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2412A - 显影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2412A
CN1862412A CNA2006100801626A CN200610080162A CN1862412A CN 1862412 A CN1862412 A CN 1862412A CN A2006100801626 A CNA2006100801626 A CN A2006100801626A CN 200610080162 A CN200610080162 A CN 200610080162A CN 1862412 A CN1862412 A CN 1862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dy
developer
gap
intercommunicating pore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01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2412B (zh
Inventor
上野隆人
垣谷昌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862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2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2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24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5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not acting as a pass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Abstract

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可转动构件;容器主体,用于容纳显影剂;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出所述容器主体;片材,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用于与所述可转动的构件接触,以将显影剂导入所述容器主体;间隙,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并被所述片材覆盖;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并与所述间隙流体连通;包装材料,通过所述连通孔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防止显影剂通过所述间隙泄漏。

Description

显影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容器、盒、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例如采用电摄影方法的打印机)通过对作为载像构件的感光鼓均匀地充电并且选择性地将感光鼓的圆周表面的多个点曝光,形成潜像。然后,成像设备使用显影剂将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由调色剂形成,以下称为调色剂图像),并且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另外,成像设备对所转印的图像施加热和压力,由此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从而结束成像设备的图像记录过程。
诸如上述设备的设备必须设有调色剂,并且必须维护设备的各种处理部件。因此,作为用于使为设备供应调色剂的操作和设备维护更简单的部件,处理盒已经投入实际使用。这里,处理盒是指这样一种盒(框架),其中一体地布置有感光鼓,以及在充电部件、显影部件、清洁部件等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它们能够可拆卸地安装。
如上述具有清洁设备的盒的处理盒的清洁设备具有感光鼓、用于对感光鼓充电的充电辊(充电部件)、用于通过刮感光鼓清洁残留在感光鼓上的显影剂的清洁构件以及用于支撑前述部件的清洁设备框架。
清洁设备防止存储在清洁设备中的调色剂从框架泄漏。为了防止泄漏,清洁设备设有一对密封构件(端部密封件)和一密封片材,所述密封构件位于清洁构件的纵向端部。当装配清洁构件时,由于端部密封件的形状误差和胶合密封件的步骤的误差和/或类似物,在端部密封件和清洁设备框架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为了堵塞端部密封件和清洁设备框架之间的间隙,将填料/密封物(可注射的填料)注入间隙内(日本专利公开申请2004-37637)。
采用上述结构布置,以防止清洁设备框架中的调色剂通过端部密封件和框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泄漏出去。
但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结构布置的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填充到端部密封件和框架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堵塞间隙的填料/密封物的量小,不能完全堵塞间隙。
另一方面,如果所述量较大,填料/密封物会推压密封片材,由此在密封片材和端部密封件之间形成间隙。
如果用于存储显影剂的框架存在上诉间隙,显影剂可能通过这些间隙泄漏。
过去,为了防止出现上述问题,严格控制组装处理盒过程中注射的填料/密封物的量。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进行了本发明。这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显影剂泄漏,而不用严格控制注射的填料的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防止填料渗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可转动构件;容器主体,用于容纳显影剂;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容器主体泄漏出去;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片材,用于与所述可转动的构件接触,以将显影剂导入所述容器主体;间隙,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并被所述片材覆盖;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并与所述间隙流体连通;包装材料,通过所述连通孔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防止显影剂通过所述间隙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所述处理盒包括:载像构件;清洁构件;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载像构件上的显影剂;容器主体,用于容纳由所述清洁构件去除的显影剂;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用于防止显影剂从所述容器主体泄漏出去;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的片材,用于与所述载像构件接触,以将由所述清洁构件去除的显影剂导入所述容器主体;间隙,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