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0694A -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0694A
CN109050694A CN201810935135.5A CN201810935135A CN109050694A CN 109050694 A CN109050694 A CN 109050694A CN 201810935135 A CN201810935135 A CN 201810935135A CN 109050694 A CN109050694 A CN 109050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utomobile
mountain
plat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51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351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0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0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6Endless track vehicles with tracks without ground wheels
    • B62D55/075Tracked vehicles for ascending or descending stairs, steep slopes or vertical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4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formed from more than one section in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60R19/38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adjustably or movably mounted, e.g. horizontally displaceable for securing a space between parke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1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otherwise than by retarding wheels, e.g. jet action
    • B60T1/14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otherwise than by retarding wheels, e.g. jet action directly on r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04Suspension devices for wheels, rollers, bogie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包括:两个爬山履带组件固定连接在摆动式底盘的上;汽车本体的和摆动式底盘的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套设固定在汽车本体的外侧,防撞安全盾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外层防撞门和内层缓冲门均铰接在门体安装孔上,外层防撞门设置在内层缓冲门的外侧;外层防撞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所有缓冲尼龙带一端均和汽车本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防撞安全盾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缓冲尼龙带均布在汽车本体的外表面上;防爆油箱设置在汽车本体的内部;触地刹车装置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下表面上;沙发式气囊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前端;通过本发明,实现汽车在山地的爬行,极大地提高防撞抗车祸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汽车车体结构较为简单、材质为较轻量化的材质,而普遍外壳不太结实,不具有较强的抗车祸性能,在发生车祸不能够抵抗强大的冲击力,以致于对车体及车内人员造成伤害;普通的车辆在山地上或是爬坡时,不具有较强的爬坡功能,而且行驶在较为坎坷的路上较为费力,另外,车门与车框的密封性较差,防水效果不好,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漏水现象;此外,汽车在行进过程中刹车装置的制动效果较差,在汽车行驶前方突遇行走人员时,硬性撞击导致被撞人员承受伤害的程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包括:汽车本体、摆动式底盘、两个爬山履带组件、防撞安全盾、多根缓冲尼龙带、外层防撞门、内层缓冲门、防爆油箱、触地刹车装置和沙发式气囊;两个爬山履带组件分别固定连接在摆动式底盘的左右两侧;汽车本体的下表面和摆动式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套设在汽车本体的外侧并与汽车本体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位于汽车本体行驶方向的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外层防撞门和内层缓冲门均铰接在门体安装孔的一个竖直边缘上,外层防撞门设置在内层缓冲门的外侧;外层防撞门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所有缓冲尼龙带的一端均和汽车本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防撞安全盾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缓冲尼龙带均匀的分布在汽车本体的外表面上;防爆油箱设置在汽车本体的内部;触地刹车装置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的下表面上;沙发式气囊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位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摆动式底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爬山履带组件,实现了汽车本体在山地上爬行,同时随着摆动式底盘沿着弯曲山道的爬行,可实现汽车本体相对底面的转向以及沿着弯曲山道行走;通过将汽车本体的下表面和摆动式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实现了对汽车本体的有效支撑作用;通过在汽车本体的外侧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防撞安全盾,显著提高了汽车本体的承受撞击的能力,增强了汽车本体的抗车祸性能,同时减少了汽车在撞击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损害;通过在防撞安全盾上设置外层防护门和内层缓冲门,有效的减少了前端和尾部撞击部位的受损情况的发生,在高速撞击的情况下保证了车头和车尾的损害程度较低,同时,内层缓冲门起到了缓冲吸收撞击力的作用,减少了对汽车本体内部器件的损坏的程度;通过在外层防撞门上设置多个撞击转移组件,实现了将正面的撞击力进行方向的转移,减少了正面冲击造成的汽车本体的损坏;通过设置缓冲尼龙带,减少了外界冲击力传导到汽车本体上对汽车本体产生的损坏;通过在汽车本体内部设置防爆油箱,减少了油箱着火爆炸的情况的发生;通过在汽车本体的下表面上固定有触地刹车装置,实现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辅助刹车,其刹车力度更大,效果更好;通过在汽车本体的前端固定有沙发式气囊,减少了对位于车辆行驶前端的人和物的撞击,减少了硬性撞击导致的对被撞人员的身体伤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摆动式底盘包括:多个第一半球皮、多个第二半球皮、多个触地滚轮、多个摆动底盘舵机、多个摆动滚筒、多个连接板;第一半球皮和第二半球皮均为半球形壳体,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朝向地面设置且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第二半球皮的敞口端正对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设置;所有第一半球皮的上端和汽车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半球皮的下端依次首尾铰接形成一个条形底盘;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有摆动底盘舵机,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地面;摆动滚筒的一端和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摆动滚筒的另一端和第二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触地滚轮的和第二半球皮的下端转动连接,触地滚轮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且位于每个触地滚轮两侧的连接板均和摆动滚筒固定连接;位于所有触地滚轮行进方向左侧的所有连接板均和一个爬山履带组件固定连接,位于所有触地滚轮行进方向右侧的所有连接板均和另一个爬山履带组件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半球皮和第二半球皮均设置为半球形壳体,有效的为摆动底盘舵机等驱动执行机构提供了固定安装位置,减少了装置整体的尺寸;通过将第一半球皮的下端依次铰接,实现了汽车本体在其中的部分第一半球皮的上端固定的时候,其他的第一半球皮依然能够随汽车一起运动;通过将摆动底盘舵机固定在第一半球皮的敞口端上,并在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摆动滚筒,并在摆动滚筒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半球皮,实现了第二半球皮相对与第一半球皮的摆动,通过在第二半球皮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触地滚轮,实现了摆动式底盘相对底面在前进方向上的左右摆动;通过在触地滚轮两侧的连接板上固定有爬山履带组件,实现了在摆动式底盘的带动下,爬山履带组件的左右偏移,从而实现了抗车祸爬山汽车在山地弯曲道路上的行驶。
