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65514U -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65514U
CN202965514U CN 201220285123 CN201220285123U CN202965514U CN 202965514 U CN202965514 U CN 202965514U CN 201220285123 CN201220285123 CN 201220285123 CN 201220285123 U CN201220285123 U CN 201220285123U CN 202965514 U CN202965514 U CN 202965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liquid container
container
described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851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金平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65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655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能够向液体容器加注液体,并且能够在保持脱气度的状态下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向喷头进行初次填充。液体容器在结构上独立于液体喷射装置,通过将装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使设置于安装部的且与喷头连通的液体导入部与开口于液体容器底部的液体供给口气密连接。并且,液体容器设置有卡合部,如果液体导入部与液体供给口连接,则卡合部以液体容器无法从安装部脱离的方式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此外,在高于液体容器的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设置有液体注入口,能够将液体补充至液体容器。这样,在初次向喷头填充液体时空气不易进入液体,因此能够在保持液体的脱气度的状态下将液体填充至喷头。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液体收容在内部的液体容器、以及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射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种而众所周知。在喷墨打印机中,能够通过从设置在喷头的喷嘴向纸等被喷射物的准确位置喷射正确量的墨水,来印刷图像等。
业界提出了以下方案:在这种喷墨打印机中预先安装收容墨水的墨水容器(专利文献1),从喷嘴喷射的墨水从墨水容器被供给至喷头。上述墨水容器设置有用于注入墨水的注入口,如果墨水容器内的墨水残留量少时(少于特定量时),则能够从注入口补充另行准备的墨瓶中的墨水,由此进行连续印刷。并且,由于能够不断向墨水容器加注墨水,因此不会浪费墨水容器内的墨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94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安装有墨水容器的喷墨打印机在购入后进行第一次墨水填充(初次填充)时,由于下述原因而有时存在直至能够进行正常印刷之前,花费时间多、使用大量墨水的问题。首先,购入时墨水容器内是空的,开始印刷时必须将墨瓶中的墨水转移(注入)至墨水容器。此时,即使已经对墨水容器内的墨水进行了脱气处理,墨水中也会混入大量的空气(气泡)。而且,如果这种含有空气的墨水被填充至喷头,从喷嘴打出的是空气而不是墨水,则会造成印刷不良(所谓的漏点)。因此,有时需要花费时间等待墨水内的空气排出(例如30分钟),或者为了吸引滞留在喷头内的空气与墨水一同从喷嘴排出而使用大量的墨水。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液体容器加注液体且能够在初次填充时在保持脱气度的状态下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填充至喷头的技术。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部分问题,本发明的液体容器采用以下结构。即,
一种在结构上独立于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容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头、与该喷头连通的液体导入部、以及设置有该液体导入部的安装部,并且,被供给至该喷头的液体收容在液体容器内部,其具有:
液体供给口,上述液体供给口开口于上述液体容器的底部,通过将上述液体容器安装在上述安装部,来与上述液体导入部气密连接,供给该液体容器内的液体;
卡合部,如果上述液体导入部与上述液体供给口连接,则上述卡合部以上述液体容器无法从上述安装部脱离的方式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
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高于上述液体容器的上述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能够将液体注入至上述液体容器内。
这种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在结构上独立于(分离于)液体喷射装置,通过将装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来使设置于安装部的液体导入部与开口于液体容器底部的液体供给口气密连接,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供给至喷头。并且,液体容器设置有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相卡合的部分(卡合部),在液体导入部与液体供给口相连接的状态下,以液体容器无法从安装部脱离的方式卡合。此外,在高于液体容器的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设置液体注入口,能够将液体补充至液体容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液体容器,能够将液体加注至液体容器,并且在初次向喷头填充液体时(初次填充时),能够不降低液体的脱气度来向喷头填充液体。即,在不同于本发明即液体容器被预先一体设置在液体喷射装置的情况下,初次填充时从另行准备的液体瓶等向空的液体容器注入液体,有时会导致空气进入液体而发生起泡。而且,如果这种含有气泡的液体被填充至喷头,则会发生液体不能正常喷射的不良情况。对此,如果如本发明所述使液体容器在结构上独立于液体喷射装置,将装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上,则在初次填充时空气不易进入液体,能够在保持液体的脱气度的状态下将液体填充至喷头。因而无需等至空气从液体排出,因此能够缩短直至可正常喷射液体为止所需的时间。并且,由于即使是在进行将喷头内的空气和液体导入并排出的处理(即清洗)的情况下,也只需轻微的清洗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排出的液体的量。