并被所述片材覆盖;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并与所述间隙流体连通;包装材料,通过所述连通孔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防止显影剂通过所述间隙泄漏出所述容器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方法,用于与成像设备一起使用的显影剂容器,该方法包括i)容器主体制备步骤,用于制备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器,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一连通孔;ii)密封构件安装步骤,用于将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在所述容器主体和其自身之间提供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连通孔流体连通;片材安装步骤,用于片材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覆盖所述间隙;包装材料注射步骤,用于通过所述连通孔将包装材料注入所述间隙。
结合附图来参照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处理盒的示意透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成像设备主组件和一个处理盒的示意性透视图,表示出处理盒安装到主组件中的方式。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局部分解透视图,表示出清洁构件安装到清洁设备框架上的方式。
图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示意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清洁器单元框架的密封件注射开口及其附近的示意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清洁器单元框架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和对应的端部密封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1)的清洁器单元框架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和对应的端部密封件的示意前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另一实施例)的清洁器单元框架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和对应的端部密封件的示意前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清洁器单元框架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对应的端部密封件和对应的填料/密封物的示意前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清洁器单元框架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对应的端部密封件和对应的填料/密封物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构件及其附近示意剖视图,示出了填料/密封物的注射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构件及其附近示意剖视图,示出了填料/密封物的注射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结构元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以及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根据本发明所应用的设备的结构和各种条件进行修改。换句话说,下述优选实施例并不意味着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容器、处理盒、采用该处理盒的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这里,电摄影成像设备作为成像设备的一个例子。电摄影成像设备是用电摄影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记录纸张、OHP片材等)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作为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例子,可例如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例如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字处理机等。
显影剂容器是指具有转动构件形式的载像构件或者显影辊的容器,其用作成像设备。另外,处理盒是指是指这样一种盒,其中一体地布置有载像构件,以及至少一个作为处理部件的清洁构件,并且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除清洁构件之外,处理盒可设有充电部件或者显影部件作为处理部件。除了作为载像构件的电摄影感光鼓之外,下面将描述的该优选实施例中的处理盒设有清洁构件、充电部件、和显影部件,它们一体地布置在处理盒中。
(多色成像构件的总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来大致描述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图1是作为多色成像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100(以下称为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垂直剖视图,表示出其总体结构。
图1中的成像设备主组件100设有四个作为载像构件电摄影感光鼓1(1a,1b,1c和1d)(以下称为感光鼓),它们垂直地平行排列。
各感光鼓1由驱动部件(未示出)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地驱动。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附近,按照感光鼓1的转动方向从上游设置下述结构元件,它们是:充电部件2(2a,2b,2c和2d);扫描仪单元3(3a,3b,3c和3d);显影设备4(4a,4b,4c和4d),清洁设备6(6a,6b,6c和6d);以及静电转印设备5。
扫描仪单元3通过投影激光束并同时用成像信息对激光束进行调制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4通过将显影剂(以下称为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像上而将静电潜像显影成显影剂图像,即,由显影剂形成的图像。静电转印部件5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一张记录介质S上。清洁设备6清除在转移调色剂图像之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残余的调色剂。
这里,感光鼓1、充电部件2、显影设备4和清洁设备6一体地布置在处理盒中,组成处理盒7。
下面从作为转动构件的感光鼓1开始详细描述上述元件。
感光鼓1由例如铝筒和在铝筒的圆周表面上涂覆的有机感光层(OPC)构成。感光鼓1在纵向端由一对支承构件可转动地支承着。传自电机(未示出)的驱动力被传递给感光鼓1的纵向端之一,由此感光鼓1在逆时针方向上被可转动地驱动。
