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01762U - 警用攀登突击车 - Google Patents

警用攀登突击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01762U
CN206501762U CN201621430055.7U CN201621430055U CN206501762U CN 206501762 U CN206501762 U CN 206501762U CN 201621430055 U CN201621430055 U CN 201621430055U CN 206501762 U CN206501762 U CN 206501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level
grades
platform
tac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300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飞
房彦峰
丛浩
梁程
王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hai Guangtai Airpo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300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01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01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0176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包括汽车底盘、上装桁架和液压支腿,所述汽车底盘上设有驾驶室和控制系统,所述驾驶室内设有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和上装桁架间设有桁架前支腿和桁架后支腿,所述汽车底盘前端设有前冲撞横梁,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液压支腿,所述前冲撞横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液压支腿,所述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使攀登突击车的最大攀登高度提高到7米以上,具有结构新颖、轴载分配合理、操作灵活、运行快捷、使用安全、稳定可靠、攀登高度高、总体重量轻、结构稳定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警用攀登突击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警用突击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
背景技术
目前,警用攀登突击车通常采用在汽车底盘上设置上装桁架,在上装桁架上设置可俯仰及伸缩的攀登梯架,如,中国专利CN201173085Y公开了一种反恐作战攀登突击车,其底盘上设置有成员载运舱,成员载运舱顶部设有载员工作台,载员工作台由前端的升降梯和后端的固定平台构成,升降梯和伸缩油缸连接,所述伸缩油缸和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安装在底盘上,载员工作台后侧两边分别设有侧攀爬梯,载员工作台后端设有后置攀爬梯,这种结构的实质性不足:一是上装部分的升降梯及其附属机构载重量大部分部由底盘前桥承载,此布置结构不符合二类汽车底盘的一般使用规律,即:前桥负责转向及控制,承载能力弱;后桥负责驱动及载重,承载能力强,使底盘前桥载荷过重甚至超重,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二是由于前桥支撑力有限且为弹簧柔性支撑,导致上装结构支撑稳定性欠佳,特别是在实战状态下多名特警战士同时通过时有明显的晃动现象,影响车辆整体的工作状态,甚至存在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三是整车攀登高度和俯仰角度固定,难以满足特警队员针对不同高度发起冲锋的要求。
针对第二个不足,中国专利CN1730373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车辆上的多功能突击桁架,其包括上装桁架为前部的举升突击平台和后部的战术平台,其行走面上铺设有防滑地板,该举升突击平台包括由动力组件驱动旋转举升的举升坡和安装于举升坡内的沿举升坡伸缩的延伸坡,突击桁架同底盘连接件与车体连接,这种攀登装置举升坡通过旋转轴安装于两侧的固定桁架上,动力组件为T型三角举升机构,延伸坡装于举升坡内并由双向平推油缸驱动,举升坡及延伸坡的最大坡面为37度,底盘连接采用无螺栓矩形管抽拉固定,其不足是:一是前部的举升突击平台使底盘前轴载荷过重,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二是由于上装桁架下端经支腿支撑,相邻支腿间没有加强措施,容易使上装桁架在作战过程中产生倾斜,导致使用安全性能差;三是由于支腿固定在车体底盘上,当底盘前端突加重量时,会导致底盘不同程度的前倾晃动,影响了上装桁架上作战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最大攀登高度更高、轴载分配匀称、操作灵活、运行快捷、使用安全、稳定可靠的警用攀登突击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包括汽车底盘、上装桁架和液压支腿,所述汽车底盘上设有驾驶室和控制系统,所述驾驶室内设有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和上装桁架间设有桁架前支腿和桁架后支腿,所述汽车底盘前端设有前冲撞横梁,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液压支腿,所述前冲撞横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液压支腿,所述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桁架前支腿是由前支撑横梁、前安装座、前斜撑和前支腿组成,所述桁架后支腿是由后支撑横梁、后安装座、后斜撑和后支腿组成,所述汽车底盘的后拖斗前端上方的上装桁架下端与前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后端上方的上装桁架下端与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横梁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前支腿交叉固定连接,所述前支腿下端与固定在汽车底盘侧面的前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前支腿上部经前斜撑与前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横梁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后支腿交叉固定连接,所述后支腿下端与固定在汽车底盘侧面的后安装座固定连接,不但解决了前部的举升突击平台使底盘前轴载荷过重,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而且,还解决了上装桁架下端的相邻支腿间没有加强措施,容易使上装桁架在作战过程中产生倾斜,导致使用安全性能差,并且,由于支腿固定在车体底盘上,当底盘前端突加重量时,会导致底盘不同程度的前倾晃动,影响了上装桁架上作战人员的安全的实质性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上装桁架是由桁架主体、臂架移动驱动装置和移动伸缩梯架系统组成,所述桁架主体包括侧战术平台和中部战术平台,所述中部战术平台两侧分别设有侧战术平台,所述侧战术平台前端经连接撑固定连接,后端经中部战术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侧战术平台和中部战术平台间设有移动伸缩梯架系统,所述移动伸缩梯架系统经臂