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9608B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49608B CN1949608B CN2006101411232A CN200610141123A CN1949608B CN 1949608 B CN1949608 B CN 1949608B CN 2006101411232 A CN2006101411232 A CN 2006101411232A CN 200610141123 A CN200610141123 A CN 200610141123A CN 1949608 B CN1949608 B CN 19496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electrode
- ground electrode
- noble metal
- spark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29910000510 noble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10953 base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a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0 fire resista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70 precious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26 s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17083 Al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IGFYZPCRLYGLF-UHFFFAOYSA-N Aluminum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Al]#N PIGFYZPCRLYGL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52 Be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55 inconels 600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00029231 rs11551768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342298 rs777367316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23 tal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222 talc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54 tal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16 z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 H01T2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maintenance of spark gaps or sparking plugs of sparking plu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32—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arthed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一种火花塞,包括中心电极、筒状的绝缘电瓷、主体金属壳和接地电极,该中心电极沿火花塞轴线方向延伸;该筒状的绝缘电瓷具有轴孔,以使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从该绝缘电瓷的前端面突出的状态将上述中心电极保持在上述轴孔中;该主体金属壳保持上述绝缘电瓷;该接地电极的一端与上述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接合,从该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其中,上述接地电极具有面对上述中心电极的内侧面、和相对于该内侧面为背面的外侧面,从上述接地电极的延伸方向的上述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时,上述外侧面呈弧状曲面,且在上述内侧面上接合有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内燃机上使用的火花塞,特别涉及实现优良火焰成长性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将露出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的中心电极、接地电极这两电极之间作为火花放电间隙来进行火花放电,被用作内燃机燃烧的着火装置。以往,有这样的火花塞(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339880号公报),为实现火花塞的长寿命化,而在成为火花放电起点的任一个电极或两个电极的前端部接合有耐火花损耗性、耐高温氧化性(以下将耐火花损耗性、耐高温氧化性合并起来称为耐久性)优良的贵金属合金制的电极头(以下简称贵金属电极头)。这样通过使用耐久性优良的贵金属电极头,可以使成为火花放电起点的贵金属电极头为小直径,因此不仅可实现长寿命化,还可实现通过使该电极头为极细而不会妨碍作为点着火的混合气体的火焰的扩大(以下简称为火焰成长性)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313524号公报)。
然而,在使用极细的贵金属电极头作为这样的提高火焰成长性的方法之前,进行了各种研究。火花塞是将形成于主体金属壳上的外螺纹安装在形成于内燃机上的内螺纹来进行使用的,但在其安装时,要考虑接地电极的方向性来进行安装,因此该安装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混合气体从火花塞周围朝向火花放电的发生部位时、及混合气体被点着后火焰成长时,由于存在接地电极,阻碍了混合气体的运动及火焰的成长,降低了燃烧效率。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121142号公报中记载的使接地电极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结构(以下简称为圆接地电极)。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可以避免混合气体的流动被接地电极妨碍而使气流从接地电极脱离,还可避免成长过程的火焰接触到接地电极而被接地电极夺取热,降低了火焰的成长。
另外,在使用火花塞的汽车行业,正推进发动机的小型化、高效率化,由于随着吸气、排气口的大口径化、燃料的直喷化而要在燃烧室附近配置喷射器等,因此要求火花塞小直径。为响应该要求,将火花塞的螺纹直径做成例如M12以下的小直径。但是,若考虑使保持中心电极的绝缘电瓷具有在施加产生火花放电的高电压时不会产生贯穿破坏的程度的壁厚,或为了不产生绝缘电瓷与主体金属壳之间的火花放电、即不产生所谓的横向跳火,而使绝缘电瓷与主体金属壳之间形成规定间隙,则仅容许接合有接地电极的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上具有极其有限的厚度。
对使用这样小直径的主体金属壳使火花塞为小直径,并且为了具有长寿命及优良的火焰成长性而在圆接地电极上接合极细的贵金属电极头的结构进行研究。然而,不容易充分确保上述那样接合有接地电极的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厚度。若是以往使用的大致矩形的棱柱形接地电极,可以使其宽度大于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厚度,将其接合在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上,从而可以避免接地电极的导热性不充分的问题。但是,由于圆接地电极的自身截面形状是圆形的,仅容许具有相当于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厚度的直径,难以确保充分的导热性。也考虑使用导热性优良的Cu等金属作为芯材构成圆接地电极,但这样的结构不免要增大制造工时。在解决了以上诸问题的基础上,则接合极细的贵金属电极头就能实现长寿命化及火焰成长性优良的火花塞。
另外,对为了提高长寿命及着火性能而具有极细的贵金属电极头,并为了实现更优良的火焰成长性而在圆接地电极上接合该贵金属电极头的结构进行研究。然而,由于圆接地电极的外轮廓线是弯折成圆弧形,因此不容易牢固地接合形成为上下端具有平坦面的大致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为了提高贵金属电极头与圆接地电极的接合性,考虑将贵金属电极头的接合面预先加工成凹部或弧状部以使得其与圆接地电极结合,但这样存在制造成本增大、工时增大、贵金属电极头的朝向对准等问题,因此不现实。
