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2585U - 可密封式炒锅 - Google Patents

可密封式炒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2585U
CN204862585U CN201520448726.1U CN201520448726U CN204862585U CN 204862585 U CN204862585 U CN 204862585U CN 201520448726 U CN201520448726 U CN 201520448726U CN 204862585 U CN204862585 U CN 204862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frying
stir
pot
frying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87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士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4487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2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2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25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密封式炒锅,包括锅体(1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11)中的机械翻炒机构(3)。机械翻炒机构的外轮廓形状与锅体的内轮廓形状相对应或相适配,并且在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在锅体(11)的外侧设置有摇柄(21),其可被转动或移动以带动机械翻炒机构(3)在锅体中进行转动,进而机械翻炒机构(3)作用于锅体(11)内的烹炒原料并对其进行翻炒。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可在锅体外侧转动或移动等操作的炒菜勺机械装置,将炒锅外侧的转动或移动传递到锅体内,变成锅体内的炒菜动作,从而使得炒锅内的菜肴原料得到均匀受热并快速翻炒。由此,烹炒所产生的油烟被密封在可密封式炒锅中,其构成一种真正实现无污染、无油烟的炒锅。

Description

可密封式炒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锅,尤其是涉及一种能盖着锅盖、有效避免无油烟污染的可密封式炒锅。
背景技术
使用传统的炒锅进行烹饪菜肴时,厨师通常使用勺子、铲子等工具,对菜肴原料进行翻炒,使其均匀受热,以便将菜肴炒熟。所以,对菜肴进行机械式的翻转是烹炒的必然动作,否则烹饪就变成煮、蒸、炸等其他烹调方式。要完成对菜肴进行翻炒的机械动作,自古至今只能在开锅条件下进行,从而在高温烹炒时会形成油烟的污染。尤其在烹饪“舌尖上的中国美味菜肴”时,人们习惯使用大火和高温下的大量食油进行旺火快炒,以便通过保持炒菜时的高温来缩短烹炒时间,减少食物营养素损失,从而在保存烹炒材料的天然本质的基础上,烹炒出色香味美的菜肴。然而,与“舌尖上的中国美味菜肴”相对应的高温多油式烹饪通常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带来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现代的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们常使用的植物油营养丰富,经常食用会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在加热超过冒烟点温度之后,植物油会有“过氧化”反应。简单地说,就是在炒菜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变质点温度”。油温超过变质点温度越多,炒菜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就越多,甚至会产生致癌物质。为了获得味觉上的美味,人们经常在炒锅内加入大量食油,并且使用大火烧热至超过“变质点”。经常食用这种多油高温烹炒后的菜肴,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性。
高温多油式烹饪还会带来对污染的环境。在使用大火来烧热多油的炒锅以进行快速烹炒时,锅内的油会被加热并冒出细细的油泡沫。如果在此时倒入菜肴原料,则带有水分的低温原料会与高温的油相接触,并且在接触的一瞬间会发出叽叽喳喳的爆裂声,同时伴随产生四处飞溅的烟雾与焰火,导致油烟以及烟火会在烹炒锅的周围飞溅缭绕。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此过程还会产生存在于高温食油与水的混合物中的PM2.5,同时挥发出的油烟污染物也极易被人体吸入,从而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这种油烟污染物带来的负面效应,主要是来源于敞开型的炒菜方式,即没有遮盖的烹炒。显然,盖着锅盖烹炒是解决油烟污染的最简易有效措施。然而,简单的使用诸如压力锅来炒菜,虽然没有这种负面影响,但并不能当作真正的炒锅来使用,因为厨师无法向通常炒菜时那样对锅体内的菜肴进行翻炒,所以导致菜肴不能均匀地受热,烹饪出的菜肴口味欠佳,有时甚至会带有烧糊的味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炒菜锅在烹炒出具有诱惑力的菜肴时会产生不利于健康的诸多问题,为了能够既保持烹炒美味,又克服不能盖着锅盖炒菜的严重污染等诸多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出一种能盖着锅盖进行炒菜的可密封式炒锅(有时简称为“炒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包括机械翻炒机构和锅体,其特征在于:机械翻炒机构可移动或转动地设置在锅体的内部,所述机械翻炒机构的外轮廓形状与锅体的内轮廓形状相对应或适配,同时在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以及在锅体的外侧设置有摇柄,所述摇柄可被转动或移动以带动机械翻炒机构在锅体中进行转动或移动,进而使机械翻炒机构作用于锅体内的烹炒原料并对其进行加热或翻炒。
