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456U - 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 - Google Patents
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524456U CN205524456U CN201620076596.8U CN201620076596U CN205524456U CN 205524456 U CN205524456 U CN 205524456U CN 201620076596 U CN201620076596 U CN 201620076596U CN 205524456 U CN205524456 U CN 2055244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connecting rod
- plate
- rod
- cross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车,尤其是一种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属于物料运输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前车体通过反向连杆与后车体组成一个同轨迹车架,前转向板、前连接板以及前传动连杆能跟随牵引杆同步转动,利用前轮定位转向机构能实现对前车轮的转向角度校正,利用反向连杆能使得后连接板、后传动连杆以及后转向板7实现反向转动,利用后轮定位转向机构能实现对后车轮的转向角度校正,从而能够使得后车体快速跟随前车体的运动轨迹,结构紧凑,提高运输运行的稳定性,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门车,尤其是一种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属于物料运输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物流行业的仓库,由于场地的限制,往往留给运输车通行的道路十分狭窄,而在物流中又往往需要借助运输车对货物进行运载。由于物流业需要运输的货物形状各异,难以通过集装箱的形式进行堆放,一般都是以拖车的形式对货物运输。由于车厢的节数可以随着实际需要进行增减,因此,在货物越多的情况下,车厢节数也会更多。
同轨迹物流车在现代车间物料运输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将前后轮做成反向联动,当多辆同轨迹车相连时,前后车能够按照相同车轮轨迹行进,避免了普通车辆转弯时转弯半径越走越小的问题,使车辆能够依次顺利通过狭窄弯道。但现有的同归物流车存在结构复杂,使用能够成本高,使用不够稳定等情况,难以满足大规模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结构紧凑,提高运输运行的稳定性,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包括至少一个同轨迹车架,所述同轨迹车架包括前车体以及利用反向连杆与前车体连接配合的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包括前车横梁以及安装于所述前车横梁两端部的前车轮,前车横梁的中心区设置前传动连杆,所述前传动连杆的下端穿入前车横梁内并能相对所述前车横梁转动,前传动连杆的下部设置用于与动力拖头连接的牵引杆以及用于带动前车轮转向与角度校正的前轮转向定位机构,前传动连杆的顶端设置用于与反向连杆连接的前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牵引杆均与前传动连杆固定连接;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车横梁以及安装于所述后车横梁两端部的后车轮,后车横梁的中心区设置后传动连杆,所述后传动连杆的下端穿入后车横梁内并能相对所述后车横梁转动,后传动连杆的下部设置用于带动后车轮转向及能对后车轮的转向角度校正的后轮转向定位机构,后传动连杆的上端部设置用于与反向连杆连接的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与后传动连杆固定连接;
反向连杆在前连接板、后连接板间呈倾斜分布,反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连接板、后连接板相应的对角固定,以在动力拖头通过牵引杆带动同轨迹车架转向时,前连接板及前传动连杆的转动方向与牵引杆的转向一致,后连接板及后传动连杆的转动方向与牵引杆的转向相反。
所述前车横梁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前车轮的前轮轴连杆,所述前轮轴连杆包括前横梁连杆体以及位于所述前横梁连杆体端部的前轮定位连接板,所述前横梁连杆体上还设置用于与前车轮匹配连接的前车轮连接轴;前车横梁的端部设置前轮轴压板,前横梁连杆体位于所述前轮轴压板间,并通过前轴承销以及前键销与前轮轴压板固定连接,前车轮通过前车轮连接轴安装于前车横梁的端部,前车轮能在前车轮连接轴上转动,且前车轮与前车横梁呈同轴分布。
