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0394A -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0394A
CN1900394A CNA2006101055524A CN200610105552A CN1900394A CN 1900394 A CN1900394 A CN 1900394A CN A2006101055524 A CNA2006101055524 A CN A2006101055524A CN 200610105552 A CN200610105552 A CN 200610105552A CN 1900394 A CN1900394 A CN 1900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roll
aforementioned
spinning
machine
draf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055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0394B (zh
Inventor
林久秋
小岛直树
藤井能理
新美究
筱崎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00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0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00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0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2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rollers of drafting machines; Roller speed control

Abstract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11),具有前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后下罗拉(14)、和用于分别独立驱动这些罗拉(12、13、14)的多个马达(15、16a、16b、17a、17b)。锁定机构(21),具有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至少阻止前述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旋转。因此,可抑制机器停止中的下罗拉的回扭引起的纤维的过剩输送,从而抑制起动时的丝条不匀。

Description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详细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前下罗拉、中间下罗拉、后下罗拉、和分别独立地驱动这些罗拉的马达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或粗纱机等纺纱机,具有机器和沿着机器的纵长方向配置的多个纺纱锤。组装在这样的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在机器的一端例如机头驱动多根下罗拉。由于这些下罗拉非常长,所以纺纱机起动时,在与机头相反侧的机尾上发生滞后扭转。特别是与各锤对应地卷挂皮圈的下皮圈罗拉,例如中间下罗拉,扭转增大。因为这样的下皮圈罗拉的滞后扭转,往往发生纺纱机的丝条不匀或断头。
例如特开2002-220749号公报,提出为了防止环锭细纱机起动时的丝条不匀的发生而在环锭细纱机起动时几乎同时起动牵伸装置和锭子,使牵伸装置缓慢加速的控制方法。然后,增大牵伸装置的加速,之后使锭子以及牵伸装置加速到既定的运行旋转速度。
又,特开2002-220750号公报,提出在环锭细纱机起动时首先驱动锭子驱动装置,一定时间后慢慢起动牵伸机构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此后,以起动时的6~10倍大小的下罗拉加速度驱动牵伸机构驱动装置。
又,在特开昭58-18423号公报的牵伸装置上,具有配置在下皮圈罗拉前面的前下罗拉、配置在下皮圈罗拉后面的后下罗拉。在这样的构成中,在下皮圈罗拉上,通过前下罗拉或后下罗拉并利用机器两端传达驱动力。该公报提出在这样的牵伸装置的机尾的驱动部配置防倒退机构。防倒退机构在每次机器停止时动作,防止由机器的运行中产生的前述前下罗拉或后下罗拉的绞绕引起的下皮圈罗拉的倒退。前述防倒退装置,通过利用一对支承板以及作用杆把持下皮圈罗拉或后下罗拉的机尾部而锁定。当纺纱机起动而使前述把持解除时,根据解除信号使主马达起动,牵伸装置被驱动。结果,例如使后下罗拉在机器停止中也原样维持运行中的扭转。这样后下罗拉不会再进一步扭转,下皮圈罗拉的机尾以及机头同步起动。
这样,前述特开2002-220749号公报以及特开2002-220750号公报,提出在纺纱机起动时使牵伸装置缓慢旋转。从而防止下罗拉的与驱动端相反侧的一端的滞后扭转,从而防止丝条不匀。但纺纱机上的丝条不匀,不仅起因于纺纱机起动时的下罗拉的滞后扭转,而且也有因纺纱机机器停止期间的下罗拉的回扭而发生的丝条不匀。
本发明者,是在前下罗拉、中间下罗拉、以及后下罗拉分别独立地由马达驱动的细纱机中,与各下罗拉利用齿轮连结而利用1台马达驱动的构成比较,发现容易发生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其原因认为是由机器停止期间的中间下罗拉的回扭动作引起。要驱动卷挂了皮圈的中间下罗拉必须有大的转矩。因此,卷挂皮圈的中间下罗拉,与其他下罗拉相比,停止时的回扭量大。因此,在机器停止中即纺纱停止中,在各下罗拉的驱动马达停止时,中间下罗拉的自由端比驱动端更向前旋转的量,大于其他下罗拉的自由端比驱动端更向前旋转的量。由于这样的中间下罗拉的回扭,纤维束向前下罗拉的供给过剩。这成为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的原因。
但是,在前述特开2002-220749号公报以及特开2002-220750号公报中,没有关于这些丝条不匀的任何记述。因此,两文献的技术,不能防止机器停止期间的中间下罗拉的回扭动作引起的丝条不匀。又,在两文献的方法中,机器起动时的锭子的旋转速度与下罗拉的旋转速度之比、与正常状态的旋转速度比不同。因此而发生加捻不匀。
