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74697B -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74697B
CN111074697B CN201811220731.1A CN201811220731A CN111074697B CN 111074697 B CN111074697 B CN 111074697B CN 201811220731 A CN201811220731 A CN 201811220731A CN 111074697 B CN111074697 B CN 111074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ing
track
rail
rail vehicle
b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0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74697A (zh
Inventor
孙洪蕾
蒲菊
肖晓斌
张智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07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7469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1501 priority patent/WO202007839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074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4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74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74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00General structure of permanent wa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7/00Switches; Crossings
    • E01B7/20Safety means for switches, e.g. switch point protectors, auxiliary or guiding rail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轨道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阻挡件,两个阻挡件适于设在轨道梁上,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当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位置。其中,当阻挡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阻挡件的至少部分伸出轨道梁的导引面,沿轨道梁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不能行驶通过阻挡件,沿轨道梁行驶的第二轨道车辆可行驶通过所述阻挡件,第一轨道车辆和第二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当阻挡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轨道车辆和第二轨道车辆均可行驶通过阻挡件。根据本发明的轨道防护装置,可以避免轨道车辆发生碰撞,提升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道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转辙出错的安全隐患,使得轨道车辆之间可能会发生碰撞,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防护装置,所述轨道防护装置可以避免轨道车辆发生碰撞,提升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轨道防护装置的轨道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包括:两个阻挡件,两个所述阻挡件适于设在轨道梁上,每个所述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当两个所述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其中,所述阻挡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轨道梁的导引面,沿所述轨道梁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不能行驶通过所述阻挡件,沿所述轨道梁行驶的第二轨道车辆可行驶通过所述阻挡件,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和所述第二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当所述阻挡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和所述第二轨道车辆均可行驶通过所述阻挡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通过设置两个阻挡件,每个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并使得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位置以用于阻挡第一轨道车辆时,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位置,且行驶方向相反的第一轨道车辆和第二轨道车辆均可正常行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当轨道防护装置应用于轨道时,可以避免轨道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从而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同时轨道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阻挡件适于位于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岔之间设有用于乘客上下车的站台,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岔之间形成有多个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位于所述站台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阻挡件通过连接件相连以由所述连接件驱动彼此运动,当其中一个所述阻挡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另一个所述阻挡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枢转轴,所述连接件可绕所述枢转轴转动,每个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挡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可枢转地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挡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阻挡部适于与所述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阻挡部的邻近所述导引面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可枢转地相连,当所述阻挡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部相对于所述导引面倾斜设置,当所述阻挡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导引面平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阻挡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彼此相对,所述第一端的边缘适于与所述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的边缘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一个所述阻挡部的所述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阻挡部的所述第二端邻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防护装置还包括:两个驱动装置,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所述阻挡件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缸。