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8140A -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8140A
CN101078140A CNA2007101282908A CN200710128290A CN101078140A CN 101078140 A CN101078140 A CN 101078140A CN A2007101282908 A CNA2007101282908 A CN A2007101282908A CN 200710128290 A CN200710128290 A CN 200710128290A CN 101078140 A CN101078140 A CN 101078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drafting system
spinning
control modul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82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8140B (zh
Inventor
V·库比斯
J·卢德维塞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Elitex AS
Rieter CZ AS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Elitex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Elitex AS filed Critical Rieter Elitex AS
Publication of CN101078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8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8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81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操作单元的作用,用于转杯纺纱(2)机操作单元上的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在生头过程中,纱线(2)依次受到独立控制纱线(2)的牵伸装置(3)和独立控制纱线(2)的卷绕装置(5)的独立的装置作用。

Description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转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上通过操作单元的装置进行单纱生头的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用于单纱生头装置(individual spinning-in device),这种转杯纺机的每个操作单元包括一个纺纱器,它带有将棉条喂入纺纱器的纺纱转杯中的喂给装置,其连接一个控制单元,在上述纺纱器上方设置纱线牵伸装置(draw-off),其带有在机器连续牵伸轴上的牵伸辊和安装在回转压杆上连接一控制单元的加压罗拉,在上述牵伸装置上方设置带有纱管的卷绕装置,其连接一控制单元,同时在操作单元上设有纱线偏转装置,连接一控制单元以及机器操作单元的保持部件和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单纱生头装置,这种转杯纺机的每个操作单元包括一个纺纱器,它带有将棉条喂入连接控制单元的纺纱器中的喂给装置,带有牵伸辊的纱线牵伸装置设置在纺纱器的上方并与控制装置连接,并且由此开始倾斜设置压力罗拉,在纱线牵伸装置上方,设置连接控制单元带有纱管的卷绕装置,控制单元也连接机器操作单元的其余部件和装置。
背景技术
CZ284295公开了一种已知的在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单纱生头方法,以及完成这一方法的装置,但是这种生头是人工参与和纺纱器的装置的自动操作的结合。首先,在上升的纱管上,人工发现纱尾,用于生头所必须的纱线长度由人工测量。在纱线的末端形成生头纬纱,该尾纱被输送进纺纱转杯中。在生头前纱线被引入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中的工作路径。与此同时,它从处于偏转位置的牵伸装置的罗拉问通过,并通过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的至少一个偏转装置偏离其工作路径。所述纱线在分配机构的外部通过。通过释放偏转装置,纱线生头尾端下移至纺纱转杯的凝聚槽,在凝聚槽上,纤维条之前已形成开始和纱尾连接的部分。因此,在生头尾纱降低到纺纱转杯凝聚槽的一段时间内,纱线开始由纺纱机的操作单元中的牵伸装置牵伸,同时通过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的卷绕装置卷绕。仅管通过上述方法提高了接头的质量,同时和人工生头相比减少了对人工的参与的需要,但是并未能改变纱线开始牵伸和卷绕时的相互设置。为了进行上述方法,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有一个单纱生头装置,这种转杯纺机的每个操作单元包括带有棉条喂给装置的纺纱器、纺纱转杯和引纱管,在引纱管上方在纱线工作路径上,安装有牵伸装置,包括牵伸辊和安装在回转压杆上的加压罗拉、纱线存在传感器,纱线分配机构和臂部安装有纱管的纱线卷绕装置。此外,它包括一个与棉条喂给装置和一个质量和/或纱线存在的传感器相连接的控制单元。卷绕装置的臂部和牵伸装置的压杆通过一个与控制单元相连的共同的电磁体控制,在生头之前或生头过程中,纱线在牵伸装置的牵伸辊和偏转加压罗拉之间在其工作路径上被发现。
