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9125B -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9125B
CN1969125B CN2005800193075A CN200580019307A CN1969125B CN 1969125 B CN1969125 B CN 1969125B CN 2005800193075 A CN2005800193075 A CN 2005800193075A CN 200580019307 A CN200580019307 A CN 200580019307A CN 1969125 B CN1969125 B CN 1969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internal combustion
ignition coil
engine ignition
sp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93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9125A (zh
Inventor
安藏洋一
高桥真喜男
小林贵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9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9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9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91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3/00Other installations
    • F02P3/02Other installations having inductive energy storage, e.g. arrangements of induction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2Ignition, e.g. for IC eng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gnition Installation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实现一种防水性优越、可小型化且容易制造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在点火线圈装置(1)的下侧安装环状的密封橡胶(2),在其一部分设置环状的凸部(2a),并压接于火花塞孔内径面。在线圈盒(1a)的一部分设置有形成空气通路(4)的大致L字形状的槽,并相对该槽装配密封橡胶(2),由此形成空气通路(4),从而火花塞孔内部和外部可以通气。在空气通路(4)的入口(4a)粘接固定气体通过但液体不通过的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防止水向火花塞孔的浸入。由此,能够实现一种防水性优越、可小型化且制造容易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于内燃机的每个点火火花塞(plug)上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插入于在气缸盖(cylinder head)上形成的火花塞孔(plug hole)中,并与点火火花塞连接。在该点火线圈装置向火花塞孔插入时、或伴随着内燃机的运转而使得火花塞孔内的空气热膨胀时,需要将空气从火花塞孔内排出到外部。
为此,在点火线圈装置形成连通火花塞孔内外的排气孔(槽),不过需要防止水经由该排气孔从外部浸入到火花塞孔内。
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为了防止水通过通气孔(排气孔)浸入到火花塞孔内,而形成如下结构,即,在装配将火花塞孔的开口部闭塞的密封橡胶(seal rubber)的部分的低压端子插座侧,形成与外部连接的第一槽,在与该装配部分连接的第二槽及低压插座侧形成与第二槽连接的第三槽,且第一槽和第三槽经由被闭塞的空间部连通。
在水欲从外部浸入的情况下,在所述空间部贮存该水,防止向火花塞孔内部的浸入。而且,在从火花塞孔内向外部进行排气时,贮存于空间部的水被排出到外部。
另外,如专利文献2所述,还公知的是在换气通路41上安装有过滤机构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915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87837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现有技术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中,为了确保防水性,如上所述,必须形成第一至第三槽、空间部,将通气孔(空气通路)形成为复杂的迷宫结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孔之间的具有防水功能的密封橡胶或线圈盒的结构变得复杂并大型化,从而成为阻碍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小型化的要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防水性优越、可小型化且容易制造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具备与线圈主体协同地形成连接火花塞孔的内外的空气通路(4)的构件,并且在所述空气通路的途中具有过滤器(3),其中,由所述线圈主体和所述构件构成该过滤器(3)的安装空间,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是被装配于内燃机的各气缸的火花塞孔、并与点火火花塞直接连结使用的独立点火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如下构成,在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线圈盒形成环状的槽,在该槽装配弹性体,在该线圈盒和弹性体之间形成从所述火花塞孔内部连通到外部的空气通路(4),通过所述弹性体对所述火花塞孔开口部和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并将过滤器装配于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装配由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构成的过滤器(3)的装配部,在这样构成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中,在从所述过滤器的装配部连通于所述火花塞孔的一侧的空气通路形成有扩径部(4b)。
