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4736U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34736U CN203334736U CN2013203536365U CN201320353636U CN203334736U CN 203334736 U CN203334736 U CN 203334736U CN 2013203536365 U CN2013203536365 U CN 2013203536365U CN 201320353636 U CN201320353636 U CN 201320353636U CN 203334736 U CN203334736 U CN 2033347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mechanism
- wheel
- hypotenuse
- wheel carrier
- park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移动机箱、旋转立柱、车台板、升降挂架、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车台板通过螺栓与升降挂架连接,所述移动机箱通过轮架组卡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机箱内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与位于移动机箱外的一驱动齿轮相接,其中一直线导轨侧面设有齿条,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旋转驱动机构与旋转立柱传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旋转立柱顶端、并与升降挂架连接,升降挂架套设在旋转立柱外,升降挂架上还设有滑轮与旋转立柱滚动配合;所述旋转立柱顶部还设有防冲顶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停放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成为许多家庭的代步工具。尽管各个城市都在大力规划开发增加城市面积,但日益增长的私家车数量,使面积有限的城市的扩张效果不尽人意。因此,立体停车位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的升降式停车设备,控制系统大多采用齿轮传动配合链条与链轮工作达到使停车设备移动与旋转目的,其起导向与支撑作用的斜边轮,不可直接拆卸,不能自由调节上下位置。这其中的不足是:1、控制系统内采用齿轮与链轮链条配合传动的方式,结构复杂且运行不稳定;2、链条与链轮的传动方式,其链条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断链,影响停车设备的正常使用;3、链条与链轮的传动方式,势必会增大停车设备的安装面积,使下层有效的停车空间减少;4、负责的设计方案,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5、结构与配件的缺陷,使得设备需频繁的检修与维护,售后成本大大增加;6、水平轨道公差原因,如斜边轮不可调节上下位置,使得设备受轨道的影响可能卡住,影响工作使用;7、斜边轮不可直接拆卸,如需保养或更换斜边轮,需将移动主轴拆卸,将整个设备抬高,给维护检修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安全可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安装维修方便的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移动机箱、旋转立柱、车台板、升降挂架、升降驱动机构以及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车台板通过螺栓与升降挂架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机箱通过轮架组卡在直线导轨上,移动机箱内设有移动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移动驱动机构与位于移动机箱外的一驱动齿轮相接,其中一直线导轨侧面设有齿条,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旋转驱动机构与旋转立柱传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旋转立柱顶端、并与升降挂架连接,升降挂架套设在旋转立柱外,升降挂架上还设有滑轮与旋转立柱滚动配合;所述旋转立柱顶部还设有防冲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轮架组包括轮架、斜边轮组和移动导向轮,斜边轮组通过高度调节螺栓与轮架连接;轮架内的至少一侧设有斜边轮组,轮架内对应斜边轮组上方设有横梁,斜边轮组包括斜边轮和斜边轮架,斜边轮设置在斜边轮架一侧、并卡设在直线导轨的侧面,高度调节螺栓从上至下穿过横梁与斜边轮架螺接;移动导向轮位于斜边轮组上方,移动导向轮外周与直线导轨顶面滚动接触,其中,位于装有齿条的直线导轨上的至少一个移动导向轮外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卡设在直线导轨顶部。由于两条平行导轨中的一条侧面设有齿条,所以对应这一侧的轮架组只有一侧设有斜边轮组,为了让轮架组与直线导轨更好的卡在一起,所以对应该直线导轨上的轮架组中至少一个移动导向轮外周设有环形凹槽,移动导向轮通过环形凹槽与直线导轨顶部配合;而另一直线导轨上的轮架组可以对应直线导轨的两侧设有斜边轮组,通过轮架组内两侧的斜边轮组可以与直线导轨的两侧良好配合,难以松脱。
所述轮架组有四个,分别为设置在移动机箱前方左右两侧的前方倒U形轮架组、设置在移动机箱后方左右两侧的后方倒U形轮架组。
