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6698Y -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 Google Patents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6698Y
CN201006698Y CNU2006201649176U CN200620164917U CN201006698Y CN 201006698 Y CN201006698 Y CN 201006698Y CN U2006201649176 U CNU2006201649176 U CN U2006201649176U CN 200620164917 U CN200620164917 U CN 200620164917U CN 201006698 Y CN201006698 Y CN 2010066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gaholder
binary pair
car body
active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649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运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1649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66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66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66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防撞保护装置,即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安全气囊有不足之处:气囊只有当汽车撞到物体时才能被动打开,它安装在汽车内部方向盘上及侧面,对所碰撞的人、物体、汽车车体不具备保护作用。目的是研制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技术解决方案是车体11前有探测器3,气囊装在气囊储存室13内,固定在气囊内的气体分流器26经过排气管23连接触发器22,方向盘10上有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刹车踏板7后面有刹车踏板开关4。效果是解决车辆在行驶中对行人、司机、车辆和物体起到有效缓冲吸力保护作用,以最大的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物体以及车辆的损坏,最大程度减少因碰撞而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防撞保护装置,即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二、背景技术:
在背景技术中,市场上销售的汽车安全气囊有不足之处:气囊打开方式只有当汽车撞到物体时才能被动打开,它安装在汽车内部方向盘上及侧面,对所碰撞的人、物体、汽车车体不具备保护作用;目前国内外所发明申请的汽车主动安全气囊,其不足之处表现在:①储气瓶外部没有恒温装置,冬季在气温降至零下摄氏度时,储气瓶的气压也随之降低,从而使气囊达不到所要求的气压强度;②前后储气瓶未装有防撞安全起爆开关,在上动气囊未工作、前后方受到强大冲击时,装有高压气体的储气瓶有可能意外发生爆炸,从而造成无谓的伤亡;③储气瓶单头排气,打开气囊的速度比较慢;④触发器与储气瓶的连接点比较多,有可能造成漏气;⑤安装有两个储气瓶和两个气囊,这样根据天气的气温变化,储气瓶的气压也会跟着变化,气囊的膨胀伸缩率小,从而使气囊达不到所要求的气压强度;⑥无论车速高低,探测器一直在工作,探测器在探测障碍物时探头是带有角度的,在超车、会车和转弯时,造成误探障碍物,使气囊打开,形成资源损失浪费;⑦没有后气囊,不能防止追尾。本实用新型恰恰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之处。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在选购汽车时对安全设施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每年因车祸丧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损失,所以研制一种新型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装置已刻不容缓。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11月3号公开一种“机动车用气囊保护器”专利,其专利号200320105302.2,主要结构是公开了一种保护装置,条状气囊上设有车灯透光孔和透风孔及气嘴。主要是用于安装在汽车的前端或后端,防止在行驶时与行人相碰后对被碰者产生伤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气囊是事先充满气后挂上去的,并占一定的空间,且又不美观。
三、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在发明人原专利技术“具有主动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申请号2003101222241)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原有技术,解决车辆在行驶中对行人、司机、车辆和物体起到有效缓冲吸力保护作用,以最大的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物体以及车辆的损坏,最大程度减少因碰撞而带来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包括车体11前有探测器3,气囊连接带有触发器22的储气瓶29,其特征是:气囊折叠有序压实装配在气囊储存室13内,固定在气囊内壁的气体分流器26经过排气管23连接触发器22,固定在车体11内的触发器22连接储气瓶29,车体11内的方向盘10上装有手动启动气囊打开工作的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刹车踏板7后面有刹车到极点气囊准备工作的刹车踏板开关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前气囊1的气囊储存室13装配在车体11前保险杠5中,对应的气囊扣板12镶嵌压扣在车体11前面,储气瓶29内装有高压惰性气体。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后气囊2的气囊储存室13装配在车体11后保险杠6中,对应的气囊扣板12镶嵌压扣在车体11后面,储气瓶29内装有高压惰性气体。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储气瓶29外层紧裹着带有加热丝31的气瓶树脂胶加强层27,气瓶加热丝连接插头21连接加热丝31,加热丝31上有温控传感器32,储气瓶29一侧或者两侧的气瓶嘴30密封连接触发器22,触发器22排气口密封连接排气管23,排气管23另一端连接气体分流器26,气体分流器26用触发器与排气管连接螺帽14固定在气囊储存室13上,气体分流器26位于气囊里。