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梁和至少一个轨道防护装置,所述轨道防护装置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两个所述阻挡件设在所述轨道梁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轨道防护装置,有效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轨道防护装置设在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岔之间形成有多个行车通道,每个所述道岔包括移动梁和两个固定梁,所述移动梁可移动地设在两个所述固定梁之间以与两个所述固定梁分别限定出两个行车通道,两个所述道岔之间设有用于乘客上下车的站台,所述行车通道位于所述站台两侧,所述轨道梁为所述固定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道岔的两个所述固定梁的其中一个沿直线延伸、另一个沿曲线延伸,所述轨道梁为所述道岔的两个所述固定梁的所述其中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阻挡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枢转轴,所述连接件可绕所述枢转轴转动,所述枢转轴设在所述行车通道的轨道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引面为导向面、或走行面。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轨道的会车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E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5中所示的轨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轨道的会车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系统200、导向面200a、第一轨道车辆202、第二轨道车辆201、
第一道岔101、第一通道101a、第二通道101b、
第一固定梁1011、第二固定梁1012、第一移动梁1013、
第二道岔102、第三通道102a、第四通道102b、
第三固定梁1021、第四固定梁1022、第二移动梁1023、
第一行车通道103a、行车通道的轨道梁1031、
第二行车通道104a、
支撑座105、支撑座凹槽105a、
轨道防护装置100、铰链10、
第一端1a、第二端1b、
第一阻挡件11、第一阻挡部111、第一连接部112、
第二阻挡件12、第二阻挡部121、第二连接部122、
连接件2、枢转轴21、
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前”、“后”、“左”、“右”、“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100。其中,轨道防护装置100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100,包括两个阻挡件。
两个阻挡件适于设在轨道梁上,每个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当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位置。其中,当阻挡件运动至第一位置时,阻挡件的至少部分伸出轨道梁的导引面,沿轨道梁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202不能行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阻挡件,沿轨道梁行驶的第二轨道车辆201可行驶通过位于第一位置的阻挡件,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的行驶方向相反,当阻挡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均可行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此时阻挡件可以紧贴导引面设置或位于轨道梁内,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不阻挡轨道车辆(包括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正常行驶即可。
例如,如图1-图10所示,两个阻挡件可以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例如,图6中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阻挡件可以分别为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第一阻挡件11可以于一定范围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使得第一阻挡件11可以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也可以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二阻挡件12可以于一定范围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使得第二阻挡件12可以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也可以自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第一轨道车辆202可以沿轨道梁自前向后行驶,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沿轨道梁自后向前行驶。当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二位置,轨道车辆可以正常行驶通过第二阻挡件12,也就是说,第二阻挡件12不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行驶,即如果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二阻挡件12时、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均可行驶通过第二阻挡件12,此时第一阻挡件11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以使第一轨道车辆202停止,即第一轨道车辆202无法通过第一阻挡件11,也就是说,如果第一轨道车辆202行驶至错误路线以经过第一阻挡件11时、第一阻挡件11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而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一阻挡件11时,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正常行驶通过;当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一位置,轨道车辆可以正常行驶通过第一阻挡件11,也就是说,第一阻挡件11不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行驶,即如果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一阻挡件时、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均可行驶通过第一阻挡件11,此时第二阻挡件12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以使第一轨道车辆202停止,即第一轨道车辆202无法通过第二阻挡件12,也就是说,如果第一轨道车辆202行驶至错误路线以经过第二阻挡件12时、第二阻挡件12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而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二阻挡件12时,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正常行驶通过。
