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5492U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5492U
CN203805492U CN201420066516.1U CN201420066516U CN203805492U CN 203805492 U CN203805492 U CN 203805492U CN 201420066516 U CN201420066516 U CN 201420066516U CN 203805492 U CN203805492 U CN 203805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ear
ink
balladeur train
jet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0665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杰
若草敬介
佐野岩根
三本匡雄
太田恭平
伊藤慎悟
川俣范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5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54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3/00Power drives for actions or mechanisms
    • B41J23/02Mechanical power drives
    • B41J23/025Mechanical power drives using a single or common power source for two or more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44Constructions for the positioning of wiper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能够将配置从驱动源向各辊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串、以及维护记录头的维护单元的配置空间抑制得较小。该装置具备:记录头(38),向在前后方向(8)上传送的记录纸(12)吐出墨滴来进行图像记录;托架(40),搭载有记录头(38),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维护单元(66),配置在托架(40)的移动范围内,在与记录头(38)相对的状态下执行记录头(38)的维护;基座部(72),安装有维护单元(66),由树脂一体成形;以及多个齿轮轴(82),以从基座部(72)的左壁部(81)沿着左右方向(9)突出的状态一体成形在左壁部(81)上。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从记录头吐出墨滴来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喷墨记录装置,即通过从在扫描方向上移动的记录头上所设置的多个喷嘴吐出墨滴,向在传送路径上传送的记录纸等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在传送路径上配置有用于传送记录介质的辊。从驱动源向辊传递驱动力时使用由多个齿轮啮合而成的齿轮串的情况较多。
另一方面,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在能够与记录头相对的位置且扫描方向上的传送路径的外侧,配置有用于维护记录头的维护单元。另外,作为维护单元所执行的记录头的维护的一例,包括为了防止记录头中的墨水的干燥及喷嘴堵塞或排除气泡而从记录头的喷嘴吸引墨水的清除器。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即从驱动源向辊传递驱动力时使用齿轮串,且具备用于维护记录头的维护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0761号公报
在这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记录头的两侧配置有辊。因此,齿轮串配置在维护单元的附近的情况多。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构成从驱动源向辊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串的各齿轮与维护单元由不同的部件支撑。因此,为了支撑构成齿轮串的各齿轮,需要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配置从驱动源向辊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串、以及维护记录头的维护单元的配置空间抑制得较小的装置。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向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的记录介质吐出墨滴来进行图像记录;托架,支撑上述记录头,在与上述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维护单元,配置在上述托架的移动范围内,在与上述记录头相对的状态下执行上述记录头的维护;基座部,配置有上述维护单元,由树脂一体成形;以及多个齿轮轴,以从上述基座部的壁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突出的状态一体成形在上述壁部上。
根据本结构,安装有维护单元的基座部由树脂一体成形,此外在该基座部上一体成形有齿轮轴。因此,不需要除了基座部以外另行配置用于设置齿轮轴的部件。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将图像记录装置内部的齿轮和维护单元的配置空间抑制得较小。
(2)上述齿轮轴是中空构造。由于基座部由树脂一体成形,因此若齿轮轴中由该树脂堵塞,则成为齿轮轴的变形的原因。根据本结构,由于齿轮轴是中空的,因此能够抑制上述齿轮轴的变形。
(3)上述齿轮轴具备轴部和接合部,该接合部的一端与该轴部接合,且另一端与上述壁部接合,并且上述接合部的直径大于上述轴部的直径。
由于基座部由树脂一体成形,因此存在齿轮轴与壁部的接合弱的可能性。根据本结构,由于齿轮轴的与壁部接合的部分的直径大,因此能够强化齿轮轴与壁部的接合。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能够彼此啮合的多个传递齿轮,分别配置在各上述齿轮轴上;和滑动齿轮,能够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基座部,能够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上述滑动齿轮在上述第1位置与上述传递齿轮中的一个啮合,在上述第2位置不与上述传递齿轮啮合。。
在假设滑动齿轮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啮合的传递齿轮的轴设置在不同的部件上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的偏移、装置的振动等引起的各部件的位置变化等而导致两个轴的轴间距离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并且,存在由此而导致滑动齿轮与传递齿轮之间的啮合被解除的可能性。但是,根据本结构,滑动齿轮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啮合的传递齿轮的轴都被设置在基座部上,因此两个轴的轴间距离不会变化。其结果,能够防止产生上述那样的啮合的解除。
(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托盘,支撑记录介质;供送辊,供送支撑在上述托盘上的记录介质;臂,将上述供送辊支撑为能够旋转;轴部,在上述臂上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与上述供送辊不同的位置,将上述臂支撑为能够转动;以及驱动传递部,配置在上述臂上,向上述供送辊传递上述轴部的旋转驱动力,在上述壁部上一体成形有将上述轴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支撑部,在上述轴部上配置有供送齿轮,该供送齿轮在该轴部被支撑在上述轴支撑部上的状态下与上述传递齿轮啮合。