并且,如果一旦将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则液体容器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而无法脱离。而且,如果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减少,则能够从液体注入口加注液体,因此,能够从喷头连续喷射液体并且不浪费液体容器内的液体。
上述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具备封堵液体注入口的盖部件,也可通过在与从安装部卸下液体容器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施力,来打开该盖部件。
由此,由于盖部件的打开动作的方向与从安装部卸下液体容器的方向不同,因此,在打开盖部件时不会在卸下液体容器的方向上施力,从而能够防止液体导入部与液体供给口之间连接松动的问题。
并且,具有上述盖部件的本发明的液体容器中,设有液体注入口与盖部件相互嵌合的螺纹结构,也可通过与从安装部卸下液体容器的方向相平行的旋转轴进行旋转,来打开该盖部件。
由此,打开时转动盖部件的方向与从安装部卸下液体容器的方向正交。因此,打开盖部件的动作不会在卸下液体容器的方向上施力,从而能够防止液体导入部与液体供给口之间连接松动的问题。
在将多个这种本发明的液体容器连成一体来构成液体容器复合体的情况下,可以在与将各液体容器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列连接多个液体容器。
这样通过将多个液体容器连成一个整体作为液体容器复合体使用,能够将多个液体容器同时安装在分别与之相对应的安装部上。因此,与将多个液体容器分别单独地安装在相对应的安装部上的情况相比,可节省安装液体容器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
并且,上述液体容器复合体可如下设置。首先,在液体喷射装置中,如果输入与液体容器内的液体相对应的认证码,则根据该认证码确认从喷头喷射合适的液体。接着,也可以在将液体容器复合体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之前,使收容在多个液体容器内的各液体对应共同的认证码。
将不同的液体分别收容在多个液体容器中,在将各种液体供给至喷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通过认证码对液体进行认证,此时,一般来说,为了不弄错液体的种类,每种液体对应一个不同的认证码,如果液体的种类增加,则输入认证码的工作会变得繁琐。但是,如果将多个液体容器连成一个整体作为液体容器复合体使用,则在初次填充时不会将液体的种类弄错,因此,各液体能够对应共同的认证码。因而,无需一种液体输入一个认证码,一个液体容器复合体可仅输入一个认证码,因此能够大幅节省输入认证码所花费的劳力和时间。
并且,通过将上述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将收容在内部的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头。因此,本发明可理解为一种用于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供给至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供给系统。因此,本发明的液体供给系统采用以下结构。即,
一种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容器内的液体的液体供给系统,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从喷头喷射液体,上述液体容器在结构上独立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上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
液体导入部,上述液体导入部与上述喷头连通,导入从该喷头喷射的液体;
安装部,上述安装部设置有上述液体导入部,并且安装有上述液体容器;
上述液体容器具有:
液体供给口,上述液体供给口开口于上述液体容器的底部,通过将上述液体容器安装在上述安装部,来与上述液体导入部气密连接,供给该液体容器内的液体;
卡合部,如果上述液体导入部与上述液体供给口连接,则上述卡合部以上述液体容器无法从上述安装部脱离的方式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
液体注入口,上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高于上述液体容器的上述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能够将液体注入至上述液体容器内。
这种本发明的液体供给系统中,液体容器在结构上独立于(分离于)液体喷射装置,通过将装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上,来使设置于安装部的液体导入部与开口于液体容器底部的液体供给口气密连接,将液体容器内的液体供给至喷头。并且,液体容器设置有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的部分(卡合部),在液体导入部与液体供给口相连接的状态下,以液体容器无法从安装部脱离的方式卡合。此外,在高于液体容器的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设置液体注入口,能够将液体补充至液体容器。
根据这种本发明的液体供给系统,液体容器在结构上与液体喷射装置相分离,装有液体的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上,由此,在初次向喷头填充液体(初次填充)时空气不易进入液体,因此能够在保持液体的脱气度的状态下将液体填充至喷头。并且,如果一旦将液体容器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上,则液体容器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则液体容器与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而无法脱离。而且,如果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减少,则能够从液体注入口加注液体,因此,能够从喷头连续喷射液体并且不浪费液体容器内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作为本实施例中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打印机进行举例说明的图。
图2是表示喷墨打印机的大致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容纳有墨水容器的墨水容器箱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墨水容器插入并安装在墨水容器箱的插入孔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将墨水容器的墨水注入口和盖部件周围的放大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通过第一变形例的盖部件来打开或闭合墨水注入口的状态说明图。
