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9246U -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 Google Patents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9246U
CN204279246U CN201420720016.5U CN201420720016U CN204279246U CN 204279246 U CN204279246 U CN 204279246U CN 201420720016 U CN201420720016 U CN 201420720016U CN 204279246 U CN204279246 U CN 204279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mounting
folded
fix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200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宝
计海兵
张艳磊
束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200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9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9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92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实现方便上、下工程机械车辆。该挂接梯包括:固定段和折叠件;折叠件包括至少两段折叠段,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转动连接,位于边缘的一折叠段与固定段固定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在需要上、下车时,将折叠件的各个折叠段打开,然后将整个挂接梯放置在工程机械车辆需要上、下车的位置,比如上车操纵室旁边。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折叠件折叠起来,然后将整个挂接梯放置在工程机械车辆的指定位置,以实现对挂接梯的随车运输。可见,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能方便地实现上、下车。

Description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车辆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工程机械车辆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质量、可靠性、轻量化等方面,而是逐渐从市场和客户的角度出发,满足顾客人性化和方便性需求,最终以顾客检修、拆装、使用方便为诉求。工程机械车辆上车设备装配、维修、操作时需要经常上、下车;动力系统需要经常增加液压油、燃油、尿素等工作,经常还需要对动力系统进行维修工作,所以也需要经常上、下车。
为实现上、下车,参见图1,现有部分工程机械车辆上采用了固定踏板式梯子60。固定踏板式梯子60属于底盘覆盖件50的一部分,既作为侧面安全防护装置又作为梯子使用。固定踏板式梯子60主要由挡泥板、踏步、罩板或直接采用焊接支架组成,其整体框架与底盘覆盖件50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固接在一起,固定踏板式梯子60结构整体垂直于地面。
另外,参见图2,部分工程机械车辆底盘由于整车车桥布置的限制无法布置固定式踏板梯,上、下车操作极为不方便,图2为无法设置固定式踏板梯的工程机械车辆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还有部分车辆随车发送活动梯,但活动梯携带不方便,效果不佳。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1、现有的固定踏板式梯子60只能适用于某些结构的工程机械车辆,适用性不强。
2、随车携带活动梯容易丢失,且携带非常不便。有部分工程机械车辆直接将活动梯放置在驾驶室内,影响了驾驶室内的操作。
所以,急需为工程机械车辆设计一种可以不受整车布置限制,可方便操作上、下车的梯子,以改善上、下车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用以实现方便上、下工程机械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接梯,包括:固定段和折叠件;
所述折叠件包括至少两段折叠段,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转动连接,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与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通过固定合页弯头连接。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通过可调节合页弯头连接。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上固定有扶手。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各段所述折叠段均包括铝型材支撑和横梯,所述横梯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铝型材支撑固定。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位于边缘的另一所述折叠段的铝型材支撑开口处采用橡胶垫封堵。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相邻的两段所述折叠段上对应设置有锁扣和铆钉,当所述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所述锁扣与所述铆钉锁紧。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挂接梯还包括挂接结构;
所述挂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
当所述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所述挂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
当所述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
如上所述的挂接梯,优选的是,挂接梯还包括安装结构;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
