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9257B - 车辆用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29257B
CN1929257B CN2006100514354A CN200610051435A CN1929257B CN 1929257 B CN1929257 B CN 1929257B CN 2006100514354 A CN2006100514354 A CN 2006100514354A CN 200610051435 A CN200610051435 A CN 200610051435A CN 1929257 B CN1929257 B CN 1929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int contact
contact ball
keyway
dynamoelectric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51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9257A (zh
Inventor
木下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29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9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29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9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3/00Distribu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manure or other fertilising liquid, including ammonia, e.g. transport tanks or sprinkling wagons
    • A01C23/02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delivering the liquid directly into the soil
    • A01C23/02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delivering the liquid directly into the soil for liquid or gas fertili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3/00Distribu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manure or other fertilising liquid, including ammonia, e.g. transport tanks or sprinkling wagons
    • A01C23/04Distributing under pressure; Distributing mud; Adaptation of watering systems for fertilising-liquids
    • A01C23/042Adding fertiliser to water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9/00Root feeders; Injecting fertilisers into the roo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Forestry; M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具有:定子、转子、与定子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的驱动侧的圆筒滚子轴承,设置在上述驱动轴的反驱动侧的圆筒滚子轴承以及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在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嵌合的该旋转电机的轴箱内径面的嵌合面上设置大于设置在反驱动侧上的圆筒滚子轴承的径向间隙的间隙,将键槽设置在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同样在嵌合有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同样的键槽,将键插入双方的键槽。

Description

车辆用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装载在电气机车上的车辆用旋转电机(马达)在车辆的转向架(台车)内被一对车轮夹住设置。为了传送车辆用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在从驱动轴的车辆用旋转电机框中突出的轴端上具有小齿轮,齿轮被嵌合在车轴上。该车辆用旋转电机相对上述车轴两轴并行,并且将车辆用旋转电机设置成使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小齿轮与车轴的齿轮啮合地安装在转向架上。机车为了牵引大量的货物,需要大的转矩,因此,与电车的驱动装置不同,在车辆用旋转电机和驱动装置之间不存在联接器,而是如上所述,车辆用旋转电机与车轴并行地装备、直接用齿轮和小齿轮传送动力的结构。因此,由于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使用联接器的空间,因此,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型化,可以构成大输出功率的车辆用旋转电机。
参照附图、就现有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现有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图3是斜齿轮的立体图。图4是法线方向负荷T和推力方向负荷F的关系图。
在现有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在安装有小齿轮1的驱动轴上,受到小齿轮的传动力的转矩反作用力,驱动轴2承受大的弯曲力矩。由于驱动轴2的弯曲力矩,驱动侧的轴承3要负担大的径向负荷。轴承3使用可容许高负荷的圆筒滚子轴承3。反驱动侧的轴承4由于也是高输出功率、车辆用旋转电机质量大等,球轴承不容许径向负荷,因此使用负荷容量大的滚子轴承。但是,如果用滚子轴承构成两侧的轴承,则转子在推力方向自由地移动,定子5和转子6进行接触,因此,反驱动侧的轴承4使用带凸缘的圆筒滚子轴承4。反驱动侧的带凸缘的圆筒滚子轴承4虽然不能承受大的推力负荷,但通常车辆用旋转电机的推力负荷主要是机车行驶时形成的横向的振动负荷,用轴承寿命计算为5G左右。如果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转子质量为500kg,则推力方向的负荷为2500kg,反驱动侧的带凸缘的圆筒滚子轴承4可以充分容许负荷。
作为这样的技术例如有日本专利公报的特开平06-6958号公报。
但是,对现有的机车进行低噪音处理的要求很强烈。因此,从降低齿轮的低噪音和齿轮强度的方面来看,如图3所示,有将现有的机车的小齿轮1和齿轮7为平齿轮的结构用斜齿轮构成的方法。但是,这种情况下车辆用旋转电机的驱动轴2所负担的负荷如图4所示,相对于由小齿轮1a的转矩反作用力形成的法线方向负荷“T”、斜齿轮角α作为tan“α”,在推力方向上的负荷为“F”。在机车齿轮中使用斜齿轮的情况下,斜齿轮角度一般是从5度到15度的范围。这样的由斜齿轮角形成的推力负荷在小齿轮7a的法线方向负荷的传动转矩的约27%到9%的范围,形成非常大的负荷。如上所述,负担大的推力负荷的情况下,由于反驱动侧的轴承4用带凸缘的圆筒滚子轴承,推力方向的负荷容量也不够,因此使用深槽球轴承。深槽球轴承虽然可容许推力负荷,但径向负荷的负荷容量非常低、约为带凸缘的圆筒滚子轴承的1/3,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转矩必然由于轴承的负荷容量形成限制输出功率的设计,即,使用斜齿轮的车辆用旋转电机难以加大输出功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使用斜齿轮作为装载在车辆驱动装置上的驱动齿轮,也可加大输出功率的车辆用旋转电机。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构成的本发明得以实现。即,具有:定子;转子;与定子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的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以及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在比设置在反驱动侧的驱动轴上的上述圆筒滚子轴承的更外侧设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在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嵌合的该旋转电机的轴箱内径面的嵌合面上设置大于设置在反驱动侧上的圆筒滚子轴承的径向间隙的间隙,在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设置矩形键槽,同样在嵌合有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矩形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矩形的键槽,矩形的键被插入双方矩形的键槽。
