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90612A -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90612A
CN1890612A CNA2004800364445A CN200480036444A CN1890612A CN 1890612 A CN1890612 A CN 1890612A CN A2004800364445 A CNA2004800364445 A CN A2004800364445A CN 200480036444 A CN200480036444 A CN 200480036444A CN 1890612 A CN1890612 A CN 1890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x
master component
control member
contact
movabl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364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11031C (zh
Inventor
河口秀司
久保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90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90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10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103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03G21/1871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6Electrical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Abstract

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100)的主组件(A)上的处理盒(B),所述主组件(A)包括在电连接位置和从电连接位置撤回的回缩位置之间可动的输出触点(144a)、用于使输出触点(144a)运动的可移动构件(147)以及用于弹性推压可移动构件(147)以将输出触点(144a)朝着离开电连接位置的回缩位置推压的弹性功能构件(149),所述处理盒(B)包括:一电摄影感光鼓(107);可以作用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107)上的处理装置(108);可以相对于处理盒框架(B1)运动的可动操作构件(142),其中在将所述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后,所述可动操作构件(142)在从电摄影成像设备(100)的主组件(A)传递给所述处理盒(B)的驱动力作用下移动,从而可动操作构件(142)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100)的主组件(A)中的可移动构件(147)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147)运动,与之相关地,输出触点(144a)克服弹性功能构件(149)的弹性力从回缩位置向电连接位置运动;以及输入电触点(141a),用于通过与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的输出触点(144a)接合以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装置(108)能够工作的电压。

Description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和一种可使用该处理盒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这里,所述电摄影成像设备为一种用于通过电摄影成像方法在记录材料(记录纸张、OHP片材等)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它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等等。
所述的处理盒为包含有作为一体的电摄影感光构件和包括充电构件和显影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处理装置的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
背景技术
在采用处理盒式电摄影成像设备时,处理盒不用专门维护人员就能够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安装或拆卸。因此,明显改善了成像设备的可操作性。
在这种电摄影成像设备中,必须将电压提供给用于给电摄影感光构件(感光鼓)充电的充电构件、用于使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构件等,它们都包含在处理盒中。
之前,处理盒的布置设有用于在将处理盒安装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适当位置处时在处理盒和设备主组件之间形成电连接的输入电触点。另一方面,该设备主组件设有一输出触点。采用该结构,在将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输入电触点与输出触点连接。这样,可以从设备主组件将电压提供给处理盒。
更具体地说,下面的结构是已知的。
在设备主组件中设有覆盖触点构件(输出触点)的可动保护板。在对打印机(成像设备)进行维护操作时,防止了操作人员和/或工具接触触点构件。通过将处理盒插入到设备主组件中的插入操作使保护板回缩至回缩位置。这样,允许在位于设备主组件中的触点构件和位于处理盒上的触点构件(输入电触点)之间形成电连接(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平7-77921的段落[0012]-[0015])、图1-图3)。
在从设备主组件将该单元拆卸下时,插头(输出触点)隐藏在分隔壁内侧。这样,防止了维护人员或用户接触到该插头。通过将该单元插入到设备主组件中,插头进入组件插入空间。因此,插头和单元的连接部分(输入电触点)电连接(日本公开专利申请昭62-215278)。
另外,鼓保护罩设有一调节部分。该调节部分用来覆盖电触点(输入电触点)。这样,可以防止由杂质在电触点上的沉积引起的接触故障。通过将处理盒放入到设备主组件中,使处理盒的电触点和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输出触点)电连接。(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平10-74030)。
触点构件(输出触点)设置在回缩位置和规定位置之间并且可以在它们之间运动。这样,处理盒的触点部分(输入电触点)和设备主组件的触点构件依次相互接触。在将处理盒插入到设备主组件中之前,触点构件(输出触点)处于回缩位置中。在将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触点构件向规定位置运动。由此使触点部分和触点部分相互电连接(日本公开专利申请平9-6883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在这种结构中的进一步改进。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在将处理盒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时,可以确保在处理盒的输入电触点和成像设备主组件的输出触点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能够有效防止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电路受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包括可以相对于处理盒框架运动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在将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后,通过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处理盒的驱动力使可动操作构件移动,从而使可动操作构件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可移动构件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运动,与之相关地,主组件的输出触点克服弹性功能构件的弹性力从回缩位置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由此改善了在输入电触点和输出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包括能够相对于处理盒框架运动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在将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后,可动操作构件在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处理盒的驱动力作用下移动,从而使可动构件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可移动构件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运动,与之相关地,输出触点克服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中的弹性功能构件的弹性力从回缩位置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由此防止了设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电路受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盒和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输出触点相对于固定输入电触点运动,以在它们之间建立电连接,由此确保在它们之间的电连接。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以下说明将更加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2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结构。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显示出用来接纳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设备主组件的安装部分。
图5显示出用来接纳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设备主组件的安装部分。
图6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8为一透视图,其中显影单元和鼓单元相互分开,以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结构。
图9为一透视图,其中显影单元和鼓单元显示为分开,以显示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结构。
图10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鼓单元的结构。
图11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鼓单元的结构。
图12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13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设置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电触点的结构。
图14显示出设在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安装部分的结构。
图15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16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17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18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19为一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主要部分。
图20为一局部打开的俯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21显示出在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中的电路板的结构。
图22为一侧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主要部分。
图23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24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25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26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27显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和触点。
图28显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和触点。
图29显示出根据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和触点。
图30显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和触点。
图31显示出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和触点。
图3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34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的结构。
图35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36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37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38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39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40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4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2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3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的结构。
图44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触点的结构。