根据本结构,根据托盘上所载置的记录介质的张数,臂相对于记录介质的角度发生变化。由此,从供送齿轮经由传递齿轮施加到滑动齿轮的负荷发生变化。并且,假设滑动齿轮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啮合的传递齿轮的轴设置在不同的部件上的情况下,若该负荷发生变化,则存在两个轴的轴间距离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并且,存在由此导致滑动齿轮与传递齿轮之间的啮合被解除的可能性。但是,根据本结构,由于滑动齿轮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啮合的传递齿轮的轴都设置在基座部上,因此两个轴的轴间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其结果,能够防止发生上述啮合的解除。
(6)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维护齿轮,该维护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基座部上,通过进行旋转来驱动上述维护单元。上述滑动齿轮在上述第2位置与上述维护齿轮啮合。
根据本结构,在滑动齿轮位于第1位置时,向供送辊传递驱动力,在滑动齿轮位于第2位置时,向维护单元传递驱动力。即,供送辊和维护单元不会同时驱动。因此,能够使供送辊或维护单元中的一方的驱动对另一方的驱动带来影响的可能性成为零。
(7)上述维护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撑于与上述基座部一体成形的轴上,该轴配置在和支撑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的上述齿轮轴不同的位置上。
根据本结构,维护齿轮的轴和传递齿轮的齿轮轴是不同的轴,因此能够防止一方的齿轮的旋转对另一方的齿轮带来影响。
(8)上述壁部具有第1面、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1面不同的位置的第2面、以及连接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的第3面,对多个上述传递齿轮中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进行支撑的上述齿轮轴从上述第1面突出,多个上述传递齿轮中不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中所插通的上述齿轮轴从上述第2面突出。
根据本结构,多个传递齿轮中与能够沿着宽度方向移动的滑动齿轮啮合的传递齿轮在滑动齿轮移动时,比其他传递齿轮受到更大的负荷。并且,根据本结构,突出有该传递齿轮中所插通的齿轮轴的第1面通过与突出有其他齿轮轴的第2面之间的第3面增大了强度。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降低壁部的第1面的部分因上述大的负荷而弯曲的可能性。
(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具备:传送辊,通过进行旋转来传送记录介质;托架支撑框架,将上述托架支撑为能够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移动;一对侧框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支撑上述托架支撑框架,且将上述传送辊支撑为能够旋转;以及驱动齿轮,配置在上述传送辊上,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上述基座部配置在上述托架支撑框架上。
根据本结构,基座部和传送辊都以侧框架为基准被定位。因此,能够降低传送辊上所设置的驱动齿轮与基座部上所设置的滑动齿轮之间的啮合的解除及异常声音发生的可能性。
(10)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从驱动源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配置有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的上述齿轮轴和上述驱动齿轮的轴在上述传送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滑动齿轮而形成在相反侧。
根据本结构,能够将与滑动齿轮啮合的传递齿轮和驱动齿轮互不干扰地配置。
(11)上述基座部在与上述记录头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部,上述维护单元配置于上述开口部,上述齿轮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从上述壁部的与上述维护单元相反一侧的面突出。
根据本结构,虽然齿轮轴上所插通的传递齿轮和维护单元都被安装在基座部上,但能够将传递齿轮和维护单元分开配置。由此,能够降低传递齿轮或维护单元中的一方的驱动的影响波及到另一方的可能性。
(12)各上述齿轮轴在与上述传送方向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根据本结构,能够在与传送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分散各齿轮轴受到的负荷。
(1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擦拭器,该擦拭器与上述记录头的喷嘴面抵接而擦拭附着在该喷嘴面上的墨水,上述基座部具有配置上述擦拭器的擦拭器支撑部,上述齿轮轴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上述擦拭器支撑部的壁面上。
根据本结构,由于擦拭器支撑部一体地形成在基座部上,因此能够增强擦拭器支撑部的强度。
(1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盖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擦拭器与上述齿轮轴上所配置的齿轮之间,防止因上述擦拭器的擦拭操作中的墨水飞散引起墨水附着到上述齿轮上。
根据本结构,在擦拭器与齿轮轴上所插通的齿轮之间配置有盖部,因此能够降低因擦拭器对记录头的墨水擦拭处理而飞散的墨水附着到齿轮轴上所插通的齿轮上的可能性。
(15)上述盖部由至少一个上述齿轮轴支撑。根据本结构,能够与齿轮轴的存在无关地,在擦拭器与齿轮之间配置盖部。
(16)上述盖部具备:竖立设置部,竖立设置到比上述齿轮轴上所配置的齿轮靠上方的位置;和延伸设置部,从上述竖立设置部的上端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向上述齿轮一侧延伸设置,且延伸设置顶端比延伸设置基端位于上方。
根据本结构,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顶端比延伸设置基端位于上方,因此因擦拭器对记录头的墨水擦拭处理而飞散并下落到延伸设置部的上表面上的墨水容易从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基端侧向下方下落,而难以从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顶端侧向下方下落。在此,从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基端侧下落的墨水通过盖部与擦拭器之间的空间,因此与齿轮轴上所插通的齿轮接触的可能性低。因此,根据本结构,能够降低因墨水擦拭处理而飞散的墨水附着到齿轮轴上所插通的齿轮上的可能性。
(1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齿轮盖,该齿轮盖覆盖上述齿轮轴上所配置的齿轮的上侧,上述齿轮盖具备从上表面向上竖立设置、且在上述传送方向上延伸设置的肋,上述肋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比上述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顶端靠近延伸设置基端侧。
根据本结构,即使从上方下落到齿轮盖的上表面的墨水沿着该上表面流动而到达盖部侧的端部,也被肋阻止从该端部下落。此外,根据本结构,肋在宽度方向上比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顶端位于延伸设置基端侧,因此能够降低在墨水从上方向齿轮盖的上表面下落时,该墨水下落到齿轮盖与盖部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墨水从齿轮盖与盖部之间的间隙下落而附着到位于齿轮盖的下方的齿轮轴及该齿轮轴上所插通的齿轮上的可能性。
