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5821U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45821U CN204845821U CN201520536044.6U CN201520536044U CN204845821U CN 204845821 U CN204845821 U CN 204845821U CN 201520536044 U CN201520536044 U CN 201520536044U CN 204845821 U CN204845821 U CN 2048458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energy
- roof beam
- collision prevention
- prevention gird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41001236653 Lavinia exilicaud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3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5507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211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0254 Concu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92 diminish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及安装底座,防撞梁主体前端设置有橡胶层;防撞梁主体后方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通过活塞杆与防撞梁主体后端连接;防撞梁主体与气缸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装于活塞杆上;气缸的缸体上开有排气孔;气缸底部通过安装板与吸能盒相连,吸能盒后端连接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通过经过紧固螺母与车身前端固定安装;吸能盒包括内六边形体和外六边形体,内六边形体和外六边形体通过溃缩导向筋连接。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橡胶层、气缸及吸能盒三步吸能有效的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以保证驾驶人的生命安全,降低汽车的损毁程度,减少撞击带来的震荡,减少车主的财产损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是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前防撞梁作为影响车辆碰撞安全的关键零部件,其结构的设计对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对汽车加装防撞装置,可使驾驶人驾驶的汽车在猛烈撞击中不会对驾驶人造成致命的伤害,降低汽车损毁程度,减少财产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及安装底座,所述防撞梁主体前端设置有橡胶层,所述防撞梁主体前端右侧设置有牵引螺栓,所述牵引螺栓穿过橡胶层与牵引环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后方对称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防撞梁主体后端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与气缸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活塞杆上;所述气缸的缸体上开有排气孔;所述气缸底部通过安装板与吸能盒相连,所述吸能盒后端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经过紧固螺母与车身前端固定安装;所述吸能盒包括内六边形体和外六边形体,所述内六边形体和外六边形体通过溃缩导向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孔的直径由气缸内到气缸外逐渐变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底座上开有与紧固螺栓配合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撞梁主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碰撞时,橡胶层起第一步缓冲吸能的作用;气缸和弹簧的设置会起进一步缓冲吸能的作用,碰撞后气缸的活塞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避免轻微碰撞时损坏吸能盒,减少经济损失;设置直径由气缸内到气缸外逐渐变小的排气孔,可使得排气孔内侧的空气容易排出,而外侧的空气进入气缸内较为缓慢,从而达到缓慢释放弹簧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弹性势能快速释放时可能出现的剧烈震荡;设置吸能盒,起缓冲吸能作用,设置溃缩导向筋,碰撞时吸能盒能沿溃缩导向筋有规律的溃缩,减小了碰撞对乘客带来的伤害,保障乘客的安全;设置牵引环及牵引螺母,方便车辆的牵引。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橡胶层、气缸及吸能盒三步吸能有效的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以保证驾驶人的生命安全,降低汽车的损毁程度,减少撞击带来的震荡,减少车主的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前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汽车前防撞梁中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吸能盒,21-外六边形体,22-内六边形体,23-溃缩导向筋,3-安装板,4-排气孔,5-气缸,6-牵引环,7-牵引螺母,8-橡胶层,9-防撞梁主体,10-弹簧,11-活塞杆,12-活塞,13-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9及安装底座1,所述防撞梁主体9前端设置有橡胶层8,所述防撞梁主体9前端右侧设置有牵引螺栓7,所述牵引螺栓7穿过橡胶层8与牵引环6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9后方对称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内设置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通过活塞杆11与防撞梁主体9后端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9与气缸5之间设置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套装于活塞杆11上;所述气缸5的缸体上开有排气孔4;所述气缸5底部通过安装板3与吸能盒2相连,所述吸能盒2后端连接有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通过经过紧固螺母13与车身前端固定安装;所述吸能盒2包括内六边形体22和外六边形体21,所述内六边形体22和外六边形体21通过溃缩导向筋2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碰撞时,橡胶层8起第一步缓冲吸能的作用;气缸5和弹簧10的设置会起进一步缓冲吸能的作用,碰撞后气缸5的活塞杆11会在弹簧10的作用下复位,避免轻微碰撞时损