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802660U - 便携式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802660U
CN201802660U CN2010205468994U CN201020546899U CN201802660U CN 201802660 U CN201802660 U CN 201802660U CN 2010205468994 U CN2010205468994 U CN 2010205468994U CN 201020546899 U CN201020546899 U CN 201020546899U CN 201802660 U CN201802660 U CN 201802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ortion
fan
outlet
blow
bla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5468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原保昭
伊藤智久
久保博亮
内村谦介
后藤朱美
朝仓竜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802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8026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04D25/084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hand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送风装置,其包括:箱体(2),利用支撑部(3)的支撑设置在设置面上,并且所述箱体(2)具有开口部(24)和吹出口(7),所述开口部(24)开设在与设置面倾斜相对的吸气面(2b)上,所述吹出口(7)开设在与吸气面(2b)相邻的上表面(2d)上;空气通路(8),设置在箱体(2)内,连接开口部(24)和吹出口(7);以及风扇(17),配置在空气通路(8)内,利用风扇(17)的驱动,使外部空气从由开口部(24)的一部分或全部所形成的吸入口(6)流入到空气通路(8)内,并流经风扇(17)从吹出口(7)送出,并且开口部(24)和吹出口(7)沿吸气面(2b)的内表面一侧,在风扇(17)的外侧连通。

Description

便携式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送风装置,所述便携式送风装置是在能够携带的箱体内具有风扇。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57519号(第1页-第3页、图1))公开了一种以往的便携式送风装置。该便携式送风装置在能够携带的薄箱状箱体的背面开设有吸入口,在前表面开设有吹出口。在箱体内设置有连接吸入口和吹出口的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内配置有由轴流风扇构成的风扇。此外,在箱体的侧面设置有转动自如的支架。如果使支架转动并与桌上的设置面抵接,则可以利用支架的支撑将箱体直立设置在桌上。
在利用支架将箱体直立设置在桌上的设置面上的状态下,如果驱动风扇,则外部空气从吸入口流入到空气通路内。此时,箱体的背面配置成与设置面倾斜相对,从前表面的吹出口沿斜上方朝向使用者的头部等送出空气流。由此,可以简单地在室外或室内得到凉风。
但是,按照上述以往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当把便携式送风装置设置在桌上时,如果放置在桌上的饮料等翻倒,则饮料等从前表面的吹出口流入到箱体内。由此,箱体内的电子元件存在浸水的危险,从而使便携式送风装置的安全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能的便携式送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利用支撑部的支撑设置在设置面上,并且所述箱体具有开口部和吹出口,所述开口部开设在与所述设置面倾斜相对的吸气面上,所述吹出口开设在与所述吸气面相邻的上表面上;空气通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连接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吹出口;以及风扇,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内,沿所述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吹出口在所述风扇的外侧连通,外部空气利用所述风扇的驱动,从由所述开口部的一部分或全部所形成的吸入口流入到所述空气通路内,并流经所述风扇从所述吹出口送出。
按照这种结构,如果将箱体设置在桌上的设置面上,则开设有开口部的吸气面与设置面倾斜相对。如果驱动风扇,则外部空气从由开口部的一部分或全部所形成的吸入口流入到空气通路内。流经空气通路的空气从吹出口沿斜上方朝向使用者的头部等送出,该吹出口形成在与吸气面相邻的上表面上。如果配置在桌上的饮料等翻倒,则由于吸入口面向下方,所以可以防止从吸入口进水。此外,从吹出口流入的饮料等在风扇的外侧沿吸气面内表面一侧的箱体内表面流下,从开口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吹出口利用设置在所述风扇和所述箱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而连通。按照这种结构,从吹出口流入的饮料等通过间隙,沿吸气面内表面一侧的箱体内表面流下,从开口部排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开口部由多个小孔形成,并且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和环状肋,所述过滤装置配置在所述小孔上,用于过滤尘埃,所述环状肋从所述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突出,并包围配置有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小孔。
