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9332A -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9332A
CN1969332A CNA2005800194735A CN200580019473A CN1969332A CN 1969332 A CN1969332 A CN 1969332A CN A2005800194735 A CNA2005800194735 A CN A2005800194735A CN 200580019473 A CN200580019473 A CN 200580019473A CN 1969332 A CN1969332 A CN 1969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idle pulley
donor rollers
disk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94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9332B (zh
Inventor
井上隆
日野丰
高桥顺哉
小林浩树
伊藤竜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9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9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9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2Servo control
    • G11B17/0404Servo control with parallel drive roll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运送装置,其具有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上的第一惰轮和与其接触/脱离而进行旋转动作的第二惰轮,其中,在供给板上可旋转地支承第二惰轮和与其啮合的辊齿轮,使第二惰轮相对于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上的第一惰轮从下方进行接触/脱离动作。这样,在盘插入时,由于向下的力(F1)对第二惰轮起作用,使供给辊对于盘(D)的按压力减弱,所以能够减轻在盘运送结束时的盘运送电机的旋转负荷。在盘退出时,由于向上的力(F2)对第二惰轮起作用,使供给辊对于盘(D)的按压力增强,所以即使盘上有翘曲等也能顺利地退出。

Description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可旋转的供给辊运送盘的盘运送装置和具有该盘运送装置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特别是车载用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从市场上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很强烈,而为了实现这个要求的技术开发正不断进行。为了达到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不是在放置盘上放上光盘而进行向装置内插入及向装置外退出光盘的方式,而是采取用供给辊和盘引导器直接夹住光盘来运送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a)是这种车载用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100中的下底盘的概略平面图,为了动作说明而将各部件绘制在同一平面上。图1(b)是其概略的侧视图。在图1中,图的右侧是装置的前方,在作为装置的主底盘的下底盘10的侧部的一方配置盘运送装置11。盘运送装置11在下底盘10的前部具有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板金制的供给板12,在供给板12的两侧部中央向外侧突出设置的旋转支轴13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10上。在供给板12的后端部可旋转地设置从中心部向两端部圆锥状地扩径的橡胶制的供给辊14。供给辊14从间隙被插入辊轴15,相对辊轴15可滑动。另外,由于辊轴15细而长,所以为了加固而在中心部压入轴套16,形成用供给板12的中央部支承该轴套16的结构。供给板12在其两侧部利用设置在其与下底盘10之间的拉伸弹簧17、18进行旋转施力,而使供给辊14侧向着上方。由此,能由设置在供给辊14和上底盘上的盘引导器夹住从前方向A方向插入的盘,而利用供给辊14的旋转来运送盘。盘引导器可以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上底盘上。
在盘运送装置11中,在下底盘10的前方端部的一方配置盘运送电机21。在盘运送电机21的电机轴22上固定蜗杆23,蜗轮24的第一级齿轮24a与蜗杆23啮合,第一惰轮25与蜗轮24的第二级齿轮24b啮合,第二惰轮26与第一惰轮25啮合,辊齿轮27与第二惰轮26啮合。蜗轮24、第一惰轮25及第二惰轮26分别被可旋转地支承在下底盘10上,辊齿轮27被固定在供给辊14的辊轴15上,其随着供给板12的摇动而相对于第二惰轮26离合。另一方面,另外系统的齿轮列由第二惰轮26通过另外的惰轮28、29、30构成。最后的惰轮30构成为相对齿条31可离合。齿条31在通常状态,由无图示的弹簧向装置后方牵引,而没有与惰轮30啮合。
对以上构成的盘运送装置1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中,当盘从前方向A方向被插入时,根据来自检测出插入的光传感器的信号而盘运送电机21进行旋转,并通过蜗杆23、蜗轮24、第一惰轮25、第二惰轮26、辊齿轮27使供给辊14旋转,将被插入的盘夹持在供给辊14与设置在上底盘的引导板之间而向装置里侧运送盘。当被插入的盘被运送到装置的里面后,盘由无图示的挡块阻止移动,并且切换杆33由盘的外周按压而转动,按压突片34将凸轮板32压向前方。由此,与凸轮板32一体的齿条31向前方移动,与旋转的惰轮30啮合,所以凸轮板32向前方移动,供给辊14的辊轴15由凸轮板32的前部32a压下,供给辊14从盘离开,并且盘夹持器35将盘的插入孔压到转盘36上,将盘固定在转盘36上。之后,主轴电机37旋转,光拾取器工作而进行对盘的记录再生动作。