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移动驱动电机、第一减速箱、换向传动装置、传动齿轮箱、驱动齿轮和齿条,第一减速箱与移动机箱固定连接,移动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减速箱、换向传动装置、传动齿轮箱与驱动齿轮传动连接,驱动齿轮位于移动机箱外、并与齿条啮合。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第二减速箱、齿轮传动副、蜗杆、涡轮和旋转立轴,旋转驱动电机依次通过第二减速箱、齿轮传动副与蜗杆传动连接,蜗杆与涡轮啮合,涡轮与旋转立轴固定连接,旋转立轴上端与旋转立柱连接。
所述防冲顶装置包括制动电磁铁、触碰杆和支座,支座固定设置在旋转立柱上,制动电磁铁位于支座上方,触碰杆转动设置在支座上,触碰杆的下端设有用于触控制动电磁铁的触碰头,触碰杆的下端向下延伸、并设有触碰倒钩。当升降驱动机构出现故障不断上升时,直至升降挂架碰撞到触碰杆下端的触碰倒钩,触碰杆开始偏转,触碰杆的触碰头使制动电磁铁动作,驱使升降驱动电机刹车,停止上升,同时,触碰倒钩钩住升降挂架上端,放置升降挂架瞬间下坠。
所述直线导轨水平设置在地基上,地基内预埋设有连接件与直线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两端设有防脱轨阻挡件。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由升降驱动电机、链条和链轮组成,升降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机架固定设置在旋转立柱顶部,升降驱动电机通过链轮与链条传动连接,链条的一端与升降挂架连接。当然,可以同时将链条替换为钢丝绳、链轮替换为钢丝绳盘。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和移动驱动机构分别一前一后设置在移动机箱内。
所述移动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在设备运行时不同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设备移动旋转采用齿轮传动,整个运行过程平稳可靠;
(2)本设备由水平设置的两条直线轨道、移动机箱、旋转立柱、升降动力系统、升降车台板组成,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少、建设费用及成本低、独立安装使用,使用范围广,适合别墅、小区或者地下停车场等,且维护保养便利、费用低,适合大规模推广;
(3)本设备使用简单方便,一键操作,汽车直行到升降车台板上,启动设备后设备便自行运动到位,方便易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动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方倒U形轮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直线导轨与齿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驱动机构及防冲顶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移动机箱1、旋转立柱7、车台板8、升降挂架9、升降驱动机构20以及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6,车台板8通过螺栓与升降挂架9连接,所述移动机箱1通过轮架组卡在直线导轨6上,移动机箱1内设有移动驱动机构2和旋转驱动机构4,移动驱动机构2与位于移动机箱1外的一驱动齿轮25相接,其中一直线导轨6侧面设有齿条61,齿条61与驱动齿轮25啮合;旋转驱动机构4与旋转立柱7传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20设置在旋转立柱7顶端、并与升降挂架9连接,升降挂架9套设在旋转立柱7外,升降挂架9上还设有滑轮与旋转立柱7滚动配合;所述旋转立柱7顶部还设有防冲顶装置10。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和移动驱动机构2分别一前一后设置在移动机箱1内。
结合图2,所述移动驱动机构2包括移动驱动电机21、第一减速箱22、换向传动装置23、传动齿轮箱24、所述驱动齿轮25和齿条61,第一减速箱22与移动机箱1固定连接,移动驱动电机21通过第一减速箱22、换向传动装置23、传动齿轮箱24与驱动齿轮25传动连接,驱动齿轮25位于移动机箱1外、并与齿条61啮合。
所述驱动齿轮25位于移动机箱1底部外、并水平设置,齿条4水平设置在直线导轨3侧面。
所述移动驱动电机21卧放设置,减速箱底座222与移动机箱1的底板11固定连接,第一减速箱22还通过换向传动装置23、传动齿轮箱24与驱动齿轮25传动连接。
所述换向传动装置2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231和第二锥齿232,第一锥齿231与第一减速箱22的输出轴221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箱24包括第一齿轮轴241、第二齿轮轴247和框架243,第一齿轮轴241和第二齿轮轴247分别与框架243转动配合,第一齿轮轴241的上端伸出框架243上并与第二锥齿232连接,第二齿轮轴247下端伸出框架243底部并与驱动齿轮25连接,第一齿轮轴241表面设有第一齿轮248,第二齿轮轴247表面设有第二齿轮244,第一齿轮248和第二齿轮244均位于框架243内侧、且第一齿轮248和第二齿轮244相啮合。
所述传动齿轮箱24的框架243底部还设有压板245,压板245与框架243底部之间形成有夹层249,传动齿轮箱24固定在移动机箱1的底板上,底板被压板245压紧在夹层249中。
所述框架243上部和下部分别对应第一齿轮轴241和第二齿轮轴247各设有一个轴承,框架243顶面设有上轴承盖242,压板底面设有下轴承盖246。
