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9020A - 自由端纺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由端纺纱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99020A CN1399020A CN02126462A CN02126462A CN1399020A CN 1399020 A CN1399020 A CN 1399020A CN 02126462 A CN02126462 A CN 02126462A CN 02126462 A CN02126462 A CN 02126462A CN 1399020 A CN1399020 A CN 13990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extension roller
- extension
- end spinning
- ribb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3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slivers into fibres; Orienting or straightening fibres, e.g. using guide-ro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自由端纺纱装置具有借助一个快速运动的分梳辊连续开松喂入纤维材料的开松装置,其中开松装置安装在配备有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对的一个纤维条延展装置(78)的前面。延展罗拉(79,80,81,82)具有许多凸脊,它们与对置延展罗拉的凹槽啮合。分别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79,80;81,82)之间的距离可以周期性改变。采用本发明的纤维条延展装置(78),可以在低开松辊速的情况下以及分梳辊加宽条件下进行完美的开松过程,可随之出现高计量精度和高纱均匀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
背景技术
除了转杯纺纱法以外,在其它自由端纺纱法如摩擦纺纱或气流纺纱中,也借助一根分梳辊将一根纤维条开松成单纤维。在这些纺纱法中,为了防止纤维堵塞,一般都希望纤维材料在其从分梳辊的输入装置至纱的牵拉装置的整个纺纱过程中能始终加速,而不必将牵拉速度设定得太高。但在分梳辊转速随意降低方面可能存在显著缺陷。在降低分梳辊转速时,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开松作用明显受到影响。可能无法达到将纤维材料开松到到所希望的单纤维所要求的分梳元件如针或锯齿咬入纤维须条的数量。
不仅已梳理纤维的数量,而且该数量保持不变都不足以获得一根完好的纱。
DE4040102A1展示了一种纺纱装置,在该装置内,纤维条借助一附加气流进入针布内,这样完全起作用的开松只有在分梳辊转比转杯纺纱装置通用的分梳辊转速低得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因为纤维条端头是被压入针布内,所以梳理得到强化,梳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齿或针的侧齿面而产生的。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力求在较低梳理速度下产生足够好的摩擦同步,借助摩擦同步,可靠地从纤维条端头或纤维条中牵拉出纤维。但结果表明,借助抽吸单根纤维而以分梳辊的圆周速度来输送这些纤维,从而尽管降低了分梳辊圆周速度,但单纤维总体上还具有与普通分梳辊时一样的速度并因而没有所希望的那么快。
在同类的DE19610960A1专利中描述了一种自由端纺纱法,在该方法中,单纤维在其从纤维条到成纱为止的过程中不再需要降低速度。单纤维可直接在其从纤维条开松出来后处于一个精确确定的机械控制的速度下。输送装置具有一个很宽的输送罗拉和一个很宽的分梳辊。因此,可以提高分梳元件咬入纤维须条的啮合数。
作为获得宽纤维条喂入的可能性是,许多根即5根纤维条同时并排喂入。多根纤维条向一个纺纱部位输送导致了成本显著上升。除了因带有所需输送元件的输送过程倍增而导致的成本外,例如必须在每个纺纱部位上提供用于数量相应的纺纱条筒的空间。这对一台纺纱机来说需要为其许多纺纱部位提供非常大的场地。此外,在纤维喂入和成品纺纱之间会产生很高的牵伸力,它损害纱的均匀性或纱支数的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进开松装置的纤维喂入。
根据本发明,通过一个具有权利要求1技术特征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完成了该任务。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采用依据本发明设计的延展罗拉对,它们被装在纤维流的开松装置的前面,例如当它进行延展时,可以使一根纤维分布在分梳辊整个工作宽度上并均匀化。此外,可以获得较薄的纤维材料喂入。与多级牵伸装置相比,纤维条延展装置有利地需要较小空间。
借助本发明,可以产生这样的纤维材料喂入,即可由此获得喂入纤维量的精确计量及其更高的均匀性。分梳工艺本身得到改善。可避免纤维流方向上的太高牵伸以及与之有关的缺陷。