进一步,爬山履带组件包括:多个钻地式履带板组件、转动油丝绳和多个履带驱动组件;转动油丝绳为封闭圆环形,转动油丝绳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履带驱动组件为球形且在球形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有履带驱动组件依次顺序排布,所有履带驱动组件的环形凹槽的对称中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转动油丝绳套设在所有环形凹槽中;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呈T形截面,所有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小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油丝绳上,所有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大端首尾依次相连;所有履带驱动组件和触地滚轮行进方向左侧或右侧的所有连接板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和履带驱动组件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转动油丝绳设置为封闭的圆环形,实现了将多个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在履带驱动组件组合体上的循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汽车本体向前行驶;通过在转动油丝绳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实现了在转弯或弯道行驶过程中转动油丝绳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以免在转弯过程中因外侧弯曲导致的爬山履带无法正常转动的情况发生;履带驱动组件设置为球形,提高了相邻履带驱动组件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同时有效的减小了驱动装置的尺寸;通过在履带驱动组件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为转动油丝绳的转动提供了轨道,减少了转动油丝绳的偏离和运转过程中的脱轨现象的发生;通过将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和履带驱动组件的卡接,实现了在履带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中产生对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驱动力。
进一步,履带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半球皮、第四半球皮、爬山履带舵机、旋转滚筒、第一圆环板、第二圆环板和弹簧刺;第三半球皮和第四半球皮均为半球形壳体,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正对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设置;第三半球皮的球面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爬山履带舵机固定在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且其输出轴垂直于第三半球皮敞口端所在平面;旋转滚筒的一端和爬山履带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均套设在旋转滚筒外周侧且均与旋转滚筒的外周侧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的外周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刺,弹簧刺的自由端卡接在钻地式履带板组件上;第一圆环板贴近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第二圆环板贴近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圆环板、第二圆环板以及旋转滚筒共同合围形成环形凹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三半球皮和第四半球皮均设置为半球形壳体,不仅减少履带驱动组件的整体尺寸,同时为履带驱动组件内部的驱动部件提供了有效的安装位置;通过将第三半球皮的球面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实现了在摆动式底盘的带动下,履带驱动组件能够随着摆动式底盘的摆动而摆动;通过在第三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有爬山履带舵机,且在爬山履带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旋转滚筒,并将旋转滚筒和第四半球皮的敞口端固定连接,实现了第四半球皮可以相对于第三半球皮旋转动作;通过在旋转滚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板和第二圆环板,并在二者的外圆周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刺,且将弹簧刺的自由端卡接在钻地式履带板组件上,从而实现了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循环转动,从而实现了在弯曲山道上的高低速爬坡行驶。
进一步,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包括:履带板、水钻固定筒、水钻电机、水钻头、水袋和电动推杆;履带板为圆形板,履带板外侧固定有钢环,钢环和相邻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钢环连接,钢环上固定连接有水袋,水袋通过管道向水钻头喷水;水钻固定筒的一端和转动油丝绳固定连接,水钻固定筒的另一端和履带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缸体端固定在水钻固定筒靠近转动油丝绳的一端,电动推杆的伸出端和水钻电机固定连接,水钻电机的输出轴和水钻头固定连接,履带板上开设有用于水钻头伸出的通孔,履带板的固定有水钻固定筒的表面和弹簧刺卡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履带板设置为圆形板,且在履带板的外侧设置有钢环,通过钢环实现相邻履带板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履带板的横向和弯曲,从而实现了弯曲后爬山汽车可以斜向行驶或者在弯道上行驶;通过在钢环上固定连接有水袋,并通过管道将水袋中的水喷向水钻头,实现了在水钻头钻地过程中的散热以及对钻地产生的杂屑的清理,保证钻地式履带板组件能够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电推杆并在电推杆的伸出端固定有水钻电机,实现了在爬山汽车行驶过程中,当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即将接触底面的时候,水钻头伸出钻地,从而增大整个汽车行进过程中的摩擦力,使抗车祸爬山汽车能够适应不同坡面垂直度的山体,增加了抗车祸爬山汽车的爬山抓地力,同时,当钻地式履带板组件脱离地面的时候,水钻头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回缩至履带板的内部,从而减少了对人员及外部部件产生的刮层伤害;通过将履带板的表面和弹簧刺卡接,实现了履带板通过弹簧刺可以随着履带驱动组件的转动而向前平移。
进一步,撞击转移组件包括:两根板簧、三根滚轮轴和多个防撞滚轮;每根滚轮轴中部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防撞滚轮,所有滚轮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根板簧上,所有滚轮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另一根板簧上;每根板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层防撞门上,板簧的朝向远离汽车本体的方向凸出,其中一根滚轮轴设置在板簧的凸出部,另外两根滚轮轴设置在板簧凸出部的两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滚轮轴上转动连接有防撞轮,有效的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力进行换向,从而将撞击力转移到对汽车本体或者车内人员伤害最小的方向上;通过将滚轮轴的两端固定在板簧上,减小了撞击力对连接滚轮轴的轴承产生的损害,提高了滚轮轴的转动灵活性,同时,因板簧具有弹性,还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吸收部分撞击力;通过将板簧设置为朝向远离汽车本体的方向上凸出,实现了将正面的撞击力进行两侧分流,从而最大程度上禁减少了正面撞击产生的损害。
