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20105U - 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20105U CN203820105U CN201420069437.6U CN201420069437U CN203820105U CN 203820105 U CN203820105 U CN 203820105U CN 201420069437 U CN201420069437 U CN 201420069437U CN 203820105 U CN203820105 U CN 2038201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tate
- guide
- parts
- guided out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329 compou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2 antagnos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454 recorded im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能够将形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并引导片材的引导部件准确地定位。该装置具备:引导部件,具有构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引导部,并且能够进行状态变化成为通过该引导部引导片材的第一状态以及使上述传送路径露出到外部的第二状态;传送辊,对由上述第一状态的上述引导部件引导的片材进行传送;金属制的框架部件,支撑上述传送辊;以及保持部,在上述第一状态下,通过对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框架部件侧施力来保持上述引导部件抵接在上述框架部件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沿传送路径传送片材的传送装置以及具备该传送装置并在片材上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沿在内部形成的传送路径传送片材的传送装置。作为这样的传送装置,已知例如打印机、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大多数中,在片材在传送路径堵塞的情况下,使传送路径的一部分露出到外部,从而能够取出堵塞的片材。作为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通过形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开闭罩单元转动而使传送路径露出到外部的打印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231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此,在装置内传送的片材被由开闭罩单元形成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引导。因此,在开闭罩单元关闭的状态下,在开闭罩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定位精度低的情况下,会使开闭罩单元相对于装置主体松动(容易移动或者不稳定),对片材的传送产生障碍。例如,当开闭罩单元在关闭的状态下相对于与片材的传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倾斜时,被由开闭罩单元形成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引导的片材会发生斜行。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形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且引导片材的引导部件准确地定位的构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传送装置具备:引导部件,引导部件,具有构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引导部,并且能够进行状态变化成为通过该引导部引导片材的第一状态以及使上述传送路径露出到外部的第二状态;传送辊,对由上述第一状态的上述引导部件引导的片材进行传送;金属制的框架部件,支撑上述传送辊;以及保持部,在上述第一状态下,通过对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框架部件侧施力来保持上述引导部件抵接在上述框架部件的状态。
根据本结构,引导部件通过由保持部向框架部件侧施力而被保持在与框架部件抵接的状态。而且,框架部件是能够使抵接的部件的位置比树脂制的情况稳定的金属制。由此,根据本结构,通过对引导部件施力并将其抵接在金属制的框架部件,能够将引导部件维持在第一状态,即能够准确地将引导部件定位。
而且,根据本结构,金属制的框架部件的第一框架支撑传送辊。由此,能够减少维持与框架部件抵接的状态的引导部件的、相对于传送辊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能够使由维持在第一状态的引导部件引导的片材相对于传送辊倾斜的可能性降低。
(2)上述引导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在该装置的主体,并且通过转动来进行状态变化。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引导部件的转动末端侧。
转动的引导部件的转动末端侧容易松动。然而,根据本结构,引导部件的转动末端侧由保持部保持,因此能够减少上述松动。
(3)上述保持部具备:卡合部,设置于上述框架部件;以及被卡合部,设置于上述引导部件,在上述第一状态下与上述卡合部卡合。根据本结构,通过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能够保持引导部件与框架部件抵接的状态。
(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具备:上述传送装置;以及记录部,对在上述传送路径传送的片材记录图像。上述框架部件具备:第一框架,支撑上述传送辊;以及第二框架,由上述第一框架支撑,并且支撑上述记录部。上述卡合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框架。上述引导部件由上述保持部保持成与上述第二框架抵接的状态。
