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6892U - 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6892U
CN201806892U CN2010202374938U CN201020237493U CN201806892U CN 201806892 U CN201806892 U CN 201806892U CN 2010202374938 U CN2010202374938 U CN 2010202374938U CN 201020237493 U CN201020237493 U CN 201020237493U CN 201806892 U CN201806892 U CN 201806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section
state
head
user
massage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2374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添谷修久
原田永敏
山本春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JIME MITORI KK
Original Assignee
HAJIME MITORI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JIME MITORI KK filed Critical HAJIME MITORI K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6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68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进行颈部的拉伸动作的按摩机。该按摩机具有:使用者就座的座部2、设置在该座部2后方并支承使用者上半身的靠背部3、设置于该靠背部3并支承使用者头部的枕部6。上述枕部6具有:能够支承头部的下部分的下部支承面28a;能够支承头部的上部分并且具有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下部支承面28a更后方的位置的结构的上部支承面28b;在上述下部支承面28a中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头部的按压部30、31。

Description

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机,尤其涉及通过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可对使用者颈部进行拉伸动作的按摩机。
背景技术
作为按摩机,以往已知具有座部和靠背部并且在其上设置有气囊、按摩球等施疗用具的椅子型按摩机。这种按摩机,例如通过使设置在靠背部的按摩球一边上下移动一边进行搓揉动作或敲打动作,可以对使用者进行按摩。并且,已知在靠背部设置具有气囊的枕部,一边支承倚靠在靠背部的使用者头部,一边通过该气囊对使用者的颈(首)部、肩部进行按压按摩的椅子型按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按摩机所具有的枕部采用以下结构:通过位于左右肩部上方的左右一对肩部气囊向下方按压肩部,通过位于头部后方的左右一对头(颈)部气囊,向左右侧并且向下方多处按压头部。并且,该枕部具有能够独立地对左右一对肩部气囊和左右一对头(颈)部气囊共四个气囊进行控制的结构,例如通过使右肩部气囊和右头(颈)部气囊同时膨胀,可以进行使右颈部至右肩部伸长的拉伸动作。但是,由于具有与头部上部分相对应的上支承面,位于比与颈部和头部下部分相对应的下支承面更前方的位置的结构,因此无法使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后方移动,从而无法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对颈部进行拉伸动作。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可进行颈部的拉伸动作的按摩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83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具有使用者就座的座部、设置在座部后方且支承使用者上半身的靠背部、设置于靠背部且支承使用者头部的枕部,其特征在于,上述枕部具有:能支承头部下部分的下部支承面、能支承头部上部分且具有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述下部支承面更后方的位置的结构的上部支承面、以及在上述下部支承面中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头部的按压部。
通过具有上述结构,通过使按压部开始进行按压,可以使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移动(倾倒),通过解除按压部的按压,头部的自重会使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后方移动(倾倒)。因此,通过头部在前后方向的移动(倾倒)可以进行颈部的拉伸动作。
此时,优选地,上述上部支承面具有自下方至上方逐渐向后方倾斜的结构。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可以确保增大头部与上部支承面接触的接触面积,可稳定头部并支承在上部支承面。即,可以使使用者放松并将头部倚靠在枕部上。
并且,上述按压部由夹在上述枕部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且左右成对设置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构成,优选地,具有对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的动作进行独立控制的控制部。此时,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优选地由通过给气和排气而膨胀收缩的气囊构成。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使用者可以采用以下四种姿势。即可以采用:通过第一按压部及第二按压部的收缩,头部位于比直立状态更后方的位置,并且朝向左右中央的状态(第一姿势);仅使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按压部膨胀,头部位于比直立状态更前方的位置,并且脸部从左右中央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状态(第二姿势);通过第一按压部及第二按压部的膨胀,头部位于比直立状态更前方的位置,并且朝向左右中央的状态(第三姿势);以及仅使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按压部膨胀,头部位于比直立状态更前方的位置,并且脸部从左右中央朝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状态(第四姿势)。