进一步,内层缓冲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二门板、多个缓冲气缸、多个第一缓冲弹簧和多个剪叉臂组;多个剪叉臂组的一端均和第一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第二门板固定连接;多个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均和第一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第二门板固定连接;多个缓冲气缸的缸体端均和第二门板固定连接,多个缓冲气缸的伸出端均和第一门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内层缓冲门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连接有剪叉臂组,实现了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间距的可调性,可根据实际需求变换内层缓冲门的厚度;通过在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增强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的缓冲性能;通过在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气缸,增强了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的缓冲性能,通过第一缓冲弹簧和缓冲气缸的双重缓冲装置的集成,极大的增强了安全可靠性,相比与单一缓冲装置而言,可靠度更好。
进一步,防爆油箱包括:防爆外壳、油箱本体和多根第二缓冲弹簧;防爆外壳设置在汽车本体内部,油箱本体设置在防爆外壳的内部;多根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均和油箱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防爆外壳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爆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强防爆外壳机械强度的桁架固定钢板。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油箱本体和防爆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增强了油箱的缓冲性能,减少了在车辆撞击过程中油箱的损坏漏油,同时通过防爆外壳的设置,极大的减少了在车辆撞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爆炸事件的发生,增强了油箱的安全性。
进一步,触地刹车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四根连接杆和伸缩气缸;固定板和活动板相互平行,固定板固定在汽车本体的的下表面;四根连接杆的一端分别和固定板的四个顶角铰接,另一端分别和活动板的四个顶角铰接;伸缩气缸的缸体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伸缩气缸的伸出端固定在活动板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汽车本体的下部安装触地刹车,极大的提高了刹车的作用力,在汽车轮毂上的刹车和失灵的情况下,起到了辅助的安全作用;固定板、活动板和连接杆通过平行四连杆的收缩原理,实现了在不使用触地刹车装置时候,触地刹车装置占用最小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沙发式气囊包括:充气管、多根连接气管、底部气囊、背部气囊、泄气口和围护网;充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接在汽车本体行驶方向的前端,充气管的另一端和所有连接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有连接气管的另一端均和背部气囊固定连接且与背部气囊内部空腔连通,背部气囊的截面为半圆环,背部气囊的下端半圆环面和底部气囊固定连接,背部气囊上端半圆环面上固定连接有围护网,背部气囊和底部气囊内部空腔相互连通,背部气囊上设置有泄气口,底部气囊和地面平行。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充气管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行驶方向的前端,有效的为沙发式气囊提供了充气通道;通过多根连接管均和背部气囊连通,且背部气囊和底部气囊连通,为二者提供气流流通通道的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将背部气囊的设置为截面为半圆环形,其和底部气囊共同组成呈沙发状的弹出式气囊,可以有效减少前端被撞人员的身体伤害程度,通过维护网的设置,起到了对被撞击者的头部保护作用,放置头部骨折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左视剖面;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拆去汽车本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爬山履带组件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撞击转移组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转动油丝绳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内层缓冲门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防爆油箱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触地刹车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沙发式气囊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爬山履带组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的操控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汽车本体,2、防撞安全盾,3、缓冲尼龙带,4、爬山履带组件,5、摆动式底盘,6、连接板,7、第二半球皮,8、撞击转移组件,9、触地滚轮,10、摆动滚筒,11、第一半球皮,12、转动油丝绳,13、第三半球皮,14、爬山履带舵机,15、第一圆环板,16、旋转滚筒,17、第四半球皮,18、弹簧刺,19、第二圆环板,20、履带板,21、水钻固定筒,22、电动推杆,23、水钻电机,24、水钻头,25、外层防撞门,26、板簧,27、滚轮轴,28、防撞滚轮,29、内层缓冲门,30、第一门板,31、第二门板,32、剪叉臂组,33、第一缓冲弹簧,34、缓冲气缸,35、防爆油箱,36、触地刹车装置,37、第二缓冲弹簧,38、油箱本体,39、防爆外壳,40、固定板,41、活动板,42、连接杆,43、伸缩气缸,44、沙发式气囊,45、充气管,46、连接气管,47、泄气口,48、围护网,49、背部气囊,50、底部气囊,51、水袋,52、油丝伸缩弹簧,53、钢环,54、电钻,55、电推杆,56、限位器功能点,57、正反转变换功能点,58、轨迹启动按钮开关,59、电磁轨迹启动挡,60、车架车轴,61、总开关,62、第一正反转变换器,63、正反转感应器,64、连续转动履带舵机,65、履带舵机旋钮,66、转向舵机旋钮方向盘,67、转向舵机,68、发电机电源,69、同步开缝轨迹启动链,70、半球缝内有启动按钮,71、弹簧同步传电圈,72、120°顺时针舵机与三点式万能开关旋钮,73、限位器,74、第二正反转变换器,75、轨迹启动功能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包括:汽车本体1、摆动式底盘5、两个爬山履带组件4、防撞安全盾2、多根缓冲尼龙带3、外层防撞门25、内层缓冲门29、防爆油箱35、触地刹车装置36和沙发式气囊44;两个爬山履带组件4分别固定连接在摆动式底盘5的左右两侧;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和摆动式底盘5的上端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2套设在汽车本体1的外侧并与汽车本体1固定连接,防撞安全盾2位于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外层防撞门25和内层缓冲门29均铰接在门体安装孔的一个竖直边缘上,外层防撞门25设置在内层缓冲门29的外侧;外层防撞门2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8;所有缓冲尼龙带3的一端均和汽车本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防撞安全盾2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缓冲尼龙带3均匀的分布在汽车本体1的外表面上;防爆油箱35设置在汽车本体1的内部;触地刹车装置36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上;沙发式气囊44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1位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面上。