又,前述特开昭58-18423号公报的牵伸装置,目的在于防止机器停止时的下皮圈罗拉例如中间下罗拉的倒退。该文献中,记述了防倒退装置直接把持下皮圈罗拉而防止倒退。并且在该文献中,记述了也可在下皮圈罗拉通过前面的下罗拉驱动的构成中,把持前面的下罗拉而防止下皮圈罗拉的扭转;或者也可在下皮圈罗拉通过后面的下罗拉驱动的构成中,把持后面的下罗拉而防止下皮圈罗拉的扭转。
即,在基于特开昭58-18423号公报的记载的技术中,把持下后罗拉而可防止下皮圈罗拉的扭转的方法终究只限于下皮圈罗拉驱动后下罗拉的构成的情况。例如下皮圈罗拉以及后下罗拉相互独立地驱动的构成时,即使把持后下罗拉,也不能防止下皮圈罗拉的倒退。因此,根据特开昭58-18423号公报的技术,在各下罗拉独立驱动的构成的牵伸装置上,为了防止下皮圈罗拉的倒退,必须直接把持下皮圈罗拉。
但是,在这样直接把持下皮圈罗拉的端部的构成中,不能充分抑制下皮圈罗拉的中间部的回扭。其结果,不能防止在下皮圈罗拉中间部的丝条不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抑制由机器停止期间的中间下罗拉的回扭引起的纤维过剩输送,可抑制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牵伸装置具有前下罗拉、中间下罗拉、后下罗拉、和用于分别独立地驱动这些罗拉的多个马达。锁定机构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至少阻止后下罗拉向正转方向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提供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多个马达分别独立驱动牵伸装置的前下罗拉、中间下罗拉以及后下罗拉。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阻止后下罗拉的至少向正转方向的旋转。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和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而附带的图就可以了解。
附图说明
视为本发明的新的特征,特别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中表明。参照以下所示的当前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及其附带的图,就可理解具有目的以及利益的本发明。
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的俯视图,省略了上罗拉。
图2是机器停止中的图1的牵伸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3A以及图3B是分别表示锁定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以及图2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沿环锭细纱机的机器的纵长方向延伸的牵伸装置11。
如图1所示,3线式的牵伸装置11,具有沿机器的纵长方向延伸的一对前下罗拉12、配置在内侧的一对中间下罗拉13以及配置在更内侧的一对后下罗拉14。前下罗拉12支承在未图示的罗拉座的既定位置上。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通过沿相对于前述前下罗拉12离合的方向可调整位置的托架(未图示)支承。中间下罗拉13具有皮圈(未图示)。又,与各下罗拉12~14对应,前下罗拉、中间下罗拉以及后下罗拉(都未图示)设置成公知的构成。
一对前下罗拉12的每一个形成在跨机器全长延伸的1根罗拉轴12a上。各中间下罗拉13被分割为配置在同一轴线上的2根罗拉轴13a、13b。各后下罗拉14被分割为配置在同一轴线上的2根罗拉轴14a、14b。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分别在纵长方向的中央分割。其结果,2根罗拉轴13a、13b相互对称地形成,罗拉轴14a、14b也相互对称地形成。
两前下罗拉12,在图1中位于左侧的机器的机头,即在机器的第1端,利用一个前罗拉驱动马达15驱动。前罗拉驱动马达15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系传递给两罗拉轴12a。
图1中位于左侧的一对罗拉轴13a,在机器的机头即第1端,利用一个第1中间罗拉驱动马达16a驱动。图1中位于右侧的一对罗拉轴13b,在机器的机尾即机器的第2端,利用一个第2中间罗拉驱动马达16b驱动。第1中间罗拉驱动马达16a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系传递给各罗拉轴13a。第2中间罗拉驱动马达16b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系传递给各罗拉轴13b。
图1中位于左侧的一对罗拉轴14a,在机器的第1端,利用一个第1后罗拉驱动马达17a驱动。图1中位于右侧的一对罗拉轴14b,在机器的第2端,利用一个第2后罗拉驱动马达17b驱动。第1后罗拉驱动马达17a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系传递给各罗拉轴14a。第2后罗拉驱动马达17b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齿轮系传递给各罗拉轴14b。
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分别具有反馈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使用伺服马达。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分别具有回转式编码器15r、16ar、16br、17ar、17br。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分别连接在伺服驱动器18、19a、19b、20a、20b上,由控制装置21通过伺服驱动器18、19a、19b、20a、20b进行控制。
前述控制装置21,具有CPU(中央处理装置)22、程序存储器23、作业用存储器24、输入装置25以及输入接口、输出接口、马达驱动电路(都未图示)。CPU22通过输入接口分别连接在回转式编码器15r、16ar、16br、17ar、17br上。CPU22通过输出接口以及马达驱动电路分别连接在伺服驱动器18、19a、19b、20a、20b上。
