1的后部设有用于将主板体1固定在汽车侧围的安装部二3,主板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舱固连的安装部三4,主板体1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车轮轮罩连接的安装部四5,主板体1后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汽车A柱配合的悬臂8和用于与汽车后视镜底部配合的凹口9,主板体1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充电口6,主板体1后部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汽车侧围的下端连接的安装部五10。需要说明的是,主板体1采用复合材料SMC一体成型,该材料密度小,设计灵活美观,较金属翼子板重量可以减轻40%,且成型时能耗少,更换方便。该材料制成的翼子板耐腐蚀,隔热隔电,耐冲击,抗振等,轻微碰撞后可以自我修复,有良好的吸能性能,能有效提高车辆行人保护性能。
具体来说,充电口6边缘具有向内设置的环形凸沿7,以加强充电口6边缘的强度,使得主板体1在开设充电口6减轻重量后强度仍然能够得到保证。充电口6呈椭圆状,充电口6的长直径为190mm-210mm,充电口6的短直径为140mm-160mm。充电口6到主板体1后部边缘的最短距离为70mm-90mm,充电口6到翼子板下部的最短距离为60mm-80mm。
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部二3和安装部三4上均设有若干加强凸起11。通过这些加强凸起11使得安装部二3和安装部三4的强度得到加强。此外,安装部三4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流水槽12,以便于安装部三4上的积水排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包括主板体(1),所述主板体(1)的前部设有用于与前保险杠连接的安装部一(2),所述主板体(1)的后部设有用于将所述主板体(1)固定在汽车侧围的安装部二(3),所述主板体(1)的上部设有用于与发动机舱固连的安装部三(4),所述主板体(1)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车轮轮罩连接的安装部四(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1)后部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汽车A柱配合的悬臂(8)和用于与汽车后视镜底部配合的凹口(9),所述主板体(1)的后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充电口(6),所述主板体(1)后部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汽车侧围的下端连接的安装部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1)采用复合材料SMC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6)边缘具有向内设置的环形凸沿(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二(3)上设有若干加强凸起(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三(4)上设有若干加强凸起(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三(4)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流水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6)呈椭圆状,所述充电口(6)的长直径为190mm-210mm,所述充电口(6)的短直径为140mm-1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6)到主板体(1)后部边缘的最短距离为70mm-90mm,所述充电口(6)到翼子板下部的最短距离为60mm-80mm。
CN201621344972.3U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Active CN206552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4972.3U CN206552124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44972.3U CN206552124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52124U true CN206552124U (zh) 2017-10-13

Family

ID=6036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44972.3U Active CN206552124U (zh) 2016-12-08 2016-12-08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52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9903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
CN205439910U (zh) 一种轻量化无骨架非金属车门
CN206552124U (zh) 一种混动汽车翼子板
CN202213632U (zh) 汽车前纵梁加强件
CN205330436U (zh) 一种非金属轻量化车门结构
CN202358189U (zh) 一种汽车门槛前撑板
CN203047129U (zh) 汽车通用门防撞梁总成
CN105711430A (zh) 太阳能混合动力汽车续航能力增强系统
CN201633676U (zh) 方程式赛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5100814U (zh) 车门和车辆
CN200974471Y (zh) 太阳能电动车
CN202628747U (zh) 一种螺母的防护罩
CN210592161U (zh) 雨刮盖板
CN202294218U (zh) 电动两座平板载货车
CN208665325U (zh) 一种电动观光车的模块化侧围结构
CN207208215U (zh) 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
CN205344465U (zh) 一种轻量化车门结构
CN211918845U (zh) 一种多功能整体注入成型式燃油、电动、氢动力汽车主体
CN207374507U (zh) 充电模块固定基座轮罩总成结构
CN203713776U (zh) 一种吸能垫固定结构
CN218806131U (zh) 车辆
CN21668461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端框架结构
CN210101781U (zh) 一种铝合金发动机罩结构
CN21209845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装置
CN216101932U (zh) 一种高韧性汽车内饰门板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