具体的,汽车本体1可直接选用现有汽车中轿车、皮卡或者重型汽车,在现有车辆的地盘上加工和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其他部件连接的安装位置即可,摆动式底盘5能够带动爬山履带实现现有履带式车辆无法通过履带弯曲实现的转向动作,摆动式底盘5采用多段式分体驱动的结构,从而可实现相邻分段体之间的相对转动,防撞安全盾2采用框架结构或者中空板状结构中的一种,缓冲尼龙带3采用柔性或弹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软橡胶或者具有弹性的油丝绳,外层防撞门25和内层缓冲门29主体结构均采用钢板或者中空板材制成,防爆油箱35采用外壳具备防爆性能的材料制成,在油箱的外部还可以填充阻燃防爆材料,触地刹车采用接触地面产生摩擦力的刹车方式,沙发式气囊44指的是将气囊形状做成可以接住被撞击人体的沙发形状结构的弹出式空气气囊。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摆动式底盘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爬山履带组件4,实现了汽车本体1在山地上爬行,同时随着摆动式底盘5沿着弯曲山道的爬行,可实现汽车本体1相对底面的转向以及沿着弯曲山道行走;通过将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和摆动式底盘5的上端固定连接,实现了对汽车本体1的有效支撑作用;通过在汽车本体1的外侧套设并固定连接有防撞安全盾2,显著提高了汽车本体1的承受撞击的能力,增强了汽车本体1的抗车祸性能,同时减少了汽车在撞击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损害;通过在防撞安全盾2上设置外层防护门和内层缓冲门29,有效的减少了前端和尾部撞击部位的受损情况的发生,在高速撞击的情况下保证了车头和车尾的损害程度较低,同时,内层缓冲门29起到了缓冲吸收撞击力的作用,减少了对汽车本体1内部器件的损坏的程度;通过在外层防撞门25上设置多个撞击转移组件8,实现了将正面的撞击力进行方向的转移,减少了正面冲击造成的汽车本体1的损坏;通过设置缓冲尼龙带3,减少了外界冲击力传导到汽车本体1上对汽车本体1产生的损坏;通过在汽车本体1内部设置防爆油箱35,减少了油箱着火爆炸的情况的发生;通过在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有触地刹车装置36,实现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辅助刹车,其刹车力度更大,效果更好;通过在汽车本体1的前端固定有沙发式气囊44,减少了对位于车辆行驶前端的人和物的撞击,减少了硬性撞击导致的对被撞人员的身体伤害。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摆动式底盘5包括:多个第一半球皮11、多个第二半球皮7、多个触地滚轮9、多个摆动底盘舵机、多个摆动滚筒10、多个连接板6;第一半球皮11和第二半球皮7均为半球形壳体,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朝向地面设置且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第二半球皮7的敞口端正对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设置;所有第一半球皮11的上端和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半球皮11的下端依次首尾铰接形成一个条形底盘;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有摆动底盘舵机,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地面;摆动滚筒10的一端和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摆动滚筒10的另一端和第二半球皮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触地滚轮9的和第二半球皮7的下端转动连接,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6,且位于每个触地滚轮9两侧的连接板6均和摆动滚筒10固定连接;位于所有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的所有连接板6均和一个爬山履带组件4固定连接,位于所有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右侧的所有连接板6均和另一个爬山履带组件4固定连接。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的固定连接指的是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中的一种,第一半球皮11之间的铰接通过中转的铰接部件实现,触地滚轮9的下切线所在的水平面和爬山履带组件4接触地面的水平面在同一个平面内,摆动底盘舵机选用电动摆动底盘舵机或者液压摆动底盘舵机中的一种,可以实现指定角度内的偏转,从而实现整个装置行走过程中的转向,连接板6和爬山履带组件4之间采用水平面内可自由旋转的万向节以及伸缩弹簧依次相连的形式,从而实现了履带板20适用于起伏地表。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半球皮11和第二半球皮7均设置为半球形壳体,有效的为摆动底盘舵机等驱动执行机构提供了固定安装位置,减少了装置整体的尺寸;通过将第一半球皮11的下端依次铰接,实现了汽车本体1在其中的部分第一半球皮11的上端固定的时候,其他的第一半球皮11依然能够随汽车一起运动;通过将摆动底盘舵机固定在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上,并在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摆动滚筒10,并在摆动滚筒10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半球皮7,实现了第二半球皮7相对与第一半球皮11的摆动,通过在第二半球皮7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触地滚轮9,实现了摆动式底盘5相对底面在前进方向上的左右摆动;通过在触地滚轮9两侧的连接板6上固定有爬山履带组件4,实现了在摆动式底盘5的带动下,爬山履带组件4的左右偏移,从而实现了抗车祸爬山汽车在山地弯曲道路上的行驶。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爬山履带组件4包括:多个钻地式履带组件、转动油丝绳12和多个履带驱动组件;转动油丝绳12为封闭圆环形,转动油丝绳12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52;履带驱动组件为球形且在球形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有履带驱动组件依次顺序排布,所有履带驱动组件的环形凹槽的对称中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转动油丝绳12套设在所有环形凹槽中;钻地式履带组件的呈T形截面,所有钻地式履带组件T形截面的小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油丝绳12上,所有钻地式履带组件T形截面的大端首尾依次相连;所有履带驱动组件和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或右侧的所有连接板6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钻地式履带组件和履带驱动组件卡接。
具体的,所有履带驱动组件和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或右侧的所有连接板6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方式可采用水平面内可自由旋转的万向节以及伸缩弹簧依次相连的形式,每个零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履带驱动组件上设置有伸缩式卡接头或弹出式卡接头,以便实现对钻地式履带组件的卡接驱动。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转动油丝绳12设置为封闭的圆环形,实现了将多个钻地式履带组件在履带驱动组件组合体上的循环转动,从而可以带动整个汽车本体1向前行驶;通过在转动油丝绳12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52,实现了在转弯或弯道行驶过程中转动油丝绳12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以免在转弯过程中因外侧弯曲导致的爬山履带无法正常转动的情况发生;履带驱动组件设置为球形,提高了相邻履带驱动组件之间的转动自由度,同时有效的减小了驱动装置的尺寸;通过在履带驱动组件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为转动油丝绳12的转动提供了轨道,减少了转动油丝绳12的偏离和运转过程中的脱轨现象的发生;通过将钻地式履带组件和履带驱动组件的卡接,实现了在履带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中产生对钻地式履带组件的驱动力。