所述前轮转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前传动连杆下部的前转向板,所述前转向板的一端与前传动连杆固定连接,前转向板的另一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前方向调节连杆,所述前方向调节连杆的一端与前转向板固定连接,前方向调节连杆的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前轮定位连接板的前万向节球头。
所述前万向节球头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母与前方向调节连杆固定连接,前万向节球头通过第一前球头固定螺母、第二前球头固定螺母与前轮定位连接板连接固定。
所述前转向板上设置前传动杆套,前传动连杆穿过所述前转向板上的前传动杆套,前传动连杆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栓与前传动杆套固定连接,牵引杆通过牵引杆固定销固定在前传动杆套上。
所述后车横梁上设置用于连接下一个同轨迹车架的后端挂钩。
所述后车横梁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后车轮的后轮轴连杆,所述后轮轴连杆包括后横梁连杆体以及位于所述后横梁连杆体端部的后轮定位连接板,所述后横梁连杆体上还设置用于与后车轮匹配连接的后车轮连接轴;后车横梁的端部设置后轮轴压板,后横梁连杆体位于所述后轮轴压板间,并通过后轴承销以及后键销与后轮轴压板固定连接,后车轮通过后车轮连接轴安装于后车横梁的端部,后车轮能在后车轮连接轴上转动,且后车轮与前车横梁呈同轴分布。
所述后轮转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后传动连杆下部的后转向板,所述后转向板的一端与后传动连杆固定连接,后转向板的另一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后方向调节连杆,所述后方向调节连杆的一端与后转向板固定连接,后方向调节连杆的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后轮定位连接板的后万向节球头。
所述后转向板上设置后传动杆套,后传动连杆穿过所述后转向板上的后传动杆套,后传动连杆通过后连杆固定螺栓与后传动杆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前车体通过反向连杆与后车体组成一个同轨迹车架,前转向板、前连接板以及前传动连杆能跟随牵引杆同步转动,利用前轮定位转向机构能实现对前车轮的转向角度校正,利用反向连杆能使得后连接板、后传动连杆以及后转向板7实现反向转动,利用后轮定位转向机构能实现对后车轮的转向角度校正,从而能够使得后车体快速跟随前车体的运动轨迹,结构紧凑,提高运输运行的稳定性,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轮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车横梁、2-前轮轴连杆、3-后轮轴连杆、4-前车轮、5-前轮轴压板、6-前转向板、7-后转向板、8-前万向节球头、9-前方向调节连杆、10-前连杆固定螺母、11-第一前球头固定螺母、12-第二前球头固定螺母、13-前轴承销、14-前键销、15-牵引杆、16-牵引杆固定销、17-前连接板、18-后连接板、19-后端挂钩、20-反向连杆、21-前传动连杆、22-后传动连杆、23-前传动杆套、24-前连杆固定螺栓、25-后车横梁、26-后方向调节连杆、27-后万向节球头、28-后轮轴压板、29-后传动杆套、30-后车轮、31-前轮定位连接板、32-前横梁连杆体、33-前车轮连接轴、34-后轴承销、35-后连杆固定螺母及36-后连杆固定螺栓与37-前万向节球头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稳定地运输货物,使用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个同轨迹车架,所述同轨迹车架包括前车体以及利用反向连杆20与前车体连接配合的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包括前车横梁1以及安装于所述前车横梁1两端部的前车轮4,前车横梁1的中心区设置前传动连杆21,所述前传动连杆21的下端穿入前车横梁1内并能相对所述前车横梁1转动,前传动连杆21的下部设置用于与动力拖头连接的牵引杆15以及用于带动前车轮4转向与角度校正的前轮转向定位机构,前传动连杆21的顶端设置用于与反向连杆20连接的前连接板17,所述前连接板17、牵引杆15均与前传动连杆21固定连接;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车横梁25以及安装于所述后车横梁25两端部的后车轮30,后车横梁25的中心区设置后传动连杆22,所述后传动连杆22的下端穿入后车横梁25内并能相对所述后车横梁1转动,后传动连杆22的下部设置用于带动后车轮30转向及能对后车轮30的转向角度校正的后轮转向定位机构,后传动连杆22的上端部设置用于与反向连杆20连接的后连接板18,所述后连接板18与后传动连杆22固定连接;