对于充电部件2,使用接触式的充电部件作为充电部件2。充电部件2是导电辊形式的。通过对充电辊施加偏压而对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均匀充电,同时充电辊保持与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接触。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一种反转显影方法。这样,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充电成负电极。
对于扫描仪单元3的功能和结构,一束成像光从激光二极管(未示出)射出,同时用视觉信号进行调制,射向高速转动的多角镜9(9a,9b,9c或9d)。成像光束由多角镜9反射,并通过焦透镜10聚焦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从而有选择地曝光感光鼓1的已充电圆周表面上的许多点,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设备4(4a,4b,4c或4d)具有显影剂容器46(46a,46b,46c或46d),分别容纳有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调色剂。每个显影剂容器46设有调色剂传送机构42和调色剂供应辊43,它们设置在显影剂容器46中。通过调色剂传送机构42将显影剂容器46中的调色剂传送到调色剂供应辊43。调色剂供应辊43如图中的箭头标记顺时针旋转。调色剂供应辊43给显影辊40供应调色剂,并且去除在感光鼓1上显影静电潜像后残留在显影辊40上的调色剂。
对于作为转动构件的显影辊40,其如图中的箭头标记顺时针旋转,调色剂通过保持按压在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上的刮片44涂布在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上。当调色剂通过刮片44涂布在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上时,其也由刮片44施加电荷。
然后,向显影辊40施加显影偏压,显影辊40与其上承载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相对。因此,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
静电转印设备5设有转印带11(静电传送带),其设置成与所有感光鼓1(1a,1b,1c和1d)相对并且与它们保持接触的同时环状运行。作为用于静电转印带11的材料,可使用树脂膜、由基质层和形成在基质层上的树脂层多层膜等,所述基质层由橡胶形成。转印带11围绕驱动辊13、从动辊14a和14b以及拉紧辊15延伸。转印带11环状运行,从而记录介质S根据转印带11形成的环静电地附着到转印带11的左侧部分的外表面上,并且记录介质S与上述感光鼓1接触。当转印带11如上所述环状运行时,记录介质S通过转印带11传送到每个转印区域,其中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
静电转印设备5还设有转印辊12(12a,12b,12c和12d),这些辊平行设置在其中它们分别与四个感光鼓1a,1b,1c和1d相对的区域。在转印操作期间,正电荷被施加到这些转印辊12上,由此正电荷通过转印带11施加到记录介质S上,从而产生电场。因此,在每个感光鼓1上且极性为负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与感光鼓1接触的记录介质S上。
供应和传送部分16是将记录介质S送入主组件100中并送给成像部分的部分。送纸盒17容纳多个记录介质S。当成像设备进行成像操作时,供应和传送辊18(大致为半圆柱辊)和一对对准辊19被与成像操作的进程同步而转动地驱动。更具体地说,当供应和传送辊18转动时,将送纸盒17中的记录介质S在逐一分离地同时送入主组件100中。当记录介质S的前缘与这对对准辊19达成接触时,记录介质S被暂时地保持,由此成弓形,然后,由与转印带11的转动和记录介质S的图像写入开始线的运动同步的这对对准辊19释放,并继续传送到转印带11。
定影部分20是用于在调色剂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之后将多个颜色不同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S上的部分。定影部分20具有可转动的热辊21a和可转动的压辊21b,压辊21b保持按压在热辊21a上,以向记录介质S施加热和压力。
更具体地说,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以后,记录介质S通过定影部分20传送。当通过定影部分20传送记录介质S时,由热辊21施加热和压力。因此,颜色不同的多个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
上述成像设备进行的成像操作如下:首先,处理盒7(7a,7b,7c和7d)与打印计时同步地被顺序地驱动。这样感光鼓1a,1b,1c和1d和在位置上与处理盒7一对一地对应的扫描单元3一起沿着逆时针方向顺序地驱动。当驱动处理盒7时,每个充电部件2给相应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均匀充电。每个扫描单元3相应于视觉信号将相应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曝光。因此,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每个显影设备4种的显影辊40通过将调色剂转印到静电潜像的电位低的多个点上,在相应的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其显影静电潜像)。
对于记录介质传送到转印带11上的计时,启动对准辊19的旋转,以便以如下方式将记录介质S传送到转印带11上,即感光鼓1的最上游上的调色剂的前缘到达感光鼓1与转印带11之间的接触区域与记录介质S上的打印开始点到达该接触区域同时发生。
当记录介质S传送到转印带11上时,记录介质S由静电附着辊22和转印带11夹持,由此相对于转印带11形成的环与转印带11的外表面接触。然后,将电压施加在转印带11和附着辊22之间,由此在介电的记录介质S和转印带的介电层上产生电荷。因此,记录介质S静电附着在转印带11的外表面上,从而使得记录介质S可以被传送到转印点的最上游,同时保持牢固地附着在转印带11上。
当记录介质S以上述方式传送时,每个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在感光鼓1和转印辊12之间形成的电场顺序地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
在将四个单色调的颜色不同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之后,记录介质S利用驱动辊13的曲率与转印带11分离,并被传送到定影部分20,其中调色剂图像热定影于记录介质S上。之后,记录介质S由一对排出辊23通过记录介质出口24从设备主组件100排出,其中记录介质S的载像表面朝下。
(处理盒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和3,描述该实施例中的处理盒7。图2和3分别是存储有显影剂的处理和的剖视图和透视图。顺便提及,分别存储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调色剂的处理盒7a,7b,7c和7d的结构相同。
每个处理盒7可分成清洁单元50和显影单元4。清洁单元50具有感光鼓1、清洁部件2和清洁部件6(清洁设备6),显影单元4具有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40,用于将静电前线显影在感光鼓1上。
也用作显影剂容器的清洁单元50具有框架51(容器主体),该框架以下称为清洁单元框架,并且至少存储有调色剂。感光鼓1可转动地安装在清洁单元框架51上,其间设有一对轴承31(31a和31b)。