根据以上的结构,通过设置能够简化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可使气体通过、并遮断液体的过滤器,可以形成为防水性优越的吸气结构。
另外,由于密封橡胶也不需要迷宫结构,因此结构变得简单,从而能够形成为小形且廉价的防水结构。
(发明效果)
能够实现防水性优越、可小型化且容易制造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即,通过设置能够简化空气通路,在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可使气体通过、并遮断液体的过滤器,可以形成为防水性优越的吸气结构。
另外,由于密封橡胶也不需要迷宫结构,因此结构变得简单,从而能够形成为小形且廉价的防水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例子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3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
图4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6是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线圈的第六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断结构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装配部侧的开口部的扩大部的实施例的内燃机点火线圈的主要部分剖断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线圈的第七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断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线圈的第八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断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线圈的第九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断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点火线圈的第十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断结构图。
图中:1-点火线圈;1a-线圈盒;1b-过滤器的装配部;1c-上侧线圈盒外周部;1d-下侧线圈盒外周部;2-密封橡胶(seal gom);2a-密封橡胶凸部;3-过滤器;4-空气通路;4a-吸气孔入口(吸气孔);4b-空气通路扩大部;4c-贯通孔;4d-空气通路出口;4e-空气通路扩大台阶部;4f-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固定部;5-胶粘剂;6-腔;7-熔敷夹具;8-火花塞孔;9-连接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此外,在图1中,沿A-A线的部分成为主要部分剖断剖面。
在图1中,在被插入到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火花塞孔(未图示)的插入部的、点火线圈装置1的下侧(图1上),安装有环状的密封橡胶2。在该密封橡胶2的一部分设置有环状的凸部2a,通过该凸部2a压接于火花塞孔8的内表面来确保防水性。在火花塞孔8的开口部和点火线圈装置1之间形成吸气孔入口4a。
在线圈盒1a的一部分设置有形成空气通路4的大致L字状的槽,通过相对该槽装配密封橡胶2,形成空气通路(空气通路)4,从而火花塞孔内部可以和外部通气。
而且,为了闭塞点火线圈装置1的空气通路入口部4a’,而在空气通路4的空气通路扩大部4b粘接固定通过气体但不通过液体的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过滤器)3,防止水浸入到火花塞孔。在过滤器3的上游形成在火花塞孔8和点火线圈1之间形成的空气通路。因而,由于在过滤器3的上游和下游设置空气通路,过滤器3不与EGR气体或水分直接接触,因此能够防止过滤器3的堵塞。在空气通路4的下游设置空气通路出口4d。与安装过滤器3的空气通路扩大部4b的剖面积相比,吸气孔入口4a及空气通路出口4d的剖面积小。
粘接薄膜树脂材3和密封橡胶2及线圈盒1a所使用的胶粘剂5使用具有耐热性且具有弹力的胶粘剂,例如硅酮系的胶粘剂。在此,线圈盒1a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苯硫醚(PPS)等树脂形成。考虑到由于在跨越了该线圈盒1a和密封橡胶2这异种材料间的状态下粘接薄膜树脂材3,因此在因异种材料间的热膨胀系数差而导致的收缩上产生差异,从而粘接力降低,但是通过采用具有弹性的胶粘剂5(例如,硅酮系胶粘剂),能够防止粘接力的降低。
另外,如图2所示,通过将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形成为大致圆形或椭圆形,能够防止因外力而导致的剥离(例如,若形成为四边形状,则角部容易剥离)。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线圈盒1a形成大致L字形状的槽,并相对该槽装配密封橡胶2,由此形成空气通路,并在该空气通路的外部侧开口部即吸气孔入口4a粘接多孔质薄膜树脂3,从而确保了防水性。
因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具有防水功能,从而可以实现防水性优越且可小型化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另外,空气通路的形成只要在线圈盒1a形成大致L字状的槽,并相对该槽装配密封橡胶2即可,因此容易制造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还有,在图3中,也与图1同样,沿A-A线的部分成为主要部分剖断剖面。
图1所示的例子是在吸气孔入口4a周围粘接大致圆形状的薄膜树脂3的例子,不过图3所示的例子是圆环状地设置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的例子。