由于贵金属电极头是上下端具有平坦面的柱状形状,所以不容易与具有弧状面的圆接地电极牢固地接合。例如对通过电阻焊接进行接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在柱状的电极头的底面(与接地电极接合一侧的端面)中,仅靠近中心部位与接地电极接触,所以被焊接成在远离中心的部位不流过电流、仅贵金属电极头的靠近中心部位被接合的所谓“浮起状态”。另外,对进行激光焊接的方式进行研究,相对于平坦面的贵金属电极头的底面而具有规定曲率半径的圆接地电极的侧面,仅接触贵金属电极头的靠近中心的部位,其远离中心的部位也远离圆接地电极的侧面,所以即使照射激光,圆接地电极与贵金属电极头的焊接熔深也小,仍难以形成牢固的接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种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直径的火花塞及提供在实现这些火花塞时,不会徒劳地增加制造成本、工时就能制造的方法。该火花塞是通过将贵金属电极头牢固地接合到圆接地电极上而制成可靠性高的火花塞,并具有与圆接地电极同等的火焰成长性,并可实现长寿命化,具有导热性优良的接地电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构成的火花塞,包括杆状的中心电极、筒状的绝缘电瓷、主体金属壳和接地电极,该杆状的中心电极沿火花塞轴线方向延伸;该筒状的绝缘电瓷具有轴孔,以使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从自身的前端面突出的状态将上述中心电极保持在上述轴孔中;该主体金属壳保持上述绝缘电瓷;该接地电极的一端与上述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接合,从该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电极具有面向上述中心电极的内侧面、和相对于该内侧面为背面的外侧面,从自身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时,上述外侧面呈弧状曲面,且在上述内侧面上接合有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
通过这样构成,将火花塞安装到内燃机上时,即使接地电极的方向性不是理想的方向,也可以使燃烧效率发挥到最大限度。与使用棱柱状的接地电极来构成火花塞的情况相比,可以说在使用以往的圆接地电极来构成火花塞的情况下混合气体容易进入火花放电间隙,燃烧效率提高。若采用本发明的构成,确认到燃烧效率进一步提高。根据虽未明确,但认为:由于存在从接地电极向中心电极突出的贵金属电极头,所以从接地电极到火花放电间隙的中心部的到达距离变长,在混合气体到达火花放电间隙中心部之前的期间,通过燃烧室内的空气阻力(也包括由混合气体、燃烧气体引起的阻力)、他们的流动(旋涡、滚转等)发挥作用,消除由接地电极产生的卡门涡旋阻碍混合气体的流动的现象。此外,点着的混合气体、即燃烧气体,在其火焰核还小时,在体积小的贵金属电极头的周围燃烧扩展,充分成长后,在比贵金属电极头体积大的接地电极周围燃烧扩展,所以,难以阻碍点着后火焰核的成长也产生着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上述贵金属电极头,在以从与上述接地电极接合的部位突出的方向为电极头轴线时,最好是向该电极头轴线方向的突出长度h大于与该电极头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d。是所谓纵长形状(h>d)的贵金属电极头,h的大小的大致标准最好是圆接地电极外形的16%以上。
另外,如上所述,对圆接地电极接合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不容易得到足够的接合强度,因此,本发明的第3构成优选为,从自身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看上述接地电极时,上述接地电极具有在上述内侧面上述接地电极的外轮廓线成为直线部的平面、和以上述直线部的端部为起点的、位于该直线部两端侧的两个第1弧状部,
上述贵金属电极头自身(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顶端面比两个假想延长圆弧在上述内侧面侧的交点突出,该假想延长圆弧具有与上述两个第1弧状部相同的曲率半径R,是从该第1弧状部延长而形成的。
贵金属电极头通常是通过将贵金属的坯料进行拔丝加工成极细状,经过切断工序而形成上下具有平坦面的圆柱形状。为了与圆接地电极接合得到牢固的接合强度,可以相对于该贵金属电极头平坦面,在圆接地电极的接合贵金属电极头的面向中心电极一侧设平面。
但是,并不是简单地设平面即可,当平面做得过大时,则有可能不能得到作为圆接地电极的效果、即优良的火焰成长性。为了有效地得到作为圆接地电极的效果,只要这样构成即可:绘出使连接作为上述平面的直线部的两端而形成的两个第1弧状部向中心电极侧假想延长而成的假想延长圆弧,使贵金属电极头的作为靠近中心电极的端面的顶端面比该假想延长圆弧的交点突出。若采用这样的构成,则在贵金属电极头的顶端面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之间点着的火焰成长到一定程度之前,不会接触到接地电极的平面,因此可实现高着火性,其后由于沿形成为弧状的接地电极侧面燃烧扩展,因此也可得到优良的火焰成长性。另外,为了得到更牢固的接合强度,最好使接合贵金属电极头的平面的面积大于等于贵金属电极头的抵接面的面积。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4构成,优选是,使上述接地电极以直线状延伸,从自身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看该接地电极时,对于上述两个第1弧状部中的一方,形成该一方第1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位于分割上述直线部的中心线上,或位于比上述中心线更靠上述两个第1弧状部中的另一方弧状部侧。通过具有上述第1至第3构成,可分别提高着火性、火焰成长性和寿命,但从特别提高火焰成长性的方面考虑,最好具有该第4构成。
此外,特别是第1弧状部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径时,作为本发明的第5构成,优选是,从其自身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看上述接地电极时,上述接地电极具有在上述内侧面上述接地电极的外轮廓线成为直线部的平面、和以上述直线部的端部为起点的、位于该直线部两端侧的两个第1弧状部,(作为上述接地电极的内侧面)上述平面位于h+l的中点与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顶端面之间,其中,h是在以从与上述接地电极接合的部位突出的方向为电极头轴线时的上述贵金属电极头向该电极头轴线方向的突出长度,1是上述接地电极向上述火花塞轴线的径向的厚度。
此外,特别着眼于贵金属电极头时,作为本发明的第6构成优选是,由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与接合于上述接地电极的贵金属电极头形成的火花放电间隙G、和上述中心电极前端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间隙中的最小的间隙H,满足关系0.5mm≤H-G≤1.0mm。
通常的火花塞所采用的接地电极的形状是大致矩形的棱柱状,所以多是在火花放电间隙最小的部位进行火花放电,或在电场陡峭的角部进行火花放电。然而,与大致矩形的接地电极相比,本发明那样的具有弧状部的接地电极,其电场陡峭的部位少,所以有时绕过圆接地电极地在中心电极的大致相反一侧进行火花放电。另外,由于贵金属电极头和圆接地电极的母材的熔融部的功函数低,所以容易放电,或有时对该部分进行放电。特别是反复进行后者的火花放电时,有可能固定接合贵金属电极头的部分被消耗而减少,从而使接合强度降低。
针对这样的问题而采用上述第6构成,减少火花放电的绕过、向熔融部的放电频率,可使火花塞维持更加长期优良的着火性、火焰成长性。
另外,特别着眼于提高接地电极的导热性时,可形成这样的第7构成:从自身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看上述接地电极时,上述接地电极包括:在上述内侧面上述接地电极的外轮廓线成为直线部的平面;
具有曲率半径r、以上述直线部的端部为起点并朝自身(第1弧状部)的另一端延伸的位于上述直线部两端侧的两个第1弧状部;
相互连接该第1弧状部的上述另一端的具有曲率半径R的第2弧状部。
如上述第7构成,通过使从接地电极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到的形状、即接地电极的截面的外轮廓线形成为大致半圆形状,用较小曲率半径的弧状部(第1弧状部)连接直线部的两端,用较大曲率半径的弧状部(第2弧状部)相互连接第1弧状部的端点,从而可使圆接地电极具有较大的接合面积来与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接合(其中,该大致半圆形状的直线部的两端是第1弧状部,即为被倒角成R状的形态)。由此,可以避免接地电极的导热性不充分,并可具有作为圆接地电极的特性的优良的火焰成长性。具有该构成,且形成曲率半径不同的第1及第2弧状部,从而可以避免混合气体等气流从接地电极脱离而使燃烧效率恶化。作为更优选的形态,使上述直线部的长度大于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的厚度,可以使其直线部不从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超出地接合。将该优选形态更具体化的构成即为本发明的第8构成。
本发明的第8构成是,上述第1弧状部的曲率半径r、上述第2弧状部的曲率半径R满足关系:r<R。这样通过使平面(从延伸方向看为直线状)面向中心电极地将接地电极接合到主体金属壳上,并使曲率半径r、R的关系为r<R,从而可更高效率地得到接地电极与主体金属壳的接合面积。此外,贵金属电极头形成为被接合到接地电极的侧面中的呈平面的部分上的形态。由此,可使贵金属电极头与接地电极的接合更稳定。
