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86986U - 单轨吊手动道岔 - Google Patents

单轨吊手动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86986U
CN202786986U CN 201220254829 CN201220254829U CN202786986U CN 202786986 U CN202786986 U CN 202786986U CN 201220254829 CN201220254829 CN 201220254829 CN 201220254829 U CN201220254829 U CN 201220254829U CN 202786986 U CN202786986 U CN 202786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framework
swing
car
swing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548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光明
扈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AIR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AIR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AIR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AIRU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548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86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86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869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单轨吊手动道岔,其包括框架、端轨、短轨、摆动轨、滚动机构、锁定机构、钢丝绳、滑轮、手柄和挡车器等。其中端轨主要用于道岔与轨道的连接,其包括一个第一端轨和二个第二端轨,并且二个第二端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同时在第二端轨和摆动轨上设有挡车器。在道岔换向不到位时,挡车器不抬起,阻止机车前进;短轨用于实现轨道与摆动轨之间的过渡,能够有效保证轨道分岔的平缓;手柄、滑轮与钢丝绳组成动力系统,为实现道岔换向及锁定机构的动作提供动力源;滚动机构协助摆动轨实现换向功能;锁定机构能够确保道岔换向到位后的有效锁定。挡车器在气动道岔换向到位后抬起,使机车能够顺利通过。

Description

单轨吊手动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手动道岔,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巷道顶部悬挂单轨吊机车的手动道岔。
背景技术
煤矿辅助运输是整个煤矿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国煤矿使用的高效辅助运输设备主要有单轨吊、卡轨车、齿轨车和无轨胶轮车。单轨吊爬坡能力强,运行机动灵活,一台机车可以在多变坡、多道岔中不经转载实现连续直达运输,对巷道变形适应能力强,不受巷道底板变形、积水或物料堆积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单轨吊机车在会车或者改变运输方向时,司机必须下车人工搬动巷道顶部的道岔活动轨,然后再通过岔道口。这种人工搬动道岔的效率低下,并且由于道岔结构简单,只能进行简单的对位,不能锁定活动轨的位置,难以保持牢固稳定的状态,当机车来回通过时,容易使活动轨错位,造成机车脱轨,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单轨吊道岔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单轨吊手动道岔,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通过设置锁定装置,并将换向与锁定两个动作分开,不仅可以实现轨道的对位,而且还可以在轨道对位后锁定轨道的位置,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单轨吊手动道岔,其包括:一框架、一第一端轨、二个第二端轨、一摆动轨、一滚动机构、二个锁定机构、四根钢丝绳以及四个手柄;其中,所述第一端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端;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相互间隔且呈一定夹角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轨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轨的一端铰接,使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能够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间摆动,并与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一的一端对接,并且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还通过二根所述钢丝绳分别与对应的设置于一巷道二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巷道运动的二个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滚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摆动轨另一端的上方,能够在所述框架上滚动;二个所述锁定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分别通过一根所述钢丝绳与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巷道二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巷道运动的另二个所述手柄连接,并且二个所述锁定机构之一能够在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与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一的一端对接时与所述摆动轨结合锁定所述摆动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还包括一短轨;所述第一端轨的一端是通过所述短轨与所述摆动轨的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短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的一端及所述摆动轨的一端铰接。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还包括二个滑轮,二个所述滑轮是分别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且二个所述滑轮分别位于所述摆动轨的二侧;其中连接所述摆动轨与二个所述手柄的二根所述钢丝绳是分别通过二个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摆动轨及所述手柄连接。