反向连杆20在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间呈倾斜分布,反向连杆20的两端分别与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相应的对角固定,以在动力拖头通过牵引杆15带动同轨迹车架转向时,前连接板17及前传动连杆21的转动方向与牵引杆15的转向一致,后连接板18及后传动连杆22的转动方向与牵引杆15的转向相反。
具体地,可以利用一个同轨迹车架进行货物运输,也可以利用多个同轨迹车架组合后进行货物运输。前车横梁1与地面呈平行分布,前车轮4位于前车横梁1的两端,利用前车轮4的转动能实现前车体的行走。前传动连杆21的轴线方向与前车横梁1相垂直,前车轮4对称分布于前传动连杆21的两侧。前传动连杆21的下端穿过前车横梁1,并利用轴承等能相对前车横梁1转动。通过牵引杆15与动力拖头连接,牵引杆15、前连接板17与前传动连杆21固定,当动力拖头使得牵引杆15转向时,前传动连杆21以及前连接板17能跟随牵引杆15的转动方向,并在转向过程中,利用前轮转向定位机构能对每个前车轮4进行转向角度校正,使得前车轮4能快速一致地跟随动力拖头的运动。
一般地,后车体与前车体可以采用相同或类似的车身结构,具体地,后车横梁25也与地面呈平行分布,后车轮30位于后车横梁25的两端,后车横梁25与前车横梁1具有相同的尺寸,后车轮30与前车轮4具有相同的尺寸,后车横梁25与前车横梁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在非转向状态下,后车横梁25与前车横梁1相互平行。后传动连杆22的下端穿过后车横梁25,并能相对后车横梁25转动,后传动连杆22的轴线方向与后车横梁2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后连接板18固定在后传动连杆22的上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均呈矩形状,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均呈水平放置状态,反向连杆20在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间呈倾斜分布,反向连杆20的两端分别位于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相应的对角,从而当前连接板17转动时,通过反向连杆20能使得后连接板18的转动方向与前连接板17的转动方向相反,后连接板18转动时,能带动后传动连杆22转动,即后传动连杆22的转动方向与前传动连杆21的转动方向相反。当后传动连杆22转动时,通过后轮转向定位机构能够实现对后车轮30的转动角度校正,从而能够达到减少转弯半径,实现后车体沿前车体轨迹运动的目的。
如图2所示,所述前车横梁1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前车轮4的前轮轴连杆2,所述前轮轴连杆2包括前横梁连杆体32以及位于所述前横梁连杆体32端部的前轮定位连接板31,所述前横梁连杆体32上还设置用于与前车轮4匹配连接的前车轮连接轴33;前车横梁1的端部设置前轮轴压板5,前横梁连杆体32位于所述前轮轴压板5间,并通过前轴承销13以及前键销14与前轮轴压板5固定连接,前车轮4通过前车轮连接轴33安装于前车横梁1的端部,前车轮4能在前车轮连接轴33上转动,且前车轮4与前车横梁1呈同轴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横梁连杆体32呈柱状结构,前轮轴压板5固定在前车横梁1的端部,并在前车横梁1的端部向外延伸,以在两前轮轴压板5间形成前轮轴连杆2放置的空间。当前轮轴连杆2置入前轮轴压板5间时,利用前轴承销13以及前键销14能够使得前横梁连杆体32安装在前轮轴压板5间。当前轮轴连杆2通过前横梁连杆体32安装于前轮轴压板5间时,前车轮连接轴33的长度方向与前车横梁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前车轮4能够安装于所述前车轮连接轴33上,前车轮连接轴33的水平轴线与前车横梁1的水平轴线以及前车轮4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前轮定位连接板31位于前横梁连接体32邻近后车体的一侧外壁上,前轮定位连接板31的长度方向与前车轮连接轴3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通过前轮轴连杆2将前车轮4安装于前车横梁1的两端部,与现有将车轮置于下方的情况,能够便于拖动后车体。
进一步地,所述前轮转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前传动连杆21下部的前转向板6,所述前转向板6的一端与前传动连杆21固定连接,前转向板6的另一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前方向调节连杆9,所述前方向调节连杆9的一端与前转向板6固定连接,前方向调节连杆9的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前轮定位连接板31的前万向节球头8。
