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74518U -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74518U
CN203974518U CN201420295410.9U CN201420295410U CN203974518U CN 203974518 U CN203974518 U CN 203974518U CN 201420295410 U CN201420295410 U CN 201420295410U CN 203974518 U CN203974518 U CN 203974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car body
power
power control
contro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54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镛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954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74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74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745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应用于一车体,包含:两个前转向轮、一第一动力控制组以及一第二动力控制组。两个前转向轮设置在靠近车体前方的左、右两侧;第一动力控制组设置在车体靠近后方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引擎、一第一控制器及两个第一动力轮,两个第一动力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第一引擎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轮,供驱动两个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控制位于第一动力控制组的后方,具有一第二引擎、一第二控制器及两个第二动力轮,两个第二动力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第二引擎连接两个第二动力轮,供驱动两个第二动力轮。藉此,以减轻引擎负担,并倍数提升载重能力。

Description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双驱动式动力结构的技术,尤指一种应用于车体后方,以后轮驱动车体,且后轮为双引擎双驱动式,以减轻引擎负担,并倍数提升车体的载重能力之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为人类最常使用到的交通工具,因汽车的便利性,也使得汽车为最频繁使用的代步工具之一,几乎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除了汽车之外,各种形式尺寸的货车也是相当便利的载货及输送物品的交通工具。
市面上的汽车或货车的动力驱动结构,都是以前置轮单组动力驱动或后置轮单组动力驱动两种结构。然而,以单组动力驱动,往往会造成引擎马达持续的高速运转,而产生过热现象,或是造成抓地力及载重能力较低,相对会导致行车安全性降低,且会造成货车载货量降低,或载货时运行速度无法提升,而降低了整体的实用性。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能避免引擎马达持续高速运转,且能提升行车时的抓地力,并能提升载重能力,让车辆能达到最佳行驶状况,同时提升安全性,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主要在车体的后方设有两组动力控制组,且两组动力控制组可分别独立作动,所以可依照不同需求分别或同时启动两组动力控制组,以避免同一组引擎持续高温运转,更能提升行车时的抓地力及载重能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应用于一车体,包含:两个前转向轮、一第一动力控制组以及一第二动力控制组。两个前转向轮设置在靠近车体前方的左、右两侧;第一动力控制组设置在车体靠近后方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引擎、一第一控制器及两个第一动力轮,两个第一动力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第一引擎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轮,供驱动两个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控制组设置在车体上,且位于第一动力控制组的后方,具有一第二引擎、一第二控制器及两个第二动力轮,两个第二动力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该第二引擎连接两个第二动力轮,供驱动两个第二动力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引擎,供控制该第一引擎转动。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引擎,供控制该第二引擎转动。两个前转向轮连接该车体的方向盘。第一动力控制组及该第二动力控制组各别独立作动。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11------前转向轮
12------第一动力控制组
121------第一引擎
122------第一控制器
123------第一动力轮
13------第二动力控制组
131------第二引擎
132------第二控制器
133------第二动力轮
2------车体
21------方向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以下参照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应注意的是,以下图式为简化的示意图式,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故图式中仅例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并非以图示为限,可依实际设计需要作变化,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1应用于一车体2,包含:两个前转向轮11、一第一动力控制组12以及一第二动力控制组13。两个前转向轮11设置在靠近车体2前方的左、右两侧;第一动力控制组12设置在车体2靠近后方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引擎121、一第一控制器122及两个第一动力轮123,两个第一动力轮123分别设置在车体2的左、右两侧,第一引擎121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轮123,供驱动两个第一动力轮123;第二动力控制组13设置在车体2上,且位于第一动力控制组12的后方,具有一第二引擎131、一第二控制器132及两个第二动力轮133,两个第二动力轮133分别设置在车体2的左、右两侧,第二引擎131连接两个第二动力轮133,供驱动两二个第二动力轮133。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前转向轮11连接车体2的方向盘21。第一控制器122电性连接第一引擎121,供控制第一引擎121转动。第二控制器132电性连接第二引擎131,供控制第二引擎131转动。第一动力控制组12及第二动力控制组13分别独立作动。关于第一动力控制组12以及一第二动力控制组13的安装方式与传统车体的引擎动力安装方式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藉由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1以后置的两个第一动力控制组12以及第二动力控制组13作为动力驱动,因此具有独立的第一引擎121及第二引擎131,以两组引擎作为动力模式将可减轻引擎马达的负担,并可同时增加两倍以上的载重能力,若将此结构应用于货车车体,将可明显提升载重能力(载货数量),且能避免引擎马达持续高速运转,更能提升抓地力,而确保行车安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后双驱式动力结构主要在靠近车体的后方设有两组动力控制组,以后轮双驱动的方式驱动车体,两组动力控制组均设有独立的引擎,所以能提升载重能力高达两倍以上,同时避免引擎持续高速运转,更能提升行车时的抓地力及安全性,所以若应用于各种车体,能提升车体的动能及安全性,更能提升实用性。