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储气瓶29外有封闭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和热风排风口板28组成的保温空腔,储气瓶保温护罩20和热风排风口板28固定在保险杠上,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装有热风进风嘴15,热风进风嘴15连接车体11上的热风源。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车体11上固定的防撞安全起爆开关16对应储气瓶29后面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安全排气开关。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触发器22下端由螺栓25连接固定在车体11上,在触发器22中,触发器22体内装有胶囊式点火药39,左端锥体形挡帽40用密封垫35、内六方螺帽36密封连接在储气瓶29的气瓶嘴30内,触发器22右端锥体形挡帽40用螺栓25密封连接排气管23,触发器22上端用密封垫35和点火管连接帽37密封连接点火管38和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8。
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触发器22中,触发器22左端锥体形挡帽40用密封垫35、内六方螺帽36和顶丝34密封连接在储气瓶29的气瓶嘴30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由于采用控制电路的指令,通电后起爆点火管,使点火药点爆,冲开挡帽的气囊工作原理,故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方便,安全性强,工作性能稳定,易于人工控制或者易于设定碰撞前自动化控制,为全自动化控制打下基础。
2、适应各种不同温度环境下气囊能够及时主动打开后,所要求的气压强度不变,提高了气囊工作的安全性、时效性、有效性。
3、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适合于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以及交通工具上的救生用品,用途广泛,如可以做成救生气囊漂浮游船,救生气囊救生衣,获得求救,以最大的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物体以及交通工具的损坏,最大程度减少因碰撞而带来的破坏程度。
四、附图说明:
图1: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工作状态外观示意图;
图2: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在汽车前保险杠上装配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在汽车前保险杠上装配后的后面结构示意图,也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的B向局部结构示意图;也是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储气瓶和触发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储气瓶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C部触发器零部件拆开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触发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触发器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前气囊,2-后气囊,3-探测器,4-刹车踏板开关,5-前保险杠,6-后保险杠,7-刹车踏板,8-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9-车牌,10-方向盘,11-车体,12-气囊扣板,13-气囊储存室,14-触发器与排气管连接螺帽,15-热风进风嘴,16-防撞安全起爆开关,17-螺钉,18-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9-扣板连接插脚,20-储气瓶保温护罩,21-气瓶加热丝连接插头,22-触发器,也称作电子阀、触气阀、气体发生器;23-排气管,24-支架,25-螺栓、螺帽、螺垫,26-气体分流器,27-气瓶树脂胶加强层,28-热风排风口板,29-储气瓶,30-气瓶嘴,31-加热丝,32-温控传感器,33-顶丝孔,34-顶丝,35-密封垫,36-内六方螺帽,37-点火管连接帽,38-点火管,39-胶囊式点火药,40-挡帽。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以小轿车为例,车体11前有1-3个探测器3,车体11中,前气囊1装在前保险杠5上,同理后气囊2装配在车体11后保险杠6中,车体11内的方向盘10上装有手动启动气囊打开工作的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刹车踏板7后面有刹车踏板开关4,只有在人为刹车到极点并持续相对瞬间后气囊才打开工作。
参见图2,车体11前面有气囊扣板12,遮盖前气囊1,只有当前气囊1工作打开时,气囊扣板12也被推出,车牌9后面装配的是储气瓶29。
参见图3,气囊储存室13用螺栓、螺帽、螺垫25连接件固定在车体11上,中部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用螺钉17等连接件固定,其上的热风进风嘴15连接车体11发动机热风源,可作为汽车运行中不断供给热风;储气瓶保温护罩20侧面的气瓶加热丝连接插头21连接电源,可作为供电保温,这里主要控制储气瓶29外围空间温度控制在20-30度左右,保证气瓶内的压力恒定,气囊工作性能稳定。
参见图4、图5和图6,对照图3,前气囊1有序折叠压实装配在气囊储存室13内,固定在前气囊1内壁的气体分流器26经过排气管23连接触发器22,其中排气管23上端和气体分流器26通过触发器与排气管连接螺帽14连接在气囊储存室13上,排气管23下端连接触发器22,触发器22通过支架24和螺栓、螺帽、螺垫25连接件固定在车体11上,触发器22另一端连接储气瓶29,触发器22上端是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8,通过电路控制部分连接在图1中的探测器3、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和刹车踏板开关4上。前气囊1左侧是气囊扣板12,通过扣板连接插脚19扣接在前保险杠5上,气囊扣板12下方是车牌9,车牌9右侧的储气瓶29固定在前保险杠5上,储气瓶29外有封闭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和热风排风口板28组成的保温空腔,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有热风进风嘴15,热风排风口板28上有排风口。这里的防撞安全起爆开关16是固定在车体11上的,对应储气瓶29后面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安全排气开关,一旦碰车由于各种原因储气瓶29内的高压气没有进入到前气囊1内使气囊喷出,那么储气瓶29被碰向右移位,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安全排气开关碰到防撞安全起爆开关16即工作,使气囊释放出气体,防止意外发生。