图45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46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47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48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49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5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1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2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53为一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54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55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56显示出该成像设备的可动操作构件和电触点的结构。
图57显示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的可动操作构件的结构。
图58显示出在根据本发明该实施方案的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电触点部分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这些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进行说明。
实施方案1:
(1)处理盒的总体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1对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处理盒B(盒)进行说明。图1为处理盒B的剖视图。
在图1中,处理盒B包括一电摄影感光鼓(感光鼓)107。如图2所示,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A(设备主组件)上时,感光鼓107可以通过接收来自主组件A的驱动力而转动。
与感光鼓107的外表面相对设置的是用作充电构件的充电辊108。该充电辊108受到来自设备主组件A的电压,并且给感光鼓107充电。充电辊108与感光鼓107接触并且由感光鼓107转动。
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充电辊108通过用作输出触点的充电输出触点144a(图4)和用作输入电触点的充电输入电触点141a(图10)接收来自设备100的主组件的电压。充电辊108通过该电压来给感光鼓107充电。
处理盒B包括用作显影构件的显影辊110。该显影辊110将显影剂t提供到位于感光鼓107附近的显影区域中。显影辊110用显影剂t使形成在感光鼓107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显影辊110包含有一磁辊(固定磁体)111。
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显影辊110通过用作输出触点的显影输出触点(未示出)和用作输入电触点的显影输入电触点(未示出)接收来自设备100的主组件的电压。显影辊110通过这样施加的电压来使静电潜像显影。
一显影刮板112与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接触。该显影刮板112用来调节沉积在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t的量。显影刮板112还用来给显影剂t摩擦充电。
容纳在显影剂容纳容器114中的显影剂t通过搅拌构件115、116的转动而被供应出并进入显影剂腔室113a。转动通过电触点160a供以电压的显影辊110。这样,在显影辊110的表面上形成具有由显影刮板112施加的摩擦电荷的显影剂层。根据潜像的图案使显影剂t转移到感光鼓107上。由此使潜像显影。
通过转印辊104将感光鼓107上的已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102上。
与感光鼓107的外表面相对地设有一弹性清洁刮板117a。该清洁刮板117a具有与感光鼓107接触的边缘。该刮板117a用来在将已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102上之后清除留在感光鼓107上的显影剂t。由刮板117a从感光鼓107的表面清除的显影剂t被容纳在废显影剂容器117b中。
处理盒B由显影单元119和鼓单元120构成。
显影单元119由作为处理盒框架B1的一部分的显影装置框架113构成。显影单元119包括显影辊110、显影刮板112、显影剂腔室113a、显影剂容纳容器114和搅拌构件115、116。显影输入电触点(未示出)设置成从显影装置框架113暴露出。
鼓单元120包括感光鼓107、清洁刮板117a、废显影剂容器117b和充电辊108。电触点设置在鼓框架118上并且暴露出。
感光鼓107的一个端部由鼓框架118支撑。鼓轴139的外端用作处理盒引导件140L1,这将在后面参照图7进行说明。
如从图6中所理解的那样,处理盒引导件140R1、140R2设在鼓单元120的一个纵向端部120a上。如图7所示,处理盒引导件140L1和另一个处理盒引导件140L2设在另一个纵向端部120b处。
显影单元119和鼓单元120通过销P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图1)。通过设在这些单元119、120之间的弹性构件121、122(图8)将显影辊110推压在感光鼓107上。附图标记119a表示的是设在显影单元119中的一臂。该臂119a也与鼓单元120接合。销P穿过形成在这些单元119、120中的孔。
下面将参照图8和9进行更详细的说明。臂部分119a、119b的自由端设在显影装置框架113的纵向相对端部附近,并且设有与显影辊110平行地延伸的圆形旋转孔119c、119d。在鼓框架118的纵向端部的两个位置处设有用来接收臂部分119a、119b的凹座118a、118b。这些臂部分119a、119b被插入到凹座118a、118b。然后,将连接构件、即销P插入到鼓框架118的安装孔118c、118d中。另外,使销P接合到臂部分119a、119b的旋转孔119c、119d中。然后,将这些销P压配合到形成在鼓框架118内的孔(未示出)中。以该方式将这些销P安装好。这样,鼓单元120和显影单元119通过这些销(连接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因此它们可以绕着销转动。在该情况中,安装在臂部分119a和119b的基部上的压缩螺旋弹簧121、122抵靠着鼓框架118的凹座118a、118b的上壁。这样,通过由弹簧121、122提供的弹性力向下推压显影单元119。这样确保将显影辊110朝着感光鼓107推压。
(2)电摄影成像设备
参照图2,下面将对可以使用处理盒B的电摄影成像设备100进行说明。图2显示出电摄影成像设备(成像设备)100的总体布置。
下面将对作为示例性成像设备100的激光束打印机进行说明。
在该成像操作中,通过充电辊108将感光鼓107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激光束从激光二极管发射出并且根据图像信息用包括多面镜、透镜和偏转镜(未示出)的光学装置101投射到感光鼓107上。这样,在感光鼓107上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通过已经在前面描述的显影辊110使潜像显影。
另一方面,与已显影图像的形成同步,在纸盒103a中的记录材料102由拾取辊103b送出并且通过供纸辊103c、103d、103e送到转印位置。在转印位置处设有转印辊104(转印装置)。这样,将形成在感光鼓107上的已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102上。
通过引导件103f将目前具有转印到其上的已显影图像的记录材料102送给定影装置105。该定影装置105包括一驱动辊105c和在其中包含有加热器105a的一定影辊105b。该定影装置105向从中穿过的记录材料102施加热量和压力,以使已显影图像在记录材料102上定影。记录材料102由一对辊子103g和103g送到接纸盘106上。辊子103b、成对供纸辊103c、103d、103e、引导件103f、成对辊子103g和103h等构成记录材料102的供给装置103。
按照下面的方式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中或者从中拆卸下来。
如图3所示,操作人员打开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门109。将处理盒B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处理盒安装装置130上。
如图4和5所示,该实施方案的安装装置130包括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引导件130R1、130R2、130L1、130L2。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将它朝着处理盒安装部分130a插入,从而处理盒引导件140R 1、140R2(图6)由主组件引导件130R1、130R2引导,并且处理盒引导件140L1、140L2(图7)由主组件引导件130L1、130L2引导。
处理盒引导件140R1与主组件引导件130R1的定位部分130R1a接合,并且处理盒引导件140R2抵靠着主组件引导件130R2的定位部分130R 2a。处理盒引导件140L1与主组件引导件130L1的定位部分130L1a接合,并且处理盒引导件140L2抵靠着主组件引导件130L2的定位部分130L2a。这时,通过安装装置130将处理盒B可拆卸地安装在处理盒安装部分130a上。通过安装在处理盒安装部分130a中的适当位置处的处理盒B能够进行成像操作。这里,处理盒安装部分130a为由通过安装装置130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适当位置处的处理盒B所占据的空间。
在安装处理盒B时,用作驱动力传递部分的连接件134(图5)处于回缩位置处,从而它不会与正在插入以便安装的处理盒B干涉。在关闭盖子109时,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连接件134与用作驱动力接收部分的处理盒B的连接件107a的连接件107a(图6)接合。然后,处理盒能够从设备主组件A中接收用于使感光鼓107转动的驱动力。
(3)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
如图10所示,鼓单元120设有一输入电触点构件(即输入电触点构件)141,用于接收从设备主组件A施加在充电辊108上的充电电压。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141安装在鼓框架118上。更具体地说,该充电触点构件141在鼓框架118的一个侧面上具有一触点141a,以与设备主组件A中的输出触点构件、即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电触点(输出触点)144a(图13)建立电连接。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141的另一个端部与在鼓单元120内的充电辊108电连接。
图11为一透视图,其中已经去除了鼓框架118的一侧,从而可以看到鼓框架118的内部。如在该图中所示那样,充电辊108具有由用导电树脂材料模制成的充电辊轴承132可转动地支撑的金属轴108a。充电辊108安装在鼓框架118中。在充电辊轴承132和鼓框架108之间设有一充电辊加压弹簧(金属弹簧)133。弹簧133用预定的力将充电辊108推压在感光鼓107上。
该充电触点构件141采取具有用于与设在设备主组件中的触点144a电接触的电触点141a和用于与所述弹簧133接触的触点141b的金属板形式。该(充电触点构件141)安装在鼓框架118上。因此,该触点141a通过触点141b、弹簧133、充电辊轴承132和金属轴108a与充电辊108电连接。
该电触点141a由肋118g包围以便不会伸出到鼓框架118的侧面之外。
(4)处理盒可动构件:
下面将参照图10、12、19和20对处理盒B的可动操作构件(处理盒可动构件142)进行说明。图12显示出将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等安装到鼓框架118上的安装方法,并且图10显示出在通过在图10中所示的方法安装之后的状态。图9为可动构件142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0为可动构件142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首先,将对该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可动构件142采用所谓的肘节式动作。更具体地说,在从由弹簧决定的平衡位置出现了轻微偏差时,该构件沿着增大该偏差的方向受到推压。通过设在能够与感光鼓107一体地运动的凸缘151上的偏心轴151b来实现从稳定位置运动超过平衡位置的运动(图12)。
如图12所示,凸缘151固定在感光鼓107的端部上。凸缘151设有孔部分151a。处理盒圆柱形引导部分140L1的小直径部分140L1a穿过设在鼓框架118中的鼓支撑孔118j。然后,小直径部分140L1a接合到凸缘151的孔部分151a中。小直径部分140L1a和鼓支撑孔118j的尺寸如此确定,从而在它们之间可形成压配合。这样,圆柱形部分140L1牢固地固定在鼓框架118上。另外,凸缘151设有一偏心轴151b。因此,该凸缘151能够与感光鼓107的转动一起绕着小直径部分140L1a转动。
如图12所示,具有不同直径的轴向连接的圆柱形式的固定轴150(阶梯轴)穿过可动构件142的孔142a。将固定轴150压配合到形成在鼓框架118的侧面中的固定孔181中。因而,可动构件142被安装成绕着固定轴150转动。该固定轴150具有用于固定可动构件142的大直径部分150a。在装配可动构件142时,将抵接部分142b插入到设在鼓框架118的侧面中的开口118h中。因此,可动构件142的转动范围由抵接部分142b沿着箭头a的方向与抵接部分118e的抵接以及抵接部分142b沿着箭头b的方向与抵接部分118f的抵接所限定。这样,可动构件142的转动范围受到限制。抵接部分118e、118f设在鼓框架118上。
抵接部分142b进一步向内延伸穿过开口118h。如在图20中所示那样,其伸出程度是这样的,从而它沿着感光鼓107的轴向与凸缘151的偏心轴151b重叠。偏心轴150b和可动构件142在相互接合的同时运动,并且下面将对该运动进行说明。
拉伸螺旋弹簧143(弹性功能构件)的一个端部143a由可动构件142的弹簧支撑销部分142e钩住,并且其另一个端部143b安装在鼓框架118的侧面上的伸出轴118k上。如图20所示,弹簧支撑销部分142e和伸出轴118k具有一大直径部分118k1,其直径大约为弹簧143在其被钩住的部分的外侧处的外径。由此,弹簧143被牢固地固定。在可动构件142在可动范围内运动时,通过使弹簧143保持在充分伸展的状态中便弹簧143总是产生出沿着压缩方向的力。
(5)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19和20对可动构件142和凸缘151在它们装配好之后的运动进行说明。
首先,对肘节式功能进行说明。
在图19(a)和(b)中,可动构件142的旋转中心(固定轴150的中心)设置在连接着部分142e的中心和伸出轴118k的中心的直线上方。因此,在该状态中,通过由弹簧143的弹簧力提供的力矩沿着箭头a的方向推压可动构件142。由在图19、即图19(a)-(d)中的虚线所示的抵接部分142b与鼓框架118的抵接部分118e抵接。由此确定了可动构件142沿着转动方向的位置。图19(a)显示出与图10相同的状态。
在图19(c)中,可动构件142的旋转中心(支撑轴150的中心)位于连接着弹簧支撑部分142e的中心和伸出轴118k的中心的直线上。因此,在该状态中,弹簧力没有沿着使可动构件142绕着旋转中心(轴150的中心)转动的方向产生出任何力矩。此即为平衡状态位置。在该状态中,抵接部分142b没有与所述抵接部分118e、118f中的任一个抵接。
在图19(d)中,可动构件142的旋转中心(轴150的中心)位于连接着弹簧支撑部分142e的中心和伸出轴118k的中心的直线下方。因此,通过由弹簧力提供的力矩沿着箭头b的方向推压可动构件142。抵接部分142b与鼓框架118的抵接部分118f抵接。这样确定了可动构件142沿着旋转方向的位置。
下面将对可动构件142随着感光鼓107的转动的运动进行说明。