在上述第8构成中的第1弧状部的曲率半径r最好如下确定。其即为第9构成,即在设延长上述第2弧状部的外周缘而形成的假想圆弧与上述直线部的假想延长线相交的两交点之间的交点间距离为D1时,使上述第1弧状部的曲率半径r为D1/9≤r≤D1/5。
通过设第1弧状部的曲率半径r为D1/9以上,从而可抑制使从火花塞外侧向中心流动的气流在从第2弧状部改变到第1弧状部的拐点处从接地电极脱离而使燃烧效率恶化。此外,通过将该曲率半径r控制到D1/5以下,可以为容易接合贵金属电极头而确保足够的平面。
若着眼于该贵金属电极头,则优选为(第10构成),即,使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外径d为0.4mm≤d≤0.8mm,且使上述接地电极为D1-2r≥1.5d。贵金属电极头的外径d不到0.4mm时,即使是耐火花损耗性、耐高温氧化性优良的贵金属,也难以实现长寿命化。另一方面,使d超过0.8mm时,会阻碍火焰成长性,有悖于本发明的主旨。具有这样的贵金属电极头时,D1-2r、即接地电极的平面部的长度只要为1.5d以上,即可具有足够强度地将贵金属电极头接合到接地电极上。
另一方面,从接地电极与贵金属电极头的接合性方面考虑,优选为以下的第11构成。即,从自身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看上述接地电极时,上述接地电极的上述内侧面被通过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外周面中最靠近上述接地电极的部位的、与上述电极头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划分,
将该被划分出的内侧面中的上述两条直线之间设为区域A,将除该区域A之外的区域设为区域B,
上述区域A的内侧面的曲率半径RA和上述区域B的内侧面的曲率半径RB满足关系:RA≥RB。
如上第11构成所述,通过使圆接地电极的侧面中的、接合贵金属电极头的部位(相当于上述区域A)的内侧面的曲率半径RA为未接合贵金属电极头的部位(相当于上述区域B)的内侧面的曲率半径RB以上,可期待得到以下效果。按压贵金属电极头时,贵金属电极头的底面与圆接地电极的侧面相接触的靠近中心的部位的抵接面积变大。由此,例如进行电阻焊接时,在电阻焊接初期熔融的部位比以往大,因此改善了焊接性,可减少以“浮起状态”下被接合的问题。此外,在进行激光焊接时,也可减少圆接地电极的侧面与贵金属电极头的底面相离开的距离,所以可实现更稳定的接合。当然,更优选是除了RA=RB以外,为RA>RB。
然而,关于贵金属电极头脱落的危险性,可如下考虑。
与以往使用的截面为大致矩形的接地电极不同,圆接地电极不存在容易电场集中的边缘部分。因此,在圆接地电极的周围电场斜度陡峭的部分较少。本来在中心电极的前端和接合于圆接地电极的贵金属之间进行火花放电,但由于不存在象大致矩形的接地电极那样的边缘,所以有时绕过圆接地电极而在中心电极的大致相反侧进行火花放电。此外,贵金属电极头和圆接地电极的母材的熔融部的功函数低,所以容易放电,或有时对该部分进行放电。特别是反复进行后者的火花放电时,有可能固定接合贵金属电极头的部分消耗而减少,从而使接合强度降低。于是,很有可能产生随着发动机的燃烧而产生的热不能从贵金属电极头被充分地引开、进而由发动机的振动导致贵金属电极头从接地电极脱离、脱落到燃烧室内的危险。
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性,最好采用作为本发明第13构成的以下构成。即,由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与接合于上述接地电极的贵金属电极头形成的火花放电间隙G、和上述中心电极前端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间隙中的最小的间隙H,满足关系0.5mm≤H-G≤1.0mm。
通过具有上述第13构成,可降低在中心电极的相反侧的部分进行火花放电或对圆接地电极和贵金属电极头的熔融部进行火花放电的概率。此外,为了得到更显著的效果,最好使贵金属电极头的从其与圆接地电极的接合面朝中心电极的突出量为0.5mm以上、1.0mm以下。
此外,作为制造具有在圆接地电极上接合有贵金属电极头的构成的火花塞的方法,可以包括:
通过电阻焊接将上述贵金属电极头暂时固定到上述接地电极的一侧面上的电阻焊接工序;
在上述暂时固定后,从全周对上述贵金属电极头与上述接地电极的接合面进行激光焊接而将其固定接合的工序。通过这样制造火花塞,可以稳定地将具有平面状底面的贵金属电极头固定接合到圆接地电极的侧面这样极不稳定的部位。
此外,作为另一制造方法,是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激光焊接到圆柱状的接地电极的一侧面而成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使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相对于上述接地电极的一侧面定位的手段;
根据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定位状态,改变激光的照射角度或照射位置来进行焊接的手段。此外,即使使激光的照射角度、照射位置固定,也可以根据定位状态改变其输出功率来进行焊接。
通过用上述制造方法进行制造,可以将贵金属电极头良好地接合在圆柱状的接地电极上。使该贵金属电极头相对于圆接地电极定位的手段可以是由上述电阻焊接的暂时固定,也可以使用定位夹具。即,在对圆接地电极进行焊接结束之前的期间,只要不产生位置偏移,可以使用任何手段。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火花塞100的整体图,是其局部剖视图。
图2是从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40的图,表示第1实施例。
图3是从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40的图,表示第2实施例。
图4是表示用于与本发明比较的第1比较例的图。
图5(a)、(b)是表示用于与本发明比较的第2比较例的图。
图6是从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40的图,表示第3实施例。
图7是从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40的图,表示第4实施例。
图8是从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40的图,表示第5实施例。
图9(a)、(b)表示第6实施例,是特别说明接地电极40与贵金属电极头43的接合状态的图。
图10(a)~(e)是说明将贵金属电极头43接合到接地电极40的工序中、特别是暂时固定状态的图。
图11(a)~(d)是说明将贵金属电极头43接合到接地电极40的工序中、特别是焊接工序的图。
图12是关于为确定曲率半径r而进行的试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火花塞100的整体图。火花塞100主要是将中心电极10、端子电极20、绝缘电瓷30、接地电极40及主体金属壳50组合而成的。以下,对各部件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以图下侧为前端侧,上侧为后端侧来进行说明。
中心电极10是将以INCONEL600(注册商标)为首的Ni系合金作为母材,形成为在后端部具有凸缘部11的大致杆状。为提高导热性,在由Ni系合金构成的母材的中心部,Cu合金构成芯12。并且在中心电极10的前端接合有由含有Pt、Ir等的贵金属合金构成的耐久性优良的内侧电极头13。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合是通过照射激光光束并进行按压的所谓激光焊接来进行的。
另一方面,主体金属壳50所具有的接地电极40是以Ni系合金为母材构成的,形成为杆状,与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接合。接地电极40的前端部的一侧面弯折成大致直角,以使得与接合于中心电极10的内侧电极头13形成火花放电间隙G。为了提高着火性、火焰成长性、耐久性,该接地电极40的前端部的一侧面上也与中心电极10同样地接合有由贵金属合金构成的外侧电极头43。另外,该外侧电极头43相当于本发明的“贵金属电极头”。作为本发明要点的接地电极4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主体金属壳50是对S15C、S25C等铁类金属构件、不锈钢等金属构件进行塑性加工而形成为大致圆筒形,在经过切削等精加工而形成该大概形状。主体金属壳50的外周面中,在前端侧形成有用于将火花塞100安装到未图示的内燃机上的螺纹部51。在该螺纹部51的后端侧形成有凸缘部52,并在凸缘部52的后端侧形成有截面例如为六边形的工具卡合部53,该凸缘部52在外表面上具有用于在安装到内燃机上时通过垫圈4将燃烧室气密封闭的座面,该工具卡合部53在向内燃机安装火花塞时供火花塞专用扳手等工具卡合。主体金属壳的工具卡合部53和凸缘部52之间形成为薄壁,以使得在组装绝缘电瓷30时可压弯(另外,图1中表示压弯后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将工具卡合部53的对边尺寸构成为HEX14。
工具卡合部53的后端侧形成为薄壁的筒状,以使得在火花塞100完成时形成成为主体金属壳50的最后端部的弯边固定盖60。主体金属壳50的内孔57在形成有螺纹部51的轴线位置形成有小直径孔54,在该小直径孔54中的前端侧形成有沿径向朝内突出的隔架部55。与该小直径孔54相连的后端侧以形成有凸缘部52的轴线位置为界,直到后端形成有大直径孔56。在如此形成的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接合接地电极40。通过电阻焊接进行主体金属壳50与接地电极40的接合,除去焊接毛刺后,对接地电极40和主体金属壳50一同进行镀锌等的电镀处理。