按照这种结构,如果驱动风扇,则外部空气从由开口部的小孔所形成的吸入口流入到空气通路内,利用过滤装置过滤包含在外部空气中的尘埃。此外,从吹出口流入的饮料等沿吸气面内表面一侧的箱体内表面流下,从环状肋周围的小孔排出。此时,可以防止配置在环状肋内部的小孔上的过滤装置被浸湿。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开口部由多个小孔形成,并且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遮挡肋,所述遮挡肋配置成从所述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突出,并在上部的所述小孔和下部的所述小孔之间横跨所述空气通路的左右两端,且所述风扇的吸气侧配置成比所述遮挡肋更靠向下方。
按照这种结构,如果驱动风扇,则外部空气从由比遮挡肋更靠向下方的小孔所形成的吸入口流入到空气通路内。从吹出口流入的饮料等沿吸气面内表面一侧的箱体内表面流下,被遮挡肋遮挡后,从比遮挡肋更靠向上方的小孔排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风扇配置在驱动所述风扇的控制基板和所述开口部之间。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吹出口在所述上表面内偏向所述吸气面的方向设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箱体为薄箱状,并且所述吸气面形成与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所述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按照这种结构,在形成薄箱状箱体厚度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比吸入口开口面积小的吹出口。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空气通路内设置有送出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按照这种结构,利用风扇的驱动从吹出口送出包含有离子的空气。由此,可以对使用者的周围进行除菌等。
按照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与设置面倾斜相对的吸气面上开设有形成吸入口的开口部,在与吸气面相邻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吹出口,并且沿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开口部和吹出口在风扇的外侧连通,所以当桌上的饮料等翻倒时,可以防止从面向下方的吸入口进水,并且从吹出口流入的饮料等在风扇的外侧沿吸气面内表面一侧的箱体内表面流下,从开口部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箱体内的电子元件浸水,从而可以提高便携式送风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观察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观察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左侧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背面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背面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便携式送风装置
2箱体
2e前面板
2f背面板
2g上部盖
3盖部
4显示部
5电源开关
6吸入口
7吹出口
8空气通路
9磁铁
10合叶机构
11第一轴
12第二轴
13齿轮
14拉簧
15控制基板
16过滤装置
17风扇
18离子产生装置
19电池
22隔板
24开口部
25间隙
26环状肋
27、28遮挡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的立体图。便携式送风装置1具有正面看大体为矩形的薄箱状的箱体2,该箱体2的尺寸为能够携带。在与箱体2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前表面2a上设置有显示部4。由液晶显示面板等形成显示部4,该显示部4显示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动作状态等。
与前表面2a相对的背面2b(吸气面)垂直于箱体2的厚度方向,并且被转动自如的盖部3覆盖。在上表面2d上开设有吹出口7,在一个侧面2c上设置有电源开关5,该上表面2d与前表面2a和背面2b相邻,用于形成箱体2的周面。吹出口7形成为偏向背面2b的方向,并且设置有格子状的栅格7a(参照图2)。
图2是从背面观察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立体图,表示打开盖部3的状态。盖部3被箱体2枢轴支撑在离开吹出口7的下端部,在箱体2的背面2b上开设有开口部24,该开口部24由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小孔构成。整个开口部24面向风扇17的吸气口(未图示),形成外部空气的吸入口6。