如图19(a)所示,远离抵接部分142b设置的凸缘151的偏心轴(伸出部)151b(由图19(a)和(b)中的虚线所示)与感光鼓107通过从设备主组件A提供的驱动力作用下在该图中的顺时针转动相关地转动。这样,偏心轴151b与感光鼓107一起转动。如图19(b)所示,偏心轴151b运动到它与抵接部分142b接触的位置。呈伸出部形式的偏心轴151b从与感光鼓107一体的凸缘151沿着鼓轴线的方向伸出。
在感光鼓107进一步转动时,可动构件142被偏心轴151b推压以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如前面所述那样,可动构件142到达在图19(c)中所示的平衡位置。在感光鼓107进一步转动时,可动构件142由偏心轴151b推压并且位于平衡位置上面(图19(d))。该可动构件142已经到平衡位置之外,可动构件142在弹簧143的弹性力作用下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直到抵接部分142b与抵接部分118f抵接,从而停止在那里(图19(d))。在该状态中,即使在感光鼓107进一步转动的情况下,尽管偏心轴151b经过,该抵接部分142b也位于该区域之外,因此它不会被接触。为此,可动构件142保持在图19(d)中所示的状态。
换句话说,操作构件142可以相对于作为处理盒框架的鼓框架118绕着轴150的中心运动。通过从设备主组件A传递给处理盒B的驱动力使感光鼓107转动。该驱动力随着感光鼓107的转动而被传递给操作构件142。这样,操作构件142相对于鼓框架118转动。另外,弹簧143设置用来向操作构件142施加弹性力。该弹性力有助于操作构件142的转动。更具体地说,操作构件142通过受到设在由驱动力转动的感光鼓107上的呈伸出部形式的偏心轴151b推压而转动。操作构件142由偏心轴151b推压并且转动到平衡位置之外,然后它离开偏心轴151b(图19(d))。之后,弹簧143通过弹簧143的弹性力进行转动。通过操作构件142的一系列转动操作,使电触点144a从回缩位置运动到电连接位置。
(6)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充电触点:
下面将对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输出触点构件)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在设备主组件A内设有一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用于通过与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141(处理盒B的输入电触点构件)的触点141a接触来施加充电偏压。在没有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触点144a处于没有从设备主组件A的内侧板145伸出的回缩位置中。该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通过导线等与将在后面描述并且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高压电路电连接。
在设备主组件A内,固定构件146从内侧板145伸出。该固定构件146在处理盒使用设备主组件A的运动时由可动构件142抵接。因此,固定构件146用作用于使可动构件142转动到平衡位置之外到达原始位置的抵接部分。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一个端部147c在固定构件146相对于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的下游位置处伸出。固定构件146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没有被可动构件142接触。因此,该固定构件146在该时刻不会使可动构件142转动。
主组件可动构件147与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旋转操作相关地沿着箭头c、d的方向运动。如图13(b)所示,在感光鼓107转动时,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中并且该设备准备进行成像操作之后,通过可动构件142沿着设备主组件A的方向推压主组件可动构件147。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操作相关地,充电触点144a朝着安装部分130a旋转运动离开内侧板145。使触点144a与处理盒B的触点141a接触。这样,充电辊108能够接收来自设备主组件A的电压。更具体地说,在触点144a进行转动运动的同时,它与处于等待状态并且在电接触位置处固定不同的所述触点141接触。该触点144a与触点141a接触,并且之后它在触点141a上滑动。因此,可以通过滑动进行擦拭动作来清除杂质,例如灰尘、显影剂等。由此改善在这些触点之间的电连接。
(7)设备主组件A的内部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14对设备主组件A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14为从前侧D看、即沿着安装处理盒B的方向(图3)看的设备主组件A内部的主视图。
在设备主组件A的底面处、即在处理盒安装部分130a下方设有一设备控制器电路板EC(图21)。在安装部分130a相对于安装方向的一个侧面处,在内侧板145的内侧表面145e外面设有一马达M和用于将驱动力从马达M传递给连接件134等的一驱动齿轮系(驱动力传递装置)M1。
在安装部分130a的相对侧面处,可移动接合部分147c设置固定的可接合构件146相对于处理盒B向设备主组件A的插入方向X的下游。另外,在沿着插入方向X看时,至少一部分接合部分147c与固定的可接合构件146叠置。换句话说,在沿着插入方向X看时一部分接合部分147c位于固定可接合构件146后面。
为此,即使在操作人员在将处理盒B拆卸之后从前侧D将其手插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以便进行维护(卡纸清除操作等)的情况下,其手也会被固定的可接合构件146挡住。因此,可防止可移动接合部分147不小心被操作人员碰到。还可防止设置在回缩位置中的输出触点144a(在图12中未示出)不小心运动到电连接位置处。(8)可动构件和充电触点构件的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15-图18对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和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操作进行说明。图15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A上的过程中的操作,并且图16-图18为用于说明在安装之后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5(a)、图16(a)、图17(a)和图18(a)为从设备主组件内侧看(沿着在图13中的箭头Y方向)的设备主组件A的内侧板145的视图。图15(b)、图16(b)、图17(b)和图18(b)为沿着箭头Z方向看到的视图。
可从这些附图将理解的是,主组件可动构件147可转动地支撑在内侧板145的外侧上以便绕着轴部147a转动。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安装在触点支撑构件148上。该触点支撑构件148可转动地受到支撑,以便绕着轴部148a的中心转动,并且由压缩弹簧149沿着箭头e的方向推压。主组件可动构件147和触点支撑构件148在抵接部分147b和148b处相互抵接以相关地运动。
在沿着箭头e的方向推压触点支撑构件148时,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f的方向转动。主组件可动构件147通过抵接部分(未示出)被定位成抵靠在内侧板145的开口145a1的边缘部分上。这时,触点144a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处,即,使它不会穿过开口145a2伸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因此它处于回缩位置处,在那里它相对于处理盒B从电连接位置回缩。
图15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插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的过程中的状态。处理盒B沿着引导部分130L1、130L2在箭头X方向上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可动构件142处于在前面所述的图19(a)中所示的位置。触点144a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处,在那里它没有穿过内侧板145的开口145a2伸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中的安装操作之后,如图16所示,可动构件142仍然没有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接触。
在处理盒B的安装完成之后,将处理盒门109(图3)关闭,由此该成像设备100开始准备进行成像操作。
然后设备主组件A开始操作,并且传递驱动力以使感光鼓107转动。然后,如图19(a)所示,位于远离抵接部分142b的位置处的偏心轴151b与感光鼓107一起转动。如图19(b)所示,使偏心轴151b与抵接部分142b接触。之后,如前面所述一样,可动构件142经过在图19(c)中所示的位置,并且转动到在图19(d)中所示的位置。
下面将参照图17和18对可动构件142的操作进行说明。可动构件142从在图16中所示的位置沿着箭头k的方向转动。然后,如图17所示,可动构件142的接合部分142d与主组件可动构件的一个端部147c接触。在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k的方向进一步转动时,可动构件142的接合部分142d推压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由此,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g的方向转动。因此,触点支撑构件148沿着箭头h的方向转动。这样,触点144a穿过内侧板145的开口145a 2伸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在使可动构件142转动到在图18中所示的位置(与在图19(d)中所示的位置相同)期间,接合部分142d使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g的方向进一步转动。
与之相关地,主组件充电触点144a穿过内侧板145进一步伸出,直到它与处理盒B的触点141a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案,触点141a和触点144a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安装部分130上的状态中相互接触,并且处理盒B在那里停止不动。因此能够使这些触点可靠地相互电连接。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案中,在完成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中时,感光鼓107开始旋转,电触点144a通过处理盒可动构件142、主组件可动构件147和触点支撑构件148的操作进入到设备主组件A的安装部分,以与电触点141a接触。根据CPU200(图21)的控制,从电压源S(图21)通过电触点144a和电触点141a向充电辊108施加电压。如上所述,输出触点144a可以在电连接位置和从电连接位置回撤并且位于处理盒安装部分130之外的回缩位置之间运动。输出触点144a通过电压源电路E与电压源S电连接。输入电触点141a与位于电连接位置处的输出触点144a接合。然后,它接收用于操作作为所述处理装置的显影辊110和充电辊108的电压。
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电触点144a运动并且与固定不动地设置在电连接位置处的电触点141a接触。因此使这些电触点可靠地相互接触。这样,从设备A接收用于操作作为处理装置的充电辊108的电压。
由此,充电辊108可以接收来自设备主组件A的充电偏压。
在要从设备主组件A将处理盒B拆除时,可动构件142与固定构件(抵接部分)146接合。由此,可动构件142与固定构件146接合并且如此转动,从而它返回到在前面所述的平衡位置之外的初始位置(在所述固定构件146(a)中所示的位置)。如图13所示,与可动构件142的运动相关地,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d的方向运动。因此,该主组件充电电触点144a从伸出位置返回到在图13(a)、图15(a)和(b)中所示的回缩位置。
(9)设备控制电路板(电压源电路)
下面将参照图21对本发明可以使用的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设备控制电路板EC进行说明,该设备控制电路板EC包括电压源电路。电路板EC设置在处理盒安装部分130a下方。该电路板EC包括CPU200和电路E。
电路板EC包括CPU200和电路E(电压源电路)。该电路E由充电偏压电路E1、显影偏压电路E2和转印/充电偏压电路E3构成。
充电偏压电路E1产生负DC电压和AC电压。它将以这些电压总和的形式的电压施加在充电辊108上。充电辊108接收该电压并且给感光鼓107充电。
充电偏压电路E1还通过驱动辊105c将负DC电压施加在定影辊105b上。显影偏压电路E2产生出负DC电压和AC电压。将这些电压的总和形式的电压供给显影辊110。显影辊110接收该电压,以用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转印偏压电路E 3产生正或负DC电压。它将该正或负DC电压施加在转印辊104上。
因此,通过充电偏压电路E1从电压源S给充电辊108提供电压。通过充电偏压电路E1从电压源S给定影辊105b和驱动辊105c提供电压。通过显影偏压电路E2从电压源S给显影辊110提供电压。通过转印/充电偏压电路E3从电压源S给转印辊104提供电压。
对这些电路E1、E2、E3进行开关控制或者响应于来自设在电路板EC上的CPU200的指令对其进行控制。
如在前面中所述那样,根据该实施方案,即使在操作人员将其手插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以便进行卡纸清除等(在记录材料102卡在主组件A中时从主组件A中将记录材料102清除)或者进行维护操作的情况下,输出触点144a也不容易被手触到。这是因为输出触点144a回缩到回缩位置上。因此,(1)保护输出触点144a以避免沉积杂质(沉积在手上的显影剂、油脂、汗液等)。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零部件上的油脂或显影剂可能弄脏操作人员的手,并且在该情况下,它们容易弄脏输出触点144a。(2)或者,输出触点144a不会受损。这是因为人体的静电会施加在输出触点144a上。这是一种静电噪声,但是根据该实施方案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3)因此,能够防止在设备主组件中的电路E中的各个元件出现由静电噪声等引起的损坏。(4)更具体地说,在触点144a进行旋转运动期间,它与处于等待状态并且在电接触位置处固定不同的所述触点141接触。该触点144a与触点141a接触,之后它在触点141a上滑动。因此,可以通过滑动而产生的擦拭作用以清除杂质,例如灰尘、显影剂等。由此改善在这些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接。
因此,通过(1)-(4)方面可以抑制从电压源S(图16)到充电辊108的导电故障。
如前面所述一样,可移动构件147(主组件可动构件)的接合部分147c设置在固定构件146相对于插入方向X的下游,并且至少一部分接合部分147c沿着插入方向X的方向看设置在其下游。也就是说,沿着插入方向X的方向看,至少一部分接合部分147c设置在固定构件146后面。因此,即使在操作人员将其手插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以便进行维护操作(例如卡纸清除等)的情况下,固定构件146也能够防止手触到接合部分147c。
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在回缩位置中的输出触点144a不小心运动到电连接位置。