图7是表示通过第二变形例的盖部件来打开或闭合墨水注入口的状态说明图。
图8是表示通过第三变形例的盖部件来打开或闭合墨水注入口的状态说明图。
图9是表示将四个墨水容器连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墨水容器组安装在墨水容器箱的状态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明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按以下顺序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A.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B.墨水容器以及墨水容器箱的结构:
C.变形例:
C-1.第一变形例:
C-2.第二变形例:
C-3.第三变形例:
C-4.第四变形例:
A.喷墨打印机的结构:
图1是对作为本实施例中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墨打印机10进行列举说明的图。图示的喷墨打印机10的外形呈大致盒状,在正面的大致中心位置设置有正面盖板11,上述正面盖板11的左侧设有多个操作按钮15。正面盖板11枢接于下端侧,如果将上端侧向前放倒,则可看到排出印刷用纸2的细长状的出纸口12。并且,喷墨打印机10的背面侧设置有未图示的供纸托盘,如果将印刷用纸2放置在供纸托盘上并操纵操作按钮15,则印刷用纸2从供纸托盘被送入,在内部将图像等印刷在印刷用纸2的表面,之后印刷用纸2从出纸口12被送出。
并且,在喷墨打印机10的顶面设置有顶盖14。顶盖14枢接于顶面后侧,如果抬起前侧打开顶盖14,则可以确认喷墨打印机10的内部状态,或对喷墨打印机10进行修理等。
此外,图中喷墨打印机10的左侧面设置有盒状的墨水容器箱100。墨水容器箱100的内部容纳有多个收容墨水的墨水容器,用于印刷的墨水由该墨水容器箱供给,具体如后所述。
图2是喷墨打印机10的大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喷墨打印机10的内部设置有在印刷用纸上做往返运动的滑架20。滑架20的底面侧(面向印刷用纸2的一侧)搭载有具有多个喷嘴的喷头22,从喷嘴向印刷用纸2喷射墨水来印刷图像等。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中,可使用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四种墨水来印刷彩色图像,与之相对应地,在搭载于滑架20的喷头22上为每种墨水设置了喷嘴。
滑架20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一边由导轨28引导一边在印刷用纸2上反复进行往返运动。并且,喷墨打印机10还设置有用于输送印刷用纸2的未图示的送纸机构,与滑架20往返运动的动作相对应地一点一点地输送印刷用纸2。而且,通过使滑架20做往返运动的动作与输送印刷用纸2的动作相配合,并从喷头22的喷嘴喷射正确量的墨水,来在印刷用纸2上印刷图像等。
将从喷头22的喷嘴喷射的墨水收容在容纳于墨水容器箱100内的墨水容器150中。由于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中使用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四种墨水,因此为每种墨水准备了墨水容器150。经由由管等构成的且与各种墨水相对应的供给通路200,各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被供给至滑架20的喷头22。在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0中,供给通路200的中途设置有供给泵202,通过供给泵的作动,吸入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并将其压送至喷头22。应予说明,之后使用其他附图对墨水容器150和墨水容器箱10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并且,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相当于本发明的“液体容器”。
此外,在使滑架20沿着导轨28移动至印刷用纸2外侧的位置上,设置有被称为初始位置的区域。初始位置设置有帽30,该帽30可通过未图示的升降机构上下移动。在喷墨打印机10未进行印刷图像等期间,使滑架20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升高帽30,则帽30被按压在喷头22的底面侧,盖住喷嘴,从而形成闭合空间,因此能够抑制喷头22内的墨水干燥。并且,经由吸入管32吸入泵34与帽30连接,通过在将帽30按压在喷头22的底面侧的状态下启动吸入泵34,来执行将喷头22内的墨水吸出的动作(即清洗)。
并且,喷墨打印机10的内部搭载有控制喷墨打印机10所有动作的控制部40。使滑架20进行往返运动的动作、输送印刷用纸2的动作、从喷嘴喷射墨水的动作、以及为了能够正常印刷而进行的保养动作等,全部由控制部40进行控制。
B.墨水容器以及墨水容器箱的结构:
图3表示容纳有墨水容器150的墨水容器箱100的结构立体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盒状的墨水容器箱100中,构成顶面的上盖102可旋转地枢接于一端,如果将其另一端抬起打开上盖102,则可看到容纳在内部的墨水容器150。该墨水容器150在结构上独立于(分离于)喷墨打印机10。而且,在购入喷墨打印机10开始印刷时,将装有墨水的墨水容器15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应予说明,图示的墨水容器150虽为长方体形状,但墨水容器150的形状不受此限定,例如也可为圆筒状。
在墨水容器箱100的内部为每个墨水容器150设置了插入墨水容器150的插入孔104,这些插入孔104垂直向上开口。将墨水容器15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时,从垂直的上方将墨水容器150插入到插入孔104中并按压至底部来进行安装。应予说明,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箱100的插入孔104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部”。
并且,如图所示,墨水容器箱100的侧面上设置有观察窗口106,从该观察窗口106能够观察到被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的墨水容器150的侧面下部。并且,由于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形成,因此可从观察窗口106目视确认墨水容器150内剩余的墨水量。
图4是表示将墨水容器150插入并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的插入孔104的状态说明图。图4表示从喷墨打印机10的前侧向后侧对墨水容器箱100和墨水容器150进行垂直切割的截面图。首先,如图所示,在插入孔104的底面垂直向上立设有墨水导入针108,用于从墨水容器150导入墨水。在墨水导入针108的前端开设有墨水导入口108h,该墨水导入口108h经由供给通路200连通至喷头22。应予说明,本实施例的墨水导入针108相当于本发明的“液体导入部”。