使用本发明的纤维条延展装置,可提供一种很窄空间内极其有效地横向延展纤维条的紧凑装置。能够产生用于分梳辊的较薄纤维材料,它们遍及分梳辊的整个工作宽度。因此,在低分梳辊转速及与转杯纺纱时常用的分梳辊相比更宽的分梳辊情况下,可获得完美的纤维开松过程,其特征是高计量精度和高纱均匀性。
各配合作用的延展罗拉之间的距离最好能周期性改变。因此,可以周期性改变作用于喂入纤维材料的拉应力并由此强化、加速和均匀化该延展过程。
在一个优选实施形式中,两对前后设置的延展罗拉是这样相互耦联的,即它们的延展罗拉间距是反方向变化的,即当一对延展罗拉的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之间距离缩小时,而另一对的延展罗拉间距增大。如果这两对延展罗拉机械连接并且设有一个用于产生罗拉间距周期性变化的驱动装置,则用于周期性间距变化的驱动装置特别简单和节省成本。延展效应进一步加强。通过这种方式,一根纤维条可以被延展到原有宽度的2倍或3倍。
周期变动频率明显高于延展罗拉的转动频率,其中频率最好被调节为8Hz-25Hz之间的一个值,这导致了喂入纤维材料延展的高均匀性。
凹槽可被设计成梯形槽。能简单地生产这种形状并且它形成用于在在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之间蜿蜒引导的纤维条的导向边。纤维条在导向边中受到一个本身形成的拉应力并在拉应力影响下极其有效地延展。
或者,可如此实现凹槽和凸脊,即沿轴向近似于正弦形地形成延展罗拉的凸脊。这样一来,可进行小心翼翼的延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替换实施形式中,延展罗拉由圆盘组成,它们被固定在一根轴上,其圆周面构成所述凸脊。可以简单且低成本地制造这种结构。
纤维条最多为两根的限制导致了,当被喂入分梳辊时,喂入纤维材料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横向扩展并在少数情况下通过纵向牵伸被拉分成一层薄纤维网。因此,可以改善喂入纤维材料的均匀性。
一个设置在纤维条延展装置前的转向装置以这样的间隔被设置用于从一个条筒中抽出的纤维条,即在纤维条被从条筒抽出时,它在条筒或转向装置之间的垂直悬挂长度应超过圈条器旋转一圈的条子长度。这样安置能使通过圈条器旋转而被加入纤维条中的假捻自行解捻。这种假捻是由所谓的S捻和Z捻组成,它们可以在铺堆纤维条时偶然产生。使用与延展装置配套的导向装置,能可靠地避免假捻进入延展罗拉对并防碍延展过程。
附图说明
以结合对图的说明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其中:
图1带有条子延展装置的一个纺纱部位的原理图;
图2以侧视示意图表示图1的纤维条延展装置;
图3是图2所示延展装置的一对延展罗拉的A-A截面图;
图4以图3局部的放大图表示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相互啮合;
图5是具有正弦形状的且被示出局部的一对延展罗拉的截面图;
图6是一延展罗拉对的截面图,其延展罗拉具有圆盘;
图7一个具有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的纤维条延展装置,其延展罗拉之间的距离是可周期性改变的。
实施形式的具体描述
在图1所示的纺纱部位上,一根纤维条从条筒2中被牵拉出来并经过一转向装置4的导向辊3并通过一个导条器5被供给纤维延展装置6。导向辊3轴线和条筒2之间的距离大致超过圈条器旋转一圈的条子长度。纤维条1在这段路程上自由悬挂着,并且在纤维条1中偶然出现的假捻能自行解捻。纤维条1经过三个由延展罗拉7、8、9、10、11、12组成的罗拉对并在疏展状态下作为薄纤维网13被喂入开松装置14。给绵板15将疏展纤维条1紧压在喂入罗拉16上并与喂入罗拉16形成一个钳口,后者抑制纤维条1,即所谓的纤维须条端头。分梳辊17梳理纤维须条并把纤维条开松成单纤维。在这里,分梳辊17按箭头18方向转动。纤维被一个吸气输出罗拉接收并汇聚成一根窄细纤维条。输出罗拉19的旋转方向用箭头20表示。输出罗拉19和握持罗拉21形成细纤维条通过的钳口线。
气流纺纱装置22产生一个用于形成纱的空气涡流。这样的气流纺纱装置例如从DE19610960知道了。纱23经过一个牵引装置并被输送给一个为简明起见而未示出的络筒装置。
与图1相比,放大且更具体地示出了图2的纤维条延展装置6。纤维条1在导条器5中转向后进入由延展罗拉7、8组成的第一罗拉对并在该处受到延展。纤维条1经过延展变薄。接着,纤维条1通过第二延展罗拉对的延展罗拉9、10和最后再通过第三延展罗拉对的延展罗拉11、12,并作为延展于整个工作宽度上的薄纤维条1被供给和给绵板15一起形成钳口线的喂入罗拉16。快速运行的分梳辊17梳理来自被称为纤维须条25的纤维条1端的纤维并一直把纤维1开松成单纤维。
下延展罗拉8、10、12抗扭地与齿轮26、27、28相连。中间轮29、30形成在齿轮26、27、28与下延展罗拉8、10、12之间的传动连接。
中间轮30抗扭地与一皮带盘31连接,它借助传动带32驱动皮带盘33。皮带盘33又抗扭地与喂入罗拉16相连。电动机35借助传动带34来驱动传动皮带盘33。如此选择喂入罗拉16和下延展罗拉8、10、12之间的传动比,即喂入罗拉16的圆周速度和延展罗拉8、10、12的速度是相同的。
上延展罗拉9的轴36被固定在肘形节杆37的一条臂上。肘形节杆37可以围绕被固定在罩壳40上的轴38旋转并具有一个被固定在另一臂上的螺栓39。螺栓39插入耦联杆42的长孔41内。按照同样的方式,上延展罗拉7、11可转动地支承在肘形节杆43、44上。肘形节杆43、44的螺栓45、46亦各自插入肘形节杆47、48的长孔内。