在图3中,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为带状(长方形状),且在其两长边端部涂敷有胶粘剂5。对于该带状的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通过使其覆盖吸气孔入口4a,并且使其粘接固定于线圈盒1a的整周,由此能够提高线圈盒1a和密封橡胶2的界面的防水性,从而成为更优越的密封结构。
即,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也能够构成更优越的密封结构。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概略放大图。
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空气通路4的入口(吸气孔)4a粘接固定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的例子,不过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空气通路4的途中设置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的例子。
图4所示的例子图示了装配密封橡胶2之前的状态的空气通路4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由于形成的空气通路4的宽度是0.5~1.0mm,非常狭窄,因此以该宽度难以在通路4中固定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
因此,为了容易固定薄膜树脂材3,扩大空气通路4的槽宽度的一部分形成扩大通路部分,形成薄膜树脂材固定部4f,在其中插入并固定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在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的背面涂敷胶粘剂5,从而容易地固定于线圈盒1a上。如上所述,固定可以通过胶粘剂5固定,或者,因为对方侧是树脂因此也可以通过热或超声波熔敷。
在图4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由于薄膜树脂材3位于密封橡胶2的内侧,因此薄膜树脂材3因外力而剥离的可能性降低。
即使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除此之外,如上所述,由于薄膜树脂材3因外力而剥离的可能性降低,进而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不易脏污,因此还得到可靠性提高的效果。
还有,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形成为在线圈盒1a的垂直方向侧面固定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3的结构,不过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线圈盒1a的水平面设置。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在吸气孔4a附近防水,因此可以期待防水性提高。
还有,根据本发明,线圈盒及密封橡胶不需要复杂的迷宫结构,而是简单的结构,从而密封结构高度L(参照图5)还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降低约40%。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还有,在图6中,也与图1同样,沿A-A线的部分成为主要部分剖断剖面。
图6的例子是在线圈盒1a的内部形成贯通孔而形成空气通路4的例子。该空气通路4是由如下的通路形成的,该通路由形成于线圈盒1a内部的贯通孔、形成于线圈盒1a表面的槽4e、和密封橡胶2的内表面形成,薄膜树脂材3未被固定于吸气孔入口4a,而被固定于线圈盒1a侧。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在图7中,沿B-B线的部分表示剖面。
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水的浸入,对密封橡胶2b的形状进行了设计,制作成为复杂的路径形状,在空气通路4b、4c的途中形成有用于贮留水的腔(空间部)6。过滤器3被设置为闭塞空气通路4c的入口和空气通路4c的出口。
还有,在上述的例子中,利用胶粘剂进行了多孔质结构材即薄膜树脂材向线圈盒1a等的固定,不过也可以不使用胶粘剂,而通过所谓热或超声波的熔敷进行固定。
图8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第六实施例。
图8是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在图8中,沿A-A线的部分为主要部分剖断剖面。
在图8中,在被插入到在未图示的气缸盖上形成的火花塞孔8的插入部的、点火线圈装置1的下侧(图8上)的线圈盒1a,形成有环状的槽,且在该槽中嵌合有环状的弹性体即密封橡胶2。在该密封橡胶2的一部分设置有环状的凸部2a,通过该密封橡胶2的凸部2a压接于火花塞孔8的内表面,由此确保了防水性。在点火线圈1的前端安装连接橡胶9。
通过该线圈盒1a和密封橡胶2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于形成空气通路4的间隙,且通过相对该间隙装配密封橡胶2,由此形成有直至多孔质结构构件3的空气通路(空气通路)4。另外,在该线圈盒1a的一部分设置有凹部1b,且通过该凹部1b形成有过滤器的装配部。然后,在该过滤器的装配部(凹部)1b装配过滤器3,在该装配部(凹部)1b的中央形成与装配部(凹部)1b连通的贯通孔4c,由此,火花塞孔8的内部和外部能够通气。
该过滤器3具有微细孔,且具有利用该微细孔使得气体通过、但液体不通过的特征。由此,防止水向火花塞孔8的浸入。作为该过滤器3,例如有四氟化乙烯树脂多孔质膜。
在对线圈盒1a利用熔敷夹具7来熔敷过滤器3的情况下,形成于线圈盒1a的贯通孔4c的直径在空间的关系上只取约为Φ0.5~Φ2。因此,在熔敷过滤器3时,线圈盒1a侧的树脂熔化,在闭塞贯通孔4c的方向上变形。因而,为了防止该变形,需要在贯通孔4c的一部分设置将过滤器的装配部(凹部)1b侧的开口部扩大的扩大部。
该过滤器的装配部(凹部)1b侧的开口部的扩大部,如在图9中图示的实施例那样,有扩大为锥状4b的方法。另外,为了扩大过滤器的装配部(凹部)1b侧的开口部,如在图2中图示的实施例那样,有设置台阶部4e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结构,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在安装过滤器3的装配部(凹部)1b开口的空气通路4的贯通孔4c的一部分扩大为锥状4b等,由此能够防止固定过滤器3时的空气通路4c的闭塞,能够可靠地确保吸气性能和防水性。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第七实施例。图10表示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结构的关系。