并且,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即,具有:定子;转子;与定子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的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以及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在比设置在反驱动侧的驱动轴上的上述圆筒滚子轴承的更内侧设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在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嵌合的该旋转电机的轴箱内径面的嵌合面上设置大于设置在反驱动侧上的圆筒滚子轴承的径向间隙的间隙,在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设置矩形的键槽;同样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矩形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矩形的键槽,矩形的键被插入双方矩形的键槽。
而且,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即,具有:定子;转子;与定子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的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以及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的四点接触球轴承。
而且,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即,具有:定子;转子;与定子连接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的驱动侧、可容许大的径向负荷的轴承;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容许大的径向负荷的轴承;以及设置在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容许大的推力负荷的轴承。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使用斜齿轮作为装载在车辆驱动装置上的驱动齿轮,也可加大输出功率的车辆用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现有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斜齿轮的立体图。
图4是法线方向负荷T和推力方向负荷F的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部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10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C-C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D-D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16是图14的E-E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18是图13的F-F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G-G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H-H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以及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部的纵剖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另外,图1至图3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在从车辆用旋转电机机箱突出的驱动轴2的轴端上具有作为斜齿轮的小齿轮1a。在车轴8上嵌合有作为斜齿轮的齿轮7a。车辆用旋转电机的驱动轴2和车轴8并行地设置。而且,将车辆用旋转电机设置成小齿轮1a与齿轮7a啮合、小齿轮1a和齿轮7a由齿轮箱9覆盖、被安装在转向架上。在安装有小齿轮1的驱动轴2上受到小齿轮传动力的转矩反作用力,驱动轴2承受大的弯曲力矩。由于上述驱动轴2的弯曲力矩,驱动侧的轴承3负担大的径向负荷。上述轴承3使用可容许高负荷的圆筒滚子轴承3。
在此,小齿轮1(有时也写作1a)和齿轮7(有时也写作7a)使用斜齿轮,形成降低运转中的齿轮啮合噪音以及即使是大负荷也可以充分确保齿轮强度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说明的那样,通过使用斜齿轮,车辆用旋转电机的驱动轴2所负担的负荷相对由小齿轮1a的转矩反作用力产生的法线方向负荷“T”斜齿轮角α作为tan“α”、作为推力方向的负荷负担“F”。转子承受推力负荷,负荷“F”作用于驱动轴方向,因此,在反驱动轴侧的轴承上构成可容许推力负荷“F”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该四点接触球轴承10虽然可容许推力负荷,但具有不容许大的径向负荷的缺点。
四点接触球轴承不可能容许大容量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所负担的径向负荷,构成为反驱动侧的径向负荷由圆筒滚子轴承11负担负荷。反驱动侧的圆筒滚子轴承11的外圈与壳体12的内径的嵌合是过盈配合,而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与壳体12的嵌合是间隙配合,构成为该间隙尺寸“δ”大于圆筒滚子轴承11的径向间隙的间隙尺寸,形成负担径向负荷时可滑动的构成,以使四点接触球轴承不负担径向负荷。
即,在车辆用旋转电机的驱动侧轴承上使用可容许大的径向负荷的圆筒滚子轴承,在反驱动侧上也使用可承受大的径向负荷的圆筒滚子轴承,而且,在反驱动侧构成可容许大的推力负荷的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驱动轴相对于车辆用旋转电机机箱由三个轴承支撑,利用在驱动侧和反驱动侧构成的两个圆筒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负荷,因此,四点接触的外圈和壳体内径面的嵌合以大于径向间隙尺寸间隙的间隙配合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反驱动侧轴承的详图,图8是表示图7的A-A剖视图。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和壳体12的内径的间隙δ是为了防止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作用,轴承形成了可滑动的间隙,为了利用该间隙防止轴承外圈相对壳体12在旋转方向移动,在整个壳体12内径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也设置键槽,在双方的键槽上具有矩形的键13,以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
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通过键结构形成壳体和四点接触球轴承,因此,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不容易负担径向负荷,而且还可以防止轴承外圈旋转。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二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10是图9的B-B剖视图。另外,与图5至图8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进行省略。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整个壳体12内径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也设置键槽,在双方的键槽上具有球状的键14。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由于在壳体12和四点接触球轴承10上采用了键结构,因此,可以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三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12是图11的C-C剖视图。另外,与图5至图10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本发明所述的方式相同,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壳体12的侧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角上设置倾斜的平面,在壳体的键槽和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倾斜的平面上具备键15,该键15是相对嵌合的矩形、一边具有倾斜平面,形成可以实现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四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13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14是图13的D-D剖视图。另外,图5至图12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本发明所述的方式相同,因此进行省略。