并且,上述枕部可在以下状态之间变更: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第一状态;上述第一按压部膨胀而上述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第二状态;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膨胀的第三状态;上述第一按压部收缩而上述第二按压部膨胀的第四状态;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对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含有至少按照上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四状态依次改变状态的控制方式。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从第一状态改变至第四状态,可以从使头部位于比直立状态更后方的位置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的第一姿势,形成使头部一边向前方移动一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倾倒的上述第二姿势,再形成使头部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立起的上述第三姿势,接着形成使头部向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倾倒的上述第四姿势,然后形成使头部一边向后方移动一边向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立起的上述第一姿势。即可进行绕颈部旋转的拉伸动作。
并且,上述枕部具有:与使用者肩部的上面相对的相对面、以及在上述相对面上夹着上述中心线左右成对设置的从上方至侧方按压使用者颈部的第三按压部和第四按压部,上述第三按压部和上述第四按压部优选地由通过给气排气而膨胀收缩的气囊构成。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可以对使用者肩部的颈部根部附近进行按摩。
并且,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相对于上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上述第三按压部和上述第四按压部相对于上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上述控制部分别独立地控制上述第一至第四按压部的动作,优选地,对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三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以及上述第二按压部和上述第四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单独进行控制。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使第一按压部及第三按压部同时膨胀,可以在保持向下方按压左肩部而不浮起的状态下,将肩部和颈部的根部附近作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右侧方倾倒。即,可以进行使左肩部至颈部左侧方的部分伸长的拉伸动作。或者,通过使第二按压部及第四按压部同时膨胀,可以在保持向下方按压右肩部而不浮起的状态下,将肩部和颈部的根部附近作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左侧方倾倒。即,可以进行使右肩部至颈部右侧方的部分伸长的拉伸动作。
并且,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二按压部相对于上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上述第三按压部和上述第四按压部相对于上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上述控制部分别独立地控制上述第一至第四按压部的动作,优选地对使上述第二按压部和上述第三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以及使上述第一按压部和上述第四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单独进行控制。
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使第二按压部及第三按压部同时膨胀,可以在向下方按压左肩部特别是内侧附近的状态下,将颈部和头部的根部附近作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左侧方倾倒。即,可以进行使颈部右侧方伸长的拉伸动作。或者,通过使第一按压部及第四按压部同时膨胀,可以在向下方按压右肩部特别是内侧附近的状态下,将颈部和头部的根部附近作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右侧方倾倒。即,可以进行使颈部的左侧方伸长的拉伸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的移动(倾倒)可进行颈部的拉伸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前方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靠背部的后方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枕部的前视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枕部的前视平面图。
图6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枕部的仰视平面图。
图7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枕部的左视平面图。
图8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枕部的后视平面图。
图9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及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0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膨胀而使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1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及第二按压部膨胀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2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收缩而使第二按压部膨胀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3是说明第三按压部及第四按压部的膨胀状态的图,(a)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c)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4是颈拉伸动作(之一)中各按压部的膨胀收缩时间图。
图15是颈拉伸动作(之二)中各按压部的膨胀收缩时间图。
图16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及第三按压部膨胀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7是说明使第二按压部及第四按压部膨胀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18是颈拉伸动作(之三)中各按压部的膨胀收缩时间图。