当所述挂接梯处于使用状态,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挂接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在需要上、下车时,将折叠件的各个折叠段打开,然后将整个挂接梯放置在工程机械车辆需要上、下车的位置,比如上车操纵室旁边。上述挂接梯能够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工程机械车辆。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折叠件折叠起来,然后将整个挂接梯放置在工程机械车辆的指定位置,以实现对挂接梯的随车运输。由于挂接梯能够折叠,其携带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可见,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能方便地实现上、下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固定踏板式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法设置固定式踏板梯的工程机械车辆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处于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处于使用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且挂接在工程机械车辆尾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且挂接在工程机械车辆尾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处于使用状态且安装在工程机械车辆侧面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进入上装操纵室作业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挂接梯;        2、覆盖件;            3、上装操纵室;
4、固定段;        5、固定合页弯头;      6、扶手;
7、第一折叠段;    8、可调节合页弯头;    9、第二折叠段;
10、锁扣;         11、橡胶垫;           12、第一支架;
13、第二支架;     14、蝶形螺母;         15、销轴;
16、弹簧销;       17、固定支架;         18、把手;
50、底盘覆盖件;   60、固定踏板式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3~图9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需要用到的技术术语或名词解释。
工程机械车辆:以专用汽车底盘为载体,装有专门的设备,可自行移动用来完成专门任务的工程车辆。
覆盖件:由薄板件构成,布置在工程机械车辆底盘四周及人员存在危险性的地方,是一种工程机械外围的支撑结构,用于保护机械设备及操作人员的人性化设计,用于操作人员行走、产品外观装饰和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挂接梯1,包括:固定段4和折叠件。折叠件包括至少两段折叠段,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转动连接,位于边缘的一折叠段与固定段4固定连接。
折叠件所包括的折叠段的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每段折叠段的长度以及对挂接梯1的长度要求,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两段折叠段为例,分别为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位于边缘的一折叠段具体是指第一折叠段7,另一折叠段具体是指第二折叠段9。
固定段4具体可以由两段铝型材和加强板组成,铝型材与加强板用标准件进行固定,中间留有固定整体框架的安装孔。折叠段作为攀爬的主体结构,可以采用“H”型结构。各折叠段,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都由两根铝型材支撑和若干横梯固接组成,每阶梯段主要由连接两侧中空立柱的中空横梯构成。挂接梯1有两个状态: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当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时,此时挂接梯1不被使用,此状态下,挂接梯1一般挂接在工程机械车辆的某个指定位置。当挂接梯1处于使用状态,此时,挂接梯1处于展开状态,此状态下,挂接梯1一般安装在工程机械车辆的某个指定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1,在需要上、下车时,将折叠件的各个折叠段打开,然后将整个挂接梯1放置在工程机械车辆需要上、下车的位置,比如上装操纵室3旁边。上述挂接梯1能够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工程机械车辆。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折叠件折叠起来,然后将整个挂接梯1放置在工程机械车辆的指定位置,以实现对挂接梯1的随车运输。由于挂接梯1能够折叠,其携带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可见,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1能方便地实现上、下车。
进一步地,位于边缘的一折叠段(即第一折叠段7)与固定段4之间通过固定合页弯头5连接。
固定合页弯头5的一端与固定段4固定,固定合页弯头5的另一端与第一折叠段7固定,固定合页弯头5自身可以有一定的弯折角度,且该弯折角度决定了固定端和折叠件之间的夹角,也即决定了整个挂接梯1与工程机械车辆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比如设置为90°~115°。固定合页弯头5将固定段4和第一折叠段7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特殊结构角度实现挂接梯1整体框架角度,此处可采用铆钉或螺栓将固定合页弯头5与固定段4和第一折叠段7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图5,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通过可调节合页弯头8连接。此处,具体为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采用可调节合页弯头8连接。可调节合页弯头8将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采用铆钉铆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挂接梯1的折叠状态。
可调节合页弯头8本身可以旋转任意角度,并可以可靠地锁止在任意角度位置。
为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位于边缘的一折叠段上固定有扶手6。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第一折叠段7上设置有扶手6,此处,扶手6具体采用标准件固定在第一折叠段7上。扶手6整体呈C型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折叠段7上,设置扶手6增加了上、下车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各段折叠段均包括铝型材支撑和横梯,横梯的两端分别与一铝型材支撑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均包括两根铝型材支撑和若干根横梯,横梯可采用中空结构以减重。