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中二个所述锁定机构是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二侧;在所述摆动轨的上方对应二个所述锁定机构还分别设置有二个锁定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支架、一滑轮、一锁定销及一弹簧;其中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上方;所述滑轮是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方;连接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手柄的所述钢丝绳是通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锁定机构及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滑轮的下方,并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支架下部的一销座中,并且所述锁定销的一端是连接在通过所述滑轮的所述钢丝绳上,其另一端是能够由所述支架的底部伸出进入所述锁定孔内锁定所述摆动轨的位置;其中所述销座包括二块上下间隔设置的板,并且在二块所述板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一供所述锁定销活动的穿设的通孔,同时在所述销座的每一块所述板的上方所述锁定销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锁定销外,并位于所述锁定销下部的所述凸台与所述销座上方的所述板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锁定销下部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和所述销座上方的所述板的下表面;其中在所述锁定销的另一端由所述支架的底部伸出进入所述锁定孔内锁定所述摆动轨的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上部的所述凸台是抵靠于所述销座上方的所述板的上表面。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中四个所述手柄是分别通过一手柄架设置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并且在所述手柄架上还设置有一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架转动的滑轮,所述钢丝绳是通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手柄及所述摆动轨、或者所述手柄及所述锁定机构连接。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二个端梁及二个边梁,二个所述端梁及二个所述边梁的两端顺次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其中二个所述端梁位于所述框架的二端,二个所述边梁位于所述框架的二侧;所述第一端轨是悬挂于所述框架一端的所述端梁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是相互间隔且呈一定角度的悬挂于所述框架另一端的所述端梁上;所述滚动机构能够在所述框架另一端的所述端梁上沿着所述端梁的长度方向滚动;二个所述锁定机构是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二侧的所述边梁上。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还包括三个挡车器,三个所述挡车器是分别设置于所述摆动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上。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中三个所述挡车器是分别铰接于所述摆动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上方的三个挡车支架的上部,三个所述挡车器的下部分别延伸至所述摆动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的腹板的两侧;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并且其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抵靠于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于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位于所述第一端轨与所述滚动机构之间,并且其靠近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抵靠于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中在所述摆动轨上还设置有一摆动架,所述摆动架是设置于所述滚动机构的上方,并由所述滚动机构的上方延伸至所述框架外,随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间摆动,所述摆动架伸出所述框架外的一端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的二个所述挡车器之间摆动,并能够压抵于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顶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使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旋转,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离开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并且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下部离开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的腹板的两侧;在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横梁,所述横梁是设置于所述摆动轨的所述挡车器的上方;在所述横梁上还间隔的设置有二个向所述滚动机构方向伸出并向下倾斜的管子,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随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间摆动而在所述横梁上的二个所述管子之间摆动,并且所述管子能够压抵于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顶部远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使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旋转,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靠近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离开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同时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下部离开所述摆动轨的腹板的两侧。
前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中在三个所述挡车器的顶端还分别设置有黄色反光涂层;在所述第一端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的另一端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及U型管,所述第一端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及所述U型管分别与轨道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吊环,所述气动道岔是通过所述吊环悬挂于巷道的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单轨吊手动道岔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定装置,并将换向与锁定两个动作分开,不仅可以实现轨道的对位,而且还可以在轨道对位后锁定轨道的位置,使道岔处于牢固稳定的状态,避免了在机车来回通过时,因活动轨容易错位造成的机车脱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在道岔换向到位后通过使锁定销落入锁定孔内,实现锁定功能;而在道岔换向不到位时,通过使挡车器不抬起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因换向不到位而造成的机车脱轨。