具体地,轨道防护装置100应用于轨道系统200中时,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对应道岔设置,使得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有效阻挡因道岔转辙错误而行驶在错误的行车轨道上的轨道车辆例如第一轨道车辆202,使得该轨道车辆及时停止以避免与其他轨道车辆碰撞,即避免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发生碰撞。例如,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相向行驶,两辆轨道车辆之间设有道岔以使得两辆轨道车辆正常会车,轨道防护装置100适于设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例如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设在两辆轨道车辆之间的道岔上;正常情况下,两辆轨道车辆可以经过道岔的正确转辙以完成正确变道,使得两辆轨道车辆可以分别沿不同的行车线路行驶,避免两辆轨道车辆碰撞,而当道岔转辙错误时,第一轨道车辆202经过道岔的错误转辙以完成错误变道,使得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沿同一行车线路相向行驶,此时其中一个阻挡件可以运动至第一位置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从而第二轨道车辆201具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两辆轨道车辆相撞。其中,两辆轨道车辆之间的道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阻挡件的位置的切换及切换时间点等可以根据两辆轨道车辆的运行情况具体设置,而两个阻挡件的位置的切换可以通过人工切换、道岔的转辙触发切换或者行驶的轨道车辆切换等。例如,两个阻挡件的位置的切换可以通过道岔的转辙触发切换,当道岔转辙错误时,道岔可以触发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运动至第一位置与阻挡对应轨道车辆。
当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件的至少部分伸出导引面,此时,阻挡件的伸出导引面的部分在垂直于导引面的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需保证阻挡件的伸出导引面的部分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的行驶即可;当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件可以紧贴导引面设置,此时阻挡件可以位于轨道梁外,然而,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无法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的行驶,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正常通过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也就是说,只需保证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不干涉轨道车辆的正常行驶即可。其中,导引面可以为轨道梁的导向面例如轨道梁的侧壁面、也可以为轨道梁的走行面例如轨道梁的上表面,但不限于此。
此外,轨道梁可以作广义理解,轨道梁可以指形成轨道车辆行车通道的梁结构,轨道梁可以包括道岔的轨道梁、道岔之间的行车通道的轨道梁1031等。
需要说明的是,当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时,阻挡件可以通过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的车轮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的正常行驶,使得第一轨道车辆202停车,或者阻挡件还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转向架上的其他结构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用于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以使第一轨道车辆202停车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100,通过设置两个阻挡件,每个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并使得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位置以用于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时,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位置,且行驶方向相反的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均可正常行驶通过位于第二位置的阻挡件,当轨道防护装置100应用于轨道系统200时,可以避免轨道车辆之间例如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之间发生碰撞,起到安全防护功能,从而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同时轨道防护装置100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可选地,两个阻挡件适于位于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设有用于乘客上下车的站台,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形成有多个行车通道,行车通道位于站台两侧。例如,如图5-图10所示,站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站台可以沿大致与轨道梁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依次布置,每个道岔可以均形成多个通道,多个通道可以与多个行车通道一一对应设置,两个道岔中的其中一个形成的多个通道可以通过行车通道与两个道岔中的另一个形成的多个通道连通,以实现轨道车辆的变道、折返等;轨道车辆通过两个道岔中的其中一个后可以停在对应的站台处,以便于乘客上车、下车,当乘客完成换乘后,该轨道车辆可以继续行驶以通过两个道岔中的另一个。其中,轨道梁可以为道岔的轨道梁、也可以为行车通道的轨道梁1031、还可以为为轨道车辆限定出行驶通道的轨道的轨道梁等,站台可以为中央站台,但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图5-图10的示例中,轨道防护装置100应用于轨道系统200中,两个道岔可以分别为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可以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道岔101可以形成第一通道101a和第二通道101b,当第一道岔10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道岔101可以仅形成第一通道101a,当第一道岔101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道岔101可以仅形成第二通道101b,也就是说,第一通道101a和第二通道101b可以不同时形成;第二道岔102可以形成第三通道102a和第四通道102b,当第二道岔10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道岔102可以仅形成第三通道102a,当第二道岔102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道岔102可以仅形成第四通道102b,也就是说,第三通道102a和第四通道102b可以不同时形成。
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之间可以设有一个站台,站台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行车通道,两个行车通道分别为第一行车通道103a和第二行车通道104a,第一行车通达103a可以对应设置一个轨道防护装置100,第一阻挡件11可以对应第一道岔101设置,第二阻挡件12可以对应第二道岔102设置;第一通道101a可以通过第一行车通道103a与第三通道102a连通,第二通道101b可以通过第二行车通道104a与第四通道102b连通。
例如,当两辆相向行驶的轨道车辆在站台会车时,可通过对向过岔的方式错车,两辆轨道车辆需要沿不同的行车通道行驶。两辆轨道车辆分别为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沿轨道梁自后向前行驶,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正常转辙时,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依次通过第三通道102a、第一行车通道103a和第一通道101a,第一轨道车辆202可以沿轨道梁自前向后行驶,第一轨道车辆202可以依次通过第二通道101b、第二行车通道104a和第四通道102b,其中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在经过站台时停车在第一行车通道103a上,第一轨道车辆202可以在经过站台时停车在第二行车通道104a上,以便乘客换乘。
