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3003U -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3003U
CN204223003U CN201420733353.8U CN201420733353U CN204223003U CN 204223003 U CN204223003 U CN 204223003U CN 201420733353 U CN201420733353 U CN 201420733353U CN 204223003 U CN204223003 U CN 204223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lock
stability
rear suspension
tie
suspens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33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火文
曹文超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7333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3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3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30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龙门支架,和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于龙门支架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第一旋转轴平行于车架纵轴;还包括稳定臂,所述稳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龙门支架,另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减震器端,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和第一旋转轴平行,龙门支架、稳定臂和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为三角形结构,驾驶室连接于减震器端。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悬置结构,过增加稳定臂,当驾驶室上、下跳动时,即使稳定臂摆动的角度较大,后悬置结构与驾驶室的锁紧也不受到影响,提高了驾驶室悬置系统的稳定性,和车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背景技术
驾驶室后悬置是驾驶室悬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在驾驶室后部与车架之间,主要起到对驾驶室的支撑作用,同时在车辆行驶中衰减路面不平激励传给驾驶室的震动和冲击,引导驾驶室相对地面的垂直运动,不至于产生驾驶室侧倾和偏转运动,对于平头化可翻转式重卡驾驶室,驾驶室后悬置还起到对驾驶室的锁止稳定作用。
现有技术的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基本上都是液压锁形式,其结构如图1所示,龙门支架总成102连接于车架106,锁销支架103安装在驾驶室101后围两侧形成固定连接,液压锁104通过其上的锁钩向上卡入锁销支架103,与锁销支架103形成固定连接,以实现对驾驶室101的锁止,液压锁104的连接杆通过其上的橡胶衬套与龙门支架总成102转动连接;弹簧减震器105的一端与龙门支架总成1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液压锁104转动连接。
现有技术中利用液压锁的连接杆充当稳定臂,与龙门支架总成形成转动副,当驾驶室上、下跳动时,液压锁既起到锁紧驾驶室的作用,又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震动的作用,连接杆摆动的角度较大,液压锁的锁紧功能受到影响,多次作用,液压锁容易失效,导致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稳定性降低,降低了液压锁的使用寿命,和车辆的安全性;同时,连接杆多次摆动,使连接杆与龙门支架总成转动副处的橡胶套易磨损,由于加工工艺橡胶套直接压装于连接杆,若橡胶套损坏,则必须将液压锁一起更换,缩短了液压锁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且右侧的空气弹簧离排气管较近,排气管的热量容易使空气弹簧的囊皮失效,导致空气弹簧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通过增加稳定臂,当驾驶室上、下跳动时,即使稳定臂摆动的角度较大,后悬置结构与驾驶室的锁紧也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稳定性,和车辆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龙门支架,和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龙门支架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于车架纵轴;还包括稳定臂,所述稳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龙门支架,另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减震器端,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和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所述龙门支架、所述稳定臂和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为三角形结构,驾驶室连接于所述减震器端。
进一步,所述稳定臂与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之间设有液压锁总成,所述液压锁总成一端绕所述第三旋转轴旋转连接于所述稳定臂,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减震器端;所述驾驶室通过所述液压锁总成连接于所述减震器端。
进一步,所述液压锁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驾驶室的液压锁,和安装于所述减震器端的锁销支架,所述液压锁锁紧于所述锁销支架。
进一步,所述锁销支架设有销轴,所述液压锁设有与所述销轴适配的卡爪,所述销轴卡接于所述卡爪。
进一步,所述卡爪的开口端设有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卡爪的卡勾,所述卡勾伸出时与所述卡爪形成封闭腔,所述销轴卡接于所述封闭腔。
进一步,所述液压锁与所述驾驶室之间设有三角形的液压锁外支架,所述液压锁外支架的顶角连接于所述驾驶室,所述顶角相对的底边连接于所述液压锁。
进一步,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外部的护罩,所述护罩卡接于所述锁销支架靠近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三角形结构为两个;所述龙门支架包括连接梁、和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两端的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三角形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左连接杆和所述右连接杆。
进一步,所述连接梁、所述左连接杆和所述右连接杆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连接梁包括前连接梁,和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梁的后连接梁,所述前连接梁与所述后连接梁之间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连接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驾驶室后悬置结构,通过增加稳定臂,稳定臂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形成转动副,稳定臂通过转动起到减震作用,将驾驶室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连接,从而当驾驶室上、下跳动时,稳定臂起到支撑作用,即使稳定臂摆动的角度较大,后悬置结构与驾驶室的锁紧也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稳定性,和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驾驶室后悬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右连接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液压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在图1中:
101、驾驶室,102、龙门支架总成,103、锁销支架,104、液压锁、105、弹簧减震器,106、车架;
在图2-图4中:
201、左连接杆,202、护罩,203、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4、锁销支架,205、液压锁,206、液压锁外支架,207、稳定臂,208、连接梁,209、右连接杆,210、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2-图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龙门支架,和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于龙门支架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第一旋转轴平行于车架纵轴;还包括稳定臂207,稳定臂207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于龙门支架,另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的减震器端,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和第一旋转轴平行,龙门支架、稳定臂207和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为三角形结构,驾驶室连接于减震器端。
上述实施例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通过增加稳定臂207,稳定臂207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形成转动副,通过转动起到减震作用,将驾驶室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连接,从而当驾驶室上、下跳动时,稳定臂207起到支撑作用,即使稳定臂207摆动的角度较大,后悬置结构与驾驶室的锁紧也不会受到影响,提高了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稳定性,和车辆的安全性。
稳定臂207在与龙门支架转动副处设有橡胶套,橡胶套压装于稳定臂207。该结构可以进一步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即使由于稳定臂207的摆动幅度较大造成橡胶套损坏,也只需更换稳定臂207一个零件,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更换整个液压锁总成的问题,降低了维修成本。
稳定臂207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之间设有液压锁总成,液压锁总成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旋转连接于稳定臂207,另一端安装于减震器端;驾驶室通过液压锁总成连接于减震器端。通过增加液压锁总成,使驾驶室与减震器总成203之间的连接更为方便。
液压锁总成包括连接于驾驶室的液压锁205,和安装于减震器端的锁销支架204,液压锁205锁紧于锁销支架204。该结构通过液压动力实现锁紧,使连接和拆卸更为方便,且有足够的锁紧力。保证了锁紧的稳定性,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当然,驾驶室与减震器端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但是这几种连接方式拆装不方便,且连接强度有限。
具体实施时,液压锁205通过液压动力锁紧锁销支架204,以实现驾驶室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的连接;通过去掉液压动力与锁销支架204断开连接,以方便维修。
锁销支架204设有销轴,液压锁205设有与销轴适配的卡爪,销轴卡接于卡爪。该结构通过卡接结构使液压锁205与锁销支架204的连接更为方便。
卡爪的开口端设有伸出或者缩回卡爪的卡勾210,卡勾210伸出时与卡爪形成封闭腔,销轴卡接于封闭腔。该结构使卡接更牢固,提高了液压锁205与锁销支架204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卡爪的开口端朝向地面,销轴靠近开口端时,卡勾210通过液压锁205的重力向下运动,销轴挤压卡勾210,使其缩回卡爪,销轴卡入封闭腔,销轴恢复原状与卡爪形成封闭腔,将销轴锁紧;卡勾210也可以通过液压动力将其缩回卡爪,即销轴解锁时,通过液压动力将卡勾210缩回卡爪,向下推动销轴,使其滑出封闭腔,以方便拆卸维修。
液压锁205与锁销支架204也可以通过轴孔实现锁紧,液压锁205设有方轴,锁销支架204与方轴相适配的方孔,液压锁205通过方轴插入方孔锁紧锁销支架204,通过方轴拔出方孔解锁锁销支架204。
液压锁205与驾驶室之间设有三角形的液压锁外支架206,液压锁外支架206的顶角连接于驾驶室,顶角相对的底边连接于液压锁205。通过增加液压锁外支架206的过渡连接,使加工和安装更为方便。当然液压锁205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等方式直接与驾驶室连接。
液压锁外支架206与驾驶室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栓连接,优选焊接连接,方便装配。液压锁外支架206与液压锁205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螺栓连接,优选螺栓连接,方便拆装和维修。
驾驶室后悬置结构,还包括包覆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外部的护罩202,护罩202卡接于锁销支架204靠近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的一端。该结构保护了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提高了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安全性。
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包括置于减震器和空气弹簧之间的高度阀,高度阀的一端与减震器远离锁销支架20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弹簧的充排气控制阀连接。该结构将高度阀集成于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内,避免了高度阀安装于龙门支架时的装配调整,且避免了造成与其它零件的干涉,提高了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203的集成度,方便装配。当减震器工作带动高度阀的高度发生变化时,控制阀打开,充气或者排气,以改变空气弹簧内的气压,从而使减震器回到原始高度,高度阀控制控制阀关闭。
优选地,三角形结构为两个;龙门支架包括连接梁208、和分别连接于连接梁208两端的左连接杆201和右连接杆209,三角形结构分别位于左连接杆201和右连接杆209。该结构可以提高驾驶室的支撑强度,使连接结构更为稳定,从而保证了驾驶室后悬置系统的可靠性。
当然三角形结构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更多个,一个支撑强度太弱,三个或者更多个占用空间太大,容易造成干涉。
连接梁208分别与左连接杆201和右连接杆209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焊接,方便加工。
连接梁208、左连接杆201和右连接杆209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加强筋,以提高龙门支架的强度,当然连接梁208、左连接杆201和右连接杆209可以都设有加强筋,使龙门支架的强度均衡。