在图10中,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若空气通路4的贯通孔4c的扩大部(锥状)4b的直径为d1,过滤器3的外径为D,熔敷夹具7的内径为d2,熔敷夹具外径为d3,则设定为
D>d2>d1,
d3<D。通过这样设定,在熔敷过滤器3时,由于空气通路4的贯通孔4c的一部分、扩大部(锥部)4b的周围的树脂稳定地熔化于多孔质结构构件3上,因此能够确保熔敷可靠性。另外,若熔敷夹具内径d2和空气通路扩大部直径d1的差是Φ0.5以上,则由于相对作业偏差具有余量度,因此是更优选的。
图11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第38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需要在线圈盒1a的一部分设置用于形成从外部至多孔质结构构件3的空气通路4的间隙。若不在火花塞侧的方向拔出模具,就不能形成该间隙,因此若使装配密封橡胶2的线圈盒1a的环状槽的内侧外径(多孔质膜结构构件3的正前方的线圈盒1a的外周部的直径)1c、和由位于火花塞侧的密封橡胶2和线圈盒1a形成的密封面的盒外径(多孔质膜结构构件3的下侧的线圈盒外周部的直径)1d为相同的直径,则在由位于火花塞侧的密封橡胶2和线圈盒1a形成的密封面的盒外周(多孔质膜结构构件3的下侧的线圈盒外周部)1c也产生槽。
因此,需要使装配密封橡胶2的线圈盒1a的环状槽的内侧外径(多孔质膜结构构件3的正前方的线圈盒1a的外周部的直径)1c的直径小于间隙的深度以上。而且,由位于火花塞侧的密封橡胶2和线圈盒1a形成的密封面的盒外周(多孔质膜结构构件3的下侧的线圈盒外周部)1c通过由密封橡胶2密封来确保防水性。
另外,在线圈盒1a作为贯通孔4c而设置的空气通路4的贯通孔4c形成为朝向火花塞孔8侧的开口部4d扩展的锥形状。由此,能够提高成为复杂的形状的线圈盒1a的成形性。
图12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第九实施例。
图12是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在图12中,沿A-A线的部分及沿B-B线的部分为主要部分剖断剖面。
在图12中,在被插入到在未图示的气缸盖上形成的火花塞孔8的插入部的、点火线圈装置1的下侧(图1上)的线圈盒1a,形成有环状的槽,且在该槽嵌合有环状的弹性体即密封橡胶2。
通过该线圈盒1a和密封橡胶2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于形成空气通路4的间隙,通过相对该间隙装配密封橡胶2,由此形成有直至多孔质结构构件3的空气通路(空气通路)4。另外,在该线圈盒1a的一部分设置有凹部1b,通过该凹部1b形成有过滤器的装配部。而且,通过在该过滤器的装配部(凹部)1b装配过滤器3,在该装配部(凹部)1b的中央形成与装配部(凹部)1b连通的贯通孔4c,由此火花塞孔8的内部可以和外部通气。
该过滤器3具有微细孔,且具有利用该微细孔使得气体通过、但液体不通过的特征。由此,防止水向火花塞孔8的浸入。作为该过滤器3,例如有四氟化乙烯树脂多孔质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该凹部1b在空气通路4设置有两个过滤器的装配部。然后,在两个过滤器的装配部(凹部)1b分别装配多孔质结构构件3,并在该装配部(凹部)1b的各自的中央形成有与装配部(凹部)1b连通的贯通孔4c,从而火花塞孔8的内部能够和外部通气。
图13表示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第十实施例。
图13是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主要部分剖断概略结构图,在图13中,沿C-C线的部分为主要部分剖断剖面。
在图13中,在被插入到在气缸盖上形成的火花塞孔8的插入部的、点火线圈装置1的下侧(图13上)的线圈盒1a,形成有环状的槽,在该槽嵌合有环状的弹性体即密封橡胶2。点火线圈1的前端安装有连接橡胶9。
通过该线圈盒1a和密封橡胶2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于形成空气通路4的间隙,通过相对该间隙装配密封橡胶2,由此形成有直至多孔质结构构件3的空气通路(空气通路)4。该空气通路(空气通路)4贯通线圈盒1a内,并形成有在火花塞孔8的内部开口的贯通孔4c。在该贯通孔4c的火花塞孔8侧的开口部形成有装配过滤器3的装配部1b,在该装配部1b装配有过滤器3。在点火线圈1和密封橡胶2之间形成空气通路入口2,另外,在连接橡胶9和点火线圈1之间形成空气通路出口4d。
该过滤器3具有微细孔,且具有利用该微细孔使得气体通过、但液体不通过的特征。由此,防止水向火花塞孔8的浸入。作为该过滤器3,例如有四氟化乙烯树脂多孔质膜。
还有,在所述实施例中,过滤器3的固定是通过两面胶带进行的粘接固定或热铆接固定,而且在对方侧是树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熔敷固定。当如在-40℃~15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那样的严酷情况下,适用热铆接固定或熔敷固定,不过在需要小型化的点火线圈的情况下,空间最小的熔敷固定是最合适的。而且,由于线圈盒1a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聚苯硫醚(PPS)等树脂形成,因此能够在低于多孔质结构构件3即四氟化乙烯树脂的耐热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熔敷。因而,不会对过滤器3造成损伤且能够得到强的固定强度。

Claims (20)

1.一种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具备与线圈主体协同地形成连接火花塞孔内外的空气通路(4)的构件,并且在所述空气通路的途中具有过滤器(3),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特征在于,
由所述线圈主体和所述构件构成该过滤器(3)的安装空间,
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是被装配于内燃机的各气缸的火花塞孔、并与点火火花塞直接连结使用的独立点火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如下构成,在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的线圈盒形成环状的槽,在该槽装配弹性体,在该线圈盒和弹性体之间形成从所述火花塞孔内部连通到外部的空气通路(4),通过所述弹性体对所述火花塞孔开口部和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并将过滤器装配于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装配由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构成的过滤器(3)的装配部,