优选的,所述可密封式炒锅还包括锅盖,其中锅盖可移去地附连到锅体上,并且与锅体保持密闭性接合,以便锅体的内部在烹制菜肴的过程中产生并维持一定的压力。
优选的,锅体具有内轮廓为大致球面形的锅底;以及机械翻炒机构的外轮廓尺寸小于锅底的内轮廓尺寸,同时机械翻炒机构的形状为大致半圆形、半框形、或半椭圆形。
优选的,在锅体上部的两个径向相对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并且机械翻炒机构所具有的两个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两个安装孔中。
优选的,机械翻炒机构连接着电机,所述电机可带动机械翻炒机构进行转动并对锅体的烹炒原料进行加热或翻炒。
优选的,机械翻炒机构包括机械翻炒机构本体、安装在机械翻炒机构本体的两个相对端部之间的第一转动轴部分和第二转动轴部分;第一转动轴部分的一端部为大致圆杆形,第二转动轴部分的对应端部为大致圆筒形,其中第一转动轴部分的所述一端部可突伸到第二转动轴部分的圆筒形部分的内侧,进而沿两者的轴向进行相对滑动,以便机械翻炒机构能够安装到锅体的安装孔内或从所述安装孔处脱离;在第二转动轴部分的圆筒形部分的内侧还放置有受压缩的弹簧,其中在机械翻炒机构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弹簧抵顶着第一转动轴部分的所述一端部和第二转动轴部分的对应端部。
优选的,机械翻炒机构利用设置在锅体中的接合机构被可拆卸安装到锅体上。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使用一种可在锅体外侧进行转动或移动式操作的炒菜勺机械装置,从而能够将炒锅外侧的转动或移动传递到锅体内,变成了锅体内的炒菜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机械翻炒机构设置在锅体上,同时结合使用与机械翻炒机构相配套且适应性设计的锅体。进一步地,如果使锅盖与锅体保持密闭性接合、同时锅体的内部在烹制菜肴过程中产生并维持高压的情况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能够扩大到类似于压力锅的烹饪范围。这些区别性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炒锅区别于普通炒锅的显著特点。
从热传导的机理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热传导方式,即将平面型热传导和立体空间型热传导方式相结合而应用于烹炒过程。
在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时,厨师能够在外部来操作机械翻炒机构,对烹炒的原料进行翻炒,确保热量从烹炒原料的表面很快地传递到内部。并且,在高温高压的烹炒环境下,各种调味品也能够快速进入烹炒原料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中结合使用翻炒机械装置,使得不仅烹炒的原料能够快速地被炒熟,而且烹饪后的菜肴色香味美,有效地保留了食油和原料的营养。在此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还能确保产生的油烟被密闭在炒锅的内部,不会散逸到外部或造成空气污染。
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实现了炒锅内的菜肴原料的均匀受热。进一步优选地,在盖有锅盖但在锅体内不产生高压的清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锅实现了从敞开式炒菜方式密闭式炒菜方式的重大转变。进一步优选地,在锅盖与锅体保持密闭性接合、同时锅体的内部在烹制菜肴过程中产生并维持高压的情况下,烹炒原料能够被快速地炒熟成美味的菜肴。通过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人们不仅能够享受清洁的厨房烹饪环境,而且能够节约能源,享用极具营养、健康环保的菜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整体剖视图,并示出了炒锅的锅盖。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锅体的剖视图,其中锅体与机械翻炒机构相结合,其中移去了锅盖。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在不带有(或卸掉)机械翻炒机构后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装卸安装的机械翻炒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主要组成部件件和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包括锅盖2、可转动的机械翻炒机构3、以及与机械翻炒机构3相适配的锅体11。锅盖2上设置有调压阀4,以便调节和释放炒锅内的高压气体。锅盖2可移去地接合至锅体11的上边缘处,并且在接合的使用状态下能够保持锅体11内部的压力。锅盖2和锅体11之间的接合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高压锅相同,在此不再具体描述。