绝缘电瓷30是在氧化铝、氮化铝等绝缘陶瓷粉末中混合粘合剂等,通过加压而形成其大概形状,在用磨石进行磨削整形后,进行烧结而制作出的。该绝缘电瓷30为大致圆筒形,在内部形成有轴孔31,在外表面的轴线O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沿径向朝外鼓出的凸缘状的中筒部32。在该中筒部32的前端侧形成有具有朝向前端的台阶部33的前端侧筒部34。另一方面,在中筒部32的后端侧形成有具有大致相同外径的后端侧筒部35。另外,绝缘电瓷30的比形成于前端侧筒部34的台阶部33更靠近前端侧的部分构成在完成火花塞100时暴露于燃烧气体中的腿长部36。在轴孔31中的、该腿长部36的后端侧形成有支承中心电极10的凸缘部11的支承台阶部37,轴孔31的内径形成为支承台阶部37的前端侧的部分比其后端侧的部分细。另外,轴线O相当于本发明的“火花塞轴线”。
对绝缘电瓷30和中心电极10、端子电极20的组装进行说明。将中心电极10使其前端朝下地插入绝缘电瓷30的轴孔31,使中心电极10的凸缘部11卡定于绝缘电瓷30的支承台阶部37,如公知那样,填充混合调制玻璃粉末和金属粉末而成的玻璃密封材料、改变这些原料粉末的混合比而调制出的电阻材料。从绝缘电瓷30的后端插入端子电极20,使得形成为轴状的端子电极20的腿部21埋设在填充的玻璃密封材料中。在插入了端子电极20的状态下将绝缘电瓷30投入加热炉中,加热到规定温度,并按压端子电极20将其定位于规定位置。之后,从加热炉中取出绝缘电瓷30,从而玻璃密封材料、电阻材料固化,分别成为玻璃密封部5、5、电阻体6,通过这些玻璃密封部5、5和电阻体6使中心电极10和端子电极20以电导通的状态固定接合。该工序通常称为玻璃密封工序。另外,在进行玻璃密封工序时,可以同时进行在后端侧筒部35的外表面形成釉层的烧釉。
如上所述,各构件被构成,为提高具有中心电极10和端子电极20的绝缘电瓷30与具有接地电极40的主体金属外壳50之间的气密性,使用板密封件7、线密封件8、8、滑石9等并通过公知的卷边固定工序形成弯边固定盖60,从而完成火花塞100。
另外,在此使用作为第1实施例的图2对本发明要点的接地电极40进行详细说明。图2表示在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面58上接合有接地电极40的状态。以下表示使用图2~图8说明的第1~第5实施例及第1、第2比较例的图,都是对在接地电极40上焊接有外侧电极头43却弯曲之前的状态进行说明的。
如图2所示,沿自身的延伸方向(对应于与纸面垂直方向)看接地电极40时,其外轮廓线中,中心电极10侧(图的上侧)的部分是成为直线部401’的平面401,在其直线部401’的两端形成与各自的端部相连地绘出具有曲率半径R的圆弧的弧状部402。在该第1实施例中,弧状部402成为与直线部401’的两端相连的、具有一定曲率半径的圆弧,换言之,成为从圆柱状的接地电极中切除中心电极10侧的侧面的形状。另外,该直线部401’及平面401相当于本发明的“内侧面”。
从该直线部401’到位于其背面(相当于火花塞的径向外侧,在图中为下侧,示为附图标记B)的弧状部402的长度(图2中示为1)相当于接地电极40的厚度,相对于该厚度方向(在纸面上)垂直,连接接地电极40的外轮廓线的线段中的、最长的部分相当于接地电极40的宽度DA。另外,接地电极40的厚度是这样确定的:由于接地电极40接合于主体金属外壳50的前端面58,所以其厚度1设定成不超过主体金属外壳50的前端面58的厚度L。例如为M12时,主体金属外壳50的前端部的外径C1为10.1mm,内径C2为7.3mm左右。如上所述,这些数值是考虑绝缘电瓷30的腿长部36的壁厚、主体金属壳50前端的小直径孔54的内径C2与腿长部36的间隙而确定的。因此,其直径差的一半(C1-C2)/2是作为接地电极40的厚度1的最大值。
接地电极40接合于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面58上。接地电极40受到的热经该接合部而传递到主体金属壳50。若接地电极40的形状为大致正圆的圆柱形状,则宽度DA与上述厚度1相等,为φ1.4mm左右(图2中用虚线表示,附图标记V40)。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平面401而使厚度1为1.3mm,使宽度DA为1.7mm。通过这样形成各尺寸,可增大接地电极40相对于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面58的接合面积,可以使接地电极40的导热性良好。
另外,通过激光焊接将外侧电极头43接合到具有这样形状的接地电极40上。焊接外侧电极头43时,通过与形成在接地电极40的中心电极10侧的平面401接合,可具有良好接合强度地进行接合。该外侧电极头43的长度h为0.8mm,形成为φ0.7mm的圆柱形状。另外,外侧电极头43的长度h在完成火花塞100时用作贵金属电极头的突出长度h,在由示意图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是相同意义的,但严格说来,由于焊接时产生了熔融部分,所以有时贵金属电极头的突出长度h比贵金属电极头的长度h短。
将具有与以直线部401’的两端为基点的弧状部402相同的曲率半径R地向中心电极10侧假想延长而绘出的圆弧示为假想延长圆弧VX。在作为第1实施例的图2中,弧状部402的曲率半径R是同样的,所以弧状部402和假想延长圆弧VX所形成的形状为大致正圆。由于外侧电极头43被接合成突出到比该假想延长圆弧VX更靠近中心电极10侧,所以通过火花放电,由外侧电极头43和内侧电极头13的大致中央点着的火焰可不受接地电极40的平面401阻碍地成长。如此,本发明的第1构成是包括贵金属电极头的长度的概念的构成,只要是满足该关系的结构即可,但作为一例子,也可以做成使外侧电极头43突出成从上述假想延长圆弧的交点的突出量h’为0.1~0.6mm左右的结构。另外,该第1实施例是弧状部402的圆弧的中心包含在接地电极40的中心线O’上的例子,将其圆弧中心示为点C。该中心线O’相当于本发明的“沿火花塞轴线的径向所绘出的中心线”。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第1实施例,也可以做成图3所示的第2实施例。另外,对具有相同作用效果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该第2实施例与第1实施例不同,是相当于第1实施例的弧状部402的部位以P为拐点被分成第1弧状部4021R、4021L和第2弧状部4022而构成的形态。通过做成该结构,即使接地电极40的宽度DB与第1实施例的宽度DA相同,也可以增大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面58与接地电极40的接合面积,还可以提高接地电极40的导热性。为了更有效地得到该效果,最好使第2弧状部4022的曲率半径R’比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曲率半径R大,但该差过大时,则可能在拐点P处气流从接地电极40脱离(所谓气流是指点着的火焰、未燃烧混合气体等)。为了抑制该气流脱离,将曲率半径之差控制在一定程度,或也可以使第1弧状部4021R、4021L从中途开始逐渐使其曲率半径变化。另外,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曲率半径是直线部401与成为接地电极40宽度DB的基点的部位之间的圆弧的曲率半径,若该区间的圆弧的曲率半径不恒定,则也可将与宽度DB相邻的部位中的平面401侧部位视作曲率半径的基准。
在该图3的第2实施例中,也是外侧电极头43的顶端面突出到比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假想延长圆弧VX的交点更靠近中心电极10侧,所以可以得到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该第2实施例示出的是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圆弧的中心分别比接地电极40的中心线O’更靠该圆弧相反侧的例子,图示第1弧状部4021R的中心点为CR、第1弧状部4021L的中心点为CL。
下面,图4表示比较例,作为第1比较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第2实施例同样起相同作用效果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第1比较例虽然与第1实施例相同,弧状部402的曲率半径R的中心C位于接地电极40的中心线O’上,但外部电极头43的顶端面未从假想延长圆弧VX的交点突出。若是这样的结构,则由内侧电极头13和外侧电极头43的大致中央点着的火焰在充分成长之前就到达接地电极40的平面401,火焰的扩展恶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第1、第2实施例所示,最好构成使外侧电极头43的顶端面突出到比假想延长圆弧VX的交点更靠近中心电极10侧。
为了进一步比较而在图5图示第2比较例进行说明。另外,与第1比较例同样地对起相同作用效果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另外,图5(a)表示使平面401(直线部401’)形成为与第1实施例相同大小的形态,图5(b)表示使接地电极40的宽度DC形成为与第1实施例的宽度DA相同的形态。
该第2比较例与第2实施例相同,相当于弧状部402的部位以点P为拐点被分成第1弧状部4021R、4021L和第2弧状部4022(但图5(a)中该拐点P位于直线部401’的两端,因此,假想延长弧线VX相当于第1弧状部4021R、4021L。)。其曲率半径与第2实施例相同,第2弧状部4022的曲率半径大于比拐点P更靠近直线部401’的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曲率半径。另外,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曲率半径在图5(a)、(b)中相同,比接地电极40的宽度DC的二分之一小。