如果打开盖部3则露出吸入口6,如果关闭盖部3则覆盖吸入口6。此外,当打开盖部3时,利用盖部3的支撑将箱体2直立设置在桌上的设置面上,就此可以设置便携式送风装置1。因此,盖部3构成支撑部,当把便携式送风装置1设置在设置面上时,该支撑部用于支撑箱体2。
在盖部3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磁铁9。在箱体2内设置有霍尔元件或舌簧开关等磁性检测元件(未图示),当关闭盖部3时,该磁性检测元件与磁铁9相对。利用磁性检测元件检测磁铁9的磁性,从而可以检测盖部3的打开或关闭。因此,磁铁9和磁性检测元件构成开关检测部,该开关检测部用于检测盖部3的打开或关闭。也可以由按钮开关等构成开关检测部。
图3表示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箱体2具有形成背面2b的背面板2f。背面板2f的前表面具有开口,上表面的断面为コ形。
背面板2f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被隔板22覆盖。利用与螺钉孔22a(参照图4)螺纹连接的螺钉(未图示),将隔板22安装在背面板2f上。在隔板22的前表面上卡合安装有前面板2e,该前面板2e形成箱体2的前表面2a,其上表面的断面为コ形。前面板2e和背面板2f的上部嵌合覆盖有罩状的上部盖2g。由断面为コ形的前面板2e和背面板2f形成箱体2的侧面。
利用隔板22,在箱体2内部的前表面一侧的上部形成有间隔室22b,在前表面一侧的下部形成有间隔室22c。在隔板22的背面一侧安装有控制基板15,在该控制基板15上安装有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控制电路。在控制基板15上连接有端子部15a,该端子部15a分别与间隔室22b、22c相对。分别收纳在间隔室22b、22c内的离子产生装置18和电池19通过端子部15a与控制电路连接。此外,在控制基板15和吸入口6之间设置有风扇17,该风扇17用螺钉固定在背面板2f上。
图4表示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左侧面剖视图。在背面板2f的内侧形成有连接吸入口6和吹出口7的空气通路8,该空气通路8的前表面被隔板22覆盖。风扇17由离心风扇构成,并配置在空气通路8内,该离心风扇在壳体内具有叶轮。
沿风扇17壳体的轴向开口的吸气口(未图示)与吸入口6相对配置,沿周面开口的排气口(未图示)配置成朝向吹出口7的方向。在风扇17和背面板2f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沿轴向为规定量的间隙25。在风扇17的外侧,利用间隙25使形成吸入口6的开口部24和吹出口7连通。在吸入口6上设置有过滤装置16,该过滤装置16固定在背面板2f的内表面一侧,用于过滤尘埃。
另外,在背面板2f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挂绳的安装孔2h,可以将便携式送风装置1悬挂在使用者的脖子上,以便随身携带。
利用合叶机构10将盖部3枢轴支撑在箱体2上。合叶机构10包括第一轴11、第二轴12、齿轮13和拉簧14。第一轴11与盖部3设置成一体,并且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背面板2f上。由第一轴11形成盖部3的转动轴。
第二轴12支撑在设置于背面板2f上的U形支撑肋12a(参照图3)上,并且配置成能够沿第一轴11的径向移动。齿轮13与第一轴11设置成一体,并且在中心角比90°狭小的范围内形成有多个齿13a。第二轴12配置在齿轮13的相邻的齿13a之间。拉簧14的两端挂在第一轴11和第二轴12上,从而构成压靠装置,该压靠装置对第二轴12施加朝向齿轮13方向的作用力。
利用盖部3的转动,使第一轴11和齿轮13一体转动,第二轴12克服拉簧14的作用力,向齿轮13的齿前端的方向移动。并且,第二轴12在齿13a之间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从而可以将盖部3配置成相对于箱体2为90°以下的所希望的角度。由此,当把盖部3放置在桌上的设置面上时,箱体2的背面2b(吸气面)与设置面相对倾斜。
当关闭盖部3时,在盖部3与背面板2f之间形成有间隙(未图示)。该间隙设置成横跨盖部3的两侧端面之间,在关闭盖部3的状态下,外部空气能够通过该间隙流入到吸入口6内。此外,在盖部3的内表面的与吸入口6相对的部分上设置有凹部3a。利用凹部3a,使与吸入口6相对的间隙的大小,比与吸入口6周围相对的间隙大。
利用凹部3a使盖部3的壁厚变薄,可以抑制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大型化,并且可以利用与吸入口6周围相对部分的壁厚,来确保盖部3的强度。另外,也可以使盖部3的凹部3a的背面一侧突出,来使壁厚变厚,从而提高盖部3的强度。此时,由于盖部3的突出部分是与吸入口6相对的盖部3的一部分,所以可以抑制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大型化。
配置在间隔室22b内的离子产生装置18具有与空气通路8相对的多个电极(未图示)。向电极施加由交流波形或脉冲波形构成的电压。向一个电极施加正电压,使利用电离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主要由H+(H2O)m构成的电荷形成正簇离子。向另一个电极施加负电压,使利用电离产生的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主要由O2 -(H2O)n构成的电荷形成负簇离子。其中,m、n为任意自然数。
H+(H2O)m和O2 -(H2O)n凝聚在空气中的漂浮菌或异味成分的表面,并将它们包围。并且,如公式(1)~(3)所示,利用碰撞,在漂浮菌或异味成分等的表面上凝聚生成作为活性基的“·OH”(羟基自由基)或H2O2(过氧化氢),来破坏漂浮菌或异味成分。其中,m’、n’为任意自然数。
H+(H2O)m+O2 -(H2O)n