连接梁208包括前连接梁,和连接于前连接梁的后连接梁,前连接梁与后连接梁之间设有加强柱,加强柱一端连接于前连接梁,另一端连接于后连接梁。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龙门支架的支撑强度。加强柱与前连接梁、后连接梁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焊接,方便加工。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包括龙门支架,和一端通过第一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龙门支架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于车架纵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臂,所述稳定臂的一端通过第二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龙门支架,另一端通过第三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减震器端,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和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所述龙门支架、所述稳定臂和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为三角形结构,驾驶室连接于所述减震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臂与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之间设有液压锁总成,所述液压锁总成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旋转轴旋转连接于所述稳定臂,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减震器端;所述驾驶室通过所述液压锁总成连接于所述减震器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总成包括连接于所述驾驶室的液压锁,和安装于所述减震器端的锁销支架,所述液压锁锁紧于所述锁销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支架设有销轴,所述液压锁设有与所述销轴适配的卡爪,所述销轴卡接于所述卡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开口端设有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卡爪的卡勾,所述卡勾伸出时与所述卡爪形成封闭腔,所述销轴卡接于所述封闭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与所述驾驶室之间设有三角形的液压锁外支架,所述液压锁外支架的顶角连接于所述驾驶室,所述顶角相对的底边连接于所述液压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覆于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外部的护罩,所述护罩卡接于所述锁销支架靠近所述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结构为两个;所述龙门支架包括连接梁、和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梁两端的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三角形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左连接杆和所述右连接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所述左连接杆和所述右连接杆三者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后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前连接梁,和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梁的后连接梁,所述前连接梁与所述后连接梁之间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连接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连接梁。
CN201420733353.8U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3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3353.8U CN204223003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3353.8U CN204223003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3003U true CN204223003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33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23003U (zh) 2014-11-27 2014-11-27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3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8291A (zh) * 2021-11-29 2022-01-25 扬州丰源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汽车驾驶室支撑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8291A (zh) * 2021-11-29 2022-01-25 扬州丰源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式汽车驾驶室支撑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4719A1 (en) Robust Rocker Guard with Automatic Step
WO2015067104A1 (zh) 气囊提升桥结构板簧悬架系统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04623052U (zh)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CN204223003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结构
CN204567809U (zh) 驾驶室悬置总成
CN211592743U (zh) 一种大型矿用汽车柔性减震走台
CN204674610U (zh) 一种轮盘制动器的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转向架
CN204279247U (zh) 翻转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CN205589205U (zh) 汽车制动淋水系统用水箱固定吊架
CN105438283B (zh) 用于车辆的备胎安装机构及车辆
CN103111494B (zh) 360度旋转矫正平台
CN206968775U (zh) 电动客车
CN101708683B (zh) 矿用自卸车安装座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0734323U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驾驶室前悬支架总成
CN201970980U (zh) 双功能汽车辅助制动器
CN201193058Y (zh) 全浮式驾驶室
CN205956119U (zh) 一种汽车用水箱支护支架
CN205203126U (zh) 侧倾翻半挂车车架
CN204279246U (zh)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CN204895622U (zh) 矿用汽车驾驶室后悬置支架
CN216636061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气悬梁的缓冲c形梁
CN103963854B (zh) 货车驾驶室后支座
CN215284259U (zh) 一种空气悬挂
CN204110178U (zh) 一种轮翼板安装组件
CN104108430B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