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52859U - 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52859U
CN202952859U CN2012206041355U CN201220604135U CN202952859U CN 202952859 U CN202952859 U CN 202952859U CN 2012206041355 U CN2012206041355 U CN 2012206041355U CN 201220604135 U CN201220604135 U CN 201220604135U CN 202952859 U CN202952859 U CN 202952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eat
weakening part
side frame
seat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6041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勇也
安藤伸哉
松本拓志
荒木宏介
国定正人
井上圭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52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528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transvers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81Activation of the latches by the control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的杆,其中杆设有弱化部,该弱化部被构造成促使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其中,弱化部包括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在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杆的面向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杆的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杆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弯曲,且其中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1月1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249554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包括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的杆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的车辆座椅中,已知如下构造:用于在左侧和右侧同步地执行滑动装置的解锁操作的杆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参见JP-A-2010-052455)。该杆由直的中空圆棒形成。执行每个滑动装置的解锁操作的操作臂一体地联接到杆的两端。这样,杆被枢转地支撑,并且可相对于座垫的每个框架旋转。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JP-A-2010-052455中公开的相关技术车辆座椅中,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载荷从车辆侧面输入到座垫时,杆可能经受朝座垫的下侧的弯曲变形。这在电池组的一部分诸如服务插头布置在座垫下方的情形中是不希望的。已经完成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能够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使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的杆适当地经受在指定的方向上的屈曲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被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的杆,其中杆设有弱化部,该弱化部被构造成当发生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载荷从车辆座椅的一侧输入到座垫时促使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杆经受在第一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所述第一方向是离开被安装到所述座垫的下部的电池组的方向,其中弱化部包括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在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杆的面向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杆的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杆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弯曲,且其中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以及杆,该杆被安装在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该杆包括弱化部,该弱化部被构造成当冲击载荷从车辆座椅的一侧输入到座垫时促使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杆经受在第一方向上的屈曲变形,弱化部包括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在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杆的面向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杆的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杆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弯曲;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相应地,当冲击载荷从座椅的一侧输入到杆时,杆经受屈曲变形,使得从靠近输入侧的第一弱化部分在作为远离电池组的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并且也从比第一弱化部分更靠近中央侧的第二弱化部分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从而,杆变形以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被推动并收缩,使得杆的形状在远离电池组的方向上整个地屈曲。这样,使杆在远离电池组的指定方向上适当地经受屈曲变形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构造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杆和释放臂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在车辆外侧处的座垫的侧框架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释放杠杆的布置的放大平面图;
图5是示出了杆的布置的平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杆的布置的正视图;