→·OH+1/2O2+(m+n)H2O    …(1)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2·OH+O2+(m+m’+n+n’)H2O…(2)
H+(H2O)m+H+(H2O)m’+O2 -(H2O)n+O2 -(H2O)n’
→H2O2+O2+(m+m’+n+n’)H2O…(3)
在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1中,在关闭盖部3的状态下随身携带便携式送风装置1。如果把盖部3打开到所希望的角度并放置在桌上的设置面上,则利用盖部3的支撑将箱体2直立设置在桌上。如果打开电源开关5,则风扇17和离子产生装置18被驱动。如箭头A1(参照图4)所示,利用风扇17的驱动,使外部空气通过吸入口6流入到空气通路8内。此时,利用过滤装置16过滤包含在外部空气中的尘埃。
流经空气通路8的空气通过风扇17,如箭头A2(参照图4)所示在空气通路8内流动,从而包含有由离子产生装置18产生的离子。并且,如箭头A3(参照图4)所示,从吹出口7朝向上方的使用者的头部等送出包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空气流。由此,可以简单地在室外或室内得到凉风,并且可以对使用者的周围进行除菌或除去异味。
当把便携式送风装置1设置在桌上的设置面上时,如果桌上的饮料等翻倒,则由于吸入口6面向下方,所以能防止从吸入口6进水。此外,从吹出口7流入的饮料等通过风扇17外侧的间隙25,沿背面2b内表面一侧的背面板2f的内表面流下,从形成吸入口6的开口部24排出。因此,吸入口6构成排水口。
此外,当随身携带便携式送风装置1时,如果盖部3关闭,则吸入口6被盖部3覆盖。由此,可以防止附着在过滤装置16上的尘埃脱落,从而可以防止尘埃向周围飞散或尘埃附着在衣服上。
在使用者将便携式送风装置1悬挂在脖子上来随身携带的状态下、或手持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状态下,如果打开电源开关5,则通过盖部3与背面板2f之间的间隙,将外部空气导入吸入口6。此时,利用设置在盖部3上的凹部3a,使面对吸入口6部分的流路面积比面对吸入口6周围部分的流路面积大。因此,可以抑制流量的减少。
并且,从配置在上表面2d上的吹出口7,向上方送出包含有离子的空气流。由此,即使随身携带便携式送风装置1时,也可以得到凉风,并且可以对使用者的周围进行除菌或除去异味。
另外,电源开关5设置有休眠位置,该休眠位置用于将便携式送风装置1设定成休眠状态。如果使电源开关5处于休眠位置上,则根据盖部3的打开或关闭,来使风扇17和离子产生装置18动作。即,如果利用开关检测部检测出盖部3处于打开状态,则驱动风扇17和离子产生装置18。如果利用开关检测部检测出盖部3处于关闭状态,则停止驱动风扇17和离子产生装置18。由此,如果使用者打开盖部3,并将便携式送风装置1设置在桌上,则从吹出口7送出包含有离子的空气流,从而可以省略对电源开关5的操作。
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在与设置面倾斜相对的背面2b(吸气面)上开设有形成吸入口6的开口部24,在与背面2b相邻的上表面2d上开设有吹出口7,使开口部24和吹出口7沿背面2b的内表面一侧,在风扇17的外侧连通,所以当桌上的饮料等翻倒时,可以防止从面向下方的吸入口6进水。此外,从吹出口7流入的饮料等在风扇17的外侧,沿箱体2的内表面流下,从开口部24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箱体2内的电子元件浸水,从而可以提高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安全性能。
此外,由于利用形成在风扇17和背面板2f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25,使开口部24和吹出口7连通,所以可以简单地使开口部24和吹出口7在风扇17的外侧连通。
此外,由于在与风扇17连接的控制基板15和开口部24之间配置有风扇17,所以相对于形成吸气面的背面2b,使控制基板15配置在上方。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控制基板15浸水。
并且,由于将吹出口7设置成在箱体2的上表面2d内偏向背面2b的方向,所以能可靠地使从吹出口7流入的饮料等沿箱体2的内表面流下。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箱体2内的电子元件浸水。
此外,由于设置有开口部24的背面板2f形成与薄箱状的箱体2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并且吹出口7的开口面积比吸入口6的开口面积小,所以可以使翻倒的饮料等难以从吹出口7进入。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箱体2内的电子元件浸水。
并且,由于在空气通路8内设置有送出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18,所以可以对使用者的周围进行除菌或除去异味。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背面板2f的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与所述图1~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在背面板2f的内表面上突出设置有环状肋26和遮挡肋27。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由整个开口部24形成吸入口6,该开口部24由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小孔构成,上部的小孔的周围被环状的环状肋26包围。由此,最下层的小孔配置在环状肋26的外侧。环状肋26横穿风扇17(参照图4)和背面板2f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25(参照图4),抵接在风扇17的壳体上。