根据本结构,通过引导部件与金属制的第二框架抵接,引导部件被定位在与第二框架抵接的位置。而且,记录部通过由第二框架支撑而被定位。即,引导部件和记录部均由第二框架定位。由此,能够降低引导部件相对于记录部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在记录部对由引导部件引导的片材记录图像的时候,能够减少记录在该片材的图像的位置偏移。
(5)上述被卡合部具备:突出部,突出部,从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第一框架侧突出;以及施力部,对上述突出部向该突出部的突出朝向施力。上述卡合部具备引导面,该引导面朝向上述引导部件侧突出并形成于上述第一框架,并且在上述第一状态下与上述突出部抵接。上述引导面是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第二框架侧的施力朝向的上游侧比下游侧突出的倾斜面。
根据本结构,在第一状态下,引导部件的突出部通过被施力部施力而被引导面引导并作用有要使其向施力朝向的下游侧移动的力。因而,引导部件通过该力而被按压在框架部件。由此,根据本结构,能够利用施力部的作用力对引导部件向框架部件侧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形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并引导片材的引导部件按压并抵接在金属制的框架部件,能够将该引导部件准确地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复合机10中的打印部11的立体图,示出的是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第一状态的时候。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复合机10中的打印部11的立体图,示出的是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第二状态的时候。
图4是图1的状态下的打印部11的后侧且将外装罩14拆下后的图。
图5是图3的状态下的打印部11的后侧且将外装罩14拆下后的图。
图6是从图4的状态下的打印部11将底座框架83拆下后的图。
图7是从图5的状态下的打印部11将底座框架83拆下后的图。
图8是从斜后上方观察第一状态的外侧引导部件18、传送辊60、压盘42、导轨57以及它们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9(A)、9(B)、9(C)是示意性地示出保持部80的横向剖视图。
图10(A)、10(B)是示意性地示出变形例中的保持部80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适当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不过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更。在下面的说明中,以复合机10设置成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设有外侧引导部件18的一侧作为后侧来定义前后方向8,并从与后侧相反的一侧即近前侧(正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
[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大致形成为薄型的长方体,并且在下部设有打印部11。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将设于打印部11的上部的扫描部拆除后的状态的复合机10。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复合机10具有以喷墨方式在记录用纸12(参照图2)的单面记录图像的功能。另外,打印部10除了喷墨方式以外,也可以例如以电子照相方式对记录用纸12记录图像。而且,复合机10也可以在记录用纸10的两面记录图像。
[供给托盘20]
如图2所示,在打印部11的正面形成有开口13。供给托盘20通过沿前后方向8移动从而能够经由开口13相对于打印部11插入和拔出。供给托盘20是上侧敞开的箱形状的部件。在供给托盘20的底板22以重叠的状态载置记录用纸12。在供给托盘20的前侧且上侧支撑有排出托盘21。排出托盘21与供给托盘20一体地沿前后方向8移动。由后述的记录部24记录了图像的记录用纸12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1的上表面。
[供给部16]
如图2所示,供给部16设于插入到打印部11的状态的供给托盘20的上方且后述的记录部24的下方。供给部16具备供给辊25、供给臂26和驱动传递机构27。供给辊25由供给臂26的末端部轴支撑。供给臂26以设于基端部的支轴28为中心沿箭头29方向转动。由此,供给辊25能够相对于供给托盘20或者被支撑在该供给托盘20的记录用纸12抵接和分离。
通过多个齿轮啮合构成的驱动传递机构27,传送用电动机53(参照图4和图5)的驱动力传递至供给辊25而使其旋转。由此,载置于供给托盘20的底板22的记录用纸12中与供给辊25抵接的最靠上侧的记录用纸12被供给到后述的传送路径65。另外,供给辊25也可以由在传送用电动机53之外设置的电动机施加驱动力而旋转。而且,驱动传递机构27并不限于多个齿轮啮合的形态,例如也可以是夹设在支轴28和供给辊25的轴上的带。
[传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从供给托盘20的后端部延伸出传送路径65。传送路径65具备弯曲部33和直线部34。弯曲部33以后侧作为弯曲外侧并以前侧作为弯曲内侧而弯曲并延伸。直线部34沿前后方向8延伸。
由供给托盘20支撑的记录用纸12通过供给辊25在弯曲部33以从下方向上方U形转弯的方式被传送并到达后述的传送辊对59。由传送辊对59夹持的记录用纸12在直线部34被朝向记录部24沿前后方向8传送。到达记录部24的正下方的记录用纸12由记录部24记录图像。进行图像记录的记录用纸12在直线部34被沿前后方向8传送并排出到排出托盘21。由此,记录用纸12沿图2中以单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的传送朝向15被传送。