架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侧战术平台是由横梁和纵梁相互交叉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移动伸缩梯架系统包括梯架支撑座、梯架移动平台、油缸铰接座、梯架变幅油缸、复合式伸缩梯架、顶部战术平台、臂架伸缩油缸和臂架铰接轴,所述臂架移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从动轴、驱动链条、驱动链轮、驱动马达、改向链轮和移动平台滚轮,所述桁架主体两侧的侧战术平台的纵梁内侧纵向分别对应设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前方设有从动轴,后方设有驱动轴,所述梯架移动平台两侧分别经移动平台滚轮与移动导轨滚动连接,所述从动轴和驱动轴两端分别经轴承、轴承座与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上设有改向链轮,所述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轴经驱动马达驱动,所述驱动链条绕过驱动链轮、改向链轮,一端与梯架移动平台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梯架移动平台后端固定连接,以使驱动马达驱动驱动轴旋转,带动驱动链轮旋转,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和改向链轮带动梯架移动平台沿着移动导轨前移或后移,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下端经梯架变幅油缸和铰轴与梯架移动平台相连接,上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顶部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和梯架变幅油缸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达到自动根据梯架变幅油缸的伸缩量并通过平台调整装置自动调整顶部战术平台的水平度的作用,并具有伸缩速度快、性能稳定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包括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三级伸缩架和同步伸缩机构,所述一级伸缩架上滑动连接有二级伸缩架,所述二级伸缩架上滑动连接有三级伸缩架,所述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和三级伸缩架经同步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三级伸缩架上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顶部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当要伸展时,通过臂架伸缩油缸驱动,且在同步伸缩机构的作用下带动二级伸缩架相对一级伸缩架运动伸展、三级伸缩架相对二级伸缩架运动伸展,所述臂架同步伸缩机构、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和梯架变幅油缸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达到伸缩速度快、性能稳定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一级伸缩架包括一级梯架主纵梁和一级梯架连接横梁构成的一级梯架、一级托架滑道和一级托架横梁构成的一级臂架,所述一级梯架下端经连接座与下方的一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中心设有一级导向孔,所述二级臂架包括二级臂架主纵梁和二级臂架连接横梁构成的二级梯架、二级托架滑道和二级托架横梁构成的二级臂架、二级连接座和二级滑块,所述三级臂架包括三级臂架主纵梁和三级臂架连接横梁构成的三级梯架、三级托架滑道和三级托架横梁构成的三级臂架和三级滑块,所述同步伸缩机构包括上链条(钢丝绳)、下链条(钢丝绳)、前滑轮和后滑轮,所述二级梯架位于一级梯架上方,所述二级臂架位于一级梯架和一级臂架间,所述二级臂架的二级托架滑道与一级导向孔相穿接,所述二级臂架上端经二级连接座与二级梯架固定连接,下端经二级滑块与一级臂架中的一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二级梯架下端经二级连接座与二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梯架中的二级臂架主纵梁穿过一级导向孔后前端上部设有三级连接座,下部设有前滑轮,后端设有后滑轮,所述二级臂架主纵梁后部下端设有二级滑块,所述二级滑块与一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三级框架下端经三级连接座与三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梯架中的三级臂架主纵梁穿过三级连接座上设有的二级导向孔,后部下端与三级滑块固定连接,前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三级滑块与二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
所述链条(钢丝绳)绕过二级托架滑道上的前滑轮和后滑轮,一端与三级托架滑道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级托架滑道前端固定连接,使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和三级伸缩架达到同步伸缩的目的。
本发明可在所述一级梯架上端一侧设有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下端一侧的移动平台上设有 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所述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和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以利于通过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和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检测的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指令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动作,自动控制战术平台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保证突击队员的快速作战。
本发明可在所述中部战术平台前端铰接有可翻转踏板,以利于为移动伸缩梯架系统提供运动空间。
本发明在上装桁架两侧由内向外分别依次设有翻转护栏和战术侧滑轨,所述翻转护栏内侧经铰轴与侧战术平台相铰接,当翻转护栏竖起时,所述翻转护栏经定位销与侧战术平台固定连接,以利于防止侧战术平台上的突击队员坠落,所述战术侧滑轨可用于连接有战术梯,以利于实现向车体侧面攀登动作。
本发明可在上装桁架前端两侧分别前战术梯挂钩,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战术梯挂钩,以便用于固定战术梯,实现突击队员从整车前面或后面由地面快速攀爬到上装桁架上的侧战术平台上。
本发明可在上装桁架前端设有警用灯具,以利于警示及示廓。
本发明可在所述中部战术平台和侧战术平台上端面设有防滑踏板,以利于防止突击队员在踏入侧战术平台时脚底打滑。
本发明可在所述后拖斗两侧分别铰接有翻转乘员座椅,以达到方便承载人员或武器的作用。
本发明可在所述梯架移动平台前端设有梯架支撑座,以利于支撑移动伸缩梯架系统。