遮挡肋27配置在开口部24的下方,向水平方向延伸,并且配置成横跨形成在箱体2内的空气通路8(参照图4)的左右两端。另外,过滤装置16(参照图4)被分离,配置成分别面向环状肋26内侧的吸入口6和环状肋26外侧的吸入口6。
在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1中,当桌上的饮料等翻倒并从吹出口7流入时,饮料等沿背面2b内表面一侧的背面板2f的内表面流下。沿背面板2f流下的饮料等在风扇17的外侧通过环状肋26的周围后,被遮挡肋27遮挡。并且,配置在最下层的小孔形成排水口,从该小孔排水。
由此,环状肋26内的过滤装置16不会被浸湿,仅设置在最下层的小孔上的过滤装置16被浸湿,该最下层的小孔配置在环状肋26周围。因此,可以抑制因过滤装置16浸水堵塞而导致风量下降。此外,利用遮挡肋27,可以防止箱体2的下部浸水。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比面向开口部24的风扇17更朝向下方延伸的控制基板15(参照图4)浸水。
按照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从吹出口7流入的饮料等在风扇17的外侧沿箱体2的内表面流下,并从开口部24最下层的小孔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箱体2内的电子元件浸水,从而可以提高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安全性能。
此外,由于设置有包围开口部24部分小孔周围的环状肋26,所以可以抑制因过滤装置16浸水堵塞而导致的风量下降。另外,也可以利用环状肋26包围形成开口部24下部的小孔周围,利用上部的小孔形成排水口。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背面板2f的立体图。为了方便说明,与所述图1~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在背面板2f的内表面上突出设置有遮挡肋28。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由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小孔构成的开口部24在最上层的小孔和从上数第二层的小孔之间设置有遮挡肋28。遮挡肋28向水平方向延伸,并且配置成横跨形成在箱体2内的空气通路8(参照图4)的左右两端。风扇17(参照图4)的吸气口配置成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下方,利用比开口部24的遮挡肋28更靠向下方的小孔,来形成吸入口6。此时,也可以省略风扇17和背面板2f之间的间隙25(参照图4),使风扇17隔着过滤装置16与背面板2f抵接。
在上述结构的便携式送风装置1中,当桌上的饮料等翻倒并从吹出口7流入时,饮料等沿背面2b内表面一侧的背面板2f的内表面流下。沿背面板2f流下的饮料等在风扇17的外侧被遮挡肋28遮挡,从形成排水口的最上层的小孔排出。
按照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从吹出口7流入的饮料等在风扇17的外侧沿箱体2的内表面流下,从形成开口部24的排水口的最上层小孔排出。因此,可以防止箱体2内的电子元件浸水,从而可以提高便携式送风装置1的安全性能。
此外,由于风扇17的吸气侧配置成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下方,所以利用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下方的小孔来形成吸入口6。因此,可以抑制因设置在吸入口6上的过滤装置16浸水堵塞而导致的风量下降。
另外,只要将遮挡肋28设置在开口部24上部的小孔与下部的小孔之间即可。由此,可以由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上方的小孔来形成排水口,由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下方的小孔来形成吸入口6。
此外,由于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上方的形成排水口的小孔配置在风扇17的排气侧,所以当驱动风扇17时,容易从排水口产生空气泄漏。因此,如果使比遮挡肋28更靠向上方的小孔的开口面积比吹出口7的开口面积小,则可以抑制从排水口泄漏空气。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离子产生装置18仅送出负离子。由此,可以获得让使用者放松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在能够携带的箱体内具有风扇的便携式送风装置。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利用支撑部的支撑设置在设置面上,并且所述箱体具有开口部和吹出口,所述开口部开设在与所述设置面倾斜相对的吸气面上,所述吹出口开设在与所述吸气面相邻的上表面上;
空气通路,设置在所述箱体内,连接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吹出口;以及
风扇,配置在所述空气通路内,
