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65742B - 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65742B
CN1965742B CN2006101493228A CN200610149322A CN1965742B CN 1965742 B CN1965742 B CN 1965742B CN 2006101493228 A CN2006101493228 A CN 2006101493228A CN 200610149322 A CN200610149322 A CN 200610149322A CN 1965742 B CN1965742 B CN 1965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congee
time
boil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9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5742A (zh
Inventor
堀内美和
中村利幸
福田浩史
渡边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5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5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65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5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选择粥种和设定煲煮时间、并能简单地煮成口感稳定的粥的电饭煲。通过在内锅面上设置上不同的水位线,可以煮成多种风味的粥。本发明的电饭煲中包括:可放入米和水的锅;对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检测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根据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出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的煮粥控制装置;选择粥种的粥种选择装置;能根据粥种设定煮粥时间的煲煮时间设定装置;和存贮有预先设定的、与粥种和煲煮时间相对应的多个煮粥操作顺序的煮粥操作顺序存贮装置。煮粥控制装置对加热装置的操作进行控制,从而实行存贮在煮粥操作顺序存贮装置中的煮粥操作顺序。

Description

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煮粥功能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在使用常规的电饭煲执行煮粥操作时,需要预先进行将米浸泡、使米吸水的吸水步骤,在这一步骤完成后,使用较高的电功率使加热器进行加热,直至达到沸腾温度;达到沸腾温度后,降低加热电功率,在规定的时间内维持住沸腾状态。另外,对于达到所述沸腾温度之前的加热阶段中的锅温上升时间进行计测,从中判断出煮粥量;再根据煮粥量设定好沸腾时间和电功率,进行其后的加热操作(其中一例可参考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6-284961)。
但是,上述的电饭煲只适合于煮出具有日本风味的粥,其做法是米和水的比例可以从1比5变化到1比10,煮成从“全粥(米水比为1∶5)”到“半粥(米水比为1∶10)”的各种稠度的粥,其中的米粒膨胀且柔软,但米粒本身并不会散开,口感滑爽。但是,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煮粥时的米和水的比例多种多样,加热时间也有短有长。对于这样的煮粥方式,上述的常规电饭煲就不能胜任。
中国的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在北方地区,喜好加热时间较短并且口感稀薄且滑爽的粥,而在南方地区,喜好加热时间较长并且口感浓稠的粥。米水比例的范围也较大,可从1比8变到1比13。通过对米水比例及加热时间进行调节,可以使粥的口感发生丰富的变化。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粥的种类也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在夏天人们一般喜好食用滑爽的粥,而在冬天则喜好稠糊的粥。此外,早餐所食用的粥与晚餐所食用的粥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使用上述的常规电饭煲的话,虽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米和水的比例在一定程度内进行调整,但由于不能设定煲煮时间,对于米量而言水量过多时,煮成的粥就会过稀。特别是,煮不成南方地区比较受欢迎的加热时间长、米粒柔软且散开呈汤状、呈浓汤状的稠粥。
另一方面,想要用短时间内煮出滑爽的粥时,原本适用于日本粥的加热时间这时就会显得过长,经常会破坏粥的口感。
另外,在对加水比例以及加热时间进行调节时,如果加水比例与加热时间平衡不佳的话,很可能发生粥汤溢出、米粒粘在锅底等情况,很难调节到所喜好的粥的浓度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电饭煲,这种电饭煲能够选择各种各样的粥种及设定煲煮时间,并通过在内锅上设置与各个情况相适合的水位线,能够简单地对具有多种风味的煮粥方法进行调整,煮出美味、味觉稳定且符合用户爱好的粥。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案中的电饭煲包括:可装入米和水的锅;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检测所述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入对所述加热装置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煮粥控制装置;存贮着预先设定的多个煮粥操作顺序的煮粥操作顺序存贮装置;选择粥种的粥种选择装置;和与所述粥种对应地能够从预先设定的范围任意地设定粥的煲煮时间的煲煮时间设定装置。其中,所述煮粥控制装置对所述加热装置的操作进行控制,从而执行存贮在所述煮饭顺序存贮装置中的、与由所述粥种选择装置选择的粥种以及由所述的煲煮时间设定装置设定的煲煮时间相对应的煮饭操作顺序。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饭煲的话,由于能够用与粥种选择装置和煲煮时间相对应的煮饭操作顺序进行煮粥操作,所以能够使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简单地选择、并做成粥的种类以及煲煮时间各不相通的具有各种中国风味的粥。