在感光鼓1的圆周表面附近,设置充电部件2、用作清洁构件的清洁刮片和挠性片材80。主充电部件2对感光鼓1的感光层均匀充电,该感光层构成感光鼓1的圆周层。清洁刮片60去除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残留调色剂)。
在残留调色剂(废调色剂)被从感光鼓1上的圆周表面去掉之后,其被存储在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后部的废调色剂室55中。
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运动经过挠性片材80和感光鼓1之间的接触区域(鼓接触区域),并且到达感光鼓1和清洁刮片60之间的接触区域,其中残留调色剂被清洁刮片60从感光鼓1去除。这样设置挠性片材80,使得其与感光鼓1的接触状态满足防止在由刮片60将残留调色剂从感光鼓1去除之后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从清洁单元框架51中泄漏的要求。
显影单元4具有显影剂容器46和作为可转动构件的显影辊40,该显影剂容器具有显影单元框架45a和45b。显影辊40安装到显影单元框架45a和45b上,由此能够沿着图2中箭头标记Y表示的方向转动,其中在显影辊40和感光鼓1之间保持微小间隙。
(通过超声波焊接等方法)连接显影单元框架45a和45b,以形成显影剂容器46。
显影辊40由显影单元框架46可转动地支承,其中夹设有轴承构件。在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附近,设置在与显影辊40保持接触的同时在图2中箭头Z所示方向上转动的调色剂供应辊43以及显影刮片44。另外,在显影剂容器46中,设置上述调色剂传送机构42,以将显影剂容器46中的调色剂传送到调色剂供应辊43,同时进行搅拌。
显影单元4连接到清洁单元50上,从而显影单元4以可相对于清洁单元50可枢转地运动的方式挂在清洁单元50上。更具体地说,显影剂容器46的纵向端部一对一地设有的连接孔47和48与清洁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一对一地设有的支撑孔对准。然后,从清洁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插入一对销49。
另外,显影单元4保持由压力施加弹簧按压,从而可围绕支撑孔的轴线转动的显影辊40与感光鼓1保持接触。在显影操作期间,显影剂容器41中的调色剂由调色剂传送机构传送到调色剂供应辊43上。这样,当沿图2中箭头标记Y所示的方向转动的调色剂供应辊43和沿图2中箭头标记Z所示的方向转动的显影辊40相互磨擦时,调色剂供应辊43上的调色剂转印到显影辊40上,由此承载在显影辊40上。
当显影辊40转动时,显影辊40上的调色剂到达显影刮片40,由此显影辊40上的调色剂形成一层预定厚度的调色剂薄层,同时被给预定量的电荷。当显影辊40进一步旋转时,显影辊40上的调色剂薄层传送到显影区域,其中感光鼓1和显影辊40彼此非常接近。在显影区域,显影辊40上的调色剂通过从未显示出的电源施加到显影辊40上的显影偏压附着到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上;换句话说,调色剂显影潜像。残留在显影辊40的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即显影辊40上的调色剂(对潜像的显影没有影响)通过显影辊40的转动而返回到显影容器41,然后在上述区域从显影辊40上去除,其中调色剂供应辊43和显影辊40相互磨擦,然后被回收。回收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传送机构42的搅拌动作与显影容器41中的调色剂混合。
(将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方法和从成像设备主组件上去除处理盒的方法)
下面,参照图4,描述将处理盒7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中的方法和从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上去除处理盒7的方法。如图4所示,成像设备主组件100设有前门101,其可转动地连接到设备主组件100上。在前门101后方,可转动地设置静电转印设备5。当前们101和静电转印设备5处于打开位置时,每个处理盒7可拆除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中。每个处理盒7设有一对手柄90,它们一对一地位于处理盒7的纵向端部,在处理盒7的感光鼓支撑部分附近。当安装或拆除处理盒7时,如此定位处理盒7,即,使得手柄90朝前门101伸出。
成像设备主组件100设有一对内部导轨(未显示出),并且处理盒7设有一对插入导向件(未显示出)。处理盒7的插入导向件与成像设备主组件100的导轨的接合使得处理盒7可以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上,或者从其上拆除。
(实施例1)
下面,参照图2和5-14,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5是清洁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显示出清洁构件安装到清洁单元框架51上的方式。图6是清洁器单元5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是清洁单元框架51的填料/密封物入口的示意性透视图。图8是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和对应的端部密封件82的示意透视图。图9是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和对应的端部密封件82的示意前视图。图10是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和对应的端部密封件82的示意前视图。图11是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对应的端部密封件82和对应的填料/密封物120的示意前视图。这些附图,即图8-11,对应于图6中的部分B。图12是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中的一个、对应的端部密封件82和对应的填料/密封物120的示意剖视图。图13是支撑构件130及其附近示意剖视图,示出了填料/密封物的注射方式。图14是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支撑构件130及其附近示意剖视图,示出了填料/密封物的注射方式。这些附图,即图12-14对应于图2中的部分A。
首先,描述清洁器单元51的主要结构。
参照图6,清洁器单元50具有清洁单元框架51、清洁刮片60、作为密封构件的该对端部密封件82和挠性片材80(以下称为铲式片材)。该对密封件82一对一地位于感光鼓1的纵向端部处,并且防止调色剂从清洁单元框架51泄漏。铲式片材80通过清洁刮片60将从感光鼓1上去除的显影剂导入清洁单元框架51中。
下面描述清洁单元50的组装顺序。
参照图5,首先,采用自攻螺钉65将清洁刮片60的金属基板61紧固到作为清洁单元50的外壳的清洁单元框架51上。清洁单元框架51的清洁刮片支座52和53,即清洁单元框架51的紧固有金属基板61的部分,位于清洁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自攻螺钉65穿过金属基板61的孔61q和61r,并且分别拧入清洁刮片支座52和53的起动器孔52c和53c。在安装清洁刮片60之前,用于密封弹性刮片62和清洁器单元框架51之间的间隙的一对泡沫弹性材料(未示出)一对一地粘贴到清洁单元框架51的纵向端部上。