在图5(a)、(b)中,都是通过使接地电极40的外轮廓线为圆弧来取得改善气流的改善效果,鉴于此,接地电极40的外轮廓线不形成向接地电极40内部凹的部位。
在图5(a)的例子中,由于外侧电极头43的顶端位于比假想延长圆弧VX的交点更靠近中心电极10一侧,所以在火焰成长性方面不存在问题,但在拐点P、直线部401’的两端,来自火花塞100外部的混合气体脱离,有可能难以绕过火花放电间隙。此外,接地电极40与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面58的接合面积较小,所以与第1、第2实施例相比,其导热性变差。
在图5(b)的例子中,与图5(a)的例子相比,接地电极40与主体金属壳50的接合面积较大,所以在导热性方面不存在问题,但即使使外侧电极头43突出到比假想延长圆弧VX的交点更靠近中心电极10一侧,其绝对长度也变短,所以可能火焰成长性恶化。
作为在该第2比较例的图5(a)、(b)中共同的结构,有第1弧状部4021R、4021L的圆弧的中心点位于比接地电极40的中心线O’更靠近各自的弧状部一侧。认为是因此才产生各种问题。因此,可以说最好是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位于该接地电极的中心线O’上或位于比该中心线O’更靠与该圆弧相反的一侧。
此外,在第1、第2实施例中都是平面401位于h+1的中点与贵金属电极头43的前端面之间,与此相对,第2比较例的图5(a)中,平面401并不位于h+1的中点M与贵金属电极头的前端面之间。由于具有这样的结构,所以在第1、第2实施例中,可以充分确保接地电极与主体金属壳50的前端面58的接合面积。另外,在第1比较例及第2比较例的图5(b)中,虽然具有这样的第5构成,但不具有作为其前提构成的第3构成,所以其作为火花塞100的性能不能达到第1、第2实施例那样。
然后,说明图6所示的第3实施例。
如该图6所示,从接地电极40自身的延伸方向(对应于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看时,接地电极40的外轮廓线,中心电极10一侧(图中上侧)是作为直线部3401’而成的平面3401,在其直线部3401’的两端形成曲率半径为r的大致1/4圆弧的内侧弧状部3402。进一步连结该两侧的内侧弧状部3402的圆弧端点,形成曲率半径为R(>r)的圆弧的外侧弧状部3403。该内侧弧状部3402、外侧弧状部3403分别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弧状部”、“第2弧状部”。
该第3实施例的接地电极40的厚度1的可取的值也是与第1实施例同样确定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然后,说明接地电极40的宽度DD。使从外侧弧状部3403的端点P1、P2分别延长到与直线部3401’的延长线VE交叉,绘出假想圆弧VA1、VA2。将此时的交点分别设为J1、J2,设J1、J2之间距离为D1(以下称为交点间距离D1)。另外,该交点间距离D1在本实施例中相当于外侧弧状部3403的曲率半径的2倍,但若将制造公差考虑进去,可取比2R稍大的值。当然,也可以设定余量,比2R小。此外,该端点P1、P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弧状部的另一端”。
说明内侧弧状部3402的曲率半径r。
该曲率半径r能以交点间距离D1为基准来设定。对为了确定该曲率半径r而进行的试验进行说明。设交点间距离D1为2.7mm,使内侧弧状部3402的曲率半径r从0.1mm到0.6mm每次改变0.1mm,制作改变了曲率半径r的各火花塞100,对各火花塞100求出其着火界限空燃比。另外,关于着火界限的判定,空气燃料比逐渐上升,不点火达到1%(试行100次中不点火次数为10次)时判定为界限。将该结果表示于表1及图12。
【表1】
r(mm) | 0.1[D1×1/27] | 0.2[D1×2/27] | 0.3[D1×1/9] | 0.4[D1×4/27] | 0.5[D1×5/27] | 0.6[D1×2/9] |
A/F | 21.4 | 21.4 | 21.9 | 22 | 22 | 22.1 |
由这些结果可知,曲率半径r为0.3mm以上、即交点间距离D1的1/9以上时,着火界限空燃比显著上升。曲率半径r不到D1/9(例如r=0.2mm)时,由于过小,所以成为在作为外侧弧状部3403与内侧弧状部3402的界限的拐点(相当于图6中的端点P1、P2)处燃烧室内的气流紊乱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特别是来自接地电极40外侧的混合气体气流在该拐点从接地电极40脱离,不会高效率地走向中心电极10一侧。为此,燃烧效率可能恶化。另一方面,若曲率半径r超过D1/5(例如r=0.6mm),不能使接合外侧电极头43用的平面3401的宽度(即直线部3401’的长度)取为足够大,则有可能导致接合强度的降低、导热性的恶化。此外,由于外侧弧状部3403的曲率半径R变小,所以很有可能不能取得与圆接地电极同等的火焰成长性的效果。为此,使曲率半径r为D1/9以上、D1/5以下。如上,兼顾内侧弧状部3402的曲率半径r与外侧弧状部3403的曲率半径R来确定接地电极40的宽度DD。
从耐久性及火焰成长性的关系考虑,设定外侧电极头43的外径d为0.4mm以上0.8mm以下。若将该外径d考虑进来,则上述交点间距离D1、内侧弧状部3402的曲率半径r及外侧电极头43的外径d满足D1-2r≥1.5d的关系。D1-2r是指中心电极10一侧的平面3401可取的宽度,该值不到1.5d时,有可能与外侧电极头43的接合强度降低,可能出现电极头脱落等问题。另外,该d是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的外径,所以在火花塞完成后,相当于外侧电极头43的顶端(中心电极10一侧)外径。
在本实施例1~3中,如上那样确定的交点间距离D1、接地电极40的厚度1、宽度DD、曲率半径r、R分别取下面的值。
D1=2.7mm
1=1.3mm
DD=2.5mm
r=0.4mm
R=1.3mm
如以上所说明,本发明中,即使在主体金属壳的螺纹直径为M12以下,或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的壁厚例如为1.0~1.5mm那样不能充分确保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具有与圆接地电极同等的火焰成长性,并能实现长寿命化。
另外,可以考虑上述第3实施例的各种变型。例如,在上述第3实施例中,外侧弧状部3403的曲率半径R设定成在绘出假想圆弧VA1、VA2时,与内侧的平面3401的直线部3401’的延长线VE交叉具有半径R的半圆,但即使这样设定来制作接地电极40也会产生制造误差,所以在外侧弧状部3403的中点M(第4实施例,参照图7)会产生微小的平面。然而,若是微小的平面,可以说几乎不对燃烧效率产生影响。此外,通过改变外侧弧状部3403的曲率半径R使其朝向中点M变大,则可不降低燃烧效率地使接地电极的宽度DD变大(第5实施例,参照图8)。此外,做成该结构时,可容许1.81≤D1≤2.51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电极40不使用芯材,但在为提高性能而特别制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公知的Cu芯等。
下面,在此验证第3~第5实施例。
设上述的交点间距离D1为2.7mm,接地电极40的厚度1为1.3mm,接地电极40的宽度DD为2.5mm,曲率半径r为0.4mm,曲率半径R为1.3mm,电极头直径d为0.7mm,间隙G为1.1mm,对接合于中心电极10的内侧电极头13的前端与接地电极40中的最靠近中心电极10的部位之间的间隙H进行各种改变,使得H-G满足下表2所示的关系,如此来分别制作火花塞100。
对做成的火花塞100,在0.4MPa的大气压条件下使其发生火花放电100次,进行模拟火花放电试验,此时,不对在接合于接地电极40的外侧电极头43的放电次数进行计数,而是对在接地电极40母材、用于接合外侧电极头43的熔融部放电的次数进行计数,将其发生比率示为跳火率。
【表2】
H-G(mm)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跳火率(%) | 34 | 25 | 12 | 7 | 0 | 0 |
另一方面,对与上述同样使H-G满足下表3所示的关系而做成的火花塞100,由实际车辆实施相当于行驶10万km后的模拟试验,调查其间隙增加量。另外,使用的发动机是2000cc、四缸发动机。
【表3】
H-G(mm)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8 | 1.0 | 1.2 |
间隙增加量(mm) | 0.11 | 0.12 | 0.14 | 0.13 | 0.16 | 0.16 | 0.17 | 0.18 | 0.21 |
由上表2可知,H-G若为0.5mm以上,则跳火率为0%,由此,设定H-G的下限值为0.5mm。另一方面,若着眼于贵金属电极头43的消耗量,则H-G超过1mm时,具体而言,为1.2mm时,间隙增加量超过0.2mm。通常,作为高耐久性规格的火花塞,力求其在行驶10万km时间隙增加量为0.2mm以下,所以,设定H-G的上限值为1.0mm。
下面,说明第6实施例。
如图9(a)所示,接地电极40为大致正圆的圆柱形状,外侧电极头43为呈大致正圆的圆柱形状。如图9(b)的放大图所示,接地电极40中的接合有外侧电极头43的部位及其周围,被划分为比外侧电极头43的宽度稍大的、曲率半径大的区域A、和除区域A以外的曲率半径小的区域B,区域B的曲率半径与接地电极40的半径大致一致。另外,图9(b)为便于说明而夸张示出接地电极40的外轮廓线。此外,用虚线表示包括熔融部的接地电极40与外侧电极头43的接合后状态。
使用该图9(b)说明本发明的区域A、B。