换句话说,根据前面的实施方案,可以提供以下有利效果。
(1)即使在将处理盒从设备主组件中移除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其手插入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中以便进行诸如清除卡纸等维护时,电触点也不容易被用户碰到,因为该电触点没有伸出到内侧面之外。如沿着将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方向看,用于使电触点伸出的主组件可动构件设置在固定构件后面,从而使操作人员不容易碰触到主组件可动构件。因此保护了该电触点以免出现静电噪声,从而能够防止在设备主组件的电路中的元件受损。另外,防止了该触点沉积用户的汗液或油脂,从而可以事先防止导电故障。
(2)在操作人员将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中时,不存在由电触点引起的任何阻力。因此能够将处理盒平滑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中。
(3)相对于该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结构,触点构件设置在与驱动侧相反的侧面处。因此,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空间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可以减小该设备的尺寸。
(4)由于处理盒可动构件设置在处理盒的侧面上,因而装配性能良好。
(5)处理盒的处理盒触点构件设置在它没有伸出到处理盒的框架的表面之外的位置处。因此防止了操作人员在操纵处理盒期间与电触点接触。因此防止了触点接触到用户的汗液或油脂,从而能够事先防止导电故障。
在该实施方案中,采用感光鼓107的转动来使处理盒可动构件142运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显影辊110的转动来代替感光构件的转动。
在前面的实施方案中,当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充电构件、更具体地说是充电辊107(处理装置)通过作为输出触点的充电输出触点144a和作为输入电触点的充电输入电触点141a接收来自设备100的主组件的电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在一可选方案中,采用与在前面所述那些类似的结构,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显影辊110通过作为显影输出触点的显影输出触点(未示出)和作为输入电触点的显影输入电触点(未示出)接收来自设备100的主组件的电压。在另一个可选方案中,可以将电压提供给充电辊108,并且提供给显影辊110。由此使得该处理装置能够工作。
因此,下面的实施方案将针对充电辊108和/或显影辊110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从设备100的主组件将电压提供给另一个处理装置。
实施方案2:
下面将参照图22-图2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案中,处理盒B和成像设备100的结构具有与实施方案1的那些(图1和2)类似。与在实施方案1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本实施方案中分配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其详细说明。
在前面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利用设在鼓框架中的肋118g来保护电触点141a。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处理盒可动构件142而不是通过设在鼓框架中的肋118g来保护电触点。该实施方案与前面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更具体地说,电触点141a设置在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后面。这样,可动构件142能够覆盖着触点141a。该实施方案在除了上面具体所述的之外的其它方面与实施方案1相同。
图22(a)-(d)为根据实施方案2的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2(a)、(b)、(c)和(d)的状态分别与图19(a)、(b)、(c)和(d)的状态对应。图23(a)和(b)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A中的过程期间的状态,并且图24(a)、(b)至图26(a)、(b)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上之后的状态。图23(a)、图24(a)、图25(a)和图26(a)为从设备主组件的内侧(沿着在图13中的箭头Y的方向)看的设备主组件A的内侧板145的视图。图23(b)、图24(b)、图25(b)和图26(b)为沿着箭头Z的方向看的视图。换句话说,图23(a)、(b)-图26(a)和(b)所示的状态与图15(a)、(b)-图18(a)和(b)的状态对应。
(1)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和处理盒可动构件
下面将采用与在实施方案1中的图19(a)的状态对应的图22(a)进行说明。该电触点141a设置在可动构件142后面,以不从可动构件142暴露出。通过这种布置,可动构件142用来保护触点141a。
(2)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操作
在本实施方案中也采用了肘节功能,并且该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肘节式运动与实施方案1的相同。
随着感光鼓107的转动,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它从在图22(b)中所示的与实施方案1的图19(b)的位置对应的位置转动到在图22(c)中所示的与图19(c)的位置对应的位置,然后转动到在图22(d)中所示的与图19(d)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如在该图中所示,随着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电触点141a通过可动构件142逐渐暴露出。在图22(d)中所示的状态中,电触点141a完全暴露出。
(3)设备主组件A的充电触点构件:
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具有与实施方案1(图13)类似的结构。
(4)可动构件和充电触点构件的操作:
通过可动构件142的运动,电触点144a伸入到成像设备的主组件A中。用于使电触点144a与电触点141a接触的结构与实施方案1相同。
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A中之前、在图23(b)所示的处理盒安装过程期间并且紧接着在图24(a)和(b)所示的安装之后,触点141a由可动构件142覆盖并且没有暴露出。也就是说,触点141a由可动构件142保护。
在完成将处理盒B安装到安装部分130上之后,将处理盒门109(图3)关闭。由此,设备主组件A开始准备进行成像操作。
然后,设备主组件A开始操作,并且传递驱动力以使感光鼓107转动。然后,可动构件142从图24(a)所示的位置沿着箭头k的方向朝着图25(a)所示的位置转动。由此,触点141a从可动构件142逐渐暴露出。同时,可动构件142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可移动构件)接触。主组件可动构件147通过已经用实施方案1描述的机构使主组件充电构件144运动进设备主组件A中。在触点141a完全暴露出之后,电触点144a相对于固定电触点141a进行转动运动,因此开始与之接触。电触点144a运动到在图26(a)中所示的位置,并且最终停止在那里。这能够从设备主组件A将充电偏压提供给处理盒B的充电辊108。更具体地说,在触点144a进行旋转运动期间,它与处于等待状态并且在电触点位置处固定不动的所述触点141接触。该触点144a与触点141a接触,之后它在触点141a上滑动。因此通过滑动进行的擦拭作用能够清除杂质,例如灰尘、显影剂等。由此改善在这些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接。
在要从设备主组件A将处理盒B取出时,与实施方案1类似,可动构件142与固定构件146接合。可动构件142返回到在图23(a)和(b)中所示的位置。与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运动相关地,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d的方向运动。这样使伸入到主组件内部的电触点144a返回到在图23(a)和(b)中所示的回缩位置。
在从设备主组件A将处理盒B取出时,电触点141a再次被处理盒可动构件142覆盖。实施方案2提供了与实施方案1相同的有利效果。在该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142不必完全覆盖着处理盒触点构件141。例如,只要它伸出到接触表面之外或者覆盖着一部分接触表面就足够了,这提供了类似的效果。在下面实施方案3中将对各种“保护”变型进行说明。
实施方案3:
下面将操作图27-图3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案中,处理盒B和成像设备100的结构与实施方案1和2的那些(图1和2,以及图3-图26)类似。与实施方案1和2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在实施方案1中,如图12所示那样,电触点141a是这样的,即,118g包围着触点141a。这样,触点141a不会伸出到鼓框架118的侧面之外。并且,防止了操作人员接触暴露出的触点141a。在实施方案2中,触点141a由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完全覆盖。
可动构件142的结构的其它实施例用来防止操作人员不小心碰到触点141a。
图27至图31显示出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可动操作构件)的各种类型的结构。
在这些实施例中,鼓框架118的侧面与所述实施方案1和2类似地设有电触点141a。可动构件142与前面实施方案类似地被支撑和定位。
在图27的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142与实施方案2类似地按照覆盖着处于等待状态中的电触点141a的方式设置。但是,可动构件142设有面对着面的开口142p。因此,触点141a没有被可动构件142覆盖。但是,可动构件142形成有围绕着触点141a的高于触点141a表面的部分,因此有效地保护了该触点141a。
在图28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142设有覆盖着处于等待位置中的一部分触点141a的肋142q。
在图29、30和3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将可动构件142设置为部分地围绕着触点141,并且凸出部分142r、142s、142t的平面高于处于等待状态中的电触点141a的表面。
在图29中,凸出部分142r在该图中在低于触点141a的位置处设置在可动构件142上。在图30中,凸出部分142s在该图中在触点141a的横向侧面处设置在可动构件142上。在图31中,凸出部分142t在该图中在触点141a的下角部处设置在可动构件142上。
在该实施方案的这些实施例中,与实施方案1、2类似地,在触点141a附近设有高于触点141a的表面的凸出部分。因此,有效地防止了操作人员在操纵处理盒期间不小心触到电触点。因此,保护该触点免于受到用户的汗液或油脂的影响,从而可以事先防止出现导电故障。换句话说,可以保护电触点141a。
该实施方案提供了与实施方案1和2相同的有利效果。
实施方案4:
下面将参照图32-图35对第四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案中,处理盒B和成像设备100的处理盒B和成像设备100结构与已经结合图1和2描述的实施方案1的那些类似。与实施方案1和2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在所述实施方案1和实施方案2中,受到保护的是充电电触点。在下面的实施方案中,受到保护的是显影电触点。该实施方案与实施方案1和实施方案2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动构件142不是保护充电电触点、而是保护显影电触点。并且,通过与可动构件142接合而伸出的电触点不是用于施加充电偏压的电触点,而是用于施加显影偏压的电触点。
更具体地说,在感光鼓107的旋转中心处设有与用在实施方案2中的类似的肘节式机构。本实施方案基本上与实施方案2相同。与实施方案2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图32和33为显示出可动构件142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在图32和33中所示的状态分别与在图22(a)和22(实施方案2)中所示的状态对应。图34(a)和图34(b)的状态与图13(a)和图13(b)的状态对应。
图35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A中期间的动态,并且图36和37显示出在安装之后的动态。图35(a)、图36(a)和图37(a)为从设备主组件的内部(沿着在图34中的箭头Y的方向)看的设备主组件A的内侧板145的视图。图35(b)、图36(b)和图37(b)为沿着箭头Z的方向看的视图。换句话说,图35(a)和(b)、图36(a)和(b)37以及图37的(a)和(b)分别与图23(a)和(b)、图24(a)和(b)以及图26(a)和(b)对应。
(1)处理盒显影装置触点构件和处理盒可动构件:
在图32(a)中所示的状态下,处理盒显影电触点构件(输入电触点构件)141的电触点(输入电触点)141a设置在可动构件142后面。该电触点141a如此设置,从而它被可动构件142覆盖着并且没有暴露出。因此,触点141a被可动构件142保护。在图32(a)中所示的状态与在图22(a)中所示的状态对应。
(2)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操作
可动构件142的肘节式操作与实施方案2的相同。通过感光鼓107的转动,处理盒可动构件142从与图22(a)对应的图32的位置沿着箭头b的方向向与图22(d)对应的图33的位置转动。
如在该图中所示一样,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由此,使触点141a逐渐暴露在可动构件142之外。最后,使触点141a完全暴露出。
(3)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显影装置触点构件:
下面将对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显影装置触点构件(输出触点构件)144进行说明。
如图34所示,在设备主组件A的内侧上设有用于通过与电触点141a接触施加显影偏压的主组件显影装置触点构件144。在没有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触点构件144的电触点144a(输出触点)回缩到这样一个位置,即它没有穿过设备主组件A的内侧板145的开口145a1伸入到内部(安装部分130侧)。触点构件144通过导线等与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电压源电路E连接。
在设备主组件A中,上述固定构件146伸出到内侧板145之外。在固定构件146相对于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的下游处,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一个8端部147c伸出。
主组件可动构件147与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转动操作相关地沿着箭头c、d(b与c对应,并且c、a与d对应)的方向运动。