图19是说明使第二按压部及第三按压部膨胀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20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及第四按压部膨胀的状态中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图21是图1所示按摩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枕部前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前视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1所示,该按摩机1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椅子型结构:使用者就座的座部2、设置在该座部2后方且支承使用者上半身的靠背部3、设置在座部2前部且支承使用者腿部(腿肚子部)和/或足部(从脚腕到脚尖侧)的脚踏部4、设置在座部2的左右两侧且支承使用者臂部的扶手部5、以及设置在靠背部3的前面上部且至少支承使用者头部的枕部6。
应予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方向的定义有如下规定。即,“左右方向”是从就座于座部2的使用者看过去的方向。靠背部3及枕部6中,将靠背部3的宽度方向作为“左右方向”,朝向靠背部3的中央一侧为“内侧”,朝向外侧一侧为“外侧”。将靠背部3的厚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脸部侧为“前”,头后部侧为“后”。将靠背部3的腰部至头部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头部侧为“上”,腰部侧为“下”。脚踏部4中,将下垂状态中被脚踏部4支承的腿部的长度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膝侧为“上”,脚尖侧为“下”。
如图2所示,通过包含电动发动机、流体压力汽缸或者气囊等的致动器8,靠背部3能够绕左右水平方向的轴向座部2的后部倾斜,并且可以停止在从图1所示的立起状态至向后方倾倒的大致水平状态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且,如图2所示,脚踏部4与靠背部3同样,通过包含电动发动机、流体压力汽缸或者气囊等的致动器9,能够绕左右水平方向的轴向座部2的前部上下转动,并且可以停止在从图1所示的下垂状态至向上方转动的大致水平状态之间的任意位置。
如图1所示,在靠背部3的内部,设置具有对使用者的身体后面施加搓揉动作、敲打动作等机械刺激的上下成对的左右一对按摩球10a的施疗单元10。这些上下的按摩球10a设置在ㄑ字形的臂(arm)部10b上。并且,施疗单元10,能够沿设置在靠背部3内部的在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导轨(未图示)进行上下方向的升降动作。并且,施疗单元10,通过设置在靠背部3内的进退机构(未图示)可在前后方向进行进退动作。分别通过由电动发动机、气囊等构成的搓揉驱动部11、敲打驱动部12、升降驱动部13以及进退驱动部14的驱动来进行搓揉动作、敲打动作、升降动作以及进退动作(参照图2)。
并且,如图1所示,座部2具有设置在与臀部和大腿部相对应的位置且从下方按压臀部和大腿部的左右一对座部用气囊15。靠背部3具有设置在与背部和腰部相对应的位置且从后方按压背部和腰部并且夹着施疗单元10的左右一对背部用气囊16以及左右一对腰部用气囊17。脚踏部4具有设置在与腿部相对应的位置且从左右按压腿部的左腿用气囊18L(18)和右腿用气囊18R(18)。扶手部5具有设置在与前臂部相对应的位置且从下方按压前臂部的左臂用气囊19L(19)和右臂用气囊19R(19)。上述各气囊15~19可通过设置在座部2下方的给排气装置20给气排气而进行膨胀收缩(也参照图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座部2的下方设置有给排气装置20和控制部21,该给排气装置20具有对上述各气囊15~19以及对由设置在枕部6的后述气囊形成的各按压部28进行给气排气的泵及阀门等;上述控制部21由具有对施疗单元10、各致动器8、9以及上述给排气装置20进行驱动控制的CPU、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该控制部21与使用者进行操作的操作部22电气连接,根据从操作部22输入的输入信号来输出对施疗单元10、各致动器8、9以及给排气装置20进行驱动控制的输出信号。应予说明,控制部21具有能够独立控制各气囊15~19的动作(膨胀收缩),也能独立控制后述各按压部30~33的动作(膨胀收缩)的结构。
[枕部的结构]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枕部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图1所示按摩机1的靠背部3的后视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按摩机1的枕部6的前视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按摩机1的枕部6的前视平面图。图6是图1所示按摩机1的枕部6的仰视平面图。图7是图1所示按摩机1的枕部6的左视平面图。图8是图1所示按摩机1的枕部6的后视平面图。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枕部6的后面上部设置有上下方向长的具有挠性的皮革等制成的挡板(apron)23,该挡板23从枕部6的安装位置跨过靠背部3的上面搭在后面而配置,在挡板23的顶端部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锤24。在靠背部3的上面设置有在前后方向开口的用于使挡板23能够在前后方向穿过的穿通部25。挡板23穿过该穿通部25的同时,其顶端形成由于锤24而垂直向下的下垂状态。由此,产生对枕部6向上方施压的作用力,从而保持枕部6的自重与该作用力的均衡,能够对枕部6的上下方向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将该枕部6向上方推或者向下方拉,可以使其在上下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用覆盖(cover)材料26覆盖由具有高缓冲特性的聚氨酯、海绵或者泡沫聚苯乙烯等构成的支承部,并且枕部6作为整体形成左右方向较长的从前方看为大致梯形的形状。以下,根据图4至图8对枕部6的内部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如图4至图8所示的枕部中,考虑到视觉认识性,省略对覆盖材料26和挡板23的图示。如上所述,枕部6主要由至少可支承使用者头部且由覆盖材料26覆盖的支承部27、以及设置在支承部27上可按压使用者的被施疗部的按压部30、31构成。具体而言,支承部27由位于其左右中央且支承颈部和头部的中央部28、以及在中央部28的左右两侧且位于肩部上方的左右一对侧部29构成,中央部28和两侧部29在左右方向连接为一体而构成。