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整个壳体12的内径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上也设置键槽,在双方的键槽上具有圆筒状的键16,形成可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五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1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16是图15的E-E剖视图。另外,与图5至图14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本发明所说明的方式相同。但是,本发明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所不同的是,四点接触球轴承10构成于内侧,圆筒滚子轴承11构成于外侧。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整个壳体12的内径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上也设置键槽,在上述双方的键槽上具有矩形的键17,形成可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六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1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18是图17的F-F剖视图。另外,图5至图16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整个壳体12的内径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上也设置键槽,在上述双方的键槽上具有球状的键18,形成可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七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19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20是图19的G-G剖视图。另外,图5至图18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壳体12的侧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角上设置倾斜的平面,在壳体的键槽和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倾斜的平面上具备键19,该键19是相对嵌合的矩形,一边具有倾斜平面,形成可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第八实施例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进行详细说明。图21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反驱动侧轴承的纵剖视图。图22是图21的G-G剖视图。另外,图5至图20所述的相同结构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中,反驱动侧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圆筒滚子轴承11以及壳体12的构成与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的特征之一是在整个壳体12的内径面设置一处键槽,在与此相对的位置的四点接触球轴承10的外圈上也设置键槽,在双方的键槽上具有圆筒状的键20,形成可防止轴承外圈的移动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例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由于组合了在反驱动侧的轴承上径向负荷的容许值低、但推力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10)和推力负荷的容许值低、但径向负荷的容许值高的轴承(圆筒滚子轴承11),因此,即使使用斜齿轮推力负荷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车辆用旋转电机大容量化。并且,四点接触球轴承由于形成间隙配合,因此可以防止在四点接触球轴承上径向负荷向四点接触球轴承10作用。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可以实现低噪音化和大容量化。
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旋转电机也可以用于电车。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具有:
定子;
转子;
与上述定子连接的驱动轴;
设置在上述驱动轴的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
设置在上述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在比设置在上述反驱动侧的上述驱动轴上的上述圆筒滚子轴承的更外侧设置四点接触球轴承,
在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嵌合的该旋转电机的轴箱内径面的嵌合面上设置大于设置在上述反驱动侧上的上述圆筒滚子轴承的径向间隙的间隙,在以下的双方的键槽中插入键:设置在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的第一键槽;以及设置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上述第一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二键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键槽是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球状的键被插入以下双方的球状的键槽:设置在反驱动侧的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的球状的第一键槽;以及设置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上述球状的第一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球状的第二键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反驱动侧的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和外圈的侧面设置倾斜平面,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和侧面、在放射方向上,矩形的键槽被设置在与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倾斜平面对应的位置上,将矩形的键插入上述轴箱内周面和侧面在放射方向上设置的矩形的键槽内,上述矩形的键的与四点接触球轴承相接的面与设置于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上的倾斜平面双方的面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反驱动侧的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设置圆筒状的第一键槽,在嵌合有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上述圆筒状的第一键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圆筒状的第二键槽,圆筒状的键被插入圆筒状的第一和第二键槽。
6.一种车辆用旋转电机,具有:
定子;
转子;
与上述定子连接的驱动轴;
设置在上述驱动轴的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设置在上述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可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驱动轴的圆筒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驱动轴的反驱动侧、在比设置在上述反驱动侧的上述驱动轴上的上述圆筒滚子轴承的更内侧设置四点接触球轴承,