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并且完成成像准备之后,感光鼓107开始转动。然后,如图34(b)所示,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由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c的方向推动。由此,触点144a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操作相关地穿过内侧板145的开口145a2伸出。然后该触点144a运动以接触固定触点141a。
(4)可动构件和显影装置触点构件:
在可动构件142的作用下,使电触点144a伸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用于与电触点141a接触的结构与实施方案2的相同。
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中之前、在处理盒安装过程期间并且紧接着在图36所示的安装之后,触点141a由可动构件142覆盖。触点141a没有暴露出,并且由可动构件142保护。
在完成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上之后,将处理盒门109(图3)关闭。由此,设备主组件A开始准备进行成像操作。然后,设备主组件A开始操作,并且传递驱动力以使感光鼓107转动。然后,可动构件142从图36(a)所示的位置沿着箭头k的方向朝着图37(a)所示的位置转动。然后,它逐渐允许触点141a暴露出。同时,可动构件142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接触。通过在实施方案2所描述的机构,触点144a运动进设备主组件A。在触点141a完全暴露出之后,触点141a和触点144a开始相互接触。可动构件142运动到在图37(a)中所示的位置,并且最终停止在那里。
因此,显影偏压变得可以从设备主组件A施加在处理盒B的显影辊110上。
与实施方案2类似,可动构件142与固定构件(抵接部分)146接合。可动构件142返回到在图35(a)中所示的位置。主组件可动构件147与可动构件142的运动相关地沿着箭头d的方向运动。由此,主组件显影电触点144a从其中它伸入到主组件中的位置向其中它回缩的位置运动(图34(a),以及图35(a)和(b))。
在从主组件A将处理盒B取出时,触点141a被可动构件142重新覆盖。然后,它由可动构件142保护。
该实施方案提供了与实施方案1和2相同的有益效果。
与实施方案2类似,在本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142不必完全覆盖触点141a。例如,它伸出到接触表面之外、或者覆盖着触点的一部分表面就足够了。保护类型可以与实施方案3相同。
在实施方案2中,本发明只应用于充电触点,而在本实施方案中,本发明仅应用于显影装置触点。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这两个触点以用可动构件覆盖它们。这样,有效地防止了操作人员不小心触到充电电触点和显影电触点。因此,防止了触点沉积用户的汗液或油脂,从而可以事先防止出现导电故障。这里,可动构件不必完全覆盖电触点。例如,与实施方案2、3和4类似,它伸出到接触表面之外、或者覆盖着触点的一部分表面就足够了。
实施方案5:
下面将参照图38-图46对第五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案中,在该实施方案中的处理盒B和成像设备100的处理盒B和成像设备100结构与已经结合图1和2描述的实施方案1的那些类似。与前面实施方案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下面将对本实施方案的结构的构成元件进行简要说明。
可动构件142的操作采用了所谓的肘节式操作。这与实施方案1、2和4相同。与前面实施方案类似,通过位于与感光鼓107一体地转动的凸缘151上的偏心轴151b进行肘节式操作。
该实施方案与所述实施方案1、2和4的不同,在实施方案1、2和4中,可动构件142的旋转中心轴基本上沿着垂直方向延伸(与感光鼓107的旋转中心轴基本上垂直),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可动构件142的旋转中心轴基本上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与感光鼓107的旋转中心轴平行)。本实施方案其不同之处还有,可动构件142由多个元件构成,但是在前面实施方案中该可动构件142为单个元件。而且,在前面实施方案中,处理盒B的电触点(输入电触点)设置在相对于安装方向X的一个侧面上,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它设置在前侧上。
(1)设置在处理盒A上的可动构件:
图38和39显示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处理盒B。图38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前可动构件142的状态。在本实施方案中,处理盒可动构件由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和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82构成。
图39为一透视图,显示出将第一、第二和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安装在鼓框架118上的方法;并且图40尤其显示出第一可动构件142和处理盒充电电触点构件141,其中为了更好理解省略了其它构件。
图41为一侧视图,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和182的状态。图42为该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在安装之后随着感光鼓107的转动,可动构件142运动以紧靠着抵接部分。
处理盒B包括与实施方案1类似地连接的鼓单元120和显影单元119。
如图39所示,在处理盒B的纵向端部处的前侧附近,按照没有伸出到鼓框架118的表面之外的方式设有用来向充电辊108施加充电偏压的电触点141a,并且该电触点由肋118g包围。该充电电触点构件141在角部附近的区域为用于与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电触点(输出触点)144a电接触的电触点(输入电触点)141a。
鼓框架118设有用于保护感光鼓107的鼓保护罩170。该保护罩170具有用于覆盖感光鼓107的保护罩部分170a、位于相对端部(在该图中只显示出一个端部)处的支撑臂170b和轴部170c。它由鼓框架118可转动地支撑以便绕着轴部170c转动。该保护罩170与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上的操作相关地沿着箭头方向转动。它从用于保护感光鼓107的位置(图38)运动到用于使感光鼓107暴露出的位置(图39)。
如图39所示,在鼓框架118上安装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这构成一四连杆机构。
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可转动地安装在轴118m上。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进行与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相同的运动(实施方案1-实施方案4)。具有不同直径的轴向连接圆柱形式的固定轴150(阶梯轴)穿过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孔部162a。将固定轴150压配合到鼓框架118的固定孔181中。这样,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受到可转动地支撑,以便绕着固定轴150转动。该固定轴150具有用于固定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大直径部分150a。在装配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时,将在下面描述的用于与凸缘的偏心轴接合的抵接部分162b进入到设在鼓框架118的侧面中的开口118h。
形成在相对端部处的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82的孔与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伸出轴142g和伸出轴的伸出轴162g可转动地连接。这构成了一结构。
该四连杆机构的运动由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运动限制。更具体地说,在箭头a的方向上(图41),通过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抵接部分162b与抵接部分118e(图41的)抵接来限制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运动范围。在箭头b的方向上,通过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抵接部分142b与抵接部分118f的抵接来限制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运动范围。该四连杆机构的可动范围按照这种方式受到限制。
如图39所示,拉伸螺旋弹簧143的一个端部143a用弹簧的弹簧支撑部分162e钩住。该弹簧143的另一个端部143b安装在位于鼓框架118的侧表面上的伸出轴118k上。如图39所示,弹簧支撑部分142e和伸出轴118k具有其直径大于弹簧143的外径的大直径部分,以保持该弹簧143。在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在其可动范围内运动时,弹簧143通过使弹簧143保持在足够伸展状态中而产生出沿着压缩方向的力。
在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处于比肘节式机构(未示出)的平衡位置更靠近在图41中所示的位置时,弹簧力沿着箭头a的方向推压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如图41所示,通过抵接部分162b与鼓框架118的抵接部分118e的抵接来确定由螺旋弹簧143推压的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因此,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向与该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对应的位置运动。
在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处于比肘节式机构的平衡位置更靠近图42所示的位置的位置处时,弹簧力沿着箭头b的方向推压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如图42所示,通过抵接部分162b与鼓框架118的抵接部分118f的抵接来确定由螺旋弹簧143推压的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运动到与四连杆机构对应的位置。
凸缘151在与图12(实施方案1)相同的结构中牢固地固定在感光鼓107的一个端部上。该凸缘151具有一孔部分151a和一偏心轴151b。孔部分151a由圆柱形部分140L1的小直径部分支撑。这样,该偏心轴151b与感光鼓107的转动一起绕着小直径部分140L1a转动。这与实施方案1相同。
抵接部分162b穿过开口118h并且进一步向内伸出。伸出程度是这样的,即,如在实施方案1的图20中所示一样,它在感光鼓107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偏心轴151b重叠。
在上述这个结构中,与实施方案1类似,在感光鼓107转动时,偏心轴150b和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抵接部分162b相互接合,然后它们一起运动。因此,随着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62的运动,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从在图41中所示的位置向在图42中所示的位置运动。(2)设在设备主组件A的充电电触点:
下面将对其上可以安装处理盒B的设备主组件A进行说明。
如图43所示,在设备主组件A内设有一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用于通过与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141的触点141a接触向充电辊108施加充电偏压。
在没有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时,主组件触点构件144处于没有从设在设备主组件A的内表面上的盖子171伸出的回缩位置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通过导线等与设置在设备主组件A内的高压电路电连接。
与实施方案1类似,在设备主组件A内,固定构件146从内侧板145伸出。在固定构件146相对于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的下游,使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一个端部147c伸出。
主组件可动构件147可以绕着轴部147a转动。主组件可动构件147与可动构件142的转动操作相关地沿着箭头c、d的方向转动。在完成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后,并且在成像操作准备之后,感光鼓107转动。然后,如图44所示,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由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c的方向推压(图38,39)。由此,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操作相关地,充电电触点144a向内伸出超过盖子171。并且,电触点144a运动成接触固定电触点141a。更具体地说,在触点144a进行旋转运动的同时,它与处于等待状态并且在电接触位置处固定不动的所述触点141接触。触点144a与触点141a接触,之后它在触点141a上滑动。因此,可以通过滑动进行的擦拭作用来清除杂质,例如灰尘、显影剂等。由此改善在这些触点之间建立的电连接。
(3)可动构件和充电触点构件的操作:
下面将对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和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操作进行说明。图45为显示出将处理盒B插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时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45为从设备主组件A内部(沿着在图43中的箭头Y的方向)看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内侧板145的视图。图45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A中期间的状态,并且图46显示出在安装之后的状态,其中触点141a和触点144a相互接触。
如图45所示,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由内侧板145可转动地支撑,以便绕着轴部147a转动。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安装在主组件可动构件147上。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由压缩弹簧(未示出)沿着箭头d的方向推压。由此,通过抵靠着内侧板145的抵接部分145d的抵接部分147d来使主组件可动构件147定位。这时,电触点144a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处,在那里它没有在盖子171之外伸入到设备主组件A中。