本发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经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采用逻辑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逻辑控制器采用imf CR0401;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可以为电机,也可以采用内燃机、液压油箱、液压泵、应急手动液压泵、马达驱动油路、支腿控制油路、梯架变幅控制油路、梯架伸缩控制油路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上设有驱动马达、控制阀Ⅰ和节流阀,所述支腿控制油路上设有前支腿油缸、液压锁、控制阀Ⅱ、节流阀;后支腿油缸、液压锁、控制阀Ⅱ和节流阀,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上设有梯架变幅油缸、节流阀、控制阀Ⅳ、控制阀Ⅴ和液压锁,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上设有梯架伸缩油缸、液压锁和控制阀Ⅵ,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上设有变幅油缸、液压锁、控制阀Ⅶ和节流阀Ⅷ,所述动力单元带动液压泵,为所述液压控制系统提供高压油,所述液压油箱负责整个系统的油液储存和散热功能,所述马达驱动油路、支腿控制油路、梯架变幅控制油路、梯架伸缩控制油路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的高压油均来自所述液压泵,其中,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Ⅰ、节流阀后,进入驱动马达进油管路,之后由驱动马达回油管路流出,经控制阀Ⅰ后流回液压油箱,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主要功能在于控制所述驱动马达完成正反转动作,从而带动所述驱动链条(或钢丝绳)拖动所述梯架移动平台完成前后移动动作;所述支腿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一路经过控制阀Ⅱ、节流阀后,进入两前支腿油缸,另一路经过控制阀Ⅲ、节流阀后,进入两后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控制油路主要完成整车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的支撑和撤收动作;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Ⅳ和节流阀、控制阀Ⅴ和节流阀后进入两梯架变幅油缸,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控制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完成举升和下落动作;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Ⅵ后进入臂架伸缩油缸,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7功能为控制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完成三节伸缩臂的伸出和收回动作;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Ⅶ和节流阀、控制阀Ⅷ和节流阀后进入两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98功能为控制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完成举升和下落动作;所述应急手动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并联在液压动力回路中,在所述动力单元或液压泵故障失效的情况下,为所述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应急人工动力,达到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作用。
本发明可在所述一级梯架纵梁上端垂直设有一级梯架护栏,所述二级梯架纵梁上端垂直设有二级梯架护栏,所述三级梯架纵梁上垂直设有三级梯架护栏,以利于在突击队员攀登过程中实时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可在所述汽车底盘后端设有后战术踏板,在汽车底盘的驾驶室两侧分别设有侧战术踏板。
本发明还可在中部战术平台和侧战术平台端面上分别设有防滑踏板,以保证突击队员的安全攀登。
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包括两个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转轴、扇形支撑座,所述三级臂架前端两端对称固定设有扇形支撑座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所述扇形支撑座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扇形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战术平台下端与扇形支撑座的弧形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战术平台下端经连接架与转轴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后端经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与三级臂架相铰接,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以利于通过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实时采集俯仰角度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根据信息指令战术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攀登突击车的最大攀登高度提高到7米以上,达到《GA948-2011警用攀登突击车》标准中“中型攀登突击车”标准;由于采用了移动伸缩式梯架系统,整车重心分配合理,行驶安全性大幅提高;复合式伸缩梯架采用全新结构设计,具有结构新颖、轴载分配合理、操作灵活、运行快捷、使用安全、稳定可靠、攀登高度高、总体重量轻、结构稳定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行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行驶状态下的等轴测视图。
图5是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左视图。
图8是本发明工作状态下的等轴测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上装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左视图。
图13是图9的等轴测视图。
图15是移动伸缩式梯架系统撤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5的仰视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5的左视图。
图18是图15的等轴测视图。
图20是移动伸缩式梯架系统完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20的仰视图。
图21是图20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0的左视图。
图23是图20的等轴测视图。
图25是复合式伸缩梯架收缩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5的仰视图。
图27是图25的俯视图。
图26是图25的C-C剖视图。
图28是图27的B-B剖视图。
图29是图25的左视图。
图30是图25的等轴测视图。
图31是图33的仰视图。
图32是战术平台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复合式伸缩梯架伸展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的俯视图。