专利文献1:特开平8-138298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盘运送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供给辊14的盘的运送力在插入时强所以电机的负荷相对的变大,而在退出时弱所以盘的运送不能顺利进行。对该问题用图2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第二惰轮26比第一惰轮25及辊齿轮27更向下配置。在图2(a)所示的盘插入时,利用被固定在盘运送电机21的电机轴22上的蜗杆23通过蜗轮24而使第一惰轮25左旋转,使第二惰轮26右旋转,辊齿轮27左旋转,供给辊14将其上的盘压在盘引导器上,将盘运送到装置的里侧。此时,由于第二惰轮26右旋转,将辊齿轮27向上方按压,所以确保了对盘的按压力,使盘的运送能够顺利地进行。然而,在将盘运送到里侧结束时,盘的移动由于挡块而停止,但由于盘运送电机21仍在旋转,所以供给辊14进行滑动动作,由于在该动作时供给辊14继续按压盘,所以在盘运送电机21上产生很大的负荷,而使得其对其它系统的惰轮28以后的动作的余裕变小。对此,在如图2(b)所示的盘退出时,利用盘运送电机21的蜗杆23通过蜗轮24,使第一惰轮25右旋转,使第二惰轮26左旋转,辊齿轮27右旋转,供给辊14将其上的盘压在盘引导器上,将盘运送到装置的眼前侧。此时,由于第二惰轮26左旋转,将辊齿轮27向下方按压,所以向下的力对供给辊14起作用,使对盘的按压力减弱,由于盘的翘曲和盘表面的摩擦系数等使供给辊14相对于辊轴15进行滑动,因此存在盘的运送不能顺利地进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对电机的负荷而顺利地运送盘的盘运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盘运送装置,其具有:供给板,其可旋转地支承供给辊;下底盘,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供给板;盘运送电机,其被固定在所述下底盘上,通过齿轮列使所述供给辊旋转;盘引导器,其被设置在上底盘上,将盘夹持在其与所述供给辊之间;以及弹簧,其进行转动施力而使所述供给辊与所述盘引导器抵接,其中,所述齿轮列具有:蜗齿轮,其传递所述盘运送电机的旋转力;第一惰轮,其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下底盘上,传递来自所述蜗齿轮的旋转力;第二惰轮,其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供给板上,能够与所述第一惰轮进行离合;以及辊齿轮,其被固定在所述供给辊的辊轴上,与所述第二惰轮啮合。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第二惰轮与辊齿轮一起被支承在供给板上,第二惰轮跟随供给板的摇动而相对于第一惰轮进行接脱(接触/脱离),所以,在盘插入时,当来自盘运送电机的驱动力从蜗齿轮向第一惰轮传递,并从第一惰轮向第二惰轮传递时,由于第一惰轮而对第二惰轮施加向下的力,所以向下的力通过辊齿轮对供给辊起作用,在将盘运送到里侧结束而供给辊滑动时,供给辊对于盘的按压力减弱,减轻了盘运送电机的负荷,从而能够采用低输出电机。由此,由于耗电变少并且也抑制了来自电机的热,而提高了耐温度特性,施加在齿轮上的力也变小,所以能够用比较柔软的树脂材料制作齿轮,从而能够降低由于齿轮的啮合声而带来的齿轮噪音。此外,在退出盘时,由于由第一惰轮对第二惰轮施加向上的力,向上的力通过辊齿轮对供给辊起作用,所以使供给辊对于盘的按压力增强,提高了盘的退出力。由此,无论盘的翘曲或盘表面的摩擦系数如何,都能顺利地运送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运送装置,其中,用于将盘运送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供给辊的齿轮列具有:蜗齿轮,其传递盘运送电机的旋转力;第一惰轮,其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上,传递来自蜗齿轮的旋转力;第二惰轮,其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供给板上,能够与第一惰轮进行离合;以及辊齿轮,其被固定在供给辊的辊轴上,与第二惰轮啮合。由此,在盘插入时,由于第一惰轮对第二惰轮施加向下的力,向下的力通过辊齿轮对供给辊起作用,所以供给辊对于盘的按压力减弱,减轻了盘运送电机的负荷,从而能够采用低输出电机。此外,在退出盘时,由于由第一惰轮对第二惰轮施加向上的力,向上的力通过辊齿轮对供给辊起作用,所以使供给辊对于盘的按压力增强,提高了盘的退出力。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优点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根据以下的实施例可以更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例中的盘运送装置的概略平面图,(b)是该盘运送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2(a)是现有例中的盘插入时的概略侧视图,(b)是现有例中的盘退出时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盘运送装置的车载用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下底盘的概略平面图;
图4(a)是所述实施例的盘运送装置中的盘插入时的概略侧视图,(b)是所述实施例的盘运送装置中的盘退出时的概略侧视图;
标记说明
1  上底盘;
2  盘引导器;
10  下底盘;
11  盘运送装置;
12  供给板;
13  旋转支轴;
14  供给辊;
15  辊轴;
16  轴套;
17、18  拉伸弹簧;
21  盘运送装置;
22  电机轴;
23  蜗杆;
24  蜗轮;
25  第一惰轮;
26  第二惰轮;
27  辊齿轮;
28、29、30  惰轮;
31  齿条;
32  凸轮板;
33  切换杆;
34  按压突片34;
35  盘夹持器;
36  转盘;
37  主轴电机;