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履带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半球皮13、第四半球皮17、爬山履带舵机14、旋转滚筒16、第一圆环板15、第二圆环板19和弹簧刺18;第三半球皮13和第四半球皮17均为半球形壳体,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正对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设置;第三半球皮13的球面端和连接板6固定连接,爬山履带舵机14固定在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且其输出轴垂直于第三半球皮13敞口端所在平面;旋转滚筒16的一端和爬山履带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板15和第二圆环板19均套设在旋转滚筒16外周侧且均与旋转滚筒16的外周侧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板15和第二圆环板19的外周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刺18,弹簧刺18的自由端卡接在钻地式履带组件上;第一圆环板15贴近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第二圆环板19贴近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第一圆环板15和第二圆环板19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圆环板15、第二圆环板19以及旋转滚筒16共同合围形成环形凹槽。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的固定连接指的是焊接、铆接或者螺栓连接中的一种,爬山履带舵机14嵌设在第三半球皮13的内部,优选的,弹簧刺18可以有伸出杆件、伸缩弹簧和伸出杆件导向筒组成,其中,伸出杆件位于伸出杆件导向筒的内部,伸缩弹簧的一端抵接在伸出杆件导向筒的槽底,另一端抵接在伸出杆件位于伸出杆件导向筒内部的一端,伸出杆件的另一端从伸出杆件导向筒的出口处伸出,可以伸缩抵接在履带板20上。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三半球皮13和第四半球皮17均设置为半球形壳体,不仅减少履带驱动组件的整体尺寸,同时为履带驱动组件内部的驱动部件提供了有效的安装位置;通过将第三半球皮13的球面端和连接板6固定连接,实现了在摆动式底盘5的带动下,履带驱动组件能够随着摆动式底盘5的摆动而摆动;通过在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固定有爬山履带舵机14,且在爬山履带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旋转滚筒16,并将旋转滚筒16和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实现了第四半球皮17可以相对于第三半球皮13旋转动作;通过在旋转滚筒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环板15和第二圆环板19,并在二者的外圆周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刺18,且将弹簧刺18的自由端卡接在钻地式履带组件上,从而实现了钻地式履带组件的循环转动,从而实现了在弯曲山道上的高低速爬坡行驶。
如图1-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钻地式履带组件包括:履带板20、水钻固定筒21、水钻电机23、水钻头24、水袋51和电动推杆22;履带板20为圆形板,履带板20外侧固定有钢环53,钢环53和相邻钻地式履带组件的钢环53连接,钢环53上固定连接有水袋51,水袋51通过管道向水钻头24喷水;水钻固定筒21的一端和转动油丝绳12固定连接,水钻固定筒21的另一端和履带板2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电动推杆22的缸体端固定在水钻固定筒21靠近转动油丝绳12的一端,电动推杆22的伸出端和水钻电机23固定连接,水钻电机23的输出轴和水钻头24固定连接,履带板20上开设有用于水钻头24伸出的通孔,履带板20的固定有水钻固定筒21的表面和弹簧刺18卡接。
具体的,履带板20外侧和钢环53之间的固定指的是焊接、粘结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水钻固定筒21和油丝绳之间的固定连接指的螺栓或者铆接中的一种,水钻电机23采用直流电机,在水钻固定筒21上固定有供直流电机转动的蓄电池,相邻钢环53之间通过金属圆环实现其中一个钢环53可以沿着另一个钢环53的周向进行转动,当钢环53上固定有水袋51的时候,水袋51随着履带板20的前行而转动,此外,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水袋51还可以固定在第三半球皮13上,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水袋51的磨损。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履带板20设置为圆形板,且在履带板20的外侧设置有钢环53,通过钢环53实现相邻履带板20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履带板20的横向和弯曲,从而实现了弯曲后爬山汽车可以斜向行驶或者在弯道上行驶;通过在钢环53上固定连接有水袋51,并通过管道将水袋51中的水喷向水钻头24,实现了在水钻头24钻地过程中的散热以及对钻地产生的杂屑的清理,保证钻地式履带组件能够正常工作;通过设置电推杆并在电推杆的伸出端固定有水钻电机23,实现了在爬山汽车行驶过程中,当钻地式履带组件即将接触底面的时候,水钻头24伸出钻地,从而增大整个汽车行进过程中的摩擦力,使抗车祸爬山汽车能够适应不同坡面垂直度的山体,增加了抗车祸爬山汽车的爬山抓地力,同时,当钻地式履带组件脱离地面的时候,水钻头24在电动推杆22的作用下回缩至履带板20的内部,从而减少了对人员及外部部件产生的刮层伤害;通过将履带板20的表面和弹簧刺18卡接,实现了履带板20通过弹簧刺18可以随着履带驱动组件的转动而向前平移。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撞击转移组件8包括:两根板簧26、三根滚轮轴27和多个防撞滚轮28;每根滚轮轴27中部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防撞滚轮28,所有滚轮轴2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根板簧26上,所有滚轮轴2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另一根板簧26上;每根板簧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外层防撞门25上,板簧26的朝向远离汽车本体1的方向凸出,其中一根滚轮轴27设置在板簧26的凸出部,另外两根滚轮轴27设置在板簧26凸出部的两侧。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连接指的是焊接、铆接或者焊合连接中的一种,转动连接指的是通过滑动轴承或者是滚动轴承实现的转动连接,板簧26可采用形式类似现有技术中的车辆上使用的减震板簧26,防撞滚轮28的材质为诸如橡胶一类的软质材料,能够有效的吸收撞击力,减少因撞击产生的断裂。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滚轮轴27上转动连接有防撞轮,有效的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撞击力进行换向,从而将撞击力转移到对汽车本体1或者车内人员伤害最小的方向上;通过将滚轮轴27的两端固定在板簧26上,减小了撞击力对连接滚轮轴27的轴承产生的损害,提高了滚轮轴27的转动灵活性,同时,因板簧26具有弹性,还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从而吸收部分撞击力;通过将板簧26设置为朝向远离汽车本体1的方向上凸出,实现了将正面的撞击力进行两侧分流,从而最大程度上禁减少了正面撞击产生的损害。
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内层缓冲门29包括:第一门板30、第二门板31、多个缓冲气缸34、多个第一缓冲弹簧33和多个剪叉臂组32;多个剪叉臂组32的一端均和第一门板30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第二门板31固定连接;多个第一缓冲弹簧33的一端均和第一门板30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第二门板31固定连接;多个缓冲气缸34的缸体端均和第二门板31固定连接,多个缓冲气缸34的伸出端均和第一门板30固定连接。
具体的,剪叉臂组32指的是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相互靠近和远离动作的相互交叉铰接的组件,缓冲气缸34选用现有技术中类似与气压升降椅中的气缸,其中气压杆内灌装氮气,其结构为密闭的汽缸,汽缸里的活塞,伸到外面的活塞杆。汽缸里面的气压比外面的大气压要大,汽缸里面活塞两边有小孔相连通。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内层缓冲门29的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之间连接有剪叉臂组32,实现了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之间间距的可调性,可根据实际需求变换内层缓冲门29的厚度;通过在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33,增强的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之间的缓冲性能;通过在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之间设置有缓冲气缸34,增强了第一门板30和第二门板31之间的缓冲性能,通过第一缓冲弹簧33和缓冲气缸34的双重缓冲装置的集成,极大的增强了安全可靠性,相比与单一缓冲装置而言,可靠度更好。