肘形节杆42以其末端可转动地套在螺栓45上,肘形节杆48也以同样方式套在螺栓39上,从而这三个肘形节杆37、43、44彼此铰接并可以共同旋转。通过肘形节杆37、43、44按反时针反向旋转,上延展罗拉7、9、11可从下延展罗拉8、10、12上抬起,以便例如能放入新纤维条。
拉簧52、53、54悬置在肘形节杆43、47、44的螺栓45、39、46和被固定于耦联杆47、42、48上的螺栓49、50、51上。如果铺上纤维条后,可用手把耦联杆42、47、48向图2的右面拉,耦联杆42、47、48内的长孔向相对螺栓39、45、46和螺栓39、45、46移动,进而肘形节杆37、43、44借助拉簧52、53、54承受拉力。
在拉力作用下,肘形节杆37、43、44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上延展罗拉7、9、11抵达一个终端位置。在该终端位置上,耦联杆42、47、48通过制动杆55被固定住。制动杆55可以围绕螺栓49转动。固定是借助钩头56钩在罩壳40上而实现的。
为了用手提升上延展罗拉7、9、11,抓住杠杆按钮57,使制动杆55向上转,钩头56就脱离罩壳40并取消耦联杆42、47的固定。通过随后使杠杆按钮57运动,在图2中向左运动,使肘形节杆37、43、44逆时针旋转并且上延展罗拉7,9,11被抬起。
如果增粗纤维条或扭曲条子进入一对延展罗拉,则上延展罗拉7、9、11都往上偏移。这种偏移是克服由每个拉簧52、53、54产生的拉力并在由耦联杆42、47、48长孔尺寸限定的间隙范围内进行的。
图3是图2所示纤维条延展装置6的第二延展罗拉对的截面图。两个延展罗拉9、10的凹槽和凸脊相互啮合并形成一个锯齿形空隙。延展罗拉9、10的间距测量是这样进行的,即一根7 Ktex的纤维条可被拉入该间隙内,而不用抬起上延展罗拉9。下延展罗拉10的轴58支承在罩壳40上并由齿轮27驱动。延展罗拉10具有边侧拦板59、60,上延展罗拉9以其边侧拦板61、62压在所述边侧拦板上。上延展罗拉9可旋转地支承在轴63上。轴63与肘形节杆37固定连接。拉簧53对螺栓39施加作用,后者被固定在肘形节杆37的上杆臂上。延展罗拉对的工作宽度匹配于喂入罗拉16的工作宽度。在图3中,纤维条1已被尽可能扩展到延展罗拉9、10的宽度。在利用第三延展罗拉对的延展后,纤维条1就延展于整个宽度上地被喂给喂入罗拉16。
图4表示延展罗拉9和10之间的空隙放大图。下延展罗拉10的凸脊64咬入上延展罗拉9的凹槽内并且上延展罗拉9的凸脊66咬入下延展罗拉10的凹槽67中。纤维条1呈锯齿状地经过两个延展罗拉9、10之间空隙并在进入罗拉对时分别在凸脊64和66之间承受一张力而由此延展。
用图5所示的实施形式,可小心翼翼地进行纤维条68的延展工艺。此外,沿轴向看,近似正弦曲线地形成上延展罗拉69的表面和下延展罗拉70的表面。
图6表示本发明主题的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形式。纤维条7由一对延展罗拉输送,在这里,上延展罗拉72和下延展罗拉73都有圆盘74、75,它们分别被固定在一根轴76,77上,其圆周面形成垂直的凸脊99、100。在圆盘74、75之间形成凹槽97、98。可以简单且低成本地制造这种延展罗拉72、73的结构。
图7表示纤维条延展装置78的侧视图,该装置带有上下运动的上延展罗拉79、81和位置固定的下延展罗拉80、82。带喂入罗拉的开松装置已在前面说明图2时谈及。纤维条1经过导条器5和转向辊83,随后被喂入由上延展罗拉79和下延展罗拉80组成的第一延展罗拉对。在纤维条被喂入喂入罗拉16之前,它还经过由上延展罗拉81和下延展罗拉82组成的第二延展罗拉对。位置固定地支承的下延展罗拉80、82的高度是如此选择的,即当纤维条1在转向辊83和喂入罗拉16之间被拉紧时,它能够在延展罗拉80、82的上面经过。
延展罗拉79、81的轴84、85被固定在肘形节杆86上;下延展罗拉80、82被固定支承在罩壳87上。轴承与图2所示的延展罗拉8、10、12的轴承一样。肘形节杆86和虚线所示的摇杆88都与轴89抗扭连接并可围绕轴89的转动轴线一起旋转。摇杆88的一端可借助连杆91往复运动。连杆91的另一端与曲拐圆盘91啮合。曲拐圆盘91由电动机92驱动。曲拐圆盘91的转速介于500转/分钟-1500转/分钟。曲轴传动装置被设计成缓冲元件,从而在增厚纤维条和扭曲纤维条进入时,不产生阻塞。
上延展罗拉79、81依据曲拐圆盘91的转速逆时针地周期上下运动。由于高频运动,纤维条1受到的延展作用极大加强。
借助传动带93并通过中间轮94和齿轮95、96使下延展罗拉80、82转动。传动带93也驱动转向辊83。如此选择齿轮传动比,即转向辊83、延展罗拉79、80、81、82及喂入罗拉16都有相同的圆同速度。
在各对延展罗拉的上延展罗拉79、81的每次向上运动时,纤维条1从凹槽中离开。在延展罗拉79,81的向下运动时,纤维材料和凸脊之间的新接触点大多稍向侧偏移。由此一来,纤维条1不仅极其有效地而且均匀地得到延展。
Claims (10)