中央部28具有:能支承头部的下部分和/或颈部的下部支承面28a、能支承头部的上部分的上部支承面28b、从下部支承面28a的下端部向后方立设并且与肩部的上面相对的相对面28c;上部支承面28b具有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下部支承面28a更后方的位置的结构。具体而言,上部支承面28b具有从下部支承面28a的上端部向上方延续,且自下方至上方逐渐向后方倾斜的结构。应予说明,由于使用者的身高差异,有时可能不能得到头部的下部分和/或颈部与下部支承面28a相对应,并且头部的上部分与上部支承面28b相对应的状态,但只要是至少特定身高的使用者(例如,平均体型的成人)头部的下部分和/或颈部与下部支承面28a相对应,并且头部的上部分与上部支承面28b相对应的枕部6,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侧部29具有:与使用者肩部的上面相对的相对面29c、从相对面29c的前端部向上方立设的前面29a、从相对面29c的左右外侧端部向上方立设的横面29b。中央部28所具有的相对面28c与侧部29所具有的相对面29c连接为一体而构成,中央部28所具有的下部支承面28a和上部支承面28b与侧部29所具有的前面29a连接为一体而构成。并且,中央部28和侧部29具有沿靠背部3的前面而抵接的平面状的背面6a(参照图7,图8)。
中央部28在其下部支承面28a上具有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头部的按压部30、31,在其相对面28c上具有从上方至外侧方按压颈部的按压部32、33。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设置在下部支承面28a上的按压部30、31,由夹着枕部6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1并且左右成对的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构成;设置在相对面28c上的按压部32、33,由夹着上述中心线1并且左右成对的第三按压部32和第四按压部33构成。该第一至第四按压部30~33由通过上述给排气装置20给气排气从而膨胀收缩的气囊构成,并且具有通过上述控制部21而能够分别独立动作(膨胀收缩)的结构。如图4所示,这些第一至第四按压部(气囊)30~33设置在支承部(中央部28)27的下部支承面28a上,经由在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4中穿过的空气管35,连接至给排气装置20。应予说明,图5至图8中省略了贯通孔34和空气管35的图示。并且,第三按压部32和第四按压部33通过基板36而安装在相对面28c上,基板36由从上方至左右外侧方支承该各按压部32、33的比较硬质的铁板等制成,具有促使第三按压部32和第四按压部33向下方至左右内侧方膨胀的结构。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收缩的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图10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30膨胀而使第二按压部31收缩的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图11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膨胀的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图12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30收缩而使第二按压部31膨胀的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a)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应予说明,图9至图12的各(a)中,考虑到视觉认识性,省略了第三按压部32及第四按压部33的图示。
如图9至图12所示,左右一对按压部即左右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按压部30及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按压部31,形成蛇腹状结构以能够在前后方向笔直膨胀、收缩,通过从后方按压头后部的左右侧,可以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换言之,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在靠背部3为立起状态时,相对于载置有按摩机1的载置面而大致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伸缩,靠背部3为大致水平状态时,相对于载置有按摩机1的载置面而大致垂直地进行伸缩。
并且,设置在该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左侧)的第一按压部30和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右侧)的第二按压部31能够独立动作,因此可以对使用者采取以下四个姿势(状态)。即,如果是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收缩的状态(第一状态),则如图9所示,可以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后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与上部支承面28b抵接,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中心线1)的姿势(第一姿势)。如果是仅使第一按压部30膨胀的状态(第二状态),则如图10所示,可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从左右中央(中心线1)朝向右侧的姿势(第二姿势)。并且,如果是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膨胀的状态(第三状态),则如图11所示,可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中心线1)的姿势(第三姿势)。如果是仅使第二按压部31膨胀的状态(第四状态),则如图12所示,可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从左右中央(中心线1)朝向左侧的姿势(第四姿势)。
应予说明,在使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状态(第一状态)中,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后方倾倒的第一姿势,这是由于在多个从靠背部3相对于座部2向后方倾倒的立起状态(参照图1)至靠背部3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之间,头部常常受到向后方的重力(自重)作用所致。因此,靠背部3从立起状态越接近大致水平状态,头部受到向后方的重力作用就越大,可以有效地使使用者的姿势形成第一姿势。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第三按压部32及第四按压部3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3是说明第三按压部32及第四按压部33的膨胀状态的图,(a)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b)是俯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c)是左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应予说明,图13(b)中,考虑到视觉认识性,省略了第一按压部30和第二按压部31的图示。