图35是图31的剖视图。
图36是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汽车底盘1.;驾驶室1-1;液压支腿机构2.;上装桁架3.;后拖斗4.;侧战术踏板5.;后战术踏板6.;后爬梯7.;系统控制箱8.;移动伸缩式梯架系统9.;前冲撞横梁10.;乘员座椅11.;警用灯具12.;上装安装座13.;战术梯66.;电气控制系统71.;液压控制系统72.;驾驶室108.;逻辑控制器86.;防滑踏板15.;翻转护栏16.;战术梯侧滑轨17.;上装桁架主结构18.;前战术梯挂钩19.;后战术梯挂钩20.;桁架前支腿21.;桁架后支腿22.;侧战术平台23.;中部突击战术平台24.;可翻转战术踏板25.;移动导轨26.;主纵梁68.;主横梁69.;辅助梁70.;复合式伸缩梯架27.;梯架变幅油缸28.;梯架移动平台29.;驱动链条(或钢丝绳) 30.;驱动马达31.;驱动链轮32.;驱动轴33.;带座轴承34.;改向链轮35.;移动平台滚轮36.;从动轴37.;梯架支撑座38.;移动平台驱动装置67.;销轴73.;张紧销轴74.;马达支架75.;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84.;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85.;一级臂架39.;二级臂架40.;三级臂架41.;一级梯架42.;二级梯架43.;三级梯架44.;顶部战术平台45.;二级安装座46.;三级安装座47.;臂架同步伸缩机构48.;臂架伸缩油缸49.;战术平台调平装置50.;一级滑块51.;一级臂架根绞点轴52.;二级臂架伸缩油缸安装座53.;一级臂架变幅油缸安装座54.;一级臂架伸缩油缸安装座55.;二级滑块56.;一级梯架护栏57.;二级梯架护栏58.;三级梯架护栏59.;一级臂架主纵梁60.;二级臂架主纵梁61.;三级臂架主纵梁62.;一级臂架连接横梁63.;二级臂架连接横梁64.;三级臂架连接横梁65.;76.一级托架滑道;77.二级托架滑道;78.三级托架滑道;79.一级梯架横梁;80.二级梯架横梁;81.三级梯架横梁;88、前支腿油缸;89、后支腿油缸;90、动力单元;91、液压油箱;92、液压泵;93、应急手动液压泵;94、马达驱动油路;95、支腿控制油路;96、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7、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8、控制阀Ⅰ;99、控制阀Ⅱ;100、控制阀Ⅲ;101、控制阀Ⅳ;102、控制阀Ⅴ;103、控制阀Ⅵ;节流阀104-1、104-2、104-3、104-4、104-5、104-6、104-7、104-8;105、液压锁. 前支撑横梁107、前斜撑108和前支腿109后支撑横梁110、后安装座111和后支腿112、控制阀Ⅶ113、控制阀Ⅷ114、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115、液压锁116-1、116-2上链条(钢丝绳)117、下链条(钢丝绳)118、前滑轮119、后滑轮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包括汽车底盘1、上装桁架3、液压支腿2-1、2-2,所述汽车底盘1上设有驾驶室1-1和控制系统,所述驾驶室1-1内设有车载控制系统,所述车载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1和上装桁架3间设有桁架前支腿21和桁架后支腿22,所述汽车底盘1前端设有前冲撞横梁10,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液压支腿2-2,所述前冲撞横梁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液压支腿2-1,所述前液压支腿2-1和后液压支腿2-2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桁架前支腿21是由前支撑横梁107、前安装座13、前斜撑108和前支腿109组成,所述桁架后支腿22是由后支撑横梁110、后安装座111和后支腿112组成,所述汽车底盘1的后拖斗前端上方的上装桁架3下端与前支撑横梁107固定连接,后端上方的上装桁架3下端与后支撑横梁110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横梁107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前支腿109交叉固定连接,所述前支腿109下端与固定在汽车底盘1侧面的前安装座13固定连接,所述前支腿109上部经前斜撑108与前支撑横梁107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横梁110左右两端分别与后支腿112交叉固定连接,所述后支腿112下端与固定在汽车底盘1侧面的后安装座111固定连接,不但解决了前部的举升突击平台使底盘前轴载荷过重,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而且,还解决了上装桁架3下端的相邻支腿间没有加强措施,容易使上装桁架3在作战过程中产生倾斜,导致使用安全性能差,并且,由于支腿固定在车体底盘上,当底盘前端突加重量时,会导致底盘不同程度的前倾晃动,影响了上装桁架上作战人员的安全的实质性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上装桁架3是由桁架主体、臂架移动驱动装置67和移动伸缩梯架系统9组成,所述桁架主体包括侧战术平台23和中部战术平台24,所述中部战术平台两侧分别设有侧战术平台,所述侧战术平台前端经连接撑固定连接,后端经中部战术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侧战术平台和中部战术平台间设有移动伸缩梯架系统,所述移动伸缩梯架系统9经臂架移动驱动装置67驱动,所述侧战术平台23是由横梁和纵梁相互交叉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移动伸缩梯架系统9包括梯架支撑座38、梯架移动平台29、油缸铰接座、梯架变幅油缸28、复合式伸缩梯架27、顶部战术平台45、臂架伸缩油缸49和臂架铰接轴52,所述臂架移动驱动装置67包括驱动轴33、从动轴37、驱动链条30、驱动链轮32、驱动马达31、改向链轮35和移动平台滚轮36,所述桁架主体两侧的侧战术平台23的纵梁内侧纵向分别对应设有移动导轨26,所述移动导轨26前方设有从动轴37,后方设有驱动轴33,所述梯架移动平台29两侧分别经移动平台滚轮36与移动导轨26滚动连接,所述从动轴37和驱动轴33两端分别经轴承、轴承座与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37上设有改向链轮35,所述驱动轴33上设有驱动链轮32,所述驱动轴33经驱动马达31驱动,所述驱动链条30绕过驱动链轮32、改向链轮35,一端与梯架移动平台29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梯架移动平台29后端固定连接,以使驱动马达31驱动驱动轴33旋转,带动驱动链轮32旋转,驱动链轮32通过驱动链条30和改向链轮带动梯架移动平台29沿着移动导轨26前移或后移,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下端经梯架变幅油缸和铰轴与梯架移动平台29相连接,上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顶部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和梯架变幅油缸28分别经控制系统8控制,达到自动根据梯架变幅油缸的伸缩量并通过平台调整装置自动调整顶部战术平台的水平度的作用,并具有伸缩速度快、性能稳定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包括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三级伸缩架和同步伸缩机构,所述一级伸缩架上滑动连接有二级伸缩架,所述二级伸缩架上滑动连接有三级伸缩架,所述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和三级伸缩架经同步