1.一种配备有一个用于开松连续喂入的纤维材料的开松装置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中该开松装置具有一个用于一快速运动的分梳辊的喂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纤维材料流路中,开松装置(14)被安装在一个具有至少一个配合工作延展辊对的纤维条延展装置(6,78)的前面,其中延展罗拉(7,8,9,10,11,12,69,70,72,73,79,80,81,82)具有分别在圆周面上并列环绕的凹槽(65,67,97,98),所述凹槽是这样形成的,即在凹槽(65,67,97,98)之间形成的凸脊(64,66,69,100)总是与对置的所述延展罗拉的凹槽(65,67,97,98)啮合,由此一来,在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7,8;9,10;11,12;69,70;72,73;79,80;81,82)之间经过的纤维材料沿延展罗拉(7,8,10,11,12,69,70,72,73,79,80,81,82)的轴向彼此相关地通过多个凹槽(65,67,97,98)被扩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对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79,80,81,82)之间的距离可周期性改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彼此先后安置的延展罗拉如此相互耦联,即其延展罗拉的间距反方向地改变,从而在一个延展罗拉对的配合工作的延展罗拉(79,80;81,82)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另一对延展罗拉的间距变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延展罗拉机械连接,设有一个用于产生周期性罗拉间距变化的共用驱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周期性变化频率明显高于延展罗拉(79,80,81,82)的转动频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周期性变化频率被调节到8Hz-25Hz之间的一个值。
7.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被设计成梯形槽(65,67)。
8.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凸脊的具体结构是,延展罗拉(69,70)的凸脊沿轴向看地近似呈正弦曲线形状。
9.根据权项1-6之一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罗拉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被分别固定在一根轴(76,77)上的并形成垂直的凸脊(99,100)圆盘(74,75)。
10.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一个条筒(2)保持这样一个间距地分别给纤维延展装置(6,78)配备一个用于从该条筒(2)中被拉出的纤维条(1,68,71)的前置的转向装置(4),即在从条筒(2)内被牵拉出时,纤维条(1,68,71)垂直悬挂的长度超过圈条器旋转一圈的条子长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135548.3 | 2001-07-20 | ||
DE10135548A DE10135548A1 (de) | 2001-07-20 | 2001-07-20 |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99020A true CN1399020A (zh) | 2003-02-26 |
Family
ID=7692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126462A Pending CN1399020A (zh) | 2001-07-20 | 2002-07-22 | 自由端纺纱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96116B2 (zh) |
EP (1) | EP1277859B1 (zh) |
CN (1) | CN1399020A (zh) |
CZ (1) | CZ20022296A3 (zh) |
DE (2) | DE1013554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8787A (zh) * | 2015-04-07 | 2016-10-26 |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 用于终止自由端纺纱机器的工位处的纺纱操作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5009731A1 (de) * | 2005-03-03 | 2006-09-07 |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 Flyerloses Spinnverfahren sowie Vorrichtung mit einem Streckwerk |
DE102009026737B4 (de) | 2008-09-16 | 2012-10-31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breiten von bandförmigen Filamentgarnen |
CH709566A1 (de) * | 2014-04-28 | 2015-10-30 | Rieter Ag Maschf | Abzugsanordnung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