在某个时候,控制装置的信号启动上述共同的控制电磁体,同时它也对卷绕装置的臂部和牵伸装置的压杆起作用。通过倾斜卷绕装置的臂,卷绕纱管的外周与卷绕装置的运转驱动罗拉相配合,同时通过对牵伸装置的压杆的作用,加压罗拉的外周紧贴牵伸装置的运转驱动罗拉的外周。牵伸装置牵伸由卷绕装置卷绕在卷绕纱管上的紧压细纱。
现有技术中的装置的缺点是,纱线牵伸的启动和纱线卷绕的启动配合不令人满意,这可能影响下移进入纺纱转杯的尾纱长度,并无法控制生头工艺中纱线牵伸或卷绕的速度,结果将不能保证在所有状况下实现上述操作的最合适的时间顺序。由于这个缺点,接头的质量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或至少减少现有技术的缺点。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的缺点通过本发明的转杯纺纱机中的操作单元的单纱生头方法来消除,其原理事实上在于生头过程中纱线受到用于独立控制纱线牵伸装置和独立控制纱线卷绕装置的单独的装置彼此作用。纱线牵伸装置的独立控制器和纱线卷绕装置的独立控制器,按照可能的需要,设置生头后卷绕纱线的启动,相对于纱线从纺纱转杯中开始牵伸的时刻,并考虑到直接或间接影响生头的质量,尤其是纱线的数量、纱线原料和卷装重量的参数,所述参数在纱线卷绕到纱管的过程中不断增加。
根据权利要求2,首先人工找到纱管上的尾纱,人工将纱线引入牵伸装置的各罗拉之间,并引入到倾斜装置,测量出用于生头的返回到纺纱转杯中所必须的尾纱长度,该纱线被缩短为这个长度,所形成的生头尾纱从纺纱转杯进入引纱管,然后来自倾斜装置的纱线被释放,由此,尾纱下移至纺纱转杯的凝聚槽中,在那里须条已形成逐渐与纱尾连接的部分,然后在某个时段,对于彼此独立但彼此同步地将纱尾下降到凝聚槽中而言,通过倾斜纱线牵伸装置的压力罗拉到牵伸罗拉上启动了对来自纺纱杯的纱线的牵伸,通过纱线的降落,纱线卷绕装置开始运行。这种方法用于提高了从纺纱转杯牵伸纱线的开始时刻和卷绕纱线开始之间的同步性,同时理想情况下,在生头开始阶段,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牵伸的纱线和卷绕纱线的质量差异,因此可以采用共同的机械补偿器代替其他必要的气体补偿器以补偿牵伸装置和卷绕装置之间的区域中的这种差异。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卷绕装置在可变时间间隔,根据卷绕在纱管上的纱线长度,相对于通过牵伸装置开始纱线牵伸的时刻,运行,这将消除尤其是在牵伸和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线圈的尺寸问题,这是由于带有大卷装纱线的纱管较慢的启动引起。
当改变纺成纱线的批次,例如当改变纺纱原料和/或纱线支数时,最好所述可变时间间隔可以依照纺成纱线的参数而定。
根据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单纱生头方法的另一变化形式,在安装在卷绕装置的卷绕纱管上,起初,人工发现尾纱,围绕纱线长度补偿器人工引导纱线从而在牵伸装置的罗拉之间被压紧,同时,在牵伸装置上方,产生了供给的纱线比返回至纺纱转杯用于生头的纱线的必需长度大,该纱线供应存放在补偿器内,之后牵伸辊下面的尾纱变得比预先设定的用于生头的长度短,并引入纺纱器的引纱管,然后通过牵伸装置的反转,牵伸来自补偿器的纱线,同时生头尾纱下降至纺纱转杯的凝聚槽,在那里纱线降落至正好形成的须条上,逐渐与尾纱结合,然后,相对于下降纱尾进入纺纱转杯凝聚槽中而言在一个选定的时刻中,改变牵伸装置的转向,同时来自纺纱转杯的纱线开始独立于卷绕装置被牵伸,而暂存在补偿器中的纺成纱线在卷绕装置运行后开始被牵伸。
技术要求决定了牵伸装置的反转速度可能是恒定的或变化的。
为了在降落进入纺纱转杯的凝聚槽之前纱尾位置具有稳定性,最好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在纱线经过引纱管之时,牵伸装置的反转提前中断并与短期牵伸相交替,这引起纱线在引纱管中振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单纱生头装置的原理在于牵伸装置的压杆由被驱动的牵伸控制装置独立地连接控制单元,卷绕装置由独立地被驱动卷绕控制装置连接控制单元。本装置可以设置在纱线从纺纱转杯开始牵伸和开始卷绕之间独立的间隔,目的是消除牵伸和卷绕装置之间的纱线线圈的形成,同时在一个纱管的纺纱过程中这些间隔可以是不同的。
最好卷绕的控制装置由用于降低纱筒保持器臂部的装置形成,从而保证简单的解决方式和保持较低的获取成本。
通过本发明另一形式的装置甚至达到更好的接头参数,它的原理包括:纱线牵伸装置由牵伸辊的独立被驱动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开/关驱动可能反转的牵伸辊形成,所述控制装置卷绕装置独立被驱动的卷绕控制装置连接控制单元。该装置不仅能够设置在从纺纱转杯的开始纱线牵伸和开始卷绕之间单独的间隔,目的是消除牵伸和卷绕装置之间纱线线圈的形成,而在一个纱管的纺纱过程中这些间隔可以是不同的,而且还能提高降落的纱尾本身进入纺纱转杯凝聚槽的精确度,这是相对于下述事实而言的:在降落至纺纱转杯凝聚槽的整个过程中纱线在牵伸装置的罗拉间被压紧。因此,接头质量基本上和来自带有自动辅助装置的机器的接头质量一样。
最好由连接机器的连续式牵伸轴并配置一反转联结器的一个齿轮机构牵伸辊的形成开/关驱动器,从而特别地改进包含连续式牵伸轴的老机器。
最好牵伸辊的开/关驱动器可由可能反转的电机形成,尤其在新机器的生产方面。
最好所述电机是步进电机。
包括用于控制牵伸装置的压杆和使纱管保持器的臂部下降的装置的装置能够使这些装置同步运行,尤其在降低纱线供给方面,从而在生头过程中必须存储在纺成纱线长度补偿器中。
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的单独驱动,与公共驱动轴的连接装置可连接的各驱动器,是优选的,尤其相对于它们的可能反转而言,从而使独立于卷绕控制装置的生头工艺更容易也更准确,该工艺的结果是与带有辅助装置的自动机器进行的接头相比具有优质的接头。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实施例简明地体现在附图中。在此,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选择装置,带有控制牵伸装置的压杆的装置和在生头前纱线下落至纺纱转杯的凝聚槽后使纱管保持器的臂部下降的装置,图2表示正在生头的同一装置,图3本发明的选择装置,带有在连续性牵伸轴上通过一连接器驱动的牵伸装置,附图4和5表示本发明的装置其他形式,带有由独立电机驱动的牵伸装置的驱动器。