参照图5,对于在X方向上(平行于框架51的纵向的方向)定位清洁刮片60,通过将刮片支座52的清洁刮片定位凸起52b接合于金属基板61的细长孔61c中,从而准确定位清洁刮片60。相对于Y方向(平行于框架51的宽度方向的方向),通过将刮片支座52和53的方位凸起52a和53a分别接合于金属基板61的凹槽61a和61b中,从而准确定位清洁刮片60。在Z方向(平行于框架51的高度方向的方向)上,通过刮片支座52和53顶面准确定位清洁刮片60;清洁刮片60的位置被刮片支座52和53高度固定。换句话说,清洁刮片60与感光鼓1接触的方式由上述清洁刮片60的定位确定。
在安装清洁刮片60之后,用作密封构件这对端部密封件82粘贴到清洁单元框架51上。
设置每个端部密封件82,使得弹性刮片62的角落62a理想地装配到端部密封件82的角落凹槽82f中(图8和图9)。然后,用与端部密封件82成一体的一件两面的粘结带(未显示出)将端部密封件82粘结到清洁单元框架51(另一侧的端部密封件82类似地粘结到清洁单元框架51上)。
在粘贴端部密封件82上之后,粘贴铲片80。
更具体地说,首先,将一件两面的粘结带81粘贴到清洁单元框架51的铲片支座54的表面上。然后,将铲片80按压在两面粘结带81上,由此粘贴到其上(图12)。因此,铲片80将间隙d密封。该实施例中的两面粘结带81宽度为1.5-2.5mm。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其上安装有端部密封件82、铲片80和清洁刮片60的清洁单元框架51为一件式框架。但是清洁单元框架51不需要由单个元件构成。例如,清洁单元框架51的连接有端部密封件82的部分、清洁单元框架51的连接有铲片80的部分以及清洁单元框架51的连接有清洁刮片60的部分可以单独制造。在该实施例中,清洁单元50的框架称为清洁单元框架51,与是否是一件式元件或者由多个元件组成无关。
接着,将不仅用作粘结剂而且用作密封物的填料/密封物120注入端部密封件82、清洁单元框架51和铲片80之间的间隙,以便填充间隙(图12)。通过注入填料/密封物120,可以密封由于端部密封件82的形状误差和/或粘贴端部密封件82和铲片80过程中的误差而在清洁单元框架51的铲片支座54的表面54a和端部密封件82之间形成的间隙d。在该实施例中,采用热弹性塑性体作为填料/密封物120。但是,也可将快速凝结的硅树脂粘结剂/密封物或者可用紫外线硫化的粘合剂用作填料/密封物120。
下面描述其中注入填料/密封物120的区域。
参照图8和9,每个端部密封件82设有凹槽821,该凹槽具有表面82a、表面82和表面82c。下面,参照图11,将填料/密封物120注入凹槽821和凹槽821与铲片支座54的表面54a的预定部分之间的间隙d。间隙d覆盖有铲片支座54。换句话说,由凹槽821、表面54a和铲片80围绕的空间是注入填料/密封物120的空间。顺便说一下,当感光鼓1连接到清洁单元框架51中时,间隙d定位在铲片80与感光鼓1的相对侧。另外,铲片支座54的表面54a大致垂直于铲片支座54的铲片安装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铲片支座54宽度大约为3mm。因此,考虑到粘贴两面粘结带81等过程中的误差,希望粘结有铲片80的铲片支座54的表面从支座54的一个纵向端部向另一个纵向端部延伸。因此,使铲片支座54设有的凹槽54b尽可能小,并且在表面54a(表面54a的平的部分)和端部密封件82的凹槽821之间形成间隙d。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凹槽821定位于铲片80的功能性边缘80a和表面54a(凹槽821夹设于铲片80的部分和清洁器单元框架51之间)之间,以利用填料/密封物120的粘合性,来增加将铲片80与铲片支座54分开所需的力的量。因此,防止通过端部密封件82的弹性将铲片80与铲片支座54分开。换句话说,采用该实施例中的上述结构布置能够增加将铲片80与铲片支座54分开所需的力的量,从而可以减小用于将铲片80粘到清洁器单元框架51上的两面粘结带的宽度。
顺便说一下,铲片支座54不一定需要设有凹槽54b。换句话说,可以使铲片支座54的表面54a全部是平的,如图10所示。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在凹槽821的两侧在端部密封件82的表面82d和铲片支座54的表面54a之间设置间隙a。另外,在端部密封件82的表面82a和铲片支座54的凹槽54b的横向表面之间设置间隙b,在端部密封件82的表面82e和铲片支座54的凹槽54b的底面之间设置间隙c。这些间隙a、b和c作为用于填料/密封物120的缓冲间隙(图11)。这些缓冲间隙的设置可以减轻关于填充的填料/密封物120的量的要求,由此清洁器单元50的组装效率。它还可以防止在清洁器单元框架51和端部密封件82之间重新产生间隙,并且防止填料/密封物120沿着铲片80的边缘溢出。
另外,清洁器单元框架51设有通孔57,该通孔也用作缓冲空间。参照图7,清洁单元框架51还设有一对肋57a和57b,它们位于通孔57的两侧。采用这种结构布置使得可以利用夹设在肋57a和57b之间的区域,作为另一缓冲空间(存储器)。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填料/密封物注入孔的通孔57截面是细长的。但是不必限制通孔57的形状。顺便说一下,将通孔57连接到间隙d上。另外,通孔57位于间隙d的与刮片80的相对侧。
下面描述注入填料/密封物120的方法。
填料/密封物120通过通孔57从清洁器单元框架51顶侧注入(假定清洁器单元框架51所处的状态与其中当处理盒在成像设备主组件100中时其所处的状态相同)。参照图13,首先一对直径大致相同的支撑构件130放置于清洁器单元框架51中,从而支撑构件130的位置一对一地与该对端部密封件82相匹配。更具体地说,放置支撑构件130的位置大致与其中如果感光鼓1安装在处理盒7中感光鼓1的纵向端部所处的位置相同。然后,从上方沿着大致垂直于铲片支座54的铲片安装表面注入填料/密封物120,其中端部密封件82保持受压缩。换句话说,填料/密封物120通过通孔57注入,其中铲片80定位于间隙d的下方。
在上述步骤期间,压缩前厚度为2.5-4.5mm的端部密封件82受到压缩,从而其厚度减小到1.5-2.5mm。
顺便说一下,支撑构件130的截面不必一定为圆形。也就是说,支撑构件130的截面可以是多边形。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构件130如此定位,即,其角落之一位于端部密封件82和的凹槽821和铲片80的功能性边缘80a之间。但是,使支撑构件130的截面为圆形,可以减小铲片80和端部密封件82所受的载荷的量。
接着,感光鼓1安装到清洁器框架51上,从而感光鼓1的纵向端部与相应的端部密封件82接触。在该步骤中,一部分铲片80位于相应的端部密封件82和感光鼓1之间(图9和13)。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构件130用来确保防止填料/密封物120附着到感光鼓1上。但是,允许使用感光鼓1本身作为支撑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使用支撑构件130的步骤是不必要的。换句话说,使用感光鼓1本身作为支撑构件130可以减小清洁器单元50的制造过程的步骤的数量。
根据该实施例,填料/密封物120在通过通孔57注入之后,填充入端部密封件92的凹槽821和间隙的位于凹槽821和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面向凹槽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中。换句话说,根据填料/密封物120流动的地方调节填料/密封物120。因此,可以防止填料/密封物120溢出端部密封件82和铲片80的边缘。
另外,当注入填料/密封物120时,支撑构件130一对一地与端部密封件接触。另外,除了在凹槽821和表面54a之间的间隙外,还在通孔的入口侧的附近设置缓冲空间等。因此,即使填料/密封物120注入的量很大,所注入的填料/密封物120保持在凹槽821和表面54a之间的间隙中。因此,所注入的填料/密封物120不会使铲片80升高,从而确保清洁器单元框架51和端部密封件82之间的间隙保持完全密封。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清洁器单元框架51和端部密封件82之间的间隙可以完全密封,而无须严格控制填料/密封物120的注入量。另外,可以防止填料/密封物120溢出端部密封件82和铲片80的边缘。