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在锅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由粥种选择装置选择的粥种以及由煲煮时间设定装置设定的煲煮时间相对应的、分别与各个煮粥量相适合的水位线。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在希望做成米水比例各不相同的各种中国风味的粥时,由于标出了与粥种选择装置以及由煲煮时间设定装置设定的煲煮时间相对应的、适合于各种烹调量的水位线,所以加水时的水量计测能够变得简单而正确,不会产生溢出以及饭粒粘住锅底的现象,能够煮出符合个人喜好、美味且味觉稳定的粥。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中的电饭煲可以选择粥种及设定煲煮时间,通过在内锅上设有与各种场合相适合的水位线,能够简单地对具有中国风味的多种煮粥方法进行调整,能够煮出美味、味觉稳定且符合个人爱好的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的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的电饭煲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的烹调步骤,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的烹调操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电饭煲的内锅中的部分水位线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为锅,2为加热装置,3为温度检测装置,4为煮粥控制装置,5为粥种选择装置,6为煲煮时间设定装置,7为煮粥操作顺序存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一些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下面使用图1、图2以及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的结构框图。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中的电饭煲包括:可装入米和水的锅1;对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2;检测锅1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3;根据温度检测装置3的温度检测信号将加热装置2的操作控制成最佳状态的煮粥控制装置4;选择粥种的粥种选择装置5;能够根据粥种选择装置5选择的粥种设定煮粥时间的煲煮时间设定装置6;和存贮有预先设定的、与粥种选择装置5选择的粥种以及由煲煮时间设定装置6设定的煲煮时间相对应的多种煮粥操作顺序的煮粥操作顺序存贮装置7。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饭煲经部分切除后的侧视图。图2中,10为电饭煲的煲体(煲壳),煲体10的上部设有用于覆盖住煲体的上表面且可以自由开闭的煲盖11。煲体10中的盛锅腔12由位于上部的上框13和位于下部的线圈座14构成。1是由不锈钢、铁等磁性材料制成的锅。锅1设置成从上框13的上端凸起的状态,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装在盛锅腔12内。锅1在装好的状态下与盛锅腔12之间有间隙。线圈座14中与锅1底部相对应的部位上设置有对锅1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本实施例中为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15。感应加热线圈15中包括设置在线圈座14的底面外侧的外线圈和设置在底面内侧的内线圈。各个感应加热线圈均为中心位于锅1的底部中心的大致正下方的绕组。16是电路板,电路板16上装有微电脑(图中未示出)。微电脑根据计算机程序对电流进行控制,从而使感应加热线圈15中产生出交变磁场。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对锅1进行感应加热,从而对锅1内的被煮物17进行加热、煲煮。被煮物17可以是进行煮粥之前的米和水,或者是煮好的粥等。
下面参照图3的煮粥过程示意图对第1实施例中的电饭煲中的煮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着重说明与现有的一般电饭煲中的煮粥步骤的不同之处。
首先,一般的煮粥过程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浸泡过程A、煮沸过程B、沸腾维持过程C、沸腾维持过程D以及蒸焖过程。
在浸泡过程A中,由加热装置2对锅1加热规定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前后),同时由煮粥控制装置4对加热装置2进行控制加热,使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成为第一规定温度T1(一般为50℃左右)。执行浸泡过程的目的是用温度比糊化温度低的水对米进行浸泡,预先让米吸水。这样,在以后的过程中,可以让米粒一直到中心部都发生充分的糊化。
浸泡过程A结束之后,进入到煮沸过程B。在煮沸过程B中,由加热装置2对锅1进行加热,直到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a)中所示的那样升至第二规定温度T2(水的沸点,一般为100℃左右,下同)。
此外,上述的煮沸过程B中虽然根据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来对加热装置2进行控制的,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方法,如设置上对覆盖住锅的开口部的煲盖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煲盖温度检测装置,再由加热装置2根据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对锅1进行加热,直到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
另外,在上述的煮沸过程B中还可以检测锅1的检测温度上升的速度、或者煲盖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温度所需的时间,由此来判断煮粥量。