处理盒B沿着引导部分130L1、130L2沿着箭头X方向插入。
在图45中所示的位置中,如前面所述一样,第二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在螺旋弹簧143的作用下沿着箭头j的方向受到推压。由此,可动构件162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处,在那里抵接部分162b抵接着鼓框架118的抵接部分118e。如前面所述一样,触点144a处于没有伸出到盖子171之外的位置处。
在完成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中之后,将处理盒门109(图3)关闭。响应于此,成像设备100开始准备进行成像。
然后,设备主组件A开始操作,传递驱动力以使感光鼓107转动。如前面所述一样,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从在图41中所示的位置沿着箭头k的方向转动。该可动构件142转动离开平衡位置到在信息图42和46中所示的位置。
这时,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接合部分142d首先开始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的一个端部147c接触。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k的方向进一步转动。然后,可动构件142的接合部分142d推压主组件可动构件147。这使得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c的方向转动。由此,电触点144a从它回缩到盖子171后面的位置(图45)伸出到盖子171的外面并且进入到设备主组件A的内部。在可动构件142向图46所示的位置转动的期间,接合部分142d使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c的方向进一步转动。与之相关地,电触点144a进一步伸出到盖子171之外。由此,电触点144a运动成接触固定电触点141a。
这使得能够从设备主组件A将充电偏压施加在充电辊108上。
在从设备主组件A中将处理盒B取出时,与实施方案1类似,可动构件142与固定构件146接合。由此,可动构件142转动到图41所示的位置。与可动构件142的运动相关地,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d的方向运动。然后,电触点144a从伸出位置返回到回缩位置。
在从设备主组件A中将处理盒B取出时,电触点141a被处理盒可动构件142重新覆盖并且由此受到保护。
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与实施方案1相同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方案中,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相对于鼓保护罩170的旋转轴线方向设置在支撑臂170b的经过路径外侧。这样,在安装和拆卸处理盒B时不必考虑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和鼓保护罩170的打开和关闭定时。另外,可以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
本实施方案利用了感光鼓107的转动来使处理盒可动构件142运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采用显影辊110的转动来代替感光构件的转动。
实施方案6:
下面将参照图47-图53对第六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案5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与实施方案5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电触点141a没有受到鼓框架118的肋118g保护,而是由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保护。
更具体地说,触点141a设置在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后面。这样,可动构件142可以覆盖触点141a。本实施方案在除了上面特别指出之外的其它方面与实施方案5的相同。将对与实施方案的结构部分不同的结构部分进行说明。与实施方案5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给具有相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为了简化省略了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图47-图51显示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处理盒B。图47-图51与实施方案5的图38-图42对应。图47为一透视图,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的结构。图48显示出将可动构件142、162、182安装在鼓框架118上的安装方法。图49特别显示出第一可动构件142和处理盒充电电触点构件141,并且为了更好理解省略了其它构件。
图50为一侧视图,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前第一、第二和第三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和182的状态。图51为这样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其中通过在安装之后感光鼓107的转动使可动构件162运动成抵接着抵接部分118e。
图52和图53与实施方案5的图45和图46对应。图52为从设备主组件内侧(沿着在图43中的箭头Y的方向)看的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内侧板145的视图。图52显示出在将处理盒B安装到设备A中的过程期间的动态。图54显示出在安装之后的状态,其中触点141a和触点144a通过第一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运动而相互接触。
(1)处理盒充电触点构件和处理盒可动构件:
如图48所示,在位于相对于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X的前面(前侧)处的纵向端部附近设有用于将充电偏压施加给充电辊108的电触点141a。充电电触点构件141靠近角部的区域为电触点(输入电触点)141a,用于与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电触点(输出触点)144a电接触。图48与实施方案5的图39对应。
在图49中所示的状态中,触点141a设置在可动构件142后面以便防止触点141a暴露出。因此,触点141a受到可动构件142的保护。图49对应于在实施方案5的图40中所示的状态。
(2)处理盒可动构件的操作:
处理盒可动构件142的肘节式操作与实施方案5的相同。可动构件142随着感光鼓107的转动而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可动构件142离开平衡位置向在信息图51所示的位置转动。然后,可动构件142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从而所述电触点141a逐渐暴露出,直到它完全暴露出。图50对应于图41,图51对应于图42。
(3)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
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具有与实施方案5类似的结构。也就是说,该结构已经结合图43进行了描述。
(4)可动构件和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的操作:
通过可动构件142的运动使触点144a与电触点141a连接的结构与实施方案5的相同。
在将处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之前、在处理盒安装过程期间(图52)以及紧接着在安装之后,电触点141a由可动构件142覆盖并且没有暴露出。也就是说,它受到可动构件142的保护。
在完成处理盒B的安装之后,将处理盒门109(图3)关闭。由此,该设备主组件A开始准备进行成像。
然后,设备主组件A开始操作,并且传递驱动力以使感光鼓107转动。然后,所述可动构件142从图52的位置沿着箭头b的方向向图51的位置转动。由此,使电触点141a逐渐暴出。同时,可动构件142与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接触。通过参照实施方案5描述的该机构使主组件的充电构件144朝着设备主组件A的内部运动。在电触点141a完全kx所述电触点141a之后,开始在所述电触点141a和电触点144之间的接触。
最后,可动构件142运动到在图51和图53中所示的位置。它停止在这样一个状态处,其中触点141a和电触点144a可靠地接触。更具体地说,电触点144a向触点141a运动以与它接触。在该状态中,可动构件142停止。
这使得能够从设备主组件A将充电偏压施加给充电辊108。
在要从设备主组件A将处理盒B拆除时,可动构件142通过与实施方案5类似的操作返回到在图50和52中所示的位置。
在从设备主组件A中将处理盒B取出时,可动构件142通过与实施方案5类似的操作返回到图50的位置。与可动构件142的运动相关地,主组件可动构件147沿着箭头d的方向运动(图43),由此触点144a从伸出位置(图43和图52)返回到回缩位置。
在从设备主组件A中将处理盒B取出时,触点141a被可动构件142重新覆盖,并且由此受到保护。
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与实施方案1和2相同的有益效果。
与实施方案2类似,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在本实施方案中设置在支撑臂的经过路径外面。因此,这样不必考虑在安装和拆卸处理盒B时处理盒可动构件142、162、182和鼓保护罩170的打开和关闭定时。另外,可以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
在该实施方案6中,充电触点受到了保护。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通过相同的结构来保护显影装置触点。
在前面的实施方案中,采用感光鼓107的转动力和弹簧143的弹簧力来使可动构件142转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可以只是通过感光鼓的转动力来使可动构件运动。或者,代替感光鼓的转动力,可以采用显影辊的转动力。
该实施方案6只保护了充电触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例如,可以结合有在实施方案4中所示的用于保护显影装置触点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中,保护了两个电触点。
可动构件142不必完全覆盖着电触点141a。例如,可动构件142或伸出部分等可以伸出到电触点的表面之外。或者,电触点的一部分表面由可动构件142或伸出部分等覆盖。这样可以提供类似的效果。在下面的实施方案7中将对“覆盖”的各种变型进行说明。
实施方案7:
下面将参照图54-图58对第七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案中,只对与实施方案1-6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54-图58显示出可动构件142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省略了可动构件142之外的构件。该实施方案的处理盒B具有与实施方案5和6类似的触点141a。充电电触点构件141在角部附近的区域为一电触点(输入电触点)141a,用于与设在设备主组件A中的主组件充电触点构件144的电触点(输出触点)144a电接触。可动构件142与实施方案5和实施方案6类似地受到支撑和定位。
在图54中,可动构件142包围着处于等待状态中的触点141a。在该实施例中,触点141a的表面由可动构件142的具有多个肋142u的骨架结构包围。
在图55中,可动构件142设有覆盖着处于等待状态中的一部分触点141a的肋142v。
在图56、57、58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可动构件142设有比处于等待状态的触点141a的表面更高的突起部分(表面)142w、142x、142y。这些突起部分142w、142x、142y被设置成部分地包围着这些触点141a。
在图56的实施例中,突起部分142w按照在该图中设置在触点141a上方的方式设在可动构件142上。在图57中,突起部分142x按照在该图中面对着触点141a设置的方式设在可动构件142上。在图58的实施例中,突起部分142y按照在该图中处于触点141a的侧面部分处的方式设在可动构件142上。
根据包括各种实施例的该实施方案,处理盒可动构件142在触点141a附近在高于该触点141a的高度处具有肋142u、肋141v或突起部分(表面)。因此,有效地防止了操作人员在处理盒的操纵期间不小心触到电触点。因此,可以保护电触点141a。
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与实施方案1-6相同的有益利效果。
其上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处理盒B不限于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处理盒。而是它可以为用于采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多色图像(双色图像、三色图像、全色图像等)的彩色处理盒。但是它可以应用于采用多个显影装置形成多色图像(双色图像、三色图像、彩色图像等)的彩色处理盒。
在上述内容中,已经将电摄影感光构件描述为感光鼓,但是电摄影感光构件不限于这种电摄影感光鼓,也可以采用以下部件。
感光构件可以为光导体,它可以为无定形硅、无定形硒、氧化锌、氧化钛、有机光导体(OPC)等。感光构件可以采取鼓、带或其它可转动构件或片材等形式。但是,一般来说使用鼓或带,并且在鼓式感光构件的情况中,通过蒸镀或涂布等用感光体涂覆铝合金等的圆筒。
还有,本发明优选可以采用使用各种已知的显影方法,例如双组分调色剂的磁刷显影方法、瀑布显影方法、触着显影方法、云雾式显影方法(cloud developing method)。
在前面所述的充电装置的结构为所谓的接触式充电方法,但是可以使用已知的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在三面用铝等金属遮蔽件包围的钨线,通过向所述钨线施加高电压产生出的正或负离子被引导至感光鼓的表面以给该表面均匀地充电。
充电装置可以为如前面所述的辊式、刮板式(充电刮板)、衬垫式、块式、棒式、线式等。至于用于清除留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的清洁方法,可以使用刮板、毛刷、磁刷等。
[工业实用性]
如在前面所述一样,根据本发明,改善了在将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时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主组件的输出电触点和处理盒的输入电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的可靠性。另外,有效地防止了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电路受损。
虽然已经参照在这里所披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它不限于所给出的这些细节,本申请试图涵盖落入在下面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范围内的这些变型或变化。

Claims (22)