如图1和图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防爆油箱35包括:防爆外壳39、油箱本体38和多根第二缓冲弹簧37;防爆外壳39设置在汽车本体1内部,油箱本体38设置在防爆外壳39的内部;多根第二缓冲弹簧37的一端均和油箱本体3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防爆外壳3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爆外壳3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强防爆外壳39机械强度的桁架固定钢板。
具体的,防爆外壳39和油箱本体38之间还可以如二氧化碳等填充阻燃防爆气体,第二缓冲弹簧37采用具有压缩性能的压簧,其固定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或者是焊接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油箱本体38和防爆外壳39之间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37,增强了油箱的缓冲性能,减少了在车辆撞击过程中油箱的损坏漏油,同时通过防爆外壳39的设置,极大的减少了在车辆撞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爆炸事件的发生,增强了油箱的安全性。
如图1和图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触地刹车装置36包括:固定板40、活动板41、四根连接杆42和伸缩气缸43;固定板40和活动板41相互平行,固定板40固定在汽车本体1的的下表面;四根连接杆42的一端分别和固定板40的四个顶角铰接,另一端分别和活动板41的四个顶角铰接;伸缩气缸43的缸体端固定在固定板40的下表面,伸缩气缸43的伸出端固定在活动板41的上表面。
具体的,伸缩气缸43的气源来自汽车带动的气泵,此外还可以采用液压缸进行控制,将液压缸接入到汽车的液压系统中,设置对应的启动和停止开关。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汽车本体1的下部安装触地刹车,极大的提高了刹车的作用力,在汽车轮毂上的刹车和失灵的情况下,起到了辅助的安全作用;固定板40、活动板41和连接杆42通过平行四连杆的收缩原理,实现了在不使用触地刹车装置36时候,触地刹车装置36占用最小的安装位置。
如图1和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沙发式气囊44包括:充气管45、多根连接气管46、底部气囊50、背部气囊49、泄气口47和围护网48;充气管45的一端固定连接接在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端,充气管45的另一端和所有连接气管4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有连接气管46的另一端均和背部气囊49固定连接且与背部气囊49内部空腔连通,背部气囊49的截面为半圆环,背部气囊49的下端半圆环面和底部气囊50固定连接,背部气囊49上端半圆环面上固定连接有围护网48,背部气囊49和底部气囊50内部空腔相互连通,背部气囊49上设置有泄气口47,底部气囊50和地面平行。
具体的,沙发式气囊44在不使用的时候收纳在固定在汽车前端的收纳腔室中,在汽车前端设置传感器感知是否即将撞击到路过的行人,当检测到即将撞击到的行人的时候,传感器发出线号,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沙发式气囊44充气;此外,其充气弹出方式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车内部的安全气囊的控制方式,即现有技术中的气囊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等组成。驾驶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在方向盘中;乘员侧防撞安全气囊装置一般装在仪表板上。安全气囊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驾驶室间隔板左、右侧及中部;中部的安全气囊传感器和安全气囊系统与电子控制装置安装在一起。气囊组件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和点火器等组成。电子控制装置如用来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诊断安全气囊的可靠性,保证在达到预设的数值时,及时发出点火信号,而且正时点火,保证驱动气体发生器有足够大的驱动电流等,采用类似原理控制沙发式气囊44的弹出;泄气口47采用手动开关阀或者电磁开关阀进行泄气。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充气管45固定连接在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端,有效的为沙发式气囊44提供了充气通道;通过多根连接管均和背部气囊49连通,且背部气囊49和底部气囊50连通,为二者提供气流流通通道的同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将背部气囊49的设置为截面为半圆环形,其和底部气囊50共同组成呈沙发状的弹出式气囊,可以有效减少前端被撞人员的身体伤害程度,通过维护网的设置,起到了对被撞击者的头部保护作用,放置头部骨折的产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具体解释为以下内容:
(1)汽车盾的内门和外门的安装结构应为在桁行骨架的前后两侧各伸出的伸缩套筒,且每根套筒的两个垂直地面的轴孔的耳子和轴体,其中内缓冲结构与前后门可以是可折解的轴向铰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承重伸缩和开门问题;
(2)两个缓冲门结构,用气缸和弹簧,加上二分之一气缸长度的油缸,在分力防撞轮,车上下适合宽裕空间要用汽车轮胎较为妥当,因为其有足够的弹力和承受力,能够更好的转移撞击力。
(3)汽车盾缓冲结构之中使用的尼龙带具备较好的缓冲性能;
(4)车摆动底盘中采用舵机,依靠弹簧刺和履带固定咬合实现摆动;
(5)在摆动底盘与汽车本体的相互固定仅能首中两部设两处万向节与弹簧结构油丝绳固定连接,且不可全部固定,那样将会全部捆死,无法摆动;
(6)因舵机可以连续转动,将第三半球皮内的传动电机改为类似电动葫芦自动刹车结构的舵机,且设计和操控简单化,又可以保障行车的安全;
(7)水钻供水,在水钻上部进水管通过T形履带板柱体和板体内预设管道与同步水袋相通;
(8)水钻吐芯结构为靠水钻筒体内部的压缩弹簧和套筒的底部为开口帽状的喷水结构,钻入山体时弹簧收缩,拔出时,弹簧伸长将石芯挤出。
对于水钻的同步协调控制,需要作一下详细说明:
(1)水钻不采用无线传电,采用的是将蓄电池变为同步弹簧传电圈的结构;
(2)在电动推杆的上部加装限位器,下部加正反转控制器,控制电钻和电推杆的伸缩;
(3)履带舵机加正反转感应器,同时让正反感应器控制首尾车轴上的两个轨迹电磁阀挡体,前进端挡升起与同步启动链内半球缝内的启动按钮,依次启动每一履带板内的电钻和电动推杆,又通过正反转控制器重复控制电钻、电推杆伸缩运动,目的是为车体倒车服务;
(4)用舵机转向与调速调进退,用总开关刹车。
如图12所示,为爬山车的操控示意图,包括如图12所述连接的电钻54、电推杆55、启动限位器56、第一正反转变换器57、轨迹启动按钮开关58、电磁轨迹启动挡59、车架车轴60、总开关61、第二正反转变换器62、第三正反转变换器63、连续转动履带舵机64、履带舵机旋钮65、转向舵机旋钮方向盘66、转向舵机67、发电机电源68、同步开缝轨迹启动链69、半球缝内有启动按钮70、弹簧同步传电圈71、120°顺时针舵机与三点式万能开关旋钮72、限位器73和第四正反转变换器74;其中电磁轨迹启动挡59可伸入到半球缝内接触启动开关,总开关61用于控制启动和刹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本体(1)、摆动式底盘(5)、两个爬山履带组件(4)、防撞安全盾(2)、多根缓冲尼龙带(3)、外层防撞门(25)、内层缓冲门(29)、防爆油箱(35)、触地刹车装置(36)和沙发式气囊(44);
两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摆动式底盘(5)的左右两侧;
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和所述摆动式底盘(5)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防撞安全盾(2)套设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外侧并与所述汽车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安全盾(2)位于所述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后两侧面开设有门体安装孔,所述外层防撞门(25)和所述内层缓冲门(29)均铰接在所述门体安装孔的一个竖直边缘上,所述外层防撞门(25)设置在所述内层缓冲门(29)的外侧;
所述外层防撞门(2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撞击转移组件(8);
所有所述缓冲尼龙带(3)的一端均和所述汽车本外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均和所述防撞安全盾(2)的内壁固定连接,多根所述缓冲尼龙带(3)均匀的分布在汽车本体(1)的外表面上;
所述防爆油箱(35)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内部;
所述触地刹车装置(36)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上;
所述沙发式气囊(44)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位于其前进方向的前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式底盘(5)包括:多个第一半球皮(11)、多个第二半球皮(7)、多个触地滚轮(9)、多个摆动底盘舵机、多个摆动滚筒(10)、多个连接板(6);