具体实施例
转杯纺纱机包括很多并排设置的操作单元,每个操作单元代表一个组合装置,其独立地将纺织纤维条生产成纱线,并将所生产的纱线卷绕到纱管上。
每个操作单元包括纺纱器1,其主要部件是纤维条喂给装置12、分梳装置11、带有凝聚槽131的纺纱转杯13和引纱管14。
在纺纱器1上方设置有纱线质量和纱线存在的传感器21以及其上的牵伸装置3。在图示实施例中,在牵伸装置3上方具有检测纱线存在的传感器22,可以设置一个检测纱线质量和存在的传感器。在传感器22上方设置有纱线分配装置4和纱线卷绕装置5,其中安装有最终的卷绕纱管51。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
在除了上述装置之外的操作单元上,在牵伸装置3之间还设置有纱线2长度的补偿器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由一机械补偿器形成。与之紧邻,在操作单元上设置纱线的偏转装置8,用来产生重新纺纱时下落至纺纱转杯13中所必需的储备纱线2。牵伸装置3包含安装在连续性牵伸轴311上的牵伸辊31,在以摆动方式安装的可倾斜的压杆33上安装的压辊32,压杆33进入到通过例如弹簧322的力挤压的罗拉31和32的接触位置中。压杆33的位置通过牵伸控制装置34进行控制,牵伸控制装置34是气压或液压汽缸,也可能是电磁铁。牵伸控制装置34连接控制单元7。
卷绕装置5包括安装在臂52上的纱管51,所述臂已知相对于连续卷绕轴53以倾斜的形式进行安装。臂52已知连接卷绕控制装置54,其是气压或液压汽缸,可能是和控制单元7连接的电磁铁。连续卷绕轴53沿自由端纺纱机通过,所有列的并排设置的操作单元共有所述卷绕53,而对于每个操作单元而言,在它上面具有以固定方式安装的驱动罗拉531。
如上所述,控制单元7连接牵伸控制装置34和卷绕控制装置54,它们由控制单元7独立控制。控制单元7也以已知方法与操作单元的其它部件连接,尤其是与纤维条喂给装置12、纱线传感器21,22和纱线偏转装置8连接。紧邻着控制单元7连接有控制按钮9,其位于操作人员易于接近的位置。控制单元7以某些已知的方式实施,那么它可能由操作单元的控制单元或机器部分的控制单元或整个机器的控制单元形成,或这些控制单元适当的结合。
如果,在操作单元上,由于纱线2断头而发生的纺纱中断,操作人员执行已知的步骤恢复纺纱。
操作人员逐步清洁纺纱转杯13,并找到纱管51上的纱线2的末端。操作人员通过导纱器61从上升纱管51上退绕的纱线2,在图示实施例中导纱器被固定,不过它可能是未示出的装置的一部分,用于从分配装置4挤压出的纱线2。此外,操作人员绕着纱线2长度补偿器6、用于检测纱线2存在的传感器22引导纱线2并将纱线2插入各牵伸辊31之间,以及通过该牵伸辊31倾斜偏离牵伸装置3的加压罗拉32。操作人员进一步采用已知的方法测量和缩短用于生头的纱线2末端的长度,他引导纱线2进入纱线2的质量和存在传感器21并通过偏转装置8将生头纱线2的末端插入纺纱器1的引纱管14的出口。由于纺纱转杯13中的负压导致的纱线2的生头末端被吸入引纱管14,相对于由于通过偏转装置8引导纱线2而出现的储备长度,纱线2的末端没有到达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纱线2的储备长度由偏转装置8决定,在它的延伸位置上,形成储备纱线2,用于把纱线2的末端降落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因此在纱线2启动时,偏转装置8释放纱线2时,可以确保纱线降落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
在用一些已知的方法如按压控制按钮9或关闭纺纱器1的盖子启动纺纱器1后,喂给装置12开始将纤维条喂入纱线的分梳装置11,从分梳装置出来,分梳纤维通过喂入槽被输送至转动纺纱杯13。控制单元7发出第一个信号用于从纱线2的偏转装置8释放纱线2,然后纱线2的末端降落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在一定时段后,当牵伸的纤维须条开始和下降的纱线2末端生头时,该下降的纱线是在控制单元7发出第二信号后,借助牵伸控制装置34的控制使得压杆33释放的,同时通过弹簧322的加压罗拉32降落接触梳辊31的圆周。纱线牵伸装置3开始牵伸从纺纱器1出来的细纱2。纱管51下降至连续卷绕轴的驱动罗拉531的外周的时刻,由控制单元7的第三个信号启动,是预先由控制单元7选择的,考虑了卷装的瞬态重量、纱线性质和启动纱管51时由于其惯性和因此产生的滑移造成的期望延迟。在大重量卷装的瞬时,以及在用于使得牵伸装置3操作的控制单元7的第二信号之前,转矩可被有利地转移。在牵伸装置3和卷绕装置5之间生头时可能会出现一点多余的纱线2,这会暂时由已知的纱线长度的机械补偿器6补偿。
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以及图4和5中的操作单元的设置和功能,图4和5示出第三可选择的实施例,因为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牵伸辊31的开/关驱动器的类型不同,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连接连续牵伸轴311并配有反转连接器312的齿轮机构,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能够反转运动的电机313进行。从装置功能的角度看,图3表示装置开始生头前的状态,图4的装置,在纺纱转杯13开始牵伸纱线后,但还没有开始纱线卷绕时,纺成的纱2存放在真空补偿器62内,图5表示纺纱期间,在开始将纱线2卷绕到纱管51上后,还未消耗真空补偿器62中的纱线供应。