煮沸过程B完成之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C。在沸腾维持过程C中,蒸煮控制装置4对加热装置2进行控制,使加热装置2将锅1加热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t1,从而将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a)所示的那样维持在第二规定温度T2上,并且以使热水及米汤等不会从机体上部的煲盖上的蒸汽孔喷溢出的电功率(通电时间比)维持住沸腾状态。
沸腾维持过程C结束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D。锅内的米在沸腾维持过程C经过规定时间的持续沸腾后不断发生膨胀、糊化,从米粒内产生的以淀粉为主体的溶出物增多,水分的粘度也增加,变成米汤状。在沸腾维持过程D中,与沸腾维持过程C相比降低加热装置2的电功率,由加热装置2对锅1加热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t2,使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维持在第二规定温度T2上,同时使热水及米汤等不会从机体上部的煲盖上的蒸汽孔喷溢出,并且使饭粒不会粘在锅底。
最后,进入蒸焖过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锅内的沸腾状态会平息下来,煮粥过程也就全部结束。
进行这样的煮粥过程时,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a)所示。对于现有的电饭煲来说,完成所有的操作过程所需的时间大约为50分钟至70分钟。
下面用图3(b)对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煮粥过程进行说明。图3(b)是加热蒸煮时间较长、煮较稠的粥时的情况,其煮粥过程主要包括:煮沸过程E、沸腾维持过程F、沸腾维持过程G、和蒸焖过程。与现有的电饭煲相比,其中没有浸泡过程A。这是根据在中国被食用的米的种类以及性质、以及没有浸泡米的习惯决定的。
首先,在煮沸过程E中,由加热装置2对锅1进行加热、直至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b)所示的那样达到第二规定温度T2,这与现有技术是一样的。但是,加热装置2的电功率被控制成使上述升温速度比现有技术稍稍减缓。另外,本操作过程中虽然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来对加热装置2进行控制的,但是,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如设置上用于对覆盖住锅的开口部的煲盖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由加热装置2根据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对锅1进行加热,直至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这一点与上述的常规通常过程中是一样的。
在煮沸过程E结束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F。在沸腾维持过程F中,加热装置2在煮粥控制装置4的控制下对锅1进行加热,与前面一样将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b)所示的那样维持在第二规定温度T2上,并且使热水及米汤等不会从机体上部的煲盖上的蒸汽孔喷(溢)出,这与现有技术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使用的电功率比现有的电饭煲中低,维持沸腾状态的时间t3也较长(在本实施例中为从煮粥操作开始时起约1个小时)。
沸腾维持过程F结束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G。锅内的米在沸腾维持过程F中经过规定时间的持续沸腾后会发生膨胀、糊化,从米粒内产生的以淀粉为主体的溶出物会增多,水分的粘度也增加,成为米汤状。在沸腾维持过程G中,将加热装置2的电功率与沸腾维持过程F相比降低后,继续对锅1进行加热,以便使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维持在第二规定温度T2上,同时使热水及米汤等不会从机体上部的煲盖上的蒸汽孔喷溢出,并且使饭粒不会粘在锅底。此时的加热装置2的电功率设定比沸腾维持过程F中的电功率低,操作时间t4也根据煲煮时间设定装置6设定的时间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当达到设定的煲煮时间减去蒸焖操作(本实施例中为5分钟)的时间时,即自动移至蒸焖过程。
最后,进入蒸焖过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锅内的沸腾状态会平息下来,煮粥操作即告结束。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这样的煮粥操作时可以设定的煮粥时间为90分钟到180分钟。
图3(c)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另一种煮粥操作流程。这是加热时间较短、煮成较稀的粥时的操作模式,其煮粥操作过程主要包括:煮沸过程H、沸腾维持过程I、沸腾维持过程J、沸腾维持过程K和蒸焖过程。与现有的电饭煲中的煮粥过程相比,没有浸泡过程A。这是根据在中国被食用的米的种类以及性质、以及没有浸泡米的习惯决定的。
首先,在煮沸过程H中,由加热装置2对锅1进行加热,直至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c)中所示的那样达到第二规定温度T2,这与现有的电饭煲是相同的,但是加热装置2的电功率被控制成使升温速度比现有技术中稍快。另外,本操作过程中虽然是通过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来对加热装置2进行控制的,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设置上用于对覆盖住锅的开口部的煲盖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由加热装置2根据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对锅1进行加热,直至煲盖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这与常规的煮粥操作过程是相同的。
煮沸过程H结束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I。由于前一操作过程即煮沸过程H中的电功率设定得较高,发生溢出的可能性也会变高,所以设置了沸腾维持过程I让沸腾状态暂时平息。因此,这里的电功率设定得较低,时间也设定得较短(如5分钟以内)。