所述前万向节球头8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母10与前方向调节连杆9固定连接,前万向节球头8通过第一前球头固定螺母11、第二前球头固定螺母12与前轮定位连接板31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转向板6呈矩形状,前转向板6位于前车横梁1的上方,前转向板6的一端与前传动连杆21固定,前转向板6的另一端位于前车横梁1邻近后车横梁25的一侧。前方向调节连杆9通过螺栓等于前转向板6邻近后车横梁25的一端固定连接,前方向调节连杆9的另一端设置前万向节球头8,前万向节球头8与前轮定位连接板31固定连接。前轮定位连接板31上设置前万向节球头安装孔37,前万向节球头8伸入前轮定位连接板31的前万向节球头安装孔37,并分别利用第一前球头固定螺母11、第二前球头固定螺母12与前轮定位连接板31固定。
当前转向板6与前传动连杆21同步转动时,利用前方向调节连杆9以及前万向节球头8与前轮轴连杆2的配合,能分别实现对前车轮4的转向进行校正,以确保前车体行驶中的稳定性。
所述前转向板6上设置前传动杆套23,前传动连杆21穿过所述前转向板6上的前传动杆套23,前传动连杆21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栓24与前传动杆套23固定连接,牵引杆15通过牵引杆固定销16固定在前传动杆套2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传动杆套23固定于前转向板6上,牵引杆15与前方向调节连杆9分别位于前转向板6的两端,前传动连杆21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栓24与前传动连杆套23固定,从而当牵引杆15转动时,能够使得前转向板6以及前传动连杆21同步转动。
所述后车横梁25上设置用于连接下一个同轨迹车架的后端挂钩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有多个同轨迹车架时,利用后端挂钩19与下一个同轨迹车架的前车体连接配合,即利用后端挂钩19与下一个同轨迹车架的前车体的牵引杆15连接配合,以将两个或多个同轨迹车架组成一个共轨迹车架系统,能够实现一次运输更多的货物。
所述后车横梁25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后车轮30的后轮轴连杆3,所述后轮轴连杆3包括后横梁连杆体以及位于所述后横梁连杆体端部的后轮定位连接板,所述后横梁连杆体上还设置用于与后车轮30匹配连接的后车轮连接轴;后车横梁25的端部设置后轮轴压板28,后横梁连杆体位于所述后轮轴压板28间,并通过后轴承销34以及后键销与后轮轴压板28固定连接,后车轮30通过后车轮连接轴安装于后车横梁25的端部,后车轮30能在后车轮连接轴上转动,且后车轮30与前车横梁25呈同轴分布。
所述后轮转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后传动连杆22下部的后转向板7,所述后转向板7的一端与后传动连杆22固定连接,后转向板7的另一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后方向调节连杆26,所述后方向调节连杆26的一端与后转向板7固定连接,后方向调节连杆26的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后轮定位连接板的后万向节球头27。
所述后转向板7上设置后传动杆套29,后传动连杆22穿过所述后转向板7上的后传动杆套29,后传动连杆22通过后连杆固定螺栓36与后传动杆套29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车体的后车轮30通过后轮轴连杆3安装于后车横梁25的端部,后轮轴连杆3与前轮轴连杆2具有相同的结构形式,利用后轮轴连杆3将后车轮30安装于后车横梁25的具体配合形式可以参考上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后转向板7呈矩形状,后转向板7位于后车横梁25的上方,后转向板7的一端与后传动连杆22固定,后转向板7的另一端位于后车横梁25邻近前车体的一侧。后方向调节连杆26与后转向板7邻近前车体的一端部固定,后方向调节连杆26与后万向节球头27以及后轮轴连杆3之间的配合形式均可以参考上述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前车体通过反向连杆20与后车体组成一个同轨迹车架,前转向板6、前连接板17以及前传动连杆21能跟随牵引杆15同步转动,利用前轮定位转向机构能实现对前车轮4的转向角度校正,利用反向连杆20能使得后连接板18、后传动连杆22以及后转向板7实现反向转动,利用后轮定位转向机构能实现对后车轮30的转向角度校正,从而能够使得后车体快速跟随前车体的运动轨迹,结构紧凑,提高运输运行的稳定性,使用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