当第二轨道车辆201停在第一行车通道103a时,如果第一道岔101正常转辙,则第一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正常会车;如果第一道岔101转辙出错,原本应在第二通道101b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202则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上,此时如果不及时制止第一轨道车辆202,将导致第二轨道车辆201与第一轨道车辆202碰撞而发生事故。由于轨道防护装置100与第一行车通道103a对应设置,而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由第二道岔102正常行驶至第一行车通道103a,此时的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位于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之间,也就是说,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二位置,则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一位置,从而第一阻挡件11可以有效阻挡因第一道岔101转辙错误而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上的第一轨道车辆202,使得第一轨道车辆202停车,避免了第一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车辆201碰撞,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又例如,当两辆同向行驶的轨道车辆在站台会车时,两辆轨道车辆需要通过不同的行车通道。两辆轨道车辆可以分别为第三轨道车辆和第四轨道车辆,第三轨道车辆可以沿轨道梁自后向前行驶,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正常转辙时,第三轨道车辆可以依次通过第三通道102a、第一行车通道103a和第一通道101a,第四轨道车辆可以沿轨道梁自后向前行驶,第四轨道车辆可以依次通过第四通道102b、第二行车通道104a和第二通道101b,其中第三轨道车辆在经过站台时停车在第一行车通道103a上,第四轨道车辆在经过站台停车在第二行车通道104a上,以便乘客换乘。
当第三轨道车辆停在站台时,如果第二道岔102正常转辙,则第四轨道车辆与第三轨道车辆可以正常会车;如果第二道岔102转辙出错,原本应在第四通道102b行驶的第四轨道车辆则行驶在第三通道102a上,此时如果不及时制止第四轨道车辆,将导致第三轨道车辆与第四轨道车辆碰撞而发生事故。由于轨道防护装置100与第一行车通道103a对应设置,而第三轨道车辆由第二道岔102正常行驶至站台,且第三轨道车辆可以位于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之间,也就是说,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二位置,则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一位置,此时需要将第二阻挡件12切换至使其位于第一位置,从而第二阻挡件12可以有效阻挡因第二道岔102转辙错误而行驶在第三通道102a上的第四轨道车辆,使得第四轨道车辆停车,避免了第四轨道车辆与第三轨道车辆碰撞,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道岔还可以分别形成三个或三个以上行车通道,站台还可以为多个,轨道防护装置100在应用于轨道系统200时,还可以多个轨道防护装置100同时使用,其中,两个阻挡件的位置的切换及切换时间点等可以根据轨道车辆的运行情况具体设置,而两个阻挡件的位置的切换可以通过人工切换、道岔的转辙触发切换或者行驶的轨道车辆切换等,但不限于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例如,以上述两辆相向行驶的轨道车辆会车为例进行说明。当两个阻挡件的切换通过行驶的轨道车辆实现时,如果第二阻挡件12原本位于第一位置,第二轨道车辆201自后向前行驶以经过第二阻挡件12时,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推动第二阻挡件12以使第二阻挡件12运动至第二位置,也就是说,当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二阻挡件12后,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二位置,则第一阻挡件11运动至第一位置;如果第二阻挡件12原本位于第二位置,第二轨道车辆201自后向前行驶可以直接顺利经过第二阻挡件12,也就是说,当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二阻挡件12后,第二阻挡件12仍位于第二位置,则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一位置。当两个阻挡件的切换通过道岔的转辙触发实现时,由于轨道防护装置100对应第一行车通道103a设置、第一阻挡件11与第一道岔101对应设置、第二阻挡件12与第二道岔102对应设置,第二道岔102转辙以形成第三通道102a、可以触发第二阻挡件12切换至第二位置,第一道岔101转辙以形成第一通道101a、可以触发第一阻挡件11切换至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图5所示,两个阻挡件通过连接件2相连以由连接件2驱动彼此运动,当其中一个阻挡件有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另一个阻挡件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连接件2可运动且连接件2可以为连接杆,连接件2可以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例如,图5中的前后方向)延伸,且连接件2适于设在轨道梁内,使得连接件2不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行驶;当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使得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在连接件2的驱动下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也就是说,两个阻挡件中的上述其中一个在位置切换过程中、该阻挡件将驱动连接件运动,连接件驱动两个阻挡件中的上述另一个实现位置切换。由此,保证了两个阻挡件之间的正确切换,且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具体地,连接件2的一端(例如,图5中的前端)与第一阻挡件11相连、连接件2的另一端(例如,图5中的后端)与第二阻挡件12相连,第一阻挡件11运动时、可以通过连接件2驱动第二阻挡件12运动,同样,第二阻挡件12运动时、可以通过连接件2驱动第一阻挡件11运动,从而当第一阻挡件11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阻挡件12可以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当第一阻挡件11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阻挡件12可以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当第二阻挡件1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阻挡件11可以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当第二阻挡件12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阻挡件11可以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2上设有枢转轴21,连接件2可绕枢转轴21转动,每个阻挡件与连接件2之间均设有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阻挡件可枢转地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件2可枢转地相连。例如,如图1-图4所示,连接件2上可以形成有枢转孔,枢转轴21可以穿设在枢转孔内,使得连接件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绕枢转轴21的中心轴线转动;第一阻挡件11与连接件2之间设有第一连杆31,第一连杆31的一端与第一阻挡件11可枢转地相连、第一连杆31的另一端与连接件2可枢转地相连,第二阻挡件12与连接件2之间设有第二连杆32,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第二阻挡件12可枢转地相连、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2可枢转地相连,从而第一阻挡件11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杆31、连接件2和第二连杆32驱动第二阻挡件12运动,同样第二阻挡件12运动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杆32、连接件2和第一连杆31驱动第一阻挡件11运动。