还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凹槽821定位于铲片80的功能性边缘和清洁器单元框架51的表面(表面54a)的直接面向凹槽821的部分之间。这种布置利用了填料/密封物120的粘合性。换句话说,根据该实施例,利用填料/密封物120的粘合性,以增加将铲片80与铲片支座54分开所需的力的量,从而防止通过端部密封件82的弹性将铲片80与铲片支座54分开。因此,可以减小用于将铲片80粘到清洁器单元框架51上的两面粘结带的宽度。换句话说,根据该实施例,可以防止显影剂泄露,而无须严格控制注入的填料的量,并且还可以防止填料溢出。
顺便说一下,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清洁器单元;本发明也可用于显影单元。
尽管参照此处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细节,本申请意图覆盖在后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改进目的内的这种修改和变化。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成像设备的显影剂容器,所述显影剂容器包括:
可转动构件;
容器主体,用于容纳显影剂;
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出所述容器主体;
片材,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用于与所述可转动的构件接触,以将显影剂导入所述容器主体;
间隙,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并被所述片材覆盖;
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并与所述间隙流体连通;以及
包装材料,通过所述连通孔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防止显影剂通过所述间隙泄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从所述片材横跨所述间隙设置所述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剂容器,进一步包括储存器,用于收纳通过所述连通孔泄漏的包装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用设置在所述间隙下方的所述片材通过所述连通孔注入包装材料。
5.一种处理盒,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所述处理盒包括:
载像构件;
清洁构件,用于去除沉积在所述载像构件上的显影剂;
容器主体,用于容纳由所述清洁构件去除的显影剂;
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内,用于防止显影剂泄漏出所述容器主体;
片材,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用于与所述载像构件接触,以将由所述清洁构件去除的显影剂导入所述容器主体;
间隙,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和所述密封构件之间,并被所述片材覆盖;
连通孔,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中,并与所述间隙流体连通;以及
包装材料,通过所述连通孔填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防止显影剂通过所述间隙泄漏出所述容器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盒,其中,从所述载像构件横跨所述间隙设置所述连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处理盒,进一步包括储存器,用于收纳通过所述连通孔泄漏的包装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用设置在所述间隙下方的所述片材通过所述连通孔注入包装材料。
9.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成像的成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5-8中限定的所述能够可拆卸地安装的处理盒。
10.一种用于制造与成像设备一起使用的显影剂容器的方法,包括:
i)容器主体制备步骤,用于制备用于容纳显影剂的容器主体,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一连通孔;
ii)密封构件安装步骤,用于将密封构件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在所述容器主体和其自身之间提供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连通孔流体连通;
片材安装步骤,用于将片材安装在所述容器主体上,以便覆盖所述间隙;以及
包装材料注射步骤,用于通过所述连通孔将包装材料注入所述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片材安装步骤和所述包装材料注射步骤之间的支撑构件接触步骤,将支撑构件与所述片材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包装材料注射步骤中,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影剂容器,其中,从所述片材横跨所述间隙设置所述连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用设置在所述间隙下方的所述片材通过所述连通孔注入包装材料。
CN2006100801626A 2005-05-09 2006-05-09 显影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8624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6318/2005 2005-05-09
JP2005136318 2005-05-09
JP113697/2006 2006-04-17
JP2006113697A JP4227626B2 (ja) 2005-05-09 2006-04-17 現像剤容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剤容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2412A true CN1862412A (zh) 2006-11-15
CN1862412B CN1862412B (zh) 2012-02-08

Family

ID=37394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01626A Active CN1862412B (zh) 2005-05-09 2006-05-09 显影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483646B2 (zh)
JP (1) JP4227626B2 (zh)