参见图4,位于边缘的另一折叠段的铝型材支撑开口处采用橡胶垫11封堵。即第二折叠段9远离第一折叠段7的那端采用橡胶垫11封堵,以提高整体外观质量。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段折叠段上对应设置有锁扣10和铆钉,当挂接梯1处于折叠状态,锁扣10与铆钉锁紧。
参见图4,锁扣10一端安装固定在第二折叠段9上,铆钉设置在第一折叠段7上。当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折叠到一起时,直接将锁扣10另一端扣入第一折叠段7上设置的凸起铆钉。锁扣10可以保证第一折叠段7和第二折叠段9折叠后固定牢靠,无晃动。
参见图6和图7,为了实现挂接梯1在折叠状态下的安全放置,且实现其携带的便利性,挂接梯1还包括挂接结构。挂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2,第一支架12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具体比如固定在覆盖件2上。当挂接梯1处于折叠状态,固定段4与第一支架12固定。挂接梯1处于折叠状态时,此时不使用挂接梯1,且可以将挂接梯1随车运输。固定段4与第一支架12之间可以采用蝶形螺母14和标准件连接或采用销轴连接,拆卸便利。
使用挂接结构可以将挂接梯1挂接在工程机械车辆的任意合适位置,比如车辆尾部,图7示意的是挂接在车辆尾部的情形。
进一步地,参见图7,挂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的一端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当挂接梯1处于折叠状态,位于边缘的一折叠段(即第一折叠段7)与第二支架13的另一端固定,具体采用螺栓固定。此处,第二支架13具体采用“U”型结构。第一折叠段7与第二支架13的另一端之间也可以采用蝶形螺母和标准件连接或采用销轴连接,拆卸便利。
通过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共同实现挂接梯1的牢固挂接,以保证挂接梯1携带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参见图8,为使得挂接梯1在使用状态下能与工程机械车辆稳固固定,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挂接梯1还包括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7,固定支架17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当挂接梯1处于使用状态,固定段4与固定支架17固定。
此处具体地,固定支架17的底部焊接安装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的覆盖件2上,固定支架17的上部设置有销轴孔,固定段4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在安装固定段4时,先将销轴15穿过固定支架17和固定段4上的孔,然后再使用弹簧销16锁紧。
以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1使用在工程机械车辆上为例,挂接梯1作为工程机械车辆的覆盖件2的一部分安装固定在车辆尾部。当车辆进行作业时,需要人工从工程机械车辆尾部拆除挂接梯1,然后挂接到指定安装位置,然后借助挂接梯1进入上装操纵室3进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挂接梯1的安装、使用方式如下:
当工程机械车辆处于行驶时,挂接梯1处于折叠状态,挂接梯1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的尾部,随车携带,具体固定、安装结构如图6所示:
此时,首先将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用标准件固定到工程机械车辆底盘尾部。其中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上留有和挂接梯1固定到一起的安装孔,挂接梯1本身侧支撑上也布置有与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上固定到一起的安装孔,用标准件和蝶形螺母14将挂接梯1通过与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3留有的安装孔固定到一起,这样就将挂接梯1固定到了工程机械车辆尾部。使用蝶形螺母14和螺栓连接固定相对能将梯子固定可靠,不晃动。蝶形螺母14手动方便拆除。蝶形螺母14也可以替换为销轴。
需要使用挂接梯1时,手动拆除标准件和蝶形螺母14将挂接梯1从底盘车尾拆下来,调节可调节合页弯头8使拆下来的挂接梯1成展开状态,具体详见图4所示。
然后,将挂接梯1挂接到梯子指定使用位置,具体详见图8所示的挂接梯1使用安装示意图:
预先把固定支架17和把手18固定到覆盖件2上,销轴15和弹簧销16固定在固定支架17上。将挂接梯1挂接到工程机械车辆底盘车身外侧,取下销轴15和弹簧销16。其中挂接梯1的固定段4上设置有与固定支架17对应的孔,用销轴15穿过固定段4和固定支架17上的孔,将挂接梯1和固定支架17连接到一起,最后用弹簧销16进行固定。这时挂接梯1与车身外侧面形成一定角度,挂接梯1成斜梯状态,操作者就可以借助挂接梯1进行上下车作业了,其中把手18起一定辅助上车作用。
当工程机械车辆不工作或处于行驶状态时,拆除销轴15和弹簧销16,将挂接梯1重新固定到工程机械车辆尾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挂接梯1,为工程机械车辆上、下车提供了方便。当工程机械车辆处于行驶和不使用状态时,挂接梯1可以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尾部或其他可以固定的位置,以实现随车携带。当需要上、下车操作时,人工通过拆除挂接梯1上的蝶形螺母14等标准件,拆除挂接梯1,然后将挂接梯1的各段折叠段展开,挂接到挂接梯1放置指定位置,用销轴15和弹簧销16固定。挂接梯1的固定安装位置可以为工程机械车辆任何可固定位置,挂接位置可以为工程机械车辆底盘车身任何可挂接位置。
利用挂接梯1本身与车身形成特定的角度进行上、下车操作,特定角度挂接梯1形成斜梯,可以避免人员上、下车时与工程机械车辆上车设备碰撞现象发生,斜梯比固定式踏板梯更符合人机工程要求。当部分工程机械车辆使用油气悬架技术或工作时需要伸缩支腿时,整车高度增加,挂接梯1也可满足离地高度要求,并且挂接梯1本身结构安装扶手6,实现上、下车更加方便、可靠、省时、省力。挂接梯1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合理,不受整车各部件布置限制,轻松方便实现上下车需求,大大提高了客户上下车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体现了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其包括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挂接梯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1)