可选地,阻挡件包括阻挡部和连接部,阻挡部形成为板状结构,阻挡部适于与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连接部设在阻挡部的邻近导引面的一侧,连接部与连杆的一端可枢转地相连,当阻挡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阻挡部相对于导引面倾斜设置,当阻挡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挡部与导引面平行设置。例如,如图1-图8所示,阻挡部可以形成为平板结构,例如阻挡部可以形成为方形板、或圆形板等,当轨道防护装置100应用于轨道系统200时,阻挡部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阻挡部的垂直于其厚度方向的一侧表面以朝向导引面设置,且阻挡部与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使得阻挡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对于导引面转动,以改变第一表面与导引面之间的夹角,连接部在阻挡部上的位置与阻挡部的与轨道梁的连接位置间隔设置,以使连杆可以通过连接部驱动阻挡部转动。当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伸出导引面,其第一表面与导引面之间的夹角α≠0°、且α可以为锐角;当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件可以紧贴导引面设置,其第一表面与导引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0°;连接部上可以形成有凹槽,连杆的与连接部相连的一端可以置于凹槽内,凹槽的彼此相对的侧壁可以对连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连杆发生晃动,保证连杆转动稳定。
当然,当阻挡件运动至第二位置时,阻挡部还可以不与导引面平行设置,此时阻挡部可以位于轨道梁内,也就是说,只需保证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不影响轨道车辆的正常行驶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件与对应的连杆、连接件2可以形成双摇杆机构,使得阻挡件和连接件2在一定范围内可转动;当然,阻挡件于对应的连杆、连接件2还可以形成其他平面机构。其中,阻挡件的转动范围可以通过连接件2与轨道梁相止抵、或另一个阻挡件与轨道梁相止抵等方式来限制,但不限于此。
具体地,在图3、图4和图6-图8的示例中,阻挡部具有第一端1a和第二端1b,第一端1a和第二端1b沿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彼此相对,第一端1a的边缘适于通过铰链10与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连接部与第一端1a的边缘间隔设置,连杆可以通过连接部驱动第二端1b绕第一端1a转动,从而实现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当第二端1b绕第一端1a转动以使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部可以全部伸出导引面,第一表面全部伸出导引面,且第一表面与导引面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当第二端1b绕第一端1a转动以使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阻挡件可以紧贴导引面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部与轨道梁相连的位置还可以不位于阻挡部的边缘、而是位于阻挡部的中部,同样可以实现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两个阻挡部的其中一个的第一端1a与两个阻挡部的另一个的第二端1b邻近设置。例如,在图6-图8的示例中,第一阻挡件11包括第一阻挡部111和第一连接部112,第二阻挡件12包括第二阻挡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第一阻挡部111的第一端1a(例如,图6中的后端)与第二阻挡件12的第二端1b(例如,图6中的前端)邻近设置,则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可以通过行驶的轨道车辆来实现阻挡件的位置的切换。
具体地,在图5-图10的示例中,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均可以由第一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切换至第二位置,由于两个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表面与导引面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且夹角的开口朝前设置,从而对于自后向前行驶的第二轨道车辆201而言,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无论位于第一位置还是位于第二位置,均无法阻挡第二轨道车辆201,且第二轨道车辆201在行驶过程中可驱动位于第一位置的阻挡件转动至第二位置;对于自前向后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202而言,当阻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阻挡件才可以阻挡第一轨道车辆202。当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二阻挡件12行驶至第一行车通道103a时,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二位置,则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一位置,以阻挡因第一道岔101转辙错误而自前向后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的第一轨道车辆202,实现了阻挡件的自动切换,提升了轨道防护装置100的使用便利性。如果第一道岔101转辙正确,则第二轨道车辆201完成换乘后继续向前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驱动第一阻挡件11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一位置,下一辆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自后向前行驶,进入下一循环。
进一步地,第一轨道车辆202沿第二端1b朝向第一端1a的方向行驶,第二轨道车辆201沿第一端1a朝向第二端1b的方向行驶,第二轨道车辆201适于与位于第一位置的阻挡件接触并推动阻挡件运动至第二位置,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轨道车辆202和第二轨道车辆201的正常会车。例如,在图1-图10的示例中,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自后向前行驶以依次经过第二阻挡件12和第一阻挡件11,第一轨道车辆202可以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自前向后行驶,当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第二阻挡件12时,如果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一位置,则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与第二阻挡件12接触并在行驶过程中将第二阻挡件12推动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一阻挡件11可以切换至第一位置;当第二轨道车辆201经过站台停在第一行车通道103a时,如果第一道岔101正常转辙,则第一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正常会车,且第二轨道车辆201在经过第一阻挡件11时,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与第一阻挡件11接触并在行驶过程中将第一阻挡件11推动至第二位置,保证了第二轨道车辆201的正常行驶,如果第一道岔101转辙出错,原本应在第二通道101b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202则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上,则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阻挡件11可以有效阻挡因第一道岔101转辙错误而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上的第一轨道车辆202,使得第一轨道车辆202停车,避免了第一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车辆201碰撞。