CPU22也对驱动细纱机的升降驱动系统以及锭子驱动系统的马达(未图示)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21也发挥细纱机的控制装置的功能。
在程序存储器23中存储有程序数据和其执行所必需的各种数据。程序数据包括与各种纤维原料、纺纱支数以及捻数等纺纱条件、和机器的正常运行时的锭子旋转速度、驱动牵伸驱动系统以及升降驱动系统的马达的旋转速度相对应的数据等。
作业用存储器24,暂时存储由输入装置25输入的数据或CPU22的运算处理结果等。输入装置25用于输入纺纱支数、纤维种类(原料)、纺纱运行时的最高锭子旋转速度、纺纱长度、升降长度、管纱上部锥面长度、使用筒管长度等纺纱条件数据。作业用存储器24具有备用电源(未图示)。
CPU22,控制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使前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后下罗拉14旋转,以实现与纺纱条件对应地预先设定的制动牵伸比以及总牵伸比。
CPU22,经由输入接口输入回转式编码器15r、16ar、16br、17ar、17br的信号,运算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的输出轴的旋转角,从而控制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CPU22,由于在机器停止中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阻止后下罗拉14以及前下罗拉12向正转方向旋转,所以控制将前罗拉驱动马达15以及两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的驱动轴的旋转角,使其保持在一定值。前述既定期间,也根据纤维原料或纺纱支数等纺纱条件而不同。前述既定期间,是通过阻止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旋转,从而后下罗拉14与中间下罗拉13之间存在的纤维束F保持张紧状态的效果所持续的时间,即使长也就60分钟左右。控制装置21,构成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内、阻止后下罗拉14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的锁定机构。另外,在前述既定期间过去之前,机器的运行再次开始时,随着机器的再起动,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被控制为正转驱动。
下面说明前述构成的装置的作用。在细纱机运行前,纤维原料、纺纱支数、捻数等纺纱条件由输入装置25输入到控制装置21。然后,当开始细纱机的运行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21的指令,经由伺服驱动器18、19a、19b、20a、20b控制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以成为对应纺纱条件预先设定的制动牵伸比以及总牵伸比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又,未图示的锭子驱动系统以及升降驱动系统的驱动马达也被控制为既定的旋转速度。
当细纱机运行时,粗线通过牵伸装置11的后罗拉、中间罗拉以及前罗拉而被牵伸后,在未图示的卷取部处卷绕在与锭子一体旋转的绕线筒上。
由于落纱或中途停止而机器停止时,在现在技术中,当各下罗拉12、13、14的旋转停止时,在向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的通电也停止的状态下,使机器停止。在牵伸装置11停止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在中间下罗拉13上,因为回扭,作用使中间下罗拉13向前侧旋转的转矩。该转矩,从中间下罗拉13的图2中的左侧的驱动端越接近图2的右端的自由端越大。另外,在前下罗拉12或后下罗拉14上也发生回扭。但是,与卷挂了皮圈的中间下罗拉13相比,由于不在前下罗拉12或后下罗拉14上卷挂皮圈,所以前下罗拉12或后下罗拉14上所需的驱动转矩小。因此,前下罗拉12或后下罗拉14由于回扭而向前侧旋转的量也小。因此,在各下罗拉12、13、14上没有其他力作用的状态下,由于回扭而向前侧旋转的量,在各下罗拉12、13、14中,中间下罗拉13的量最大。而且中间下罗拉13与后下罗拉14之间存在的纤维束F的纤维量多于中间下罗拉13与前下罗拉12之间存在的纤维束F的纤维量。因此,由于中间下罗拉13的旋转量与后下罗拉14的旋转量之差,在中间下罗拉13与前下罗拉12之间纤维输过剩送出。这是机器下次起动时发生丝条不匀的原因。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前罗拉驱动马达15以及两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使至少从机器的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内,阻止前下罗拉12以及后下罗拉14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具体地,进行这些驱动马达15、17a、17b的位置控制,而使各驱动马达15、17a、17b的驱动轴的旋转角保持机器停止时的旋转角。由于后下罗拉14与中间下罗拉13之间存在纤维束F,所以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被阻止时,后下罗拉14与中间下罗拉13之间存在的纤维束F保持张紧状态。从而在中间下罗拉13上作用抑制该中间下罗拉13向前侧旋转的力。其结果,抑制了因为机器停止中的中间下罗拉13的回扭,而使中间下罗拉13与前下罗拉12之间纤维过剩输送这一问题。因此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的发生受到抑制。又,通过抑制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的回扭,从而使机器起动时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的自由端的滞后扭转也受到抑制,所以丝条不匀受到进一步抑制。
又,前下罗拉12的回扭量,小于中间下罗拉13的回扭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器停止中前下罗拉12也被阻止正转旋转,所以机器起动时前下罗拉12的自由端的滞后扭转也受到抑制。其结果,丝条不匀的发生受到进一步抑制。