另一方面,在被插入墨水容器箱100的插入孔104中的墨水容器150的底面,设置有墨水供给口152。在墨水容器150被安装到墨水容器箱100之前,墨水供给口152被密封膜154覆盖封堵。接着,如果将墨水容器150插入插入孔104中并将其按压至底部,则墨水导入针108将密封膜154扎破,并插入到墨水供给口152中。该墨水供给口152的内周面设置有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156,与插入墨水供给口152中的墨水导入针108的侧面密封连接,以防止墨水漏出。应予说明,本实施例的墨水供给口152相当于本发明的“液体供给口”。
由此,如果墨水供给口152中插入墨水导入针108,并且两者气密连接,则如上所述,通过供给泵202的作动,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被吸入至供给泵202并被压送至喷头22。应予说明,理想的是,在墨水容器150被安装到墨水容器箱100之前,对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进行脱气处理。通过对墨水预先进行脱气处理可抑制墨水成分与空气反应,因此,能够抑制墨水劣化。
并且,如图4所示,在墨水容器箱100的插入孔104的上端侧设置有一对钩部110,在墨水容器150侧面的上部位置设置有一对凹部158。一对钩部110抵接到插入在插入孔104中的墨水容器150的侧面则会向外侧张开。但是,如果墨水容器150被完全塞进插入孔104的底部(墨水容器150被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则钩部110回复至原位与凹部158卡合,因此,无法从墨水容器箱100取出墨水容器150。应予说明,本实施例的凹部158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部”。
并且,墨水容器150的顶面设置有圆形的用于向墨水容器150内注入墨水的墨水注入口160,该墨水注入口160被盖部件162封堵。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的盖部件162由2个直径不同的圆筒叠加而成,直径小的圆筒被嵌入在圆形的墨水注入口160中。应予说明,本实施例的墨水注入口160相当于本发明的“液体注入口”。
图5是表示将图4所示的墨水容器150的墨水注入口160和盖部件162的周围放大的说明图。如上所述,设置于墨水容器150顶面的墨水注入口160被盖部件162封堵。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的盖部件162与软木栓等不同,不能向墨水注入口160上方拔出,上述盖部件162具有与墨水注入口160相互嵌合的螺纹结构。即,如图5(a)所示,在呈圆形的墨水注入口160的内周面上形成刻成螺旋状的槽,在呈圆筒形状的盖部件162的侧面形成刻成螺旋状的槽,两槽正好相嵌。通过将具有这种螺纹结构的盖部件162,绕穿过墨水注入口160中心的且在垂直方向上的旋转轴进行逆时针(图5(a)中的白色箭头方向)旋转,来将其打开。
并且,在本实施例的盖部件162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将空气导入至墨水容器150内部的大气敞开通路164。该大气敞开通路164的一端开口于盖部件162的底面(面向墨水容器150内侧的面),另一端开口于盖部件162的侧面(刻有螺纹的面)。以下,有时将位于盖部件162的侧面的开口称为“侧面开口”。
在墨水容器150被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之前,如图5(a)所示,盖部件162被嵌入到墨水注入口160中,直至大气敞开通路164的侧面开口被墨水注入口160的内周面封堵的深度。因此,即使将墨水容器放倒或倾斜,内部的墨水也不会从大气敞开通路164漏出。并且,在预先对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进行了脱气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脱气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将墨水容器150装入墨水容器箱100中,则向打开方向旋转盖部件162,如图5(b)所示,大气敞开通路164的侧面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呈露出在高于墨水容器150顶面的上方的状态(侧面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呈没有被墨水注入口160的内周面覆盖的状态)。
如上所述,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因供给泵202的作动而被吸入供给泵202,并被压送至喷头22。此时,空气经由大气敞开通路164被导入至墨水容器150内,因此墨水容器内不会成为负压。并且,由于可不完全拆下盖部件162,因此,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墨水注入口160,或抑制墨水成分挥发。
而且,如果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被消耗而剩余减少(少于特定量时),则通过向打开方向旋转卸下盖部件162,如图5(c)所示,能够从墨水注入口160注入另行准备的墨瓶300中的墨水以进行补充。这样,能够将墨水加注到墨水容器150中,由此能够实现连续印刷,并且能够不浪费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在结构上独立于喷墨打印机10,在购入喷墨打印机10开始印刷时,将装有墨水的墨水容器15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并且,墨水容器150设置有墨水注入口160,能够进行墨水补充。由此,能够向墨水容器150加注墨水不会造成使用浪费,并且,在初次向喷头22填充墨水时(初次填充时),能够在不降低墨水的脱气度的情况下向喷头22填充墨水。以下,对这点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本实施例不同于以往的墨水容器400,以往的墨水容器400被预先一体设置在喷墨打印机10上,由于初次填充时向空的墨水容器400中注入另行准备的墨瓶300中的墨水,因此有时会导致空气进入墨水发生起泡。而且,如果这种含有气泡的墨水被填充至喷头22,则从喷嘴打出的是空气(气泡)而不是墨水,会造成印刷不良即“漏点”。
对此,如本实施例所述,如果墨水容器150在结构上独立于喷墨打印机10,将装有墨水的墨水容器15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则在初次填充时能够抑制墨水中含有空气,在保持墨水的脱气度的状态下将墨水填充至喷头22。因而无需等至空气从墨水排出,因此能够缩短直至可正常喷射液体为止所需时间。并且,即使是在为了排出喷头22内的空气而进行清洗(将喷头22内的墨水从喷嘴吸出的动作)的情况下,也只需轻微的清洗即可,因此能够抑制排出的墨水的量。
特别地,在墨水容器150被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之前,如果预先对内部的墨水进行脱气处理,则能够向喷头22填充脱气度高的墨水,因此效果更佳。即,由于脱气度高的墨水能够溶解残留在喷头22内壁等的极少量的气泡,从而难以产生上述漏点现象,因此效果更好。
并且,如果一旦将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则墨水容器箱100侧的钩部110与墨水容器150侧的凹部158卡合,从而无法从墨水容器箱100中取出。而且,如果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剩余量减少,则能够从设置在墨水容器150顶面的墨水注入口160加注墨水,因此,能够实现连续印刷,并且不浪费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