如图13(a)至图13(c)所示,左右一对按压部即左右方向上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左侧)的第三按压部32及左右方向上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右侧)的第四按压部33,将左右内侧端部作为基部32a、33a,将左右外侧端部作为展开部32b、33b,形成蛇腹状结构以使展开部32b、33b向下方至左右内侧方膨胀,并且形成该按压面自前方向后方逐渐向下方倾斜,并且其按压面自左右内侧方(基部32a、33a侧)向左右外侧方(展开部32b、33b侧)逐渐向下方倾斜的结构。因此,如果使第三按压部32或者第四按压部33膨胀,则可以向下方按压肩部,并且向左右内侧按压颈部的侧部,同时,可以对肩部的颈部根部附近进行按压按摩。
[颈部拉伸动作(之一)]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颈拉伸动作(之一)进行说明。图14是颈部拉伸动作(之一)中各按压部30~33的膨胀收缩时间图。
如图14所示,自第一至第四按压部30~33为收缩的状态,即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后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与上部支承面28b抵接,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中心线1)的第一姿势(参照图9)起,控制部21仅使第一按压部30膨胀特定时间T1。此时的使用者,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从左右中央(中心线1)朝向右侧的第二姿势(参照图10)。经过特定时间T1后,控制部21保持第一按压部30的膨胀状态,使第二按压部31膨胀特定时间T2膨胀。此时的使用者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中心线1)的第三姿势(参照图11)。经过特定时间T2后,控制部21保持第二按压部31的膨胀状态,使第一按压部30收缩特定时间T3。此时的使用者,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从左右中央(中心线1)朝向左侧的第四姿势(参照图12)。经过特定时间T3后,控制部21保持第一按压部30的收缩状态,且使第二按压部31收缩特定时间T4。此时的使用者回到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由此,通过使使用者的姿势从第一姿势改变至第四姿势状态的拉伸动作(之一),颈部可受到包含前后移动的旋转的拉伸。
[颈部拉伸动作(之二)]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颈拉伸动作(之二)进行说明。图15是颈部拉伸动作(之二)中各按压部30~33的膨胀收缩时间图。图16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三按压部32膨胀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图17是说明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四按压部33膨胀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如图15所示,自第一至第四按压部30~33收缩的状态,即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起,控制部21保持第二按压部31和第四按压部33的收缩状态,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三按压部32同时膨胀特定时间T5。此时的使用者,形成在向下方按压左肩部而不浮起的状态中,以肩部和颈部根部附近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右侧方倾倒的姿势(第五姿势)(参照图16)。经过特定时间T5后,控制部21保持第二按压部31和第四按压部33的收缩状态,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三按压部32同时收缩特定时间T6。此时的使用者形成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经过特定时间T6后,控制部21保持第一按压部30和第三按压部32的收缩状态,使第二按压部31及第四按压部3同时膨胀特定时间T7。此时的使用者,形成保持向下方按压右肩部而不浮起的状态,以肩部和颈部的根部附近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左侧方倾倒的姿势(第六姿势)(参照图17)。经过特定时间T7后,控制部21保持第一按压部30和第三按压部32的收缩状态,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四按压部33同时收缩特定时间T8。此时的使用者形成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如上所述,通过使使用者的姿势拉伸形成第五姿势、第六姿势的拉伸动作(之二),用双点划线包围的从左肩部到颈部的左侧方的部分P1(参照图16)以及用双点划线包围从右肩部至颈部的右侧方的部分P2(参照图17)受到伸长的拉伸。由此,控制部21可以单独并且交互进行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三按压部32同时膨胀的动作、以及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四按压部33同时膨胀的动作。
[颈部拉伸动作(之三)]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的颈拉伸动作(之三)进行说明。图18是颈部拉伸动作(之三)中的各按压部30~33的膨胀收缩时间图。图19是说明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三按压部32膨胀的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图20是说明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四按压部33膨胀的状态中的使用者姿势的图,是前视使用者的平面模式图。
如图18所示,自第一至第四按压部30~33收缩的状态,即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起,控制部21保持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四按压部33收缩的状态,并且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三按压部32同时膨胀特定时间T9。此时的使用者,可形成在向下方按压左肩部特别是内侧附近的状态下,将颈部和头部的根部附近作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左侧方倾倒的姿势(第七姿势)(参照图19)。经过特定时间T9后,控制部21保持第一按压部30和第四按压部33的收缩状态,并且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三按压部32同时收缩特定时间T10。此时的使用者形成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经过特定时间T10后,保持第二按压部31和第三按压部33的收缩状态,并且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四按压部33同时膨胀特定时间T11。