(18)上述擦拭器支撑部在形成有上述齿轮轴的壁面上具备朝向上述盖部突出的凸部。
根据本结构,即使在盖部被配置成与擦拭器支撑部抵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在盖部与擦拭器支撑部之间也通过凸部产生间隙。由此,能够将位于盖部与擦拭器支撑部之间的空间的墨水经由上述间隙向下方引导。其结果,能够降低墨水附着到齿轮轴及该齿轮轴上所插通的齿轮上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配置从驱动源向各辊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串、以及维护记录头的维护单元的配置空间抑制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构造的纵剖视图。
图3是打印部11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IV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基座部72的立体图。
图6是基座部72、传递齿轮83及供送部14的立体图。
图7是在图6中追加了齿轮盖71的立体图。
图8(A)是图5中的VIIIA部分的放大图,图8(B)是图7中的VIII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配置有维护单元66的状态的基座部72的立体图。
图10(A)是基座部72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的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适当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以复合机10被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形成有开口13的一侧为近前侧(正面)定义前后方向8,从近前侧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
[复合机10的整体构造]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本实用新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例)在下部具备打印部11。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及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复合机10作为打印功能具有在记录纸12(参照图2)的单面上记录图像的功能。另外,复合机10也可以在记录纸12的双面上记录图像。打印部11在正面形成有开口13。能够载置记录纸12的供送托盘20(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一例)及排出托盘21能够从开口13在前后方向8上进行插拔。在供送托盘20上支撑记录纸12。向排出托盘21排出通过后述的记录部24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纸12。
[供送部14]
如图2所示,在供送托盘20的上侧设置有供送部14。如图2及图6所示,供送部14具备供送辊25、供送臂35(本实用新型的臂的一例)、轴部22及驱动传递部16。供送辊25在供送臂35的顶端部被支撑为能够旋转。
轴部22在供送臂35的基端部沿左右方向9延伸设置。即,轴部22在供送臂35上设置在与供送辊25不同的位置。此外,轴部22在形成于后述的基座部72的轴支撑部73(参照图5)上被支撑为能够旋转。具体地说,在轴部22的右表面上形成有孔,在该孔中插通有轴支撑部73。
供送臂35能够转动地支撑于轴部22。详细地说,供送臂35安装在轴部22上,若轴部22旋转,则以轴部22为中心在箭头36的方向上转动。由此,供送辊25能够相对于供送托盘20或被该供送托盘20支撑的记录纸12抵接及分离。即,轴部22将供送臂35支撑为能够向供送辊25相对于供送托盘20抵接及分离的朝向转动。另外,供送臂35具有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配置有以下说明的驱动传递部16。
驱动传递部16由相互啮合的多个齿轮构成。多个齿轮中最靠供送臂35的基端侧的齿轮安装在轴部22上且与轴部22一体地旋转。多个齿轮中最靠供送臂35的顶端侧的齿轮安装在供送辊25的轴上且与供送辊25一体地旋转。由此,轴部22的旋转驱动力通过驱动传递部16传递到供送辊25。
供送辊25从传送用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源的一例,未图示)经由上述驱动传递部16等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另外,在后文说明从传送用电动机向供送辊25传递驱动。由此,供送托盘20上所载置的记录纸12经过后述的传送路径65被供送到后述的传送辊60。另外,供送辊25也可以从与传送用电动机单独设置的电动机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
[传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从供送托盘20的后端部延伸有传送路径65。传送路径65具备弯曲部和直线部。弯曲部将后侧作为弯曲外侧并将前侧作为弯曲内侧而弯曲并延伸。直线部沿着前后方向8延伸。传送路径65由隔着预定间隔的彼此相对的外侧引导部件18和内侧引导部件19形成。供送托盘20上所载置的记录纸12在弯曲部中从下方向上方U字回转地被传送之后,在直线部中朝向记录部24在前后方向8上传送。通过记录部24进行了图像记录的记录纸12在直线部中在前后方向8上传送而向排出托盘21排出。即,记录纸12沿着图2中用单点划线的箭头表示的传送方向15传送。
[传送辊60及排出辊62]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65上,比记录部24靠后侧设置有具备彼此抵接的传送辊60及夹送辊61的辊对,比记录部24靠前侧设置有具备彼此抵接的排出辊62及齿盘63的辊对。各辊对在夹持记录纸12的状态下旋转,从而向传送方向15传送记录纸12。
传送辊60从传送用电动机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无端环状的带68被架设在传送辊60的轴上所设置的带轮67与传送用电动机的轴上所设置的带轮(未图示)之间。由此,若传送用电动机旋转,则传送辊60旋转。若传送辊60旋转,则夹送辊61从动而旋转。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传送辊60上安装有驱动齿轮74。驱动齿轮74配置在传送辊60的右端部。驱动齿轮74与后述的滑动齿轮75啮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74安装在传送辊60上,但也可以作为与传送辊60不同的部件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驱动齿轮74也从驱动源(既可以是传送用电动机,也可以是传送用电动机以外的电动机)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
传送辊60在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被一对侧框架47支撑为能够旋转。即,一对侧框架47在左右方向9上相对地设置。
排出辊62与传送辊60同样从传送用电动机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端环状的带(未图示)被架设在设置于排出辊62的轴的左端部的带轮(未图示)与设置于传送辊60的轴的左端部的带轮69(参照图3)之间。因此,若从传送用电动机被提供驱动力的传送辊60旋转,则排出辊62也联动而旋转。若排出辊62旋转,则齿盘63从动而旋转。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在直线路径上的传送辊60与排出辊62之间设置有记录部24。在记录部24的下侧且与记录部2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压盘42。压盘42是支撑在传送路径65中传送的记录纸12的部件。记录部24通过公知的喷墨记录方式在被压盘42支撑的记录纸12上记录图像。记录部24具备:记录头38,具有形成有向记录纸12吐出墨滴的多个喷嘴的喷嘴面43;以及托架40,搭载记录头38。