划分区域A和区域B的、与外侧电极头43的轴线O’平行的两直线(用点划线表示),只要是通过外侧电极头43的最接近接地电极40的部位的线即可任意划分,但在本说明中,使划分的线与外侧电极头43的外周缘重合。比较如此划分的区域A、区域B的各自的曲率半径RA、RB,为RA>RB。为此,可使接地电极40对外侧电极43的接合面为大致平坦,由此可得到更加牢固的接合强度。
然后,说明对圆柱状的接地电极40焊接贵金属电极头43的工序。
焊接工序大致分为用于使贵金属电极头43相对于接地电极40定位的定位工序、和将定位后的贵金属电极头43接合到接地电极40上的焊接工序。
首先,说明在定位工序中的接地电极40与贵金属电极头43的状态。
图10(a)是从圆接地电极40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纸面外侧)看到的进行焊接的直线的图,图10(b)是放大(a)中圆C所包围的部分,为便于说明而夸张表示的图。
定位工序可以是由未图示的保持工具保持使贵金属电极头43不抵接接合接地电极40的状态的方法、即非接合状态的定位手段,也可以是使贵金属电极头43简易地与接地电极40接合的方法、即暂时接合状态(暂时固定)的定位手段。在图10(b)中,作为一例,表示由电阻焊接进行暂时固定的工序。
如图10(b)所示,由电阻焊接进行暂时固定时,贵金属电极头43的靠近中心部位AM与圆接地电极40抵接,但除了该靠近中心部位AM以外的部位AN(以下,也称为外周部位AN)成为与圆接地电极40离开距离L的“浮起状态”(另外,焊接毛刺W虽然微量,但是存在)。如此,贵金属电极头43的靠近中心部位AM与圆接地电极40接触、外周部位AN为非接触的状态是“定位状态”的一例。进行该暂时固定的焊接条件可以适当改变,可以根据焊接条件也未必限于外周部AN为非接触。
例如,如图10(c)所示,相对于接地电极40的面临中心电极10的内表面401而定位的外侧电极头43,以与中心电极10一侧的相对面431相反的一侧的底面432被焊接电极90按压到接地电极40的内表面401上的状态来进行电阻焊接而进行暂时固定。在该电阻焊接工序时,外侧电极头43的底面432及其周围的除底部以外部分由焊接电极90保持,通过朝向内表面401按压外侧电极头43,使外侧电极头43中的从焊接电极90露出的部分鼓出成凸缘状(图10(d)、(e))。这是外周部位AN不成为非接触的一例。以上相当于定位工序。
然后,说明将贵金属电极头43接合到接地电极40上的焊接工序。
图11(a)示出从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看将贵金属电极头43焊接到圆接地电极40上的工序的图。贵金属电极头43通过(b)的定位状态下的电阻焊接而被暂时固定,所以贵金属电极头43的底面432为相对于圆接地电极40的内表面401微量下沉的状态。对该状态照射激光光束LB,进行激光焊接。
在说明图11(a)中,设贵金属电极头43与圆接地电极40被暂时固定而接合的部位为激光焊接的开始位置0°,从该位置照射激光光束LB。此时的激光光束LB的照射角度相对于贵金属电极头43的电极头轴线O’为θ1。
激光光束LB依次沿贵金属电极头43的周向进行,从图11(a)的开始位置0°前进约90°的状态成为图11(b)所示状态。在该图11(b)的状态下,激光光束LB的照射角度为θ2。若使照射角度为θ1不变,而贵金属电极头43有时是“浮起状态”,有可能激光光束LB照射不到贵金属电极头43与圆接地电极40的抵接界面。因此不能完全进行焊接,不能得到足够的强度。因此,如图11(b)所示,通过使激光光束LB的照射角度θ2比θ1大,则可能照射抵接界面,可将贵金属电极头43牢固地接合到圆接地电极40上。
再使激光焊接前进90°,即在距离开始位置0°为180°的位置,再次使照射角度为θ1。在进一步前进了90°的位置(距离开始位置0°为270°的位置),再使照射角度为θ2。图11(c)中示意示出该激光光束LB的照射角度变化的样子。如此根据贵金属电极头43相对于接地电极40的暂时固定状态而适当改变激光光束LB的照射角度,从而可更牢固、确实地将贵金属电极头43接合到接地电极40上。另外,照射角度的调整可以通过使电极头轴线O’倾斜来改变,也可以是使电极头轴线O’水平移动使得激光光束LB的照射部位所绘出的轨道为椭圆。当然,当然也可以使激光光束LB照射装置(未图示)为可动式。
以上是焊接工序,也可以固定激光光束LB的照射角度,根据激光光束LB的照射位置来改变激光光束LB的照射能量。在图11(d)中示出其概念。如此,只要在贵金属电极头43相对于接地电极40为“浮起状态”时加强输出,则贵金属电极头43的熔融量增加,可提高对接地电极40的接合强度。
此外,照射角度θ、照射能量也未必如图11(c)、(d)那样按正弦波形改变。例如,在照射激光光束LB前,先用CCD摄像机等检测定位状态,根据其检测状态,对照射角度θ进行反馈控制,则照射角度θ绘出正弦波形变形了的波形。当然,由于进行反馈控制,可使接合状态成为更高精度的状态。
如上那样制作出的火花塞100,可将贵金属电极头牢固地接合在圆接地电极上,可实现耐损耗性、火焰成长性优良的火花塞。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使用使区域A的曲率半径RA与区域B的曲率半径RB之间关系为RA>RB的例子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如技术方案记载,为RA=RB的关系的、接地电极40的外轮廓线为大致正圆的例子。
Claims (9)
1.一种火花塞,包括杆状的中心电极、筒状的绝缘电瓷、主体金属壳和接地电极,该杆状的中心电极沿火花塞轴线方向延伸;该筒状的绝缘电瓷具有轴孔,以使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从该绝缘电瓷自身的前端面突出的状态将上述中心电极保持在上述轴孔中;该主体金属壳保持上述绝缘电瓷;该接地电极的一端与上述主体金属壳的前端面接合,从该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地电极具有面对上述中心电极的内侧面、和相对于该内侧面为背面的外侧面,从自身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侧看接地电极时,上述外侧面呈弧状曲面,且在上述内侧面上接合有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以及
从自身的延伸方向的上述另一端侧看上述接地电极时,上述接地电极具有在上述内侧面上述接地电极的外轮廓线成为直线部的平面、和以上述直线部的端部为起点的、位于该直线部两端侧的两个第1弧状部,
上述贵金属电极头自身的顶端面比两个假想延长圆弧在上述内侧面侧的交点突出,该假想延长圆弧具有与上述两个第1弧状部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R,是从该第1弧状部延长而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上述贵金属电极头,在以从与上述接地电极接合的部位突出的方向为电极头轴线方向时,向该电极头轴线方向的突出长度h大于与该电极头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从自身的延伸方向另一端侧看该接地电极时,对于上述两个第1弧状部中的一方,形成该一方第1弧状部的圆弧的中心,位于分割上述直线部的中心线上,或者位于比该中心线更靠近上述两个第1弧状部中的另一弧状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上述平面位于h+l的中点与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顶端面之间,其中,h是在以从上述贵金属电极头与上述接地电极接合的部位突出的方向为电极头轴线方向时的上述贵金属电极头向该电极头轴线方向的突出长度,l是沿上述火花塞轴线的上述接地电极的径向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由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与接合于上述接地电极的贵金属电极头形成的火花放电间隙G、和上述中心电极前端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间隙中的最小的间隙H,满足关系0.5mm≤H-G≤1.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由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与接合于上述接地电极的贵金属电极头形成的火花放电间隙G、和上述中心电极前端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间隙中的最小的间隙H,满足关系0.5mm≤H-G≤1.0mm。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是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接合到圆柱状的接地电极的一圆柱侧面而成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电阻焊接将上述贵金属电极头暂时固定到上述接地电极的内侧面上的电阻焊接工序,以及
在上述暂时固定后,从全周对上述贵金属电极头与上述接地电极的接合面进行激光焊接而将其固定接合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是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激光焊接到圆柱状的接地电极的内侧面而成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相对于上述接地电极的内侧面定位的手段;