Claims (9)
1.一种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个同轨迹车架,所述同轨迹车架包括前车体以及利用反向连杆(20)与前车体连接配合的后车体;所述前车体包括前车横梁(1)以及安装于所述前车横梁(1)两端部的前车轮(4),前车横梁(1)的中心区设置前传动连杆(21),所述前传动连杆(21)的下端穿入前车横梁(1)内并能相对所述前车横梁(1)转动,前传动连杆(21)的下部设置用于与动力拖头连接的牵引杆(15)以及用于带动前车轮(4)转向与角度校正的前轮转向定位机构,前传动连杆(21)的顶端设置用于与反向连杆(20)连接的前连接板(17),所述前连接板(17)、牵引杆(15)均与前传动连杆(21)固定连接;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车横梁(25)以及安装于所述后车横梁(25)两端部的后车轮(30),后车横梁(25)的中心区设置后传动连杆(22),所述后传动连杆(22)的下端穿入后车横梁(25)内并能相对所述后车横梁(1)转动,后传动连杆(22)的下部设置用于带动后车轮(30)转向及能对后车轮(30)的转向角度校正的后轮转向定位机构,后传动连杆(22)的上端部设置用于与反向连杆(20)连接的后连接板(18),所述后连接板(18)与后传动连杆(22)固定连接;
反向连杆(20)在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间呈倾斜分布,反向连杆(20)的两端分别与前连接板(17)、后连接板(18)相应的对角固定,以在动力拖头通过牵引杆(15)带动同轨迹车架转向时,前连接板(17)及前传动连杆(21)的转动方向与牵引杆(15)的转向一致,后连接板(18)及后传动连杆(22)的转动方向与牵引杆(15)的转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前车横梁(1)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前车轮(4)的前轮轴连杆(2),所述前轮轴连杆(2)包括前横梁连杆体(32)以及位于所述前横梁连杆体(32)端部的前轮定位连接板(31),所述前横梁连杆体(32)上还设置用于与前车轮(4)匹配连接的前车轮连接轴(33);前车横梁(1)的端部设置前轮轴压板(5),前横梁连杆体(32)位于所述前轮轴压板(5)间,并通过前轴承销(13)以及前键销(14)与前轮轴压板(5)固定连接,前车轮(4)通过前车轮连接轴(33)安装于前车横梁(1)的端部,前车轮(4)能在前车轮连接轴(33)上转动,且前车轮(4)与前车横梁(1)呈同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前轮转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前传动连杆(21)下部的前转向板(6),所述前转向板(6)的一端与前传动连杆(21)固定连接,前转向板(6)的另一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前方向调节连杆(9),所述前方向调节连杆(9)的一端与前转向板(6)固定连接,前方向调节连杆(9)的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前轮定位连接板(31)的前万向节球头(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前万向节球头(8)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母(10)与前方向调节连杆(9)固定连接,前万向节球头(8)通过第一前球头固定螺母(11)、第二前球头固定螺母(12)与前轮定位连接板(31)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前转向板(6)上设置前传动杆套(23),前传动连杆(21)穿过所述前转向板(6)上的前传动杆套(23),前传动连杆(21)通过前连杆固定螺栓(24)与前传动杆套(23)固定连接,牵引杆(15)通过牵引杆固定销(16)固定在前传动杆套(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车横梁(25)上设置用于连接下一个同轨迹车架的后端挂钩(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车横梁(25)的端部设置用于安装后车轮(30)的后轮轴连杆(3),所述后轮轴连杆(3)包括后横梁连杆体以及位于所述后横梁连杆体端部的后轮定位连接板,所述后横梁连杆体上还设置用于与后车轮(30)匹配连接的后车轮连接轴;后车横梁(25)的端部设置后轮轴压板(28),后横梁连杆体位于所述后轮轴压板(28)间,并通过后轴承销(34)以及后键销与后轮轴压板(28)固定连接,后车轮(30)通过后车轮连接轴安装于后车横梁(25)的端部,后车轮(30)能在后车轮连接轴上转动,且后车轮(30)与前车横梁(25)呈同轴