参看图7和图8,储气瓶29外层紧裹着带有加热丝31的气瓶树脂胶加强层27,气瓶树脂胶气瓶加强层27是进一步起到安全作用,气瓶加热丝连接插头21连接加热丝31,加热丝31上设有温控传感器32,储气瓶29两侧(当然一侧也可以)的气瓶嘴30密封连接触发器22,触发器22排气口用螺栓、螺帽、螺垫25密封连接排气管23,排气管23另一端通过触发器与排气管连接螺帽14连接气体分流器26,气体分流器26用触发器与排气管连接螺帽14固定在气囊储存室13上,气体分流器26位于气囊里。
参看图9、图10和图11,触发器22下端由螺栓25连接固定在车体11上,在触发器22中,触发器体内装有胶囊式点火药39,左端锥体形挡帽40用密封垫35、内六方螺帽36密封连接在储气瓶29的气瓶嘴30内,触发器22右端锥体形挡帽40用密封垫35和螺栓25密封连接排气管23一端,触发器22上端用密封垫35和点火管连接帽37密封连接点火管38和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8,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8通过电路制部分连接在图1中的探测器3、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和刹车踏板开关4上(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提到的电路控制部分基本采用的是申请人原专利技术“具有主动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申请号2003101222241,同时还有最近公开的新技术)。当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8接到指令,点燃胶囊式点火药39,瞬间打开挡帽40,参看图11,储气瓶29内的惰性高压气体冲出通过触发器22,经过排气管23充满气囊,使气囊冲出车体11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工作原理是汽车在行使中,当车前方发生紧急、突发事故时,会自动保护,刹车后探测器3会自动探测工作。当刹车踏板7踩到极限,会压在刹车踏板开关4上,延时1-2秒躲开障碍物,且车速在30km/h以上,刹车踏板7离开刹车踏板开关4,这时不工作;刹车后车速低于30km/h以下,也不工作,点火管38不起爆;刹车踏板7踩到极限,刹车踏板开关4闭和,触发工作并延时1-2秒后躲避不开障碍物,且车速在30km/h以上,刹车踏板7不离开刹车踏板开关4,12伏电流经过触点起爆点火管38,点燃气体触发器22,胶囊式点火药39点燃后,打开挡帽40,使储气瓶2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瞬间自动喷出,冲入气囊1和2,使气囊1和2迅速膨胀,推出前、后气囊储存室13的气囊扣板12,在车前保险杠5和后保险杠6外部形成充气气囊,对行人、司机、车辆和物体起到缓冲吸力保护作用。
在人工能够控制的前提下,可启动安装在汽车方向盘上的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12伏电流经过触点起爆点火管38,点燃气体触发器22,胶囊式点火药39点燃后,打开挡帽40,,使储气瓶29内的高压惰性气体瞬间喷出,冲入气囊,使气囊迅速膨胀,推出前、后气囊储存室13的气囊扣板12,在车前保险杠5和后保险杠6外部形成充气气囊,对行人、司机、车辆和物体起到有效的缓冲吸力保护作用。

Claims (8)

1.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包括车体(11)前有探测器(3),气囊连接带有触发器(22)的储气瓶(29),其特征是:车体(11)前后装有储气瓶(29)和气囊,气囊折叠有序压实装配在气囊储存室(13)内,固定在气囊内壁的气体分流器(26)经过排气管(23)连接触发器(22),固定在车体(11)内的触发器(22)连接储气瓶(29),车体(11)内的方向盘(10)上装有手动启动气囊打开工作的方向盘手动压力开关(8),刹车踏板(7)后面有刹车到极点气囊准备工作的刹车踏板开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前气囊(1)的气囊储存室(13)装配在车体(11)前保险杠(5)中,对应的气囊扣板(12)镶嵌压扣在车体(11)前面,储气瓶(29)内装有高压惰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后气囊(2)的气囊储存室(13)装配在车体(11)后保险杠(6)中,对应的气囊扣板(12)镶嵌压扣在车体(11)后面,储气瓶(29)内装有高压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储气瓶(29)外层紧裹着带有加热丝(31)的气瓶树脂胶加强层(27),气瓶加热丝连接插头(21)连接加热丝(31),加热丝(31)上有温控传感器(32),储气瓶(29)一侧或者两侧的气瓶嘴(30)密封连接触发器(22),触发器(22)排气口密封连接排气管(23),排气管(23)另一端连接气体分流器(26),气体分流器(26)用触发器与排气管连接螺帽(14)固定在气囊储存室(13)上,气体分流器(26)位于气囊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储气瓶(29)外有封闭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和热风排风口板(28)组成的保温空腔,储气瓶保温护罩(20)和热风排风口板(28)固定在保险杠上,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装有热风进风嘴(15),热风进风嘴(15)连接车体(11)上的热风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车体(11)上固定的防撞安全起爆开关(16)对应储气瓶(29)后面的储气瓶保温护罩(20)上安全排气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所述的触发器(22)下端由螺栓(25)连接固定在车体(11)上,在触发器(22)中,触发器(22)体内装有胶囊式点火药(39),左端锥体形挡帽(40)用密封垫(35)、内六方螺帽(36)密封连接在储气瓶(29)的气瓶嘴(30)内,触发器(22)右端锥体形挡帽(40)用螺栓(25)密封连接排气管(23),触发器(22)上端用密封垫(35)和点火管连接帽(37)密封连接点火管(38)和点火管防静电插头(1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其特征是:触发器(22)中,触发器左端锥体形挡帽(40)用密封垫(35)、内六方螺帽(36)和顶丝(34)密封连接在储气瓶(29)的气瓶嘴(30)内。
CNU2006201649176U 2006-12-31 2006-12-31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66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649176U CN201006698Y (zh) 2006-12-31 2006-12-31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649176U CN201006698Y (zh) 2006-12-31 2006-12-31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6698Y true CN201006698Y (zh) 2008-01-16