结合图3,所述轮架组包括轮架31、斜边轮组35和移动导向轮32,斜边轮组35通过高度调节螺栓34与轮架31连接;轮架31内的至少一侧设有斜边轮组35,轮架31内对应斜边轮组35上方设有横梁312,斜边轮组35包括斜边轮352和斜边轮架351,斜边轮352设置在斜边轮架351一侧、并卡设在直线导轨6的侧面,高度调节螺栓34从上至下穿过横梁312与斜边轮架351螺接;移动导向轮32位于斜边轮组35上方,移动导向轮32外周与直线导轨6顶面滚动接触,其中,位于装有齿条61的直线导轨6上的至少一个移动导向轮32外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卡设在直线导轨6顶部。
所述轮架组有四个,分别为设置在移动机箱1前方左右两侧的前方倒U形轮架组5、设置在移动机箱1后方左右两侧的后方倒U形轮架组3。其中,左右两个前方倒U形轮架组5之间、左右两个后方倒U形轮架组3之间分别通过移动主轴36连接,移动主轴36穿过移动机箱1后与对应的轮架组的移动导向轮32连接。
所述轮架31整体呈倒U型,其由左右两侧板311、顶盖33和所述横梁312构成,顶盖33设置在左右侧板311顶部,横梁312连接在左右两侧板311之间。侧板311对应斜边轮352的中心处设有长圆孔313,锁紧螺栓37从轮架31的侧板311外侧插入长圆孔313、并与斜边轮36连接。
结合图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旋转驱动电机41、第二减速箱42、齿轮传动副43、蜗杆44、涡轮46和旋转立轴47,旋转驱动电机41依次通过第二减速箱42、齿轮传动副43与蜗杆44传动连接,蜗杆44与涡轮46啮合,涡轮46与旋转立轴47固定连接,旋转立轴47上端与旋转立柱7连接。
所述第二减速箱42的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49,所述蜗杆44的杆体两端承接在移动机箱1的左右两侧,蜗杆44的杆体上还设有被动齿轮441,被动齿轮441通过齿轮传动副43与所述主动齿轮49传动连接。
所述齿轮传动副43包括第一齿轮431、第二齿轮433和第三齿轮435,第一齿轮431设置在第一转轴432上,第二齿轮433和第三齿轮435设置在第二转轴434上,第一转轴432和第二转轴434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轴承、轴承盖与移动机箱1的侧壁连接,第一齿轮431分别与所述主动齿轮49和第二齿轮433啮合,第三齿轮435与被动齿轮441啮合。
所述旋转立轴47上下两端外分别套设有上轴座471和下轴座472,上轴座471、下轴座472与移动机箱1相接,旋转立轴47上端还通过法兰盘45与旋转立柱7固定连接。
所述下轴座472下方设有下轴承盖48,移动机箱1的底板夹紧在下轴座472与下轴承盖48之间。
结合图6,所述防冲顶装置10包括制动电磁铁101、触碰杆102和支座103,支座103固定设置在旋转立柱7上,制动电磁铁101位于支座103上方,触碰杆102转动设置在支座103上,触碰杆102的下端设有用于触控制动电磁铁101的触碰头104,触碰杆102的下端向下延伸、并设有触碰倒钩105。
所述直线导轨6水平设置在地基30(见图7所示)上,地基30内预埋设有连接件与直线导轨6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6两端设有防脱轨阻挡件62。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由升降驱动电机201、链条203和链轮组成,升降驱动电机201通过电机机架202固定设置在旋转立柱7顶部,升降驱动电机201通过链轮与链条203传动连接,链条203的一端与升降挂架9连接。
所述移动驱动机构2、旋转驱动机构4、升降驱动机构20在设备运行时不同时工作。
参见图7,立体停车设备的上下两层均停上小车;当需要将位于上层的汽车开出时,移动驱动机构2控制移动机箱1前进,上下层的汽车错开移动距离,见图8所示;然后,启动旋转驱动机构4,旋转立柱旋转90度,车台板8及其上的汽车同时旋转至车库外,见图9所示;最后,驱动升降驱动机构20,车台板8及其上的汽车同时下降至地面上,见图10所示,这时之前位于上层的汽车即可驶离立体停车设备。
结合图7所示,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车台板8处于悬空承重状态,且车台板8的方向与车库的方向一致,此时,位于移动机箱1的A侧的斜边轮处于受压状态,B侧的斜边轮处于受拉状态,从而有效防止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侧倾;结合图9所示,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车台板8处于悬空承重状态,且车台板8旋转至车库前方,此时,位于移动机箱1的D端的斜边轮处于受压状态,C端的斜边轮处于受拉状态,从而有效防止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前倾。
Claims (10)
1.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包括移动机箱(1)、旋转立柱(7)、车台板(8)、升降挂架(9)、升降驱动机构(20)以及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6),车台板(8)通过螺栓与升降挂架(9)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机箱(1)通过轮架组卡在直线导轨(6)上,移动机箱(1)内设有移动驱动机构(2)和旋转驱动机构(4),移动驱动机构(2)与位于移动机箱(1)外的一驱动齿轮(25)相接,其中一直线导轨(6)侧面设有齿条(61),齿条(61)与驱动齿轮(25)啮合;旋转驱动机构(4)与旋转立柱(7)传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20)设置在旋转立柱(7)顶端、并与升降挂架(9)连接,升降挂架(9)套设在旋转立柱(7)外,升降挂架(9)上还设有滑轮与旋转立柱(7)滚动配合;所述旋转立柱(7)顶部还设有防冲顶装