100  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3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车载用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盘运送装置的下底盘的概略平面图,图4是该盘运送装置的概略侧视图。本实施例中光记录再生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动作与图1及图2所示的现有例相同,只是盘运送装置的结构与现有例不同。因而,为了便于说明,对相同的结构要素使用在图1及图2所示的现有例的说明中使用的符号。
在图3及图4中,在光盘记录再生装置100的内部的下底盘10的前部配置盘运送装置11。盘运送装置11具有板金制的供给板12,在供给板12的两侧部中央向外侧突出地设置旋转支轴13,该旋转支轴13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10上。在供给板12的两侧部后端可旋转地设置从中心部向两端部扩径的圆锥状橡胶制的供给辊14。供给辊14从间隙被插入辊轴15,形成相对于辊轴15可滑动。另外,由于辊轴15细而长,所以为了加固而在中心部压入轴套16,形成用供给板12的中央部支承该轴套16的结构。供给板12由于在其两侧部设置在其与下底盘10之间的拉伸弹簧17、18进行转动施力,而使其供给辊14侧向着上方。由此,能由供给辊14和设置在上底盘上的盘引导器夹住从前方向A方向插入的盘,并利用供给辊14的旋转来运送盘。盘引导器可以一体或分体地设置在上底盘上。
在下底盘10的前方端部的一方配置盘运送电机21。在盘运送电机21的电机轴22上固定蜗杆23,蜗轮24的第一级齿轮24a(蜗轮)与蜗杆23啮合,第一惰轮25与蜗轮24的第二级齿轮24b(蜗杆)啮合,第二惰轮26与第一惰轮25啮合,被固定在供给辊14的辊轴15上的辊齿轮27与第二惰轮26啮合。蜗轮24及第一惰轮25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10上,第二惰轮26及辊齿轮27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供给板12上。第二惰轮26位于第一惰轮25的下方,其随着供给板12的摇动而相对于第一惰轮25从下方接脱(接触/脱离)。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盘运送装置的动作用图4进行说明。在图4(a)所示的盘插入时,来自盘运送电机21的驱动力从蜗杆23向蜗轮24的第一级齿轮24a传递,并从第二级齿轮24b向第一惰轮25、第二惰轮26、辊齿轮27传递,使供给辊14旋转,在其与设置在其上的上底盘1上的盘引导器2之间夹住盘D,向里侧的A方向运送盘D。此时,由于由第一惰轮25对第二惰轮26施加了向下的力F1,所以向下的力通过辊齿轮27对供给辊14起作用,在将盘D运送到里侧A方向结束而供给辊14滑动时,对于供给辊14的盘D的按压力减弱,减轻了盘运送电机21的负荷,从而能够采用低输出电机。由此,由于耗电变少并且也抑制了来自电机的热,而提高了耐温度特性,施加在齿轮上的力也变小,所以能够用比较柔软的树脂材料制作齿轮,从而能够降低由于齿轮的啮合声而带来的齿轮噪音。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在从装置里部向前方的B方向退出盘D时,由于由第一惰轮25对第二惰轮施加向上的力F2,向上的力通过辊齿轮27对供给辊14起作用,所以使供给辊14对于盘D的按压力增强,提高了盘D的退出力。由此,无论盘的翘曲或盘表面的摩擦系数如何,都能顺利地运送盘。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将第二惰轮26和与其啮合的辊齿轮27可旋转地支承在供给板12上,并且将第二惰轮26相对于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10上的第一惰轮25从下方进行接脱,所以在盘插入时,由于1向下的力F1对第二惰轮25起作用,使供给辊14对于盘D的按压力减弱,所以能够减轻在盘插入结束时的盘运送电机21的旋转负荷,而在盘退出时,由于向上的力F2对第二惰轮25起作用,使供给辊14对于盘D的按压力增强,所以,即使盘D有翘曲等也能顺利地进行退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供给辊14上的橡胶辊部分从间隙被插入辊轴15,并且相对于辊轴15可滑动,但也可以将橡胶辊部分利用压入或粘接等固定在辊轴15上。由此,由于橡胶辊部分相对于辊轴15不滑动,所以能够提高对于盘的运送力。在本发明中,在盘插入时,由于供给辊14对于盘的按压力减弱,所以通过将橡胶辊部分固定在辊轴15上,能够补偿由于按压力减弱带来的运送力的降低。与此相对,在盘运送结束时盘运送电机21仍旋转的状态下,由于供给辊14相对盘滑动时的负荷,而使第一惰轮25产生的对第二惰轮26的向下的力F1进一步增强,所以供给辊14向远离盘D的方向移动而相对于盘D进行滑动。由此,不会损伤盘D,也不会在盘运送电机21上施加大的负荷。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盘运送装置,在盘插入时,减轻了盘运送电机的负荷,从而能够采用低输出电机,在盘退出时,具有能够提高盘的退出力的效果,因此,作为利用可旋转的供给辊来运送盘的盘运送装置及利用其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是有用的。
此外,本发明的盘运送装置,蜗轮装置具有被固定在盘运送电机的电机轴上蜗杆、在垂直方向可旋转地被支承在下底盘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以及在所述蜗轮的上部同轴地形成并与第一惰轮啮合的蜗杆。由此,能相对于配置在下底盘的下部的盘运送电机,将第一惰轮配置在上部,由此,能够使第二惰轮跟随供给板的摇动而相对于第一惰轮从下方进行接脱。
此外,本发明的盘运送装置具有供给辊的辊部分被固定在辊轴上的结构。由此,由于辊部分相对于辊轴不滑动,所以增加了对于盘的运送力。而且,在将盘运送到里侧结束时而盘运送电机仍在旋转的状态下,由于供给辊产生的对盘的按压力弱,并且由于橡胶辊相对于盘滑动时的负荷而使第一惰轮产生的对第二惰轮的向下的力进一步增强,所以即使橡胶辊被固定在辊轴上,也不会损伤盘,也不会对于盘运送电机施加大的负荷。