弯曲部33由隔开预定间隔地彼此相对的外侧引导部件18(本实用新型的引导部件的一例)和内侧引导部件19形成。详细来说,如图3和图5所示,弯曲部33由形成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外侧引导部51(本实用新型的引导部的一例)和形成于内侧引导部件19的内侧引导部52形成。另外,如后所述,外侧引导部件18构成为能够以轴48(参照图2、图6和图7)为中心沿箭头66(参照图2)方向转动,并且在图2中以实线示出且在图1中示出的位置和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且在图3中示出的位置之间转动。
外侧引导部51为,在外侧引导部件18位于图1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从外侧引导部件18的靠弯曲部33侧即前侧的面向弯曲部33突出且沿弯曲部33弯曲地延伸设置的肋(参照图3和图5)。该肋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外侧引导部51形成弯曲部33的弯曲外侧。
如图3和图5所示,内侧引导部52为,从内侧引导部件19的靠弯曲部33侧即后侧的面向弯曲部33突出且沿弯曲部33弯曲地延伸设置的肋。该肋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内侧引导部52形成弯曲部33的弯曲内侧。
记录用纸12通过由外侧引导部51和内侧引导部52引导,换言之通过与构成各引导部51、52的多个肋的突出末端抵接而被沿弯曲部33传送。由此,外侧引导部51和内侧引导部52构成传送路径65的一部分即弯曲部33。
另外,外侧引导部51和内侧引导部52只要是能够引导记录用纸12的结构则并不限于肋。例如,也可以不在各引导部件18、19形成肋,各引导部51、52是形成于各引导部件18、19的靠弯曲部33侧且沿弯曲部33弯曲的面。
如图2所示,直线部34由在配置记录部24的位置隔开预定间隔彼此相对的记录部24和压盘42形成。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在外侧引导部件18的下部形成有轴48。在本实施方式中,轴48是从外侧引导部件18的下部的左右两端向外侧突出的突起。轴48由形成打印部11的下部的骨架的底座框架8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的一例,参照图4和图5)支撑成能够旋转。另外,打印部11通过在底座框架83安装外装罩14(参照图1和图3)而形成。
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外侧引导部件18由底座框架83支撑成能够以轴48为中心沿箭头66(参照图2)的方向转动。外侧引导部51在外侧引导部件18位于图1、图4和图6所示且在图2中以实线示出的位置的第一状态时,形成弯曲部33的弯曲外侧,引导记录用纸12。另一方面,在外侧引导部件18位于图3、图5和图7所示且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位置的第二状态时,弯曲部33露出到外部。复合机10的用户通过使外侧引导部件18从第一状态变化至第二状态,能够将堵塞在弯曲部33的记录用纸12取出。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外侧引导部件18通过转动来进行状态变化。
另外,外侧引导部件18也可以通过转动以外的方式进行状态变化。例如,也可以是,外侧引导部件18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打印部11的底座框架83装卸。在该情况下,外侧引导部件18在安装于打印部11的底座框架83且外侧引导部51形成弯曲部33的弯曲外侧的第一状态和从打印部11的底座框架83拆下且使弯曲部33露出到外部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化。
在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末端部形成有凸部75。以下,以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第一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对凸部75的位置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凸部75在上下方向7上形成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上端部、即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末端部。而且,凸部75形成于比外侧引导部51靠上方。而且,凸部75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与后述的导轨56的后端(详细来说,导轨56的后端的向上屈曲的角的部分)相同的位置。而且,凸部75在前后方向8时向前突出。而且,凸部75在图6所示的状态时、即第一状态时,在前后方向8上突出至与导轨56的后端相同的位置。由此,外侧第一部件18在第一状态下与导轨56抵接。
而且,凸部75在左右方向9上形成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两端部。由此,外侧引导部件18在第一状态下以左右方向9的两端部与导轨56抵接,因此能够降低成为相对于导轨56向左右方向9倾斜的状态的可能性。其结果是,能够降低由外侧引导部51引导的记录用纸12斜行的可能性。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记录部24设于直线部34的上侧。在记录部24的下侧且与记录部24相对的位置设有压盘42。压盘42具备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且在前后方向8延伸相接的肋,并且对由该肋的上端在传送路径65的直线部34传送的记录用纸12进行支撑的部件。记录部24具备托架40和记录头38。
托架40由在前后方向8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导轨56、57支撑成能够在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记录头38搭载于托架40。从墨盒(未图示)向记录头38供给墨水。在记录头38的下表面形成有喷嘴39。当托架40沿左右方向9移动时,记录头38从喷嘴39朝向压盘42喷出墨滴。由此,在向传送朝向15传送并由压盘42支撑的记录用纸12上记录图像。