在这样构成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中,在从所述过滤器的装配部连通于所述火花塞孔的一侧的空气通路形成有扩径部(4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通过气体、遮断液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被配置为覆盖所述空气通路的火花塞孔外部侧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是大致圆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的剖面是长方形状,该剖面是长方形状的过滤器被固定于所述空气通路的包括火花塞孔外部侧开口部的外周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形成扩大通路部,在该扩大通路部固定所述过滤器(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大通路部形成于所述空气通路的火花塞孔外部侧开口部附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2)是橡胶弹性体,被安装于所述点火线圈装置的盒外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设置于在所述橡胶弹性体和所述盒之间形成的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作为贯通所述盒的贯通路而形成,所述过滤器(3)被设置于在该盒设置的贯通路的入口或出口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部(4b)使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形成为锥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部(4b)使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形成为台阶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径部(4b)的开口部构成为,在将该开口部的直径设为d1、将过滤器的外径设为d2、将熔敷夹具的内径设为D时,满足
D>d2>d1
的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被设置于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过滤器的装配部连通于所述火花塞孔的空气通路(4)是形成在所述线圈盒内的贯通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所述线圈盒内的贯通孔是该盒外表面侧形成为变大的锥状的贯通孔。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的装配部是这样形成的,即,与装配所述弹性体的所述线圈盒的所述环状槽的内侧外径相比、由位于火花塞侧的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线圈盒形成的密封面的盒外径形成为小径,在所述环状槽的内侧外径和所述密封面的盒外径设置台阶差而形成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3)由四氟化乙烯树脂多孔质膜构成。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装配于内燃机的各气缸的火花塞孔、并与点火火花塞直接连结使用的独立点火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
在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线圈盒形成环状的槽,在该槽装配弹性体,在该线圈盒和弹性体之间形成从所述火花塞孔内部连通到外部的空气通路(4),通过所述弹性体对所述火花塞孔开口部和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并将过滤器(3)装配于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装配由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构成的过滤器的装配部,
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设置有两处以上的装配所述过滤器的装配部,对所述各过滤器的装配部,在所述线圈盒内分别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从所述过滤器的各自的装配部连通于所述火花塞孔。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被装配于内燃机的各气缸的火花塞孔、并与点火火花塞直接连结使用的独立点火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
在该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线圈盒形成环状的槽,在该槽装配弹性体,在该线圈盒和弹性体之间形成从所述火花塞孔内部连通到外部的空气通路(4),通过所述弹性体对所述火花塞孔开口部和所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并将过滤器(3)装配于在所述空气通路的一部分装配由多孔质结构的薄膜树脂材构成的过滤器的装配部,
在由位于火花塞侧的所述弹性体和所述线圈盒形成的密封面附近的所述线圈盒内形成连通于所述火花塞孔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所述火花塞孔侧开口部形成装配所述过滤器的装配部,在该装配部装配所述过滤器。
CN2005800193075A 2004-07-28 2005-07-28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9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0353/2004 2004-07-28
JP2004220353 2004-07-28
JP2005091277 2005-03-28
JP091277/2005 2005-03-28