在操作单元中,在牵伸装置3和卷绕装置5之间设置一个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62,其连接未提及的真空源,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62的管口位于牵伸纱线2的路径附近。真空补偿器62是上述实施例中机械补偿器6的替代或补充。牵伸装置3包括连接连续牵伸轴311的牵伸辊31,牵伸轴借助齿轮机构经过转杯纺纱机的整排操作单元,该齿轮机构装配在两个旋转方向中能够驱动牵伸辊31的通过配置开/关反转连接器312牵伸辊31。反转连接器312设立牵伸辊31的控制装置341,并与控制单元7相连接。加压罗拉32可旋转的安装在倾斜压杆321上,例如通过弹簧322的作用力压杆被压入罗拉31,32的接触位置。压杆321配置有未图示的手动控制杆,操作人员在纱线2在插入加压罗拉32和牵伸辊31之间时通过该控制杆能够倾斜加压罗拉32。
卷绕装置5的构成方式和上述实施例相同,和控制单元7也是一样的。
如果,在操作单元中,由于纱线2断头而发生纺纱中断,操作人员执行已知的步骤以恢复纺纱。在纺纱中断过程中,关闭反转连接器312,使得牵伸辊31停止不转。
逐步地,操作人员清洁纺纱转杯13,并找到纱管51上的纱线2的末端。操作人员从上升纱管51上退绕有一定剩余储备量的纱线2,他绕着纱线2长度的真空补偿器62的嘴引导引导纱线2,将纱线插入补偿器中,使分别吸入的纱线2的长度比返回至纺纱转杯13用于生头的纱线2的末端的必需长度大。另外,操作人员引导纱线2进入纱线2的存在传感器22。他手动地从牵伸辊32上倾斜加压罗拉31,将纱线2插入其中,再将加压罗拉32放回,这样牵伸装置3上的纱线2被压紧,而在真空补偿器中,即使在此操作过后,仍然保留一定量的纱线2,比生头必需的进入纺纱转杯13的纱线2的末端返回的纱线2的长度大。操作人员在牵伸装置3后面用已知的方法测量出纱线2的长度,并切断以产生生头纱线2的长度,这足以引导纱线2接下来插入引纱管14中,不过它还没有到达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
操作人员进一步将纱线2引入纱线2的质量和存在传感器21,他将纱线2的生头纱尾插入纺纱器1的引纱管14的出口。纱线2的生头纱尾由于纺纱转杯13的真空作用被吸入引纱管14,但还没有到达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
在纺纱器1被启动后,如通过按压按钮9或关闭纺纱器的盖子,喂给装置12开始将纤维条输送到牵伸装置11,牵伸的纤维通过喂给通道从牵伸装置被喂入到转动的纺纱杯13中。控制单元7给牵伸辊3的反转连接器312发出使得牵伸辊3反转的信号并且缩短连接器312的结合,在纱线喂入到纺纱器1的引纱管14的方向时,牵伸辊31通过连接器31进行反转。这样,通过牵伸装置3,从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62引出的纱线2的必需长度,纱线2的末端下降到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在那里与纤维条结合。控制单元7通过第二个信号把反转连接器312转换到来自纺纱器1的引纱管14的纱线2牵伸方向中的运动,在从纺纱器1的引纱管14出来的纱线2的牵伸方向转动,牵伸装置3开始从纺纱器1引出纱线2。引出的纱线2在引纱初始阶段被吸入真空补偿器6。纺纱管51降落至连续卷绕轴53的驱动罗拉531的外周时间,由控制单元7的另外一个信号启动。至于纱线2长度的真空补偿器62中的储备供应纱线2的尺寸,在决定启动卷绕装置5的时刻没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不过控制单元7根据需要和技术要求调节启动卷绕和牵伸的共同时刻,而唯一的限制是纱线线圈的长度最大值,线圈可能被安置于真空补偿器62中。
本发明的第三可选择实施例时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转杯纺纱机不包括连续牵伸轴,但每个操作单元的牵伸罗拉31连接有能够反转的独立电机313,例如步进电机。机器操作单元的其它部件和之前的实施例运行方式一样。
控制单元7对牵伸装置3的电机313给出第一个信号,用于使得牵伸辊31进行反转以及缩短启动电机313的时间,进而使得牵伸辊31在把纱线2输送到纺纱器1的引纱管14的方向中进行转动。这样,通过牵伸装置3,纱线2的必需长度从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62引出,纱线2的末端降落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在输送纱尾至凝聚槽131时,步进电机有效的控制牵伸辊31的旋转速度。优选的,紧接着匀速反转的电机之后在纱线2的末端通道中设置使用一个快速改变旋转方向的电机,这个通道在纱线2发生弯曲的区域或反转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化的区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降低速度是有利的。通过改变旋转的方向或改变电机速度,可以积极影响接头的质量。对接头质量的基本影响仍然是通过准确调节返回的纱线长度和在纱线2的末端与纤维条在纺纱转杯13中结合后同样精确地启动引纱。这样,接头质量和带有辅助装置的自动纺纱机器的接头质量一样。
根据本发明生头方法的第一可选择的实施例以及相应的装置的优点是:生头时牵伸装置3可能不要求反转。分开控制牵伸装置3和卷绕装置5,在启动卷绕装置5时能够考虑到纱管51的瞬态重量以及在某提前时刻开始滑移。这样,在牵伸装置3和卷绕装置5之间,不会产生供应过剩的纱线2,将不必在此区域安装用于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可采用一个纱线长度的机械补偿器用于供应少量的纱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优化生头工艺,取决于通过控制单元7准确确定引纱动作的特定的顺序以及通过控制单元7控制卷绕装置3,5,在基于纱线2降落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时控制牵伸装置3,不需要卷绕装置5反转。同步启动牵伸和卷绕,以及牵伸速度都是可调节的。此外,尤其是以变化的速度把纱线2的末端降低到纺纱杯13的凝聚槽,或通过快速改变牵伸辊31的旋转方向同时产生纵向摆动,可以重复获得生头质量。考虑步进电机的现有技术水平和价格,本发明的第三个替代实施例的解决方案好像更有优势。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卷绕装置5包括不与连续卷绕轴53连接的驱动罗拉,但是它由一个独立的驱动装置驱动,如电动机,其连接有控制装置,依据生头控制启动纱线卷绕。