[传送辊对59和排出辊对44]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65的直线部34的比记录部24的记录头38靠传送朝向15的上游侧配置有传送辊对59。在直线部34的比记录部24的记录头38靠传送朝向15的下游侧配置有排出辊对44。
传送辊对59具备:传送辊60,其配置在直线部34的下侧;以及夹送辊61,其在直线部34的上侧与传送辊60相对配置。传送辊60是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中空且圆柱状的部件。夹送辊61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夹送辊61由弹性部件按压在传送辊60。另外,也可以是,传送辊60配置在直线部34的上侧,夹送辊61配置在直线部34的下侧。
排出辊对44具备:排出辊62,其配置在直线部34的下侧;以及齿盘63,其在直线部34的上侧与排出辊62相对配置。排出辊62具备:轴64,其沿左右方向9延伸;以及辊部58,其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并以覆盖轴64的方式安装。齿盘63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设有多个。各齿盘63设在与排出辊62的辊部58相对的位置。齿盘63由弹性部件按压在排出辊62的辊部58。
从传送用电动机53(参照图4和图5)向传送辊60和排出辊62传递驱动力而使它们旋转。
当在记录用纸12被传送辊对59夹持的状态下传送辊60旋转时,该记录用纸12由传送辊对59向压盘42上、即向传送朝向15传送。在此,记录用纸12由供给辊25在弯曲部33传送并到达传送辊60。即,传送辊60对利用第一状态的外侧引导部件18的外侧引导部51和内侧引导部件19的内侧引导部52引导的记录用纸12进行传送。
而且,当在记录用纸12被排出辊对44夹持的状态下排出辊62旋转时,该记录用纸12由排出辊对44向传送朝向15传送。
[框架部件70]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底座框架83的上方配置有框架部件70。框架部件70由金属构成。框架部件70具备:一对侧框架5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框架的一例),其在左右方向9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导轨56、5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框架的一例),其被支撑在该一对侧框架55。
一对侧框架55在左右方向9上配置得比传送路径65靠外侧。一对侧框架55通过将下侧螺丝固定在底座框架83而被安装且支撑在底座框架83。如图8所示,在一对侧框架55,从上端朝下地形成有缺口71。在该缺口71嵌入供传送辊60插通的轴承72。由此,传送辊60在左右两端部由一对侧框架55支撑成能够旋转。
如图6和图7所示,导轨56、57是沿左右方向9延伸,并且前后端部向上屈曲的大致平板形状的部件。导轨56、57在前后方向8隔开间隔地配置。而且,导轨56、57在左右两端部由一对侧框架55支撑。另外,从一对侧框架55的上端突出的突起74插通于导轨56、57上所形成的开口73且钩挂于导轨56、57。由此,导轨56、57被固定成由一对侧框架55支撑的状态。
托架40以跨过导轨56、57的方式配置。托架40的后端部与导轨56的上表面抵接,托架40的前端部与导轨57的上表面抵接。在托架40由导轨56、57支撑的状态下,记录部24的记录头38位于前后方向8上的两个导轨56、57之间。如上所述,导轨56、57支撑记录部24。
在导轨57的上表面配置有公知的带机构(未图示)。带机构具备:带轮,其配置在导轨57的上表面的左右两端部;以及带,其架设于该带轮。带与托架40和对托架40施加驱动力的托架驱动用电动机(未图示)连接。当托架驱动用电动机驱动时,向左右方向9的驱动力经由带机构传递至托架40。由此,托架40在记录用纸12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
[保持部80]
图6和图7所示的保持部80在第一状态下,通过将外侧引导部件18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从而保持外侧引导部件18(详细来说是外侧引导部件18的凸部75)与框架部件70(详细来说是框架部件70的导轨56)抵接的状态。
如图6和图7所示,保持部80具备:卡合部81,其设于框架部件70的一对侧框架55;以及被卡合部82,其设于外侧引导部件18且在第一状态下与卡合部81卡合。
以下,以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第一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对被卡合部82和卡合部81的位置进行说明。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被卡合部82设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左面和右面中上端部的前侧。卡合部81在左右方向上设于与被卡合部82相对的位置。在此,第一状态的外侧引导部件18的上侧为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末端侧。即,保持部80保持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末端侧。
如图7和图8所示,被卡合部82具备施力部84和突出部85。施力部84是安装在外侧引导部件18的左面和右面的平板形状的部件。在此,施力部84的下端部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左面和右面一体化,而施力部84的下端部以外的部分相对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左面的右面分离。由此,施力部84能够以其下端部为中心通过弹性变形而向左右方向9挠曲。
突出部85在施力部84的上端部与施力部84一体形成,并且从施力部84向左右方向9的外侧突出。突出部85通过施力部84向左右方向9挠曲而沿左右方向9移动。在此,突出部85在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第一状态(图6和图8所示的状态)时设于与侧框架55相对的位置。即,突出部85从外侧引导部件18向侧框架55侧突出。
如图6和图7所示,卡合部81形成于一对侧框架55。卡合部81是从一对侧框架55的一方向另一方侧即向打印部11的左右方向9的内侧突出的突起。