PCT/JP2005/013836 WO2006011552A1 (ja) 2004-07-28 2005-07-28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9125A CN1969125A (zh) 2007-05-23
CN1969125B true CN1969125B (zh) 2010-05-26

Family

ID=35786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930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69125B (zh) 2004-07-28 2005-07-28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7789078B2 (zh)
EP (1) EP1783361B1 (zh)
JP (1) JP4468365B2 (zh)
CN (1) CN1969125B (zh)
WO (1) WO20060115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11412B2 (ja) * 2006-04-11 2009-08-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点火コイル装置
JP4587128B2 (ja) * 2006-08-30 2010-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コイル
JP4740197B2 (ja) * 2007-06-21 2011-08-0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2009016374A (ja) * 2007-06-29 2009-01-22 Denso Corp 点火コイル
JP2010199108A (ja) * 2009-02-23 2010-09-09 Diamond Electric Mfg Co Ltd 点火コイル、及び、点火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4892599B2 (ja) * 2009-10-09 2012-03-07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プラグホール防水装置
JP5533774B2 (ja) * 2010-06-07 2014-06-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4975173B1 (ja) * 2011-03-04 2012-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点火コイル装置
JP5677565B2 (ja) * 2011-04-06 2015-0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部材及びエンジンのプラグチューブシール構造
US8564392B1 (en) * 2012-05-01 2013-10-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Ignition coil
US9887039B2 (en) 2014-02-03 2018-02-06 Accel Performance Group Llc Motorcycle ignition coil assembly
USD776165S1 (en) 2014-06-12 2017-01-10 Accel Performance Group Llc Motorcycle ignition coil assembly
EP3067552A1 (en) * 2015-03-13 2016-09-14 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 GmbH Mounting assembly for an ignition devic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10872723B2 (en) * 2017-04-07 2020-12-22 Denso Corporation Ignition coi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7003716B2 (ja) * 2017-04-07 2022-0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
JP7107023B2 (ja) * 2018-06-26 2022-07-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の点火コイル及び内燃機関用の点火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4712A (en) * 1975-02-13 1985-04-30 Mcdougal John A Ignition coil
CN1250842A (zh) * 1998-10-08 2000-04-19 宁夏银凤电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机电控制燃料直接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6071B2 (ja) * 1992-08-06 1997-01-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の点火コイル装置
JP3140637B2 (ja) * 1994-08-03 2001-03-0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点火コイルの取付け装置
JPH09106878A (ja) 1995-10-12 1997-04-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プラグキャップの空気抜き構造
JP3489925B2 (ja) * 1995-10-13 2004-0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点火装置
JP3308145B2 (ja) * 1995-12-06 2002-07-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内燃機関用点火コイル
JP3361704B2 (ja) * 1996-10-25 2003-01-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点火プラグ用プラグキャップ
EP1225606A3 (en) * 1997-05-23 2002-08-28 Hitachi, Ltd. Ignition coil for use in engine and engine having plastic cylinder head cover