沸腾维持过程I之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J,由煮粥控制装置4对加热装置2控制,对锅1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中一样,将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如图3(c)中所示的那样维持在第二规定温度T2上,并且使热水及米汤等不致于从机体上部的煲盖上的蒸汽孔喷溢出。但是,维持沸腾状态时使用的电功率比现有的电饭煲中低,时间t5也较短(本实施例中约为10分钟)。
沸腾维持过程J结束后,进入沸腾维持过程K。锅内的米在沸腾维持过程J中经过规定时间的持续沸腾后会发生膨胀、糊化,从米粒内产生的以淀粉为主体的溶出物增多,水分的粘度也增加,成为米汤状。在沸腾维持过程K中,相对于沸腾维持过程J将加热装置2的电功率稍加降低后,继续对锅1进行加热,使温度检测装置3的检测温度Ta维持在第二规定温度T2上,并且使热水及米汤等不会从机体上部的煲盖上的蒸汽孔喷溢出,另外使饭粒不致于粘在锅底上。这里的操作时间t6也会根据煲煮时间设定装置6设定的时间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当达到从设定的煲煮时间减去蒸焖操作(本实施例中为5分钟)的时间时,即自动移至蒸焖过程。
最后,进入蒸焖过程。经过规定的时间后,锅内的沸腾状态会平息下来,煮粥操作也告结束。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上述的煮粥过程时可以设定的煲煮时间为40分钟到80分钟。
下面参照图4中的流程图对实施例1中的电饭煲的通常的煮粥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在步骤S401中操作粥种选择按键、在S402中选择“稠粥”后,可在S403中将煲煮时间任意地设定在90分钟至180分钟之间。接下来,在S404中按下“煮饭(粥)”按键,开始煮粥操作。在S405中,执行所选择的稠粥专用的操作顺序。当S406中判定各个煮粥操作过程已经完成、粥已经煮好时,则通过蜂鸣器发出粥已经煮好的提示,并进入保温阶段。
另一方面,在S408中选择煮“稀粥”时,则先在S409中将煲煮时间任意地设定设定为40分钟到80分钟之间。接下来,在S410中按下“煮饭(粥)”按键,开始煮粥操作。在S411中,执行所选择的稀粥专用的操作顺序。当各个煮粥操作过程完成后,在S412判定粥已经煮好时,则通过蜂鸣器发出粥已经煮好的提示,并进入保温阶段。
这样,用户就能够选择粥种,并且可以分别设定任意的煲煮时间,从而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煮出具有中国风味的各种粥。
(实施例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印刷在电饭煲的内锅侧壁上的部分水位线的示意图。
图5为用白米进行煮粥时放入米和水后的水位线基准。在准备煮粥时,用户可以根据这样的水位线进行加水,从而可以省去计测水量的麻烦,并且可以使每次煮出的粥的口感保持稳定,能够煮出口感稳定的粥。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的那样,在对加水比例和加热时间进行调节时,如果加水比例和加热时间失调的话,很可能会发生汤水溢出或者饭粒沾在锅底的现象,很难调节到所喜爱的粥的浓度。
在本实施例的场合下,由于是在选择好希望的粥种、再根据选定的模式设定所喜好的煲煮时间后,再根据与之相符的内锅水位线调节水量,因此,可以实现一种不但操作简单、不会发生溢出和粘锅现象且能够煮出口感稳定的粥的电饭煲。
另外,虽然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采用的是感应加热线圈,很显然,换成电热加热器也是可行的。
本发明的电饭煲可以用作家用电饭煲或者专业用电饭煲。

Claims (2)

1.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装入米和水的锅;
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
检测所述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入对所述加热装置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煮粥控制装置;
存贮着预先设定的多个煮粥操作顺序的煮粥操作顺序存贮装置;
至少选择稠粥和稀粥这两种粥种的粥种选择装置;和
对于所述稠粥能够在预先设定的比较长时间的煲煮时间设定范围内任意地设定粥的煲煮时间、而对于稀粥能够在比稠粥短时间的煲煮时间设定范围内任意地设定粥的煲煮时间的煲煮时间设定装置,
其中,所述煮粥控制装置根据由所述粥种选择装置选择的粥种以及由所述煲煮时间设定装置设定的煲煮时间,对于所述稠粥,减缓煲煮物达到沸腾的升温速度,且设定相对较低的沸腾维持火力,而对于所述稀粥,加快升温速度,且也设定较低的沸腾维持火力,同时该沸腾维持火力较煮稠粥时的高,由此对所述加热装置的操作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在锅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由粥种选择装置选择的粥种以及由煲煮时间设定装置设定的煲煮时间相对应的、分别与各个煮粥量相适合的水位线。
CN2006101493228A 2005-11-18 2006-11-20 电饭煲 Active CN1965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3903A JP2007135884A (ja) 2005-11-18 2005-11-18 炊飯器
JP2005-333903 2005-11-18
JP2005333903 2005-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5742A CN1965742A (zh) 2007-05-23
CN1965742B true CN1965742B (zh) 2010-08-11

Family

ID=38074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93228A Active CN1965742B (zh) 2005-11-18 2006-11-20 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35884A (zh)
CN (1) CN19657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0799B2 (ja) * 2012-12-10 2016-02-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4545406B (zh) * 2013-10-25 2016-10-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4146586B (zh) * 2014-08-06 2016-05-11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烹饪设备及智能烹饪设备的工作方法