本实用新型以手动方式实现道岔换向,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用于没有气路的巷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单轨吊手动道岔,其包括框架、端轨、短轨、摆动轨、滚动机构、锁定机构、钢丝绳、滑轮、手柄和挡车器等。其中端轨主要用于道岔与轨道的连接,其包括一个第一端轨和二个第二端轨,并且二个第二端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同时在第二端轨和摆动轨上设有挡车器。在道岔换向不到位时,挡车器不抬起,阻止机车前进;短轨用于实现轨道与摆动轨之间的过渡,能够有效保证轨道分岔的平缓;手柄、滑轮与钢丝绳组成动力系统,为实现道岔换向及锁定机构的动作提供动力源;滚动机构协助摆动轨实现换向功能;锁定机构能够确保道岔换向到位后的有效锁定。挡车器在气动道岔换向到位后抬起,使机车能够顺利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轨吊手动道岔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轨吊手动道岔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设置于巷道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轨吊手动道岔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轨吊手动道岔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设置于巷道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包括:一框架1、一第一端轨2、二个第二端轨3、一摆动轨4、一滚动机构5、二个锁定机构6、四根钢丝绳7以及四个手柄8。其中,第一端轨2设置于框架1的一端;二个第二端轨3相互间隔且呈一定夹角的设置于框架1的另一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二个第二端轨2之间的夹角为16°。第一端轨2的一端与摆动轨4的一端铰接,使摆动轨4的另一端能够在二个第二端轨3之间摆动,并与二个第二端轨3之一的一端对接。并且摆动轨4的另一端还通过二根钢丝绳7分别与对应的设置于一巷道32二侧并能够相对于巷道32运动的二个手柄8连接(其中在图2中仅示例性的绘示了与巷道32一侧的手柄8连接的钢丝绳7)。滚动机构5设置于摆动轨4另一端的上方,能够在框架1上滚动。二个锁定机构6分别设置于框架1上,并分别通过一根钢丝绳7与对应的设置于巷道32二侧并能够相对于巷道32运动的另二个手柄8连接(其中在图2中仅示例性的绘示了与巷道32一侧的手柄8连接的钢丝绳7)。并且二个锁定机构6之一能够在摆动轨4的另一端与二个第二端轨3之一的一端对接时与摆动轨4结合锁定摆动轨4。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轨吊手动道岔还可还包括一短轨9,第一端轨2的一端是通过短轨9与摆动轨4的一端铰接,其中短轨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轨2的一端及摆动轨4的一端铰接,以在摆动轨4换向动作时有效的平缓的实现轨道的分岔。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单轨吊手动道岔还可包括二个滑轮10。二个滑轮10是分别能够相对于框架1转动的设置于框架1上,并且二个滑轮10分别位于摆动轨4的二侧。其中连接摆动轨4与二个手柄8的二根钢丝绳7是分别通过二个滑轮10后与摆动轨4及手柄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二个锁定机构6是相对的设置于框架1的二侧;在摆动轨4的上方对应二个锁定机构6还分别设置有二个锁定孔11。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锁定机构6包括一支架12、一滑轮13、一锁定销14及一弹簧15。其中,支架12设置于框架1的上方,滑轮13是能够相对于支架12转动的设置于支架12的上方,连接锁定机构6与手柄8的钢丝绳7是通过滑轮13后与锁定机构6及手柄8连接。锁定销14位于滑轮13的下方,并活动的穿设于支架12下部的一销座中。并且锁定销14的一端是连接在通过滑轮13的钢丝绳7上,其另一端是能够由支架12的底部伸出进入锁定孔11内锁定摆动轨4的位置。其中销座包括二块上下间隔设置的板16,并且在二块板16、17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一供锁定销14活动的穿设的通孔18。同时在销座的每一块板16的上方锁定销14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有一凸台19、20。弹簧15套设于锁定销14外,并位于锁定销14下部的凸台20与销座上方的板16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抵靠于锁定销14下部的凸台20的上表面和销座上方的板16的下表面。其中在锁定销14的另一端由支架12的底部伸出进入锁定孔11内锁定摆动轨4的位置时,锁定销14上部的凸台19是抵靠于销座上方的板16的上表面。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四个手柄8是分别通过一手柄架30设置于巷道32的侧壁,并且在手柄架30上方还设置有一能够相对于手柄架30转动的滑轮31。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7是通过滑轮31后与手柄8及摆动轨4、或者手柄8及锁定机构6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1包括二个端梁21及二个边梁22。二个端梁21及二个边梁22的两端顺次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其中二个端梁21位于框架1的二端,二个边梁22位于框架1的二侧。第一端轨2是悬挂于框架1一端的端梁21上,二个第二端轨3是相互间隔且呈一定角度的悬挂于框架1另一端的端梁21上,滚动机构5能够在框架1另一端的端梁21上沿着端梁21的长度方向滚动。二个锁定机构6是分别设置于框架1二侧的边梁22上。
本实用新型的单轨吊手动道岔还包括三个挡车器23,三个挡车器23是分别设置于摆动轨4及二个第二端轨3上。其中三个挡车器23是分别铰接于摆动轨4及二个第二端轨3上方的三个挡车支架的上部,三个挡车器23的下部分别延伸至摆动轨4及二个第二端轨3的腹板的两侧。其中设置于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位于框架1的外侧,并且其靠近框架1的一侧抵靠于对应的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框架1的一侧;设置于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位于第一端轨2与滚动机构5之间,并且其靠近滚动机构5的一侧抵靠于对应的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滚动机构5的一侧。同时,在摆动轨4上还可设置有一摆动架24,如图2所示。摆动架24是设置于滚动机构5的上方,并由滚动机构5的上方延伸至框架1外,随摆动轨4的另一端在二个第二端轨3之间摆动,摆动架24伸出框架1外的一端能够在二个第二端轨3的二个挡车器23之间摆动,并在摆动轨4的另一端与二个第二端轨3之一的一端对接时,压抵于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的顶部远离框架1的一侧,使对应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旋转,从而使对应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靠近框架1的一侧离开对应的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框架1的一侧,并且对应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的下部离开对应的第二端轨3的腹板的两侧,如图1所示。在框架1上还可设置有一横梁25,横梁25是设置于摆动轨4的挡车器23的上方,在横梁25上还间隔的设置有二个向滚动机构5方向伸出并向下倾斜的管子26。