US5944002A (en) * 1998-04-17 1999-08-31 Cummins Engine Company, Inc. Self-venting grommet for coil-on-plug
US6176308B1 (en) * 1998-06-08 2001-01-23 Camco International, Inc. Inductor system for a submersible pumping system
JP3461132B2 (ja) 1998-07-13 2003-10-2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点火プラグ用プラグキャップ
DE19852295A1 (de) * 1998-11-12 2000-05-1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Zündanlag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DE29821239U1 (de) * 1998-11-27 2000-03-30 Bosch Gmbh Robert Zündungsanlage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0291523A (ja) 1999-04-06 2000-10-17 Toyo Denso Co Ltd エンジンの点火コイル装置
JP2001065444A (ja) * 1999-08-27 2001-03-16 Diamond Electric Mfg Co Ltd 内燃機関用点火装置
JP4701835B2 (ja) * 2004-07-27 2011-06-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ティック形点火コイル
JP3891208B2 (ja) * 2005-07-12 2007-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75218B2 (ja) * 2005-10-13 2010-06-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コイル
JP4475220B2 (ja) * 2005-10-24 2010-06-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点火コイ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4712A (en) * 1975-02-13 1985-04-30 Mcdougal John A Ignition coil
CN1250842A (zh) * 1998-10-08 2000-04-19 宁夏银凤电器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机电控制燃料直接喷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同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61955B2 (en) 2012-04-24
JP4468365B2 (ja) 2010-05-26
JPWO2006011552A1 (ja) 2008-05-01
CN1969125A (zh) 2007-05-23
US7789078B2 (en) 2010-09-07
WO2006011552A1 (ja) 2006-02-02
EP1783361B1 (en) 2017-09-20
EP1783361A1 (en) 2007-05-09
US20110247600A1 (en) 2011-10-13
EP1783361A4 (en) 2013-06-26
US20080029074A1 (en) 2008-02-07
US20100275893A1 (en) 2010-11-04
US7984707B2 (en) 2011-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9125B (zh)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装置
US5628298A (en) Waterproof spark plug hole cap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7371092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with a filter impermeable to liquid but permeable to air and a seal member impermeable to both liquid and air
CN206617628U (zh) 滤芯体的止水结构
TW201433348A (zh) 界面空氣過濾器及組件
US7311006B2 (en) Pressure sensor
JP5932553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の成形方法
US5771870A (en) Ignition coil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H10125442A (ja) 点火プラグ用プラグキャップ
US7207226B2 (en) Semiconductor pressure sensor
JP6461083B2 (ja) 車両ランプソケットアセンブリ
CN207661701U (zh) 一种灯具结构及汽车
KR102552139B1 (ko) 방수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수도계량기 보호통의 하부 방수구조
US20220001307A1 (en) Integral filter endcap, mold, and seal
JP2000058188A (ja) 防水カプラ
CN219422164U (zh) 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电子烟
CN218542422U (zh) Pcv阀连接结构及发动机总成
TWI717885B (zh) 具有耐壓缸體結構的油壓缸
CN211531500U (zh) 室外透明防护罩及带有该防护罩的放气指示灯
WO2023162821A1 (ja) 中継コネクタ
JP3893727B2 (ja) 燃料噴射弁
JPS6110308Y2 (zh)
JPS6128807B2 (zh)
JP2008232749A (ja) ガスセンサ
JP2023123342A (ja) 中継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