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三级伸缩架上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顶部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控制系统连接,当要伸展时,通过臂架伸缩油缸驱动,且在同步伸缩机构的作用下带动二级伸缩架相对一级伸缩架运动伸展、三级伸缩架相对二级伸缩架运动伸展,所述臂架同步伸缩机构、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和梯架变幅油缸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达到伸缩速度快、性能稳定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一级伸缩架包括一级梯架主纵梁60和一级梯架连接横梁63构成的一级梯架42、一级托架滑道76和一级托架横梁79构成的一级臂架39,所述一级梯架42下端经连接座82与下方的一级臂架3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中心设有一级导向孔,所述二级臂架40包括二级臂架主纵梁61和二级臂架连接横梁64构成的二级梯架43、二级托架滑道77和二级托架横梁80构成的二级臂架40、二级连接座46和二级滑块51,所述三级臂架包括三级臂架主纵梁62和三级臂架连接横梁65构成的三级梯架44、三级托架滑道78和三级托架横梁81构成的三级臂架41、三级连接座47和三级滑块56,所述同步伸缩机构包括上链条(钢丝绳)117、下链条(钢丝绳)118、前滑轮119和后滑轮120,所述二级梯架43位于一级梯架42上方,所述二级臂架40位于一级梯架42和一级臂架39间,所述二级臂架40的二级托架滑道与一级导向孔相穿接,所述二级臂架40上端经二级连接座46与二级梯架43固定连接,下端经二级滑块51与一级臂架39中的一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二级梯架43下端经二级连接座46与二级臂架40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梯架43中的二级臂架主纵梁穿过一级导向孔后前端上部设有三级连接座47,下部设有前滑轮119,后端设有后滑轮120,所述二级臂架主纵梁后部下端设有二级滑块,所述二级滑块与一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三级框架下端经三级连接座与三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梯架中的三级臂架主纵梁穿过三级连接座上设有的二级导向孔,后部下端与三级滑块固定连接,前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三级滑块与二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
所述链条(钢丝绳)118绕过二级托架滑道77上的前滑轮119和后滑轮120,一端与三级托架滑道78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级托架滑道76前端固定连接,使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和三级伸缩架达到同步伸缩的目的。
本发明可在上装桁架3前端设有警用灯具12,以利于警示及示廓。
本发明可在所述中部战术平台24和侧战术平台23上端面设有防滑踏板15,以利于防止突击队员在踏入侧战术平台时脚底打滑。
本发明可在所述汽车底盘1的后拖斗两侧分别铰接有翻转乘员座椅11,以达到方便承载人员或武器的作用。
本发明可在所述梯架移动平台29前端设有梯架支撑座38,以利于支撑移动伸缩梯架系统。
本发明所述控制系统8包括电气控制系统71和液压控制系统72,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经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气控制系统采用逻辑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逻辑控制器采用imf CR0401;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72包括动力单元90(实施例可为电机或内燃机)、液压油箱91、液压泵92、应急手动液压泵93、马达驱动油路94、支腿控制油路95、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6和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7,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98,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上设有驱动马达、控制阀Ⅰ98和节流阀104-1,所述支腿控制油路95上前支腿油缸88-1、88-2、液压锁108-1、108-2、控制阀Ⅱ99、节流阀104-2;后支腿油缸89-1、89-2、液压锁109-1、109-2、控制阀Ⅱ100和节流阀104-3,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6上设有梯架变幅油缸28-1、28-2、节流阀104-4、104-5、控制阀Ⅳ101、控制阀Ⅴ102和液压锁110-1、110-2,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7上设有梯架伸缩油缸49、液压锁111和控制阀Ⅵ103,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98上设有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115-1、115-2,节流阀104-7、104-8、控制阀Ⅶ113、控制阀Ⅷ114和液压锁116-1、116-2,所述动力单元90带动液压泵92,为所述液压控制系统72提供高压油,所述液压油箱91负责整个系统的油液储存和散热功能,所述马达驱动油路94、支腿控制油路95、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6、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7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98的高压油均来自所述液压泵,其中,所述马达驱动油路94中,来自所述液压泵92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Ⅰ98、节流阀104-1后,进入驱动马达31进油管路,之后由驱动马达31回油管路流出,经控制阀Ⅰ98后流回液压油箱91,所述马达驱动油路94主要功能在于控制所述驱动马达31完成正反转动作,从而带动所述驱动链条(或钢丝绳)30拖动所述梯架移动平台29完成前后移动动作;所述支腿控制油路95中,来自所述液压泵92的高压油一路经过控制阀Ⅱ99、节流阀104-2后,进入两前支腿油缸88-1、88-2,另一路经过控制阀Ⅲ100、节流阀104-3后,进入两后支腿油缸89-1、89-2,所述支腿控制油路95主要完成整车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的支撑和撤收动作;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6中,来自所述液压泵92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Ⅳ101和节流阀104-4、控制阀Ⅴ102和节流阀104-5后进入两梯架变幅油缸28,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6控制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27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完成举升和下落动作;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7中,来自所述液压泵92