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41204U -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41204U
CN202241204U CN2011200972310U CN201120097231U CN202241204U CN 202241204 U CN202241204 U CN 202241204U CN 2011200972310 U CN2011200972310 U CN 2011200972310U CN 201120097231 U CN201120097231 U CN 201120097231U CN 202241204 U CN202241204 U CN 202241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lade
cooking apparatus
internal par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0972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部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PIAN FANK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IPIAN FANK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IPIAN FANK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IPIAN FANK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41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412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手柄的烹饪器具。现有的手柄较细的菜刀在切割较硬食材等时难以对手柄用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且具有良好抓握感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所述手柄由对柄芯进行嵌入成形的内部部件、以及对内部部件进行双层成形的外部部件所形成。

Description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尤其是菜刀,除了单纯地用于切割食材之外,还可以用于其他多种用途:用刀尖来切肉的筋腱,用刀刃根部挖去马铃薯的芽、削果皮、或者为装饰而切割蔬菜等。因此,现有的菜刀为了易于进行细致的动作而将手柄做成较细。但是,这样就存在切割较硬食材等时难以对手柄用力的问题。 
因此,近年来开发了一种通过覆盖手柄而在使用时手难以滑动的套。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装在烹饪器具等的手柄上而使用的合成树脂制的防滑具。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466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这种防滑具,在烹饪器具的手柄和防滑具之间容易进入水分以及污垢,因此为了保持卫生的状态,就需要在使用后将其拆下进行清洗、干燥。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且具有良好抓握感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的特征在于,手柄由对柄芯进行嵌入成形的内部部件、以及对内部部件进行双层成形的外部部件所形成。 
而且,所述带手柄的烹饪器具是具有所述手柄和刀身的菜刀,所述刀身从 被嵌入所述手柄中的所述柄芯开始延伸,所述刀身为,其刀身宽度是刀身长度的四分之一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由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所形成,所述内部部件为,对柄芯进行嵌入成形而成的;所述外部部件为,夹持所述内部部件而在其两侧进行注塑成形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且具有良好抓握感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附图说明
图1(a)~图1(d)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手柄烹饪器具1的正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2(a)、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1的带手柄烹饪器具1a的俯视图和正视图。图2(c)为,从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带手柄烹饪器具1a的B-B’线截面的剖面图。 
图3(a)、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1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b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3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的正视图。图4(b)为用于说明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的刀角度的说明图。图4(c)为用于说明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d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e的立体图。 
图7(a)、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2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a~1e、2: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11、11a~11c、21:刀身 
12、22:柄芯 
13、13a、13b:手柄 
100:图案 
121、221:贯通孔 
131、231:内部部件 
132、232:外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在所有的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且适当地省略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图1(d)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手柄烹饪器具1的立体图。 