坏吸能盒2,减少经济损失;设置直径由气缸5内到气缸5外逐渐变小的排气孔4,可使得排气孔4内侧的空气容易排出,而外侧的空气进入气缸5内较为缓慢,从而达到缓慢释放弹簧10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弹性势能快速释放时可能出现的剧烈震荡;设置吸能盒2,起缓冲吸能作用,设置溃缩导向筋23,碰撞时吸能盒2能沿溃缩导向筋23有规律的溃缩,减小了碰撞对乘客带来的伤害,保障乘客的安全;设置牵引环6及牵引螺母7,方便车辆的牵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及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前端设置有橡胶层,所述防撞梁主体前端右侧设置有牵引螺栓,所述牵引螺栓穿过橡胶层与牵引环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后方对称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防撞梁主体后端连接;所述防撞梁主体与气缸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活塞杆上;所述气缸的缸体上开有排气孔;所述气缸底部通过安装板与吸能盒相连,所述吸能盒后端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通过经过紧固螺母与车身前端固定安装;所述吸能盒包括内六边形体和外六边形体,所述内六边形体和外六边形体通过溃缩导向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直径由气缸内到气缸外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开有与紧固螺栓配合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36044.6U CN204845821U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36044.6U CN204845821U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45821U true CN204845821U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4736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3604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5821U (zh) | 2015-07-21 | 2015-07-21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4582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89404A (zh) * | 2016-06-03 | 2016-08-24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可拆卸式吸能保险杠阻尼器 |
CN106051019A (zh) * | 2016-08-04 | 2016-10-26 | 清华大学 | 一种双缸可调式长行程液压缓冲装置 |
CN108860036A (zh) * | 2018-07-26 | 2018-11-23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一种汽车防撞梁用可调阻尼式液压吸能机构 |
CN109795432A (zh) * | 2018-12-28 | 2019-05-24 |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前防撞梁总成 |
-
2015
- 2015-07-21 CN CN201520536044.6U patent/CN2048458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89404A (zh) * | 2016-06-03 | 2016-08-24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可拆卸式吸能保险杠阻尼器 |
CN105889404B (zh) * | 2016-06-03 | 2017-12-29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可拆卸式吸能保险杠阻尼器 |
CN106051019A (zh) * | 2016-08-04 | 2016-10-26 | 清华大学 | 一种双缸可调式长行程液压缓冲装置 |
CN106051019B (zh) * | 2016-08-04 | 2017-12-29 | 清华大学 | 一种双缸可调式长行程液压缓冲装置 |
CN108860036A (zh) * | 2018-07-26 | 2018-11-23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一种汽车防撞梁用可调阻尼式液压吸能机构 |
CN109795432A (zh) * | 2018-12-28 | 2019-05-24 | 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前防撞梁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70864U (zh) | 一种多功能汽车前防撞梁 | |
CN204845821U (zh)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 | |
CN103303232B (zh) | 一种机动车碰撞缓冲保护装置 | |
CN104973002B (zh) | 一种装在汽车上可伸缩式液固耦合四级碰撞吸能装置 | |
CN104827999A (zh) | 汽车碰撞防护装置 | |
EP2842815B1 (en) |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 |
CN108340863A (zh) | 一种具有多重缓冲机构的汽车保险杠 | |
CN104442648A (zh) | 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5220517U (zh) | 防撞汽车 | |
CN205168407U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 |
CN205292518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前保险杠 | |
CN205098119U (zh) | 一种缓冲保险杠 | |
CN204845812U (zh) | 吸能缓冲型保险杠 | |
KR101664042B1 (ko) | 차량의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 |
CN201026851Y (zh) | 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 |
CN105383426A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 |
CN205930600U (zh) | 一种抗撞的汽车前保险杠总成 | |
CN205239420U (zh) | 吸能式保险杠 | |
CN203902462U (zh) | 汽车二级碰撞吸能盒 | |
CN103587583A (zh) | 汽车防撞缓冲器 | |
CN203974731U (zh) | 汽车吸能保险杠 | |
CN109987044A (zh) | 一种车用防撞吸能溃缩盒 | |
CN202827442U (zh) | 一种货车车厢的后防钻防护栏 | |
CN2900256Y (zh) | 车辆空气弹簧保险杠 | |
CN202879406U (zh) | 机动车安全防撞缓冲减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