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Ⅵ103和节流阀104-6后进入臂架伸缩油缸49,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97功能为控制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27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完成三节伸缩臂的伸出和收回动作;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8中,来自所述液压泵92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Ⅶ113和节流阀104-7、控制阀Ⅷ114和节流阀104-8后进入两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115,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98控制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完成举升和下落动作;所述应急手动液压泵93与所述液压泵并联在液压动力回路中,在所述动力单元90或液压泵92故障失效的情况下,为所述液压控制系统72提供应急人工动力,达到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作用。
本发明可在所述一级梯架42上端一侧设有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85,下端一侧的移动平台上设有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84,所述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85和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84分别经控制系统8控制,以利于通过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85和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84检测的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再指令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动作,自动控制顶部战术平台45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保证突击队员的快速作战。
本发明可在所述中部战术平台24前端铰接有可翻转踏板25,以利于为移动伸缩梯架系统9提供运动空间。
本发明在上装桁架3两侧由中心向两侧分别依次设有翻转护栏16和战术侧滑轨17,所述翻转护栏16内侧经铰轴与侧战术平台23相铰接,当翻转护栏16竖起时,所述翻转护栏16经定位销与侧战术平台23固定连接,以利于防止侧战术平台23上的突击队员坠落,所述战术侧滑轨17可用于连接有战术梯66,以利于实现向车体侧面攀登动作。
本发明可在上装桁架3前端两侧分别前战术梯挂钩19,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后战术梯挂钩20,以便用于固定战术梯66,实现突击队员从整车前面或后面由地面快速攀爬到上装桁架上的侧战术平台上。
本发明还可在所述一级梯架纵梁上端垂直设有一级梯架护栏,所述二级梯架纵梁上端垂直设有二级梯架护栏,所述三级梯架纵梁上垂直设有三级梯架护栏,以利于在突击队员攀登过程中实时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可在所述汽车底盘1后端设有后战术踏板6,在汽车底盘的驾驶室两侧分别设有侧战术踏板5,以达到方便上车的作用。
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包括两个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121、转轴122、扇形支撑座123,所述三级臂架前端两端对称固定设有扇形支撑座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所述扇形支撑座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扇形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战术平台下端与扇形支撑座的弧形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战术平台下端经连接架与转轴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后端经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与三级臂架相铰接,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以利于通过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实时采集俯仰角度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即根据信息指令战术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本发明在作战时,可将本发明驾驶到待攀登的部位,通过控制系统,驱动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动作,将车体稳定住,同时,控制系统驱动移动梯架系统中的梯架变幅油缸和臂架移动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马达分别动作,带动复合式伸缩梯架沿着移动导轨前移、复合式伸缩梯架在梯架变幅油缸的驱动下向上仰起的同时,所述臂架伸缩油缸49在所述液压控制系统72控制下实现伸展动作,驱动二级臂架40嵌套在一级臂架39内做伸展运动,并通过所述臂架同步伸缩机构48驱动三级臂架41嵌套在二级臂架40内同步完成伸展运动;在复合式伸缩梯架逐渐增大仰角的过程中,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将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实时指令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带动顶部战术平台变换角度,使顶部战术平台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便于突击队员脚踏,与此同时,突击队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将战术梯挂在上装桁架两侧或前端两侧,当突击队员通过后爬梯或战术梯攀爬到上装桁架两侧的侧战术平台和中部战术平台上时,为了方便攀登复合式伸缩梯架,将可翻转战术踏板翻转至前面,使之接近一级梯架,其它突击队员可分别将侧面的可翻转护栏扶正,并固定,当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将到位信号传给控制系统后,控制系统即停止控制,突击队员可从车体的后端、或者前端或者两侧分别攀登到上装桁架上,并依序通过复合式伸缩梯架攀登到指定部位作战,在攀登的过程中,由于汽车底盘和上装桁架间设有桁架前支腿和桁架后支腿,并采用了所述移动伸缩式梯架系统,使整车重心合理分配,行驶安全性显著提高;并且,使攀登突击车的最大攀登高度提高到7米以上,大大满足了特警队员向更高高度发起冲击的要求。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达到《GA948-2011警用攀登突击车》标准中“中型攀登突击车”标准;具有结构新颖、轴载分配合理、操作灵活、运行快捷、使用安全、稳定可靠、攀登高度高、总体重量轻、结构稳定性强等优点。

Claims (14)