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轨道防护装置100还包括两个驱动装置(图未示出),每个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阻挡件运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例如,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两个阻挡件分别为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第一阻挡件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第二阻挡件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保证当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保证了轨道防护装置100的运行可靠性,同时方便了轨道防护装置100的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阻挡件运动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以包括,驱动装置可以仅用于驱动对应阻挡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驱动装置还可以仅用于驱动对应阻挡件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驱动装置还可以用于驱动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彼此互相切换。两个驱动装置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具体地,驱动装置可以为驱动缸,例如驱动装置可以为电动缸、或液压缸、或气动缸等,从而驱动装置具有良好的设计灵活性,使得驱动装置可以与阻挡件之间更好地配合,保证轨道防护装置100的运行可靠性。例如,当两个驱动装置均为电动缸时,两个驱动装置中的其中一个处于伸出状态以将对应阻挡件驱动至第一位置,两个驱动装置中的另一个处于收缩状态以使对应阻挡件位于第二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装置为电动缸、或液压缸、或气动缸,且驱动装置仅用于驱动对应阻挡件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或仅用于驱动对应阻挡件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驱动装置上无需设置防逆转装置,使得阻挡件可以在其他外力例如轨道车辆施加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作为主动件以驱动驱动装置逆向运行,从而简化了驱动装置的结构,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轨道系统200,包括轨道梁和至少一个轨道防护装置100,轨道防护装置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轨道防护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系统200,通过采用上述的轨道防护装置100,有效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轨道防护装置100设在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相邻两个道岔之间形成有多个行车通道,每个道岔包括移动梁和两个固定梁,移动梁可移动地设在两个固定梁之间以与两个固定梁分别限定出两个通道,两个道岔沿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道岔之间设有用于乘客上下车的站台,行车通道位于站台两侧。例如,在图5-图10的示例中,行车通道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行车通道103a和第二行车通道104a,两个行车通道分别与两个通道一一对应连通设置,轨道梁为固定梁。其中,道岔可以为跨座式单轨道岔、内导向式车辆道岔或悬挂式单轨道岔等。
具体地,两个道岔分别为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第一道岔101包括第一固定梁1011、第二固定梁1012和第一移动梁1013,第一固定梁1011和第二固定梁1012彼此间隔设置,第一移动梁1013在第一固定梁1011和第二固定梁1012之间移动,当第一移动梁1013朝向第二固定梁1012移动至与第二固定梁1012贴合时,第一移动梁1013与第一固定梁1011可以共同形成第一通道101a,当第一移动梁1013朝向第一固定梁1011移动至与第一固定梁1011贴合时,第一移动梁1013与第二固定梁1012可以共同形成第二通道101b;第二道岔102包括第三固定梁1021、第四固定梁1022和第二移动梁1023,第三固定梁1021和第四固定梁1022彼此间隔设置,第二移动梁1023在第三固定梁1021和第四固定梁1022之间移动,当第二移动梁1023朝向第四固定梁1022移动至与第四固定梁1022贴合时,第二移动梁1023与第三固定梁1021可以共同形成第三通道102a,当第二移动梁1023朝向第三固定梁1021移动至与第三固定梁1021贴合时,第二移动梁1023与第四固定梁1022可以共同形成第四通道102b。其中,轨道梁为固定梁,也就是说,两个阻挡件可以设在固定梁上,当然两个阻挡件还可以设在行车通道的轨道梁1031上,而不限于此。
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为一个,站台可以为一个,该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对应第一行车通道103a设置;第一通道101a通过第一行车通道103a与第三通道102a连通、第二通道101b通过第二行车通道104a与第四通道102b连通。
当自后向前行驶的第二轨道车辆201和自前向后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202在站台会车时,第一道岔101和第二道岔102正常转辙,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依次通过第三通道102a、第一行车通道103a和第一通道101a,第一轨道车辆202可以依次通过第二通道101b、第二行车通道104a和第四通道102b。当第二轨道车辆201停在第一行车通道103a时,第二轨道车辆201位于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之间,也就是说,第二阻挡件12位于第二位置,则第一阻挡件11位于第一位置,如果第一道岔101正常转辙,则第一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车辆201可以正常会车;如果第一道岔101转辙出错,原本应在第二通道101b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202则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上,第一阻挡件11可以有效阻挡因第一道岔101转辙错误而行驶在第一通道101a上的第一轨道车辆202,使得第一轨道车辆202停车,避免了第一轨道车辆202与第二轨道车辆201碰撞,提升了轨道车辆的行车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轨道防护装置100还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为两个,两个轨道防护装置100可以与两个行车通道一一对应设置,而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道岔的两个固定梁的其中一个沿直线延伸、另一个沿曲线延伸,轨道梁为道岔的两个固定梁的上述其中一个。例如,如图5-图10所示,第一固定梁1011和第三固定梁1021均沿直线延伸,第二固定梁1012和第四固定梁1022均沿曲线延伸,使得第一通道101a和第三通道102a均形成为直线通道、第二通道101b和第四通道102b均形成为曲线通道。第一阻挡件11可以设在第一固定梁1011的邻近站台的一端,使得第一阻挡件11不影响第一移动梁1013的移动,且保证第一阻挡件11阻挡轨道车辆时、两辆轨道车辆之间具有较大的安全距离,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第二阻挡件12可以设在第三固定梁1021的邻近站台的一端,使得第二阻挡件12不影响第二移动梁1023的移动,且保证第二阻挡件12阻挡轨道车辆时、两辆轨道车辆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方便了第一阻挡件11和第二阻挡件12的设置。