此外,本发明是实现具有上述特征的盘运送装置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的方案,由此,能够提供小型且盘退出力强、电机负荷小、齿轮噪音低、高性能且薄型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虽然根据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容易地变更及改变该发明是很明显的,而这样的变更部分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盘运送装置,具有:供给板,其可旋转地支承供给辊;下底盘,其可旋转地支承所述供给板;盘运送电机,其被固定在所述下底盘上,通过齿轮列使所述供给辊旋转;盘引导器,其被设置在上底盘上,将盘夹持在其与所述供给辊之间;以及弹簧,其进行转动施力而使所述供给辊与所述盘引导器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列具有:蜗齿轮,其传递所述盘运送电机的旋转力;第一惰轮,其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下底盘上,传递来自所述蜗齿轮的旋转力;第二惰轮,其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供给板上,能够与所述第一惰轮进行离合;以及辊齿轮,其被固定在所述供给辊的辊轴上,与所述第二惰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齿轮具有:被固定在所述盘运送电机的电机轴上的蜗杆;在垂直方向上可旋转地被支承在所述下底盘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的涡轮;以及在所述蜗轮的上部同轴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惰轮啮合的蜗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辊的辊部分被固定在所述辊轴上。
4、一种光盘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运送装置。
CN2005800194735A 2004-05-19 2005-05-13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Active CN1969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932/2004 2004-05-19
JP2004148932A JP4316423B2 (ja) 2004-05-19 2004-05-19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PCT/JP2005/008744 WO2005112026A1 (ja) 2004-05-19 2005-05-13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9332A true CN1969332A (zh) 2007-05-23
CN1969332B CN1969332B (zh) 2010-05-05

Family

ID=35394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94735A Active CN1969332B (zh) 2004-05-19 2005-05-13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37720B2 (zh)
EP (1) EP1752982B1 (zh)
JP (1) JP4316423B2 (zh)
CN (1) CN1969332B (zh)
DE (1) DE602005015318D1 (zh)
WO (1) WO200511202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7815B (zh) * 2008-01-04 2010-08-11 谷林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光盘运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18542A (ja) * 2007-02-08 2010-05-2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CN101611448B (zh) * 2007-03-30 2011-03-30 日本先锋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
JP4782867B2 (ja) * 2007-05-31 2011-09-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WO2009057233A1 (ja) * 2007-10-31 2009-05-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ディスク装置
DE112008003565B4 (de) * 2008-02-21 2013-10-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cheibeneinrichtung
JP5541695B2 (ja) * 2010-04-09 2014-07-0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搬送ローラ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KR101004951B1 (ko) * 2010-04-15 2010-12-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모터 장치
KR101275315B1 (ko) * 2011-05-17 2013-06-17 도시바삼성스토리지테크놀러지코리아 주식회사 광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5929751B2 (ja) * 2012-12-28 2016-06-08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7529B2 (ja) 1989-03-13 1994-11-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880414B2 (ja) * 1994-10-07 1999-04-1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4041569B2 (ja) * 1997-12-26 2008-01-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725351B2 (ja) * 1998-10-20 2005-12-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