1.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主组件上的处理盒,所述主组件包括在电连接位置和从电连接位置缩回的回缩位置之间可动的输出触点、用于使该输出触点运动的可移动构件和用于弹性推压该可移动构件以将输出触点朝着离开电连接位置的回缩位置推压的弹性功能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可以作用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处理装置;
可以相对于处理盒框架运动的可动操作构件,其中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后,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在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移动,从而使可动操作构件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可移动构件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运动,与之相关地,输出触点克服弹性功能构件的弹性力从回缩位置向电连接位置运动;以及
输入电触点,用于通过与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的输出触点接合来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装置能够工作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驱动力接收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上时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处理盒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纵向上的一个端部处,并且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处理盒在所述纵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支撑在处理盒框架上,以便相对于所述处理盒框架绕着轴转动,并且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由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转动,并且通过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转动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可动操作构件,以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处理盒框架转动。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功能构件,所述弹性力有助于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功能构件,其中通过设在由所述驱动力转动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突出部的推压来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在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到平衡位置之外时,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变得离开所述突出部,并且所述可动操作构件通过所述弹性力开始转动,因此通过由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弹性功能构件导致的可动操作构件的运动使所述输出触点从所述回缩位置向所述电连接位置运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给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充电的充电构件,并且所述输入电触点从所述输出触点接收用于给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充电的电压。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使形成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构件,并且所述输入电触点从所述输出触点接收用于使该静电潜像显影的电压。
8.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其中电摄影成像设备的所述主组件包括:
电压源;
与所述电压源电连接的电压源电路;
处理盒安装部分,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所述处理盒;
固定的可接合构件;
输出触点,它可以在电连接位置和从该电连接位置缩回的回缩位置之间运动,并且位于所述处理盒安装部分外面,所述输出触点通过所述电压源电路与所述电压源电连接;
可移动构件,其具有用于使所述输出触点运动的可移动接合部分,其中所述可移动接合部分设置在该固定的可接合构件下游,并且至少一部分所述可移动接合部分在所述处理盒插入的方向上与该固定可接合构件叠置;以及
弹性功能构件,用于弹性推压该可移动构件以朝着离开所述电连接位置的回缩位置推压所述输出触点;
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以作用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
可动操作构件,其可以相对于处理盒框架运动,其中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后,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在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作用下移动,从而便可动操作构件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可移动构件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运动,与之相关地,所述输出触点克服弹性功能构件的弹性力从回缩位置运动到电连接位置;
输入电触点,用于通过与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的输出触点接合来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装置能够工作的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一驱动力接收部分,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上时接收来自所述成像设备主组件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处理盒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纵向上的一个端部处,并且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处理盒在纵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处。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支撑在处理盒框架上,以便相对于所述处理盒框架绕着轴转动,并且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由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转动,通过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转动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可动操作构件,以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处理盒框架转动。
11.如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功能构件,其中所述弹性力有助于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功能构件,其中通过设在由驱动力转动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突出部推压来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并且在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到平衡位置之外时,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变得离开所述突出部,且所述可动操作构件通过所述弹性力开始转动,因此通过由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弹性功能构件导致的可动操作构件的运动使所述触点从所述输出回缩位置运动到所述电连接位置。
13.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给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充电的充电构件,并且所述输入电触点从所述输出触点接收用于给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充电的电压。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使形成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构件,并且所述输入电触点从所述输出触点接收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电压。
15.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上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处理盒,所述设备包括:
(i)输出触点,它可以在电连接位置和从该电连接位置缩回的回缩位置之间运动;
(ii)主组件可移动构件,用于使所述输出触点运动;
(iii)安装部分,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以作用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
可动操作构件,其中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后,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在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作用下移动,从而便可动操作构件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可移动构件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运动,与之相关地,所述输出触点从回缩位置运动到电连接位置;以及
输入电触点,用于在将所述处理盒设置在所述安装部分中时通过与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的输出触点接合来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装置能够工作的电压。
16.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上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处理盒,所述设备包括:
(i)电压源;
(ii)电压源电路,其与所述电压源电连接;
固定在所述电摄影成像设备中的固定构件;
输出触点,它可以在电连接位置和从电连接位置缩回的回缩位置之间运动并且位于所述处理盒安装部分外侧,所述输出触点通过所述电压源电路与所述电压源电连接;
可移动构件,其具有用于使所述输出触点运动的可移动接合部分,其中所述可移动接合部分设置在该固定的可接合构件下游,并且至少一部分所述可移动接合部分在所述处理盒安装的方向上与该固定的可接合构件叠置;
弹性功能构件,用于弹性推压可移动构件以朝着离开电连接位置的回缩位置推压所述输出触点;
(vii)电摄影感光鼓;
处理装置,其可以作用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
可动操作构件,其可以相对于处理盒框架运动,其中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上之后,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在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作用下移动,从而使可动操作构件与设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可移动构件接合,以使可移动构件运动,与之相关地,所述输出触点克服弹性功能构件的弹性力从回缩位置运动到电连接位置;
输入电触点,用于通过与运动到电连接位置的输出触点接合来接收用于使所述处理装置能够工作的电压。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支撑在处理盒框架上,以便相对于所述处理盒框架绕着轴转动,并且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由从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传递给所述处理盒的驱动力转动,通过所述电摄影感光鼓的转动将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可动操作构件,以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处理盒框架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功能构件,其中所述弹性力有助于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
19.如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可动操作构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功能构件,其中通过设在由驱动力转动的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突出部推压来使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并且在所述可动操作构件转动到平衡位置之外时,所述可动操作构件变得离开所述突出部,且所述可动操作构件通过所述弹性力开始转动,因此通过由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弹性功能构件导致的可动操作构件的运动使所述输出触点从所述回缩位置运动到所述电连接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盒装置包括用于给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充电的充电构件,并且所述输入电触点从输出触点接收用于给所述电摄影感光鼓充电的电压。
21.如权利要求15-19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用于使形成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构件,并且所述输入电触点从输出触点接收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电压。
22.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使所述输入电触点与输出电触点接触,并且然后在输出电触点上滑动。