如图7所示,卡合部81具备第一引导面86和第二引导面87(本实用新型的引导面的一例)。第一引导面86是前侧相对于后侧向左右方向9突出的倾斜面。第二引导面87是从第一引导面86的前端向前连续的面。第二引导面87是后侧相对于前侧向左右方向9突出的倾斜面。
在此,如上所述,卡合部81在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第一状态(图6和图8所示的状态)时设于与被卡合部82相对的位置。因而,卡合部81(第一引导面86和第二引导面87)朝向外侧引导部件18侧突出。
而且,从右侧的侧框架55突出的卡合部81的突出末端与从左侧的侧框架55突出的卡合部81的突出末端的间隔比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右面突出的突出部85的突出末端与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左面突出的突出部85的突出末端的间隔短。因此,当外侧引导部件18从第二状态转动到第一状态时,卡合部81(第一引导面86和第二引导面87)与突出部85成为彼此压接的状态。此时,通过卡合部81按压突出部85,从而施力部84挠曲且突出部85移动。在该状态下,施力部84对突出部85朝向卡合部81即突出部85的突出方向施力。
[外侧引导部件81的转动]
以下,对外侧引导部件18通过转动而从第二状态(参照图3、图5和图7)向第一状态(参照图1、图4、图6和图8)进行状态变化时的保持部80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保持部80在左右方向9设有一对,但是在此对左侧的保持部80的动作进行说明。并且,由于右侧的保持部80与左侧的保持部80同样地动作,因此再次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外侧引导部件18在第二状态时处于外侧引导部51位于上侧的倾倒的状态。此时,如图7所示,设于侧框架55的卡合部81和设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被卡合部82彼此分离而并未卡合。
当由复合机10的用户使外侧引导部件18向箭头66的方向(参照图2)转动时,外侧引导部件18从外侧引导部51位于上侧的倾倒状态即第二状态(参照图3、图5和图7)向外侧引导部51位于前侧的立起状态即第一状态(参照图1、图4和图6)进行状态变化。在该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如图9(A)所示,被卡合部82的突出部85与卡合部81的第一引导面86抵接。
在图9(A)所示的状态时,外侧引导部件18处于大致立起的状态。因此,外侧引导部件18通过从图9(A)所示的状态起向前移动而趋向成为第一状态的位置。并且,在外侧引导部件18因复合机10的用户按压而要从图9(A)所示的状态向前移动时,从突出部85对第一引导面86作用向前推压的力。这样,相对于该力的反作用力从第一引导面86作用于突出部85。通过该反作用力,与突出部85一体地形成的被卡合部82的施力部84向右挠曲。其结果是,突出部85与挠曲的施力部84一起向右移动,并且由第一引导面86引导而向前侧移动。由此,外侧引导部件18向前移动。施力部84向右的挠曲达到最大的时刻如图9(B)所示,是突出部85抵接到第一引导面86与第二引导面87的交界部的时刻。
另外,由于第一引导面86为倾斜面,因此被卡合部82的突出部85通过由第一引导面86引导而能够容易地越过突起状的卡合部81。
当外侧引导部件18从图9(B)所示的状态向前移动时,突出部85与卡合部81的第二引导面87抵接。在该状态下,外侧引导部件18向前的移动不会被卡合部81阻挡。相反地,通过由施力部84的挠曲产生的要使被卡合部82回到原始状态(被卡合部82的左右方向9的位置成为图9(A)所示的位置的状态)的弹性力F(参照图9(C)),对外侧引导部件18作用向前的力。即,外侧引导部件18由被卡合部82向前侧施力。
在此,如图6所示,在外侧引导部件18的前侧配置有框架部件70(侧框架55和导轨56)。即,被卡合部82对外侧引导部件18的施力朝向为朝向框架部件70的导轨56侧的朝向,即向前。并且,第二引导面87是位于上述施力朝向的上游侧即后侧相对于上述施力朝向的下游侧即前侧突出的倾斜面。
假设在外侧引导部件18从图9(C)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向前移动的时候,如图9(C)中以虚线示出的那样,被卡合部82回到原始状态。此时,由弹性力F实现的向前的力不会作用于外侧引导部件18。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外侧引导部件18位于图9(C)所示的位置时,外侧引导部件18的凸部75与导轨56抵接。因而,外侧引导部件18不会相对于图9(C)的位置向前侧移动。因此,外侧引导部件18在作用有由被卡合部82的弹性力F实现的向前的力的状态下与导轨56抵接。这样的外侧引导部件18的状态为上述第一状态。即,由卡合部81和被卡合部82构成的保持部80通过对外侧引导部件18在第一状态下向导轨56侧(前侧)施力从而保持外侧引导部件18与导轨56抵接的状态。
另外,在外侧引导部件18通过转动而从第一状态(参照图1、图4、图6和图8)向第二状态(参照图3、图5和图7)进行状态变化的情况下,以与上述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进行状态变化的情况的动作相反的动作执行。
即,当由复合机10的用户使外侧引导部件18向箭头66的方向(参照图2)转动时,通过从图9(C)的状态起被卡合部82的施力部84向右挠曲,外侧引导部件18向后侧移动(参照图9(B))。由于第二引导面87为倾斜面,因此被卡合部82的突出部85通过由第二引导面87引导而能够容易地越过突起状的卡合部81。当突出部85越过卡合部81后,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不会被保持部80阻碍,因此外侧引导部件18向箭头66的方向转动而向第二状态进行状态变化。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外侧引导部件18通过由保持部80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而被保持为与框架部件70抵接的状态。而且,框架部件70是能够使抵接的部件的位置比树脂制的情况稳定的金属制。由此,根据本结构,通过对外侧引导部件18施力并将其抵接在金属制的框架部件70,能够将外侧引导部件18维持在第一状态,即能够准确地将外侧引导部件18定位。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金属制的框架部件70的一对侧框架55支撑传送辊60。由此,能够减少维持与框架部件70抵接的状态的外侧引导部件18的、相对于传送辊60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能够使由维持在第一状态的外侧引导部件18引导的记录用纸12相对于传送辊60倾斜的可能性降低。