应予说明,如果在墨水容器150内残留有特定量的墨水的状态下加注墨水,则即使注入墨水时空气进入到墨水中,这种含有气泡的墨水也不会直接供给至喷头22,影响印刷的可能性很低。即,含有气泡的墨水被供给至喷头22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被墨水润湿的墨水容器150的内侧面与被注入的墨水之间的界面产生气泡。因此,如果在墨水容器150内残留有墨水的状态下加注墨水,则只有在墨水容器150的露出墨水的内侧面与被注入的墨水之间的界面存在产生气泡的可能性,因此,含有气泡的液体被供给至喷头22而影响印刷的可能性很低。并且,如果该加注的墨水为脱气度高的墨水,则从加注到被消耗(被供给至喷头22)期间都能够溶解气泡,因此效果更佳。
此外,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中,封堵墨水注入口160的盖部件162为螺纹式,绕穿过墨水注入口160中心的垂直方向的旋转轴旋转打开盖部件162。该盖部件162的打开动作的方向与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垂直向上)不同。因此,打开盖部件162的动作不会在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上施力,从而能够避免墨水供给口152与墨水导入针108之间连接松动的问题。
C、变形例:
上述说明的本实施例的墨水容器150存在几个变形例。以下对这些变形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在对变形例进行说明时,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分标以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C-1.第一变形例:
如上所述,打开盖部件162的方向优选为与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不同,上述的实施例中采用了螺纹式的盖部件162。但是,封堵墨水注入口160的盖部件的形态不受此限定。
图6是表示通过第一变形例的盖部件170来打开或闭合墨水注入口160的状态说明图。图6表示墨水容器150的俯视平面图。首先,如图6(a)所示,同上述实施例一样,第一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也在顶面设置有圆形的墨水注入口160。但是,第1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的墨水注入口160被大于墨水注入口160的圆盘形的盖部件170覆盖,而不是被螺纹式的盖部件162覆盖。
该第一变形例的盖部件170在墨水注入口160之外的位置上具有旋转轴172,能够以旋转轴172为中心与墨水容器150的顶面保持平行地旋转圆盘形的盖部件170。而且,如果旋转盖部件170,则如图6(b)所示能够看见墨水注入口160,因此,能够将墨水注入墨水容器150进行补充。
同上述的实施例一样,这种第一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中,打开盖部件170的方向与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垂直向上)不同。因此,打开盖部件170的动作能够避免墨水供给口152与墨水导入针108之间连接松动的问题。
C-2.第二变形例:
图7是表示通过第二变形例的盖部件174来打开或闭合墨水注入口160的状态说明图。图7表示墨水容器150的俯视平面图。如图7(a)所示,第二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中,墨水注入口160被矩形平板状的盖部件174覆盖。
该第二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的顶面上设置有具有一对槽的框体176,两槽相对被设置在墨水注入口160的两侧。矩形平板状的盖部件174的两端被嵌入在框体176的一对槽中,能够沿着框体176与墨水容器150的顶面保持平行地滑动盖部件174。而且,通过滑动盖部件174,可如图7(b)所示看见墨水注入口160。
同上述的实施例一样,这种第二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中,打开盖部件174的方向(水平方向)与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垂直向上)不同(正交),因此,打开盖部件174时不会在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上施力,从而能够避免墨水供给口152与墨水导入针108之间连接松动的问题。
C-3.第三变形例:
图8是通过第三变形例的盖部件178来打开或闭合墨水注入口160的状态说明图。图8表示用穿过墨水注入口160中心的垂直面截断墨水容器150的截面图。如图8(a)所示,第三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中,墨水注入口160被截面形状为L字形的盖部件178覆盖。
该第三变形例的盖部件178具有覆盖墨水注入口160的覆盖部178a和与覆盖部178a相垂直的作用部178b,以覆盖部178a与作用部178b的交点作为转动轴180可旋转地被枢接。而且,如果将作用部178b的顶端侧朝墨水容器150的顶面放下,则如图8(b)所示,能够看到墨水注入口160,因此能够向墨水容器150补充墨水。
这种第三变形例的墨水容器150中,打开盖部件178的动作不会在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垂直向上)上施力,反倒是在将墨水容器15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的方向(垂直向下)上施力。因此,打开盖部件178时能够避免墨水供给口152与墨水导入针108之间连接松动的问题。
C-4.第四变形例:
上述实施例中,将分别为四种颜色的墨水准备的墨水容器150分别单独安装到墨水容器箱100中的相对应的插入孔104中。但是,也可以将四个墨水容器150连成一个整体。
图9是将四个墨水容器150连成一个整体而形成的墨水容器组19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的状态说明图。如图所示,在第四变形例中,通过用连接部件192将分别为每种墨水准备的四个墨水容器150连成一个整体,来构成墨水容器组190,上述墨水容器组190不会分割成单个墨水容器150。应予说明,第四变形例的墨水容器组190相当于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复合体”。
并且,墨水容器组190中,四个墨水容器150沿与将墨水容器150插入墨水容器箱100的插入孔104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并列连接。将这种墨水容器组190装入墨水容器箱100时,要从垂直方向的上方将各墨水容器150插入墨水容器箱100中的相对应的插入孔104中并按至底部,来进行安装。
如图9所示,在连接各墨水容器150的连接部件192的底面设置有朝下的突起即雄部194。另一方面,在墨水容器箱100的插入孔104的上端侧设置有收容连接部件192雄部194的雌部196,如果墨水容器190被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则雄部194插入在雌部196中两者相卡合不能脱开。