1.一种挂接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段(4)和折叠件;
所述折叠件包括至少两段折叠段,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转动连接,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与所述固定段(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与所述固定段(4)之间通过固定合页弯头(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各段折叠段之间顺次首尾相接且通过可调节合页弯头(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上固定有扶手(6)。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各段所述折叠段均包括铝型材支撑和横梯,所述横梯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铝型材支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另一所述折叠段的铝型材支撑开口处采用橡胶垫(11)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段所述折叠段上对应设置有锁扣(10)和铆钉,当所述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所述锁扣(10)与所述铆钉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接结构;
所述挂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2)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
当所述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固定段(4)与所述第一支架(1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的一端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
当所述挂接梯处于折叠状态,位于边缘的一所述折叠段与所述第二支架(13)的另一端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挂接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结构;
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7),所述固定支架(17)用于固定在工程机械车辆上;
当所述挂接梯处于使用状态,所述固定段(4)与所述固定支架(17)固定。
11.一种工程机械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挂接梯。
CN201420720016.5U 2014-11-26 2014-11-26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9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20016.5U CN204279246U (zh) 2014-11-26 2014-11-26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20016.5U CN204279246U (zh) 2014-11-26 2014-11-26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9246U true CN204279246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200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279246U (zh) 2014-11-26 2014-11-26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92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2588A (zh) * 2017-12-25 2018-05-01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后脚蹬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2588A (zh) * 2017-12-25 2018-05-01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后脚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01759U (zh) 车载式防撞缓冲装置
CN106965828A (zh) 一种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转向架构架
CN202827461U (zh) 后排安全带卷收器固定支架结构
CN206384047U (zh) 汽车前座椅横梁总成结构
CN204279246U (zh) 挂接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CN204037676U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4279247U (zh) 翻转梯及工程机械车辆
CN110386048B (zh) 一种一拖三多功能重型平板清障车
CN107719472B (zh) 一种两段式客车底架及使用该客车底架的客车
CN202986919U (zh) 一种井下无轨运输自卸车
CN206501762U (zh) 警用攀登突击车
CN104512842A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机座总成
CN208881905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结构
CN107601387B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的双层副车架结构
CN210680317U (zh) 一种中置减震器空气悬架
CN207683627U (zh) 一种汽车挡泥板
CN203005335U (zh) 工程机械及防护装置
CN210364055U (zh) 底盘及维护保养车
CN2480230Y (zh) 清障车的平板机构
CN204340592U (zh) 一种汽车减震系统
EP2100844A1 (en) Trailer mounted workplatform
CN108749926B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110775161A (zh) 一种装配式货车车架总成
CN201354027Y (zh) 清障车的折板机构
CN207739308U (zh) 一种推土机防落物驾驶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