JP4054133B2 (ja) * 1999-05-25 2008-02-27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801842B2 (ja) * 2000-06-01 2006-07-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2288911A (ja) * 2001-03-26 2002-10-04 Kenwood Corp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2002329358A (ja) * 2001-04-27 2002-11-1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2334500A (ja) * 2001-05-10 2002-11-22 Sharp Corp 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JP2003077199A (ja) 2001-09-04 2003-03-14 Kenwood Corp ディスクローデイング機構
JP4485105B2 (ja) 2001-10-10 2010-06-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TW529753U (en) * 2001-11-13 2003-04-21 Lite On It Corp Optical disk data storage device having two-type disk input ways
JP2003162871A (ja) * 2001-11-27 2003-06-06 Kenwood Corp 共用駆動機構及びこの共用駆動機構を用いた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892369B2 (ja) * 2002-09-03 2007-03-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CN1234122C (zh) * 2003-08-16 2005-12-28 常州市新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光盘加载装置
JP2005158153A (ja) * 2003-11-26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フィードローラと光ディスク搬送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7815B (zh) * 2008-01-04 2010-08-11 谷林电器(深圳)有限公司 光盘运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5015318D1 (de) 2009-08-20
US7937720B2 (en) 2011-05-03
US20100218205A1 (en) 2010-08-26
WO2005112026A1 (ja) 2005-11-24
JP2005332461A (ja) 2005-12-02
EP1752982A1 (en) 2007-02-14
CN1969332B (zh) 2010-05-05
EP1752982B1 (en) 2009-07-08
EP1752982A4 (en) 2008-03-12
JP4316423B2 (ja) 2009-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9332A (zh) 盘运送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装置
CN1230820C (zh) 光盘装置
CN1135546C (zh) 信息盘换盘装置
CN1200538A (zh) 夹紧机构
CN1501400A (zh) 光拾取单元馈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光盘驱动器
CN1126087C (zh) 盘夹持装置
CN1458649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783284A (zh) 车载光盘播放器
CN1637900A (zh) 光盘传送装置和光盘再生装置
CN1205048C (zh) 用于成像设备的自动送纸器
CN1206913A (zh) 信息盘换盘装置
CN1441421A (zh) 汽车光盘播放器的装载装置
CN1298093C (zh) 电动机安装基板上的安装构造
CN1771562A (zh) 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CN102555528A (zh) 盘驱动装置
CN1215475C (zh) 光盘播放机的光盘装放装置和夹持装置
CN2285503Y (zh)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JP2003059151A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173363C (zh) 用于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
CN1203483C (zh) 汽车光盘播放器的夹持器驱动装置
CN1809467A (zh) 打印机
KR100209151B1 (ko) 차량용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
CN1105982C (zh) 媒体记录再现装置
CN1831991A (zh) 圆盘装入装置
CN1164738A (zh) 带可选择安装大或小盒式磁带装置的记录和/或重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