机械翻炒机构3和锅体11可结合为一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改进点之一在于可从炒锅的外侧转动(例如手动转动)并且与锅体11相适配的机械翻炒机构3,以下将对此进行重点说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锅体11的剖视图,其中机械翻炒机构3可转动地安装或接合在锅体11上。图2还示出了设置在锅体11的上边缘处的转动支撑座组件5、6。
如图2所示,机械翻炒机构3借助于转动支撑座组件5、6可转动地安装在锅体11中,并且其外轮廓形状大致为半圆形。但是,机械翻炒机构3的外轮廓形状不限于此,而可以是半长方形框、半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只要机械翻炒机构3的外轮廓形状与锅体11的内轮廓形状相对应或相适配即可。
为了适配于可在外侧被转动的(例如手动转动的)机械翻炒机构3的使用,锅体11的锅底的内轮廓被形成大致为球面形。可选的,锅体11的底部可被形成为球面形,而锅体11的上部可被形成为圆筒形。进一步讲,根据本实用新型,锅体11的锅底的内轮廓形状需要与机械翻炒机构3的转动轨迹相匹配,或者在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的或较小的间隙,以保证锅底处的烹炒原料能够被机械翻炒机构3均匀地触碰和翻炒。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在不带有(或卸掉)机械翻炒机构3之后的剖视图。
在锅体11上部的两个径向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或安装孔洞。转动支撑座组件5、6分别被固定或被安装在这两个安装孔中。如图2、3所示,转动支撑座组件6包括支撑座体28、垫圈30和紧固螺帽29。支撑座体28被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圆筒体。在支撑座体28的圆筒体的中空部中可转动地设置有机械翻炒机构3的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端部。
转动支撑座组件5包括转动支撑体26,紧固螺帽24,防移动螺帽27,密封圈25和摇柄21,垫圈30,传动轴或转动主轴22(其例如可被手摇动或电机带动)等。在转动支撑体26内侧设置密封槽,并且在该密封槽内装入密封圈25。摇柄21可被转动或移动,以带动机械翻炒机构3在锅体11中进行移动或转动,进而机械翻炒机构3作用于锅体11内的烹炒原料,并对其进行均匀受熟型地翻炒。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装卸的机械翻炒机构3的剖视图以及A-A剖面图。如图4所示,机械翻炒机构3包括大致呈半圆型的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或称为炒菜勺本体31)、第一转动轴部分33、第二转动轴部分32、分别安装在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两端处的两个销钉轴34、弹簧35等。其中,第一转动轴部分33、第二转动轴部分32两者构成了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横轴部分,并且安装在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两个相对端部之间。
机械翻炒机构3可在炒锅的外侧由厨师进行操作(如转动),以实现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对烹炒的原料进行翻炒。可选地,机械翻炒机构3可连接着电机并由其驱动。所述电机例如设置在炒锅外侧,在通电状态下带动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进行转动,以便对锅体11中的烹炒原料进行翻炒。
如前所述,机械翻炒机构3的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外轮廓形状不限于是大致呈半圆型,还可以是半框形、半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只要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外轮廓形状与如下所述的锅体11的内轮廓形状相对应或相适配即可
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一端部为圆杆形,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对应端部为圆筒形。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所述一端部可伸入到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圆筒形部分的内侧,以便沿两者的轴向进行滑动。同时,在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圆筒形部分还放置着受压缩的弹簧35。在安装状态下,受压缩的弹簧35抵顶着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所述一端部的端而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对应端部。