引用标记列表
1    纺纱单元
11   分梳装置
12   纤维条喂入装置
13   纺纱转杯
131  凝聚槽
14   引纱管
2    纱线
21   纱线存在和质量传感器
22   纱线存在传感器
3    纱线牵伸装置
31   牵伸罗拉
311  连续牵伸轴
312  连接器
313  反转电动机
32   加压罗拉
321  压杆
322  弹簧
33   压杆
34   牵伸控制装置
341  牵伸罗拉的控制装置
4    分配机构
5    卷绕装置
51   纱管
52   臂部
53   连续卷绕轴
531  驱动罗拉
54   卷绕控制装置
6    纱线长度补偿器
61   导纱器
62   纱线长度的真空补偿器
7    控制单元
8    偏转装置
9    控制按钮

Claims (16)

1、一种借助操作单元的装置作用在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纱的单个生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头过程中,纱线(2)受到用于独立控制纱线(2)的牵伸装置(3)和独立控制纱线(2)的卷绕装置(5)的彼此分开的装置的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在卷绕装置(5)中的纱管(51)上,首先,人工找到纱线(2)的末端,人工将纱线(2)引入牵伸装置(3)的罗拉(31,32)之间,它被插入到偏转装置(8)中,测量出用于纱线(2)的末端返回至纺纱转杯(13)以便生头所必须的纱线(2)的长度,纱线(2)被缩短到此长度,形成的纱线(2)的生头末端从纺纱器(1)被插入到引纱管(14),然后,纱线(2)从纱线偏转装置(8)释放,由此纱线(2)的末端降落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中,在那里,纤维条之前已经形成,其逐渐与纱线(2)的末端相结合,之后,在某个时刻,在纱线(2)的末端彼此独立地但还是以彼此同步的人工方式下降至凝聚槽方面,通过倾斜纱线牵伸装置(3)的加压罗拉(32)到牵伸罗拉,对来自纺纱转杯的纱线(2)的牵伸,通过纱线的降落,纱线卷绕装置(5)开始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5)相对于通过牵伸装置(3)在一可变时间间隔内启动纱线(2)的牵伸的时刻而言,根据卷绕在纱管(51)上的纱线(2)的长度开始运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变时间间隔根据纺成纱(2)的参数而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在卷绕装置(5)中的卷绕管(51)上,首先,人工找到纱线(2)的末端,在纱线(2)长度的补偿器(6)周围人工引导纱线(2)直至在牵伸装置(3)的罗拉(31,32)之间压紧,同时在牵伸装置(3)上方,产生大于返回到转杯(13)用于生头的纱线(2)的末端所必须的纱线(2)长度的纱线(2)的供给,它被存储在补偿器(6)中,然后,在牵伸罗拉(31,32)下面的纱线(2)末端缩短为预先设定的用于生头的长度,并被插入到纺纱器(1)的引纱管(14)中,之后,通过牵伸装置(3)的反转,来自补偿器(62)的纱线(2)被牵伸,纱线(2)的生头末端被降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上,在那里它与刚形成的纤维条接触,所述纤维条逐渐与纱线(2)末端结合,然后,相对于纱线(2)的末端降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而言,在一可选择的时刻,改变牵伸装置(3)的转动方向,纺纱转杯(13)的纱线(2)开始独立于卷绕装置(5)被牵伸,同时纺成线(2)暂存在补偿器(62)中,在卷绕装置(5)开始运行后开始牵伸所述纱线(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3)的反转速度是恒定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3)的反转速度是变化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3)的反转速度有两个恒定值。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纱线(2)在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中通过引纱管(14)时,牵伸装置(3)的反转被中断,并与短期牵伸交替,这会引起纱线(2)在引纱管(14)中的振动,从而在降至纺纱转杯(13)的凝聚槽(131)前稳定其位置。
10、一种在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纱的单个生头的装置,这种转杯纺机的每个操作单元包括一个纺纱器,它带有将棉条喂入连接一个控制单元的纺纱器的纺纱转杯中的喂给装置,在上述纺纱器上方设置纱线牵伸装置,其带有在机器连续牵伸轴上的牵伸辊和安装在连接控制单元的回转压杆上的加压罗拉,同时在上述牵伸装置上方设置带有连接控制单元的纱管的卷绕装置,同时在操作单元上设有连接控制单元的纱线偏转装置,该纱线偏转装置还连接机器操作单元的其余部件和装置,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的压杆(33)通过被驱动牵伸控制装置(34)独立地连接控制单元(7),卷绕装置通过独立地被驱动的卷绕控制装置(54)连接控制单元(7)。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卷绕控制装置(54)由用于把卷绕装置的臂(52)降落到所述机器的驱动辊上的装置形成。