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牵伸装置11的前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分别独立地由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驱动。牵伸装置11具有锁定机构(控制装置21),该锁定机构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阻止后下罗拉14的至少向正转方向的旋转。后下罗拉14的驱动转矩小于中间下罗拉13的驱动转矩。因此,利用锁定机构,后下罗拉14在纵长方向全体几乎均匀停止旋转。因此,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阻止后下罗拉14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因此,后下罗拉14与中间下罗拉13之间存在的纤维束F保持张紧状态,在中间下罗拉13上作用抑制该中间下罗拉13向前侧旋转的力。其结果,由机器停止中的中间下罗拉13的回扭引起的纤维的过剩输送被抑制,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的发生受到抑制。又,通过抑制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的回扭,使机器起动时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的自由端的滞后扭转也被抑制,丝条不匀被进一步抑制。
(2)驱动后下罗拉14的第1以及第2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由具有反馈功能的马达构成。前述锁定机构,是进行控制而使各驱动马达17a、17b的驱动轴的旋转角保持一定值的控制装置21。因此,通过改变各驱动马达17a、17b的控制,从而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经既定期间内,阻止后下罗拉14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丝条不匀的发生受到抑制。即,锁定机构的构成,由于是改变各驱动马达17a、17b的控制方法的构成,所以不必新设置阻止后下罗拉14的旋转的机构。其结果,通过改变已设的牵伸装置11的控制程序,可容易地实施本实施方式。
(3)驱动前下罗拉12的前罗拉驱动马达15也由具有反馈功能的马达构成。前罗拉驱动马达15受控制,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阻止前下罗拉12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因此,由于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前下罗拉12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受到阻止,所以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的发生更进一步被抑制。
(4)作为具有反馈功能的马达,使用伺服马达。在通过改变各驱动马达15、16a、16b、17a、17b的旋转速度而改变总牵伸比以及制动牵伸比的牵伸装置11上,通常使用伺服马达。因此,在实现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的基础上,可不改变而使用通常使用的牵伸装置11的马达。
实施方式不限于前述方式,例如也可如下具体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后下罗拉14以及前下罗拉12的具有反馈功能的马达,使用了伺服马达。也可取代之而使用步进马达并且设置回转式编码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阻止后下罗拉14或前下罗拉12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的锁定机构,是利用控制装置21控制使具有反馈功能的马达15、17a、17b的驱动轴的旋转角、使其保持一定值的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后下罗拉14的驱动端以及自由端的至少一方,例如罗拉轴14a、14b的自由端设置电磁制动器。而且,通过控制在机器停止时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内、保持电磁制动器为制动状态,而阻止后下罗拉14的正转。又,在机器起动时,控制电磁制动器为容许后下罗拉14的正转的状态、即非制动状态。在该构成中,机器停止中的中间下罗拉13的回扭引起的纤维的过剩输送也受到抑制,机器起动时的丝条不匀的发生被抑制。此时,第1以及第2后罗拉17a、17b,不是可反馈控制的马达,而是可控制速度的马达即可。即,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也可不是伺服马达,而使用例如通过变换器驱动的马达。
如图3A所示,作为电磁制动器30,使用具有可一体旋转地固定在罗拉轴14a、14b上的一对盘片31、以电磁铁的力按压并把持两盘片31的制动部30a的构成。由于罗拉轴14a、14b的自由端之间的间隔窄,所以使制动力作用在罗拉轴14a、14b的轴部的构成的电磁制动器,难以确保安装空间。但是,图3A的电磁制动器30,是把持盘片31的构成。因此,容易确保电磁制动器30的安装空间。
电磁制动器30,取代通电时施加制动作用的构成,也可使用非通电时施加制动作用的构成。此时,机器因停电而停止时,后下罗拉14或前下罗拉12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被阻止。因此,不需要在停电时使电磁制动器30驱动的备用电源。
为了实现另外形式的锁定机构,如图3B所示,在罗拉轴14a、14b上可一体旋转地固定棘轮32。而且,将可卡止在棘轮32上的卡爪33设置为可移动到阻止棘轮32的正转(向图3B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的卡止位置和容许棘轮32的正转的退避位置。该卡爪33构成为利用驱动机构34可移动到卡止位置和退避位置。