两个销钉轴34可以插入和贯穿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两端的定位孔,即所述定位孔位于第一转动轴部分33、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端部中。具体地,第二转动轴部分32和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另外一端分别通过销钉轴34被安装到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通过插入和拔出这两个销钉轴34,使得第一转动轴部分33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能够相对于彼此进行伸张、收缩和定位,从而便于机械翻炒机构3安装和装卸到锅体11上。但是,为了将机械翻炒机构3安装到锅体11上以及从锅体11上拆卸下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唯一地局限于使用销钉轴。相反地,任何能够方便地将机械翻炒机构3安装到锅体11上、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将机械翻炒机构3从锅体上拆卸下来的接合机构,例如卡扣机构、锁定机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11的外侧手动或机械地转动或移动摇柄21,使得锅体11内的烹炒原料受到均匀地加热。锅体11内的烹炒原料同时地受到锅体11锅底的平面型热传导以及由于摇柄21的搅动所产生的空间型热传导。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热传导同时地发生于烹炒过程中,使烹炒原料得到全面地受热。
在锅体11内所形成的高压高温的条件下,高温热量从菜肴原料的表面传递到内部,使得菜肴原料能够快速地被炒熟,减少菜肴原料营养损失,提高菜肴的色美味香,并且没有油烟的污染。
以下将具体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组合装配过程,同时省略和普通炒锅或普通压力锅相同的部分。
锅体11的组装
首先,装配转动支撑座组件6。将支撑体28套上垫圈30,从内侧朝向外侧地安装到锅体11的安装孔内,然后用紧固螺帽29在外侧将支撑体28紧固到锅体11上。
紧接着,装配转动支撑座组件5。在转动支撑体26内侧设置密封槽,并且在该密封槽内装入密封圈25。在套上垫圈30之后,使转动支撑体26对准锅体11的安装孔,然后将转动支撑体26从内侧推到锅体11的外侧。突伸到锅体11外侧的转动支撑体26的一部分设置有螺纹部分,并且使该螺纹部分与紧固螺帽24相螺纹连接。然后,安装带有防移销钉轴23的可手摇的转动主轴22,并且拧上防移动螺帽27,其中该防移动螺帽27的拧紧程度以使得转动主轴22具有适当的转动与移动灵活度为准。
最后是安装是摇柄21。先将摇柄21的方形孔安装在手摇转动主轴22的方形端部上。然后,拧紧螺钉,以便固定摇柄21。
机械翻炒机构3的组装
首先,将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另一端部插入到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安装孔中。将销钉轴34穿过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沟槽,并且插入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孔中,从而使第一转动轴部分33仅能够相对于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绕销钉轴34进行转动。
将弹簧35装入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圆筒形部分的内侧。然后,将第二转动轴部分32穿过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定位孔,朝向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内侧推动第二转动轴部分32以便挤压弹簧35,直到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定位孔对准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沟槽。此时,将销钉轴34插入到第二转动传动轴32的定位孔内。这样,在弹簧35的压缩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动轴部分33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分别在弹簧35的推压力下朝向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两端伸出。
可密封式炒锅的总装
分别推压已装配好的机械翻炒机构31的两侧上的销钉轴34,以使得第一转动轴部分33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外露部位缩入到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内侧。由于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放入锅体31内。在将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两个端部对准锅体31的两个安装孔之后,撤去对销钉轴34的推压作用,从而第一转动轴部分33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外露部位会在受压缩的弹簧35的作用下突伸进入锅体31的支撑座孔内。这样,就完成了在锅体31内对机械翻炒机构3的安装。
以下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的使用和操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进行炒菜时,可选择以下三种炒菜方式:不盖锅盖炒菜(无压力)、盖着锅盖炒菜但不拧紧锅盖(有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值较小)、以及拧紧锅盖(高压力)。采用哪种炒菜方式,可以由用户根据烹饪的要求进行选择。但是,不论选择哪种方式,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进行炒菜的步骤基本相同。由于在高压力的作用下具有烹饪时间短、菜肴炒熟快、菜品味道好等优点,以下仅拧紧锅盖、以高压的形式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炒锅进行密闭式炒菜为例进行说明。
