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03375U -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03375U CN201703375U CN 201020203447 CN201020203447U CN201703375U CN 201703375 U CN201703375 U CN 201703375U CN 201020203447 CN201020203447 CN 201020203447 CN 201020203447 U CN201020203447 U CN 201020203447U CN 201703375 U CN201703375 U CN 2017033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atic
- car
- automobile
- brake
- automatical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包括感应装置、报警装置、自动刹车机构、自动伸缩缓冲机构和自动切断油路机构,感应装置、报警装置、自动刹车机构、自动伸缩缓冲机构及自动切断油路机构之间通过电信号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汽车在距前面的车到30厘米时,汽车报警装置的警示灯会自动闪烁,同时发出报警声提醒本车驾驶员采取安全措施,同时警告后方汽车采取减速措施。继而刹车机构自动进行制动,同时切断油路,缓冲机构自动伸开,防止与前面的汽车相撞,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撞车事故;即使放生了撞车事故,缓冲机构也有效的大大减轻了灾难的严重性;安全措施有效到位、程序设计科学合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汽车内部系统装置领域,主要是一种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持有量不断增长,公路交通亦呈现出行驶高速化、车流密集化和驾驶员非职业化的趋势。汽车在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据国家公安部统计,中国每年交通事故约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超过10万人,高居世界第一。而汽车追尾事故却占了80%。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命于交通事故,每1分钟就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资料统计表明,高速公路上汽车碰撞事故是世界各国高速公路上最频繁、最危险、损失最大的交通事故,虽然现在的汽车做了些安全措施。比如说被动式防撞(如安全带、安全座椅、安全玻璃和防撞气囊等),这些装置的主要作用在于车辆事故发生后,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撞车事故的发生。还有主动式防撞,这种安全装置分为人为主动防撞和自动主动防撞两种,如防抱死刹车系统(ABS)、被人们称作为“电眼”的预警装置、倒车后视仪等等。这些装置对减少汽车碰撞事故的发生,都起到了一些辅助作用,但终不能避免撞车事故的发生。
从有关部门对公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80%以上的车祸是由于司机反应不及时引起的,超过65%的车辆相撞属于追尾相撞。相关数据还表明:如果司机能够提早1到2秒钟意识到事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可避免很多交通事故。因此,研究开发汽车防撞等主动式安全驾驶辅助装置减少司机的负担和判断错误,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降低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率及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高的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包括感应装置、报警装置、自动刹车机构、自动伸缩缓冲机构和自动切断油路机构,感应装置、报警装置、自动刹车机构、自动伸缩缓冲机构及自动切断油路机构之间通过电信号相互连通。
所述自动刹车机构主要由车轮、刹车盘、刹车片、连杆、杠杆、拉杆和电磁铁组成,车轮和刹车盘都固定在车轴上,刹车盘上设有刹车片,刹车片与连杆相连,连杆、杠杆及拉杆依次连接,电磁铁与拉杆相连。
所述感应装置位于汽车的车头部位。
所述报警装置位于汽车的车尾部位。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汽车在距前面的车到30厘米时,汽车报警装置的警示灯会自动闪烁,同时发出报警声提醒本车驾驶员采取安全措施,同时警告后方汽车采取减速措施。继而刹车机构自动进行制动,同时切断油路,缓冲机构自动伸开,防止与前面的汽车相撞,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撞车事故;即使放生了撞车事故,缓冲机构也有效的大大减轻了灾难的严重性;安全措施有效到位、程序设计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3是自动刹车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车轮1,车轴2,刹车盘3,刹车片4,连杆5,杠杆6,拉杆7,电磁铁8,感应装置9,报警装置10,自动刹车机构11,自动伸缩缓冲机构12,自动切断油路机构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包括感应装置9、报警装置10、自动刹车机构11、自动伸缩缓冲机构12和自动切断油路机构13,感应装置9、报警装置10、自动刹车机构11、自动伸缩缓冲机构12及自动切断油路机构13之间通过电信号相互连通,感应装置9位于汽车的车头部位,报警装置10位于汽车的车尾部位。自动刹车机构11主要由车轮1、刹车盘3、刹车片4、连杆5、杠杆6、拉杆7和电磁铁8组成,车轮1和刹车盘3都固定在车轴2上,刹车盘3上设有刹车片4,刹车片4与连杆5相连,连杆5、杠杆6及拉杆7依次连接,电磁铁8与拉杆7相连。