Family

ID=39002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6491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6698Y (zh) 2006-12-31 2006-12-31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6698Y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515A (zh) * 2011-10-24 2012-05-02 陈科元 具有被动防护功能的机动车及机动车被动防护方法
CN103419731A (zh) * 2012-05-21 2013-12-04 孟英志 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04401279A (zh) * 2014-12-09 2015-03-11 常州特斯克车镜有限公司 保险杠
WO2015139154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潘乃堂 汽车主动防撞保护装置
CN105109431A (zh) * 2015-09-25 2015-12-02 宁波亿拍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安全囊
CN105462170A (zh) * 2015-11-23 2016-04-06 山东中恒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汽车保险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0694A (zh) * 2018-08-16 2018-12-21 李永生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CN109204206A (zh) * 2018-08-21 2019-01-15 孙龙 可循环使用型汽车外置自动弹出式安全隔离气囊系统
CN111098976A (zh) * 2020-03-02 2020-05-05 济南大学 一种无人艇传感器气囊保护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1515A (zh) * 2011-10-24 2012-05-02 陈科元 具有被动防护功能的机动车及机动车被动防护方法
CN102431515B (zh) * 2011-10-24 2013-07-10 陈科元 具有被动防护功能的机动车及机动车被动防护方法
CN103419731A (zh) * 2012-05-21 2013-12-04 孟英志 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WO2015139154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潘乃堂 汽车主动防撞保护装置
CN106660505A (zh) * 2014-03-21 2017-05-10 潘乃堂 汽车主动防撞保护装置
CN104401279A (zh) * 2014-12-09 2015-03-11 常州特斯克车镜有限公司 保险杠
CN105109431A (zh) * 2015-09-25 2015-12-02 宁波亿拍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撞安全囊
CN105462170A (zh) * 2015-11-23 2016-04-06 山东中恒碳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汽车保险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0694A (zh) * 2018-08-16 2018-12-21 李永生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CN109204206A (zh) * 2018-08-21 2019-01-15 孙龙 可循环使用型汽车外置自动弹出式安全隔离气囊系统
CN109204206B (zh) * 2018-08-21 2021-07-20 孙龙 可循环使用型汽车外置自动弹出式安全隔离气囊系统
CN111098976A (zh) * 2020-03-02 2020-05-05 济南大学 一种无人艇传感器气囊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6698Y (zh)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US6106038A (en) System for collision damage reduction
CN101327774A (zh) 汽车主动保护防撞安全气囊
CN101367367A (zh) 汽车主动与被动保护充气式防撞安全气囊
CN101214806A (zh) 汽车对行人主动保护防撞安全气囊
CN106585547A (zh) 紧急工况爆炸喷气式防侧翻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0569561C (zh) 一种汽车碰撞主动保护缓冲装置
CN201056189Y (zh) 触发式汽车相撞缓冲装置
CN101574953A (zh) 环保型汽车主动与被动安全气囊充气式气体发生器
CN100515832C (zh) 车船主动安全气囊的高压气瓶触气阀
CN202345535U (zh) 车辆启动时的安全报警装置
CN100381301C (zh) 带有主动防撞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
CN218287711U (zh) 一种汽车的辅助制动装置、汽车辅助制动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01143956Y (zh) 一种汽车用转向柱吸能结构
CN1634732A (zh) 具有主动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
CN201580339U (zh)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
CN201169237Y (zh) 汽车正面行驶撞击安全保护装置
CN201002575Y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CN1350944A (zh) 具有汽囊保护功能的汽车保险杠
CN101428602A (zh) 环保型汽车安全气囊与纯气体发生器
CN205149778U (zh) 汽车行人安全保护系统
CN2712729Y (zh) 伸缩式机动车保险杠
CN2249189Y (zh) 自动后退式安全座椅
CN201347046Y (zh) 环保型汽车安全气囊与充气式纯气体发生器
CN203093973U (zh) 一种汽车侧碰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