如图1(a)所示,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是具有刀身11和手柄13的菜刀。 
具体地,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由:从手柄中露出的作为刀具部分的刀身11、伸入手柄内部的柄芯12、以及在柄芯12周围所形成的树脂制的手柄13所构成。 
在此,刀身11为,对被称为西洋菜刀的两面实施了开刃的双刃结构的刀具。并且,刀身11为,其刀背的前端部带有圆角,刀背以安全的角度(例如60°以上)与刀刃相交,从而形成刀尖。另外,刀刃形成为大致直线状的平缓曲线,刀刃中心至刀尖、以及刀刃中心至刀刃根部的差在0.5~3mm的范围内,优选为1mm左右。 
而且,刀身1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做成任意的形状。另外,作为刀身11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钢铁、不锈钢以及陶瓷等。 
如图1(b)所示,柄芯12为,与在一般的菜刀中所使用的柄芯同样形成为板状的部件。柄芯12可以与刀身11一体形成,也可以用同一材料或者不同的材料形成后再焊接到刀身11上。另外,在柄芯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13的多个(本实施例为两个)贯通孔121。 
本实施方式的柄芯12是被称为半柄芯的大致伸至手柄中间的形状。如果是 半柄芯,则其有利之处在于:由于柄芯部分完全被下文所叙的手柄13覆盖,因而柄芯不会生锈,并且水分也不会进入手柄内部。当然,也可以做成强度更大的形状,例如仅伸入手柄的刀背侧的背贯穿形状、或者与手柄相同形状的全贯穿形状等。 
如图1(c)以及图1(d)所示,手柄13由覆盖柄芯12的内部部件131、和覆盖内部部件131的外部部件132所构成。而且,手柄13在此形成为其轴与刀刃大致平行。 
内部部件131是由比外部部件132更具刚性的树脂所构成的部件,以覆盖柄芯12的方式而形成该内部部件131。在图1(c)中记载的复合部件,例如可以通过嵌入成形来制作。即,在内部部件131的成形模内填充了作为镶件的柄芯12,并向其内注入熔融树脂,通过用熔融树脂包住柄芯12并使其固化而成为一体化。此时,通过用形成内部部件131的树脂来填满柄芯12的贯通孔121,从而对内部部件131与柄芯12进行连结固定。而且,作为内部部件131的材料,适合使用聚丙烯、ABS、聚缩醛(polyacetal)、聚酰胺、聚碳酸酯等具有高机械特性的树脂。 
内部部件131与柄芯的连结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例如也可以如一般的日式菜刀那样,将柄芯12设计成钥匙形状并进行嵌入成形,来代替贯通孔121,通过使固化的树脂卡合到钥匙形状中从而将两者连结固定。另外,也可以如一般的西洋菜刀那样,通过穿入将贯通孔121和内部部件131贯穿的铆钉后再进行嵌入成形、或者插入手柄后再利用高频将内部进行局部熔融并使其固化,从而进行连结固定。 
另外,如图1(c)所示,内部部件131具备:用于防止大拇指以及食指向刀身11一侧移动而平缓地隆起的凸缘131a;用于贴合大拇指和食指,而使凸缘131a的柄头一侧平缓地凹陷的凸缘根131b;用于防止小指向与刀身11相反的一侧移动,而将手柄的端部向刀刃一侧弯曲的柄头131c。 
外部部件132是由比内部部件131更具柔软性的树脂所构成的部件,以覆盖内部部件131的方式进行双层成形。具体地,外部部件132将图1(c)所示 的中间部件的内部部件131作为镶件,并由熔融树脂覆盖成形为一体。如果外部部件132对内部部件131进行均匀覆盖,则形成有与凸缘131a对应的凸缘132a、与凸缘根131b对应的凸缘根132b、与柄头131c对应的柄头132c。而且,如图1(d)所示,凸缘根132b形成为:凸缘根线M1相对于刀刃面M2具有倾斜度。 
而且,在这里,将外部部件132做成覆盖至内部部件131侧面的边缘为止,并残留有刀身一侧的面131d,使内部部件131露出。由此,通过使因应力而容易产生破损的手柄和刀身的接合部仅仅由刚性树脂组成的内部部件131所形成,从而能够提高手柄13的强度。另外,对于在菜刀架上收纳菜刀时的冲击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即使不设置金属卡口也不会产生裂纹或者破裂等。 
在此,外部部件132的厚度例如为5~6mm左右,其可以成形为适宜的所需厚度。 
而且,手柄13的凸缘根132b的圆周优选为105mm~130mm左右。 
另外,作为外部部件132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硅橡胶、氟橡胶等弹性体材料。 
另外,如上所述形成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的手柄13为,通过覆盖外部部件132,而填补在嵌入成形加工时所产生的内部部件131的气孔等成形不良,从而能够美观地进行加工成形。另外,由此,在外部部件132上添加防滑等图案时,由于其表面上没有受到成形不良的影响,因此能够鲜明地进行印刻。另外,如果改变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的颜色,还可以提供具有良好外观的烹饪器具。 
另外,由于手柄13是通过嵌入成形以及双层成形而形成为一体,因此容易清洗,并且水分和污垢也不会进入到手柄的内部,因而很卫生。 
并且,如上所述,形成为手柄较粗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比现有的手柄较细(90mm左右)的菜刀更容易用力。另外,由于手柄是对应使用者的手指而形成的流线型,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的高抓握性。由此,容易向刀身施力,从而能够防止刀具横向滑动、以及手痛的情况。 
另外,虽然在切割例如南瓜等较硬的食材时导致用力的状态,手指有可能 会滑向刀身一侧,但通过在手柄13上设置凸缘而能够防止该现象。其结果是,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切割较硬的食材,因此无需为了易于烹饪而使用微波炉等从而使口味下降,并能够对生的食材直接进行烹饪。 
另外,通过尽可能去除难以传递来自手柄力量的刀刃的弯曲(曲线部)部分,而将刀刃做成大致直线状,如图1(d)所示,使得接触于切菜板的刀刃面积增大,从而易于向整体施力。由此,不会使食材产生裂纹而能够容易地切割较硬的食材。 
上述实施方式用于通过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其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例如,刀身和手柄的形状不需要必须是如上所述的形状。下面表示变形例。 
(变形例1) 
图2(a)以及图2(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1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a。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a的结构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的刀身11上设置有宽幅部111,在手柄13上设置有突起部133。 