CN (1) CN18624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3354A (zh) * 2011-02-25 2011-06-2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2138108A (zh) * 2008-09-01 2011-07-2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609295B (zh) * 2008-06-20 2013-07-2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清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1946B2 (ja) 2005-05-2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93831A (ja) * 2005-09-28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2008089808A (ja) * 2006-09-29 2008-04-17 Oki Dat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29320B2 (en) 2007-05-15 2012-07-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rtridge, and cartridge holding member with lock and lock releasing members for releasably locking cartridge to the cartridge holding member
JP4948489B2 (ja) * 2007-08-10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95985A1 (en) 2007-10-10 2009-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layer electrode, cross point memory arr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371287B2 (ja) 2008-05-27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558083B2 (ja) 2008-06-20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JP5151774B2 (ja) * 2008-07-29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24749B2 (ja) * 2008-09-01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419584B2 (ja) * 2008-09-01 2014-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35329B2 (ja) * 2008-09-01 2013-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9284B2 (en) * 2008-09-29 2011-10-04 Maxillent Ltd. Implants, tools, and methods for sinus lift and lateral ridge augmentation
US8301056B2 (en) * 2008-10-10 2012-10-3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JP4666047B2 (ja) * 2008-10-10 2011-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20100191101A1 (en) * 2009-01-23 2010-07-29 Yoav Lichtenstein Catheter with isolation between ultrasound transducer and position sensor
JP5554963B2 (ja) * 2009-10-30 2014-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430349B2 (ja) * 2009-10-30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203369A (ja) 2010-03-24 2011-10-1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現像装置
CN104471488B (zh) 2012-04-30 2019-04-30 三和技术株式会社 具有端部密封构件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JP6004799B2 (ja) 2012-07-10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48473A (ja) * 2012-08-31 2014-03-17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5980064B2 (ja) 2012-09-13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US9182733B2 (en) 2013-02-07 2015-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3267981B (zh) 2015-02-27 2024-04-26 佳能株式会社
JP6512864B2 (ja) 2015-02-27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EP3506021A4 (en) 2016-08-26 2020-05-06 C/o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ATION CARTRIDGE
KR102079823B1 (ko) * 2017-01-19 2020-02-2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6957205B2 (ja) 2017-05-31 202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11042B2 (ja) * 2018-11-30 2023-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容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1950B2 (ja) * 1995-02-02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41980B2 (ja) * 1998-08-31 2003-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3679665B2 (ja) 1999-11-19 2005-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間隙保証部材および現像装置および帯電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478797B2 (ja) 1999-12-28 200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829455B2 (en) 2000-10-20 2004-12-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such a mechanism, and process unit of such an apparatus
US6654575B2 (en) * 2000-11-28 2003-11-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ontainer having sealing member
US6658223B2 (en) * 2001-11-29 2003-12-02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seal for a cleaning device