其中,第一固定梁1011与第三固定梁1021可以关于第一行车通道103a对称布置,第二固定梁1012与第四固定梁1022可以关于第一行车通道103a对称布置。
具体地,如图1-图10所示,两个阻挡件之间设有连接件2以由连接件2驱动彼此运动,连接件2上设有枢转轴21,连接件2可绕枢转轴21转动,从而两个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使得两个阻挡件中的另一个在连接件2的驱动下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枢转轴21可以通过支撑座105设在行车通道的轨道梁1031上,即支撑座105可以固定设在行车通道的轨道梁1031上,支撑座105与连接件2之间通过枢转轴21可枢转地相连,从而方便了轨道防护装置100的布置。
其中,如图2所示,支撑座105上可以形成有支撑座凹槽105a,连接件2置于支撑座凹槽105a内,支撑座凹槽105a的相对两侧壁可以对连接件2起到限位作用,保证连接件2的转动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支撑座105可以是轨道防护装置100的一部分、也可以不是轨道防护装置100的一部分。
可选地,导引面为导向面200a、或走行面等,从而提升了轨道防护装置100位置设置的灵活性。例如,在图6-图8的示例中,导向面200a可以为轨道梁的和与其间隔设置的另一个轨道梁相对的一侧表面,第一阻挡件1111可以与第一固定梁1011的导向面200a对应设置、第二阻挡件1212可以与第三固定梁1021的导向面200a对应设置;走行面可以为轨道梁的上表面,例如,走行面可以为固定梁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系统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阻挡件,两个所述阻挡件适于设在轨道梁上,每个所述阻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当两个所述阻挡件中的其中一个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阻挡件中的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其中,当所述阻挡件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件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轨道梁的导引面,沿所述轨道梁行驶的第一轨道车辆不能行驶通过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阻挡件,沿所述轨道梁行驶的第二轨道车辆可行驶通过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阻挡件,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和所述第二轨道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反,当所述阻挡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轨道车辆和所述第二轨道车辆均可行驶通过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阻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阻挡件适于位于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岔之间设有用于乘客上下车的站台,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岔之间形成有多个行车通道,所述行车通道位于所述站台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挡件通过连接件相连以由所述连接件驱动彼此运动,当其中一个所述阻挡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另一个所述阻挡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枢转轴,所述连接件可绕所述枢转轴转动,每个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均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挡件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可枢转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
阻挡部,所述阻挡部形成为板状结构,所述阻挡部适于与所述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阻挡部的邻近所述导引面的一侧,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杆的所述一端可枢转地相连,
当所述阻挡件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部相对于所述导引面倾斜设置,当所述阻挡件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导引面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彼此相对,所述第一端的边缘适于与所述轨道梁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端的边缘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阻挡部的所述第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阻挡部的所述第二端邻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防护装置还包括:
两个驱动装置,每个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所述阻挡件运动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缸。
10.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轨道防护装置,所述轨道防护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防护装置;和
轨道梁,两个所述阻挡件设在所述轨道梁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防护装置设在相邻的两个道岔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岔之间形成有多个行车通道,每个所述道岔包括移动梁和两个固定梁,所述移动梁可移动地设在两个所述固定梁之间以与两个所述固定梁分别限定出两个通道,两个所述道岔之间设有用于乘客上下车的站台,所述行车通道位于所述站台两侧,所述轨道梁为所述固定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岔的两个所述固定梁的其中一个沿直线延伸、另一个沿曲线延伸,所述轨道梁为所述道岔的两个所述固定梁的所述其中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挡件之间设有连接件以由所述连接件驱动彼此运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枢转轴,所述连接件可绕所述枢转轴转动,所述枢转轴设在所述行车通道的轨道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面为导向面、或走行面。
CN201811220731.1A 2018-10-19 2018-10-19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Active CN111074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731.1A CN111074697B (zh) 2018-10-19 2018-10-19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PCT/CN2019/111501 WO2020078394A1 (zh) 2018-10-19 2019-10-16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0731.1A CN111074697B (zh) 2018-10-19 2018-10-19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74697A CN111074697A (zh) 2020-04-28
CN111074697B true CN111074697B (zh) 2021-07-09

Family

