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3052U -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23052U CN204623052U CN201420827219.4U CN201420827219U CN204623052U CN 204623052 U CN204623052 U CN 204623052U CN 201420827219 U CN201420827219 U CN 201420827219U CN 204623052 U CN204623052 U CN 2046230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suspension system
- planar substrates
- vehicle suspension
- balance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19190 Chloroscomb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平衡悬架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包括筋板式结构本体及锥形平衡轴,筋板式结构本体包括平面基板和两条加强筋,平面基板上设有锥形平衡轴,平面基板设有第一凹槽,平面基板设有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第一凹槽的顶端远离锥形平衡轴的一侧设有车架横梁连接机构,平面基板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槽,两条加强筋之间设有弧面过渡板,弧形连接板位于第二凹槽的末端位置设有下推力杆安装孔,实现将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固定安装到车架纵梁和横梁上,同时,锥形平衡轴内部中空,重量轻,而且锥形平衡轴根部加强,整体强度增加,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平衡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背景技术
车辆后桥悬架系统一般采用平衡悬架系统,而平衡悬架系统是汽车中弹性地连接车架与车轴的装置,其一般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震器等部件构成,主要任务是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平衡轴支座是平衡悬架系统里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平衡悬架系统的性能。
目前,平衡轴支座一般采用箱体的结构,平衡轴采用圆柱体的方式,其具有如下缺陷:
(1)结构相对较为臃肿,重量较大,而且铸造工艺复杂;
(2)平衡轴采用圆柱体结构,为提高平衡轴根部的强度,需要增加加大平衡轴直径,导致平衡轴中间部位挖空部分小,零件外形臃肿,重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平衡轴支座采用箱体结构,其外形臃肿,重量达,铸造工艺复杂,以及平衡轴采用圆柱体结构,其中间部位挖空部分小,零件外形臃肿,重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所述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包括筋板式结构本体,所述筋板式结构本体包括平面基板和设置平面基板两侧的两条加强筋,所述平面基板上设有锥形平衡轴,所述锥形平衡轴根部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所述平面基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平面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所述第一凹槽的顶端远离所述锥形平衡轴的一侧设有车架横梁连接机构;
所述平面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垂直设置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从所述平面基板一侧的加强筋延伸至另一侧的加强筋, 所述两条加强筋之间设有弧面过渡板;
所述弧面过渡板位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末端位置设有下推力杆安装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位于所述加强筋的外侧位置设有若干个侧限位板安装孔,所述侧限位板安装孔结合纵梁的安装孔安装侧限位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位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和内侧位置设有若干个纵梁安装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车架横梁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横梁连接支臂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支臂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分别设有连接过渡部和横梁安装端,所述横梁安装端上设有若干个横梁安装孔。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支臂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之间设有加强梁。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弧面过渡板位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机构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安装机构,所述连接板安装机构设有若干个连接板安装孔。
由于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包括筋板式结构本体以及锥形平衡轴,筋板式结构本体包括平面基板和设置平面基板两侧的两条加强筋,平面基板上设有中空的锥形平衡轴,锥形平衡轴根部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筋板式结构本体的铸造工艺简单,容易实现,锥形平衡轴的使用,避免了使用大直径圆柱形平衡轴的缺陷,同时,锥形平衡轴内部中空,重量轻,而且锥形平衡轴根部加强,整体强度增加,寿命更长;
同时,平面基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平面基板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设有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第一凹槽的顶端远离所述锥形平衡轴的一侧设有车架横梁连接机构,平面基板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凹槽垂直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从平面基板一侧的加强筋延伸至另一侧的加强筋,所述两条加强筋之间设有弧面过渡板,弧形连接板位于第二凹槽的末端位置设有下推力杆安装孔,实现将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固定安装到车架纵梁和横梁上。