CN106868658A (zh) * | 2017-03-22 | 2017-06-20 | 响水县晨丰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摩擦纺纱机送纱机构 |
CN113969442B (zh) * | 2021-10-29 | 2022-07-22 | 东台市兴源色织有限公司 | 一种棉布生产加工用转杯纺纱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07477A (en) * | 1949-11-23 | 1963-10-22 | Meimberg Julius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spinning fibrous materials |
US3107447A (en) * | 1961-03-22 | 1963-10-22 | Anthony G Tucci | Seam-presser |
GB1332856A (en) * | 1970-05-14 | 1973-10-10 | Chubu Seiko Kk | Rotary drafting apparatus |
DE2506058C3 (de) * | 1975-02-13 | 1978-06-01 |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fabrik Ag, 8070 Ingolstadt | Faserbandauflösevorrichtung für eine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
US4369622A (en) * | 1980-03-24 | 1983-01-25 | Riegel Textil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awing and blending textile materials |
DE3219332A1 (de) * | 1982-05-22 | 1983-11-24 | F.A. Kümpers KG, 4440 Rheine | Lieferwalzen, die faserbaender kompakt erfassen und weiterfuehren |
DE3245517C2 (de) * | 1982-12-09 | 1985-11-14 | Spinnbau GmbH, 2820 Bremen | Vorrichtung zum Verziehen von querorientiert einlaufenden Faservliesen |
DE3402083C2 (de) * | 1984-01-21 | 1995-03-23 | Brockmanns Karl Josef Dr In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pinnfasernformation |
DE3448514C2 (de) | 1984-01-21 | 1995-08-31 | Brockmanns Karl Josef Dr Ing | Faservorlageverstreckvorrichtung |
CS264430B1 (en) * | 1987-06-15 | 1989-08-14 | Safar Vaclav | Device for fibres opening for spinning unit of spinning machine |
US4979270A (en) * | 1989-08-03 | 1990-12-25 | Burlington Industr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verting tow into staple |
DE4040102A1 (de) * | 1990-12-16 | 1992-06-17 | Fritz Stahlecker | Vorrichtung zum erspinnen eines fadens |
US5699659A (en) * | 1996-03-08 | 1997-12-23 | Waverly Mills, Inc. | Process for producing substantially all-polyester yarns from fine denier feed fibers on an open end spinning machine |
DE19610960A1 (de) * | 1996-03-20 | 1997-09-25 | Fritz Stahlecker | Verfahren zum Offenend-Spinnen |
US6265045B1 (en) * | 1998-07-29 | 2001-07-24 | Clopay Plastic Products Compan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in-hole prevention in zone laminates |
US6368444B1 (en) * | 1998-11-17 | 2002-04-09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ross-directional stretching of polymeric film and other nonwoven sheet material and materials produced therefrom |
