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40194U - 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40194U
CN205840194U CN201620722846.0U CN201620722846U CN205840194U CN 205840194 U CN205840194 U CN 205840194U CN 201620722846 U CN201620722846 U CN 201620722846U CN 205840194 U CN205840194 U CN 205840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lay film
fiber
duplexer
decoration overlay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28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近本悠
桃井香奈
栢木翔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SK CHEMICAL CO Ltd
SK Kak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SK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SK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SK CHEMIC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40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401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层叠体,具有湿气吸收/释放性。该层叠体是在基材上具有装饰覆膜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覆膜是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湿气吸收/释放性装饰覆膜,在所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散布着纤维,所述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比所述装饰覆膜的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长,并以跨过所述装饰覆膜上的两个以上的凸部的方式散布所述纤维。

Description

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用作建筑物的内装饰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舒适的居住空间的关注与日俱增。与此相关,在墙壁、顶棚等的内装饰面的表面装修中,对能够发挥防止结露水、防止长霉菌或者抑制因湿度的调整引起的不适等的效果的具有湿气吸收/释放性的装修的期待与日俱增。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基底上形成含有硅藻土等的多孔体和粘合材料的层的墙壁材料。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含有硅藻土和树脂的墙壁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967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7-5660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中记载的墙壁材料中,表现出由硅藻土等引起的吸收释放湿气的另一面,存在耐久性、强度等不充分的隐患。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在保持湿气吸收/释放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强度的装饰覆膜。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用新型发明人进行了刻苦研究后想到了一种层叠体,该层叠体是在基材上具有装饰覆膜的层叠体,上述装饰覆膜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且将纤维以特定的方式散布在上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征。
1.一种层叠体,该层叠体是在基材上具有装饰覆膜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装饰覆膜是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湿气吸收/释放性装饰覆膜,
在上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散布着纤维,
上述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比上述装饰覆膜的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长,并以跨过上述装饰覆膜上的两个以上的凸部的方式散布上述纤维。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饰覆膜的湿气吸收/释放量为70g/m2以上。
3.根据上述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饰覆膜的附着强度为0.5N/mm2以上。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的数量为3~100根/cm2
实用新型效果
在上述1的实用新型中,能够在保持湿气吸收/释放性的同时,提高耐久性(耐水性、耐清洗性等)和强度等。
在上述2的实用新型中,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湿气吸收/释放性。
在上述3的实用新型中,能够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耐水性、耐清洗性等)和强度等。
在上述4的实用新型中,能够在保持湿气吸收/释放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耐水性、耐清洗性等)和强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是轮廓曲线要素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符号的说明
1:装饰覆膜
11:微小的凸部
12:微小的凹部
13:明显可见的凸部
14:明显可见的凹部
2:纤维
3:基材
h:轮廓曲线要素的高度
w:轮廓曲线要素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层叠体的特征在于在基材之上具有特定的装饰覆膜。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在图1中,在基材3之上层叠有装饰覆膜1。
基材3是构成建筑物、土木结构物等的墙壁表面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混凝土、砂浆、壁板、挤出成形板、石膏板、珍珠岩板、胶合板、砖瓦、塑料板、金属板、玻璃、陶瓷砖等。上述基材的表面可以施加某种表面处理(例如密封材料、面漆、填料、腻子等),也可以在基材的表面上已经形成有覆盖膜、或贴有壁纸等。
在装饰覆膜1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能够利用该凹凸增加装饰覆膜的比表面积,提高湿气吸收/释放性。这样的凹凸表面形状可以通过轮廓曲线要素进行表示。轮廓曲线要素是指“峰部和与之相邻的谷部组成的曲线部分”,规定于JIS B0601:2013中。在图2中显示了轮廓曲线要素的示意图。其中,w为轮廓曲线要素的长度,h为轮廓曲线要素的高度。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是w的平均值,平均高度是h的平均值。
上述装饰覆膜1优选包括(A)粒状骨料(以下称作“(A)成分”)。(A)成分是在上述装饰覆膜1的表面赋予凹凸的物质。作为(A)成分,可以适当地使用天然石头、天然石头的粉碎物等的天然骨料、以及着色骨料等的人工骨料中选出的至少一种以上。粒状骨料的粒径优选为30~5000μm(更加优选为50~4000μm)。