根据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定位状态,改变激光的照射角度或照射位置来进行焊接的手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是将柱状的贵金属电极头激光焊接到圆柱状的接地电极的内侧面而成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相对于上述接地电极的内侧面定位的手段;
根据上述贵金属电极头的定位状态,改变激光的照射输出功率来进行焊接的手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97047 | 2005-10-11 | ||
JP2005297048 | 2005-10-11 | ||
JP2005-297046 | 2005-10-11 | ||
JP2005297046 | 2005-10-11 | ||
JP2005297047 | 2005-10-11 | ||
JP2005-297048 | 2005-10-11 | ||
JP2005297048 | 2005-10-11 | ||
JP2005297046 | 2005-10-11 | ||
JP2005-297047 | 2005-10-11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41002A Division CN102122799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CN2010105440495A Division CN102122798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9608A CN1949608A (zh) | 2007-04-18 |
CN1949608B true CN1949608B (zh) | 2012-06-13 |
Family
ID=3763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410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2799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CN2006101411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49608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CN2010105440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2798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410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2799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404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2798B (zh) | 2005-10-11 | 2006-10-11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14489B2 (zh) |
EP (1) | EP1775808B1 (zh) |
CN (3) | CN1021227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19949A1 (de) * | 2006-04-28 | 2007-11-08 | Beru Ag | Zündkerze |
CN101606288B (zh) * | 2007-09-18 | 2012-02-08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火花塞 |
KR100865337B1 (ko) * | 2007-11-06 | 2008-10-27 | 주식회사 유라테크 | 점화플러그 전극팁 용접방법 |
EP2073327B1 (en) * | 2007-12-19 | 2014-02-12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CN101904066B (zh) * | 2008-01-10 | 2013-09-25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内燃机用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JP4908549B2 (ja) * | 2008-06-12 | 2012-04-04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US8614541B2 (en) | 2008-08-28 | 2013-12-24 | Federal-Mogul Ignition Company | Spark plug with ceramic electrode tip |
US9231381B2 (en) | 2008-08-28 | 2016-01-05 | Federal-Mogul Ignition Company | Ceramic electrode including a perovskite or spinel structure for an igni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
US8044565B2 (en) * | 2008-08-29 | 2011-10-25 | Federal-Mogul Ingnition Company | Composite ceramic electrode and ignition device therewith |
US8044561B2 (en) | 2008-08-28 | 2011-10-25 | Federal-Mogul Ignition Company | Ceramic electrode, ignition device therewith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US9219351B2 (en) | 2008-08-28 | 2015-12-22 | Federal-Mogul Ignition Company | Spark plug with ceramic electrode tip |
KR20120003891A (ko) * | 2009-03-31 | 2012-01-11 | 페더럴-모굴 이그니션 컴퍼니 | 브리징 그라운드 전극을 갖는 스파크 점화 장치 및 그 구성 방법 |
JP5337307B2 (ja) * | 2011-02-25 | 2013-11-06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5606404B2 (ja) * | 2011-07-11 | 2014-10-15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US8715025B2 (en) * | 2012-02-23 | 2014-05-06 | Fram Group Ip Llc | Laser welded spark plug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EP3173596B1 (en) | 2015-11-25 | 2020-04-01 | 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 GmbH | Pre-combustion chamber assembly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JP2017174681A (ja) | 2016-03-24 | 2017-09-2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用の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6759864B2 (ja) | 2016-08-30 | 2020-09-23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6702094B2 (ja) | 2016-08-31 | 2020-05-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6780381B2 (ja) | 2016-08-31 | 2020-11-0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10826279B1 (en) | 2019-08-28 | 2020-11-03 | Federal-Mogul Ignition Llc | Spark plug ground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7383A (en) * | 1996-04-05 | 1998-08-25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Dual polarity type ignition system for a spark plug group |