所述第一半球皮(11)和所述第二半球皮(7)均为半球形壳体,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朝向地面设置且所在平面与地面平行,所述第二半球皮(7)的敞口端正对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设置;
所有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上端和所述汽车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有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下端依次首尾铰接形成一个条形底盘;
所述第一半球皮(11)的敞口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摆动底盘舵机,所述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垂直于地面;
所述摆动滚筒(10)的一端和所述摆动底盘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滚筒(1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半球皮(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
所述触地滚轮(9)的和所述第二半球皮(7)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板(6),且位于每个所述触地滚轮(9)两侧的连接板(6)均和所述摆动滚筒(10)通过弹簧刺连接;
位于所有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的所有连接板(6)均和一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固定连接,位于所有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右侧的所有连接板(6)均和另一个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山履带组件(4)包括:多个钻地式履带板组件、转动油丝绳(12)和多个履带驱动组件;
所述转动油丝绳(12)为封闭圆环形,所述转动油丝绳(12)上设置有油丝伸缩弹簧(52);
所述履带驱动组件为球形且在球形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有所述履带驱动组件依次顺序排布,所有所述履带驱动组件的环形凹槽的对称中心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转动油丝绳(12)套设在所有所述环形凹槽中;
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呈T形截面,所有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小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油丝绳(12)上,所有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T形截面的大端首尾依次相连;
所有所述履带驱动组件和所述触地滚轮(9)行进方向左侧或右侧的所有所述连接板(6)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
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和所述履带驱动组件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驱动组件包括:第三半球皮(13)、第四半球皮(17)、爬山履带舵机(14)、旋转滚筒(16)、第一圆环板(15)、第二圆环板(19)和弹簧刺(18);
所述第三半球皮(13)和所述第四半球皮(17)均为半球形壳体,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所在平面垂直于地面,所述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正对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设置;
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球面端和所述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爬山履带舵机(14)固定在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且其输出轴垂直于所述第三半球皮(13)敞口端所在平面;
所述旋转滚筒(16)的一端和所述爬山履带舵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圆环板(15)和所述第二圆环板(19)均套设在所述旋转滚筒(16)外周侧且均与所述旋转滚筒(16)的外周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板(15)和所述第二圆环板(19)的外周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弹簧刺(18),所述弹簧刺(18)的自由端卡接在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上;
所述第一圆环板(15)贴近所述第三半球皮(13)的敞口端,所述第二圆环板(19)贴近所述第四半球皮(17)的敞口端,所述第一圆环板(15)和所述第二圆环板(19)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圆环板(15)、所述第二圆环板(19)以及所述旋转滚筒(16)共同合围形成所述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钻地式履带板组件包括:履带板(20)、水钻固定筒(21)、水钻电机(23)、水钻头(24)、水袋(51)和电动推杆(22);
所述履带板(20)为圆形板,所述履带板(20)外侧固定有钢环(53),所述钢环(53)和相邻所述钻地式履带板组件的所述钢环(53)连接,所述钢环(53)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水袋(51),所述水袋(51)通过管道向所述水钻头(24)喷水;
所述水钻固定筒(21)的一端和所述转动油丝绳(12)固定连接,所述水钻固定筒(21)的另一端和所述履带板(20)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推杆(22)的缸体端固定在所述水钻固定筒(21)靠近所述转动油丝绳(12)的一端,所述电动推杆(22)的伸出端和所述水钻电机(23)固定连接,所述水钻电机(23)的输出轴和所述水钻头(24)固定连接,所述履带板(20)上开设有用于水钻头(24)伸出的通孔,所述履带板(20)的固定有所述水钻固定筒(21)的表面和所述弹簧刺(18)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转移组件(8)包括:两根板簧(26)、三根滚轮轴(27)和多个防撞滚轮(28);
每根滚轮轴(27)中部上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防撞滚轮(28),所有滚轮轴(2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一根板簧(26)上,所有滚轮轴(27)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另一根板簧(26)上;
每根板簧(2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层防撞门(25)上,所述板簧(26)的朝向远离所述汽车本体(1)的方向凸出,其中一根滚轮轴(27)设置在所述板簧(26)的凸出部,另外两根滚轮轴(27)设置在所述板簧(26)凸出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缓冲门(29)包括:第一门板(30)、第二门板(31)、多个缓冲气缸(34)、多个第一缓冲弹簧(33)和多个剪叉臂组(32);
多个所述剪叉臂组(32)的一端均和所述第一门板(30)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所述第二门板(3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33)的一端均和所述第一门板(30)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所述第二门板(31)固定连接;
多个所述缓冲气缸(34)的缸体端均和所述第二门板(31)固定连接,多个缓冲气缸(34)的伸出端均和所述第一门板(3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油箱(35)包括:防爆外壳(39)、油箱本体(38)和多根第二缓冲弹簧(37);
所述防爆外壳(39)设置在所述汽车本体(1)内部,所述油箱本体(38)设置在所述防爆外壳(39)的内部;
多根所述第二缓冲弹簧(37)的一端均和所述油箱本体(3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和所述防爆外壳(39)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防爆外壳(3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强所述防爆外壳(39)机械强度的桁架固定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刹车装置(36)包括:固定板(40)、活动板(41)、四根连接杆(42)和伸缩气缸(43);
所述固定板(40)和所述活动板(41)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板(40)固定在所述汽车本体(1)的的下表面;