自动刹车机构是防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感应装置、连杆机构及电磁铁实现自动刹车。采用了机械机构的制动方式,能够迅速的将汽车制动,利用杠杆的原理,以小力产生刹车所需要的较大的制动力。当感应装置感应到前面的汽车时,电磁铁工作,吸引铁芯,通过拉杆启动杠杆机构,将连杆向后拉,从而带动刹车片抱紧刹车轮,产生刹车的动作。当汽车完全停下来时,停止对电磁铁的供电,即解除刹车,回到初始的状态。
自动伸缩缓冲机构用于防止两车发生追尾时撞击,利用能量转化原理设计,将两辆车相撞时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减少两车撞击力,从而有效的大大减轻了两车碰撞的伤害程度。此机构安装在汽车前部,包括自锁机构、自动伸开机构和自动收紧机构,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性,自动化程度高,装置的可伸缩性有效的减少了缓冲机构所占用的空间。在自动伸缩缓冲机构中用了两个自锁机构,其中一个是自锁销和伸缩杆,另一个是插销和卡杆。自锁销和伸缩杆主要用在刹车之后,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使摆杆摆动从而使得拨销后移;伸缩杆和挡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挡板松开,释放弹性势能,防止本车撞上前面车辆。而另一个自锁机构用在事故之后,将挡板和伸缩杆拉紧复位。卡杆的圆弧槽在插销和弹簧的作用下将卡杆卡紧。自动收紧机构主要用于事故之后将缓冲机构复位,采用丝杆原理,小力产生大力。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使丝杠向前伸出推动卡杆向前运动,使得卡杆的圆弧槽被插销卡紧;卡紧之后,电机反转拉动丝杠往后运动,到位后伸缩杆被自锁销锁住,从而起到自动复位的作用。自动解锁机构也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偏心轮带动摆杆将拨销拉动,使伸缩杆伸出。另一个是压板将插销压下是卡杆松开,让伸缩杆复位。
自动切断油路机构运用电磁阀的工作原理,由于电磁阀由电来控制,所以电磁阀控制油液的通断准确。运用了锥度配合密封原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一个简单的机构就控制了汽车的动力源,解决了汽车的油路控制问题。具体工作过程:阀安装在发动机进油的管路中,在正常情况下,油路是畅通的状态;在自动刹车时,电磁阀工作,把铁芯吸回,推动阀芯向阀体内运动,使阀芯与阀体配合,从而堵住了油路的通道,实现了停止向发动机供油,切断了汽车的动力源。本机构与刹车机构是同步的,一旦自动刹车,就开始切断油路,设计程序科学合理。
感应装置采用红外线测量技术判断本车与前车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利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射出的红外线,在前方30cm之内没有物体的时候这个信号是没有被反射回来而无法接收,本装置就判定前方没有物体;当前方30cm之内有物体时,这一红外线信号反射回来后,被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感应之后启动报警等装置。
当报警装置接收到信号时,报警装置通过语音的形式和报警信号灯的形式来提醒司机注意采取有效措施。并且将信号通过刹车信号灯的形式警示后面车辆,提醒后面的司机注意刹车。这样不仅可有效控制与前车相撞,而且防止后车追尾,避免了发生连续相撞事故而引起的巨大的灾难与损失。
由感应装置感应到前方汽车与本车的距离已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刹车并警示后方车辆防止追尾;如果司机没有采取刹车措施,达到危险距离时,系统将自动切断油路,同时刹车机构进行自动刹车;由于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速度快,惯性大,汽车停下来需要一定距离,当与前车的距离小于30cm时,自动缓冲机构工作,弹出缓冲板;这样即使两车追尾,也能够避免两车的严重撞击,保证车辆及人员的安全;且只要司机按下按钮,弹出的缓冲机构可自动收回,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有危险情况下提醒驾驶员采取安全措施的警告装置,又有采取安全措施的自动装置,并有防止撞击的缓冲装置,安全措施明确有效,程序设计科学合理。从整体的设计水平上看,设计比较完善,安全措施到位,且既考虑到本汽车的安全,同时也考虑了后面汽车的安全问题。
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包括感应装置(9)、报警装置(10)、自动刹车机构(11)、自动伸缩缓冲机构(12)和自动切断油路机构(13),其特征在于:感应装置(9)、报警装置(10)、自动刹车机构(11)、自动伸缩缓冲机构(12)及自动切断油路机构(13)之间通过电信号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自动刹车机构(11)主要由车轮(1)、刹车盘(3)、刹车片(4)、连杆(5)、杠杆(6)、拉杆(7)和电磁铁(8)组成,车轮(1)和刹车盘(3)都固定在车轴(2)上,刹车盘(3)上设有刹车片(4),刹车片(4)与连杆(5)相连,连杆(5)、杠杆(6)及拉杆(7)依次连接,电磁铁(8)与拉杆(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感应装置(9)位于汽车的车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报警装置(10)位于汽车的车尾部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20203447 CN201703375U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020203447 CN201703375U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03375U true CN201703375U (zh) | 2011-01-12 |