图7是示出了由于发生侧面碰撞杆经受屈曲变形的状态的正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杆的屈曲变形从图7的状态进一步进行的状态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的构造。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辆座椅1被构造成车辆驾驶员的座椅,并包括用作靠背的座椅靠背(未显示)和用作用于就坐乘员的就坐部件的座垫10。在片状垫10的下表面和地板之间设置了一对左右滑动装置20,且座垫10相对于地板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动位置可由滑动装置20调节。
滑动装置20中的每个通常处于座垫10的滑动运动被锁定并且因此座垫10的滑动位置被固定的状态。这些滑动装置20的滑动锁定状态由释放机构30来释放,该释放机构30由释放杠杆31的拉动操作来操作。释放杠杆31设置在座垫10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一侧处。这里,如图2至图5所示,释放机构30被构造成使得安装在座垫10的两个侧框架11A之间的杆35一体地联接到释放杠杆31,并且,用于释放每个滑动装置20的锁定机构23的释放构件33中的每个均一体地联接到杆35的在侧框架11A之间的两端。
杆35由直的中空圆棒形成,并被安装在该杆35的两端分别被枢转地支撑以相对于座垫10的每个侧框架11A旋转的状态下。具体地,杆35的在车辆外侧(图1的左侧)处的一端被枢转地支撑,并可相对于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旋转,使得装配并一体地焊接到该端的支撑轴32从座椅的内侧插入穿过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并且由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枢转地支撑。而且,杆35的在车辆内侧(图1的右侧)处的一端插入穿过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并因此杆35自身被枢转地支撑,从而可相对于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旋转。
如图6所示,杆35通常维持在杆在座垫10的两个侧框架11A之间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笔直延伸的状态下。然而,如图7和图8所示,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负荷从车辆侧面输入到座垫10时,杆35以该杆35的形状弯曲的方式经受弯曲变形。此时,如果杆35以使杆朝座垫10的下部弯曲的方式进行弯曲变形,则存在杆35与设置在座垫10下方的电池组40的服务插头41接触的危险并且因此该方面是不希望的。相应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杆35设有弱化部35A(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当冲击载荷如上面提到的从座椅侧面输入时,弱化部35A被构造成促使杆35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杆35经受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上的屈曲变形。这里,第一切口35A1相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弱化部分”,而第二切口35A2相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弱化部分”。
下面,详细描述座垫10、滑动装置20和释放机构30的每种构造。首先,参考图1描述座垫10的构造。座垫10包括座垫框架11、缓冲垫(未示出)和蒙皮材料(未示出),该座垫框架11形成座垫的内骨架,该缓冲垫被设置成覆盖座垫框架11的顶部。蒙皮材料从座垫10的上表面至下表面经由前后侧表面和左右侧表面中的每个来覆盖并固定到座垫10,以便覆盖缓冲垫的整个表面。
座垫框架11包括一对左右直立板形侧框架11A、前框架11B以及加强管11C、11D,该前框架11B在跨在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11A之间平放的状态下联接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11A的前端,该加强管11C、11D在分别跨在两个侧框架11A的前部之间和后部之间平放的状态下联接到两个侧框架11A,且因此具有方形框架形状,如平面视图中看到的。薄铁板形垫盘11E在跨在座垫框架11的前框架11B和后侧加强管11D之间平放的状态下被联接。垫盘11E用作从下侧支撑设置在垫盘11E的上表面上的缓冲垫(未出示)的表面部位的作用。
接下来,描述滑动装置20的构造。一对左右滑动装置20布置在座垫10和地板之间,并分别包括下导轨21、上导轨22和锁定机构23,该下导轨21被一体地固定在地板上,该上导轨22被组装并安装成能够相对于每个下导轨2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该锁定机构23被设置到每个上导轨22。锁定机构23与每个下导轨21接合以锁定每个上导轨21的滑动运动。在每个上导轨22的上表面上安装了多个联接销22A。相应地,座垫框架11的每个侧框架11A的底部坐置在每个上导轨22的上表面上并随后通过每个联接销22A而联接至每个上导轨22的上表面上,使得每个侧框架11A被一体地联接。
每个滑动装置20通常被保持在滑动装置的每个锁定机构23通过弹簧的偏压结构(未显示)而锁定每个上导轨22的滑动运动的状态中。这些滑动装置20的滑动锁定状态通过借助于释放杠杆31的操作(其将稍后描述)被向下推动的每个锁定机构23的释放臂23A来释放。当释放杠杆31的操作状态被释放时,每个释放臂23A的向下推动状态被释放。而且因此,每个锁定机构23再次被致动以通过弹簧的偏压结构来锁定上导轨的滑动运动,使得每个滑动装置20返回到滑动锁定状态。因为每个滑动装置20的基本构造与比如JP-A-2010-221935的文献中公开的构造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下面,描述释放机构30的构造。释放机构30包括释放杠杆31、支撑轴32、两个释放构件33、分别连接到释放构件33的两个控制棒34、杆35、扭力弹簧36和后操作杠杆37,如图2至图5所示。如图4所示,释放杠杆31布置在座垫10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一侧处。释放杠杆31安装在释放杠杆31一体地联接到支撑轴32的状态下,该支撑轴32插入穿过并且安装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上,并且因此该释放杠杆31可通过围绕支撑轴32旋转被向上拉动。如图1和2所示,支撑轴32被装配并一体地联接到杆35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一端。支撑轴处于从车辆的内侧插入穿过座垫10的在车辆的外侧处的侧框架11A的状态并因此被枢转地支撑。如上面提到的,因为支撑轴32从车辆的内侧插入穿过并且安装在车辆外侧处的侧框架11A,所以支撑轴32的头部处于与侧框架锁定的状态,并因此支撑轴32被防止从侧框架11A掉落到片的外侧。
两个释放构件33分别在轴向方向上插入穿过杆35的每一端,并通过焊接一体地联接到杆35的每一端。在该两个释放构件33中,联接到杆35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一端的释放构件33具有其中操作臂33A、连接臂33B和止动臂在三个径向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控制棒34的上端联接到操作臂33A,后操作杠杆37的前端通过销37A联接到连接臂33B且止动臂33C的前端处于插入穿过形成在座垫10的侧框架11A上的弧形长孔11A1的状态。控制棒34的下端联接到滑动装置20的锁定机构23的释放臂23A。长孔11A1具有以弧形弯曲的形状,该弧形围绕用作释放构件33的旋转中心的支撑轴32拉伸。联接到联接臂33B的后操作杠杆37从与连接臂33的连接部分朝座椅的后侧延伸并且在途中从座椅内侧到外侧避开座垫10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侧框架11A,且后操作杠杆37的后端在座垫10的在车辆外侧的一侧处朝座椅的后部伸出。