-
2001
- 2001-07-20 DE DE10135548A patent/DE10135548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
- 2002-06-05 EP EP02012279A patent/EP1277859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6-05 DE DE50204230T patent/DE50204230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6-28 CZ CZ20022296A patent/CZ20022296A3/cs unknown
- 2002-07-19 US US10/199,824 patent/US679611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7-22 CN CN02126462A patent/CN139902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48787A (zh) * | 2015-04-07 | 2016-10-26 |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 用于终止自由端纺纱机器的工位处的纺纱操作的方法 |
CN106048787B (zh) * | 2015-04-07 | 2020-05-05 |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 用于终止自由端纺纱机器的工位处的纺纱操作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Z20022296A3 (cs) | 2003-03-12 |
US6796116B2 (en) | 2004-09-28 |
DE50204230D1 (de) | 2005-10-20 |
EP1277859A2 (de) | 2003-01-22 |
US20030014957A1 (en) | 2003-01-23 |
EP1277859A3 (de) | 2003-05-28 |
EP1277859B1 (de) | 2005-09-14 |
DE10135548A1 (de) | 2003-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87411B (zh) | 一种前置式左右变位超喂复合纺纱装置、工艺及应用 | |
CN1263572A (zh) | 产生包芯纱的方法和纺纱机 | |
CN1212737A (zh) | 在纺纱或加捻过程中减少纱线的断头 | |
CN1804170A (zh) | 单股环锭纱线的加工方法与设备 | |
CN1602373A (zh) | 带有纤维带压缩器的环形纺织机的拉伸机 | |
CN1043353A (zh) | 粗纱的真空纺 | |
CN1318667C (zh) | 牵伸装置轴承支座的改装方法 | |
CN1399020A (zh) | 自由端纺纱装置 | |
CN1699652A (zh) | 组合纱的制作方法及罗拉牵伸机构 | |
US4819422A (en) | Arrangement for winding a double yarn onto a cross-wound spool | |
CN1908263A (zh) | 细纱机的弹性盘片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 | |
US2472283A (en) | Slubbing device | |
CN109112690A (zh) | 一种亚麻纱线连续式自动生产方法 | |
CN1034748C (zh) | 兔毛纺梳理机 | |
EP1338687A1 (en) | Multi-component fancy yar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ts production | |
KR850000721B1 (ko) | 카딩기로부터 나온 플리이스의 콘덴싱장치 | |
CN1023784C (zh) | 丝条的往复导丝装置 | |
CN2707783Y (zh) | 环锭纺纱机纤维须条集束装置 | |
EP0295731B1 (en) | Twisting device for giving a false twisting to a textile fibre sliver | |
CN1776040A (zh) | 并条机匀整装置的带轮差动机构 | |
CN2707779Y (zh) | 棉条动态储存的装置 | |
CN1704512A (zh) |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 |
CN1432673A (zh) | 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开松装置 | |
CN208965129U (zh) | 一种双线罗拉牵伸机 | |
CN220887810U (zh) | 一种纤维加工梳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