在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与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嵌合的该旋转电机的轴箱内径面的嵌合面上设置大于设置在上述反驱动侧上的上述圆筒滚子轴承的径向间隙的间隙,在以下的双方的键槽中插入键:设置在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的第一键槽;以及设置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上述第一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二键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键槽是矩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球状的键被插入以下双方的球状的键槽:设置在反驱动侧的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的球状的第一键槽;以及设置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的上述球状的第一键槽所对应的位置上的球状的第二键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反驱动侧的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和外圈的侧面设置倾斜平面,在嵌合有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和侧面、在放射方向上,矩形的键槽被设置在与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倾斜平面对应的位置上,将矩形的键插入上述轴箱内周面和侧面在放射方向上设置的矩形的键槽内,上述矩形的键的与四点接触球轴承相接的面与设置于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上的倾斜平面双方的面一致。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反驱动侧的上述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圆周上设置圆筒状的第一键槽,同样地在嵌合有该四点接触球轴承的轴箱内周面上述圆筒状的第一键槽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同样的圆筒状的第二键槽,圆筒状的键被插入圆筒状的第一和第二键槽。
CN2006100514354A 2005-09-08 2006-02-24 车辆用旋转电机 Active CN1929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60796 2005-09-08
JP2005260796A JP2007074856A (ja) 2005-09-08 2005-09-08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2005-260796 2005-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257A CN1929257A (zh) 2007-03-14
CN1929257B true CN1929257B (zh) 2010-05-26

Family

ID=37859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514354A Active CN1929257B (zh) 2005-09-08 2006-02-24 车辆用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074856A (zh)
KR (1) KR100765400B1 (zh)
CN (1) CN1929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5800B2 (ja) * 2007-08-09 2013-10-1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ーストラック型コイルの製造装置、コイ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ーストラック型コイル
JP2010226927A (ja) * 2009-03-25 2010-10-07 Toshiba Corp 鉄道車両用回転電機の軸受装置
CN103066734B (zh) * 2012-08-29 2015-10-21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连续采煤机的行走电机
CN103343779B (zh) * 2013-07-22 2016-02-24 河南黎明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传动轴承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3493U (zh) * 1985-08-09 1986-05-07 铁道部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 内燃机车驱动冷却风扇和水泵用可调偶合器变速箱
CN2207025Y (zh) * 1994-08-10 1995-09-06 杨万青 低噪声高效、高压防爆电动机
CN2499626Y (zh) * 2000-10-30 2002-07-10 陈武亮 径向推力组合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38249U (zh) * 1973-03-30 1974-11-28
JPS52152932U (zh) * 1976-05-15 1977-11-19
JPS55109366U (zh) * 1979-01-23 1980-07-31
JPS57194926U (zh) * 1981-06-08 1982-12-10
JPS58142417U (ja) * 1982-03-19 1983-09-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クリユ−圧縮機用軸受装置
JP2718807B2 (ja) * 1990-05-09 1998-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ポリゴンミラーモートル
JP2716312B2 (ja) * 1992-03-18 1998-02-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軸受装置
JPH0795741A (ja) * 1993-09-22 1995-04-07 Toshiba Corp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H08223852A (ja) * 1995-02-10 1996-08-30 Fuji Electric Co Ltd 回転電機の軸受装置
JPH09119511A (ja) * 1995-10-23 1997-05-06 Toyo Electric Mfg Co Ltd 歯車装置
JP2004076799A (ja) * 2002-08-12 2004-03-11 Nsk Ltd 円筒ころ軸受
JP2005069373A (ja) * 2003-08-25 2005-03-17 East Japan Railway Co 鉄道車両用歯車装置
JP4568102B2 (ja) * 2003-12-11 2010-10-27 株式会社東芝 車両用通風冷却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203493U (zh) * 1985-08-09 1986-05-07 铁道部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 内燃机车驱动冷却风扇和水泵用可调偶合器变速箱
CN2207025Y (zh) * 1994-08-10 1995-09-06 杨万青 低噪声高效、高压防爆电动机
CN2499626Y (zh) * 2000-10-30 2002-07-10 陈武亮 径向推力组合轴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1-356005A 1999.12.24
JP特开平6-6958A 1994.01.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9257A (zh) 2007-03-14
KR20070029039A (ko) 2007-03-13
KR100765400B1 (ko) 2007-10-11
JP2007074856A (ja) 200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0193B2 (en) Integrated electric drive power assembly
US7530416B2 (en) Motor-driven wheel driving apparatus
US8807253B2 (e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US20100041502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of hybrid vehicle
US8863873B2 (en) In-wheel motor system
US20140128192A1 (en) Motor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system
JP5066924B2 (ja) 車輪駆動装置
CN1929257B (zh) 车辆用旋转电机
CN101847906A (zh) 铁道车辆用旋转电机的轴承装置
RU2666482C1 (ru) Механизм передачи мощности
JP2015093492A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6853768B (zh) 轮毂驱动器总成
JP2013079700A (ja) 電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334416B2 (ja) 電動機
JP2005212656A (ja) 電動式車輪駆動装置
JP2006298273A (ja) 車両の駆動装置
JP2004168211A (ja) 電気式車輪駆動装置
CN107672448B (zh) 一种轮毂驱动装置及机动车辆
CN218702689U (zh) 轮结构及车辆
JP5142274B2 (ja) サイクロイド減速機
CN220616086U (zh) 中置电机传动系统的定位结构
WO2023276720A1 (ja) クラッチ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9857336U (zh) 一种转向装置、转向系统以及车辆
CN113007320B (zh) 电驱动单元的轴承和轴布置
US20190277373A1 (en) Linear electric actu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