1、起锅。将锅体11中的油加热,放入调料,摇动摇柄21,带动机械炒勺机构3,翻炒调料至出香味为止;
2、在锅体11内倒入清洗后的蔬菜(如豆角菜,可以略带点水分),盖上锅盖2并将其拧紧。
3、使用机械炒勺机构3,从锅体11的外侧对锅体11内的菜肴进行均匀加热或翻炒。
4、根据烹饪所需要的参考时间(例如参考炒锅的使用说明书所标明的内容,或者根据不同的菜种、火候、其他烹饪要求所需的时间),进行加热或翻炒,完成烹饪过程。
5、从锅盖2上取下调压阀4,以便排泄出锅体11内的压力气体。
6、打开锅盖2,在必要的时候,加入调味调料,同时在使用机械翻炒机构3进行翻动拌匀后出锅。
7、拿起锅体11,然后对准菜盘并倾斜一定的角度,同时摇动摇柄21,使得锅体11中的烹饪好的菜肴被干净利索地倒入盘中。
在完成菜肴的烹饪之后,通常还需要对炒锅进行彻底地清洗。此时,例如利用两个手指,将两个销钉轴34从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中推出。此时,第一转动轴部分33、第二转动轴部分32可相对于彼此进行伸缩,进而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能够从锅体11上拆卸下来。此时,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和锅体11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对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以及锅体11的内轮廓表面进行清洗。
健康饮食的研究提示:为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当少吃含高脂肪的肉类,少吃油,而多吃(水果)蔬菜。如前所述,多油高温爆炒烹饪出的蔬菜口感虽然好,但是会含有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很多衍生物质,同时严重污染空气。相反地,使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锅来烹炒菜肴,可以盖住锅盖进行烹炒,防止油溢出锅外。此外,在使用锅盖的情况下,能够在压力条件下进行烹炒,菜肴很快就能烹炒出锅。并且,烹炒出的菜肴不但口感好,蔬菜的营养成份不受破坏,而且具有不污染环境、节约能源等优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锅保留有一般压力锅的功能,既可作为一般压力锅、一般炒锅使用,而且可以用作密封式炒锅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具有多功能的效果,符合现代人诸如健康营养、环保、节能、方便快速的生活新理念,对于百姓大众来说是非常喜爱和乐于接受。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推荐和推广使用炒锅,能够以既节能又以绿色烹饪方式,为治理雾霾空气污染做出一份贡献。对于普通压力锅的生产厂家来说,仅需局部地调整或改造原来的生产线,以及增加生产机械翻炒机构的设备,就能批量生产本实用新型的炒锅。因此,为了生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锅,普通压力锅的生产厂家不需增加大量的生产设备,仅需较小的资金投入,就能够达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目的。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密封式炒锅具有普通炒锅或普通无压力型炒锅不具有的诸多优点,从而构成了一种极具生产潜力、构成更新换代的新型厨房用锅产品。

Claims (7)

1.一种可密封式炒锅,包括机械翻炒机构(3)和锅体(11),其特征在于:
机械翻炒机构(3)可移动或转动地设置在锅体(11)的内部,所述机械翻炒机构(3)的外轮廓形状与锅体(11)的内轮廓形状相对应或适配,同时在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以及
在锅体(11)的外侧设置有摇柄(21),所述摇柄(21)可被转动或移动以带动机械翻炒机构(3)在锅体(11)中进行转动或移动,进而使机械翻炒机构(3)作用于锅体(11)内的烹炒原料并对其进行加热或翻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密封式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密封式炒锅还包括锅盖(2),其中锅盖(2)可移去地附连到锅体(11)上,并且与锅体(11)保持密闭性接合,以便锅体(11)的内部在烹制菜肴的过程中产生并维持一定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密封式炒锅,其特征在于:
锅体(11)具有内轮廓为大致球面形的锅底;以及
机械翻炒机构(3)的外轮廓尺寸小于锅底的内轮廓尺寸,同时机械翻炒机构(3)的形状为大致半圆形、半框形、或半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密封式炒锅,其特征在于:
在锅体(11)上部的两个径向相对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并且机械翻炒机构(3)所具有的两个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两个安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密封式炒锅,其特征在于:
机械翻炒机构(3)连接着电机,所述电机可带动机械翻炒机构(3)进行转动并对锅体(11)的烹炒原料进行加热或翻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密封式炒锅,其特征在于:
机械翻炒机构(3)包括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安装在机械翻炒机构本体(31)的两个相对端部之间的第一转动轴部分(33)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
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一端部为大致圆杆形,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对应端部为大致圆筒形,其中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所述一端部可突伸到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圆筒形部分的内侧,进而沿两者的轴向进行相对滑动,以便机械翻炒机构(3)能够安装到锅体(11)的安装孔内或从所述安装孔处脱离;以及
在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圆筒形部分的内侧还放置有受压缩的弹簧(35),其中在机械翻炒机构(3)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弹簧(35)抵顶着第一转动轴部分(33)的所述一端部和第二转动轴部分(32)的对应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密封式炒锅,其特征在于:
机械翻炒机构(3)利用设置在锅体(11)中的接合机构被可拆卸安装到锅体(11)上。
CN201520448726.1U 2015-06-29 2015-06-29 可密封式炒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62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8726.1U CN204862585U (zh) 2015-06-29 2015-06-29 可密封式炒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8726.1U CN204862585U (zh) 2015-06-29 2015-06-29 可密封式炒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2585U true CN204862585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87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62585U (zh) 2015-06-29 2015-06-29 可密封式炒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25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203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天津市发现者厨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机器人炒锅
CN112826329A (zh) * 2016-11-28 2021-05-25 李亚锐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203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天津市发现者厨房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烹饪机器人炒锅
CN112826329A (zh) * 2016-11-28 2021-05-25 李亚锐 一种智能烹调机及其烹调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Y153598A (en) Infrared radiation cooker
CN207520040U (zh) 一种两用电饼铛
CN211212725U (zh) 一种带有高压煮食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04862585U (zh) 可密封式炒锅
CN108445821A (zh) 一种集成智能化家庭移动式厨房
US6525299B2 (en) Electric garlic cooker
KR100847603B1 (ko) 조리기구용 보조판
CN204336644U (zh) 一种蒸涮一体的子母锅
CN1871936A (zh) 一种烧烤调料的制作方法
CN208318938U (zh) 一种多功能炊具
CN202086310U (zh) 一种电饼铛
KR200296336Y1 (ko) 가스점화방식의 숯불구이기
KR200375308Y1 (ko) 고기구이기
KR200288000Y1 (ko) 온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마늘 구이 용기가 구비된 고기 구이판
CN209074271U (zh) 一种烤盘锅及其加热装置以及烧烤桌
JP3167839U (ja) 揚げ物調理用容器
CN108652420A (zh) 一种颠锅炒菜系统的实现方法
JP3205046U (ja) 焼き魚の調理容器
KR200377867Y1 (ko) 착탈식 2단 고기 구이판
KR200297015Y1 (ko) 닭갈비 구이판
KR200252788Y1 (ko) 만능구이기
CN207768197U (zh) 烘烤炉
CN2337902Y (zh) 保鲜保健烹调火锅
KR200274690Y1 (ko) 한지 게르마늄 맥반석 구이판
KR200274685Y1 (ko) 닭다리 구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