此时的使用者,可形成在向下方按压右肩部特别是内侧附近的状态下,将颈部和头部的根部附近作为转动支点使头部向右侧方倾倒的姿势(第八姿势)(参照图20)。经过特定时间T11后,控制部21保持第二按压部和31及第三按压部32的收缩状态,并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四按压部33同时收缩特定时间T12。此时的使用者形成上述第一姿势(参照图9)。如上所述,通过使使用者姿势成为第七姿势、第八姿势的拉伸动作(之三),用双点划线包围颈部的右侧方部分P3以及用双点划线包围颈部的左侧方部分P4可受到伸长的拉伸。由此,控制部21具有单独并且交互进行使第二按压部31和第三按压部32同时膨胀的动作、以及使第一按压部30和第四按压部33同时膨胀的动作的结构。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1中变形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枕部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枕部7的前视平面图。应予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枕部6相同的结构采用了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
具体而言,与设置在下部支承面28a上的按压部的结构不同,该按压部由跨过中心线1的单一的中央按压部37构成。该中央按压部37由通过上述给排气装置20给气排气来进行膨胀收缩的气囊构成,通过上述控制部21,形成第三按压部及第四按压部能够分别独立动作(膨胀收缩)的结构。并且,中央按压部37形成蛇腹状结构以能够在前后方向笔直膨胀收缩,通过从后方按压后头部的左右中央部,可以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换言之,中央按压部37,在靠背部3为立起的状态,相对于载置有按摩机1的载置面而大致平行地在前后方向伸缩,在靠背部3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中,相对于载置有按摩机1的载置面而大致垂直地进行伸缩。
因此,如果形成使中央按压部37收缩的状态,则如图9所示,可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后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与上部支承面28b抵接,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中心线1)的第一姿势。并且,如果形成使中央按压部37膨胀的状态,则如图11所示,可形成头部从直立状态向前方倾倒且头部的上部分从上部支承面28b背离,并且脸部朝向左右中央(中心线1)的第三姿势。即,通过使中央按压部37进行膨胀收缩,可以使颈部受到前后的倾倒拉伸。
应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各按压部30~33、37设置在能在上下方向调节位置的枕部6、7上,但也可以省略枕部6、7直接设置在靠背部3上。此时,各按压部30~33、37也可以是固定在靠背部3上的不使其在上下方向调节位置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通过设置在靠背部3内部的升降机构,将其设置在靠背部3前面在上下方向可升降的板状可动部上。并且,各按压部30~33、37可以是由气囊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具有通过电动发动机等进行驱动的机械结构的按压部。
产业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使头部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可进行颈部的拉伸动作的按摩机。
符号说明
1按摩机
2座部
3靠背部
6枕部
7枕部
21控制部
28a下部支承面
28b上部支承面
30按压部(第一按压部)
31按压部(第二按压部)
32按压部(第三按压部)
33按压部(第四按压部)
37按压部(中央按压部)

Claims (8)

1.按摩机,其具有使用者就座的座部、设置在该座部后方并支承使用者上半身的靠背部、设置于该靠背部并支承使用者头部的枕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部具有:
能够支承头部的下部分的下部支承面;
能够支承头部的上部分,并且具有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下部支承面更后方的位置的结构的上部支承面;
在所述下部支承面中从后方向前方按压头部的按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承面具有自下方至上方逐渐向后方倾斜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由夹着所述枕部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且左右成对设置的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构成;
所述按摩机具有对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动作进行独立控制的控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由通过给气排气而进行膨胀收缩的气囊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部具有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改变的结构:
使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第一状态、
使所述第一按压部膨胀而使所述第二按压部收缩的第二状态、
使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膨胀的第三状态、以及
使所述第一按压部收缩而使所述第二按压部膨胀的第四状态;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含有至少按照所述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第四状态依次改变状态的控制方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枕部具有: 
与使用者肩部的上面相对的相对面、以及
在所述相对面上夹着所述中心线而左右成对设置并且从上方至侧方按压使用者颈部的第三按压部和第四按压部;
所述第三按压部和所述第四按压部由通过给气排气而膨胀收缩的气囊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
所述第三按压部和所述第四按压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
所述控制部分别独立地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四按压部的动作,并且对使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三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以及使所述第二按压部和所述第四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单独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