而且,转动的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末端侧容易松动。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外侧引导部件18的转动末端侧由保持部80保持,因此能够减少上述松动。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卡合部81与被卡合部82卡合,能够保持外侧引导部件18与框架部件70抵接的状态。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状态下,外侧引导部件18的突出部85通过被施力部84施力而被第二引导面87引导并作用有要使其向外侧引导部件18的导轨56侧的施力朝向的下游侧移动的力。因而,外侧引导部件18通过该力而被按压在框架部件70。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施力部84的作用力对外侧引导部件18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外侧引导部件18与金属制的导轨56抵接,外侧引导部件18被定位在与导轨56抵接的位置。而且,记录部24通过由导轨56支撑而被定位。即,外侧引导部件18和记录部24均由导轨56定位。由此,能够降低外侧引导部件18相对于记录部24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在记录部24对由外侧引导部件18引导的记录用纸12记录图像的时候,能够减少记录在该记录用纸12的图像的位置偏移。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设于卡合部81的第一引导面86和第二引导面87、设于被卡合部82的施力部84和突出部85对外侧引导部件18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不过卡合部81和被卡合部82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
例如,也可以如图10(A)、10(B)所示,卡合部81为形成于一对侧框架55的开口或凹部(在图10(A)、10(B)中为凹部),被卡合部82为形成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挠性的突起。并且,也可以是,在第一状态(图10(B)的状态)下,通过由该凹部(卡合部81)的缘部按压该突起而产生的该突起的弹性力F,对外侧引导部件18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另外,图10(A)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9(A)对应的图,图10(B)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9(C)对应的图。当然,也可以是,卡合部81为形成于一对侧框架55的挠性的突起,被卡合部82为形成于外侧引导部件18的开口或凹部。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侧引导部件18在第一状态下与导轨56抵接,不过也可以是,外侧引导部件18在第一状态下与框架部件70的其他部分,例如一对侧框架55抵接。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合部81设于一对侧框架55,不过也可以是,卡合部81设于框架部件70的其他部分,例如导轨56。在该情况下,当然外侧引导部件18的被卡合部82设置在能够与设于导轨56的卡合部81卡合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80由卡合部81和被卡合部82构成,不过保持部80只要是在第一状态下通过对外侧引导部件18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而保持外侧引导部件18与框架部件70抵接的状态的结构,则也可以不是由卡合部81与被卡合部82构成。例如,保持部80也可以是与外侧引导部件18和底座框架83连接,在第一状态下对外侧引导部件18向框架部件70侧施力的扭力螺旋弹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送辊60由一对侧框架55支撑,不过也可以是,与侧框架55相对配置的夹送辊61由一对侧框架55支撑。即,夹送辊61也可以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辊。当然,也可以是传送辊60和夹送辊61双方均由一对侧框架55支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架部件70由分别为独立部件的一对侧框架55和导轨56、57构成,不过框架部件70也可以一体地构成。例如,也可以是,框架部件70是具有向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扩展的平板部和在该平板部的左右两端向下屈曲的部分即侧板部的大致逆U字形状的一个板状部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平板部支撑记录部24,侧板部支撑传送辊60。
Claims (5)
1.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引导部件,具有构成传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引导部,并且能够进行状态变化成为通过该引导部引导片材的第一状态以及使上述传送路径露出到外部的第二状态;
传送辊,对由上述第一状态的上述引导部件引导的片材进行传送;
金属制的框架部件,支撑上述传送辊;以及
保持部,在上述第一状态下,通过对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框架部件侧施力来保持上述引导部件抵接在上述框架部件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在该装置的主体,并且通过转动来进行状态变化,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引导部件的转动末端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具备:卡合部,设置于上述框架部件;以及被卡合部,设置于上述引导部件,在上述第一状态下与上述卡合部卡合。