1.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包括汽车底盘、上装桁架和液压支腿,所述汽车底盘上设有驾驶室和控制系统,所述驾驶室内设有车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和上装桁架间设有桁架前支腿和桁架后支腿,所述汽车底盘前端设有前冲撞横梁,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后液压支腿,所述前冲撞横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液压支腿,所述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桁架前支腿是由前支撑横梁、前安装座、前斜撑和前支腿组成,所述桁架后支腿是由后支撑横梁、后安装座、后斜撑和后支腿组成,所述汽车底盘的后拖斗前端上方的上装桁架下端与前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后端上方的上装桁架下端与后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横梁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前支腿交叉固定连接,所述前支腿下端与固定在汽车底盘侧面的前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前支腿上部经前斜撑与前支撑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横梁左右两侧下端分别与后支腿交叉固定连接,所述后支腿下端与固定在汽车底盘侧面的后安装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桁架是由桁架主体、臂架移动驱动装置和移动伸缩梯架系统组成,所述桁架主体包括侧战术平台和中部战术平台,所述中部战术平台两侧分别设有侧战术平台,所述侧战术平台前端经连接撑固定连接,后端经中部战术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侧战术平台和中部战术平台间设有移动伸缩梯架系统,所述移动伸缩梯架系统经臂架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侧战术平台是由横梁和纵梁相互交叉固定连接而成,所述移动伸缩梯架系统包括梯架支撑座、梯架移动平台、油缸铰接座、梯架变幅油缸、复合式伸缩梯架、顶部战术平台、臂架伸缩油缸和臂架铰接轴,所述臂架移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从动轴、驱动链条、驱动链轮、驱动马达、改向链轮和移动平台滚轮,所述桁架主体两侧的侧战术平台的纵梁内侧纵向分别对应设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前方设有从动轴,后方设有驱动轴,所述梯架移动平台两侧分别经移动平台滚轮与移动导轨滚动连接,所述从动轴和驱动轴两端分别经轴承、轴承座与纵梁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上设有改向链轮,所述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轴经驱动马达驱动,所述驱动链条绕过驱动链轮、改向链轮,一端与梯架移动平台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梯架移动平台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下端经梯架变幅油缸和铰轴与梯架移动平台相连接,上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顶部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和梯架变幅油缸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包括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三级伸缩架和同步伸缩机构,所述一级伸缩架上滑动连接有二级伸缩架,所述二级伸缩架上滑动连接有三级伸缩架,所述一级伸缩架、二级伸缩架和三级伸缩架经同步伸缩机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伸缩架包括一级梯架主纵梁和一级梯架连接横梁构成的一级梯架、一级托架滑道和一级托架横梁构成的一级臂架,所述一级梯架下端经连接座与下方的一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中心设有一级导向孔,所述二级臂架包括二级臂架主纵梁和二级臂架连接横梁构成的二级梯架、二级托架滑道和二级托架横梁构成的二级臂架、二级连接座和二级滑块,所述三级臂架包括三级臂架主纵梁和三级臂架连接横梁构成的三级梯架、三级托架滑道和三级托架横梁构成的三级臂架和三级滑块,所述同步伸缩机构包括上链条、下链条、前滑轮和后滑轮,所述二级梯架位于一级梯架上方,所述二级臂架位于一级梯架和一级臂架间,所述二级臂架的二级托架滑道与一级导向孔相穿接,所述二级臂架上端经二级连接座与二级梯架固定连接,下端经二级滑块与一级臂架中的一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二级梯架下端经二级连接座与二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二级梯架中的二级臂架主纵梁穿过一级导向孔后前端上部设有三级连接座,下部设有前滑轮,后端设有后滑轮,所述二级臂架主纵梁后部下端设有二级滑块,所述二级滑块与一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所述三级框架下端经三级连接座与三级臂架固定连接,所述三级梯架中的三级臂架主纵梁穿过三级连接座上设有的二级导向孔,后部下端与三级滑块固定连接,前端经战术平台调整装置与战术平台相连接,所述三级滑块与二级托架滑道滑动连接,
所述链条绕过二级托架滑道上的前滑轮和后滑轮,一端与三级托架滑道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级托架滑道前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梯架上端一侧设有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下端一侧的移动平台上设有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所述梯架伸缩行程传感器和梯架俯仰角度传感器分别经控制系统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战术平台前端铰接有可翻转踏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装桁架两侧由内向外分别依次设有翻转护栏和战术侧滑轨,所述翻转护栏内侧经铰轴与侧战术平台相铰接,当翻转护栏竖起时,所述翻转护栏经定位销与侧战术平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 2、3、4、5、6、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上装桁架前端设有警用灯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战术平台和侧战术平台上端面设有防滑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上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翻转乘员座椅。