如图3所示,托架40通过导轨45、46(本实用新型的托架支撑框架的一例)能够向与直线部的传送方向15即前后方向8正交的左右方向9(本实用新型的宽度方向的一例)往复移动地被支撑。导轨45、46在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由一对侧框架47支撑。即,传送辊60和由导轨45、46支撑的记录部24一起被一对侧框架47支撑。
托架40经由公知的带机构70与托架驱动用电动机53连接。托架40从托架驱动用电动机53经由带机构70被传递驱动力而在左右方向9上进行往复移动。在压盘42上支撑有记录纸12的状态下,托架40进行往复移动。在托架40进行往复移动时,记录头38从喷嘴吐出墨滴。由此,在压盘42上所支撑的记录纸12上记录图像。
[基座部72]
如图3所示,在左右方向9上的打印部11的右端部配置有基座部72。此外,基座部72在前后方向8上配置于导轨45、46之间。此外,基座部72在上下方向7上配置于记录头38的下方。详细地说,基座部72配置于在托架40移动到移动范围的右端部的状态下在托架40上所搭载的记录头38的下侧与该记录头38相对的位置。
另外,托架40在传送路径65的上方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基座部72的配置位置比传送路径65位于右侧。即,托架40的移动范围至少包含传送路径65的上方及基座部72的上方。
基座部72配置于导轨45、46。详细地说,基座部72被配置成将后端部的上侧安装于导轨45、将前端部的上侧安装于导轨46的状态。
如图5所示,基座部72构成为上侧开放的大致箱状。即,基座部72是在与记录头38相对的一侧具有该相对的一侧开放的空间即开口部76的箱状的部件。基座部72由PBT/ABS树脂等一体成形。例如,基座部72通过在图5那样的形状的模具中流入加热并软化的上述树脂而成形。
基座部72具备划分出开口部76的下侧的底壁部77、划分出开口部76的前侧的前壁部78、划分出开口部76的后侧的后壁部79、划分出开口部76的右侧的右壁部80、以及划分出开口部76的左侧的左壁部81(本实用新型的壁部的一例)。另外,基座部72也可以由各壁部77~81中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例如,基座部72也可以仅由左壁部81构成。
左壁部81在前后方向8的中央部(详细地说比中央部稍靠后侧)弯曲。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左壁部81由构成后侧的第1面84、构成前侧的第2面85、以及连接第1面84和第2面85的第3面86构成。第1面84及第2面85是向前后方向8及上下方向7扩展的面。此外,第1面84比第2面85靠右侧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面86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左右方向9及上下方向7扩展的面。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面86是在左右方向9上延伸设置的面。但是,第3面86只要是连接第1面84和第2面85的面,就也可以朝向相对于左右方向9倾斜的方向延伸设置。
[维护单元66]
如图9及图10(A)所示,在基座部72的内部空间配置有维护单元66。换言之,在基座部72的开口部76中配置有维护单元66。另外,在图3~图7中,省略了维护单元66及后述的维护齿轮89的图示。维护单元66通过螺钉及嵌合等构件安装在基座部72的底壁部77、前壁部78、后壁部79、右壁部80或左壁部81中的至少一个上。即,维护单元66安装在基座部72上。
如上所述,基座部72在托架40移动到移动范围的右端部的状态下与托架40上所搭载的记录头38相对地配置。即,基座部72中所配置的维护单元66配置在托架40的移动范围内。
维护单元66防止记录头38的喷嘴内的墨水干燥,或从喷嘴吸引去除气泡及异物。
如图10(B)所示,维护单元66具有罩99、罩驱动机构26、泵(未图示)、废液罐(未图示)及泵管(未图示)等。罩99通过罩驱动机构26与记录头38抵接分离地上下移动。泵经由与罩99连接的管吸引喷嘴中所含的墨水、气泡及异物。废液罐经由与泵连接的泵管储存由泵吸引的墨水等。
以下,说明维护单元66的墨水的吸引动作。若执行墨水的吸引动作,则最初托架40向右移动,以使记录头38的喷嘴位于罩99的正上方。接着,罩99通过罩驱动机构26向上方移动。由此,罩99从与记录头38分离的位置向与记录头38抵接的位置移动。其结果,形成在记录头38的下表面的喷嘴被罩99覆盖。在喷嘴被罩99覆盖的状态下,泵被驱动。由此,喷嘴内的墨水、气泡及异物被泵吸引而经由管向废液罐传送。由此,维护单元66在与记录头38相对的状态下执行记录头38的维护。
如图9所示,在基座部72的开口部76中,配置有通过旋转来驱动维护单元66的维护齿轮89。例如,维护齿轮89通过被传递传送用电动机的正转的驱动力而驱动泵,通过被传递传送用电动机的反转的驱动力而驱动切换罩相对于大气的连通及遮断的连通切换部件27(参照图10(B))。
维护齿轮89在开口部76中配置在维护单元66的后侧。维护齿轮89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基座部72。详细地说,在基座部72上设置有与基座部72一体成形的轴54,维护齿轮89安装于该轴54。并且,维护齿轮89通过从后述的滑动齿轮75被提供驱动力,以轴54为中心旋转。
维护齿轮89的轴54在前后方向8上比后述的滑动齿轮75的轴93位于前方。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后述的传递齿轮83A的齿轮轴82A在前后方向8上比滑动齿轮75的轴93位于后方。由此,维护齿轮89以不同于与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的齿轮轴82A、且与基座部72一体成形的轴54为中心旋转。
[齿轮轴82]
如图5所示,在构成基座部72的左壁部81上形成有多个齿轮轴8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壁部81上形成有四个齿轮轴82A~82D。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齿轮轴82上形成有内部空间51(参照图10(B))。即,齿轮轴82是中空的。另外,齿轮轴82也可以不是中空的,齿轮轴82的内部也可以由构成基座部72的树脂堵塞。
齿轮轴82在沿着左右方向9突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从左壁部81的左表面向左突出的状态)一体成形于左壁部81。在此,如图9所示,维护单元66配置在左壁部81的右侧。即,齿轮轴82在左右方向9上从左壁部81的与维护单元66相反侧的面即左表面突出。
如图6所示,齿轮轴82能够插通于传递齿轮83。在各齿轮轴82上插通在止推面的中央形成有与齿轮轴82相同直径或稍大的直径的开口的传递齿轮83。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四个齿轮轴82A~82D各自对应地设置有四个传递齿轮83A~83D。另外,传递齿轮8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递齿轮及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的一例。另外,也可以与上述情况相反地传递齿轮83插通于齿轮轴82。在这种情况下,在齿轮轴82的顶端面形成孔,在传递齿轮83的齿轮轴82一侧的止推面的中央形成能够在该孔中插通的突起。
各齿轮轴82的位置和各传递齿轮83的大小被确定为满足预定条件。在此,预定条件为,在各传递齿轮83中插通有各齿轮轴82的状态下,构成各传递齿轮83彼此啮合的齿轮串。另外,各传递齿轮83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5所示,多个传递齿轮83中与后述的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中所插通的齿轮轴82A从基座部72的左壁部81的第1面84突出。此外,多个传递齿轮83中不与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B~83D中所插通的齿轮轴82B~82D从基座部72的左壁部81的第2面85突出。
在与传送方向15及左右方向9正交的上下方向7上,齿轮轴82A比齿轮轴82D配置在上方,齿轮轴82D比齿轮轴82C配置在上方,齿轮轴82C比齿轮轴82B配置在上方。即,各齿轮轴82被设置在上下方向7上不同的位置。