虽然前述的描述及图式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必须了解到各种增添、许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都不会脱离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精神及范围。熟悉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者将可体会,本实用新型可使用于许多形式、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在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Claims (5)

1.一种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应用于一车体,其特征在于包含:
两个前转向轮,设置在靠近该车体前方的左、右两侧;
一第一动力控制组,设置在该车体靠近后方的位置,具有一第一引擎、一第一控制器及两个第一动力轮,该两个第一动力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该第一引擎连接两个第一动力轮,供驱动两个第一动力轮;以及
一第二动力控制组,设置在车体上,且位于该第一动力控制组的后方,具有一第二引擎、一第二控制器及两个第二动力轮,该两个第二动力轮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左、右两侧,该第二引擎连接两个第二动力轮,供驱动两个第二动力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引擎,供控制该第一引擎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引擎,供控制该第二引擎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前转向轮连接该车体的方向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动力控制组及该第二动力控制组分别独立作动。
CN201420295410.9U 2014-06-05 2014-06-05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4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5410.9U CN203974518U (zh) 2014-06-05 2014-06-05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5410.9U CN203974518U (zh) 2014-06-05 2014-06-05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74518U true CN203974518U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7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54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74518U (zh) 2014-06-05 2014-06-05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745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5886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Bis Industries Limited Heavy haul vehic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5886A1 (en) * 2018-04-11 2019-10-17 Bis Industries Limited Heavy haul vehicle
US11135911B2 (en) 2018-04-11 2021-10-05 Rexx Innovation Pty Ltd Heavy haul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795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驱动系统
CN204020600U (zh) 具有两挡速比输出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和车辆
CN104325884A (zh) 一种四轮独立电机控制的四驱系统
CN205059312U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CN203974518U (zh) 后双驱动式动力结构
CN203268170U (zh) 一种货车尾部减阻结构
KR20230123478A (ko) 차량 및 차량의 추진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203946180U (zh) 辅助驱动模块车及带有该模块车的运输车辆
WO2016065672A1 (zh)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和方法
CN203318127U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悬置支架总成
CN105934380A (zh) 用于制动系统检验的系统和方法
KR101731871B1 (ko) 고효율 작업차량 주행시스템
CN103727182A (zh) 一种四驱分动箱
CN104553664A (zh)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主动悬架装置
CN104648144A (zh) 一种节油的suv汽车四驱
CN204774480U (zh)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的主动悬架装置
CN203713508U (zh)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02130485U (zh) 汽车电动液压助力的转向制动系统
CN206031095U (zh) 一种新型双驱动电机四驱电动汽车底盘
CN107097641B (zh) 一种液压四轮驱动装置
CN105082965A (zh) 电动机组合加速发动机
CN203221867U (zh) 一种高档轿车混合动力四驱系统
CN201329815Y (zh) 太阳能汽车
CN202115330U (zh) 混合动力装置
CN207673422U (zh) 一种重型卡车冷却风扇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