在机器停止中,至少从纺纱停止时起既定期间,通过将卡爪33保持在卡止位置而阻止后下罗拉14的正转。又,在机器运行中,将卡爪33保持在退避位置。作为驱动机构34,使用例如螺线管或气缸。图3B的锁定机构,与图3A的电磁制动器30相比,容易确保锁定机构的安装空间。
前下罗拉12的锁定机构也同样设计为具有图3A的电磁制动器30或图3B的棘轮32以及卡爪33等的构成。
本发明,不限于3线式的牵伸装置11,也可用于4线式以上的牵伸装置。4线式牵伸装置的中间下罗拉,相当于卷挂了皮圈的第二下罗拉以及第三下罗拉。又,皮圈仅卷挂在4线式牵伸装置的第二下罗拉上的构成中,仅第二下罗拉成为中间下罗拉,第三下罗拉成为后下罗拉。即,所谓“中间下罗拉”,指配置在前下罗拉与后下罗拉之间且卷挂了皮圈的罗拉。
在纵长方向将下罗拉分割为2部分时,分割位置不必限于下罗拉的中央。在错开中央的位置将下罗拉一分为二的构成时,在驱动分割后的2根下罗拉的2台驱动马达上,作用与各罗拉轴的长度以及锤数成比例的负荷转矩。因此,在两驱动马达的负荷转矩上存在偏差。因此,从控制的角度来说,优选在中央将下罗拉一分为二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从机器的两侧利用驱动马达16a、16b、17a、17b驱动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的构成。不限于此,也可设计为从机器的两侧驱动一部分下罗拉、例如中间下罗拉13,从机器的单侧驱动后下罗拉14的构成。又,也可设计为根据机器的锤数仅从机器的单侧驱动所有前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的构成。
落纱停止环锭细纱机时,停止时间通常在30分钟以下。因此,控制装置21,也可进行控制,以使在伴有机器的落纱停止的纺纱停止期间,保持在阻止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的状态,在机器再起动的同时变成容许前述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的状态。
适用本发明的不限于从粗纱纺纱的环锭细纱机。也可将本发明用于例如不经过粗纱而牵伸纱条直接纺出细纱的环锭细纱机、包缠细纱机或粗纱机等纺纱机那样,具有下罗拉的罗拉轴长且在中间下罗拉上卷挂皮圈的构成的牵伸装置的其他纺纱机上。
在此,仅记述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在不超出其宗旨的范围也可以以其他特有的形式具体化。本发明不限于在此记述的内容,也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进行改进。

Claims (7)

1、一种牵伸装置(11),是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11),具有前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后下罗拉(14)、和用于分别独立地驱动这些罗拉(12、13、14)的多个马达(15、16a、16b、17a、17b),其特征在于:
具有锁定机构(21、30、32~34),所述锁定机构(21、30、32~34)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至少阻止前述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11),其特征在于:
前述马达包括驱动前述后下罗拉(14)的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该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具有反馈功能;
前述锁定机构包括控制装置(21),所述控制装置(21)控制前述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使前述后罗拉驱动马达(17a、17b)的驱动轴的旋转角保持一定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11),其特征在于:
前述后下罗拉(14)具有连结在前述马达(17a、17b)上的驱动端、和驱动端的相反侧的自由端;
前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前述驱动端以及自由端的至少一方上的制动器(30),该制动器(30)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保持在制动前述后下罗拉(14)的状态,前述纺纱机纺纱时设为非制动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伸装置(11),其特征在于:前述马达包括驱动前述前罗拉(12)的前罗拉驱动马达(15),该前罗拉驱动马达(15)也具有反馈功能,该前罗拉驱动马达(15)被控制为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阻止前述前下罗拉(12)的至少向正转方向的旋转。
5、一种环锭细纱机,具有如权利要求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11)。
6、一种控制方法,是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11)的控制方法,利用多个马达(15、16a、16b、17a、17b)分别独立地驱动牵伸装置(11)的前下罗拉(12)、中间下罗拉(13)以及后下罗拉(14);其特征在于,
至少从前述纺纱机纺纱停止时起到既定期间内,阻止前述后下罗拉(14)的至少向正转方向的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经过前述既定期间之前再次开始机器的运行时,在停止前述纺纱机的机器的情况下,从纺纱停止时起到机器再次起动之前的期间,保持阻止前述后下罗拉(14)的向正转方向的旋转的状态;
随着前述机器的再次起动,容许前述后下罗拉(1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
CN2006101055524A 2005-07-19 2006-07-18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牵伸装置的环锭细纱机 Active CN1900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09132 2005-07-19
JP2005209132A JP4670522B2 (ja) 2005-07-19 2005-07-19 紡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