JP2016202558A (ja) * 2015-04-22 2016-12-08 株式会社ハーマン 加熱調理器
JP6796009B2 (ja) * 2017-03-13 2020-12-02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炊飯器
CN107912962B (zh) * 2017-09-07 2020-12-01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7912963B (zh) * 2017-09-07 2020-09-08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8567312B (zh) * 2018-02-09 2024-04-05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粥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8652433B (zh) * 2018-03-13 2021-04-2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米饭的方法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109662556A (zh) * 2018-09-14 2019-04-23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9469925A (zh) * 2018-12-28 2019-03-15 合肥培恩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煲粥的集成燃气灶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029U (zh) * 1990-11-18 1991-10-02 马思雄 一种带有定时器的电炊具
CN1063211A (zh) * 1991-01-12 1992-08-05 陈玉山 电脑饭煲
CN1072585A (zh) * 1991-11-22 1993-06-02 黄东明 一种电子多用电锅
CN2310517Y (zh) * 1997-09-08 1999-03-17 龙海云 节能、定时保温式电子饭煲
CN2441410Y (zh) * 2000-10-16 2001-08-08 广东银港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遥控模糊逻辑电饭锅
CN1086906C (zh) * 1995-06-21 2002-06-26 周富安 多功能全自动制饭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467B2 (ja) * 1990-06-25 1995-03-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02010906A (ja) * 2000-06-29 2002-01-15 Hitachi Hometec Ltd 炊飯器の内釜
JP2003265314A (ja) * 2002-03-13 2003-09-24 Takekoshi Seisakusho:Kk 電気調理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029U (zh) * 1990-11-18 1991-10-02 马思雄 一种带有定时器的电炊具
CN1063211A (zh) * 1991-01-12 1992-08-05 陈玉山 电脑饭煲
CN1072585A (zh) * 1991-11-22 1993-06-02 黄东明 一种电子多用电锅
CN1086906C (zh) * 1995-06-21 2002-06-26 周富安 多功能全自动制饭机
CN2310517Y (zh) * 1997-09-08 1999-03-17 龙海云 节能、定时保温式电子饭煲
CN2441410Y (zh) * 2000-10-16 2001-08-08 广东银港科技有限公司 红外遥控模糊逻辑电饭锅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8-308720A 1996.11.26
JP特开平9-140567A 1997.06.0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5742A (zh) 2007-05-23
JP2007135884A (ja) 2007-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5742B (zh) 电饭煲
CN1943483B (zh) 电饭锅
CN101422319B (zh) 电饭煲
KR20020079429A (ko) 밥솥
CN107703802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067899A (ja) 炊飯器
CN112286256B (zh)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烹饪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33516B (zh) 烹饪学习方法
JP2007000327A (ja) 炊飯器
CN111685607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JP3538971B2 (ja) 電気炊飯器
JP2006314356A (ja) 蒸し調理機能付き炊飯器
JP2008000393A (ja) 炊飯器
JP2006346059A (ja) 炊飯器
KR100711285B1 (ko) 식혜 제조 기능을 갖는 다기능 조리기 및 이를 이용한식혜 제조 방법
JP4193747B2 (ja) 電気炊飯器
JP5298788B2 (ja) 炊飯器
JP4375211B2 (ja) 炊飯器
JP2008206541A (ja) 加熱調理器
JP3034165B2 (ja) 炊飯器における炊飯容量判別方法
JP7415987B2 (ja) 炊飯器
JP5939048B2 (ja) 炊飯器
JP5515348B2 (ja) 炊飯器
CN112107216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JP3956791B2 (ja) 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