在基座部72的左壁部81上形成有从上端向下方凹陷的凹部87。并且,如图3及图4所示,传送辊60遍及从传送路径65经由凹部87而到达基座部72的开口部76的范围而配置。后述的滑动齿轮75配置在传送辊60的驱动齿轮74的斜后上侧。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齿轮轴82A配置在滑动齿轮75的斜后下侧。即,齿轮轴82A在传送方向15上形成在相对于滑动齿轮75而言与驱动齿轮74的轴相反的一侧。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轴82A、82B由轴部48和接合部49构成。轴部48是插通有传递齿轮83的部分。轴部48的直径比形成在传递齿轮83上的开口的直径稍小。接合部49形成在齿轮轴82A、82B上的左壁部81侧的端部,一端与轴部48接合且另一端与左壁部81接合。接合部49的直径大于轴部48的直径。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轴82A的接合部49的直径大于齿轮轴82B的接合部49的直径,齿轮轴82A的接合部49的直径也可以小于齿轮轴82B的接合部49的直径,两者的接合部49的直径也可以相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轴82C、82D仅由轴部48构成,没有接合部49,但齿轮轴82C、82D也可以由轴部48和接合部49构成。
如图5所示,在左壁部81的第2面85上形成有轴支撑部73。轴支撑部73以沿着左右方向9突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从第2面85向左突出的状态)一体成形于左壁部81。
如上所述,轴支撑部73将供送部14的轴部22支撑为能够旋转。并且,如图6所示,在轴部22的右端部安装有供送齿轮88。供送齿轮88在轴部22支撑于轴支撑部73的状态下与传递齿轮83D啮合。
[切换机构90]
如图6及图9所示,在基座部72的开口部76中配置有切换机构90。切换机构90具备滑动齿轮75、第1螺旋弹簧91、第2螺旋弹簧55、杆92及抵接部件56。
滑动齿轮75配置在开口部76中的维护齿轮89的上侧。滑动齿轮75被基座部72支撑为能够旋转且能够在左右方向9上移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在基座部72上设置有与基座部72一体成形的滑动齿轮75的轴93。在滑动齿轮75上形成有沿着轴93的延伸设置方向即左右方向9的孔,轴93插通在该孔中。由此,滑动齿轮75能够旋转且能够沿着左右方向9移动到后述的第1位置及比第1位置靠右侧的第2位置。
滑动齿轮75具备在左右方向9上隔着预定间隔的两个齿轮75A、75B。两个齿轮75A、75B通过连接部件94连接。其结果,构成滑动齿轮75的两个齿轮75A、75B和连接部件94一体地形成。
如图4所示,滑动齿轮75与左右方向9上的位置无关地,与安装在传送辊60上的驱动齿轮74啮合。即,滑动齿轮75与左右方向9上的位置无关地,从传送用电动机经由传送辊60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
如图6及图9所示,第1螺旋弹簧91以插通有轴93的状态配置在滑动齿轮75的右侧。第1螺旋弹簧91的一端安装在插通有轴93的抵接部件56上,第1螺旋弹簧91的另一端安装在右壁部80上。第2螺旋弹簧55以插通有轴93的状态配置在滑动齿轮75的左侧。第2螺旋弹簧55的一端安装在滑动齿轮75上,第2螺旋弹簧55的另一端安装在左壁部81上。此外,第1螺旋弹簧91对抵接部件56的作用力大于第2螺旋弹簧55对滑动齿轮75的作用力。
杆92与抵接部件56一体地成形。杆92从抵接部件56向上竖立设置。杆92位于托架40的移动路径上。通过杆92被托架40推压,如下文详细说明那样,滑动齿轮75移动。
在杆92没有被托架40推压的状态下,滑动齿轮75被抵接部件56推压而位于第1位置,该抵接部件56被作用力大于第2螺旋弹簧55的第1螺旋弹簧91施力。
在滑动齿轮75位于第1位置时,滑动齿轮75的齿轮75A与传递齿轮83A啮合,而滑动齿轮75的齿轮75B比维护齿轮89位于左侧,不与维护齿轮89啮合。此时,若驱动传送用电动机,则传送用电动机的驱动力经由传送辊60(驱动齿轮74)、滑动齿轮75、传递齿轮83A~83D、供送齿轮88及驱动传递部16传递到供送辊25。
在滑动齿轮75位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若杆92被向右移动的托架40推压,则抵接部件56向右移动而与滑动齿轮75分离。此时,滑动齿轮75被第2螺旋弹簧55施力而向右移动。由此,滑动齿轮75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
在滑动齿轮75位于第2位置时,滑动齿轮75的齿轮75B与维护齿轮89啮合,而滑动齿轮75的齿轮75A比传递齿轮83中的一个齿轮即传递齿轮83A位于右侧,不与传递齿轮83A啮合。此时,若驱动传送用电动机,则传送用电动机的驱动力经由传送辊60(驱动齿轮74)、滑动齿轮75及维护齿轮89传递到维护单元66(泵或连通切换部件27),在传送用电动机正转的情况下泵被驱动,在传送用电动机反转的情况下连通切换部件27被驱动。
在滑动齿轮75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若托架40向左移动,则托架40与杆92分离。由此,抵接部件56被螺旋弹簧91施力而向左移动,与滑动齿轮75抵接。并且,滑动齿轮75被抵接部件56推压而克服第2螺旋弹簧55的作用力向左移动,该抵接部件56被作用力大于第2螺旋弹簧55的第1螺旋弹簧91施力。由此,滑动齿轮75从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动。
[擦拭器95]
如图5所示,在基座部72上形成有擦拭器支撑部96。擦拭器支撑部96具备左壁部81的前侧部分、形成在该前侧部分的右侧的相对壁部97、以及底壁部77中连接该前侧部分和相对壁部97的部分。擦拭器支撑部96的上侧开放,从该开放的部分嵌入擦拭器95(参照图9)。由此,擦拭器95配置在擦拭器支撑部96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擦拭器95由擦拭器支撑部96的上述连接的部分支撑。
擦拭器95被配置成其上端部从擦拭器支撑部96突出。擦拭器95的上端能够与记录头38的喷嘴面43抵接。由此,若托架40移动从而记录头38在擦拭器95的正上方通过,则擦拭器95与喷嘴面43抵接。其结果,擦拭器95擦拭附着在喷嘴面43上的墨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四个齿轮轴82A~82D中,齿轮轴82C、82D形成在构成擦拭器支撑部96的左壁部81的前侧部分的壁面上。另外,全部四个齿轮轴82A~82D也可以形成在构成擦拭器支撑部96的壁面上。即,齿轮轴82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擦拭器支撑部96的壁面上。
[盖部98]
如图6及图10(A)、10(B)所示,在擦拭器支撑部96的右侧且齿轮轴82上所插通的传递齿轮83的左侧,配置有盖部98。盖部98安装在基座部72上。盖部98具备竖立设置部57和延伸设置部58。
竖立设置部57是向上下方向7及前后方向8扩展的薄板形状的部件。竖立设置部57被竖立设置成突出到比传递齿轮83C、83D靠上方的位置。如图10(B)所示,在竖立设置部57上形成有两个开口50(在图10(B)中仅表示两个开口50中的一个)。并且,在各开口50中插通有传递齿轮83C、83D。
延伸设置部58是从竖立设置部57的上端部向左即左右方向9上的传递齿轮83侧延伸设置的部件,和竖立设置部57一体成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比传递齿轮83(具体地说传递齿轮83C)位于左侧。此外,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向上弯曲。即,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比延伸设置基端位于上方。
盖部98被配置成与擦拭器支撑部96抵接的状态。在此,如图5、图8(A)及图10(B)所示,在构成擦拭器支撑部96的左壁部81的前侧部分的左表面,形成有向左突出即朝向盖部98突出的凸部59。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四个凸部59,各凸部59在前后方向8上隔着间隔而配置,且在上下方向7上延伸设置。由此,盖部98被配置成与擦拭器支撑部96的凸部59抵接的状态。
另外,凸部59只要被配置成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在彼此抵接的擦拭器支撑部96与盖部98之间形成间隙,配置的数量、前后方向8上的延伸设置长度、上下方向7上的延伸设置长度等就没有制限。
[齿轮盖71]
如图7、图8(B)及图10(A)、10(B)所示,覆盖传递齿轮83的齿轮盖71被配置在各传递齿轮83的左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盖71被配置成覆盖四个传递齿轮83的集合体的上侧、前侧、后侧及左侧。