另外,上述装饰覆膜1只要是湿气吸收/释放性装饰覆膜即可,可以使用具有多孔质结构的装饰覆膜和/或包括(B)湿气吸收/释放性成分(以下也称作“(B)成分”)的装饰覆膜等。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包括(B)成分。作为(B)成分,可以使用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列举出:凝灰岩发泡体(Maarlite)、勃姆石、多孔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凝胶)、沸石、氧化铝、铝英石、硅藻土、硅质页岩、海泡石、绿坡缕石、蒙脱石、硬硅钙石、伊毛缟石等的多孔质无机粒子、多孔质合成树脂粒等,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物质或组合两种以上使用。(B)成分的平均粒子径优选为1~200μm(更加优选为10~100μm)。通过使用这样的(B)成分,能够发挥优异的湿气吸收/释放性。
上述装饰覆膜1表面凹凸形状优选为由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等的粒子径或者凝聚状态等引起的微小的凹凸形状,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优选为0.1mm~3mm(更加优选为0.2mm~2mm),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高度优选为1.5mm以下(更加优选为0.005mm~1.2mm,进一步优选为0.01mm~1mm)。由于具有这样的微小的凹凸形状,能够在具有优异的美观性的同时,能够增加装饰覆膜的比表面积,提高湿气吸收/释放性。
装饰覆膜1的湿气吸收/释放量优选为70g/m2以上(更加优选为8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g/m2以上)。湿气吸收/释放量是指由某种固定的试验时间内的每单位面积的吸湿量和放湿量计算出来。通过使湿气吸收/释放量满足上述范围,由此能够发挥优异的湿气吸收/释放性。湿气吸收/释放性是指具有在室内空气处于干燥状态时放出水分、且在室内空气处于高湿气状态时吸收水分的作用,由此能够使室内环境变得舒适。而且,湿气吸收/释放量是根据JIS A6909:2014“建筑用表面涂层材料”7.29的步骤测量出的值。
上述装饰覆膜1能够由包括例如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和(C)合成树脂的组合物而形成。
作为(C)合成树脂(以下也称作“(C)成分”),可以使用各种公知的合成树脂。作为树脂的种类,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树脂、硅酮树脂、丙烯酸碳化硅树脂、氟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丙烯酸·乙酸乙烯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或者上述树脂的复合物等。这种树脂成分也可以是具有产生交联反应的性质的树脂。
上述(A)成分~上述(C)成分的混合比率如下:相对于上述(C)成分的固含量100重量份,
上述(A)成分优选为500~3000重量份(更加优选600~2000重量份),
上述(B)成分优选为50~500重量份(更加优选为60~400重量份)。
在此情况下,适于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凹凸易于形成在装饰覆膜1上。
在上述装饰覆膜1的表面中散布着纤维2。纤维2的平均纤维长度比装饰覆膜的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长,如图1所示,以跨过装饰覆膜的两个以上的凸部的方式进行散布。纤维2的平均纤维长度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定,优选为1mm~20mm(更加优选为1.5mm~10mm)。另外,纤维2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1~500μm(更加优选为2~300μm)。通过这种方式在装饰覆膜1表面散布纤维,利用由纤维引起的交联、纤维彼此缠结等,提高了装饰覆膜表面的耐久性(耐水性、耐清洗性等)和强度等。另外,由于在装饰覆膜表面散布着纤维,因此,有利于湿气吸收/释放性的提高。而且,装饰覆膜1表面的形态可以通过放大镜、显微镜等进行观察。
作为这种纤维2可以是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的任一种,可以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有机纤维,例如可以列举出:纸浆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芳纶纤维、维尼纶纤维、聚乙烯纤维、聚芳酯纤维、PBO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粘胶人造丝纤维、尼龙纤维、丙烯酸纤维、氯乙烯纤维、纤维素纤维等的合成纤维、洋麻、椰子、软木、竹、麻、藤、菠萝、香蕉、稻草等天然纤维等。作为无机纤维,例如可以列举出:岩棉、玻璃纤维、二氧化硅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等。特别是,作为纤维2优选无机纤维,进一步优选含有玻璃纤维。
另外,纤维2在上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根数优选为3~100[根/cm2](更加优选为5~90[根/cm2])。在此情况下,易于以跨过装饰覆膜上的两个以上的凸部的方式散布纤维,从而进一步提高装饰覆膜表面的耐久性(耐水性、耐清洗性等)和强度等。另外,由于在装饰覆膜表面上散布纤维,因此,有利于湿气吸收/释放性的提高。而且,每单位面积的纤维的数量是用15倍的放大镜观察装饰覆膜1的表面而识别出的纤维的数量。
另外,通过上述纤维2的作用,装饰覆膜1的附着强度成为0.5N/mm2以上(优选为0.6N/mm2以上),从而能够显现出较高的附着强度。而且,附着强度是根据JIS A6909:2014“建筑用表面涂层材料”7.10的步骤测量出的值。
本实用新型的层叠体如图1所示,为在基材3上具有装饰覆膜1的层叠体,装饰覆膜1具有微小的凸部11和微小的凹部12,并以跨过两个以上的凸部11的方式散布着纤维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层叠体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如下方法:在基材3上的整个表面上涂覆在包括上述(A)成分~上述(C)成分的组合物中加入纤维2的材料的方法、或者在基材3上涂覆包括上述(A)成分~上述(C)成分的组合物之后,使纤维2散布并固定于其上的方法等。而且,在制造上述组合物时,也可以混合着色颜料、体质颜料、填充材料、各种添加剂、水等。
作为涂覆器具可以采用例如毛刷、镘刀、辊子、喷涂器等的公知的器具。对涂覆量并无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0.3~5kg/m2,更加优选为0.5~4kg/m2。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饰覆膜1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适当设定即可,但是优选0.1mm~8mm(更加优选0.5mm~5mm)。
如图3所示,装饰覆膜1的表面形状具有上述微小的凹凸形状,进一步还可以具有明显可见的凹凸图案。明显可见的凹凸图案给装饰覆膜1赋予立体感。该明显可见的凹凸包括明显可见的凸部13和明显可见的凹部14,该明显可见的凹凸大于上述微小的凹凸。
作为上述明显可见的凹凸图案,例如可以列举出:柚子皮图案、涟漪图案、拉毛粉饰法粉饰图案、砂墙壁图案、石纹图案、岩肌纹图案、砂岩图案、吹塑图案、月面图案、梳拉图案、虫食状图案等。这种凹凸图案可以利用抹子、铲子、梳齿、毛刷、花纹辊、型框等公知的方法而赋予。
实施例
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例,更加明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实施例1)
在100重量份乙酸乙烯酯树脂中混合1200重量份骨料(硅砂、寒水石等)、300重量份湿气吸收/释放性成分(多孔质二氧化硅、硅藻土等)、160重量份填充材料(滑石)、10重量份着色颜料以及添加剂和水(适量),从而制造了主材。
接着,在上述主材中混合20重量份玻璃纤维(平均纤维长度6mm、平均纤维直径5μm)并在基材(石膏板)上以涂覆量2kg/m2用镘刀涂覆,在23℃下干燥24小时,使其硬化,从而制造层叠体1。
用15倍放大镜观察获得的层叠体1,其结果是在装饰覆膜表面上具有微小的凹凸形状(w的平均值=1mm,h的平均值=0.5mm),并且以跨过两个以上的凸部的方式散布着玻璃纤维。另外,装饰覆膜的表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的数量为35[根/cm2]。而且,获得的层叠体的湿气吸收/释放量为120g/m2,附着强度为0.6N/m2