由于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位于所述加强筋的外侧位置设有若 干个侧限位板安装孔,侧限位板安装孔结合纵梁的安装孔安装侧限位板,实现将侧限位板安装到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上,提高了整车空间的利用率。
由于第一纵梁安装部和第二纵梁安装部位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和内侧位置设有若干个纵梁安装孔,实现简单,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将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固定安装到车架纵梁上。
由于车架横梁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横梁连接支臂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第一横梁连接支臂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分别设有连接过渡部和横梁安装端,所述横梁安装端上设有若干个横梁安装孔,实现将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固定安装到车架横梁上。
由于第一横梁连接支臂和第二横梁之间设有加强梁,使车架横梁连接机构强度加强。
由于弧面过渡板位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机构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安装机构,所述连接板安装机构设有若干个连接板安装孔,实现在两个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提高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1-筋板式结构本体,2-平面基板,3-加强筋,4-锥形平衡轴,5-第一凹槽,6-第一纵梁安装部,7-第二纵梁安装部,8-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1-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2-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3-过渡部,84-横梁安装端,85-横梁安装孔,86-加强梁,9-第二凹槽,10-弧面过渡板,11-下推力杆安装孔,12-侧限位板安装孔,13-纵梁安装孔,14-纵梁,15-横梁,16-侧限位板,17-下推力杆,18-连接板安装机构,181-连接板安装孔,1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的结构 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同时结合图3,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包括筋板式结构本体1,筋板式结构本体1包括平面基板2和设置平面基板2两侧的两条加强筋3,所述平面基板2上设有锥形平衡轴4,所述锥形平衡轴4根部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所述平面基板2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平面基板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侧设有第一纵梁安装部6和第二纵梁安装部7,所述第一凹槽5的顶端远离所述锥形平衡轴4的一侧设有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
所述平面基板2远离所述第一凹槽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垂直设置的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9从所述平面基板2一侧的加强筋3延伸至另一侧的加强筋3,所述两条加强筋3之间设有弧面过渡板10;
弧面过渡板位于所述第二凹槽9的末端位置设有下推力杆安装孔11,该下推力杆安装孔11设置为两组,如图所示,其用于安装下推力杆17。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现将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固定安装到车架纵梁14和横梁15上的同时,筋板式结构本体1的铸造工艺简单,容易实现,锥形平衡轴4的使用,避免了使用大直径圆柱形平衡轴的缺陷,同时,锥形平衡轴4内部中空,重量轻,而且锥形平衡轴4根部加强,整体强度增加,寿命更长。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纵梁安装部6和第二纵梁安装部7位于所述加强筋3的外侧位置设有若干个侧限位板安装孔12,所述侧限位板安装孔12结合所述纵梁14的安装孔安装侧限位板16,实现将侧限位板16安装到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上,提高了整车空间的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纵梁安装部6和第二纵梁安装部7位于加强筋3的端部和内侧位置设有若干个纵梁安装孔13,实现简单,通过螺栓连接即可将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固定安装到车架纵梁14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包括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1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2;
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1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2分别设有连接过渡部83和横梁安装端84,所述横梁安装端84上设有若干个横梁安装孔85;
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1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2之间设有加强梁86,其中,该加强梁86的设置使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强度加强。
在本实用新型中,弧面过渡板10位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安装机构18,所述连接板安装机构18设有若干个连接板安装孔181。
其中,在车辆后桥悬架上安装两个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通过连接板19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架构,如图所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使用锥形平衡轴,避免使用大直径圆柱平衡轴,平衡轴中间挖空,重量更轻;
(2)平衡轴根部加强,强度更高,寿命更长;
(3)可安装侧限位板,提高整车空间利用率;
(4)筋板式结构,铸造工艺简单;