Family
ID=4344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0202034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03375U (zh) | 2010-05-26 | 2010-05-26 |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0337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5659A (zh) * | 2012-11-14 | 2013-03-20 | 沈阳理工大学 | 基于远红外图像的汽车夜间行驶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05510055A (zh) * | 2016-02-29 | 2016-04-2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碰撞断油功能的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 |
CN107618472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奥迪股份公司 | 防刮蹭装置及具有防刮蹭装置的车辆 |
CN108526592A (zh) * | 2018-06-04 | 2018-09-14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带锯床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705394A (zh) * | 2018-06-06 | 2018-10-26 | 太仓鉴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动力研磨机及其工作方法 |
-
2010
- 2010-05-26 CN CN 201020203447 patent/CN20170337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5659A (zh) * | 2012-11-14 | 2013-03-20 | 沈阳理工大学 | 基于远红外图像的汽车夜间行驶预警系统及方法 |
CN105510055A (zh) * | 2016-02-29 | 2016-04-2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碰撞断油功能的验证装置及验证方法 |
CN107618472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奥迪股份公司 | 防刮蹭装置及具有防刮蹭装置的车辆 |
CN108526592A (zh) * | 2018-06-04 | 2018-09-14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带锯床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526592B (zh) * | 2018-06-04 | 2023-06-02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带锯床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705394A (zh) * | 2018-06-06 | 2018-10-26 | 太仓鉴崧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动力研磨机及其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12264B (zh) | 一种汽车爆胎控制方法 | |
CN201703375U (zh) | 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 |
CN201932110U (zh) | 车辆追尾碰撞保护系统 | |
CN203093873U (zh) | 一种汽车防追尾控制装置 | |
CN201745453U (zh) | 一种汽车安全坐椅 | |
CN205801138U (zh) | 一种用于城轨车辆的警惕装置 | |
CN203876868U (zh) | 安全防护防撞车 | |
CN108819888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装置 | |
CN203305947U (zh) | 一种汽车双闪提醒控制系统 | |
CN201362245Y (zh) | 汽车碰撞阻尼盘 | |
CN202038177U (zh) | 采用智能安全驾驶系统的客车 | |
CN201224399Y (zh) | 一次性轿车紧急刹车气囊吸盘 | |
CN201208958Y (zh) | 一种能调整制动力的爆胎制动系统 | |
CN101574961B (zh) | 爆胎防追尾的控制系统 | |
CN202413608U (zh) | 高速公路汽车防撞减撞装置 | |
CN202163351U (zh) | 一种汽车闪烁式刹车灯预警装置 | |
CN201457289U (zh) |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 | |
CN202368553U (zh) | 一种汽车刹车控制装置 | |
CN203305988U (zh) | 防追尾制动系统 | |
CN202669716U (zh) | 一种汽车防追尾装置 | |
CN2741837Y (zh) | 自动刹车仪 | |
CN202923483U (zh) | 一种车用快松加速踏板预警装置 | |
CN202163353U (zh) | 设置前刹车灯的汽车 | |
CN201633711U (zh) | 汽车自动刹车装置 | |
CN201136460Y (zh) | 车辆前置刹车警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