12、一种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的纱的单个生头的装置,这种转杯纺机的每个操作单元包括一个纺纱器,它带有将棉条喂入连接控制单元的纺纱器中的喂给装置,在纺纱器的上方设置并与控制装置连接了带有牵伸辊的纱线牵伸装置,相对该牵伸装置倾斜设置加压罗拉,同时在纱线牵伸装置上方,设置带有连接控制单元的纱管的卷绕装置,该控制单元也连接有机器操作单元的其余部件和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牵伸装置(3)通过牵伸辊(31)的独立被驱动控制装置(341)连接控制单元(7),通过连接控制单元(7)的卷绕独立被驱动控制装置(54)该卷绕装置与控制单元(7)相连,在牵伸装置(3)和卷绕装置(5)之间,真空补偿器(62)仅靠着纱线(2)的通道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牵伸辊(31)的控制装置(341)通过可能反转的开/关牵伸辊(31)驱动器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有连续牵伸轴(311)和装备了反转连接器(312)的齿轮机构形成开/关牵伸辊(31)驱动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可能反转的电机(313)形成开/关牵伸辊(31)驱动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313)由步进电机形成。
CN2007101282908A 2006-05-26 2007-05-25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8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ZPV2006-344 2006-05-26
CZ2006-344A CZ304396B6 (cs) 2006-05-26 2006-05-26 Způsob a zařízení k individuálnímu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CZPV2006344 2006-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8140A true CN101078140A (zh) 2007-11-28
CN101078140B CN101078140B (zh) 2012-06-13

Family

ID=38779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82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8140B (zh) 2006-05-26 2007-05-25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78140B (zh)
CZ (1) CZ304396B6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5897A (zh) * 2009-06-26 2011-01-0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操作工位的方法和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工位
CN103866438A (zh) * 2012-12-10 2014-06-18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生头方法
CN103966709A (zh) * 2013-01-15 2014-08-06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接纱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3284A (zh) * 2013-06-03 2014-12-17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纺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88440A (zh) * 2014-05-13 2015-11-25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位处对纱线进行单独生头操作的方法
CN10508844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纱线备用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19698A (zh) * 2015-06-30 2017-01-11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纱机中的纺纱区的方法及纺纱机中的纺纱区
CN106995952A (zh) * 2015-10-08 2017-08-01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
CN108396416A (zh) * 2018-02-26 2018-08-14 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接头控制方法
CN109097875A (zh) * 2018-08-31 2018-12-28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方法
CN110000282A (zh) * 2019-04-22 2019-07-12 涿州皓原箔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折边美甲铝箔生产装置