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轮架组包括轮架(31)、斜边轮组(35)和移动导向轮(32),斜边轮组(35)通过高度调节螺栓(34)与轮架(31)连接;轮架(31)内的至少一侧设有斜边轮组(35),轮架(31)内对应斜边轮组(35)上方设有横梁(312),斜边轮组(35)包括斜边轮(352)和斜边轮架(351),斜边轮(352)设置在斜边轮架(351)一侧、并卡设在直线导轨(6)的侧面,高度调节螺栓(34)从上至下穿过横梁(312)与斜边轮架(351)螺接;移动导向轮(32)位于斜边轮组(35)上方,移动导向轮(32)外周与直线导轨(6)顶面滚动接触,其中,位于装有齿条(61)的直线导轨(6)上的至少一个移动导向轮(32)外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卡设在直线导轨(6)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轮架组有四个,分别为设置在移动机箱(1)前方左右两侧的前方倒U形轮架组(5)、设置在移动机箱(1)后方左右两侧的后方倒U形轮架组(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驱动机构(2)包括移动驱动电机(21)、第一减速箱(22)、换向传动装置(23)、传动齿轮箱(24)、所述驱动齿轮(25)和齿条(61),第一减速箱(22)与移动机箱(1)固定连接,移动驱动电机(21)通过第一减速箱(22)、换向传动装置(23)、传动齿轮箱(24)与驱动齿轮(49)传动连接,驱动齿轮(49)位于移动机箱(1)外、并与齿条(6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旋转驱动电机(41)、第二减速箱(42)、齿轮传动副(43)、蜗杆(44)、涡轮(46)和旋转立轴(47),旋转驱动电机(41)依次通过第二减速箱(42)、齿轮传动副(43)与蜗杆(44)传动连接,蜗杆(44)与涡轮(46)啮合,涡轮(46)与旋转立轴(47)固定连接,旋转立轴(47)上端与旋转立柱(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防冲顶装置(10)包括制动电磁铁(101)、触碰杆(102)和支座(103),支座(103)固定设置在旋转立柱(7)上,制动电磁铁(101)位于支座(103)上方,触碰杆(102)转动设置在支座(103)上,触碰杆(102)的下端设有用于触控制动电磁铁(101)的触碰头(104),触碰杆(102)的下端向下延伸、并设有触碰倒钩(1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直线导轨(6)水平设置在地基(30)上,地基(30)内预埋设有连接件与直线导轨(6)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导轨(6)两端设有防脱轨阻挡件(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升降驱动机构(20)由升降驱动电机(201)、链条(203)和链轮组成,升降驱动电机(201)通过电机机架(202)固定设置在旋转立柱(7)顶部,升降驱动电机(201)通过链轮与链条(203)传动连接,链条(203)的一端与升降挂架(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驱动机构(4)和移动驱动机构(2)分别一前一后设置在移动机箱(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驱动机构(2)、旋转驱动机构(4)、升降驱动机构(20)在设备运行时不同时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536365U CN203334736U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536365U CN203334736U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34736U true CN203334736U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970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53636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34736U (zh) | 2013-06-20 | 2013-06-20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34736U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4602A (zh) * | 2013-06-20 | 2013-10-02 | 曹孝培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CN104295133A (zh) * | 2014-09-14 | 2015-01-21 | 嘉兴欧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 |
CN104763201A (zh) * | 2015-04-13 | 2015-07-08 | 廖国友 | 立体停车设备用连接法兰组件 |
CN104763187A (zh) * | 2015-04-13 | 2015-07-08 | 范玉段 | 轨道齿条式双轨停车设备 |
CN104763185A (zh) * | 2015-04-13 | 2015-07-08 | 范玉段 | 立体停车设备用带齿支承导轨 |
CN104763188A (zh) * | 2015-04-14 | 2015-07-08 | 江苏腾发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停车库 |