沿所述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吹出口在所述风扇的外侧连通,外部空气利用所述风扇的驱动,从由所述开口部的一部分或全部所形成的吸入口流入到所述空气通路内,并流经所述风扇从所述吹出口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吹出口利用设置在所述风扇和所述箱体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由多个小孔形成,并且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过滤装置和环状肋,所述过滤装置配置在所述小孔上,用于过滤尘埃,所述环状肋从所述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突出,并包围配置有所述过滤装置的一部分所述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由多个小孔形成,并且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遮挡肋,所述遮挡肋配置成从所述吸气面的内表面一侧突出,并在上部的所述小孔和下部的所述小孔之间横跨所述空气通路的左右两端,且所述风扇的吸气侧配置成比所述遮挡肋更靠向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配置在驱动所述风扇的控制基板和所述开口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出口在所述上表面内偏向所述吸气面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薄箱状,并且所述吸气面形成与所述箱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所述吹出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通路内设置有送出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
CN2010205468994U 2010-04-19 2010-09-27 便携式送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26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5753A JP4625877B1 (ja) 2010-04-19 2010-04-19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2010-095753 2010-04-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802660U true CN201802660U (zh) 2011-04-20

Family

ID=4363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54689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802660U (zh) 2010-04-19 2010-09-27 便携式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94399B2 (zh)
JP (1) JP4625877B1 (zh)
CN (1) CN201802660U (zh)
MY (1) MY155061A (zh)
WO (1) WO201113232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6513A (zh) * 2012-11-28 2013-03-27 李起武 一种风扇
WO2014082245A1 (zh) * 2012-11-28 2014-06-05 Li Qiwu 一种风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5877B1 (ja) * 2010-04-19 2011-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5975558B2 (ja) * 2011-08-09 2016-08-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5679932B2 (ja) * 2011-08-09 2015-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5566347B2 (ja) * 2011-08-09 2014-08-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2013087715A (ja) * 2011-10-20 2013-05-13 Sharp Corp 送風装置
JP6009821B2 (ja) * 2012-05-24 2016-10-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6000034B2 (ja) * 2012-09-18 2016-09-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KR102215726B1 (ko) * 2020-05-18 2021-02-18 프린텍 주식회사 넥밴드 선풍기
KR102587052B1 (ko) * 2021-10-13 2023-10-06 김시은 음식 냉각용 선풍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35006A (en) * 1977-04-30 1978-11-25 Toshiba Corp Blower
JPH02144690U (zh) * 1989-05-02 1990-12-07
US5468124A (en) * 1994-07-11 1995-11-21 Chen; Guey-Shin Portable electric fan
US6004367A (en) * 1998-02-02 1999-12-21 Carrier Corporation Front access cover for air purifier
US6109890A (en) * 1998-07-02 2000-08-29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Miniature blower assembly for outputting air in a certain direction