4.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送装置;以及
记录部,对在上述传送路径传送的片材记录图像,
上述框架部件具备:
第一框架,支撑上述传送辊;以及
第二框架,由上述第一框架支撑,并且支撑上述记录部,
上述卡合部设置于上述第一框架,上述引导部件由上述保持部保持成与上述第二框架抵接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被卡合部具备:
突出部,从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第一框架侧突出;以及
施力部,对上述突出部向该突出部的突出朝向施力,
上述卡合部具备引导面,该引导面朝向上述引导部件侧突出并形成于上述第一框架,并且在上述第一状态下与上述突出部抵接,
上述引导面是上述引导部件向上述第二框架侧的施力朝向的上游侧比下游侧突出的倾斜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28731A JP6186740B2 (ja) | 2013-02-18 | 2013-02-18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13-028731 | 2013-02-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20105U true CN203820105U (zh) | 2014-09-10 |
Family
ID=5147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6943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820105U (zh) | 2013-02-18 | 2014-02-18 | 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186740B2 (zh) |
CN (1) | CN203820105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53987A (ja) * | 2002-07-22 | 2004-02-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52113B2 (ja) * | 2006-07-26 | 2012-06-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265671B2 (ja) * | 2007-03-26 | 2009-05-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
2013
- 2013-02-18 JP JP2013028731A patent/JP61867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2-18 CN CN201420069437.6U patent/CN20382010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4156326A (ja) | 2014-08-28 |
JP6186740B2 (ja) | 2017-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340940B1 (en) | Image recording device | |
US9016463B2 (en) | Conveying device | |
US8503923B2 (e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205097721U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3991285B (zh) | 具有用于支撑滑架的框架的喷墨记录设备 | |
JP6606968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CN106004095A (zh) | 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 |
JP6446946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5924222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CN203820105U (zh) | 传送装置以及图像记录装置 | |
JP5673126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US9370926B2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dia tray | |
US10286691B2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205086500U (zh) |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2632724B (zh) | 记录装置 | |
US9789711B2 (en) | Conveyor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6642050B2 (ja)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CN105459640B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204999385U (zh) | 片材托盘和片材传送装置 | |
CN104943376B (zh) | 图像记录设备 | |
CN104943409A (zh) | 输送装置 | |
CN203713272U (zh) | 输送设备 | |
JP6119393B2 (ja) | 複合印刷装置 | |
JP7021515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 | |
JP5954087B2 (ja) | シート受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