并且,一个墨水容器组190对应一个ID号。该ID号用于确认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为适当的墨水即从喷头22喷射适当的墨水,将墨水容器组190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开始进行印刷时,向未图示的输入装置输入ID号。如果控制喷墨打印机10所有动作的控制部40根据输入的ID号确认墨水容器150内的墨水为适当的墨水,则准许开始进行印刷。应予说明,第四变形例的ID号相当于本发明的“认证码”。并且,第四变形例的控制部40相当于本发明的“认证装置”。
如上所述,通过将多个墨水容器150连成一个整体作为墨水容器组190使用,能够将多个墨水容器150同时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中。因此,与将多个墨水容器150分别单独安装在墨水容器箱100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省安装墨水容器150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
并且,在使用多种墨水进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10中,在根据ID号对墨水进行确认处理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为了不弄错墨水的种类,每种墨水对应一个不同的ID号,如果墨水的种类增加,则ID号的输入工作变得繁杂。但是,如第四变形例所述,如果将每种墨水的墨水容器150连成一个整体作为墨水容器组190使用,则不会弄错墨水的种类,因此,各墨水能够对应共同的ID号。从而,没有必要为一种墨水输入一个ID号,一个墨水容器组190仅输入一个ID号即可,因此能够大幅节省输入ID号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
以上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全部实施方式所限制,在不脱离其中心思想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
例如,上述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墨水注入口160设置在墨水容器150的顶面。但是,墨水注入口160的位置不限于在墨水容器150顶面,只要在高于墨水供给口152的上侧即可,例如,可以在墨水容器150的侧面的上部位置上。应予说明,此时,打开用于封堵墨水注入口160的盖部件162的动作的方向优选为与从墨水容器箱100卸下墨水容器150的方向不同。
符号说明
10:喷墨打印机
20:滑架
22:喷头
40:控制部
100:墨水容器箱
104:插入孔
108:墨水导入针
110:钩部
150:墨水容器
152:墨水供给口
160:墨水注入口
162:盖部件
164:大气敞开通路
200:供给通路
202:供给泵

Claims (6)

1.一种液体容器,其在结构上独立于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喷射液体的喷头、与该喷头连通的液体导入部、以及设置有该液体导入部的安装部,并且,被供给至该喷头的液体收容在所述液体容器的内部,所述液体容器具有: 
液体供给口,所述液体供给口开口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通过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来与所述液体导入部气密连接,供给该液体容器内的液体; 
卡合部,如果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则所述卡合部以所述液体容器无法从所述安装部脱离的方式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 
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高于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能够将液体注入至所述液体容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具有封堵所述液体注入口的盖部件,通过在与从所述安装部卸下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施力,来打开所述盖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所述盖部件和所述液体注入口具有相互嵌合的螺纹结构,通过与从所述安装部卸下所述液体容器的方向相平行的旋转轴进行旋转,来打开所述盖部件。 
4.一种液体容器复合体,其是将多个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连成一体而构成的,其中, 
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在与将各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相对应的所述安装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并列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复合体,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认证装置,如果输入与所述液体容器内的液体相对应的认证码,所述认证装置则根据该认证码确认能够从所述喷头喷射该液体,收容在所述多个液体容器内的各个液体对应共同的所述认证码。 
6.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从喷头喷射液体,所述液体容器在结构上独立于该液体喷射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 
液体导入部,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喷头连通,导入从该喷头喷射的液体;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所述液体导入部,并且安装有所述液体容器; 
所述液体容器具有: 
液体供给口,所述液体供给口开口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通过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来与所述液体导入部气密连接,供给该液体容器内的液体; 
卡合部,如果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连接,则所述卡合部以所述液体容器无法从所述安装部脱离的方式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卡合; 
液体注入口,所述液体注入口设置在高于所述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上侧位置,能够将液体注入至所述液体容器内。 
CN 201220285123 2011-06-15 2012-06-15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655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2928 2011-06-15