Claims (4)

1.一种层叠体,该层叠体是在基材上具有装饰覆膜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覆膜是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湿气吸收/释放性装饰覆膜,
在所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散布着纤维,
所述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比所述装饰覆膜的轮廓曲线要素的平均长度长,并以跨过所述装饰覆膜上的两个以上的凸部的方式散布所述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覆膜的湿气吸收/释放量为70g/m2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覆膜的附着强度为0.5N/mm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覆膜的表面上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的数量为3~100根/cm2
CN201620722846.0U 2015-12-26 2016-07-11 层叠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01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5492A JP6666632B2 (ja) 2015-12-26 2015-12-26 積層体
JP2015-255492 2015-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40194U true CN205840194U (zh) 2016-12-28

Family

ID=57618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284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840194U (zh) 2015-12-26 2016-07-11 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66632B2 (zh)
CN (1) CN205840194U (zh)
HK (1) HK1223779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5940B2 (ja) * 1986-06-04 1994-09-28 フジワラ化学株式会社 内装用複合壁材
CA2114620C (en) * 1991-08-02 2000-10-03 Akio Koh Inorganic constructional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0533463A (ja) * 1991-08-02 1993-02-09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無機質建築板
JPH111899A (ja) * 1997-06-06 1999-01-06 Hokushin Cloth:Kk 聚楽壁紙
JP2001323627A (ja) * 2000-03-10 2001-11-22 Takao Nishizawa 壁構造、壁材を用いた照明具カバー及び壁材を用いたカンバス
JP2002265875A (ja) * 2001-03-13 2002-09-18 Yamamoto Yogyo Kako Kk 塗料組成物および建築物表面仕上用建材
JP2002294979A (ja) * 2001-04-02 2002-10-09 Dantani Plywood Co Ltd 凹凸模様を有する調湿性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04201B2 (ja) * 2006-10-20 2009-07-29 富士川建材工業株式会社 調湿性を有する内装薄付仕上塗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調湿性を有する内装薄付仕上壁材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6341636B2 (ja) * 2013-06-07 2018-06-13 株式会社エフコンサルタント 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66632B2 (ja) 2020-03-18
HK1223779A2 (zh) 2017-08-04
JP2017114102A (ja) 2017-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9829B2 (ja) 積層体
JP7299379B2 (ja) 面材
JP2024050901A (ja) 面材の製造方法
JP7265378B2 (ja) 面材
JP3980032B2 (ja) 装飾性塗材及び装飾性建材
CN205840194U (zh) 层叠体
JP2000135471A (ja) 装飾材の形成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塗材
JP6341636B2 (ja) 積層体
JP4104432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CN205840223U (zh) 层叠体
JP6504687B2 (ja) 積層体
JP2007146174A (ja) 装飾性塗材及び装飾性建材
JP6964738B2 (ja) 模様面の形成方法
JP2020121237A (ja) 被膜形成方法
JP2014223792A (ja) 積層体
JP6964535B2 (ja) 面材
JP6839590B2 (ja) 被膜形成方法
JP2020163853A (ja) 面材
JP2000240251A (ja) 建築物又は構築物用表面装飾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56596B2 (ja) 積層体
JP5026876B2 (ja) 板状装飾材
JP6755777B2 (ja) 被膜形成方法
JP2023053840A (ja) 被膜形成方法
JP2021137812A (ja) 被膜形成方法
JP2024013212A (ja) コーティン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