JP2005209132 2005-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0394A true CN1900394A (zh) 2007-01-24
CN1900394B CN1900394B (zh) 2010-06-23

Family

ID=3719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055524A Active CN1900394B (zh) 2005-07-19 2006-07-18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牵伸装置的环锭细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746188B1 (zh)
JP (1) JP4670522B2 (zh)
CN (1) CN190039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6787B (zh) * 2007-04-27 2011-04-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
CN103384734A (zh) * 2011-02-24 2013-11-06 马佐里有限公司 纺纱机的牵伸缸体的驱动系统
CN104328536A (zh) * 2014-11-02 2015-02-04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细纱机中后罗拉传动的防倒转装置
CN104451978A (zh) * 2014-12-22 2015-03-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牵伸装置与多功能细纱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67989A (zh) * 2015-08-19 2017-03-01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牵伸系统的纺纱机
CN106757571A (zh) * 2016-11-21 2017-05-31 江南大学 一种三粗纱双锭独立传动喂入纺纱装置
CN109423717A (zh) * 2017-09-04 2019-03-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09487377A (zh) * 2018-12-21 2019-03-19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细纱机对称式电子牵伸装置
CN109825907A (zh) * 2019-03-13 2019-05-31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交变牵伸四通道纺纱装置及变支变比变捻纱线的纺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3644A (zh) * 2012-12-10 2013-05-15 苏州尊元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机械的罗拉驱动系统
CN105019066A (zh) * 2014-04-25 2015-11-04 苏州科技学院相城研究院 棘轮在细纱机和花捻机上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11379C3 (de) * 1979-03-23 1995-02-23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Lange Spinnmaschine
JPS5818423A (ja) * 1981-07-23 1983-02-03 Howa Mach Ltd 紡機の牽伸装置
IT8183454A0 (it) * 1981-09-02 1981-09-02 Savio Spa Dispositivo adottante tale procedimento per il bloccaggio procedimento. torsione in alberi lunghi e
JPS59113362U (ja) * 1983-01-21 1984-07-3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紡機のボトムロ−ラ制御装置
IN172476B (zh) * 1988-02-12 1993-08-21 Rieter Ag Maschf
DE4137800A1 (de) * 1991-11-16 1993-05-19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Streckwerk fuer eine spinnmaschine
DE4140984C2 (de) * 1991-12-12 1997-09-25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insbesondere Regulierstrecke für Baumwolle
JP3601556B2 (ja) * 1995-04-30 2004-12-1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の駆動装置
IT1284137B1 (it) * 1995-10-11 1998-05-08 Rieter Ag Maschf Filatoio con trasmissione elettronica
DE19644560B4 (de) * 1996-10-26 2007-10-11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 Regulierstrecke für Baumwolle
JP2000303269A (ja) * 1999-04-23 2000-10-31 Howa Mach Ltd 紡機のドラフトローラ駆動装置
DE19925271B4 (de) * 1999-06-02 2012-07-12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ereimaschine, insbesondere eine Regulierstrecke für Baumwolle, Chemiefasern u. dgl.