JP2003215917A (ja) 2002-01-24 2003-07-30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72362B2 (ja) 2002-03-14 2008-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09915B2 (ja) 2002-07-01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1690A (ja) 2002-09-06 2004-04-0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13153B2 (ja) 2002-09-30 2007-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接点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44045B2 (ja) 2002-09-30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1563A (ja) 2002-10-31 2004-05-27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2005043539A (ja) 2003-07-25 2005-02-17 Canon Inc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52783B2 (ja) * 2003-12-10 2011-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供給容器
JP3885062B2 (ja) 2004-03-30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158749B2 (en) 2004-04-26 2007-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cleaning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40232B2 (ja) 2004-05-0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826148B2 (ja) 2004-08-26 2006-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886182B2 (ja) 2004-09-27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946B2 (ja) 2005-05-27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9295B (zh) * 2008-06-20 2013-07-2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清洁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清洁装置
CN102138108A (zh) * 2008-09-01 2011-07-2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138108B (zh) * 2008-09-01 2014-01-0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103354A (zh) * 2011-02-25 2011-06-22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CN102103354B (zh) * 2011-02-25 2012-09-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83646B2 (en) 2009-01-27
CN1862412B (zh) 2012-02-08
US20090092411A1 (en) 2009-04-09
US20060251445A1 (en) 2006-11-09
US7630665B2 (en) 2009-12-08
JP4227626B2 (ja) 2009-02-18
JP2006343722A (ja) 200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2412A (zh) 显影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显影剂容器的制造方法
US9632451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unit
EP0840178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73357C (zh) 调色剂填充方法
US763067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contain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577180A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US76030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47911A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154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304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部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95833B2 (ja) 現像剤収容機構、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39529B2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4579172B2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847994A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JP2007025345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8767A (ja)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988335B (zh) 显影剂存储体、图像形成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JP7375400B2 (ja) 保持部材、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09915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359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004101671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ブッシュ部材
JP20043339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31941A (ja) 現像装置、現像カ−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05501A (ja)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4094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