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7540U -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 Google Patents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7540U
CN204567540U CN201520073009.5U CN201520073009U CN204567540U CN 204567540 U CN204567540 U CN 204567540U CN 201520073009 U CN201520073009 U CN 201520073009U CN 204567540 U CN204567540 U CN 204567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absorption box
dash plate
plate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730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继永
汪金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 Kai Car Assessories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Original Assignee
Di Kai Car Assessories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 Kai Car Assessories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filed Critical Di Kai Car Assessories Co Ltd Of Chongqing City
Priority to CN2015200730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7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7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75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包括依次布置的外板、缓冲板和横梁,外板与缓冲板之间隔开且缓冲板可纵向滑动;缓冲板与横梁之间通过二次缓冲装置连接,缓冲板面向横梁的侧面上开有一凹槽,横梁上与凹槽对应的侧面开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二次缓冲装置,二次缓冲装置与用于驱动其运作的驱动机构连接;二次缓冲装置包括位于容纳槽内的连接柱及与其连接的吸能盒,吸能盒的另一端位于缓冲板上的凹槽内;该连接柱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一端的端部,且其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的轴向布置有盲孔,盲孔与吸能盒之间设有支撑弹簧。

Description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体上的防护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严厉的安全法规的出台,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如何有效保护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是现代汽车设计和制造的重点考虑方向,提高汽车安全部件的结构强度就是设计者的不二选择。作为车辆安全部件之一的保险杠,面临着保护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一突出问题。汽车保险杠作为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安全装置,对防护车身前后部和保护驾乘人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汽车的前保险杠,在高速碰撞发生时,必须保证自身不会断裂并能有效连结车身的两根纵梁,把碰撞的大量动能传递给两根纵梁,由纵梁将碰撞能量分成若干小的能量流被各板金件吸收,从而确保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传统的汽车保险杠包括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横梁多采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单一的横梁其抗撞的能力较弱,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车身容易受力变形,危机驾驶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更好的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的新型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外板、缓冲板和横梁,所述外板与缓冲板之间隔开设置,且缓冲板可纵向滑动;所述缓冲板与横梁之间通过二次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缓冲板面向横梁的侧面上开有一凹槽,所述横梁上与凹槽对应的侧面开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二次缓冲装置,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与用于驱动其运作的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二次缓冲装置包括位于容纳槽内的连接柱及与其连接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位于缓冲板上的凹槽内;该连接柱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一端的端部,且其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的轴向布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与吸能盒之间设有支撑弹簧,其中支撑弹簧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另一端与吸能盒的盒壁面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保险杠本体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延伸至容纳槽中与保护块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外板的外侧设有磁铁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板的两端向内弯曲,其横截面为U型或者C字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为蜂窝状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板与缓冲板之间隔开的距离为5cm-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车辆正常行驶时,二次缓冲装置处于容纳槽中,二次缓冲装置置于缓冲板上的凹槽与容纳槽内,这样不会影响保险杠的美观;而在处于城市道路或拥堵的道路上时,通过驱动机构将二次缓冲装置从容纳槽中推出,这样相对来说增加了保险杠的长度,用于提示增加车辆之间的距离,如果前方车辆与保险杠接触,也不会对自身车辆及前方车辆的保险杠造成损伤,当保险杠与前方车辆接触时,保险杠与前方车辆的保险杠还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车辆可以及时刹车免于追尾,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一种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外板1、缓冲板2和横梁3,所述外板1与缓冲板2之间隔开设置,且缓冲板2可纵向滑动;所述缓