JP2011132928A JP5884307B2 (ja) 2011-06-15 2011-06-15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複合体、およ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65514U true CN202965514U (zh) 2013-06-05

Family

ID=47670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851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65514U (zh) 2011-06-15 2012-06-15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84307B2 (zh)
CN (1) CN2029655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4248A (zh) * 2014-12-25 2016-07-20 周利平 自动防止吸干智能多墨盒打印装置
CN108481914A (zh) * 2017-12-29 2018-09-0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装置
CN114734729A (zh) * 2017-03-01 2022-07-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墨水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5016515A2 (pt) 2013-01-18 2017-07-11 Seiko Epson Corp reservatório e aparelho de ejeção de líquido
WO2014115506A1 (ja) * 2013-01-24 2014-07-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TW201544355A (zh) 2013-03-01 2015-12-0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容容器
US9481180B2 (en) 2013-03-01 2016-11-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container unit, liquid ejecting system,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TWI599492B (zh) 2013-03-01 2017-09-21 Seiko Epson Corp Ink tank unit, ink jet printer, ink tank
TWI611942B (zh) * 2013-03-01 2018-01-21 Seiko Epson Corp 液體收容容器、液體收容容器單元、液體噴射系統、液體噴射裝置
JP6287234B2 (ja) * 2013-12-20 2018-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収容容器ユニット、液体噴射システム、液体噴射装置
JP6221303B2 (ja) * 2013-03-29 2017-11-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5047830A (ja) * 2013-09-04 2015-03-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
JP6503685B2 (ja) * 2014-01-28 2019-04-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装置
JP6460304B2 (ja) * 2014-06-12 2019-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複合機
JP6432261B2 (ja) 2014-09-30 2018-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EP3231614A4 (en) * 2014-12-10 2018-08-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holding unit and inkjet printer
CN109895507B (zh) * 2015-01-19 2020-11-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设备
JP6365318B2 (ja) * 2015-01-19 2018-08-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6365317B2 (ja) * 2015-01-19 2018-08-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TW201641311A (zh) * 2015-03-30 2016-12-01 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裝置
JP6657670B2 (ja) * 2015-08-26 2020-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10093105B2 (en) 2016-04-22 2018-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6971614B2 (ja) * 2016-04-22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8001528A (ja) * 2016-06-30 2018-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7013831B2 (ja) * 2017-12-12 2022-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ンク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1583B2 (ja) * 1996-04-23 2004-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6145968A (en) * 1997-03-07 2000-11-14 Enca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ink to a printer
JPH10309806A (ja) * 1997-05-13 1998-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ク供給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4477155B2 (ja) * 1998-08-05 2010-06-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DE19836924A1 (de) * 1998-08-14 2000-02-17 Staedtler Fa J S Ink-Jet-Tintenpatrone mit Verschlußvorrichtung