US6926902B2 (en) * 2002-02-22 2005-08-09 Dainhon Jochugiku Co., Ltd. Insecticide transpiration apparatus
US20070209701A1 (en) * 2002-12-18 2007-09-13 Lasko Holdings, Inc. Portable pedestal air filtering device
HUE028322T2 (en) * 2003-12-25 2016-12-28 Fumakilla Ltd Blowing chemical spraying equipment
JP2008057519A (ja) 2006-08-29 2008-03-13 Masahiko Terada 薬剤拡散、芳香剤拡散、懐中電灯機能付き、電球点灯機能付き、方位磁針計付き、携帯電話型ペンダント式小型扇風機
US7828524B2 (en) * 2006-10-30 2010-11-09 Yung Chen Necklace style portable cooling device
US8608437B1 (en) * 2008-09-08 2013-12-17 Reinaldo Cantin, Jr. Portable air displacement system
JP3150936U (ja) * 2009-03-19 2009-06-04 株式会社ドウシシャ 折り畳み式扇風機
JP4625877B1 (ja) * 2010-04-19 2011-0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4750210B1 (ja) * 2010-04-19 2011-08-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送風装置
JP2012007597A (ja) * 2010-06-23 2012-01-12 Atsumi Yazawa 携帯用送風機
JP2012125276A (ja) * 2010-12-13 2012-07-05 Sharp Corp 携帯型イオン送出装置
US20120294710A1 (en) * 2011-05-20 2012-11-22 Pao-Feng Lee Style of Fan Device
JP3173011U (ja) * 2011-10-31 2012-01-19 株式会社富士 携帯型扇風機及び携帯型扇風機を装着可能な上着
JP6046123B2 (ja) * 2012-04-20 2016-12-14 大作商事株式会社 送風機
JP6041595B2 (ja) * 2012-09-18 2016-1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6513A (zh) * 2012-11-28 2013-03-27 李起武 一种风扇
WO2014082246A1 (zh) * 2012-11-28 2014-06-05 Li Qiwu 一种风扇
WO2014082245A1 (zh) * 2012-11-28 2014-06-05 Li Qiwu 一种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55061A (en) 2015-08-28
JP4625877B1 (ja) 2011-02-02
US20130028711A1 (en) 2013-01-31
US9194399B2 (en) 2015-11-24
WO2011132329A1 (ja) 2011-10-27
JP2011226346A (ja) 201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02660U (zh) 便携式送风装置
CN201794815U (zh) 便携式送风装置
WO2017190404A1 (zh) 一种芳香型空气净化器
CN202568987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3718961U (zh) 空气净化器灯饰
KR100582523B1 (ko) 유지보수가 용이한 음이온 발생장치
CN107158867A (zh) 空气过滤器
CN202772421U (zh) 离子送出装置和具备该离子送出装置的电气设备
CN111637548B (zh) 室内空气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946412U (zh) 便携式送风装置
JP2012125276A (ja) 携帯型イオン送出装置
CN216016162U (zh) 一种配电箱用防护装置
JP5640891B2 (ja) 送風装置
CN201838890U (zh) 离子产生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
JP2004116839A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
CN109307327B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JP4528851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CN213454087U (zh) 空气净化器
CN214485329U (zh) 一种用于口罩的过滤发生装置
CN214210914U (zh) 一种集尘块可拆卸的高效率空气消毒机
CN219874564U (zh) 一种供电设备防护箱
JP6408943B2 (ja) 空気改質機器
CN112928623B (zh) 一种具有防尘组件的电力工程用绝缘控制柜
KR20030075700A (ko) 공기 청정기의 유로구조
CN209214013U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