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会随摆动轨4的另一端在二个第二端轨3之间摆动而在横梁25上的二个管子26之间摆动,其中在摆动轨4的另一端与二个第二端轨3之一的一端对接时,对应侧的管子26能够压抵于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的顶部远离滚动机构5的一侧,使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旋转,从而使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靠近滚动机构5的一侧离开对应的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滚动机构5的一侧,并且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的下部离开摆动轨4的腹板的两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三个挡车器23的顶端还分别设置有黄色反光涂层,以在摆动轨4一旦换向不到位,挡车器23不抬起时,在机车灯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黄色反光,提醒司机轨道换向不到位,需要执行停车操作。
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端轨2和第二端轨3主要用于道岔与轨道的连接,因此在第一端轨2及二个第二端轨3的另一端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27及U型管28。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法兰27及U型管28实现第一端轨2及二个第二端轨3分别与要连接的轨道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框架1的上方还设置有吊环29,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道岔是通过吊环29悬挂于巷道的顶板上。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在框架1的上方设置有8个吊环29。
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方式,并可配合滑轮、钢丝绳、手柄以及滚动机构进行导向,在换向时通过钢丝绳7带动摆动轨4及滚动机构5同时动作,从而使摆动轨4摆动。其具体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当单轨吊机车沿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行驶时,若需要通过道岔左侧的轨道(与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连接的轨道),则需要操作设置在巷道32一侧上的锁定手柄8(其中在巷道32的一侧设有两个手柄8,一个手柄8带动钢丝绳实现道岔换向,另一个手柄8实现换向到位后的锁定),通过钢丝绳7牵引左侧的锁定机构6(图2中位于上方的锁定机构6)的锁定销14向上运动,并保持锁定手柄8的状态。然后操作设置在巷道32一侧上的换向手柄8,使摆动轨4在钢丝绳7的牵引下并在滚动机构5的协助下向左侧摆动(图2中的上方),在摆动的过程中短轨9随着运动。当摆动轨4与道岔左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对接时,即表示换向到位。此时,松开锁定手柄8,左侧的锁定机构6(图2中位于上方的锁定机构6)的锁定销14会在弹簧1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落入摆动轨4左侧的锁定孔11(图2中位于上方的锁定孔11)内。同时,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与道岔左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分别在摆动架24和横梁25上向下倾斜的管子26的作用下同时抬起,单轨吊机车从而可以顺利的从道岔左侧的轨道通过(与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连接的轨道)。若摆动轨4与道岔左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未对接时,即表示换向不到位,则此时左侧的锁定机构6(图2中位于上方的锁定机构6)的锁定销14不能落入摆动轨4左侧的锁定孔11(图2中位于上方的锁定孔11)内,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与道岔左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都不会抬起,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的顶端的黄色反光涂层会发出黄色反光,提醒司机停车,即使司机未看到黄色反光不执行停车操作,机车也会在挡车器23的作用下停止前进。
当单轨吊机车沿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时,若机车需要由道岔左侧的轨道(与图2中位于上方的第二端轨3连接的轨道)行驶至与第一端轨2连接的轨道,操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同上。
当单轨吊机车沿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行驶时,若需要通过道岔右侧的轨道(与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连接的轨道),则需要要操作设置在巷道32另一侧上的锁定手柄8,通过钢丝绳7牵引右侧的锁定机构6(图2中位于下方的锁定机构6)的锁定销14向上运动,并保持锁定手柄8的状态。然后操作设置在巷道32另一侧上的换向手柄8,使摆动轨4在钢丝绳7的牵引下并在滚动机构5的协助下向右侧摆动(图2中的上方),在摆动的过程中短轨9随着运动。当摆动轨4与道岔右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对接时,即表示换向到位。此时,松开锁定手柄8,右侧的锁定机构6(图2中位于上方的锁定机构6)的锁定销14会在弹簧1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落入摆动轨4右侧的锁定孔11(图2中位于下方的锁定孔11)内。同时,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与道岔右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分别在摆动架24和横梁25上向下倾斜的管子26的作用下同时抬起,单轨吊机车从而可以顺利的从道岔右侧的轨道通过(与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连接的轨道)。若摆动轨4与道岔右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未对接时,即表示换向不到位,则此时右侧的锁定机构6(图2中位于下方的锁定机构6)的锁定销14不能落入摆动轨4右侧的锁定孔11(图2中位于下方的锁定孔11)内,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与道岔右侧的第二端轨3(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上的挡车器23都不会抬起,摆动轨4上的挡车器23的顶端的黄色反光涂层会发出黄色反光,提醒司机停车,即使司机未看到黄色反光不执行停车操作,机车也会在挡车器23的作用下停止前进。