CN115380137A (zh) * 2020-04-22 2022-11-22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分开从纺纱筒传送到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纱条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Z303974B6 (cs) * 2012-06-01 2013-07-24 Rieter Cz S.R.O. Zpusob a zarízení k zaprádání príze po pretrhu na pracovním míste rotorového doprádacího stroje
CZ306035B6 (cs) * 2014-12-01 2016-07-07 Rieter Cz S.R.O. Způsob navíjení příze na křížovou cívku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způsobu
CZ306444B6 (cs) * 2015-04-30 2017-01-25 Rieter Cz S.R.O. Způsob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1677C3 (de) * 1984-08-08 1994-02-24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pinnen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DE3903782C2 (de) * 1989-02-09 1994-02-24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Verfahren zum Anspinnen einer Offenend-Spinnvorrichtung und Offenend-Spinnmaschine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m Anspinnen einzelner oder mehrerer Spinnvorrichtungen
CZ284295B6 (cs) * 1997-02-13 1998-10-14 Rieter Elitex A.S. Způsob individuálního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CZ292232B6 (cs) * 1999-10-12 2003-08-13 Rieter Cz A.S. Způsob provádění časové synchronizace zapřádacích úkonů při zapřádání příze
CZ290468B6 (cs) * 2000-07-26 2002-07-17 Rieter Cz A. S. Způsob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CZ292067B6 (cs) * 2001-04-27 2003-07-16 Rieter Cz A. S. Způsob a zařízení k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bezvřetenových dopřádacích strojích
CZ12768U1 (cs) * 2001-10-11 2002-11-11 Saurer Czech A.S. Zařízení k pohonu válečku podávacího ústrojí pramene spřádací jednotky bezvřeten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DE102004029048A1 (de) * 2004-06-14 2005-12-29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Verfahren an einer Offenend-Rotorspinnmaschine zum halb-automatischen Anspinnen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5897A (zh) * 2009-06-26 2011-01-05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操作工位的方法和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工位
CN103866438B (zh) * 2012-12-10 2018-05-08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生头方法
CN103866438A (zh) * 2012-12-10 2014-06-18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生头方法
CN103966709A (zh) * 2013-01-15 2014-08-06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处接纱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3284A (zh) * 2013-06-03 2014-12-17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纺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13284B (zh) * 2013-06-03 2019-05-17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半自动自由端纺纱机的操作单元纺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88440A (zh) * 2014-05-13 2015-11-25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在自由端纺纱机的工位处对纱线进行单独生头操作的方法