在齿轮盖71中覆盖传递齿轮83的上侧的上表面30的右端部即盖部98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向上竖立设置的肋31。肋31在传送方向15即前后方向8(详细地说,沿着各传递齿轮83的形状弯曲的大致前后方向8)上延伸设置。肋31在前后方向8上的延伸设置范围至少是在左右方向9上存在有盖部98的范围。如图10(B)所示,肋31在左右方向9上比上述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位于右侧即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基端侧。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安装有维护单元66的基座部72由树脂一体成形,此外在该基座部72上一体成形有齿轮轴82。因此,不需要在基座部72之外另设用于设置齿轮轴82的部件。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复合机10的内部的齿轮和维护单元66的配置空间抑制得小。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基座部72由树脂一体成形。因此,若齿轮轴82中堵塞有该树脂,则成为齿轮轴82的变形的原因。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齿轮轴82是中空的,因此能够抑制上述齿轮轴82的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基座部72由树脂一体成形。因此,存在齿轮轴82与左壁部81的接合变弱的可能性。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齿轮轴82的与左壁部81接合的部分的直径大,因此能够强化齿轮轴82与左壁部81的接合。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假设滑动齿轮75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的轴设置在不同的部件上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各部件的安装位置的偏移、装置的振动等引起的各部件的位置变化等而导致两个轴的轴间距离变化的可能性。并且,存在由此而导致滑动齿轮75与传递齿轮83A之间的啮合被解除的可能性。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滑动齿轮75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的轴都被设置在基座部72上,因此两个轴的轴间距离不会变化。其结果,能够防止产生上述那样的啮合的解除。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根据供送托盘20中所载置的记录纸12的张数,供送臂35相对于记录纸12的角度发生变化。由此,从供送齿轮88经由传递齿轮83而施加到滑动齿轮75的负荷发生变化。并且,假设滑动齿轮75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的轴设置在不同的部件上的情况下,若该负荷发生变化,则存在两个轴的轴间距离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并且,存在由此导致滑动齿轮75与传递齿轮83A之间的啮合被解除的可能性。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滑动齿轮75的轴以及与该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的轴都设置在基座部72上,因此两个轴的轴间距离不发生变化。其结果,能够防止发生上述啮合的解除。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滑动齿轮75位于第1位置时,向供送辊25传递驱动力,在滑动齿轮75位于第2位置时,向维护单元66传递驱动力。即,供送辊25和维护单元66不会同时驱动。因此,能够使供送辊25或维护单元66中的一方的驱动对另一方的驱动带来影响的可能性成为零。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维护齿轮89的轴和传递齿轮83的轴为不同的轴,因此能够防止一方的齿轮的旋转对另一方的齿轮带来影响。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传递齿轮83中与能够沿着左右方向9移动的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在滑动齿轮75移动时,比其他传递齿轮83B~83D受到更大的负荷。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突出有该传递齿轮83A中所插通的齿轮轴82A的第1面84通过与突出有其他齿轮轴82B~82D的第2面85之间的第3面86增大了强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左壁部81的第1面84的部分因上述大负荷而弯曲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基座部72和传送辊60都以侧框架47为基准被定位。因此,能够降低传送辊60上所设置的驱动齿轮74与基座部72上所设置的滑动齿轮75之间的啮合的解除及异常声音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与滑动齿轮75啮合的传递齿轮83A和驱动齿轮74互不干扰地配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齿轮轴82在左右方向9上从左壁部81的与维护单元66相反一侧的面突出,因此虽然齿轮轴82上所插通的传递齿轮83和维护单元66都被安装于基座部72,但能够将传递齿轮83和维护单元66分开配置。由此,能够降低传递齿轮83或维护单元66中的一方的驱动的影响波及到另一方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各齿轮轴82在上下方向7上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在上下方向7分散各齿轮轴82受到的负荷。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擦拭器支撑部96和基座部72一体地形成,因此能够增强擦拭器支撑部96的强度。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擦拭器95与传递齿轮83之间配置有盖部98,因此能够降低因擦拭器95对记录头38的墨水擦拭处理而飞散的墨水附着到传递齿轮83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盖部98上插通有齿轮轴82,因此能够与齿轮轴82的存在无关地,在擦拭器95与传递齿轮83之间配置盖部98。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比延伸设置基端位于上方,因此因擦拭器95对记录头38的墨水擦拭处理而飞散并下落到延伸设置部58的上表面上的墨水容易从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基端侧向下方下落,而难以从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侧向下方下落。在此,从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基端侧下落的墨水通过盖部98与擦拭器95之间的空间,因此与传递齿轮83接触的可能性低。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因墨水擦拭处理而飞散的墨水附着到传递齿轮83上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从上方下落到齿轮盖71的上表面30上的墨水沿着该上表面30流动而到达盖部98侧的端部,也被肋31阻止从该端部下落。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肋31在左右方向9上比延伸设置部58的延伸设置顶端位于延伸设置基端侧,因此能够降低在墨水从上方向齿轮盖71的上表面下落时,该墨水下落到齿轮盖71与盖部98之间的间隙的可能性。由此,能够降低墨水从齿轮盖71与盖部98之间的间隙下落而附着到位于齿轮盖71的下方的齿轮轴82及传递齿轮83上的可能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盖部98被配置成与擦拭器支撑部96抵接的状态的情况下,在盖部98与擦拭器支撑部96之间也通过凸部59产生间隙。由此,能够将位于盖部98与擦拭器支撑部96之间的空间的墨水经由上述间隙向下方引导。其结果,能够降低墨水附着到齿轮轴82及传递齿轮83上的可能性。