当单轨吊机车沿着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时,若机车需要由道岔右侧的轨道(与图2中位于下方的第二端轨3连接的轨道)行驶至与第一端轨2连接的轨道,操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同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框架、一第一端轨、二个第二端轨、一摆动轨、一滚动机构、二个锁定机构、四根钢丝绳以及四个手柄;其中,所述第一端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一端;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相互间隔且呈一定夹角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轨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轨的一端铰接,使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能够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间摆动,并与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一的一端对接,并且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还通过二根所述钢丝绳分别与对应的设置于一巷道二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巷道运动的二个所述手柄连接;所述滚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摆动轨另一端的上方,能够在所述框架上滚动;二个所述锁定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分别通过一根所述钢丝绳与对应的设置于所述巷道二侧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巷道运动的另二个所述手柄连接,并且二个所述锁定机构之一能够在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与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一的一端对接时与所述摆动轨结合锁定所述摆动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短轨;所述第一端轨的一端是通过所述短轨与所述摆动轨的一端铰接,其中所述短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轨的一端及所述摆动轨的一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二个滑轮,二个所述滑轮是分别能够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框架上,并且二个所述滑轮分别位于所述摆动轨的二侧;其中连接所述摆动轨与二个所述手柄的二根所述钢丝绳是分别通过二个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摆动轨及所述手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二个所述锁定机构是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二侧;在所述摆动轨的上方对应二个所述锁定机构还分别设置有二个锁定孔;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支架、一滑轮、一锁定销及一弹簧;其中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上方;所述滑轮是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方;连接所述锁定机构与所述手柄的所述钢丝绳是通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锁定机构及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锁定销位于所述滑轮的下方,并活动的穿设于所述支架下部的一销座中,并且所述锁定销的一端是连接在通过所述滑轮的所述钢丝绳上,其另一端是能够由所述支架的底部伸出进入所述锁定孔内锁定所述摆动轨的位置;其中所述销座包括二块上下间隔设置的板,并且在二块所述板上分别对应的设置有一供所述锁定销活动的穿设的通孔,同时在所述销座的每一块所述板的上方所述锁定销的上部和下部还分别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锁定销外,并位于所述锁定销下部的所述凸台与所述销座上方的所述板之间,并且其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锁定销下部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和所述销座上方的所述板的下表面;其中在所述锁定销的另一端由所述支架的底部伸出进入所述锁定孔内锁定所述摆动轨的位置时,所述锁定销上部的所述凸台是抵靠于所述销座上方的所述板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四个所述手柄是分别通过一手柄架设置于所述巷道的侧壁,并且在所述手柄架上方还设置有一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柄架转动的滑轮,所述钢丝绳是通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手柄及所述摆动轨、或者所述手柄及所述锁定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框架包括二个端梁及二个边梁,二个所述端梁及二个所述边梁的两端顺次连接形成四边形框架,其中二个所述端梁位于所述框架的二端,二个所述边梁位于所述框架的二侧;所述第一端轨是悬挂于所述框架一端的所述端梁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是相互间隔且呈一定角度的悬挂于所述框架另一端的所述端梁上;所述滚动机构能够在所述框架另一端的所述端梁上沿着所述端梁的长度方向滚动;二个所述锁定机构是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二侧的所述边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三个挡车器,三个所述挡车器是分别设置于所述摆动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三个所述挡车器是分别铰接于所述摆动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上方的三个挡车支架的上部,三个所述挡车器的下部分别延伸至所述摆动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的腹板的两侧;其中设置于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位于所述框架的外侧,并且其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抵靠于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于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位于所述第一端轨与所述滚动机构之间,并且其靠近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抵靠于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摆动轨上还设置有一摆动架,所述摆动架是设置于所述滚动机构的上方,并由所述滚动机构的上方延伸至所述框架外,随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间摆动,所述摆动架伸出所述框架外的一端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的二个所述挡车器之间摆动,并能够压抵于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顶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使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旋转,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靠近所述框架的一侧离开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并且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下部离开对应的所述第二端轨的腹板的两侧;