如图2(a)所示,宽幅部111是在刀身宽度变宽的方向上刀尖一侧的刀背隆起为曲线状的部分。另外,刀身11a的宽度在宽幅部111处最大。由此,在为了切断硬物而用手向下按压刀背时,能够防止手向刀尖一侧滑动。 
另外,如图2(b)所示,通过在刀背上安装截面呈コ字状的垫件14,能够易于用手按压刀背。另外,通过宽幅部111而使垫件14不会滑落到刀尖一侧,从而可以安全地进行利用。 
突起部133由:形成在内部部件131上的多个(这里为三个)凸部1311、以及形成在外部部件132的与凸部1311相对应位置上的贯通孔1321所构成。图2(c)为,从箭头A方向观察到的B-B’线截面的剖面图。凸部1311被形成为:其是高度至少大于等于外部部件132厚度的隆起,其贯穿外部部件的贯通孔1321而在手柄13a的表面上露出。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突起部133的形状做成像南瓜种子样的形状,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另外,突起部的数量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数值,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根据这种结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a,即使在对手柄13a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内部部件131自外部部件132中错位或者脱落。另外,通过将凸部1311的高度变大或者调节其形状、位置,并勾住使用者的手指,从而也能够赋予防滑功能。另外,通过将内部部件131和外部部件132做成不同的颜色,而能够体现出装饰性。 
(变形例2) 
图3(a)以及图3(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2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b。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b以下列方式被连结固定,即相对于变形例1的带手柄烹饪器具1a的刀身11a的刀刃,手柄的轴会倾斜。在这里,如图3(a)所示,凸缘根线M1与刀刃面M2实质上为垂直(85~95°的范围)。 
由此,如图3(b)所示,使用者更容易向刀身11b施力。尤其是,从使用者的身高和切菜板高度的关系来看,在伸展脊梁且夹紧腋下将胳膊肘弯曲成大约直角进行切割的情况下,使得刀身11b从上往下降的动作变得更加容易。 
(变形例3) 
图4(a)以及图4(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3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为,将变形例1的带手柄烹饪器具1a的刀身11a的刀身宽度进一步增大而成的。 
具体如图4(a)所示,烹饪器具1c的刀身11c为,刀身的宽度d2为刀身长度d1的四分之一以上。 
另外,如图4(b)所示,通常菜刀的锋利度受到刀角延长线的顶角θ的影响。尤其是,若将角度θ变小或者将刀具厚度d3变薄,则可以使锋利度提高,但强度却下降了。 
因此,本实施例的刀身11c为,通过将刀身的宽度d2做成45~55mm、优选50mm左右,并将刀具厚度d3做成2mm以下、优选1.4~1.8mm、更优选1.6mm左右,从而能够做成在保持强度的同时,且锋利度良好的刀身。 
图4(c)表示用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从内侧切半个南瓜5c时的情况。由此,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c由于刀身的长度d1较短,因此不会使刀尖碰到南瓜 5c的对面而产生妨碍,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切割。另外,由于刀身较短,使用者能很自然地使用刀刃根部,因此手柄的力量直接传递给刀身,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切割较硬的食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各种用途。例如,通过在图5所示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d(煎锅)、以及图6所示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1e(锅铲)等中应用手柄13,从而能够提供卫生、且抓握性较高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另外,通过在内部部件中使用耐热性较高的树脂,而在外部部件中使用导热性较低的树脂,从而能够用于加热烹饪器具上。除此之外,还能够应用于汤匙、叉子、锅铲、汤勺、锅盖把手等各种各样的烹饪器具上。另外,如果应用于冰铲或者手动搅拌机等,则能够防止冻手或者振动传递,从而可以舒适地使用。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a)以及图7(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2的立体图。 
如图7(a)所示,带手柄的烹饪器具2是由刀身21、柄芯22、和树脂制的手柄23所构成的菜刀。 
刀身21以及柄芯22,与一般的西洋菜刀中所使用的结构相同。当然,刀身21以及柄芯22的形状可以做成任意的形状,另外其材料也可以自由选择。在此,柄芯2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柄芯11相同,均具有用于固定手柄23的多个贯通孔221。 
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手柄23由:用于覆盖柄芯22的内部部件231、以及覆盖内部部件231的两面的一对外部部件232所构成。 
内部部件231是由比外部部件232更具刚性的树脂所构成,所述内部部件231是经过倒角后的立方体形状的部件。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部件131相同,通过嵌入成形而覆盖柄芯22的同时,与刀身21进行连结固定。 
外部部件232是由比内部部件231更具柔软性的树脂所构成,其是截面呈 鱼糕形状的部件。而且,外部部件232通过注塑成形而分别被附着固定在内部部件231的两面上。另外,通过在用于注塑成形的铸型上预先形成用于获得图案的凹凸,从而可以在外部部件232上附加用于防滑等的图案100。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2,由于通过注塑成形而在内部部件231上附着固定外部部件232,因此水分等不会进入到两者之间,从而可以卫生地使用。另外,通过使用了抓握性较高的软质树脂的外部部件232,从而能够更安全地切割较硬的食材。 
于是,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由硬质树脂和软质树脂来形成带手柄烹饪器具的手柄,从而能够提供卫生且具有良好抓握感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Claims (10)