Claims (18)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头,向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的记录介质吐出墨滴来进行图像记录;
托架,支撑上述记录头,在与上述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维护单元,配置在上述托架的移动范围内,在与上述记录头相对的状态下执行上述记录头的维护;
基座部,配置有上述维护单元,由树脂一体成形;以及
多个齿轮轴,以从上述基座部的壁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突出的状态一体成形在上述壁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齿轮轴是中空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齿轮轴具备轴部和接合部,
上述接合部的一端与上述轴部接合,且另一端与上述壁部接合,并且上述接合部的直径大于上述轴部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还具备:
能够彼此啮合的多个传递齿轮,分别配置在各上述齿轮轴上;和
滑动齿轮,能够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基座部,能够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动到第1位置和第2位置,
上述滑动齿轮在上述第1位置与上述传递齿轮中的一个啮合,在上述第2位置不与上述传递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还具备:
托盘,支撑记录介质;
供送辊,供送支撑在上述托盘上的记录介质;
臂,将上述供送辊支撑为能够旋转;
轴部,在上述臂上能够旋转地设置于与上述供送辊不同的位置,将上述臂支撑为能够转动;以及
驱动传递部,配置在上述臂上,向上述供送辊传递上述轴部的旋转驱动力,
在上述壁部上一体成形有将上述轴部支撑为能够旋转的轴支撑部,
在上述轴部上配置有供送齿轮,该供送齿轮在该轴部被支撑在上述轴支撑部上的状态下与上述传递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维护齿轮,该维护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基座部上,通过进行旋转来驱动上述维护单元,
上述滑动齿轮在上述第2位置与上述维护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维护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撑于与上述基座部一体成形的轴上,该轴配置在和支撑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的上述齿轮轴不同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壁部具有第1面、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位于与上述第1面不同的位置的第2面、以及连接上述第1面及上述第2面的第3面,
对多个上述传递齿轮中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进行支撑的上述齿轮轴从上述第1面突出,
多个上述传递齿轮中不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中所插通的上述齿轮轴从上述第2面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还具备:
传送辊,通过进行旋转来传送记录介质;
托架支撑框架,将上述托架支撑为能够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移动;
一对侧框架,在上述宽度方向上相对地设置,支撑上述托架支撑框架,且将上述传送辊支撑为能够旋转;以及
驱动齿轮,配置在上述传送辊上,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
上述基座部配置在上述托架支撑框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从驱动源被提供驱动力而旋转,
配置有与上述滑动齿轮啮合的上述传递齿轮的上述齿轮轴和上述驱动齿轮的轴在上述传送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滑动齿轮而形成在相反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基座部在与上述记录头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部,
上述维护单元配置于上述开口部,
上述齿轮轴在上述宽度方向上从上述壁部的与上述维护单元相反一侧的面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各上述齿轮轴在与上述传送方向及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擦拭器,该擦拭器与上述记录头的喷嘴面抵接而擦拭附着在该喷嘴面上的墨水,
上述基座部具有配置上述擦拭器的擦拭器支撑部,
上述齿轮轴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在上述擦拭器支撑部的壁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盖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配置在上述擦拭器与上述齿轮轴上所配置的齿轮之间,防止因上述擦拭器的擦拭操作中的墨水飞散引起墨水附着到上述齿轮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盖部由至少一个上述齿轮轴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盖部具备:竖立设置部,竖立设置到比上述齿轮轴上所配置的齿轮靠上方的位置;和延伸设置部,从上述竖立设置部的上端部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向上述齿轮一侧延伸设置,且延伸设置顶端比延伸设置基端位于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还具备齿轮盖,该齿轮盖覆盖上述齿轮轴上所配置的齿轮的上侧,
上述齿轮盖具备从上表面向上竖立设置、且在上述传送方向上延伸设置的肋,
上述肋在上述宽度方向上比上述延伸设置部的延伸设置顶端靠近延伸设置基端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擦拭器支撑部在形成有上述齿轮轴的壁面上具备朝向上述盖部突出的凸部。
CN201420066516.1U 2013-02-18 2014-02-14 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54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8563 2013-02-18
JP2013028563A JP6036378B2 (ja) 2013-02-18 2013-02-1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5492U true CN203805492U (zh) 2014-09-03

Family

ID=51350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066516.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05492U (zh) 2013-02-18 2014-02-14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713930B2 (zh)
JP (1) JP6036378B2 (zh)