CN2688916Y (zh) * | 2004-04-09 | 2005-03-30 | 苏玄武 | 一种在侧电极设有黄金体的火花塞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48742A (en) | 1975-10-17 | 1977-04-19 | Shinkosumosu Denki Kk | Electric spark ignition plug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S5261650A (en) | 1975-11-17 | 1977-05-21 | New Cosmos Electric Co | Electric spark plug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S54150525A (en) | 1978-05-17 | 1979-11-26 | Hitachi Ltd | Ignition plug |
JPH08213149A (ja) * | 1995-02-01 | 1996-08-20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4255519B2 (ja) * | 1995-06-12 | 2009-04-1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5828161A (en) | 1996-10-09 | 1998-10-27 | Tlr Innovations, Inc. | External negative electrode having a cambered shape |
JPH1154240A (ja) | 1997-07-31 | 1999-02-26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H11121142A (ja) * | 1997-10-20 | 1999-04-30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多極スパークプラグ |
US6227164B1 (en) | 1998-04-24 | 2001-05-08 | Cooper Automotive Products, Inc. | Insulator shield for spark plug |
JP4482187B2 (ja) | 1999-12-20 | 2010-06-16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3702838B2 (ja) * | 2001-02-08 | 2005-10-0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スパークプラ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FR2820893B1 (fr) | 2001-02-14 | 2003-05-02 | Sagem | Procede de renforcement d'une electrode de masse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
JP4538168B2 (ja) | 2001-06-20 | 2010-09-08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 |
JP4051264B2 (ja) | 2002-11-01 | 2008-02-20 |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
US7291961B2 (en) | 2003-09-27 | 2007-11-06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Spark plug having a specific structure of noble metal tip on ground electrode |
DE10352792A1 (de) | 2003-11-12 | 2005-06-23 | Beru Ag | Zündkerz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
WO2005050803A1 (ja) | 2003-11-21 | 2005-06-02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スパークプラグの製造方法 |
-
2006
- 2006-10-11 US US11/545,490 patent/US7714489B2/en active Active
- 2006-10-11 EP EP06021356A patent/EP1775808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6-10-11 CN CN2010105441002A patent/CN1021227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0-11 CN CN2006101411232A patent/CN194960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0-11 CN CN2010105440495A patent/CN1021227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97383A (en) * | 1996-04-05 | 1998-08-25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Dual polarity type ignition system for a spark plug group |
CN2688916Y (zh) * | 2004-04-09 | 2005-03-30 | 苏玄武 | 一种在侧电极设有黄金体的火花塞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49608A (zh) | 2007-04-18 |
US7714489B2 (en) | 2010-05-11 |
CN102122799B (zh) | 2012-07-25 |
US20070080618A1 (en) | 2007-04-12 |
CN102122799A (zh) | 2011-07-13 |
CN102122798B (zh) | 2012-07-25 |
EP1775808A1 (en) | 2007-04-18 |
EP1775808B1 (en) | 2011-12-14 |
CN102122798A (zh) | 2011-07-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49608B (zh) | 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
CN102204043B (zh) | 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
US8536769B2 (en) | Prechamber spark plug | |
CN101868893B (zh) | 内燃机用火花塞和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
EP1701418B1 (en) | Spark plug | |
CN101874331B (zh) | 火花塞 | |
US6885136B2 (en) | Ignition device having an electrode formed from an iridium-based alloy | |
CN101689753B (zh) | 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
EP2211433B1 (en) | Spark plug | |
CN101442189B (zh) | 内燃机用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122797B (zh) | 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017340B (zh) | 火花塞 | |
CN101507067A (zh) | 具有细金属接地电极的火花塞 | |
US8776751B2 (en) | Igniter including a corona enhancing electrode tip | |
CN102394473A (zh) | 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359811A (zh) | 内燃机用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
CN102859815A (zh) | 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及火花塞的制造方法 | |
CN102204041B (zh) | 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457160B (zh) | 一种火花塞的侧电极点火端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094842A (zh) | 一种火花塞复合电极头制作方法及复合电极头带 | |
CN101682174B (zh) | 火花塞 | |
EP2278671B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park plug | |
US6705009B2 (en) | Process for producing middle electrode | |
US6992426B2 (en) | Spark plug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5054633B2 (ja) | 内燃機関用スパークプラ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