1.一种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由对柄芯进行嵌入成形的内部部件、以及对所述内部部件进行双层成形的外部部件所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部件具有贯穿所述外部部件的部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具有凸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的凸缘根的圆周为105mm~130mm。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手柄的烹饪器具是具有所述手柄和刀身的菜刀,所述刀身从被嵌入所述手柄中的所述柄芯开始延伸,
所述刀身为,其刀身宽度是刀身长度的四分之一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身具有宽幅部,所述宽幅部是刀尖一侧的刀背在刀身宽度变宽的方向上隆起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身的刀具厚度为2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部件由比内部部件更软质的树脂所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部件为弹性体。
10.一种带手柄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由内部部件和外部部件所形成,所述内部部件为,对柄芯进行嵌入成形而成的;所述外部部件为,夹持所述内部部件而在其两侧进行注塑成形而成的。 
CN2011200972310U 2010-04-02 2011-04-01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120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5881A JP5550421B2 (ja) 2010-04-02 2010-04-02 柄付き調理器具
JP2010-085881 2010-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41204U true CN202241204U (zh) 2012-05-30

Family

ID=4494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09723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41204U (zh) 2010-04-02 2011-04-01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50421B2 (zh)
CN (1) CN2022412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600A (zh) * 2019-01-18 2021-09-28 T·布朗 可延展炊具把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3663U (ja) * 2013-03-13 2013-05-30 株式会社レーベン販売 包丁およびパン切りナイ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747U (ja) * 1984-07-07 1986-02-03 由昭 福島 洋食器、調理用具等のプラスチック製ハンドル
JPH051458U (ja) * 1991-02-15 1993-01-14 株式会社長尾庖丁製作所 包 丁
JPH0699367A (ja) * 1992-09-21 1994-04-12 Kaijirushi Hamono Kaihatsu Center:Kk 刃物の柄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01000341A (ja) * 1999-06-25 2001-01-09 Muto Kasei Kogyosho:Kk しゃもじ及び同しゃもじの製造方法
JP2002027879A (ja) * 2000-07-13 2002-01-29 Shimano Inc 釣り用リールのハンドル組立体
JP4595335B2 (ja) * 2003-06-10 2010-12-08 有司 山下 工具及び係止部材
JP2005198833A (ja) * 2004-01-15 2005-07-28 Leben Hanbai:Kk ユニバーサルデザイン包丁
ATE407611T1 (de) * 2005-03-25 2008-09-15 Vollrath Co Stie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3600A (zh) * 2019-01-18 2021-09-28 T·布朗 可延展炊具把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12389A (ja) 2011-10-27
JP5550421B2 (ja)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83367A (en) Potato scoop
CN202241204U (zh) 带手柄的烹饪器具
CN101500427A (zh) 用于打开甲壳类动物的壳的器具
US20020093210A1 (en) Tip for tool heads
JP3202296U (ja) 指掛部を有する多用途包丁
KR200473993Y1 (ko) 숟가락 겸용 젓가락
JP3202273U (ja) 湾曲した頭部を有する多用途包丁
JP3199339U (ja) 湾曲したナイフを備えた調理器具
US3609800A (en) Culinary utensil
JP5364320B2 (ja) 串揚げ用てんぷら鍋
JP3160933U (ja) 斜め押し切り包丁
JP3134737U (ja) まな板
JP2007319158A (ja) 内部空洞型食パンの製法、この製法で作られる内部空洞型食パン及びこの製法に使用する内部空洞型食パン製造器
KR100720166B1 (ko) 다양한 무늬를 갖는 손잡이 구조 및 그 손잡이의 제조방법
CN205106449U (zh) 一种手指保护器
CN105708362A (zh) 一种新型锅铲
KR200250134Y1 (ko) 주방용 칼
CN202950464U (zh) 兼有漏勺功能的勺子
KR102342969B1 (ko) 돈까스를 그릇으로 사용할 수 있는 돈까스용 튀김용구
KR20100003726U (ko) 마늘 절편기
KR200405884Y1 (ko) 스낵용 분절 스틱
EP1388312B1 (en) A combination-material food utensil
KR200177366Y1 (ko) 가변형 도마
CN203028061U (zh) 一种家用红枣去核器
CN211299663U (zh) 一种蔬菜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