冲板2与横梁3之间通过二次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缓冲板2面向横梁3的侧面上开有一凹槽5,所述横梁3上与凹槽5对应的侧面开有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内设有二次缓冲装置,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与用于驱动其运作的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二次缓冲装置包括位于容纳槽4内的连接柱6及与其连接的吸能盒7,所述吸能盒7的另一端位于缓冲板2上的凹槽5内;该连接柱6与吸能盒7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柱6插入到吸能盒7中一端的端部,且其与吸能盒7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6的轴向布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与吸能盒7之间设有支撑弹簧8,其中支撑弹簧8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另一端与吸能盒7的盒壁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车辆正常行驶时,二次缓冲装置处于容纳槽4中,二次缓冲装置置于缓冲板2上的凹槽5与容纳槽4内,这样不会影响保险杠的美观;而在处于城市道路或拥堵的道路上时,通过驱动机构将二次缓冲装置从容纳槽4中推出,这样相对来说增加了保险杠的长度,用于提示增加车辆之间的距离,如果前方车辆与保险杠接触,也不会对自身车辆及前方车辆的保险杠造成损伤,当保险杠与前方车辆接触时,保险杠与前方车辆的保险杠还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样车辆可以及时刹车免于追尾,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保险杠本体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延伸至容纳槽4中与保护块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便于拆卸的螺栓或螺钉等方式连接,这样在二次缓冲装置损坏后,便于更换。
具体地,所述外板1的外侧设有磁铁层。所述磁铁层均为相同磁极,这样当两辆汽车要相撞或追尾,由于两辆汽车的保险杠本体前端的磁铁层具有相同的磁极,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就使得在两车相接触之前就提前抵消掉部分冲击力。
所述外板1的两端向内弯曲,其横截面为U型或者C字形。便于安装,卡在汽车上后固定即可。
所述缓冲板2为蜂窝状结构。减轻了保险杠的重量,降低了汽车的能耗。
所述外板1与缓冲板2之间隔开的距离为7cm。当打开二次缓冲装置时,二次缓冲装置推动缓冲板2前移与外板1抵靠连接,使保险杠的二次缓冲功能处于工作状态。二次缓冲装置不需要工作的时候,气缸驱动连接柱6,连接柱6带动吸能盒7置于容纳槽4内,缓冲板2在吸能盒7的带动作用下与横梁3靠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外板、缓冲板和横梁,所述外板与缓冲板之间隔开设置,且缓冲板可纵向滑动;所述缓冲板与横梁之间通过二次缓冲装置连接,所述缓冲板面向横梁的侧面上开有一凹槽,所述横梁上与凹槽对应的侧面开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二次缓冲装置,所述二次缓冲装置与用于驱动其运作的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二次缓冲装置包括位于容纳槽内的连接柱及与其连接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位于缓冲板上的凹槽内;该连接柱与吸能盒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柱插入到吸能盒中一端的端部,且其与吸能盒相对的盒壁面之间留有缓冲的间距,沿着连接柱的轴向布置有盲孔,所述盲孔与吸能盒之间设有支撑弹簧,其中支撑弹簧的一端插入到盲孔中,另一端与吸能盒的盒壁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保险杠本体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延伸至容纳槽中与保护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外侧设有磁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的两端向内弯曲,其横截面为U型或者C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为蜂窝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与缓冲板之间隔开的距离为5cm-10cm。
CN201520073009.5U 2015-02-02 2015-02-02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3009.5U CN204567540U (zh) 2015-02-02 2015-02-02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73009.5U CN204567540U (zh) 2015-02-02 2015-02-02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7540U true CN204567540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0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7300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7540U (zh) 2015-02-02 2015-02-02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7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265B (zh) 一种外延蓄能式汽车前保险杠
CN102555962A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横梁吸能装置
CN204845821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CN102897122B (zh) 一种带有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汽车保险杠
CN203005326U (zh) 安全保险杠
CN205010335U (zh) 汽车上边梁及汽车
CN204222792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车架的吸能结构
CN204567540U (zh) 驱动缓冲保险杠结构
CN204750065U (zh) 一种安全保险杠
CN203032592U (zh) 一种新型安全防护保险杠
CN203358511U (zh) 汽车后保险杠系统
CN204567536U (zh) 汽车前防撞梁
CN201026851Y (zh) 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CN201015981Y (zh) 汽车减震保险杠
CN208248131U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
CN203567666U (zh) 一种油罐车的防撞梁装置
CN203472760U (zh) 汽车后保险杠
CN201385632Y (zh) 乘用车隐形吸能保险杠
CN205417486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保险杠
CN203601194U (zh) 汽车保险杠
CN103587583A (zh) 汽车防撞缓冲器
CN110606036A (zh) 一种双大梁高抗碰撞汽车
CN106080470A (zh) 汽车吸能防撞梁
CN202283904U (zh) 一种汽车追尾撞击缓冲器
CN203427726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