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经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采用内燃机、液压油箱、液压泵、应急手动液压泵、马达驱动油路、支腿控制油路、梯架变幅控制油路、梯架伸缩控制油路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上设有驱动马达、控制阀Ⅰ和节流阀,所述支腿控制油路上设有前支腿油缸、液压锁、控制阀Ⅱ、节流阀;后支腿油缸、液压锁、控制阀Ⅱ和节流阀,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上设有梯架变幅油缸、节流阀、控制阀Ⅳ、控制阀Ⅴ和液压锁,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上设有梯架伸缩油缸、液压锁和控制阀Ⅵ,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上设有变幅油缸、液压锁、控制阀Ⅶ和节流阀Ⅷ,所述动力单元带动液压泵,为所述液压控制系统提供高压油,所述液压油箱负责整个系统的油液储存和散热功能,所述马达驱动油路、支腿控制油路、梯架变幅控制油路、梯架伸缩控制油路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的高压油均来自所述液压泵,其中,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Ⅰ、节流阀后,进入驱动马达进油管路,之后由驱动马达回油管路流出,经控制阀Ⅰ后流回液压油箱,所述马达驱动油路主要功能在于控制所述驱动马达完成正反转动作,从而带动所述驱动链条拖动所述梯架移动平台完成前后移动动作;所述支腿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一路经过控制阀Ⅱ、节流阀后,进入两前支腿油缸,另一路经过控制阀Ⅲ、节流阀后,进入两后支腿油缸,所述支腿控制油路主要完成整车前液压支腿和后液压支腿的支撑和撤收动作;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Ⅳ和节流阀、控制阀Ⅴ和节流阀后进入两梯架变幅油缸,所述梯架变幅控制油路控制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完成举升和下落动作;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Ⅵ后进入臂架伸缩油缸,所述梯架伸缩控制油路功能为控制所述复合式伸缩梯架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完成三节伸缩臂的伸出和收回动作;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中,来自所述液压泵的高压油经过控制阀Ⅶ和节流阀、控制阀Ⅷ和节流阀后进入两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控制油路功能为控制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完成举升和下落动作;所述应急手动液压泵与所述液压泵并联在液压动力回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梯架纵梁上端垂直设有一级梯架护栏,所述二级梯架纵梁上端垂直设有二级梯架护栏,所述三级梯架纵梁上垂直设有三级梯架护栏。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底盘后端设有后战术踏板,在汽车底盘的驾驶室两侧分别设有侧战术踏板。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术平台调整装置包括两个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转轴、扇形支撑座,所述三级臂架前端两端对称固定设有扇形支撑座和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所述扇形支撑座上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扇形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战术平台下端与扇形支撑座的弧形面滑动连接,且所述战术平台下端经连接架与转轴相连接,所述战术平台后端经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与三级臂架相铰接,所述末端战术平台变幅油缸与控制系统连接。
CN201621430055.7U 2016-12-25 2016-12-25 警用攀登突击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01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0055.7U CN206501762U (zh) 2016-12-25 2016-12-25 警用攀登突击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30055.7U CN206501762U (zh) 2016-12-25 2016-12-25 警用攀登突击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01762U true CN206501762U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3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30055.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501762U (zh) 2016-12-25 2016-12-25 警用攀登突击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0176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671A (zh) * 2016-12-25 2017-03-08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
CN109110062A (zh) * 2018-09-25 2019-01-01 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登船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76671A (zh) * 2016-12-25 2017-03-08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
CN109110062A (zh) * 2018-09-25 2019-01-01 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登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13488B2 (en) Quint configuration fire apparatus
CN107206262B (zh) 消防设备用的支腿组件
CN106400701B (zh) 一种单主梁低位平衡悬臂拼装架桥机
CN106476671A (zh) 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
CN206501762U (zh) 警用攀登突击车
CN103996992B (zh) 移动式快速跨越架
CN209333073U (zh) 多功能主战云梯消防车
CN112209313A (zh) 一种自行走式快速跨越吊装一体机的跨越支撑作业方法
CN104527497B (zh) 警用攀登突击车
CN109985330A (zh) 一种基于飞行器远程锚定遣派的高层火灾救援车辆
CN109364406B (zh) 多功能主战云梯消防车
CN102635066B (zh) 一种吊架铰接式桥梁检修车
CN206407885U (zh) 带有可调节式支撑腿的立臂式登高车
CN204371809U (zh) 攀登突击车控制装置
CN206278885U (zh) 一种警用攀登突击车上装桁架
CN206485589U (zh) 用于飞机低挂点挂装的挂弹车
RU196233U1 (ru) Пожарная машина
CN205569533U (zh) 一种高空坠落人员的地面承接设备
CN203961769U (zh) 轨道桥加固用工作梯
CN206407884U (zh) 具有拓展式支撑系统的车载型登高平台
CN207434899U (zh) 用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车载式升降及水平伸缩式吊装机构
CN204367968U (zh) 一种警用突击车
CN202730646U (zh) 一种能避让桥侧障碍的吊架铰接式桥梁检修车
CN104005701B (zh) 轨道桥加固用工作梯
CN211001065U (zh) 特种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