CN105088441A (zh) * 2014-05-20 2015-11-25 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纱线备用部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19698A (zh) * 2015-06-30 2017-01-11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纱机中的纺纱区的方法及纺纱机中的纺纱区
CN106995952A (zh) * 2015-10-08 2017-08-01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
CN106995952B (zh) * 2015-10-08 2021-09-07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
CN108396416A (zh) * 2018-02-26 2018-08-14 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接头控制方法
CN108396416B (zh) * 2018-02-26 2020-07-24 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接头控制方法
CN109097875A (zh) * 2018-08-31 2018-12-28 安徽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杯纺纱机自动接头方法
CN110000282A (zh) * 2019-04-22 2019-07-12 涿州皓原箔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折边美甲铝箔生产装置
CN115380137A (zh) * 2020-04-22 2022-11-22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分开从纺纱筒传送到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纱条的方法
CN115380137B (zh) * 2020-04-22 2024-02-02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分开从纺纱筒传送到纺纱机的纺纱工位的纱条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Z2006344A3 (cs) 2007-12-05
CN101078140B (zh) 2012-06-13
CZ304396B6 (cs)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8140A (zh) 转杯纺纱机操作单元上单纱生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14960B (zh) 纺纱机和用于中断纺纱机的纱线制造的方法
CN1028039C (zh) 在气流纺纱装置中连接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319833C (zh) 纱线卷取机
EP2345612A2 (en) Doffing apparatus
CN1138882C (zh) 一种在转子纺纱机的操纵单元上进行单纱生头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CN103303740B (zh) 用于优化自动络筒机的工位的卷绕速度的方法
CN1405377A (zh) 气流纺纱机重新接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847481A (zh) 处理自由端纺纱机辅助车中纱线的装置
CN105274665B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半自动纺织机
CN101044276A (zh) 具有纱线返回操作模式的纱线输送设备
CN1118388A (zh)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接头的工艺及设备
CN103010816A (zh) 纱线卷取机
CN1530478A (zh) 纺纱机
CN101265623A (zh) 自由端纺纱机中的自动纱线生头装置
US10907278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iecing a thread at a workstation of a textile machine, and textile machine
CN1445394A (zh) 纺织方法及其设备
CN1360100A (zh) 在纺纱器上捻接纱线或起动纺纱过程方法及所用的纺纱器
CN202181395U (zh) 转杯纺纱机接头装置
CN101223305B (zh) 用于操作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方法
CN202464919U (zh) 筒管设置装置以及具备该筒管设置装置的绕纱机
CN100507106C (zh)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的维护小车
US7392648B2 (en) Rotor Spinning machine
CN1576409A (zh) 用于自由端纺纱机中纱线接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576415A (zh) 用于使中断的纺纱过程恢复生产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