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轮转向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后传动连杆(22)下部的后转向板(7),所述后转向板(7)的一端与后传动连杆(22)固定连接,后转向板(7)的另一端设置对称分布的后方向调节连杆(26),所述后方向调节连杆(26)的一端与后转向板(7)固定连接,后方向调节连杆(26)的另一端设置用于连接后轮定位连接板的后万向节球头(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其特征是:所述后转向板(7)上设置后传动杆套(29),后传动连杆(22)穿过所述后转向板(7)上的后传动杆套(29),后传动连杆(22)通过后连杆固定螺栓(36)与后传动杆套(29)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76596.8U CN205524456U (zh) | 2016-01-26 | 2016-01-26 | 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076596.8U CN205524456U (zh) | 2016-01-26 | 2016-01-26 | 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524456U true CN205524456U (zh) | 2016-08-31 |
Family
ID=5677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076596.8U Active CN205524456U (zh) | 2016-01-26 | 2016-01-26 | 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52445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79443A (zh) * | 2016-09-30 | 2017-02-08 | 广西大学 | 一种同轨迹物流运输小车 |
CN106914981A (zh) * | 2017-03-12 | 2017-07-04 | 北京工业大学 | 炮泥制作堵塞一体机 |
-
2016
- 2016-01-26 CN CN201620076596.8U patent/CN2055244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79443A (zh) * | 2016-09-30 | 2017-02-08 | 广西大学 | 一种同轨迹物流运输小车 |
CN106914981A (zh) * | 2017-03-12 | 2017-07-04 | 北京工业大学 | 炮泥制作堵塞一体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45726U (zh) | 一种运输装置 | |
CN203485985U (zh) | 能横向行驶的公路和铁路两用牵引车 | |
CN205524456U (zh) | 连杆式同轨迹龙门车 | |
CN103167982A (zh) | 用于拖拉机的转向设备 | |
CN203450206U (zh) | 同轨迹运输车 | |
CN108860308A (zh) | 一种全向电驱动平台车 | |
CN204871086U (zh) | 一种非承载同轨迹龙门车 | |
CN202806918U (zh) | 同步转向的液压重型超限运输挂车 | |
CN207046781U (zh) | 一种子母同轨迹物料配货车 | |
CN205239699U (zh) | 一种可自行式电动挂车 | |
CN112208636A (zh) | 一种可独立转向的多轴挂车 | |
CN208802081U (zh) | 一种具有同轨迹功能的子母车 | |
CN102019987B (zh) | 一种便捷式运输车 | |
CN204488867U (zh) | 一种发动机用转运小车 | |
CN103496398A (zh) | 一种五轮四向驱动行驶转向系统 | |
CN215154703U (zh) | 同轴台车和拖车 | |
CN202283933U (zh) | 一种双六连杆传动的四轮转向平板拖车 | |
US11396212B1 (en) | Vehicle having an axle assembly and a wheel end support housing | |
CN206766120U (zh) | 一种列车车厢随动转向系统 | |
CN112896255A (zh) | 同轴台车和拖车 | |
CN204821791U (zh) | 具有升降机构的低重心拖车 | |
CN105235746A (zh) | 一种半挂车转向装置 | |
CN207670514U (zh) | 一种带有减震机构的载货平板车 | |
CN203334189U (zh) | 人工移梁横移小车 | |
CN204801859U (zh) | 一种可组装式手推电动四轮运输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