JP3981480B2 (ja) * 1998-11-10 2007-09-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7076375A (ja) * 2001-04-03 2007-03-2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4244532B2 (ja) * 2001-05-15 2009-03-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の選択により特徴を変更できる印刷
US20030076391A1 (en) * 2001-10-24 2003-04-24 Wilson John F. Supply adaptor for an on-axis printer
KR100387551B1 (en) * 2002-03-12 2003-06-18 Hanlim Ink feeding device for large ink jet printer
JP2004142325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KR100411332B1 (en) * 2003-02-12 2003-12-24 Taeil Systems Co Ltd Automatic ink feeding device
JP2005001284A (ja) * 2003-06-13 2005-01-06 Taeil System Co Ltd インクの自動供給装置
JP2006130829A (ja) * 2004-11-08 2006-05-25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8114427A (ja) * 2006-11-01 2008-05-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吐出装置
JP4888967B2 (ja) * 2006-12-26 2012-02-29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ポンプ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146365B2 (ja) * 2008-03-13 2013-0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基板、液体情報を変更する方法
TW201114613A (en) * 2009-10-29 2011-05-01 Fieldct Inc Ink cartridge compatible with jet painting machin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74248A (zh) * 2014-12-25 2016-07-20 周利平 自动防止吸干智能多墨盒打印装置
CN114734729A (zh) * 2017-03-01 2022-07-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墨水瓶
CN114734729B (zh) * 2017-03-01 2024-01-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墨水瓶
CN108481914A (zh) * 2017-12-29 2018-09-04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84307B2 (ja) 2016-03-15
JP2013000949A (ja) 2013-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65514U (zh) 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复合体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2381042B (zh) 液体供应系统以及具有该液体供应系统的液体消耗装置
JP534857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供給装置
CN102371771B (zh) 印刷系统、印刷设备、控制方法以及控制设备
CN104802523B (zh) 液体供应装置、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单元
JP370520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2233297B1 (en) Ink supply device for inkjet printer, and reverse flow blocking device for same
CN1148546A (zh)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油墨补充装置和方法
CN102653170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03711A (zh) 喷墨打印设备和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7776202A (zh) 液体收纳体、液体填充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101387A (zh) 重力供墨装置及方法
JP7013779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41591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23781B (zh) 液体容纳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KR19990044252A (ko) 잉크 젯 프린터용 잉크 및 솔벤트 콘테이너
EP0781659A3 (en) Liquid supplying method for liquid ejection head and liquid ejec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3093318U (zh) 印刷电路板喷墨印刷机喷墨系统
US10179458B2 (en) Inkjet printing system
CN104210238A (zh) 喷墨写真机墨路压力自平衡装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3820706A1 (en) Printing devices with removeable extraction reservoirs
US20210001554A1 (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System with Multi-Fluid Servicing Module
CN212604065U (zh) 用于利用多色直接印刷印刷容器的直接印刷机
JP6737096B2 (ja) 液体充填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KR100498863B1 (ko) 포장체 인쇄 장치의 잉크 자동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