在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一横梁,所述横梁是设置于所述摆动轨的所述挡车器的上方;在所述横梁上还间隔的设置有二个向所述滚动机构方向伸出并向下倾斜的管子,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随所述摆动轨的另一端在二个所述第二端轨之间摆动而在所述横梁上的二个所述管子之间摆动,并且所述管子能够压抵于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顶部远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使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旋转,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靠近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离开对应的所述挡车支架的下部远离所述滚动机构的一侧,同时所述摆动轨上的所述挡车器的下部离开所述摆动轨的腹板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轨吊手动道岔,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三个所述挡车器的顶端还分别设置有黄色反光涂层;在所述第一端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的另一端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法兰及U型管,所述第一端轨及二个所述第二端轨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及所述U型管分别与轨道连接;在所述框架的上方还设置有吊环,所述手动道岔是通过所述吊环悬挂于巷道的顶板上。
CN 201220254829 2012-05-31 2012-05-31 单轨吊手动道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86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4829 CN202786986U (zh) 2012-05-31 2012-05-31 单轨吊手动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54829 CN202786986U (zh) 2012-05-31 2012-05-31 单轨吊手动道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86986U true CN202786986U (zh) 2013-03-13

Family

ID=4781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5482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86986U (zh) 2012-05-31 2012-05-31 单轨吊手动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8698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0060A (zh) * 2013-08-15 2013-11-27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道岔的临时手动转辙设备
CN11107469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CN111549587A (zh) * 2020-05-09 2020-08-18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系统
WO2020172949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单轨吊车的道岔装置
CN112960558A (zh) * 2021-03-11 2021-06-1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识别的矿井下单轨吊运输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0060A (zh) * 2013-08-15 2013-11-27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道岔的临时手动转辙设备
CN103410060B (zh) * 2013-08-15 2016-01-20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道岔的临时手动转辙设备
CN111074697A (zh) * 2018-10-19 2020-04-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CN111074697B (zh) * 2018-10-19 2021-07-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WO2020172949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单轨吊车的道岔装置
CN111549587A (zh) * 2020-05-09 2020-08-18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系统
CN112960558A (zh) * 2021-03-11 2021-06-15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识别的矿井下单轨吊运输系统
CN112960558B (zh) * 2021-03-11 2022-05-03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视频识别的矿井下单轨吊运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86986U (zh) 单轨吊手动道岔
CN202879489U (zh) 一种高架跨座式轨道作业车
CN110053933B (zh) 一种电动积放车组输送机
CN203767445U (zh) 一种承载小车、车组、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202016482U (zh) 侧移式调车装置
CN102991978B (zh) 自行小车系统
CN100486885C (zh)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供电装置
CN202577068U (zh) 单轨吊气动道岔
CN203974852U (zh) 一种单轨吊用气动司控道岔装置
CN103231723A (zh) 一种液压牵引卡轨车
CN102953299A (zh) 一种矿用滑动式单轨吊道岔系统
CN203996261U (zh) 轨道车用导向防侧翻转向架
CN200946068Y (zh)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的供电装置
CN210028984U (zh) 一种电动积放车组输送机
CN212580880U (zh) 一种长构件自动翻转横移设备
CN203111986U (zh) 道岔及积放悬挂输送系统
CN201172543Y (zh) 积放式移动式轨道
CN203767441U (zh) 一种承载小车、车组、悬挂链输送机及输送系统
CN213008147U (zh) 旋转道岔
CN208265189U (zh) 一种型钢码垛机小车电缆行走装置
CN210029001U (zh) 一种汽车涂装生产线地面链式输送系统
CN203402198U (zh) 一种煤矿井下无轮运输矿车
CN206544869U (zh) 一种自动上下升降的运输用行车
CN202452826U (zh) 一种进窑端横动车
CN111605988A (zh) 带有移行机的悬链输送系统中的小车组行走及积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