所述第三按压部和所述第四按压部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分别配置在左侧及右侧,
所述控制部分别独立地控制所述第一至第四按压部的动作,并且对使所述第二按压部和所述第三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以及使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四按压部同时膨胀的动作单独进行控制。 
CN2010202374938U 2009-12-26 2010-06-23 按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689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6530 2009-12-26
JP2009296530A JP5306173B2 (ja) 2009-12-26 2009-12-26 マッサージ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6892U true CN201806892U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8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23749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6892U (zh) 2009-12-26 2010-06-23 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306173B2 (zh)
CN (1) CN201806892U (zh)
TW (1) TWI4237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7953A (zh) * 2019-04-19 2019-06-2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间接接触法颈椎按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60104B2 (ja) * 2015-06-10 2020-03-04 ファミリーイナダ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7022B2 (ja) * 1993-12-27 1999-10-2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ア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1120617A (ja) * 1999-10-22 2001-05-08 Purotec Fuji:Kk マッサージ機能を備えた枕
JP4505109B2 (ja) * 2000-06-02 2010-07-21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器
JP4226283B2 (ja) * 2002-07-05 2009-02-18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152384A (ja) * 2003-11-27 2005-06-16 Toshiba Tec Corp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06141499A (ja) * 2004-11-17 2006-06-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枕型マッサージ器
JP2006325790A (ja) * 2005-05-25 2006-12-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枕型マッサージ機
JP5405724B2 (ja) * 2007-05-22 2014-02-05 株式会社フジ医療器 マッサージ機
JP5208529B2 (ja) * 2008-01-31 2013-06-12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7953A (zh) * 2019-04-19 2019-06-2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间接接触法颈椎按摩装置
CN109907953B (zh) * 2019-04-19 2021-02-26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间接接触法颈椎按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1536A (en) 2011-07-01
TWI423794B (zh) 2014-01-21
JP2011135953A (ja) 2011-07-14
JP5306173B2 (ja)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6649B (zh) 椅子式按摩机
CN204379719U (zh) 按摩机
CN101564344B (zh) 座椅型按摩机
JP524729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01806892U (zh) 按摩机
JP5555209B2 (ja) 揺動装置
CN102970957A (zh) 座椅式按摩器
CN106859932A (zh) 椅子
JP2012029804A (ja) 施療機
JP200726046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19960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6255156A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745485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10350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6218001B2 (ja) 運動補助装置
JP5059514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530616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4646885B2 (ja) 足用マッサージ機
JP664972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110017A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JP632260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3144210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2045418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352280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800355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