CNB2004800364445A 2003-12-09 2004-12-08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103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11063/2003 2003-12-09
JP2003411063 2003-12-09
JP2004352495A JP4387933B2 (ja) 2003-12-09 2004-12-06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2495/2004 2004-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90612A true CN1890612A (zh) 2007-01-03
CN100511031C CN100511031C (zh) 2009-07-08

Family

ID=34525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3644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1031C (zh) 2003-12-09 2004-12-08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28086B2 (zh)
EP (1) EP1542095A1 (zh)
JP (1) JP4387933B2 (zh)
KR (1) KR100827035B1 (zh)
CN (1) CN100511031C (zh)
TW (1) TWI256529B (zh)
WO (1) WO200505729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471A (zh) * 2014-07-21 2014-10-0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
CN108121187A (zh) * 2018-01-26 2018-06-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8398870A (zh) * 2017-02-07 2018-08-14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装置
CN110462527A (zh) * 2017-03-07 2019-11-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鼓盒和处理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87933B2 (ja) 2003-12-09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932B2 (ja) * 2003-12-09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45731B2 (ja) * 2005-09-15 2009-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770B2 (ja) 2006-01-1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175862B2 (ja) * 2013-03-29 2017-08-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6084951A1 (ja) 2014-11-28 2016-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カートリッジを構成する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DE112016007180T5 (de) 2016-08-26 2019-08-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ommeleinheit, Kartusche, elektrophotographisches Bilderzeugungsgerät und Kopplungsbauteil
US9989917B1 (en) * 2017-05-17 2018-06-0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with positional control features
JP7027138B2 (ja) * 2017-11-30 2022-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装着可能なカートリッジ
JP7058992B2 (ja) * 2017-12-13 2022-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22165266A (ja) * 2021-04-19 202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15278A (ja) 1986-03-15 1987-09-21 Kyocera Corp 電子写真装置
JPH06317953A (ja) * 1993-04-28 1994-11-15 Canon Inc フレーム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4001A (ja) * 1993-04-28 1994-11-08 Canon Inc ギア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85414B2 (ja) 1993-04-28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3996A (ja) * 1993-04-28 1994-11-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現像装置
JP3285413B2 (ja) 1993-04-28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7954A (ja) * 1993-04-28 1994-11-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外装カバーの取り付け方法
JPH06317960A (ja) * 1993-04-28 1994-11-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320144B2 (ja) * 1993-04-28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285417B2 (ja) * 1993-04-28 2002-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236124B2 (ja) * 1993-04-28 2001-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トナーテープ取り付け方法
JP3347476B2 (ja) * 1993-06-30 2002-11-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
JPH0777921A (ja) 1993-09-09 1995-03-2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装着装置
JP3382399B2 (ja) * 1994-12-26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23696B2 (ja) * 1995-06-13 2002-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アース部材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0968833A (ja) 1995-09-04 1997-03-11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352328B2 (ja) * 1996-06-17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290597B2 (ja) 1996-08-30 2002-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8223A (ja) * 1997-02-14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28224A (ja) * 1997-02-14 1998-08-25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31758A (ja) * 1997-11-17 1999-08-27 Canon Inc シャッター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311026B1 (en) * 1998-11-13 2001-10-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mounting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main body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positioning portion
KR100413440B1 (ko) * 2001-06-09 2003-12-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펄세이터방식 건조세탁기
JP3774691B2 (ja) * 2001-10-01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1326144B1 (en) * 2001-12-28 2008-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658381B2 (ja) * 2002-06-04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25954A (ja) * 2002-09-30 2004-04-2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装着システム
JP3625470B1 (ja) * 2003-09-30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933B2 (ja) 2003-12-09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932B2 (ja) * 2003-12-09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87934B2 (ja) * 2003-12-09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95589B2 (ja) * 2004-02-27 2008-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035516B2 (ja) * 2004-02-27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471A (zh) * 2014-07-21 2014-10-0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
CN104090471B (zh) * 2014-07-21 2017-09-1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
CN108398870A (zh) * 2017-02-07 2018-08-14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盒及电子成像装置
CN110462527A (zh) * 2017-03-07 2019-11-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鼓盒和处理盒
CN110462527B (zh) * 2017-03-07 2022-10-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鼓盒和处理盒
CN108121187A (zh) * 2018-01-26 2018-06-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87933B2 (ja) 2009-12-24
WO2005057295A1 (en) 2005-06-23
KR100827035B1 (ko) 2008-05-06
EP1542095A1 (en) 2005-06-15
TWI256529B (en) 2006-06-11
TW200523692A (en) 2005-07-16
CN100511031C (zh) 2009-07-08
KR20060107549A (ko) 2006-10-13
JP2005196145A (ja) 2005-07-21
US7228086B2 (en) 2007-06-05
US20050135831A1 (en) 2005-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6702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890612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0343761C (zh) 存储器部件、单元、处理总成和电子摄影图像形成设备
CN1186697C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890613A (zh) 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763662A (zh) 成像设备
CN1049983C (zh) 刮板、刮板粘接方法、清理机构、处理盒和成象设备
CN2852206Y (zh) 成像装置
CN1525258A (zh) 成像设备和感光器盒
CN1139847C (zh) 总成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115611C (zh) 处理卡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122884C (zh) 处理暗盒及装配该处理暗盒的方法以及成象设备
CN1892485A (zh) 显影盒
CN1222848C (zh) 用于处理盒的安装和卸装机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265250C (zh) 显影剂残余量检测机构及印刷装置
CN1991622A (zh) 显影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99311A (zh) 离接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459673A (zh) 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处理盒、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83228A (zh) 光敏鼓,照相制版腔,成象装置及成象设备
CN1991610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808288A (zh)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532646A (zh) 显影剂盒容器、显影剂盒及它们的回收方法以及成像单元
CN101038466A (zh) 调色剂容器和使用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供应装置
CN1090935A (zh) 把圆柱构件与啮合构件连接的方法,圆柱构件,制版机芯及成象设备
CN100351712C (zh) 显影剂充电单元、显影设备、成像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