四根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分别和所述固定板(40)的四个顶角铰接,另一端分别和所述活动板(41)的四个顶角铰接;
所述伸缩气缸(43)的缸体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40)的下表面,所述伸缩气缸(43)的伸出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板(41)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式气囊(44)包括:充气管(45)、多根连接气管(46)、底部气囊(50)、背部气囊(49)、泄气口(47)和围护网(48);
所述充气管(45)的一端固定连接接在所述汽车本体(1)行驶方向的前端,所述充气管(45)的另一端和所有所述连接气管(4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所有所述连接气管(46)的另一端均和所述背部气囊(49)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背部气囊(49)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背部气囊(49)的截面为半圆环,所述背部气囊(49)的下端半圆环面和所述底部气囊(50)固定连接,所述背部气囊(49)上端半圆环面上固定连接有围护网(48),所述背部气囊(49)和所述底部气囊(50)内部空腔相互连通,所述背部气囊(49)上设置有所述泄气口(47),所述底部气囊(50)和地面平行。
CN201810935135.5A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Pending CN109050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135.5A CN109050694A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5135.5A CN109050694A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694A true CN109050694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687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5135.5A Pending CN109050694A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06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3178A (zh) * 2019-05-07 2019-09-06 盐城品迅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惯性消除功能的激光导引小车及惯性消除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9085Y (zh) * 1999-09-09 2000-07-26 李晓霜 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
CN201006698Y (zh) * 2006-12-31 2008-01-16 王运韬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CN101301877A (zh) * 2007-05-08 2008-11-12 孟庆涛 轮轴式保险杠附件
CN102139672A (zh) * 2011-02-24 2011-08-03 张克峰 汽车撞击力转移消除器
CN102673499A (zh) * 2012-05-22 2012-09-19 庞龙 具有综合深化功能的新型车辆
CN103507742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唐健 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US20140048344A1 (en) * 2010-01-29 2014-02-20 Stephen Lee Canfield Tracked climbing machine with compliant suspension apparatus
CN103738281A (zh) * 2014-01-13 2014-04-23 吉林大学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客车外置气囊
CN203844864U (zh) * 2014-05-13 2014-09-24 江苏力劲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钻机用滑块式摆动履带底盘
CN105292287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冯林 一种基于履带的适用于复杂地形的运输车辆底盘
CN207697824U (zh) * 2017-12-27 2018-08-07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防撞式汽车底盘
CN208746113U (zh) * 2018-08-16 2019-04-16 李永生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9085Y (zh) * 1999-09-09 2000-07-26 李晓霜 汽车碰撞时不会伤人伤车的保险装置
CN201006698Y (zh) * 2006-12-31 2008-01-16 王运韬 汽车主动安全防撞气囊
CN101301877A (zh) * 2007-05-08 2008-11-12 孟庆涛 轮轴式保险杠附件
US20140048344A1 (en) * 2010-01-29 2014-02-20 Stephen Lee Canfield Tracked climbing machine with compliant suspension apparatus
CN102139672A (zh) * 2011-02-24 2011-08-03 张克峰 汽车撞击力转移消除器
CN102673499A (zh) * 2012-05-22 2012-09-19 庞龙 具有综合深化功能的新型车辆
CN103507742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唐健 一种汽车领域中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03738281A (zh) * 2014-01-13 2014-04-23 吉林大学 一种带保护装置的客车外置气囊
CN203844864U (zh) * 2014-05-13 2014-09-24 江苏力劲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钻机用滑块式摆动履带底盘
CN105292287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冯林 一种基于履带的适用于复杂地形的运输车辆底盘
CN207697824U (zh) * 2017-12-27 2018-08-07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型防撞式汽车底盘
CN208746113U (zh) * 2018-08-16 2019-04-16 李永生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3178A (zh) * 2019-05-07 2019-09-06 盐城品迅智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惯性消除功能的激光导引小车及惯性消除方法
CN110203178B (zh) * 2019-05-07 2020-09-25 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惯性消除功能的激光导引小车及惯性消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46113U (zh)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CN204630734U (zh) 安全气囊体验装置
CN109050694A (zh) 一种抗车祸爬山汽车
CN101181175A (zh) 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109999511B (zh) 一种气动式全密闭滑轨车
CN206437201U (zh) 一种新型回中装置
CN106137677A (zh) 一种外骨骼式肘关节与肩关节康复器械
CN209427051U (zh) 一种带有制动刹车机构的飞机辅助起飞装置
CN108952791A (zh) 一种矿井用可移动式降尘装置
CN109676580A (zh) 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CN202728097U (zh) 消防车驾驶室后排伸缩式双级阶梯
CN109029125A (zh) 一种反恐防暴机器人
CN206304102U (zh) 外骨骼机器人腿部运动系统
CN201610313U (zh) 轮对智能输送车
CN204072540U (zh) 轮椅电动驱动头
CN106039618B (zh) 一种火灾现场救援自动化设备
CN109760707A (zh) 一种半自动式座椅翻转装置
CN207106728U (zh) 防摔摩托车罩
CN208731128U (zh) 一种电动车前轮组件
CN103569224B (zh) 一种侧围可伸缩的单人汽车
CN106178347B (zh) 一种供电所火灾作业特种机器人
CN110106753A (zh) 一种铁路移动式焊轨车
CN107472414A (zh) 防摔摩托车罩
CN206107447U (zh) 踏板坐式三轮摩托车
CN209008678U (zh) 一种观光车侧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