CN (1) CN2038054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032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6378B2 (ja) * 2013-02-18 2016-1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733192B2 (ja) * 2016-01-29 2020-07-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728896B2 (ja) * 2016-03-31 2020-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8291A (en) * 1989-04-24 1992-1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ssette therefor
US5587729A (en) * 1993-05-11 1996-12-2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otatable service station for ink-jet printer
JP4024346B2 (ja) * 1997-06-10 2007-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126845B2 (ja) * 2000-04-06 2008-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230305C (zh) * 2000-04-06 2005-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及喷墨打印机
JP4669531B2 (ja) * 2001-08-10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79718B2 (ja) * 2003-03-07 2010-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転体、駆動変換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JP2005111696A (ja) * 2003-10-03 2005-04-28 Funai Electric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飛散防止構造
EP1759862B1 (en) 2005-08-31 2010-12-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with sheet sending mechanism
JP2007090761A (ja) 2005-09-29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4318048B2 (ja) * 2005-09-30 2009-08-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899399B2 (ja) * 2005-09-29 2012-03-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7530664B2 (en) 2005-09-29 2009-05-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aintenance device for liquid-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ejecting apparatus
JP4605386B2 (ja) * 2005-11-30 2011-0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4835532B2 (ja) 2007-07-31 2011-1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7934784B2 (en) 2007-07-31 2011-05-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4780729B2 (ja) 2007-09-25 2011-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4980A (ja) * 2009-10-20 2011-06-02 Seiko Epson Corp ヘッド保守装置、該ヘッド保守装置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JP6036378B2 (ja) * 2013-02-18 2016-1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032A (zh) * 2020-09-29 2022-04-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14312032B (zh) * 2020-09-29 2023-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37039A1 (en) 2018-02-08
JP2014156071A (ja) 2014-08-28
US10160240B2 (en) 2018-12-25
US20140232784A1 (en) 2014-08-21
JP6036378B2 (ja) 2016-11-30
US9713930B2 (en)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05492U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5096108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9035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3129135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295089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223705A (ja)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EP2781358B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5165359B2 (ja) インク受けユニ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CN203077851U (zh) 图像记录装置
JP6880895B2 (ja) 記録装置
CN205097722U (zh) 一种切纸机构及使用该切纸机构的打印机
CN101318411A (zh) 串行型点击打式打印机
CN204184045U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3169773A (ja) 紙粉除去装置
JP201717776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1094757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6323593B2 (ja) 記録装置
JP2021094738A (ja)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947531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switching devic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21094731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6135786B2 (ja) 記録装置
CN203820105U (zh) 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JP6015482B2 (ja) 搬送装置
CN105459640B (zh) 图像记录设备
JP6933229B2 (ja) 液体消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