ID=70284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0731.1A Active CN111074697B (zh) 2018-10-19 2018-10-19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74697B (zh)
WO (1) WO202007839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4576Y (zh) * 2004-08-18 2005-10-19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 常闭连锁挡车装置
CN102616250A (zh) * 2012-03-20 2012-08-01 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 单轨吊道岔综合保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786986U (zh) * 2012-05-31 2013-03-13 北京凯润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单轨吊手动道岔
DE102014215016A1 (de) * 2014-07-30 2016-02-04 Suspa Gmbh Energieabsorptions-Einricht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sowie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für eine derartige Energieabsorptions-Einrichtung
CN205661456U (zh) * 2016-05-09 2016-10-2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平斜井轨道安全阻车系统
CN206691131U (zh) * 2017-04-27 2017-12-01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卡轨式双向阻车器
CN207391956U (zh) * 2017-10-31 2018-05-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走行线的道岔组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5578B4 (de) * 1995-09-14 2004-12-23 Siemens Ag Weichenantrieb mit Innenverschluß
CN101699449B (zh) * 2009-10-26 2011-08-17 北京交通大学 纵横垂向耦合的高速铁路高架车站上无缝道岔的设计方法
JP5710389B2 (ja) * 2011-06-08 2015-04-30 東日本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手歯止め
CN103452012B (zh) * 2013-09-04 2016-03-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护转辙机的活动杆的道岔防雪装置
CN206841443U (zh) * 2017-05-10 2018-01-0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道岔车挡及该跨座式单轨道岔
CN107620231B (zh) * 2017-10-31 2023-12-1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走行线的道岔组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4576Y (zh) * 2004-08-18 2005-10-19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庞庄煤矿 常闭连锁挡车装置
CN102616250A (zh) * 2012-03-20 2012-08-01 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 单轨吊道岔综合保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786986U (zh) * 2012-05-31 2013-03-13 北京凯润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单轨吊手动道岔
DE102014215016A1 (de) * 2014-07-30 2016-02-04 Suspa Gmbh Energieabsorptions-Einrichtu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sowie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für eine derartige Energieabsorptions-Einrichtung
CN205661456U (zh) * 2016-05-09 2016-10-26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水平斜井轨道安全阻车系统
CN206691131U (zh) * 2017-04-27 2017-12-01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卡轨式双向阻车器
CN207391956U (zh) * 2017-10-31 2018-05-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共用走行线的道岔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8394A1 (zh) 2020-04-23
CN111074697A (zh)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32175A (en)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mass transit vehicle
US20240083472A1 (en) Rail vehicle for fixed turnout track and vehicle-mounted track change system
WO2013031630A1 (ja) 車両受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
US3782292A (en) Switching system for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employing a guideway
US9630634B2 (en) Traveling route structure of conveying traveling body
JP2011519775A (ja) 連節車両または連節バスを形成するために解放可能なように連結される少なくとも2車両間の貫通路
US4870906A (en) Dual switch system for common use by track guided rail vehicles and magnetic vehicles
CN111074697B (zh) 轨道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轨道系统
ES2585380T5 (es) Conmutador de sistema de transporte por cable y sistema de transporte por cable incluyendo dicho conmutador
JP4370267B2 (ja) 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の分岐機構及び分岐路の操舵方法
CN107620231B (zh) 一种共用走行线的道岔组合
CA1213239A (en) Cabin for an aerial cableway
US4032095A (en) Central guide system for vehicles
JP4779712B2 (ja) 可動ガードレール
US6393993B1 (en) Transit switching system for monorail vehicles
CN210793153U (zh) 一种用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道岔结构
KR101192661B1 (ko) 선로 분기 시스템
JP2001191913A (ja) 停車場用乗降口装置
CN216002551U (zh) 列车车站及轨道交通结构
CN217598590U (zh) 挡车器和轨道系统
CN210971066U (zh) 轨道交通系统
CN110886158A (zh) 基于多道岔结构的多线轨道梁和悬挂式空铁系统
CN217601101U (zh) 一种锁定装置、道岔及轨道交通系统
JP4077401B2 (ja) 可動ガードレール
AU759649B2 (en) Pivotable guidebeam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