DE10011190A1 (de) * 2000-03-08 2001-09-13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mit Entspannungseinrichtung für Streckwerk
ITMI20011755A1 (it) * 2000-08-11 2003-02-09 Rieter Ag Maschf Filatoio
DE10102379A1 (de) * 2001-01-19 2002-07-25 Rieter Ag Maschf Antriebssteuerung für Spinnmaschine
DE10201469A1 (de) * 2001-01-19 2002-08-08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zum Anfahren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Ringspinnmaschine
DE10161522A1 (de) * 2001-12-14 2003-06-18 Rieter Ag Maschf Spinnmaschine
CN101460668B (zh) * 2006-06-14 2012-01-04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6787B (zh) * 2007-04-27 2011-04-13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锭细纱机短车中罗拉的同步装置
CN103384734A (zh) * 2011-02-24 2013-11-06 马佐里有限公司 纺纱机的牵伸缸体的驱动系统
CN103384734B (zh) * 2011-02-24 2017-02-22 马佐里有限公司 纺纱机的牵伸缸体的驱动系统
CN104328536B (zh) * 2014-11-02 2017-01-18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细纱机中后罗拉传动的防倒转装置
CN104328536A (zh) * 2014-11-02 2015-02-04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细纱机中后罗拉传动的防倒转装置
CN104451978A (zh) * 2014-12-22 2015-03-25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牵伸装置与多功能细纱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4451978B (zh) * 2014-12-22 2016-09-0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牵伸装置与多功能细纱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67989A (zh) * 2015-08-19 2017-03-01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牵伸系统的纺纱机
CN106757571A (zh) * 2016-11-21 2017-05-31 江南大学 一种三粗纱双锭独立传动喂入纺纱装置
CN109423717A (zh) * 2017-09-04 2019-03-0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CN109487377A (zh) * 2018-12-21 2019-03-19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细纱机对称式电子牵伸装置
CN109487377B (zh) * 2018-12-21 2023-12-08 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超长细纱机对称式电子牵伸装置
CN109825907A (zh) * 2019-03-13 2019-05-31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交变牵伸四通道纺纱装置及变支变比变捻纱线的纺制方法
CN109825907B (zh) * 2019-03-13 2023-09-19 安徽新雅新材料有限公司 交变牵伸四通道纺纱装置及变支变比变捻纱线的纺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23434A (ja) 2007-02-01
CN1900394B (zh) 2010-06-23
EP1746188A2 (en) 2007-01-24
EP1746188A3 (en) 2009-12-09
EP1746188B1 (en) 2011-06-01
JP4670522B2 (ja) 201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0394B (zh) 纺纱机中的牵伸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牵伸装置的环锭细纱机
JP4534887B2 (ja) 紡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CN1804170B (zh) 低扭单股环锭纱线的加工方法与设备
CN101962833A (zh) Jw导入式磁悬浮倍捻节能锭子
CN101078140A (zh)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WO2007134555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yarn traversing upon winding the yarn on a bobbin
CN1445394A (zh) 纺织方法及其设备
KR840000328B1 (ko) 긴정방기(long spinning machine)의 드래프트로울(draft roll)의 구동장치
EP0696656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zwirnten Fadens
CN1576415A (zh) 用于使中断的纺纱过程恢复生产的方法和装置
CN2895451Y (zh) 一种改良的粗梳毛纺走锭纺纱机
CN1576409A (zh)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中纱线接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367279A (zh) 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
CN1509971A (zh)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方法
CN200961158Y (zh) 新型车头结构
CN1637183A (zh) 部分整经机、经纱接替装置以及部分整经方法
CN102140715A (zh) 捻线机锭子的制动装置
CN112921454A (zh) 一种加捻卷绕分离式环锭纺纱系统
US6886770B2 (en) Cylindrical chees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wound package of a cylindrical cheese
CN1399020A (zh) 自由端纺纱装置
CN218231337U (zh) 一种弹性纤维布生产用纤维线整经装置
CN2567241Y (zh) 彩色竹节纱纺纱机的喂入装置
JP6323328B2 (ja) 紡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920134B (zh) 粗纱机通用型车头结构
JP7389811B2 (ja) リング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