(5)左右两个平衡轴支座可通过连接板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整体刚度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包括筋板式结构本体(1),所述筋板式结构本体(1)包括平面基板(2)和设置平面基板(2)两侧的两条加强筋(3),所述平面基板(2)上设有中空的锥形平衡轴(4),所述锥形平衡轴(4)根部的直径大于端部的直径,所述平面基板(2)的一端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平面基板(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两侧设有第一纵梁安装部(6)和第二纵梁安装部(7),所述第一凹槽(5)的顶端远离所述锥形平衡轴(4)的一侧设有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
所述平面基板(2)远离所述第一凹槽(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5)垂直设置的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9)从所述平面基板(2)一侧的加强筋(3)延伸至另一侧的加强筋(3),所述两条加强筋(3)之间设有弧面过渡板(10);
所述弧面过渡板(10)位于所述第二凹槽(9)的末端位置设有下推力杆安装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安装部(6)和第二纵梁安装部(7)位于所述加强筋(3)的外侧位置设有若干个侧限位板安装孔(12),所述侧限位板安装孔(12)结合纵梁(14)的安装孔安装侧限位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安装部(6)和第二纵梁安装部(7)位于所述加强筋(3)的端部和内侧位置设有若干个纵梁安装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包括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1)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1)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2)分别设有连接过渡部(83)和横梁安装端(84),所述横梁安装端(84)上设有若干个横梁安装孔(8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支臂(81)和第二横梁连接支臂(82)之间设有加强梁(8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过渡板(10)位于所述车架横梁连接机构(8)的一侧设有连接板安装机构(18), 所述连接板安装机构(18)设有若干个连接板安装孔(18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7219.4U CN204623052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27219.4U CN204623052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23052U true CN204623052U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4042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27219.4U Active CN204623052U (zh) | 2014-12-23 | 2014-12-23 |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2305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1134A (zh) * | 2016-03-25 | 2016-06-22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平衡悬架支座 |
CN105799437A (zh) * | 2016-05-11 | 2016-07-27 | 刘俊 | 重型汽车用复合式下推力杆支座装置 |
KR20180098839A (ko) * | 2017-02-27 | 2018-09-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트러니언 베이스 보강 플레이트 및 트러니언 베이스 |
-
2014
- 2014-12-23 CN CN201420827219.4U patent/CN2046230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91134A (zh) * | 2016-03-25 | 2016-06-22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平衡悬架支座 |
CN105799437A (zh) * | 2016-05-11 | 2016-07-27 | 刘俊 | 重型汽车用复合式下推力杆支座装置 |
CN105799437B (zh) * | 2016-05-11 | 2017-11-10 | 重庆市渝泓达科技有限公司 | 重型汽车用复合式下推力杆支座装置 |
KR20180098839A (ko) * | 2017-02-27 | 2018-09-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트러니언 베이스 보강 플레이트 및 트러니언 베이스 |
KR102261381B1 (ko) * | 2017-02-27 | 2021-06-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트러니언 베이스 보강 플레이트 및 트러니언 베이스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02632B (zh) | 一种汽车及其板簧悬架总成 | |
CN204623052U (zh) | 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平衡轴支座 | |
CN103692875A (zh) | 一种运输车辆用橡胶弹簧平衡悬架 | |
CN105730211A (zh) | 一种悬置装置 | |
CN204937235U (zh) | 电动汽车车架 | |
CN204432766U (zh) | 汽车转向节结构 | |
CN103786788B (zh) |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及相应的汽车 | |
CN202557616U (zh) | 一种副车架结构 | |
CN205168086U (zh) | 一种用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后轮毂支架 | |
CN203920311U (zh) | 一种汽车及其板簧悬架总成 | |
CN203439049U (zh) | 一种轨道牵引车机架 | |
CN203864803U (zh) | 双后桥载重汽车车架 | |
CN203713460U (zh) | 一种重卡牵引车双后桥空气悬架系统 | |
CN202439536U (zh) | 稳定杆固定夹块 | |
CN202557386U (zh) | 无副梁低重心搅拌车 | |
CN203345036U (zh) | 一种增加前下拉杆支架的副车架 | |
CN204077807U (zh) | 一种车架横梁连接板结构 | |
CN204172996U (zh) | 一种汽车车架及汽车 | |
CN204323485U (zh) | 底盘车架及汽车起重机 | |
CN203581110U (zh) | 车辆上装设备安装平台 | |
CN215513119U (zh) | 一种加固型的前大梁螺母板 | |
CN203460650U (zh) | 前板簧纵梁支架 | |
CN203198657U (zh) | 一种汽车摆臂总成 | |
CN203046802U (zh) | 一种独立悬挂机构 | |
CN208376880U (zh) | 一种铰接式元宝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