如此构造的释放构件33处于能够在如下范围内枢转的状态:止动臂33C可在侧框架11A的长孔11A1中移动。随着释放杠杆31被旋转操作向上拉动,操作臂33A向下推动控制棒34,使得在相同侧上的滑动装置20的滑动锁定状态能够被释放。而且,后操作杠杆37被构造成使得坐在车辆座椅1(驾驶员座椅)的后侧的座椅上的乘员能够向后拉动后操作杠杆37以旋转地操作释放构件33,与向上拉动释放杠杆31的操作情形一样。
同时,联接到杆35的在车辆内侧处的一端的释放构件33具有其中操作臂33A在一个径向方向上伸出的形状。控制棒34的上端联接到操作臂33A,而控制棒34的下端联接到滑动装置20的锁定机构23的释放臂23A。释放构件33在车辆的内侧经由杆35联接到释放杠杆31和后操作杠杆37。随着释放杠杆31被向上拉动(或后操作杠杆37被向后拉动),操作臂33A向下推动控制棒34,使得在相同侧(在车辆内侧)上的滑动装置20的滑动锁定状态能够被释放。
扭力弹簧36被钩在车辆内侧的释放构件33和在相同侧上的座垫10的侧框架11A之间。扭力弹簧36围绕杆35缠绕。扭力弹簧36的一端钩在释放构件33上,而该扭力弹簧36的另一端钩在侧框架11A上。因为安装了扭力弹簧36,所以释放杠杆31(以及后操作杠杆37)处于经受在某一方向上的偏压载荷以在拉动操作之前将释放杠杆31返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由于扭力弹簧36的偏压载荷产生的在返回方向上的旋转运动被锁定在如下位置(初始位置)处:其中在车辆外侧的释放构件33的止动臂33C的前端与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的长孔11A1的下端接触。
如上面提到的,杆35的在车辆外侧的一端被枢转地支撑,以便可经由支撑轴32相对于在相同侧上的座垫10的侧框架11A旋转,且杆35的在车辆内侧的一端插入穿过在相同侧上的侧框架11A并枢转地支撑到该侧框架11A。释放构件33分别焊接并一体地联接到杆35的在座垫10的两个侧框架11A之间的两端并因此限制杆相对于两个侧框架11A的轴向运动。
相应地,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载荷从座椅的侧面输入杆35时,杆35由于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细长形状而以包括弯曲的方式变形。然而,杆35的弯曲变形使得杆35的屈曲变形通过形成到杆35的每侧的端部的弱化部35A而在远离安装在座垫10下方的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上发生,如图7和图8所示。
具体地,如图6所示,弱化部35A包括通过切掉杆35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而制成的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形成在杆35的靠近与每个侧框架11A的连接的每个端部上。第一切口35A1通过切掉杆35的上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即,切掉杆35的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表面。第二切口35A2通过切掉杆35的下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即切掉杆35的靠近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表面。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相对于杆35左右对称地形成且每个第二切口35A2形成在比每个第一切口35A1靠近杆35的中央侧的位置处。而且,第一切口35A1和和第二切口35A2的每个切口形状具有在一定程度内在轴向方向上的宽的切口宽度使得切口表面彼此不接触,除非杆35在作为起始点的每个切口处弯曲超过90°。
如图7和图8所示,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载荷从座椅一侧通过座垫10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侧框架11A输入到杆35时,因此构造的杆35经受屈曲变形使得从靠近输入的端部的第一切口35A1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向上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而且从比第一切口更靠近中央部分的第二切口35A2在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向下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而且,随着冲击载荷被输入,杆35经受屈曲变形使得从第一切口35A1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向上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而且从比第一切口更靠近中央侧的第二切口35A2在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向下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甚至在靠近座垫10的在车辆内侧处的侧框架11A的一部分处也如此。尽管杆35的每个屈曲变形在冲击载荷被输入的侧的相反侧中类似地实现,但是在冲击载荷被输入的侧上的屈曲变形量的大小特别显著。
这样,杆35经受弯曲变形,使得杆变形以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被推动并收缩,且杆的形状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上整个地屈曲。因此,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允许杆35适当地经受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是可能的。具体地,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形成在杆35的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这样,来自座椅侧面的输入到杆35的冲击载荷集中地作用在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上并因此可集中地作用为用于使杆35从这些切口以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上的Z形状屈曲的弯曲应力。
相应地,即使由于车辆的侧面碰撞引起的冲击载荷在不沿座椅宽度方向的方向上输入到座垫10的在车辆外侧处的侧框架11A,总是可引起杆35稳定地经受Z形状形式的屈曲变形。而且,包括第一切口35A1和第二切口35A2的弱化部35A形成在杆35的两端上,且因此,杆35的两端都经受Z形状形式的屈曲变形,使得杆35能够整个地变形以主要在远离服务插头41(电池组40)的方向上移动。
在上面,尽管参考一个示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除上述示例之外的各种实施例实施。例如,形成到杆的弱化部的第一弱化部分或第二弱化部分可为凹形部,而不是切口。而且,弱化部形成在杆的来自座椅侧面的冲击载荷所输入到的端部上是足够的,且因此可能不形成在另一端侧的端部上。此外,弱化部设置在杆的冲击载荷所输入的端部上或附近是足够的,且因此,不特别限制将安装位置设置在杆的端部附近或者杆的中央部分。而且,当电池组设置在杆的前面或后面位置处时,弱化部的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可被适当地设置到杆的表面上使得杆能够在远离电池组安装位置的方向上经受屈曲变形。而且,杆不限于用于使每个滑动装置的锁定释放操作同步的连接杆,而是可以为任何杆,只要杆安装在座垫的两个侧框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示例性的非限制方面如下所述:
(1)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被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的杆,其中杆设有弱化部,该弱化部被构造成当发生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载荷从车辆座椅的侧面输入到座垫时促使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杆经受在第一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所述第一方向是离开被安装到所述座垫的下部的电池组的方向,其中弱化部包括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在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杆的面向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杆的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杆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弯曲,且其中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根据第一方面,当冲击载荷从座椅的一侧输入到杆时,杆经受屈曲变形,使得从靠近输入侧的第一弱化部分在为远离电池组的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且也从比第一弱化部分更靠近中央侧的第二弱化部分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发生弯曲变形。从而,杆变形以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被推动并收缩使得杆的形状在远离电池组的方向上整个地屈曲。这样,使杆适当地经受在远离电池组的指定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是可能的。
(2)在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分别形成为切口,该切口通过切掉杆的一部分来形成。
根据第二方面,通过形成在杆的一部分上的切口可简单地形成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
(3)在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其中弱化部对称地形成在杆的两端上。
根据第三方面,当冲击载荷从座椅的侧面输入到杆时,杆的两端分别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变形以被推动并收缩使得杆的形状在远离电池组的方向上屈曲。这样,使杆适当地经受在远离电池组的指定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是可能的。
(4)在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个的车辆座椅,其中,杆连接到每个释放构件,释放构件被构造成释放设置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下方的滑动装置的滑动锁定状态,并且所述杆使得通过每个释放构件进行的滑动锁定释放操作同步。
根据第四方面,当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在正常时间使每个滑动装置的滑动锁定状态在左侧和右侧同步地释放的杆能够经受屈曲变形以便不与位于座垫下方的电池组干涉。
(5)在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以及杆,该杆安装在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杆包括弱化部,该弱化部被构造成当冲击载荷从车辆座椅的一侧输入到座垫时促使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杆经受在第一方向上的屈曲变形,弱化部包括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在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杆的面向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杆的面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杆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弯曲;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Claims (5)

1.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被安装在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的杆,
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设有弱化部,所述弱化部被构造成当发生侧面碰撞且因此冲击载荷从所述车辆座椅的一侧被输入到所述座垫时促使所述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所述杆经受在第一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所述第一方向是离开被安装到所述座垫的下部的电池组的方向,
其中,所述弱化部包括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和所述第二弱化部分在所述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所述杆的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所述杆的面向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所述杆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弯曲,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并且
其中,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和所述第二弱化部分分别形成为切口,所述切口通过切掉所述杆的一部分而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部被对称地形成在所述杆的两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被连接到每个释放构件,所述释放构件被构造成释放设置在所述座垫的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的下方的滑动装置的滑动锁定状态,并且所述杆使得通过每个释放构件进行的滑动锁定释放操作同步。
5.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
座垫的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以及
杆,所述杆被安装在所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包括:
弱化部,所述弱化部被构造成当冲击载荷从所述车辆座椅的一侧被输入到所述座垫时促使所述杆在预定方向上弯曲变形,使得所述杆经受在第一方向上的屈曲变形,所述弱化部包括:
第一弱化部分和第二弱化部分,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和所述第二弱化部分在所述杆的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分别弱化所述杆的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和所述杆的面向第二方向的表面的一部分,使得所述杆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弯曲,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与所述第二弱化部分相比,所述第一弱化部分形成为更靠近上述冲击载荷输入的一侧。
CN2012206041355U 2011-11-15 2012-11-15 车辆座椅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528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9554A JP5734812B2 (ja) 2011-11-15 2011-11-15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249554 2011-11-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52859U true CN202952859U (zh) 2013-05-29

Family

ID=4814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0413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52859U (zh) 2011-11-15 2012-11-15 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33850B2 (zh)
JP (1) JP5734812B2 (zh)
CN (1) CN202952859U (zh)
DE (1) DE1020122206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980A (zh) * 2018-08-24 2019-01-04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防护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7573B2 (ja) * 2012-02-01 2015-11-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FR3016862B1 (fr) * 2014-01-24 2016-01-22 Airbus Helicopters Banquette pour aeronef comportant des baquets montes individuellement basculants vers le bas et a l'arriere de la banquette en cas de forte deceleration de l'aeronef
JP6508001B2 (ja) * 2015-11-05 2019-05-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6774026B2 (ja) * 2016-12-09 2020-10-21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座席構造
GB201801910D0 (en) 2018-02-06 2018-03-21 Analog Devices Global Unlimited Co A non-contacting voltage measuring apparatus
DE102021206202A1 (de) 2021-06-17 2022-12-22 Psa Automobiles Sa Querstrebe für eine Sitzkissenstruktur eines Fahrzeugsitzes, Sitzkissenstruktu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mit der Querstrebe, Fahrzeugsitz mit der Sitzkissenstruktur und Fahrzeug mit dem Fahrzeugsitz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4164A (en) * 1967-07-24 1970-12-01 Toyota Motor Co Ltd Seat frame construction
DE10029551C1 (de) * 2000-06-15 2001-10-25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ahmen eines Fahrzeugsitzes
CN101252856B (zh) * 2005-08-30 2012-04-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倾斜装置
JP5187073B2 (ja) 2008-08-26 2013-04-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463707B2 (ja) 2009-03-25 2014-04-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装置
JP2011249554A (ja) 2010-05-27 2011-12-08 Panasonic Corp 白色高耐熱高反射材およびledパッケー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980A (zh) * 2018-08-24 2019-01-04 湖北文理学院 一种防护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20644A1 (de) 2013-05-16
US20130119721A1 (en) 2013-05-16
US8833850B2 (en) 2014-09-16
JP2013103637A (ja) 2013-05-30
JP5734812B2 (ja)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52859U (zh) 车辆座椅
US9227530B2 (en) Vehicle seat
CN107428276B (zh) 具备扶手的座椅
CN103770673A (zh) 车辆座椅
EP1829736A1 (en) Automobile seat
WO2007123219A1 (ja) 車両シート
CN103770674A (zh) 座椅框架结构
JP2005087650A (ja) ヘッドレスト
JP653948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418098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4481305B2 (ja) 車両シート
CN102001378B (zh) 机动二轮车的靠背结构
CN203244147U (zh) 搁脚部装置
JP548637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2136082A (ja) ヘッドレストの前後位置調整装置
JP2012030742A (ja) バックル結合体を装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2007001578A (ja) 車両の折り畳みシート
JP2005112192A (ja) 座席
JP50710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
JP551503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5029936B2 (ja) 折り畳み式シートの脚部構造
CN203198774U (zh) 车辆用座椅
JP2013199170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06213122A (ja) シート構造
JP621496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搭載治具及びその搭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