CN105257039A (zh) * | 2015-08-28 | 2016-01-20 | 芜湖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的停车设备 |
CN108868234A (zh) * | 2018-06-28 | 2018-11-23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小型停车机械装置 |
CN110242077A (zh) * | 2019-06-28 | 2019-09-17 | 东北大学 | 自驱动可避让式立体停车装置 |
-
2013
- 2013-06-20 CN CN2013203536365U patent/CN20333473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34602A (zh) * | 2013-06-20 | 2013-10-02 | 曹孝培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CN103334602B (zh) * | 2013-06-20 | 2016-04-06 | 佛山市维斯立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CN104295133A (zh) * | 2014-09-14 | 2015-01-21 | 嘉兴欧本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 旋转式立体停车装置 |
CN104763201A (zh) * | 2015-04-13 | 2015-07-08 | 廖国友 | 立体停车设备用连接法兰组件 |
CN104763187A (zh) * | 2015-04-13 | 2015-07-08 | 范玉段 | 轨道齿条式双轨停车设备 |
CN104763185A (zh) * | 2015-04-13 | 2015-07-08 | 范玉段 | 立体停车设备用带齿支承导轨 |
CN104763188A (zh) * | 2015-04-14 | 2015-07-08 | 江苏腾发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停车库 |
CN105257039A (zh) * | 2015-08-28 | 2016-01-20 | 芜湖科创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调节的停车设备 |
CN108868234A (zh) * | 2018-06-28 | 2018-11-23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小型停车机械装置 |
CN110242077A (zh) * | 2019-06-28 | 2019-09-17 | 东北大学 | 自驱动可避让式立体停车装置 |
CN110242077B (zh) * | 2019-06-28 | 2020-07-28 | 东北大学 | 自驱动可避让式立体停车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34736U (zh)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
CN103334602B (zh) | 双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
CN103144615B (zh) | 电动商用车电池箱单程更换机器人 | |
CN203223020U (zh) | 旋转夹持轮胎式立体车库汽车搬运器 | |
CN103470080B (zh) | 一种无齿条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4960426U (zh) |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 |
CN202578070U (zh) | 一种三轨式无避让两层停车设备 | |
CN104775648B (zh) | 无齿轨道式双轨停车设备 | |
CN103343635B (zh) | 单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3430106U (zh) | 单轨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
CN105696831B (zh) | 一种与楼房结合的立体车库 | |
CN104018709B (zh) | 一种一拖二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3334742U (zh) | 无齿条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 |
CN202788097U (zh) | 一种室外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 |
CN204343746U (zh) | 一种横移停车驱动装置 | |
CN203160782U (zh) | 一种二层框架式双排立体车位 | |
CN2921192Y (zh) | 蜂窝式立体停车装置 | |
CN209908048U (zh) | 一种带防晃功能的垂直循环立体车库 | |
CN206487197U (zh) | 高效立体停车系统 | |
CN212224814U (zh) | 停车设备的升降机构 | |
CN206299166U (zh) | 一种高密度电动车地下停车库 | |
CN214996439U (zh) | 一种两层梳齿简易升降设备 | |
CN203514896U (zh) | 一种旋转式泊车装置 | |
CN204531538U (zh) | 无齿轨道式双轨停车设备 | |
CN203334737U (zh) | 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的移动驱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